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治疗方法 注意事项
痢疾治疗方法 注意事项
痢疾在夏秋季多发,主要受天气跟饮食影响。病从口入,首先应当注意食品必须新鲜,不吃变质、腐烂、过夜的食物,存放在冰箱的熟食和生食不能过久,熟食应再次加热。其次,注意防寒保暖,增减衣物,防止由冷热骤变引起的身体不适。
香瓜藤的作用和功效
1、香瓜藤能治女性月经断绝
香瓜藤可以治疗女性的月经断绝,治疗时可以取二十五克香瓜藤和二十五克使群子,以及十五克甘草,把它们都加工成粉末,然后再用白酒送服,每天服用一次,每次服用三到五克就可以。
2、香瓜藤能治痢疾
香瓜藤对人类的痢疾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特别是对细菌性痢疾治疗功效明显,治疗时可以把新鲜的香瓜藤切碎,然后加入清水,用大火熬制,得到淡咖啡色的药液以后取出过滤,然后加入适量的黄糖再接着熬制,得到浓稠的药液以后直拉口服就可以,成分用量每天在一百到二百毫升左右。
3、香瓜藤能治高血压
香瓜藤对人类的高血压也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在冶疗时需要把香瓜藤、西瓜藤以及黄瓜藤等中药材各取五钱,然后加入五百克清水煎制,得到一百毫太药液,在一天中分两次服用,连续服用一个月为一个疗程,一般高血压患者都会在一两个疗程以后让血压恢复正常。
拉痢疾吃什么药治疗
痢疾是小儿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是吃了带有痢疾杆菌的粪便污染的食物或饮料而引起的。因此,为预防细菌性疾疾的发生必须注意饮食卫生。注意食品必须新鲜,不吃变质、腐烂、过夜的食物,存放在冰箱的熟食和生食不能过久,熟食应再次加热。
1、急性痢疾普通型的治疗
①常规疗法:患儿要卧床休息、隔离和采用消毒措施。饮食以流食或半流食为主,吐泻、腹胀重的患儿可短期禁食。
②抗生素疗法:可选用氟哌酸、庆大霉素、黄连素和复方新诺明等联合口服。疗程7-10天。
③吸附疗法:可给予思密达,其对细菌和毒素有强大的吸附作用,并可抑制细菌生长,还可与黏液蛋白结合并相互作用,加强肠道黏膜屏障作用。
④微生态疗法:可用含双歧杆菌制剂。它通过与肠道黏膜上皮细胞结合,起占位性保护作用,抑制细菌入侵,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
⑥补液疗法:根据脱水情况决定补液方法和补液量。
2、慢性痢疾的治疗
①抗生素疗法 常用药物和剂量同急性菌痢的治疗,但疗程要长。可采用间歇疗法,用药7-10天,休息4天,再治疗4天,休息4天,再重复4天,总疗程3-4周。也可用黄连素或大蒜混合液灌肠治疗。但应注意长期使用抗生素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应在大便培养转阴、脓血便消失后即改用中药、维生素、微生态制剂和思密达等药物。
②饮食疗法:慢性菌痢除抗菌治疗外,还应注意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3、中毒型痢疾的治疗
①改善微循环:可利用阿托品类药物解除血管痉挛,防止休克。用多巴胺、酚妥拉明、异丙肾等扩张血管。用冬眠药物氯丙嗪抑制血管壁上受体,使微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且有镇静、降低基础代谢作用。用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消炎、减轻脑水肿、减轻中毒症状。
②扩容及纠酸:按输液速度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的补液原则进行。
