养生健康

腹泻艾灸哪个部位图 腹泻康复保健措施

腹泻艾灸哪个部位图 腹泻康复保健措施

1.注意冷热,防止着凉和感受暑湿秽浊之气。

2.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的食物。

3.病人在泄泻期间或初愈时,不要进食油腻和难消化的食物,宜食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白米粥,鸡蛋等。

腹泻艾灸哪个部位图 寒湿困脾型腹泻艾灸

症状:粪便清稀如水样,色白无臭,腹痛肠鸣,畏寒食少,伴随鼻塞头重,肢体酸痛,舌淡红,苔薄白或白腻,脉濡迟。

施灸方法:

宜选用足阳明胃经穴,背俞穴进行治疗。

艾条灸:点燃艾条,火头距离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使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活力要壮而短促,以达消散邪气之效,每穴灸5分钟左右,若皮肤产生小泡,任其自然吸收,但不要产生大的瘢痕,刺激以能忍受为度。

施灸穴位:大肠俞,足三里,中脘,神阙(可隔盐灸)。

腹泻艾灸哪个部位图

寒湿困脾型腹泻艾灸

症状:粪便清稀如水样,色白无臭,腹痛肠鸣,畏寒食少,伴随鼻塞头重,肢体酸痛,舌淡红,苔薄白或白腻,脉濡迟。

施灸方法:

宜选用足阳明胃经穴,背俞穴进行治疗。

艾条灸:点燃艾条,火头距离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使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感,活力要壮而短促,以达消散邪气之效,每穴灸5分钟左右,若皮肤产生小泡,任其自然吸收,但不要产生大的瘢痕,刺激以能忍受为度。

施灸穴位:大肠俞,足三里,中脘,神阙(可隔盐灸)。

肠道湿热型腹泻艾灸

症状:腹痛即泻,泄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便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伴随发热,苔黄腻,脉濡数。

施灸方法:

宜选用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穴及背俞穴,任脉经穴经穴治疗。

艾炷灸:在穴下涂敷大蒜汁,以粘附艾炷,选用标准大中艾炷施灸,可吹火使艾炷较快燃烧,当穴下产生强烈 刺激感时即清除艾炷,一般灸3-10壮,适宜于慢性顽固性病症。

施灸穴位:大肠俞,天枢,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曲池,内庭穴。

食滞肠胃型腹泻艾灸

症状:肠鸣腹痛,泻下粪便臭如败卵,伴随不消化之物,泻后痛减,脘腹痞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实。

施灸方法:

宜选用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及任脉穴进行治疗。

艾炷隔姜灸:穴上放2毫米厚的姜片,中穿数孔,姜片上放艾炷,每次选3-5穴,每穴灸3-5壮,每日或隔日1次,7-10天为一个疗程。

施灸穴位:中脘,上脘,天枢,上廉,下廉,公孙,内关。

腹泻患者的保健措施

1、尽量减少与腹泻病人的接触,特别是不要共用餐饮用具。

2、讲究食品卫生。食物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吃剩的食物应及时储存,在冰箱内且储存时间不宜过长。食用前要加热以热透为准。尽量少食用易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螺丝、贝壳、螃蟹等水海产品,食用时要煮熟蒸透。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盐淹后直接食用的方法都不可取。凉拌菜可加点醋和蒜。

3、生食食物一定要洗净,尽量减少生冷食品的摄入。

4、注意手的卫生,平时常洗手,饭前、便后手要洗净。

5、清洁环境,灭蝇、灭蟑,避免污染食物。

6、注意休息,避免受凉、劳累,预防感冒和中暑;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

7、注意饮用水卫生。饮用水煮沸后用,可杀灭致病微生物。

胃疼艾灸哪个部位图 胃疼患者康复保健措施

1.注意饮食,忌食生冷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疼痛剧烈时应卧床休息,禁食,脱水者,应及时补液。

