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如何掌握运动量
老年人如何掌握运动量
酸加
老年人的身体不如年轻人,在锻炼初期常会出现肌肉酸痛的感觉。这是在运动后肌肉中代谢产物——乳酸积累过多,刺激神经末梢而引起的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只要做到循序渐进地锻炼,使肌肉有适应的过程,肌肉结缔组织逐步完善,酸楚感就会逐渐减轻或消失。这时运动量就可以逐渐加大。
痛减
有些老年人自身患有各种老年性疾病,如腰腿痛、颈椎病、肩周炎等,在运动后常出现局部疼痛并有逐渐加重感。出现这种情况则说明身体某一部分肌肉或肌腱有隐性炎症反应。此时运动量应减少、减轻,以免炎症扩大。
麻停
在运动锻炼中,某一部分机体可能会出现麻木不适的感觉。这是局部神经受压的征兆,也是锻炼方法不当的反应。此时应立即停止运动,查找原因,并改换锻炼方式或项目。
高血脂症患者健身方案
健身运动促进机体的代谢,提高脂蛋白酶的活性,有效地改善高血脂患者的脂质代谢,促进脂质的运转、分解和排泄,使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含量降低,而使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增高,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高血脂患者健身时注意几个原则:]
1. 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长距离步行或远足、慢跑、骑自行车、体操、太极拳、气功、游泳、爬山、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迪斯科健身操及健身器等。
2. 掌握运动强度:运动时心率为本人最高心率的60-70%,约相当于50-60%的最大摄氧量。一般40岁心率控制在140次/分;50岁130次/分;60岁以上120次/分以内为宜。
3. 适当的运动频率: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人由于机体代谢水平降低,疲劳后恢复的时间延长,因此运动频率可视情况增减,一般每周3-4次为宜。
4. 合适的运动时间: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下午运动最好,并应坚持长年运动锻炼。
高血脂患者健身特别注意:
1) 重视在运动过程中和运动后的自身感觉,如出现严重呼吸费力、前胸压迫感、头昏眼花,面色苍白等现象,应立即停止运动,有可能的话,应平卧休息。
2) 高血脂患者而无其它合并症应保持中等强度运动量,即每天达到慢跑3-5公里的运动量。对合并有轻度高血压、肥胖、糖尿病和无症状性冠心病等疾病者应自行掌握,以锻炼时不发生明显的身体不适为原则,必要时应在医疗监护下进行。对伴有重度高血压、严重心脏病(如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等)、严重糖尿病以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应禁止运动,待上述疾病明显改善后再考虑适量运动。
3) 运动要持之以恒,贵在坚持。
老人运动注意事项
运动是肥胖者很好的“减肥剂”。但是,肥胖的老年人多有冠心病、高血压、形体肥胖、行动笨拙;加之减肥心切,运动过量,致使不少老年人因此而发生严重病症。肥胖的老年人运动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首先,要定期检查身体,特别对于患有冠心病的老年肥胖者,尤其注意心电图的对比观察;
其次,避免单独运动,要有人陪同,或有熟悉其健康情况的运动伙伴。随身带有健康记录卡和急救保健盒,以备紧急情况时迅速了解病情,并能及时用药。
再则,要掌握运动量,宜采取太极拳、散步、气功等一般轻量的运动。同时注意,运动后的心率不超过同年龄组极限心率的80%。
肥胖的老年人运动时,切不可减肥心切,急于求成,随意加大运动量,运动减肥要配合适当控制饮食,同时又要注意防止低血糖。
肥胖的老人运动要注意
因此,运动是肥胖者很好的“减肥剂”。但是,肥胖的老年人多有冠心病、高血压、形体肥胖、行动笨拙;加之减肥心切,运动过量,致使不少老年人因此而发生严重病症。肥胖的老年人运动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首先,要定期检查身体,特别对于患有冠心病的老年肥胖者,尤其注意心电图的对比观察;
其次,避免单独运动,要有人陪同,或有熟悉其健康情况的运动伙伴。随身带有健康记录卡和急救保健盒,以备紧急情况时迅速了解病情,并能及时用药。
再则,要掌握运动量,宜采取太极拳、散步、气功等一般轻量的运动。同时注意,运动后的心率不超过同年龄组极限心率的80%。
肥胖的老年人运动时,切不可减肥心切,急于求成,随意加大运动量,运动减肥要配合适当控制饮食,同时又要注意防止低血糖。
骨质增生存在的误区有哪些
误区1、骨质增生会引起瘫痪
许多中老年患者发现骨质增生时,很担心它可能引起瘫痪等。有些医务人员看到X光片上有骨质增生就诊断为增生性骨关节炎,还有一些药商为售相关药物夸大骨质增生的后果,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骨质增生是人体衰老的自然现象,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骨科疾病,患有骨质增生后不必紧张。增生的骨质一般不会导致病痛,没有必要进行手术将赘生物去除。 只有当骨赘直接压迫了神经、血管时,才需要将骨赘处理掉。目前,如若结合个人特点进行综合治疗,可达到缓解症状、延缓关节退变的目的,并最大限度地保持和恢复日常生活。
误区2、运动量越大越好
很多人认为爬山、爬楼梯等运动是预防骨质增生的好方法,其实最好的锻炼是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也可增进骨骼的营养,但患者需明确运动的目的要健康而非当健将,须科学掌握运动方法和运动量。
