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增高的原因有哪些
骨密度增高的原因有哪些
骨密度增加又称为硬化性骨病, 是一种少见的骨骼发育障碍性疾病, 国内在1955 年首次报导了小儿病例, 至今国内约有100 例报告。由于破骨细胞功能不良所致, 通过动物模型研究, 以及放射线同位素进行实验,己证实石骨症与甲状旁腺的分泌无关, 与血液中降钙素的量也无关 。
引起骨密度高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
1、骨硬化性增生:该类情况可导致多种疾病,常见的有慢性炎症、石骨症、氟骨症等。这类患者通过X线检查可以发现表皮质增厚、骨髓腔变窄、骨肉瘤中出现肿瘤骨的现象。
2、骨压缩:这种情况是由于骨压缩让每个单位的骨量增多引起的,比较常见的疾病为椎体压缩性骨折。
3、骨内钙化: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骨内组织发生一定病变引发的。
骨密度低的原因 导致骨密度低的其它原因
1.疾病:患有肾病、肝病、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机能亢进、风湿性关节炎、僵直性脊椎炎或者某些癌症。
2.药物:长期服用类固醇、抗癌药、利尿剂、抗凝血剂、胃药或止痛药等。
3.遗传因素,有骨质疏松的家族史的人群骨密度低的可能性大。
4.受到酗酒、抽烟等不良习惯的影响。
骨质疏松做什么检查
1.1、实验室检查
血钙、磷和碱性磷酸酶: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血清钙、磷以及碱性磷酸酶水平通常是正常的,骨折后数月碱性磷酸酶水平可增高。
血甲状旁腺激素:应检查甲状旁腺功能除外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者血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可正常或升高。
骨更新的标记物:骨质疏松症患者部分血清学生化指标可以反应骨转换(包括骨形成和骨吸收)状态。
晨尿钙/肌酐比值:正常比值为0.13±0.01,尿钙排量过多则比值增高,提示有骨吸收率增加可能。
1.2、辅助检查
摄取病变部位的X线片:X线可以发现骨折以及其他病变,如骨关节炎、椎间盘疾病以及脊椎前移。骨质减少(低骨密度)摄片时可见骨透亮度增加,骨小梁减少及其间隙增宽,横行骨小梁消失,骨结构模糊,但通常需在骨量下降30% 以上才能观察到。大体上可见椎体双凹变形,椎体前缘塌陷呈楔形变,亦称压缩性骨折,常见于第11、12胸椎和第1、2腰椎。
骨密度检测:骨密度检测是骨折的预测指标。测量何部位的骨密度,可以用来评估总体的骨折发生危险度;测量特定部位的骨密度可以预测局部的骨折发生的危险性。
骨质疏松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实验室检查
(1)血钙、磷和碱性磷酸酶 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血清钙、磷以及碱性磷酸酶水平通常是正常的,骨折后数月碱性磷酸酶水平可增高。
(2)血甲状旁腺激素 应检查甲状旁腺功能除外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者血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可正常或升高。
(3)骨更新的标记物 骨质疏松症患者部分血清学生化指标可以反应骨转换(包括骨形成和骨吸收)状态,这些生化测量指标包括:骨特异的碱性磷酸酶(反应骨形成)、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反应骨吸收)、骨钙素(反应骨形成)、Ⅰ型原胶原肽(反应骨形成)、尿吡啶啉和脱氧吡啶啉(反应骨吸收)、Ⅰ型胶原的N-C-末端交联肽(反应骨吸收)。
(4)晨尿钙/肌酐比值 正常比值为0.13±0.01,尿钙排量过多则比值增高,提示有骨吸收率增加可能。
2.辅助检查
