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尿裤子不要怕羞
大人尿裤子不要怕羞
小孩尿裤子在大人眼中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大人“尿裤子”让人看起来就不正常了。这不,生完孩子不久的郑女士,居然跟儿子一样每天也会“尿裤子”,这让郑女士非常的害羞。
大人“尿裤子”?!说出来往往会被一些人嘲笑,郑女士非常不好意思地说:“那么大人了,怎么还有这毛病?是否有办法控制或治疗?”殊不知,尿失禁这一现象其实在女性中非常普遍,它既是妇女的多发病,又是常见病。有的人是在咳嗽、大笑或提重物时发生尿失禁,也有的是在跑往厕所的路上裤子就尿湿了……中老年女性,包括一些年轻女性应该重视自己身体出现的这类问题,疾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尿失禁既能预防,也完全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控制或者治愈,及早求治才是首要之选。
尿失禁是一种症状,指尿液失去控制而不由自主地流出。女性常见的尿失禁有三种情况: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及压力急迫混合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也叫张力性尿失禁,是妇女中最常见的尿失禁类型,是指当咳嗽、喷嚏、大笑、起立等腹压突然增高时,尿液失去控制而不由自主地流出。急迫性尿失禁指突然想小便,并且感觉特强烈,好像马上就憋不住了,往往这种情况发生时来不及上厕所就已经尿湿了裤子。最常见的起因是尿路感染。压力性和急迫性尿失禁通常在女性中同时存在,也就是常说的混合性尿失禁。
治疗尿失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保守治疗又分药物治疗、理疗和功能锻炼。但以上方法只适用于轻度尿失禁患者,中、重度患者仍需手术治疗。根据病情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减少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对于轻中度患者而言,首要的是进行盆底肌肉的康复训练,因为盆底肌肉功能训练简单易行、无创无痛、效果好又没有副作用,非常值得推广。盆底功能训练就是有意识有节律地做骨盆底肌的收缩与放松运动,从而加强骨盆底肌的力量,并提高妇女有意识地控制这些肌肉的能力。大多数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经过正确的盆底训练都有良好效果。对于一些中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雌激素类药物有一定的效果,可以作为生物反馈治疗的辅助手段。重度尿失禁患者在通过盆底训练、药物等方法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医生会建议手术治疗。
在门诊中医生经常发现,通常尿失禁的病人不会去就医,而是自己扛着。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病人过于害怕或难堪而不愿和医生讨论这种问题,还有的是误以为这是一种老年化的正常反应,所以使得很多能被治愈或控制的病情拖延。其实,尿失禁既可预防,也完全能被控制或治愈,尤其是进行早期治疗。因此,一旦出现尿失禁,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
通过肾病医生的讲解,郑女士才知道原来是因为怀孕生小孩导致的自己尿失禁。幸好郑女士的尿失禁症状还比较轻,通过系统的治疗就治好了。
羞怯妨碍您的进步和发展
羞怯是一种逃避行为的最常见形式,其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人在路上碰到熟人因怕羞故意躲避;有的人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话,一讲就会脸红舌硬。上述情况在心理学上称为怕羞心理。
怕羞心理的形成与儿童时期缺乏父母的抚爱或很少与外界环境接触有关。这类人的性格大多内向,气质属于粘液质型、抑郁质型或两种类型的混合型,神经系统较脆弱,女性多于男性。怕羞心理产生的原因,除了与人的气质特点有关外,主要是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例如,有成绩时得不到奖励,而无成绩时受到惩罚的男孩是最羞怯的;如果父母在社交上是积极的,则他们的孩子大多不会羞怯,这就说明了家庭环境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过分怕羞有碍于工作、学习和人际交往。这是因为有怕羞心理的人过多地约束和拘谨自己,而难与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因沮丧、焦虑和孤独则导致性格上的软弱和冷漠;因怕羞而怯懦、胆小和意志薄弱。怕羞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交往的增多,可以逐渐减轻。如果到了婚恋年龄还怕见生人,不敢与人接触和交往,这就变成一种病态心理了。如何克服怕羞心理呢?
