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动脉闭塞的危害有哪些

动脉闭塞的危害有哪些

一、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在肢体局部表现,是全身性动脉内膜及其中层呈退行性、增生性改变,使血管壁变硬、缩小、失去弹性,从而继发血栓形成,致使远端血流量进行性减少或中断。是中老年常见的一种下肢血管疾病。动脉硬化的病程比较长,反复发作。

二、动脉硬化早期常以慢性肢体缺血的症状出现:如劳累后下肢困重,不适,发凉,怕冷,小腿麻木,或足部由多汗到变为无汗,出现“间歇性跛行”,也就是由于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下肢供血不足,病人在行走一段路后出现小腿乏力,肌肉酸胀疼痛,经休息后血供恢复,疼痛消失,继续行走相同距离后又会出现同样的情形。

三、随着疾病的进展,缺血症状进一步加重,患者休息时也疼痛,晚间与寒冷更使疼痛加剧,患者往往整夜抱膝而坐,难以入睡,需大量止痛药甚至麻醉药才能缓解;同时有皮肤粗糙,汗毛脱落,趾(指)甲增厚,趾(指)脂肪垫萎缩,肌肉萎缩;足部皮肤呈明显苍白或紫红色,趾端发绀,并出现瘀点瘀斑。当组织缺血严重到组织不能获得维持活力所必需的氧含量时,就会导致干性坏疽,干性坏疽继发感染后转化为湿性坏疽,久不愈合,反反复复,有可能面临截肢的危险。

动脉闭塞病人的饮食宜忌

1.动脉闭塞病人的饮食要以清淡为宜,少吃咸食,因为实验的摄入量过多,就会使血管硬化和血压升高。

2.动脉闭塞病人还要少吃含有胆固醇高的食物,少吃甜食,防止动脉硬化和肥胖的出现。

3.动脉闭塞病人的还要戒掉烟酒,烟酒过多引起心肌梗塞、脑中风。

4.动脉闭塞患者适合吃含钾的食物,能缓解钠的有害作用,促进钠的排出,可以降压。

5.动脉闭塞病人日常的食物有香蕉、梨、菠萝、猕猴桃、核桃、山楂、西瓜。还适合补充含有维生素高的食物,从饮食上增强身体健康,来抵抗疾病。

动脉闭塞的检查项目

1.血脂测定,血中三酰甘油和胆固醇常增高,脂蛋白分型显示90%以上患者为Ⅱ或Ⅳ型高腊蛋白血症。

2.血糖,尿糖和糖耐量试验检查常有阳性发现。

3.节段性动脉压测定:节段性动脉压测定是指测量肢体各平面的动脉收缩压,包括末端的指,趾收缩压,经计算上下肢收缩压的比值,从而判断下肢缺血的范围和程度,现多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也可用钟型听诊器听诊测定。

(1)踝部血压测量法:袖带环绕踝部后,用多普勒仪测胫前动脉或胫后动脉踝区血流,也可用听诊器听诊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指数):A/B指数是指测踝部胫后动脉压与同侧上臂肱动脉压之比值,正常值≥1.0,测A/B指数的临床意义在于:

①判断下肢缺血的严重程度,指数降低的程度一般与下肢缺血的严重性是一致的,如间歇跛行时A/B指数为0.5~0.8,静息痛与坏疽时指数<0.5。

②观察动脉旁路移植后的效果。

(2)节段性动脉压绝对值测定:测定节段性动脉收缩压绝对值的临床实用价值为:

①判断缺血性坏疽的趋向,一般踝动脉压>8.0kPa(60mmHg),肢体存活率为86%;踝压<8.0kPa时,存活率为77%。

②选择截肢平面参考,动脉压>6.7kPa(50mmHg)可膝下截肢;未探到动脉血流时,应选膝上截肢。

③节段性动脉压同时测相应段血压差,或两侧肢体对称部位血压差>2.7kPa(20mmHg)时,提示测定局部的近端动脉狭窄或闭塞。

4.经皮氧分压测定 通过测定局部组织的氧分压,可间接了解局部组织血流灌注情况,可在静息状态,体位改变及运动反复检测对比分析,有助于间接了解局部供血情况,指导临床确定截肢水平,判断手术伤口愈合趋向及旁路手术后效果。

5.多普勒超声检测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直接观察肢体动脉管径大小,血流情况以及动脉搏动传导时间变化等,从而确定病变的部位和严重程度。

6.磁共振显像检查 MRI可清晰显示主动脉及髂动脉部位凸入腔内的粥样硬化斑块,管腔的狭窄和阻塞,以及做血管手术后的并发症,如血管瘤,动脉扩张等,但较难显示股动脉以下较小分支的狭窄病变,也难显示钙化的斑块,因此,MRI尚不能完全代替手术前的血管造影。