(1)骨影像学检查和骨密度①摄取病变部位的X线片 X线可以发现骨折以及其他病变,如骨关节炎、椎间盘疾病以及脊椎前移。骨质减少(低骨密度)摄片时可见骨透亮度增加,骨小梁减少及其间隙增宽,横行骨小梁消失,骨结构模糊,但通常需在骨量下降30% 以上才能观察到。大体上可见椎体双凹变形,椎体前缘塌陷呈楔形变,亦称压缩性骨折,常见于第11、12胸椎和第1、2腰椎。②骨密度检测 骨密度检测是骨折的预测指标。测量何部位的骨密度,可以用来评估总体的骨折发生危险度;测量特定部位的骨密度可以预测局部的骨折发生的危险性。
股骨头坏死臀部具体什么部位疼
股骨头坏死发现种类有很多种,单侧骨头坏死和双侧骨头坏死,骨头坏死的原因不同,很多因素引起引发,专家建议预防股骨头坏死疾病的产生。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病因是由酒精、激素、外伤等情况,使血管遭到破坏或堵塞,影响到股骨头血运,最终发生缺血性坏死。
股骨头坏死根据坏死的程度可以分为两类:单侧股骨头坏死和双侧股骨头坏死。单侧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在行走或运动时缺少注意,会发生两侧股骨头受力不均衡等问题,就有可能造成另一侧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根据患处X光片具体表现分析可以分为:溶骨型股骨头坏死、崩解型股骨头坏死、硬化型股骨头坏死、增生肥大型股骨头坏死、僵直型股骨头坏死、超微结构变异型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根据坏死部位的范围大小和形状分为几类:1、股骨头全坏死,指股骨头从关节边缘全坏死。头下型股骨颈骨折可引起股骨头全坏死,头逐渐缩小,但关节面仍保持完整,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头关节软骨下可形成壳状骨折片。2、股骨头中心锥形坏死,为持重区骨坏死,正位片仅见股骨头中心相对骨密度增高,周围有死骨吸收带和外围新生骨带,晚期头顶塌陷。3、股骨头顶半月状坏死,该类坏死常发生于股骨头前上方,死骨呈半月状,随着肉芽组织对死骨吸收。4、股骨头多发小灶性骨坏死,该类型病例是偶然见到。股骨头增大,股骨头内均匀骨化,无骨小梁结构,绝对骨密度增高,可以看见多个小的低密度灶,为小灶性骨坏死吸收区。5、股骨头核心坏死,指股骨头的核心大块骨坏死,死骨吸收后,全部为结缔组织充填,形成一个大的“囊腔”但其中充满纤维结缔组织,头塌陷并不严重。
既然股骨头坏死种类那么多,产生的原因也是不尽相同,关于股骨头坏死的危害就不再多说了。
骨质疏松做什么运动 跑步对骨骼的益处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负重运动的次数、强度和使用身体部位所造成的冲击,会对骨密度的增加有直接影响。
低冲击运动的影响,包括步行所产生的身体冲击最小、骨密度流失最少,甚至没有变化。另一方面,划船虽会产生明显的骨密度增加,但只在下脊椎部位。与划船相比,跑步似乎能产生更高的骨密度,另外就是骑自行车或游泳等其他选择,这些对于腿部骨骼的健康特别有帮助。
怎样判断股骨头坏死病情发展
1、股骨头全坏死,指股骨头从关节边缘全坏死。头下型股骨颈骨折可引起股骨头全坏死,头逐渐缩小,但关节面仍保持完整,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头关节软骨下可形成壳状骨折片。
2、股骨头中心锥形坏死,为持重区骨坏死,正位片仅见股骨头中心相对骨密度增高,周围有死骨吸收带和外围新生骨带,晚期头顶塌陷。
3、股骨头顶半月状坏死,该类坏死常发生于股骨头前上方,死骨呈半月状,随着肉芽组织对死骨吸收。
4、股骨头多发小灶性骨坏死,该类型病例是偶然见到。股骨头增大,股骨头内均匀骨化,无骨小梁结构,绝对骨密度增高,可以看见多个小的低密度灶,为小灶性骨坏死吸收区。
5、股骨头核心坏死,指股骨头的核心大块骨坏死,死骨吸收后,全部为结缔组织充填,形成一个大的“囊腔”但其中充满纤维结缔组织,头塌陷并不严重。
股骨头坏死早期治疗
1、郁血型者囊变区的囊壁模糊变薄或囊内有钙化点出现。
