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如何预防麦粒肿和散粒肿

小儿如何预防麦粒肿和散粒肿

麦粒肿和散粒肿都是儿童常见病,与不爱清洁有关,因此教育儿童养成爱清洁的好习惯,可以预防麦粒肿、散粒肿的发是及复发。隐性远视眼常常有多发性反复散粒肿发生,戴眼镜矫正远视可有效防止发病。

下眼睑的游离端叫睑缘,长着排列整齐的睫毛,防止异物进入眼内。睫毛根部有皮脂腺和汗腺。眼睑有致密纤维组成的睑板的支撑才能在眼球前面自由的上下活动。纤维板内有高度发达的皮脂腺叫睑板腺,睑缘有它的腺管开口,分泌的油脂防止泪液从睑缘溢出。麦粒肿是睫毛毛囊皮脂腺、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麦粒肿起病早期眼睑沉重微痛,1~2天内疼痛加重并出现眼睑红肿,轻轻触摸发现有硬结,触之甚痛,4~5天后皮肤面可见黄白色脓肿形成,溃烂后脓液排出。发现眼睑红肿疼痛的早期,应及时对麦粒肿治疗。脓肿形成后,需切开排脓,禁忌挤压,以免把感染扩散到血液循环中,产生严重后果。

散粒肿是睑板腺慢性炎症引起的增值性病变过程,多无明显不适,偶然发现眼皮深处有绿豆至蚕豆大小的包块,皮肤不红,摸着也不疼。小的散粒肿不需任何治疗,大的散粒肿一则长期压迫眼球容易引起散光,二则增加化脓性感染的机会。

散粒肿的病因

散粒肿,又称睑板腺囊肿。不痛不痒,翻开眼皮内侧是暗红色的。小的散粒肿可自行吸收,也可缓慢增大,可按摩或热敷,促进吸收消散;大的散粒肿需手术摘除,要仔细将肥厚的囊壁摘净,以防复发;如合并感染就形同麦粒肿了。一般有用眼不卫生和过食辛辣刺激之物或肝气上逆引发。

麦粒肿俗称针眼,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经常用脏手揉眼,细菌就会乘虚而人,引起麦粒肿的细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所以麦粒肿多为化脓性炎症。得各种全身性疾病时全身抵抗力下降,也容易引起麦粒肿。

怎么预防麦粒肿

1、注意眼部卫生,不要用不干净的手、毛巾、手帕等物品擦眼。

2、多参加体育锻炼,使身体抵抗力增强。

3、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4、有近视、远视、散光的患者,应及时配镜矫正。

5、如果发现眼部有慢性炎症,应给予积极治疗。其中眼部的各种慢性炎症,如患睑缘炎、结膜炎或沙眼时应及时治疗。

6、有糖尿病、多发疖痈、肺结核、扁桃腺炎及其他慢性疾病时,要及时治疗。这些疾病会降低身体的抵抗力。一旦抵抗力下降,细菌在人体内就容易繁殖,这也是易引起眼部化脓性感染的因素。

麦粒肿的临床表现

麦粒肿相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不是很陌生,很多人可能都得过麦粒肿,尤其是小儿。很多人都想知道麦粒肿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疾病呢?为何会得这种疾病呢?这种疾病有什么症状表现呢?下面就让专家来给我们解答。

在睫毛也就是眼毛的根部有两种腺体:皮脂腺和汗腺,作为眼睑支架的睑板,它的内层还有一种腺体叫睑板腺,起湿润眼球的作用。如果这些腺体因细菌感染后产后急性化脓性炎症,这就是麦粒肿,也称为睑腺炎。皮脂腺发生感染时称为外麦粒肿;睑板腺发生感染则称为内麦粒肿。

麦粒肿有什么表现呢?外麦粒肿俗称针眼,与我们平时所见的皮肤疖肿是一回事。初起时,患儿眼睑边缘出现局限性红肿,因为疼痛而不让人触摸。3~4天后,红肿的中央皮肤颜色变为黄白色,并可见到脓头。如果脓头自行破溃或经手术脓液引流排出后,红肿会很快消退,整个病程约一周。由于睑板腺比睫毛根部的腺体大,并且睑板本身结构坚韧,所以内麦粒肿的疼痛要比外麦粒肿厉害。