③呼吸衰竭: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呼吸兴奋剂,危重者给予气管插管或人工呼吸。
④减轻脑水肿:对脑型病例应及时使用脱水剂甘露醇,加地塞米松静脉推注或快速静脉滴注。
⑤控制感染:及时作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在药敏结果出来以前,一般首选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氟哌酸静脉给药,但因此类药可能会影响幼童骨骼发育,疗程不宜过长.一般为5-7天。还常用头孢菌素,如头孢哌酮、头抱氨噻肟控制感染。
⑥降温:可用莱比林、扑热息痛、萘普生等降温,也可冷盐水灌肠、物理降温。
因此,家长们应该知道该怎样预防,做好了预防工作,这样就能够很好的预防,这样才能让宝宝健康成长。
治疗痢疾的偏方
1可用棉花汤烩鸡蛋一剂药即可治愈痢疾。可用红、白棉花各5~6个,在用水将棉花冲洗干净,防止农作物残留在棉花上,放入锅中加上适量的水,等烧开后约7分钟,可将棉花捞出,打入一个红皮鸡蛋,将其烧开后,放入少量的红糖即可,等到水温热的时候一次服下。
2盐灸肚脐可治疗痢疾,效果不错。可取1克左右的盐,放入肚脐凹陷处,再滴入2~3滴的温开水,不要太热,也不要太凉,适合自己的皮肤温度。可用火罐扣在肚脐撒盐的地方拔罐。若避免火烧在肚子上,可把拔火罐做成灯座型放在肚脐边点燃,有了热气就可以拔下来。
3石榴皮也可治疗痢疾,而且用一下就有明显的效果。可以弄两个石榴皮熬成一碗汤,一次将其喝下去,第二天就可治愈好痢疾。
治疗痢疾的偏方 大蒜汁灌肠治痢疾
大蒜头适量,捣烂取汁30毫升,加冷开水至300毫升,充分搅匀,用灌肠器将大蒜液缓缓注入直肠。每日1次,成人1次用300毫升,儿童酌减,连用3~5日。
痢疾中医可以治疗吗
痢疾发作起来一般会不想吃饭,发热,大便如水,这些症状往往让人搓手不及,所以人们对痢疾总是多少会有点恐惧,我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中药对痢疾的方子。其中,我曾尝试过两个,效果还不错
1将黄芩、黄柏、和炒地榆、以及炒仙鹤草各15克,炒山楂、炒麦芽各30克,还有,车前草10克,白术30克水煎服,不过虽然这个方子在平时大家都会使用,但大家还是要慎用啊。
2第二个方子比较简单,就是用石榴和地榆一比一,但不要太多,50克就可以了,放在一起水煎服,这个方子用的很多。
3还有一个土方子,不过这个很方便,就是讲绿豆放入猪苦胆浸泡,等完全浸透,取食绿豆,一般就每次10颗,这个方子对痢疾病菌有效
阿米巴痢疾中医治疗
1.湿热夹瘀证
【主症】腹痛、腹泻、便色呈果酱、腥臭。口渴、痛如针刺、舌红瘀紫、苔黄腻或厚、脉滑或涩。大便量较多、或肛门灼热、或心胸烦热、或夜间痛甚、或全身酸痛。
【治法】清热燥湿、活血化瘀。
【方药】可选用芍药汤与失笑散合方。
2.疫毒夹痰证
【主症】腹痛、腹泻、便色呈果酱、腥臭。 高热、口渴、舌质红、苔黄腻或厚、脉数或滑。心胸烦热、或烦躁不安、或呕吐、或大便量较多、或肛门灼热、或里急后重。
【治法】清热解毒、燥湿化痰。
【方药】可选用白头翁汤、黄芩汤与小陷胸汤合方。
3.寒湿夹瘀证
【主症】腹痛、腹泻、便色呈果酱、腥臭。口淡不渴、肢体困重、舌暗淡夹瘀紫、苔白腻或厚、脉沉或涩。不思饮食、或手足不温、或食凉加重、或里急后重、或脘腹胀满。
【治法】散寒除湿、活血化瘀。
【方药】可选用藿香正气散与失笑散合方。大腹皮、白芷、紫苏叶、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 藿香、甘草、五灵脂、蒲黄。
【服用方法】 先以水浸泡方药约30分钟,然后用大火煎药至沸腾,再以小火煎煮30分钟,煎药可酌情加入生姜,大枣;1日1剂,分3次温服,6剂为1个疗程,需用药4~6个疗程。