要有自信心
英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人应尊重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对于怕羞的人来说,千万不要为自己的短处而紧张,恰恰相反,应经常想到自己的长处,要深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要培养自信心,相信只要兴致勃勃地干,自己的能力必定能发挥出来。
不要害怕别人的议论
仔细分析那些怕在大庭广众中讲话,羞于与人打交道的人,便不难发现,他们最怕别人否定的评价。这样越怕越羞,越羞越怕,形成恶性循环。其实,“哪个人后无人说”,被人评论是正常的事,不必过分看重。有时,否定的评价还有可能成为激励自己的动力呢。
讲究锻炼方法
开始可以先在熟人范围里多发言,然后在熟人多、生人少的范围内练习,再发展到生人多、熟人少的场合,循序渐进,逐步增加对羞怯的心理抗力。每到一个新场合之前,事先作好充分准备,增强信心,提高勇气。
学会自我暗示法
每到陌生场合自感紧张时,可用暗示法镇静情绪,例如把生人当熟人一样看待,怕羞心理就能减少大半。当怕羞者在陌生场合勇敢地讲出第一句话之后,随之而来的很可能就是流利的语言了。用自我暗示法突破起初的阻力,是克服羞怯的一种有效措施。
只要你敢于对怕羞说“不怕”,并敢于在实践中克服它,就会走出羞怯的低谷,成为落落大方的人。
宝宝多大可以不用尿不湿
宝宝多大可以不用尿不湿?
一般来说,宝宝通常要到3岁左右才会自如地控制排便排尿,在这之前尤其是一岁半以前由于宝宝对大小便的把控能力有限。
这是由于婴儿大脑机能发育尚未完善,对基本排尿中枢的抑制能力较弱,而且控制排便排尿的尿道括约肌和肛门括约肌也尚未发育成熟。也就是说,即使你不穿纸尿裤,宝宝该尿还得尿,因为这是由身体发育决定的。正如许多育儿专家所说,如果你把尿成功,并不是宝宝会憋尿了,可能仅仅是因为你找准了宝宝排尿的时间,比如喝奶之后或是睡觉醒来。
但是,纸尿裤是不是就真的一点也不会影响宝宝学会憋尿呢?
我们先在看看纸尿裤的作用,第一迅速吸水,第二表面干爽,除了尿包涨了有点重之外,宝宝并不会有过多的不适,就相当于随身携带了一个方便的尿盆,想尿就尿。
再来看看宝宝不穿纸尿裤会怎么样?小一点的时候当然还是该拉就拉,但随着宝宝渐渐长大,他会发现拉在裤子上湿哒哒的不太舒服,如果加上大人的悉心指导,宝宝是有可能学会憋尿并去指定的地方方便的。
尿不湿用到几岁合适呢?
小编想说的是,并不是越早给宝宝把尿,宝宝就能越早学会自行尿尿而脱离纸尿裤。同时,若宝宝已经较大了,还是全天候纸尿裤伺候的话,有可能比不穿纸尿裤的宝宝晚些学会憋尿。
3岁前虽然不能完全学会自主排尿排便,但可以培养排尿排便的好习惯。在一岁半之前尤其是一岁之前还是尽量使用纸尿裤,让宝宝能随心所欲的大小便,不造成心理负担,也能好好睡觉。一岁半以后,白天可以尝试去掉纸尿裤,训练孩子小便到便盆或者马桶里,夜间仍需要使用纸尿裤,随着孩子控制尿的能力增强,再逐渐去掉夜间纸尿裤。
摘掉尿不湿后,宝宝有什么时候自己如厕呢?