还有一点需要家长注意的是,长在内、外眼角的麦粒肿,特别是内麦粒肿,在其附近的眼球表面常常会出现一个“水泡”,家长不要为此紧张,这是因为麦粒肿压迫周围的组织引起的球结膜水肿。随着病情的缓解,“水泡”会随之消失。

那么,为什么会得麦粒肿呢?如经常用手揉眼,由于手经常接触许多不洁物品,往往常有很多的病菌,这些病菌会通过揉眼这种不良习惯而带入眼内,引起眼睛的感染。此外,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等身体不适的状况下(如学习负担过重、体力消耗大、消化不良、糖尿病等),身体的抵抗力弱,病菌也会趁虚而入,引起眼部的感染。

以上就是专家介绍的有关麦粒肿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朋友们对疾病的认识有进一步的了解。麦粒肿相对来说虽不是什么大病,但是也不可忽视,平时就要多注意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是关键,尤其是小儿的卫生安全更应该注意。

春季预防麦粒肿方法

据说,麦粒肿又名睑腺炎,俗称“针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病,多发于青年人,是皮脂腺和睑板腺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的一种病症,分为外麦粒肿和内麦粒肿。前几天江城雨雪,人们外出时眼睛容易被雪尘吹到,如果不注意卫生,反复揉搓,就会诱发此病。

此外,随着春暖花开,过敏性结膜炎也会出现高峰。主要表现为双眼奇痒难忍,结膜充血、水肿,有黏液性分泌物,眼睑皮肤红肿等症状,并且越靠近眼角部分,情况越严重,其症状会随着季节的变化时好时坏。一般而言,在温暖干燥、鲜花盛开的日子里症状会加重。所以之后大家出外踏青要注意佩戴口罩、墨镜等,治疗上除了抗过敏外,还可以口服中药清热除湿、祛风止痒。

那么,怎样预防麦粒肿呢?

由于麦粒肿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所以,首先要注意眼部卫生,告诉孩子不可用脏手揉眼;

其次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还要注意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最后,值得提醒的是,如果反复发生或出现多发性麦粒肿,也就是一只眼睛上长2~3个麦粒肿,应当全面检查身体,查明病因,要知道因眼部的慢性炎症,如结膜炎、睑缘炎或屈光石正面造成的眼疲劳都可成为麦粒肿的重要诱因。此外,因糖尿病或消化道疾病时,因血糖升高或身体抵抗力弱,细菌在人体内容易繁殖,这也是易引起眼部化脓性感染的因素。

麦粒肿化脓后怎么处理 如何防止麦粒肿复发

1、积极治疗眼部疾病。如果在患有眼部疾病的情况下,应进行积极治疗,否则容易导致麦粒肿复发。

2、定期滴眼药水。滴眼药水不仅可以缓解眼睛疲劳,并且可以保护眼睛、清洁眼部,能够有效预防麦粒肿复发。

3、增强身体免疫力。适当地保持锻炼,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可以降低麦粒肿复发的风险。

4、及时补充营养。及时补充身体营养,同样也可以保证身体的免疫力,并且可以通过饮食来调节身体的各种循环系统,防止麦粒肿的复发。

眼皮上长疙瘩怎么办 湿热敷

当眼皮内侧呈现暗红色,不痛不痒,这时候眼皮上的小肉粒属于散粒肿,可以进行湿热敷的方法加快眼部的血液循环,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从而缓解散粒肿的症状。热敷一天三次,每次10至20分钟,配合消炎的药物辅助更易痊愈。

当小肉粒是麦粒肿的时候也可以使用热敷的方法,促进化脓,轻的炎症在热敷之后完全消失。若实在无法消肿的,建议及时就医。

麦粒肿复发怎么办 注意护肝

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麦粒肿的形成与肝脏功能异常存在一定的联系,所以麦粒肿反复发作的患者可以在中医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养肝护肝的药物,对预防麦粒肿反复发作有一定的作用。