2.溃疡病出血,穿孔等重症,应采取中西医综合措施治疗。

腹泻怎么艾灸 湿热泄泻艾灸部位

主要症状:腹痛即泻,泻下急迫,粪色黄褐秽臭,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 舌红 苔黄腻。

艾灸穴位:患者仰卧屈位取天枢,上巨虚,阴陵泉,水分,内庭,公孙穴用艾条温和灸或艾炷隔姜灸的方式施灸,每穴温灸10分钟,艾炷则每穴灸3-5壮,每日1次。。

艾灸作用:清热利湿,健脾止泻。

疗程:对于轻症患者只需治疗1-2次,较重者或缠绵不愈者3-5次,直至腹泻症状好转。

一小时快速止泻的方法 艾灸疗法:1小时之内见效

艾灸疗法是利用燃烧艾柱或艾条产生灼热,刺激身体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以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对于腹泻,艾灸疗法可以借助灸火的温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病和保健的目的。

神阙、天枢、腹结、足三里、脾俞、胃俞。

艾条灸。将艾条点燃,对准穴位,距离皮肤2 ~ 3cm施灸。每穴5分钟,每日3次。3~6次为1个疗程。

睥胃虚弱型拉肚子,症见大便溏泻,水谷不化,每食生冷油腻或难消化食物则腹泻加重,腹部隐痛,喜暖喜按,食欲不振,食后即胀。

艾条灸即是使用制作好的艾条(用桑皮纸将艾绒卷成圆柱形条状如烟卷状)来进行灸法操作的方法。将艾条的-端点燃,对准应灸的穴位或患处,约距离皮肤2 -3cm处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为宜,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至局部皮肤红晕为度。灸时可以将示指、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温度,避免烫伤。

腹泻艾灸哪个部位图 食滞肠胃型腹泻艾灸

症状:肠鸣腹痛,泻下粪便臭如败卵,伴随不消化之物,泻后痛减,脘腹痞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实。

施灸方法:

宜选用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及任脉穴进行治疗。

艾炷隔姜灸:穴上放2毫米厚的姜片,中穿数孔,姜片上放艾炷,每次选3-5穴,每穴灸3-5壮,每日或隔日1次,7-10天为一个疗程。

施灸穴位:中脘,上脘,天枢,上廉,下廉,公孙,内关。

腹泻艾灸哪里 伤食泄泻艾灸部位

主要症状:腹满胀痛,泻后痛减,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苔垢或厚腻。

艾灸穴位:患者仰卧屈位取天枢,上巨虚,阴陵泉,水分,中皖,梁丘穴用艾条温和灸或艾炷隔姜灸的方式施灸,每穴温灸10分钟,艾炷则每穴灸3-5壮,每日1次。

艾灸作用:健脾消食,导滞止泻。

疗程:对于轻症患者只需治疗1-2次,较重者或缠绵不愈者3-5次,直至腹泻症状好转。

用艾灸来治疗湿疹

(1)湿热浸淫

中医学认为,此类型湿疹,发病急,病程短,皮疹可发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多种斑疹形态相继出现,皮损潮红,水疮,糜烂,浸淫成片,伴剧烈瘙痒,大便干结或腹泻,口苦口干,苔薄或黄腻。

中医艾灸穴位:曲池,陶道,肺俞,阴陵泉,神门。腹泻加足三里。

中医艾灸方法:采用艾条回旋灸。点燃艾条,在穴位上往复回旋熏烤,火头距离皮肤2-3厘米,每穴可灸15-30分钟,每次选4-5穴,每日或隔日1次。适用于风湿、麻痹、皮肤病。