1、孩子经常说我可以自己来做”,这表示他想变得更独立。
2、他已形成自己的排便习惯,比较定时,而且在快要大便的时候会脸红、神情专注。
3、他能自如地自行穿上裤子和脱下裤子。
4、男孩子很有兴趣跟他爸爸一起是上厕所,并模仿爸爸的动作。
5、他的体格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能自己走到放置便盆的地方,坐在便盆上解决。
6、他知道尿尿和大便的区别,他可能会在你给他换尿布的时候提到这些。
7、你可能发现他能较长时间不尿湿尿布,最长能达到3~6小时的持续干爽状态。这显示他的膀胱功能和控制能力都在不断提高。
8、他能理解你的话,并听从一些简单的指令,譬如去把你的小熊拿来。
9、他开始能意识到自己需要大小便时的那些感觉,而且能表现出来,譬如样子看起来很不自在、身体蜷缩起来。很快他就能学会在大小便之前告诉你他的这些需要。
10、如果尿布湿了,他会觉得不舒服,而且会向你抱怨求助。11、他可能在每次尿湿之后都会把纸尿裤扯下来,这意味着他可能一天要用上10条纸尿裤。如果真的是这样,简单地计计成本,你就会发觉是时候让孩子学习用便盆解决问题了。
夏天到要不要给宝宝把尿
一、把尿派的观点
宝宝大小便训练越小开始越好,聪明的宝宝不尿裤子。我家宝宝最聪明,不到1岁就不尿裤子啦。
夏天到了,大人一个月每天都用卫生巾舒服吗?宝宝穿纸尿裤就这个感觉,太难受了,担心她热的出痱子,或者红屁屁!所以我让她光屁股玩、凉爽!可假如不把尿,那就屎尿到处是啊!所以现在要把尿才放心、省心呀!
正如以上两位家长所说,有些家庭的父母,或者是老一辈会坚持强行把尿,因为他觉得你小时候、你爸小时候都是这么把尿而带大的,也没有发现什么不好。他们总觉得孩子包着纸尿裤到处走很热、很不利于发展。于是乎,很多老人甚至从宝宝一出生起就开始“嘘嘘”,还有随着把尿成功的欢呼声和赞美声。也许,这样就轻松一些了,纸尿裤少换一个省钱了,或尿片少洗一个,省事了。但是这样真的好吗?有哪些隐患呢?
二、不把尿的观点
我们现在在美国搞科研,宝宝也是在这里出生的,看到一些美国的宝宝家长,并无有意培养孩子的这种习惯,宝宝甚至都3~4岁还在用纸尿裤。但是他们之间并没有智力的差别。因此我就没有给Rallo把尿,顺其自然就行。
把尿容易造成婴儿脱肛 易发痔疮
传统的“把尿”或“把便”方式,容易造成婴儿脱肛现象,造成痔疮的前提。中国人痔疮发病率高与幼时接受“把尿”“把便”有一定的关系。婴幼儿时期,孩子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健全,对尿意的反应能力和控制能力有限,所以容易发生尿床的现象,而随着各器官发育的逐渐完善,尿床问题一般都会慢慢消失。只不过,在这期间,家长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锻炼。在一岁前,最好别把尿。
老人尿失禁该怎么办 老人尿失禁有什么影响
首先直接影响生活质量,导致多方面的生活不便。有人不敢多喝水,要带上尿垫才敢出门;有人怕尿湿裤子而频繁上厕所,耽误了很多重要的事情;有人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做清洁工作;还有人担心身上出现难闻的气味,不敢参加社交活动。