骨质增生患者运动原则是“要活动、少负重、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运动量过大、运动方法掌握不好会适得其反,如爬山、爬楼梯或蹲下起立等,会使关节承受的压力比平常高达4倍,反而对治疗不利。运动时或以运动后每分钟脉跳次数比运动前增加60%为度。运动时间可以安排在早上、下午、晚上,每次30 分钟至60分钟。
骨质增生患者常见误区要避免
误区1、骨质增生会引起瘫痪
许多中老年患者发现骨质增生时,很担心它可能引起瘫痪等,到处寻医问药。有些医务人员看到X光片上有骨质增生就诊断为增生性骨关节炎,还有一些药商为售相关药物夸大骨质增生的后果,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骨质增生是人体衰老的自然现象,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骨科疾病,患有骨质增生后不必紧张。增生的骨质一般不会导致病痛,没有必要进行手术将赘生物去除。只有当骨赘直接压迫了神经、血管时,才需要将骨赘处理掉。目前,如若结合个人特点进行综合治疗,可达到缓解症状、延缓关节退变的目的,并最大限度地保持和恢复日常生活。
误区2、运动量越大越好
很多人认为爬山、爬楼梯等运动是预防骨质增生的好方法,其实最好的锻炼是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也可增进骨骼的营养,但患者需明确运动的目的要健康而非当健将,须科学掌握运动方法和运动量。
骨质增生患者运动原则是“要活动、少负重、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运动量过大、运动方法掌握不好会适得其反,如爬山、爬楼梯或蹲下起立等,会使关节承受的压力比平常高达4倍,反而对治疗不利。运动时或以运动后每分钟脉跳次数比运动前增加60%为度。运动时间可以安排在早上、下午、晚上,每次30分钟至60分钟。
冠心病人能从事剧烈运动吗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讲,如运动量过小,只能起“安慰”作用,而达不到增加心功能的目的;如运动量过大,又会引起心绞痛发作,甚至诱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因此,运动时应根据自我感觉及运动后每分钟心率来掌握运动量。
自我感觉:运动中自我感觉轻松,有一种愉快的疲劳感,精神状态好,精力旺盛,吃饭有食欲,睡眠良好,表明运动量合适。若在运动后出现疲劳感持续不消失、失眠、食欲减退、头晕、胸闷、持续心率加快,则表明运动量过大,需适当减少运动量或停止运动去看医生,必要时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
运动后的心率变化:①健康人,一般成年人最大运动量后心率应小于每分钟200次。45—59岁年龄的人最大运动量后,每分钟心率应小于180次。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运动后,每分钟心率应小于120次。②冠心病患者,一般运动时心率不要超过每分钟110次。安静时心率每分钟60次左右,运动后每分钟80—90次即可。如运动前数一下脉搏,运动后5—10分钟内脉搏次数能恢复到运动前的水平,则说明运动适度。
运动时机:一般认为以在下午或傍晚进行为好。应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操之过急。运动时间为20—30分钟加上准备与放松5—10分钟,1周锻炼3次效果较好,少于2次则无效。一般在4—6周后出现疗效。
跑步锻炼身体的最佳时间 晚上跑步锻炼促进睡眠
有的人习惯在晚上选择跑步锻炼,因为晚上比较凉快,而且在劳累了一天之后舒活一下筋骨,锻炼后还能促进睡眠。但是晚上跑步要注意掌握运动量,运动强度,还要把握好跑步时间与睡觉时间的间隔,避免造成神经兴奋,影响睡眠质量。
肥胖老人运动时要注意什么
肥胖是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堆积,而运动则是增加机体对脂肪的消耗。因此,运动是肥胖者很好的“减肥剂”。
肥胖的老年人多有冠心病、高血压、形体肥胖、行动笨拙;加之减肥心切,运动过量,致使不少老年人因此而发生严重病症。肥胖的老年人运动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首先,要定期检查身体,特别对于患有冠心病的老年肥胖者,尤其注意心电图的对比观察;
其次,避免单独运动,要有人陪同,或有熟悉其健康情况的运动伙伴。随身带有健康记录卡和急救保健盒,以备紧急情况时迅速了解病情,并能及时用药。
再则,要掌握运动量,宜采取太极拳、散步、气功等一般轻量的运动。同时注意,运动后的心率不超过同年龄组极限心率的80%。
肥胖的老年人运动时,切不可减肥心切,急于求成,随意加大运动量,运动减肥要配合适当控制饮食,同时又要注意防止低血糖。
中老年人如何掌握运动量
酸加:老年人的机体不如年轻人,在锻炼初期常会出现肌肉酸痛的感觉,这是在运动后肌肉中代谢产物乳酸积累过多,刺激神经末梢而引起的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只要做到锻炼循序渐进,肌肉能有个适应过程,肌肉结缔组织逐步完善,酸楚感就会逐渐减轻或消失,此时运动量可逐渐加大。
痛减:有些老年人自身患有各种老年性疾病,如腰腿痛、颈椎病、肩周炎等,在运动后常出现局部疼痛并有逐渐加重感,则说明身体某一部分肌肉或肌腱有隐性炎症反应,此时运动量应减少、减轻,以免炎症扩大。
麻停:在运动锻炼中,某一部分机体可能会出现麻木不适的感觉,这是局部神经受压的征兆,也是锻炼方法不当的反应,此时应立即停止运动,查找原因,并改换锻炼方式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