【配伍技巧】 若寒甚者,加吴茱萸、干姜,以温阳散寒;若湿甚者,加薏苡仁、苍术,以醒脾燥湿利湿;若瘀甚者,加三棱、莪术,以活血化瘀;若腹胀者,加枳实、木香,以行气除胀等。
【药物功效】 方中藿香解表散寒,芳香化湿,辟秽和中,升清降浊。白芷、紫苏叶,既助藿香解表散寒,又助藿香芳香化湿。白术健脾燥湿。半夏醒脾燥湿。陈皮行气燥湿和胃。厚朴行气化湿。茯苓渗湿健脾。大腹皮行气利湿。桔梗宣肺利膈。生姜调理脾胃。五灵脂、蒲黄,活血化瘀。大枣、甘草益气和中。
痢疾怎么治疗
由于腹泻的病因十分复杂,因此遇到腹泻的患者应根据其腹泻的特点及伴随的症状,尽早确立腹泻的类型,即患者是分泌性腹泻,还是高渗性腹泻、吸收不良性腹泻抑或胃肠运动功能障碍性腹泻;其次,还应判断患者是急性腹泻还是慢性腹泻,对指导治疗都至关重要。在治疗上应遵循以下原则。
1.如判断腹泻属分泌性腹泻,应尽早寻找引起分泌性腹泻的病因,而不能盲目使用地芬诺酯(苯乙哌啶)与洛哌丁胺等止泻剂,否则会加重病情。
2.如判断腹泻是因为肝脏、胆道或胰腺功能低下所致的吸收功能障碍时,除积极治疗原发病以外,可适当补充复合酶制剂,常用的有胰酶(得每通)、复方胰酶片4340(慷彼申)等,以增加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吸收,还可补充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3.如怀疑腹泻是因为内分泌疾病所致,当腹泻次数多且量多时,应在积极寻找病因的同时,给予静脉高营养治疗,补充人血白蛋白、氨基酸、脂肪乳、维生素及电解质等。
4.如经多种检查后,已确定腹泻是因为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所致者,应给予柳氮磺胺吡啶(SASP)或5-氨基水杨酸制剂治疗,病情重者可联合应用泼尼松(强的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或泼尼松龙(强的松龙)等药物进行治疗。
5.如经多种检查排除了肠道的多种器质性疾病,可考虑患者腹泻系肠道运动功能障碍所致。患者如伴有精神心理障碍,腹痛或腹部不适在排便后消失或减轻,粪便中无脓血、寄生虫,培养多次阴性,结肠镜检查亦无异常,且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贫血及消瘦等表现时,可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罗马Ⅱ标准)。可应用匹维溴胺(dicetel)等肠平滑肌钙离子拮抗药,以缓解肠道痉挛,恢复肠道功能。此外,也可选用十六角蒙脱石(思密达)以保护肠道黏膜,减少腹泻的次数。还可选用恢复肠道菌群的药物。对少数腹泻次数过多者,可酌情使用盐酸洛哌丁胺(商品名:易蒙停)等止泻剂。
细菌性痢疾如何治疗
(一)急性菌痢的治疗
1.一般疗法和对症疗法
病人应予胃肠道隔离(至症状消失,大便培养连续二次阴性为止)和卧床休息。饮食一般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忌食多渣多油或有刺激性的食物。恢复期中可按具体情况逐渐恢复正常饮食。有失水现象者可给予口服补液盐。如有呕吐等而不能由口摄入时,则可给予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盐水静脉滴注,注射量视失水程度而定,以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有酸中毒者,酌情给予碱性液体。对痉挛性腹痛可给予阿托品及腹部热敷,忌用显著抑制肠蠕动的药物,以免延长病程和排菌时间。这类药物虽可减轻肠痉挛和缓解腹泻,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肠壁分泌。但实际上腹泻是机体防御功能的一种表现,且可排队一定数量的致病菌和肠毒素,因此不宜长期使用解痉剂或抑制肠蠕动的药物。特别对伴高热、毒血症或粘液脓血便患者,应避免使用,以免加重病情。婴幼儿也不宜使用此类药物。能够作用和影响肠道动力的药物有阿托品、颠茄合剂、度冷丁、可待因、吗啡、樟脑酊、苯乙哌啶和盐酸氯苯哌酰胺等。