其次,由于经常尿裤子,长时间的尿液侵蚀刺激,会导致局部皮肤感染,引起反复的泌尿系炎症,严重者可能影响肾脏功能。患病的女性也可能对性生活产生排斥,影响了夫妻关系。尤其是老年人,多次急匆匆起夜还大大提高了摔跤、引起骨折的风险。
最后,还会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丧失信心,害怕成为家庭负担,对事物冷漠、抗拒,进而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障碍,如羞愧、孤立等,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家庭和工作。
用尿不湿有什么坏处
首先,宝宝刚出生的时候,一般都会有生理性腹泻,这个时间不适用纸尿裤。宝宝刚出生的时候,因为宝宝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建立以及部分妈妈的奶水营养太好的原因,会有生理性腹泻,当然,因人而异,有长有短。在生理性腹泻期,肯定不能完全依赖纸尿裤,因为宝宝的小PP随时都可能会漏出一些臭臭,除非不断更换纸尿裤,否则很难保证纸尿裤的洁净,而受过污染的纸尿裤,极易引起宝宝PP的不适。这段时期,我的建议是纸尿片+传统尿布,将传统尿布放在纸尿片上,孩子拉一点点出来的时候可以直接更换尿片,洗净消毒后再用,只有尿湿之后才更换纸尿片,而之所以推荐纸尿片,因为换的勤,尿片无需粘贴,方便更换尿片。
第二,使用纸尿裤后,孩子会产生过多的依赖,不利于孩子养成自主排尿习惯。冬天到了的时候,怕孩子冷,就开始用纸尿裤,用纸尿裤的时候就发现一些变化:以前只要有尿,安妮就会醒来,但是自从用纸尿裤之后,她经常一动不动就开始尿。虽然夜里无所谓,但是白天就是个问题了,从前白天有尿她都会哭或者乱动,但是用纸尿裤后,就经常尿裤子上,因为她已经习惯有尿就尿,不提示了。
第三,不管多好的纸尿裤,透气性再强,仍然会影响宝宝PP的干爽舒适。
为什么使用纸尿裤,除了避免裤裤尿湿,很大一方面还是妈妈们图省事。吸水性很好的纸尿裤,也不能保证瞬间完全干爽,而且为了避免尿尿从侧边漏出,纸尿裤的裤边一般都很贴腿,尿尿完全封闭在纸尿裤内,湿、热加在一起的感觉,我想大人都不会喜欢,不要说肌肤娇嫩的宝宝。
第四,长期使用尿不湿,对宝宝“美腿”的养成也有影响。
虽然不太相信有的人说纸尿裤会引起宝宝O形腿的说法,但是做为一个女宝的妈妈,还是担心使用纸尿裤时间过长,会让宝宝长大后两腿分的很开。虽然这个观点比较主观,但是有此担心的妈妈好像不只一个两个。
所以,尿不湿并不是个方便的东一,尿片比较管用,用尿不湿久了,孩子腿畸形不说,也影响了孩子的一生,母亲们还是快快换下宝宝的尿不湿,改用尿片吧,记得好好对待自己的宝宝,因为每个宝宝都是上帝赐给妈妈们的天使,他会一直陪伴你,照顾你,直到你老去。所有的爱细心呵护自己的宝宝吧,友爱多的妈妈们,相信宝宝长大以后一定会很爱很爱你们的。
宝贝尿床如何改善
1.训练膀胱,白天多喝水
孩子年幼,膀胱功能没有发育好,一有尿就会尿掉,而不会像大人一样有憋尿功能。白天父母可以要孩子养成多喝水的好习惯,喝水了自然就会有尿,膀胱的积尿功能就能得到一定的训练,有助于孩子改善尿床的习惯。给孩子穿容易脱的裤子,孩子一有了尿意就马上脱裤子尿,不要白天喝水多了又尿裤子,那就真麻烦了。