预防麦粒肿的方法有什么

麦粒肿又称睑腺炎,俗称针眼,是眼睑腺体组织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炎症,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麦粒肿起病急,以睫毛根部的局限性红肿和疼痛为特征,早期可有硬结 并有压痛,数日后硬结软化,睫毛根部可看到黄白色脓头,可自行溃破排出脓液,红肿则迅速消退。病情较重的病人可出现全身发热,耳前淋巴结肿大。

预防麦粒肿的方法有:

1.注意眼部卫生,保持眼部清洁,不用脏手或脏物揉擦眼睛。

2.注意休息,看电视、打电脑、写作业时间不宜太长,增加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3.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4.积极治疗眼部慢性炎症。

5.如果反复发生或出现多发性麦粒肿,也就是一只眼睛上长2~3个麦粒肿,应当全面检查身体,查明病因,要知道因眼部的慢性炎症,如结膜炎、睑缘炎或屈光石正面造成的眼疲劳都可成为麦粒肿的 重要诱因。此外,因糖尿病或消化道疾病时,因血糖升高或身体抵抗力弱,细菌在人体内容易繁殖,这也是易引起眼部化脓性感染的因素。

切除麦粒肿的费用是多少

麦粒肿手术比较简单,局部麻醉后,切开一个小口排脓并适当清理坏死或肉芽组织,可以根据情况适当考虑放置引流条。外麦粒肿的皮肤面切口应与睑缘平行,内麦粒肿的结膜面切口应与睑缘垂直。手术一周后,如果仍旧留有残余的肉芽组织或者硬结,可以再次手术切除治疗。一般治疗费用是三四百元,如果您有保险的话还是可以报销的。

患了麦粒肿后要及时治疗,因为早期症状轻微,通过局部治疗往往就能控制其发展,炎症可很快消退而治愈,如果手术请到当地的三甲医院检查治疗,这样的医院收费比较合理,手术一般7天左右就可以恢复的,至于预防麦粒肿就需要你平时仔细了,眼睛一旦有不舒服的话及时就医,用点眼药水治疗,麦粒肿就不容易再得了。

麦粒肿患者要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葱、蒜、辣椒、韭菜;腥发的食物,如猪头肉、羊肉、狗肉、酒等要禁食;煎炸炙烤的食物,如烤肉、油炸食物等要少食,这些助热之物无异是火上烧油,会促使麦粒肿发生或反复发作。

眼皮上长疙瘩怎么回事 散粒肿

眼皮上长疙瘩还可能是散粒肿。散粒肿又称睑板腺囊肿,眼皮内侧呈现暗红色,不痛不痒。有自愈倾向,也可缓慢增大。

建议:注意眼部的清洁,若是出现症状不要轻易用手去挤,应及时就医。

秋季儿童眼病进入高发期

秋天很多医院的小儿眼科迎来门诊高峰,前来看病的患儿中除了麦粒肿、散粒肿,还有红眼病、过敏性结膜炎等初秋的高发常见眼病。本文我们为家长朋友解析如何判断、预防、治疗儿童常见眼病。

麦粒肿

麦粒肿,俗称“针眼”,是眼睑也就是眼皮最常见的急性炎症。

初起时,患儿眼睑边缘出现局限性红肿,因为疼痛而不让人触摸。3~4天后,红肿的中央皮肤颜色变为黄白色,并可见到脓头。如果脓头自行破溃或经手术脓液引流排出后,红肿会很快消退,整个病程约一周。由于睑板腺比睫毛根部的腺体大,并且睑板本身结构坚韧,所以内麦粒肿的疼痛要比外麦粒肿厉害。

需要家长注意的是,长在内、外眼角的麦粒肿,特别是内麦粒肿,在其附近的眼球表面常常会出现一个“水泡”,家长不要为此紧张,这是因为麦粒肿压迫周围的组织引起的球结膜水肿。随着病情的缓解,“水泡”会随之消失。