2.病原治疗近年来痢疾杆菌的耐药菌株,尤其是多重耐药菌株渐见增多,粪便培养检得致病菌时需作药敏试验,以指导合理用药。
(1)喹诺酮类:该类药物作用于细菌DNA促旋酶,具杀菌作用,无毒副作用,已成为成人菌痢的首选药。由于该类药可影响儿童骨骼发育,学龄前儿童忌用。成人用法如下:吡哌酸每日2g,分3次口服,疗程5~7天;诺氟沙星每日600~800mg,分2~3次口服,疗程同上;依诺沙星、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每日皆为600mg,分2次口服,疗程3~5天。
(2)磺胺类药:磺胺药对痢疾杆菌有抗菌活性,但如与甲氧苄氨嘧啶(TMP)合用,则有协同效果。如复方磺胺甲?唑(SMZ-TMP)片剂,每天2次,每次2片,儿童酌减,疗程一周。有严重肝病、肾病、磺胺过敏及白细胞减少症者忌用。近年来耐药菌已见增多,如疗效差或无效时,即应改用其他抗菌药物。
⑶抗生素:尽量口服给药。氯霉素、四环素族等抗痢疾杆菌活性差,耐药菌株日趋增多,因而在广泛应用抗生素的某些大城市中,不宜以氯霉素或四环素族作为急性菌痢首选药物,但在农村地区仍可使用。痢特灵对本病仍有效,但呕吐等副作用较大,部分人不能口服者,可改用庆大霉素或氨苄西林等抗生素。
庆大霉素的剂量为160~240mg/d,分2次肌注,小儿每日3~5mg/kg,分2次肌注;卡那霉素的剂量为1~1.5g/d,小儿为每日20~30mg/kg,分2次给药;氨苄西林的剂量为2~6g/d,小儿为每日50~100mg/kg,分4次给药。疗程均为5~7天。必要时,可加用TMP0.1g,每日2次,以增加疗效。近年来,耐庆大霉素和氨苄西林菌株增加,有人改用阿米卡星成人每日15mg/kg,儿童100mg/kg治疗菌痢,取得较好疗效,但多数作者认为,该药不宜作为“一线药物”,以免耐药菌株增加。
(二)慢性菌痢的治疗需长期、系统治疗。应尽可能地多次进行大便培养及细菌药敏试验,必要时进行乙状结肠镜检查,作为选用药物及衡量疗效的参考。
1. 抗生素的应用首先要抓紧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检测,致病菌不敏感或过去曾用的无效药物暂不宜采用。大多主张联合应用两种不同类的抗菌药物,剂量充足,疗程须较长且需重复1~3疗程。可供选用药物同急性菌痢。
2.菌苗治疗应用自身菌苗或混合菌苗,隔日皮下注射一次,剂量自每日0.25ml开始,逐渐增至2.5ml,20天为一疗程。菌苗注入后可引起全身性反应,并导致局部充血,促进局部血流,增强白细胞吞噬作用,也可使抗生素易于进入病变部位而发挥效能。此外,也可试以噬菌体治疗。
3.局部灌肠疗法使较高浓度的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以增强杀菌作用,并刺激肉芽组织新生,一般作保留灌肠。常用的药物为5%大蒜浸液100ml或0.5%~1%新霉素100~200ml,每日1次,10~15次为一疗程。有人主张灌肠溶液中加入0.25%普鲁卡因、氢化可的松25mg,或可提高疗效。
4.肠道紊乱的处理可酌情用镇静、解痉或收敛剂。长期抗生素治疗后肠道紊乱,可给乳酶生或小剂量异丙嗪、复方苯乙呱啶或针刺足三里。也可以0.25%普鲁卡因液100~200ml保留灌肠,每晚1次,疗程10~14天。