2.注意营养,关注健康
有些孩子有可能是营养不良所导致的尿床,虽然这样子的情况现在已经比较少见了,但也还有存在。孩子可能有偏食,挑食的一些不良饮食习惯,是导致孩子们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家长注意孩子的饮食健康,做到营养膳食,适当运动,加强孩子的身体抵抗力,让孩子处在健康的状态,也是改善孩子尿床的办法之一。有些孩子可能因为遗传的原因,或是天生体弱多病,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一直不怎么好,这也有可能是造成孩子尿床的原因。家长要多注意孩子的饮食摄入,补充营养,让孩子渐渐身体强壮起来,孩子自然也就会慢慢改掉尿床的不良习惯。
3.睡前少喝水,晚上不喝汤
有些家庭有晚餐喝汤的习惯,认为晚上喝汤滋补,对于有尿床习惯的小朋友来说,晚餐就尽量不要吃水样的食物,最好是吃米饭或是其他有助于消化的食物。摄入过多的水样食物,会导致孩子尿床的机率提升,水到了身体里需要排出来,尿床就很正常。孩子睡着不要喝太多水,就算孩子说口渴了,家长也不要给孩子喝太多水,往往喝太多水睡都容易导致孩子尿一床。
4.耐心等待,多与安慰
孩子尿床了,他们自己本身就觉得很丑,如果父母学用严格和不满的眼光看着他们,他们会更加地害怕和难过,甚至有些孩子因此而失去自信心,变得胆小又内向。尿床不是孩子的错,家长要多给与安慰,尿床之后要马上给孩子换上干净的衣裤了被子,不要打骂孩子。据有关专家介绍如果是遗传性的尿床,基本上只能靠孩子慢慢长大而自愈,家长需要做的就是抱着良好的心态等待花开。
患性病后如何选择内裤
首先是心态。对于中国人或者说对于全世界的人来说,好像性病是一个多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其实不然。性病其实大多数人都有可能患上。只是患上性病的人要么是自我的卫生处理,要么是由于不知情况的被感染。作为患者首先要走出这种羞耻感的心理,其实这就是一个简单的疾病。不必藏着掖着。放开心胸。
及时的去医院检查,配合医生的治疗。很多人由于内心的羞耻感,总是害怕见医生,害怕见人,甚至是炜疾忌医。这样子就大大的影响了疾病的及时治疗,使得疾病没办法及时治疗而痊愈,甚至是因此而加重。
最后才是生活中的如何的调理问题。关注内裤的舒适度,是否适合患病的身体是对自我身体的一个关注,是一个很好地现象。不仅要关注内裤,还要节制性行为,要需要注意卫生等等,只有在各个方面做好,才能很好的起到治疗效果。
孩子不能憋尿,这是病吗?
【你来提问】
重庆思思妈:孩子想撒尿,经常还没等裤子脱好马上就尿了,根本憋不住,这是病吗?
【小编支招】
说起憋尿这个话题,我要先提一件有趣的事。有时小姐妹们一起逛个街喝个茶,有的朋友频频的找厕所,几乎每半小时或一小时一趟,我却几乎自始至终都可以省去跑厕所这一段,我跟她们说我肥水不流外人田。把这当个笑话说给老妈听,你们猜我妈怎么说?我妈无比自豪滴说,我生完你坐月子时候第一次喝水用瓢喝的啊,都说这样孩子的膀胱比较大,可以憋尿。(不要笑话我妈没文化啊哈哈,她老人家的经典语录都可以编排一本书了。)
言归正传,既然憋尿和妈妈月子期间喝水无关,那么到底和什么有关呢?