【应对措施】

患了麦粒肿后要及时治疗,因为早期症状轻微,通过局部治疗往往就能控制其发展,炎症可很快消退而治愈。

治疗时一般白天滴消炎眼药水,如利福平、托白士、泰力必妥等,每3~4小时1次。晚上入睡前涂消炎眼膏,如金霉素、红霉素眼膏等。

如果患儿能很好配合,还可辅以温水热敷治疗。热敷能扩张血管,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对促进炎症吸收、缩短病程很有帮助。具体的做法是,用清洁毛巾浸热水后稍拧干直接敷在患眼皮肤上,每天2~3次,每次20~30分钟。热毛巾的温度约45˙C左右,家长可先用手背或自己的眼睑皮肤试温,以患儿能接受为度。

如治疗不及时,除局部出现红肿外,还伴有发热、怠倦等全身症状时,应该加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红霉素,或肌肉注射青霉素等。对已经出现脓头的麦粒肿,可待脓肿成熟后,进行切开排脓治疗。

【发生原因】

如经常用手揉眼,由于手经常接触许多不洁物品,往往常有很多的病菌,这些病菌会通过揉眼这种不良习惯而带入眼内,引起眼睛的感染。此外,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等身体不适的状况下(如学习负担过重、体力消耗大、消化不良、糖尿病等),身体的抵抗力弱,病菌也会趁虚而入,引起眼部的感染。

【预防】

首先要注意眼部卫生,告诉孩子不可用脏手揉眼;其次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还要注意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最后,值得提醒的是,如果反复发生或出现多发性麦粒肿,也就是一只眼睛上长2~3个麦粒肿,应当全面检查身体,查明病因,要知道因眼部的慢性炎症,如结膜炎、睑缘炎或屈光石正面造成的眼疲劳都可成为麦粒肿的重要诱因。此外,因糖尿病或消化道疾病时,因血糖升高或身体抵抗力弱,细菌在人体内容易繁殖,这也是易引起眼部化脓性感染的因素。

急性结膜炎

急性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结膜炎。本病是病毒或细菌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而传染的,结膜炎很不易好,随着温度高低而变化。

【发生原因】

1. 病毒感染

普通感冒,流感或其它病毒感染均可引起急性结膜炎,症状有:流泪,眼痒、眼红、烧灼感等,甚眼睑肿胀,常称为“红眼病”。患了“红眼病”,可滴人工泪液,也可进行冷敷 ,或滴用医生所开的眼水。病毒感染可能迅速传播,因此您尖经常洗手,不要擦眼,不要与他人共用毛巾。

2. 细菌感染

细菌性结膜炎通常为单眼,流泪,分泌物较稠,如未能及时治疗,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医生给您开有效的抗菌眼水或眼膏,此外,冷敷则能消肿,您应经常洗手,不要擦眼,不要与他人共用毛巾。

【预防】

习惯常用温水和肥皂洗手; 不与他人共用眼水或眼膏; 眼睛红肿时,不宜配戴角膜接触镜,不宜眼部化妆,一旦发现眼部感染 ,向医生求助;使用纸巾或一次性毛巾。

散粒肿肉芽肿手术治疗

霰粒肿是一种非常多见的儿童眼病,最初发病时,儿童表现的是眼睑上可以看见一个小的肿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肿物逐渐增大。霰粒肿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结膜面型,它的表现是结膜面呈暗红色。肿物不向眼睑皮肤面发展,这种儿童可以通过眼睑结膜面手术,手术中在结膜面做一个小的切口,将霰粒肿囊腔中的坏死变性组织刮出即可。手术后眼睑不遗留瘢痕。

还有一种霰粒肿是皮肤面型,这种孩子的霰粒肿肉芽肿会向眼睑的皮肤面发展,肿物逐渐增大。肿物的囊腔中可以存在大量的血性坏死组织。这种霰粒肿比较复杂,如果不积极治疗,最终囊肿破裂,皮肤面遗留一个大的不规则的瘢痕组织,严重的眼睑皮肤面缺损会造成眼睑的外翻。