(2)血虚风燥

病程迁延,反复不愈,皮损常局限一处或几处,粗糙肥厚,或成苔藓样改变,表面覆有细薄鳞屑,兼有色素沉着或脱失,常伴剧烈瘙痒,舌质淡,苔薄白。

中医艾灸穴位:足三里,三阴交,血海,大都,郗门。

艾灸的方法:选用艾条灸之雀啄灸。艾条火头像麻雀啄食一样,在穴位皮肤上上下移动,使局部产生温热感觉,直至皮肤出现红晕为止。

中医艾灸康复保健措施

(1)起居宜忌风邪刺激。

(2)寻找和除去发病原因或可疑的诱发因素。如因吃鱼、虾、蟹而发的,应禁食这些食品。

(3)如因肠道寄生虫引起的,应给予驱虫。

为什么陈年艾条治病好

1.一些经常艾灸的朋友在选购艾条时,都会选择陈艾条,很多医师都说陈艾条治病效果比较好,为什么呢?陈年艾条的火候为“润能通经、温而不燥”,主要是讲陈年艾条的火热力功效强劲、热力温和、直到深处、容易透过皮肤。

2.新艾条艾灸的时候,火力太大,有灸痛感,而陈年艾条的火力就柔和的多了,还有在各种古代医书上也多用陈艾条来艾灸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小儿腹泻艾灸什么部位 小儿腹泻艾灸的好处

小儿腹泻病位在肠,但关键病变脏腑在脾胃,脾虚湿盛是关键,艾灸可以调理脾胃,涩肠止泻,对幼儿的保健和防治疾病效果显著,而且易被小儿接受,亦不用担心药毒副作用。

腹泻怎么艾灸 小儿腹泻艾灸部位

取穴:

胃俞: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处。

三阴交:足内踝最高上4横指处。

脾俞: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处。

施灸方法:采用温和灸或隔姜灸,每日灸治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1-2日。

腹泻怎么艾灸 肾虚泄泻艾灸部位

主要症状:晨起泄泻,大便夹有不消化食物,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

艾灸穴位:患者仰卧,取神阙,关元穴,用艾条温和灸或艾炷隔姜灸的方式施灸,每穴温灸15-20分钟,艾炷灸3-5壮,每日一次;患者俯卧取胃俞,脾俞,命门,肾俞穴,用艾条温和灸或艾炷隔姜灸的方式施灸,每穴灸10分钟,艾炷灸3-5壮,每日一次;患者仰卧屈膝,取双侧足三里穴,用艾条温和灸的方式施灸,每日一次;仰卧取双侧申脉穴,用艾条雀啄灸法施灸,每日一次。取腹泻特效穴,用艾条温和灸法,每穴灸10-15分钟。

艾灸作用:补肾止泻。

疗程:对于轻症患者只需治疗1-2次,较重者或缠绵不愈者3-5次,直至腹泻症状好转。

拉肚子吃什么马上见效 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是利用燃烧艾柱或艾条产生灼热,刺激身体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以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对于腹泻,艾灸疗法可以借助灸火的温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病和保健的目的。

如治疗睥胃虚弱型拉肚子

症见大便溏泻,水谷不化,每食生冷油腻或难消化食物则腹泻加重,腹部隐痛,喜暖喜按,食欲不振,食后即胀。

取穴:神阙、天枢、腹结、足三里、脾俞、胃俞。

治法:艾条灸。将艾条点燃,对准穴位,距离皮肤2 ~ 3cm施灸。每穴5分钟,每日3次。3~6次为1个疗程。

备注

艾 条灸即是使用制作好的艾条(用桑皮纸将艾绒卷成圆柱形条状如烟卷状)来进行灸法操作的方法。将艾条的-端点燃,对准应灸的穴位或患处,约距离皮肤2 -3cm处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为宜,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至局部皮肤红晕为度。灸时可以将示指、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 温度,避免烫伤。

腹泻艾灸的方法 脾虚泄泻艾灸部位

主要症状:大便溏薄,夹有不消化食物,稍进油腻则便次增多,脘痞食少,伴随神疲乏力,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