控制憋尿排尿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行为
成人的膀胱容量在400ml左右,当尿液储存达到200ml左右的时候,会向大脑传输有尿意,随着膀胱内尿量的不断增多,尿意会更加明显。当人体大脑神经下达排尿的指令后,神经作用于膀胱逼尿肌,因为膀胱收缩,从而将尿液排出。
宝宝的排尿原理同上,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每个宝宝的情况有所不同,一般宝宝要到三岁左右才会自如地控制排便排尿,在这之前尤其是一岁半以前,宝宝对大小便的把控能力有限。这个时候的宝宝大脑机能发育不完善,控制排尿排便的括约肌都没有发育成熟。
据此,西方儿科医学界主流观点认为,孩子要在两岁以后再训练大小便比较好。这是因为对于孩子而言,控制大小便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行为,以排尿为例,首先孩子需要感到来自膀胱的刺激,并且理解这些刺激的含义,要告诉他们的控制阀门——括约肌“坚持住”,他们需要到达卫生间,脱下裤子,然后大脑下达命令告诉膀胱逼尿肌开始收缩,尿道括约肌松弛打开阀门,开始执行排尿。所以要等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准备好后再开始训练比较好,否则会给孩子带来过多压力,甚至欲速则不达,延迟训练完成的时间。
如果孩子还小因不能憋尿而尿裤子,或者受某种客观因素影响,比如喝水喝汤过多、紧张不安等,发生尿床尿裤子的现象很偶尔,都不需要太担心。更不能因为孩子尿裤子了而不停的指责他,避免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反而适得其反。
如果4岁以后宝宝还是非常频繁的尿床尿裤子,或者以前能憋住尿后来经常憋不住,这时家长们就要重视起来。最好带宝宝去医院做检查,排除一下宝宝是否有尿路感染、脊柱隐性裂、生殖系统异常等问题。
把尿可能会导致孩子不会憋尿
把尿是通过行动指令而让孩子对大人的指令产生条件反射,而不是自己感觉到了尿意。过于频繁的把尿总是在宝宝还没感觉到尿意的时候就接受指令的条件反射而尿了,所以容易造成宝宝对排便反射敏感度降低,宝宝的膀胱括约肌没有得到训练容易造成膀胱容量过小。而且太早把尿,可能造成脱肛、肛裂、尿频等问题,不仅不能帮孩子更早建立自主排尿功能,反而危害很多。
但是有很多宝爸宝妈却因为宝宝玩游戏或打电玩刻意憋尿而头疼,这真是不能憋尿也愁,经常憋尿也愁。要知道孩子经常性的憋尿对孩子的危害也是很大的哦。
不要再让孩子憋尿了
导致注意力分散
很多幼儿园或者小学老师发现,孩子在憋尿的时候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为想撒尿而不敢跟老师说,然后就不停的扭来扭去,东张西望,完全没有心情听课啦!这是因为排尿受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形成条件反射,憋尿会使孩子精神紧张,注意力分散,坐立不安,从而影响到孩子正常的学习。
加重肾脏负担
我们都知道人体的尿液中有一部分有毒物质,如果长时间憋尿,就会导致有毒物质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而被肾小管重新吸收,从而加重肾脏负担。孩子憋尿还会导致孩子肠胃功能和交感神经出现短暂性的紊乱,造成孩子血压升高。
出现细菌感染
小便有助于清洁尿道及尿道口,孩子憋尿会造成排尿次数减少,清洗次数减少会导致细菌滋生繁殖,尤其女孩子,憋尿会给细菌提供时间和机会哦。长时间憋尿还会造成末梢神经因为长期紧张而麻痹,人失去排尿感。久而久之,会产生膀胱颈梗阻,出现排尿困难、漏尿、尿失禁等症状。想着真的有点可怕呢。
导致膀胱破裂
我们都知道膀胱的容量有限,比如成年人的膀胱容量是300-500ml,宝宝的则更小,一旦膀胱满了,然后还憋住不尿,不断的继续产生新尿,结果可想而知,一旦超过了膀胱的承受能力,膀胱会爆裂哦!引起出血性休克,结果是非常危险的。
所以呢,不要再强制孩子憋尿啦,一旦发现孩子有尿就要及时让孩子尿出来,哪怕是尿裤子总比憋出来问题好啊!