医院临床中接诊了大量的散粒肿的患儿,最初家长惧怕手术,一直坚持保守治疗,还有的家长认为这种病是麦粒肿,等着孩子麦粒肿的脓头破了自然就会好了,这两种的看法都是不对的。我们在临床上发现儿童的散粒肿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应该尽早手术。有些家长怕孩子手术时疼痛,一再拖延手术时间,最后散粒肿发展成为散粒肿肉芽肿从皮肤面破溃,眼睑形成较大的疤痕。部分孩子由于皮肤面形成较大的肉芽肿只能全麻下行皮肤修整手术。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相关推荐

麦粒肿怎么办 麦粒肿食疗方

麦粒肿患者宜选用清热凉血生津之瓜果、蔬菜,例如西瓜、黄瓜、苦瓜等,或多饮水、菜汤等导其毒热随小便而解。也可选食稀粥、面汤等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 1)原料:白菊花50克,生甘草5克。 2)做法:以水2碗,将2味浸泡30分钟,煮沸10分钟,去渣。趁温热时代茶频饮,1剂/日。 3)功能:疏风清热,除痛疖肿毒。 4)主治:麦粒肿,证属风热袭表者。 1)原料:黄花菜、马齿苋各30克。 2)做法:黄花菜、马齿苋洗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即可。饮汤吃菜。服汤液200毫升/次,2次/日,早、晚服用。 3)功能:清热解

什么是麦粒肿

麦粒肿分为内外两种:眼睑皮脂腺或睫毛毛囊的感染为外麦粒肿,睑板腺感染称内麦粒肿。由于小儿免疫机能差,对感染的抵抗力不强,加上本性好动,若同时伴有卫生习惯不良,脏手揉眼等,易致细菌侵入腺体而发病。 外麦粒肿病变部位初起时红肿、疼痛、近睑缘可摸到硬结,形如麦粒,3~5天后脓肿软化,7天左右可自行穿破皮肤,脓液流出,红肿消失,有的也可不经穿破皮肤,脓液流出,红肿消失,有的也可不经穿破排脓或因排脓不畅自行吸收消退。 内麦粒肿:因其炎症部位在坚实的睑板内,一般范围较小,看起来不重,但疼痛却明显,近外眦部(小眼角)的

散粒肿麦粒肿的区别

霰粒肿是因为睑板腺堵塞引起的分泌物积聚出现在眼睑内的包块,麦粒肿是因为眼睑内急性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包块,有明显的红肿热痛炎症表现。两者有一定的联系,霰粒肿发生感染则转化为麦粒肿。指导意见:麦粒肿及霰粒肿炎症感染时需要采取抗生素药物控制感染,如果脓腔形成,则需要刺破排脓。霰粒肿较大需要采取手术治疗,较小的通过热敷可以促使消退。 麦粒肿:是一种眼睑腺体的急性,痛性,化脓性,结节性炎症改变。又称睑腺炎 线粒肿:是睑板腺的特发性慢性非化脓性炎症,又称睑板腺囊肿。这两种都是需要及时手术治疗的,所以不要耽误,尽早确诊

麦粒肿是什么引起的 麦粒肿和霰粒肿的区别

麦粒肿一般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以局部红肿、疼痛、出现硬结及黄色脓点为主要临床表现。麦粒肿可见于各个年龄层。 而霰粒肿是因为眼睑的睑板腺腺管出口堵塞从而形成的囊肿。它不痛不痒,翻开眼皮内侧是暗红色的,和麦粒肿的表现不太相同,霰粒肿多见于小孩。霰粒肿比麦粒肿更让人头疼,因为它容易反复发作,吃油炸、油脂类食物更容易导致复发。