艾灸穴位:患者仰卧取神厥,关元穴用艾条温和灸或艾炷隔姜灸的方式施灸,俯卧取脾俞,胃俞,命门,肾俞穴用艾条温和灸火艾炷隔姜灸的方式施灸,每穴温灸10分钟,艾炷则每穴灸3-5壮,每日1次;患者仰卧取双侧申脉穴,用艾条雀啄灸法施灸,每穴灸10分钟,以局部温热而不灼痛为度,每日一次。取双侧足三里穴,用艾条温和灸至局部皮肤潮红,每日一次;患者仰卧或侧卧,取腹泻特效穴,用艾条温和灸法,每穴灸10-15分钟。

艾灸作用:健脾止泻。

疗程:对于轻症患者只需治疗1-2次,较重者或缠绵不愈者3-5次,直至腹泻症状好转。

相关推荐

艾灸百会穴的作用

一、补中益气艾灸养生方 1 施灸方穴 百会、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渊。 2 方穴功用 益气行血、通经活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健脾和胃、温中散寒、脾肾双补、化水利湿、调和营卫。 3 方穴主治 可作为一切亚健康艾灸养生保健的基础施灸方穴,还可治疗气虚血瘀之中风、胃脘痛、腹胀、腹泻、气短、乏力、腰腿无力、浮肿等症。 二、五脏俱补艾灸养生方 1 施灸方穴 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 2 方穴功用 补五脏、调气血、安神定志、通经活络。 3 方穴主治 可用于强身健体、防治亚健康、体质衰弱。还可治疗

艾灸治疗泄泻 肾虚泄泻艾灸疗法

主证:病人以老年人多见,临床可见泄泻便溏或有完谷不化,泄泻在黎明之前腹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冷,舌质淡苔白。 治则: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施灸穴位:主穴取天枢,命门,关元,百会。配穴取中脘,足三里。 施灸方法: 1.艾条灸:点燃艾条后,悬于穴位之上,火头距离皮肤3cm进行熏灸,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灸1-2次,5-7天为1个疗程。 2.隔姜灸:用2-3mm的姜片,中穿数孔,上置艾绒做成花生米大小的艾炷,每穴3-7壮,每日1次或隔日1次,5-7天为一个疗程。 3.隔附子饼灸:每次选

快速缓解拉肚子的方法 第三步:辅助治疗

对于用药治疗不大见效或希望拉肚子能赶紧好的,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建议下采取以下辅助治疗方法缓解拉肚子症状。 艾灸疗法是利用燃烧艾柱或艾条产生灼热,刺激身体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以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对于腹泻艾灸疗法可以借助灸火的温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病和保健的目的。 如治疗睥胃虚弱型拉肚子 症见大便溏泻,水谷不化,每食生冷油腻或难消化食物则腹泻加重,腹部隐痛,喜暖喜按,食欲不振,食后即胀。 取穴:神阙、天枢、腹结、足三里、脾俞、胃俞 治法:艾条灸。将艾条

艾灸减肥肚子方法是什么

艾灸是运用经络原理,针对一些穴位进行温和施灸,达到减脂塑形的目的。艾灸减肥的方法:回悬:将点燃的艾条的一端对准需要施灸的部位,在距离皮肤3厘米处,平行左右移动,或者反复旋转施灸,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致灼痛,直至皮肤有红晕为止。悬定:又叫温和灸,将点燃的艾条对准需要施灸的部位,在距离皮肤3--5厘米的地方进行熏灸,注意位置固定不要移动,使施灸的位置局部有温热感,直至皮肤有红晕为止。 雀啄:将点燃的艾条一端对准需要施灸的部位,就像麻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一起一落的方式施灸,火头与皮肤的距离保持在2--3厘米,直

小儿腹泻艾灸什么部位 小儿腹泻艾灸注意事项

1.为了增加艾灸的效果,每次在给患儿艾灸前可先用手心摩腹7-10分钟。 2.如果小儿脐部有损伤,炎症,或是刚吃过饭,空腹期间都不能进行艾灸。 3.艾灸不可离脐部太近,觉得有热热的感觉就可以了。 4.艾灸过后,脐部不能沾水。