拉拉裤是什么
拉拉裤是一种介于纸尿裤和裤子之间的一种尿裤,用于比较大的、自己有排泄意识并会自己脱裤子的宝宝。拉拉裤的样式与内裤相同,可穿可脱,但材质与构造纸尿裤相同,弹性就好。类似于内裤式的纸尿裤,它的设计是用作纸尿裤和一般内裤的过渡物:采用与纸尿裤相同的材料与构造,但可直接穿脱,而且比纸尿裤更贴身和有弹性,特别适合学会走路、已届适时进行如厕训练的宝宝。
拉拉裤分为两种,一种是腰部由橡筋和无纺布在线喷胶复合制成内裤式形状。另一种是腰部两侧有可打开式魔术贴,两侧一边一个,竖立着贴的,只是拿出来的时候是已经贴好的。直接象穿内裤一样穿上就可以,如果希望松点或紧点可以自己把魔术贴撕开微调一下。
什么情况下可以训练宝宝坐便盆
大多数人在他们的孩子2岁左右就开始进行如厕训练,但也有些孩子可能要到4岁才能准备好。
1、宝宝开始自如行走,并且可以很轻松地起立和蹲下,可以安静坐上3-5分钟。
2、每次的尿量能攒起来了,能保持尿裤干燥2个小时以上,或者白天小睡时不再尿尿了,表明膀胱能攒得住尿了。
3、拉臭或尿尿之前有比较明显的暗示:烦躁、蹲下、拍屁股、拽大人衣服、突然间安静地坐或站,等等。
4、能听懂简单的指令:例如,“宝宝把小凳子拿过来”,“坐下,起来”,等等。
5、可以拉起或脱下裤子。
6、能理解“尿尿”和“拉臭”的含义。
7、会对大人上厕所好奇,例如大人上卫生间时,会跟过去,大人在里面时会不断拍打卫生间门。
夏天到要不要给宝宝把尿
夏天到了,一些爸爸妈妈为了不让宝宝屁屁受热,就减少了纸尿裤的使用,取而代之是尿片上场甚至是光屁屁。然而新的问题出现了。因宝宝屁屁没有了纸尿裤的坚固防御,宝宝撒尿、拉便便变得备受关注。那个一直争议很大的问题再次成为热点,“要不要给宝宝把尿呢?”
每次一聊到这个话题,就会有很分明的两个队伍出现了“坚决反对把尿派”还有“坚决拥护把尿派”。我们来看看专家和一些家长的观点。
一、把尿派的观点
宝宝大小便训练越小开始越好,聪明的宝宝不尿裤子。我家宝宝最聪明,不到1岁就不尿裤子啦。
夏天到了,大人一个月每天都用卫生巾舒服吗?宝宝穿纸尿裤就这个感觉,太难受了,担心她热的出痱子,或者红屁屁!所以我让她光屁股玩、凉爽!可假如不把尿,那就屎尿到处是啊!所以现在要把尿才放心、省心呀!
正如以上两位家长所说,有些家庭的父母,或者是老一辈会坚持强行把尿,因为他觉得你小时候、你爸小时候都是这么把尿而带大的,也没有发现什么不好。他们总觉得孩子包着纸尿裤到处走很热、很不利于发展。于是乎,很多老人甚至从宝宝一出生起就开始“嘘嘘”,还有随着把尿成功的欢呼声和赞美声。也许,这样就轻松一些了,纸尿裤少换一个省钱了,或尿片少洗一个,省事了。但是这样真的好吗?有哪些隐患呢?
二、不把尿的观点
我们现在在美国搞科研,宝宝也是在这里出生的,看到一些美国的宝宝家长,并无有意培养孩子的这种习惯,宝宝甚至都3~4岁还在用纸尿裤。但是他们之间并没有智力的差别。因此我就没有给Rallo把尿,顺其自然就行。
把尿容易造成婴儿脱肛 易发痔疮
传统的“把尿”或“把便”方式,容易造成婴儿脱肛现象,造成痔疮的前提。中国人痔疮发病率高与幼时接受“把尿”“把便”有一定的关系。婴幼儿时期,孩子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健全,对尿意的反应能力和控制能力有限,所以容易发生尿床的现象,而随着各器官发育的逐渐完善,尿床问题一般都会慢慢消失。只不过,在这期间,家长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锻炼。在一岁前,最好别把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