麦粒肿有传染性吗 如何预防麦粒肿交叉感染

虽然麦粒肿不具有传染性,但麦粒肿属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能够在家庭成员中交叉感染,所以要做好预防措施。 1.避免共同使用日用品:生活中注意不要使用麦粒肿患者使用过的脸盆、毛巾等日用品,避免引起交叉感染。 2.保持眼部清洁:生活中注意眼部卫生,不要用脏手揉搓眼部,不用不干净的毛巾、手帕。 3.如果患有结膜炎、角膜炎、沙眼等眼部疾病,一定要及时治疗,否则容易导致炎症入侵睑板腺,形成麦粒肿。 4.不吃辛辣刺激食物:麦粒肿比较容易复发,不要长期辛辣刺激的食物,例如:辣椒、花椒、大蒜、油炸食品、烤肉、烟酒等。

麦粒肿治疗

麦粒肿怎么治疗好得快 患眼闭眼做热敷,热度控制在患者能够忍受的程度,切勿烫伤眼睛周围皮肤,每天4次,每次15-20分钟。热敷应该持续到病灶不在红或不再疼痛为止。开始“出脓”的病灶局部切开排脓,让病灶内的脓液都排出来。脓肿尚未形成时切忌用手挤压,挤压可能导致细菌进入血管可引起海绵窦血栓形成或败血症,导致生命危险。对于睑缘炎患者,每天做一次睫毛根部擦洗,对于睑板腺炎,应该重点擦洗睑板腺开口,这么做可以预防 新的麦粒肿形成。 如果热敷、眼睑擦洗及病灶出脓时作引流都不能很好控制麦粒肿麦粒肿的感染过程就会按自然进

麦粒肿不治疗会好吗 麦粒肿反复发作的原因

麦粒肿是眼睑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是需要及时治疗的。如果没有治疗彻底,麦粒肿会形成肉芽肿,所以,每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或者用眼不卫生时,肉芽肿就会发炎化脓,复发为麦粒肿,从而造成了麦粒肿的反复发作。 因此,建议麦粒肿的患者一定要及时、彻底地进行治疗,以免造成麦粒肿的反复发作。

治疗针眼的偏方

1.菊花甘草汤 1)原料:白菊花,生甘草。 2)做法:以水2碗,将2味浸泡30分钟,煮沸10分钟,去渣。趁温热时代茶频饮,1剂/日。 3)功能:疏风清热,除痛疖肿毒。 4)主治:麦粒肿,证属风热袭表者。 2.金银花露 1)原料:金银花适量。 2)做法:金银花用水浸泡后,煎煮蒸馏即得。服金银花液15~20毫升/次,3次/日。 3)功能:清热解毒。 4)主治:麦粒肿,证属风热毒邪外客者。 3.清沙牛蒡叶 1)原料:鲜嫩牛蒡叶,佐料适量。 2)做法:牛蒡叶洗净,切成小块,急火爆炒,加入黄酒、调料拌匀停火。1剂/

什么是麦粒肿

麦粒肿(睑腺炎)由感染所致通常为葡萄球菌感染,一般可累及睑缘或眼睑内一个或多个腺体。 本病可形成脓肿,并有穿破皮肤、释放脓液的趋势。麦粒肿可自发形成,也可由脸缘炎引起、一个人一生中可能发生1-2次麦粒肿,也有人反复发生。 麦粒肿初发期表现为局部充血,张力增高,险缘疼痛,然后形成一个小圆形有触痛感的肿胀区,眼泪增多,畏光并有异物感。眼睑肿胀多为局限性,有时也可累及整个眼睑,后期在肿胀区中心可形成—一个小黄色脓点。 虽然可采用抗生素治疗,但效果不明显。最好的治疗方法是热敷。每天热敷数次,每次10分钟。热敷有助

散粒肿的注意事项

散粒肿,又称睑板腺囊肿。不痛不痒,翻开眼皮内侧是暗红色的。 小的散粒肿可自行吸收,也可缓慢增大,可按摩或热敷,促进吸收消散;大的散粒肿需手术摘除,要仔细将肥厚的囊壁摘净,以防复发;散粒肿没有什么特效药,主要还是热敷,一天三次,每次十到二十分钟.还可以配合消炎药辅助治疗。 指导意见: 饮食上建议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等。 少吃辛辣食物(如辣椒、葱、蒜等),少吃油腻食物(如动物油、植物油等),少吃甜食,少吃“发物”(如狗/羊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