5.肠道菌群失调的处理限制乳类和豆制品。大肠杆菌数量减少者可给乳糖和Vitc,肠球菌减少者可给叶酸。可服乳酶生(含厌氧乳杆菌)4~6g,或枯草杆菌片剂(每片含菌50亿),或枯草杆菌溶液100~200ml(每ml含活菌3亿)灌肠,每晚1次,疗程2~3周,以促使厌氧菌生长,重新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培菲康和丽珠肠乐也可调整肠道菌群,前者成人3~5粒/次,后者2粒/次,皆每天2~3次。
慢性菌痢的治疗效果尚欠满意,如有显著症状而大便培养阳性,则需隔离治疗。此外,应追查促使转为慢性的诱因,例如是否有寄生虫病、胃炎等加杂症,对有关伴发病进行适当的治疗,鉴于慢性菌痢病程较长,其急性症状常有自然缓解倾向,因此,必须反复进行大便培养,才能判断治疗效果。
(三)中毒性菌痢的治疗本型来势迅猛,应及时针对病情采取综合性措施抢救。
1.抗菌治疗采用庆大霉素或阿米卡星与氨苄西林静脉注射,剂量、用法同急性期,中毒症状好转后,按一般急性菌痢治疗或改用复方磺胺甲?唑(SMZ-TMP)或诺氟沙星口服,总疗程7~10天。氟喹诺酮类静脉针剂和头孢哌酮也可使用。
2.高热和惊厥的治疗控制高热与惊厥退热可用物理降温,加1%温盐水1000ml流动灌肠,或酌加退热剂。躁动不安或反复惊厥者,采用冬眠疗法,氯丙嗪和异丙嗪1~2mg/kg,肌注,2~4小时可重复一次,共2~3次。必要时加苯巴比妥钠盐,5mg/kg肌注,或水合氯醛,40~60mg/kg次,灌肠,或安定0.3mg/kg/次,肌注或缓慢静推。
3.循环衰竭的处理
⑴扩充血容量:因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应予补充血容量,可快速静脉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或葡萄糖氯化钠溶液,首剂10~20ml/kg,全日总液量50~100ml/kg,具体视患者病情及尿量而定。若有酸中毒,可给5%碳酸氢钠滴入(详见“感染性休克”章节)。
(2)抗凝治疗:有DIC者采用肝素抗凝疗法,剂量及疗程同感染性休克。
(3)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氢化可的松每日5~10mg/kg静脉滴注,可减轻中毒症状、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加强心肌收缩、减轻脑水肿、保护细胞和改善代谢,成人200~500mg/日,一般用药3~5天。
(4)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针对微血管痉挛应用血管扩张剂,采用山莨菪碱,成人剂量为10~20mg/次,儿童每次0.3~0.5mg/kg,或阿托品成人1~2mg/次,儿童每次0.03~0.05mg/kg,注射间隔和次数视病情轻重和症状缓急而定,轻症每隔30~60分钟肌注或静脉注射一次;重症每隔10~20分钟静脉注射一次,待面色红润、循环呼吸好转、四肢温暖、血压回升即可停药,一般用3~6次即可奏效。如上述方法治疗后周围循环不见好转,可考虑以多巴胺与阿拉明联合应用。
(5)强心治疗:有左心衰和肺水肿者,应给予西地兰等治疗。
4.治疗呼吸衰竭应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脱水疗法(如应用甘露醇或山梨醇)、严格控制入液量。必要时给予山梗菜碱、尼可刹米等肌注或静注。重危病例应给予呼吸监护,气管插管或应用人工呼吸器。
5.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应补充失液量及钾、钠离子,但需慎防用量过大速度过快而引起肺水肿、脑水肿。
6.中药:生脉散或枳实注射液,静脉或肌肉使用,以升高血压,改善微循环,抗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