腹泻艾灸穴位是哪个

灸法1 取穴:腹泻特效穴(定位:足外踝最高点直下,赤白肉际之处)。 灸法:采用艾卷温和灸法,每次灸10~15分钟,每日2~3次,治愈为止。 灸法2 取穴:中脘、神阙、天枢、足三里穴。 配穴:久泄者加脾俞、胃俞、大肠俞穴;五更泄者加关元、气海、命门穴。 灸法:采用艾条温和灸法,每穴灸5分钟;也可用艾炷灸,每穴灸3~5壮。 灸法3 取穴:天枢、中脘、气海、上巨虚穴。 配穴:寒重者加神阙、关元穴;湿重者加阴陵泉穴;呕恶者加内关穴;里急后重甚者加中膂俞穴。 灸法:神阙穴采用隔盐灸或隔姜灸法,每次灸5~8壮,其他穴

艾灸的使用方法

,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瘢痕灸又名化脓灸,施灸时先将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加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用火点燃艾炷施灸。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易住再灸,待规定壮数灸完为止。施灸时由于火烧灼皮肤,因此可产生剧痛,此时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围轻轻拍打,借以缓解疼痛。在正常情况下,灸后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脓形成灸疮,5-6周左右,灸疮自行痊愈,结痴脱落后而留下瘢痕。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肺结核、瘰疬等慢性疾病。温管艾灸温管灸,是用苇管(或竹管)作为灸器向耳内施

艾灸能治疗10种疾病

治哮喘 伏天艾灸效果更好,每个伏天的第一天开始艾灸,直到三伏结束。穴位分别是夹脊穴(第1胸椎至第5腰椎之间)、大椎穴(第7颈椎下凹陷中)、陶道穴(第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治失眠多梦 百会穴(两耳之间头顶正中线)、四神聪穴(百会前、后、左、右各开1寸处)、印堂穴(两眉之间)、太阳穴(耳廓前外眼角延长线上方)。每天对这几个穴位艾灸2次,每次10-20分钟。 治腹泻 夏季因为饮食不注意或腹部受凉,经常会出现腹泻,对相应的穴位进行艾灸可健脾益胃、补中益气、保暖治寒。这几个穴位分别是:中脘穴(脐中上4寸)、建里穴

闭经艾灸哪里最快

血枯型闭经艾灸方法 治则:补气血,益冲任为主,佐以养血,滋阴,健中。 艾灸取穴:膈俞,肝俞,肾俞,脾俞,关元,气海,足三里;中虚者,加灸胃俞,中脘;肝肾虚者,加灸命门,阴谷,腰夹脊,膏肓,内关,神门。 艾灸方义:血之会穴膈俞,脾,肝,肾三俞,调益三阴经之精血,关元填精培元,足三里健中斡旋,脾肾复健,精血得复,血盈海充,时自溢下,闭自开,枯自解矣。 艾灸方法:除背俞穴须让他人帮助外,腹部和下肢穴均可自行灸疗,每穴艾条悬灸15-30分钟。 血滞型闭经艾灸方法 治则:理气活血,祛痰化瘀。 艾灸取穴:中极,合谷,

拉肚子怎么艾灸 脾虚型拉肚子艾灸

艾灸疗法1:灸神阙,关元,脾俞,胃俞,命门,肾俞,申脉,足三里,腹泻特效穴。 取穴体位:患者仰卧,取神阙,关元穴。 艾灸疗法2:灸脾俞,胃俞,命门,肾俞穴。 取穴体位:患者取俯卧位灸以上穴位。 艾灸手法:1.用艾条温和灸,每穴灸15-20分钟。2.用艾炷隔姜灸,每穴3-5壮,每日1次。 艾灸疗法3:灸申脉穴。 艾灸手法:用艾条雀啄灸法,将艾条点燃,对准所选穴位,采用类似麻雀啄食般的一起一落,忽近忽远的手法施灸,给以较强烈的温热刺激,灸10分钟,以局部温热而不灼痛为度,每日1次。 艾灸疗法4:灸足三里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