2、大块缺血型的早期,有时可以观察到大块密度增高缺血坏死区,自颈部向上出现疏松,主要是血管向死骨内推进。相继该区骨密度增高,爬行代替成骨,接着骨密度减退塑形,出现骨小梁与血供正常区相连,这是一种最理想的膜内成骨方式,股骨头的机械支撑力不减低,无塌陷之虑。
3、用放大镜观察股距向上的压力骨小梁,由于废用导致骨小梁有所疏松,服药一疗程可见骨小梁增粗增多,提示服药有效。
4、原坏死区紊乱的骨小梁较前清晰,有沿骨小梁的两侧有小点状的骨密度增高或呈小棉絮状的密度增高,郁血型呈现较多。
5、大块缺血坏死的第二个成骨方式,在压应力下有塌陷之趋势,要注意及时预防。
6、股骨头中心坏死可以出现在II期,由于头的四周都是活骨,基本可以维持股骨头机械强度,同时见到四周呈云雾状的向中心推进,囊区缩小,最终修复头中心的坏死区。如治疗无效就看不到上述变化,2--3年仍保持着中心大囊区。
什么办法主治股骨头坏死呢
1、用放大镜观察股距向上的压力骨小梁,由于废用导致骨小梁有所疏松,服药一疗程可见骨小梁增粗增多,提示服药有效。
2、原坏死区紊乱的骨小梁较前清晰,有沿骨小梁的两侧有小点状的骨密度增高或呈小棉絮状的密度增高,郁血型呈现较多。
3、股骨头中心坏死可以出现在II期,由于头的四周都是活骨,基本可以维持股骨头机械强度,同时见到四周呈云雾状的向中心推进,囊区缩小,最终修复头中心的坏死区。如治疗无效就看不到上述变化,2--3年仍保持着中心大囊区。
4、大块缺血型的早期,有时可以观察到大块密度增高缺血坏死区,自颈部向上出现疏松,主要是血管向死骨内推进。相继该区骨密度增高,爬行代替成骨,接着骨密度减退塑形,出现骨小梁与血供正常区相连,这是一种最理想的膜内成骨方式,股骨头的机械支撑力不减低,无塌陷之虑。
腰椎有骨质增生会不会影响骨密度值的测定
在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量不同年龄人群的正位腰椎骨密度时,我们发现70岁以上年龄组老年人的骨密度值偏高,这是由于年龄增大时出现一些退行性病变,如椎体骨质增生、腰椎小关节病变、椎体周围韧带钙化及主动脉壁的钙化等因素影响了骨密度的测定数值,使之出现假性增高。因此建议70岁以上年龄组的人最好通过测量前臂、跟骨、髋部和腰椎侧位骨密度来了解骨量变化的真实情况。
骨质疏松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检查项目:亚健康人群体检、维生素u检查、外科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钙、磷和碱性磷酸酶 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血清钙、磷以及碱性磷酸酶水平通常是正常的,骨折后数月碱性磷酸酶水平可增高。
(2)血甲状旁腺激素 应检查甲状旁腺功能除外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者血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可正常或升高。
(3)骨更新的标记物 骨质疏松症患者部分血清学生化指标可以反应骨转换(包括骨形成和骨吸收)状态,这些生化测量指标包括:骨特异的碱性磷酸酶(反应骨形成)、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反应骨吸收)、骨钙素(反应骨形成)、Ⅰ型原胶原肽(反应骨形成)、尿吡啶啉和脱氧吡啶啉(反应骨吸收)、Ⅰ型胶原的N-C-末端交联肽(反应骨吸收)。
(4)晨尿钙/肌酐比值 正常比值为0.13±0.01,尿钙排量过多则比值增高,提示有骨吸收率增加可能。
2.辅助检查
(1)骨影像学检查和骨密度①摄取病变部位的X线片 X线可以发现骨折以及其他病变,如骨关节炎、椎间盘疾病以及脊椎前移。骨质减少(低骨密度)摄片时可见骨透亮度增加,骨小梁减少及其间隙增宽,横行骨小梁消失,骨结构模糊,但通常需在骨量下降30% 以上才能观察到。大体上可见椎体双凹变形,椎体前缘塌陷呈楔形变,亦称压缩性骨折,常见于第11、12胸椎和第1、2腰椎。②骨密度检测 骨密度检测是骨折的预测指标。测量何部位的骨密度,可以用来评估总体的骨折发生危险度;测量特定部位的骨密度可以预测局部的骨折发生的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