7.周围动脉造影 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可按需要达腹主动脉的肾动脉分支以上,作双侧或单侧下肢动脉造影,动脉造影能明确病变部位,范围和严重程度,是确定需否,能否和如何手术治疗的依据,但血管造影不能对局部组织的灌注做出定量分析,因此临床需根据局部动脉压和氧分压等检测结合起来,才能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8.眼底检查 直接观察有无动脉硬化,并确定硬化程度和进展速度。

动脉闭塞的治疗主要有哪几种方法

一、西医治疗动脉闭塞:

1、全血粘度低切值指标(低切值低于10)可作为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血液流变学检测中全血粘度低切值反应红细胞的聚集性,低切越高,提示红细胞聚集性越高。有研究表明,动脉闭塞坏死期患者低切值越低,预后越好,考虑与红细胞聚集性低,改善了组织缺血缺氧相关。低切值低于7,则预后最佳;低切值低于10,预后较好,可建议动脉闭塞坏死期药物保守治疗。

2、肱踝指数(ABI值>0.3)可作为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肱踝指数(ABI)为踝部动脉收缩压和双侧肱动脉收缩压的值之比。有研究显示缺血性坏疽等指标ABI值>0.3者,治疗动脉闭塞效果较佳,可考虑保守治疗。ABI值<0.3者,药物保守治疗效果较差。

3、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不能作为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C-反应蛋白(CRp)是最敏感、非特异性的炎症指标,炎症反应参与了动脉闭塞的形成。CRp可反映炎症及动脉闭塞病变程度,与斑块的不稳定性有关。纤维蛋白原使体内的重要凝血因子,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增高,会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强,动脉血栓发生率增加,促进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有研究结果显示,动脉硬化闭塞症坏死期的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均显著增高,提示动脉闭塞坏死期处于斑块形成过程中,组织缺血、缺氧形成坏疽,与疗效及预后无关,故不能作为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二、中医中药治疗动脉闭塞:

中医中药是治疗动脉闭塞疾病的一大特色,经过多年临床研究,针对动脉闭塞病人晚期的剧烈疼痛、不能平卧、每天只能坐到天亮,每分钟、每小时都在痛苦中煎熬,常迅速消耗、直至衰竭的特点,选用中药,经反复研究、组方、精心加工而成纯中药制剂“六味通脉胶囊”、“还生”系列中药,能较快改善患肢缺血状态、迅速缓解动脉闭塞患者的患肢疼痛,并能增强局部抗缺氧坏死的能力,给广大动脉闭塞患者带来了希望。另外,介入治疗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创伤小、能起到与手术相似的效果,如“球囊导管扩张”、“置入支架”、“斑块消融”等,对局限性动脉闭塞病变有很好的疗效。

动脉闭塞的症状分期

1.轻微症状期

动脉闭塞发病早期,多数患者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如患肢怕冷,行走易疲劳等。体格检查可扪及下肢动脉搏动,此时让患者行走一段距离再检查,常能发现下肢动脉搏动减弱甚至消失。由于症状轻微,不易引起患者重视,门诊较少遇见。

2.间歇性跛行期

是动脉闭塞的特征性表现。随着病变的发展,下肢动脉狭窄的程度及阻塞的范围不断增大,病变动脉只能满足下肢肌肉组织静息状态下的供血。当下肢行走运动时,病变动脉无法满足肌肉组织更多的血液灌注要求,肌肉的酸性代谢产物使小腿产生酸痛的感觉,患者被迫停下休息一段时间后再继续行走。酸痛的部位随动脉阻塞的部位不同而不同:髂总动脉阻塞,以臀部肌肉酸痛为主;髂外动脉阻塞,以大腿肌肉酸痛为主;股动脉阻塞,则以小腿肌肉酸痛为主。间歇性跛行有时有季节性差异,冬季外周血管收缩,症状较重,而夏季外周血管扩张,症状减轻。体检发现下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听诊可闻及动脉收缩期杂音。病变的发展使间跛距离越来越短,休息时间则越来越长。腹主动脉下段阻塞的男性患者常有阳痿。

3.静息痛期

当病变动脉不能满足下肢静息状态下血供时,患者即产生静息痛。疼痛部位一般在患肢前半足或趾端,夜间及平卧时容易发生。患者夜间疼痛时,下地站立常能缓解疼痛,可能与站立时动脉压增高有关。患者喜曲膝,常整夜抱膝而坐,部分患者因长期曲膝,导致膝关节僵硬,无法伸直关节。此期患肢常有营养性改变,表现为皮肤呈蜡纸样,指甲生长缓慢且变形增厚,患足潮红但上抬时又呈苍白色,小腿肌肉萎缩。静息痛是患肢趋于坏疽的前兆,应尽快治疗。

4.溃疡和坏死期

当患肢皮肤血液灌注连最基本的新陈代谢都无法满足时,轻微的损伤组织无法修复,坏死的区域不断增大,最终导致肢体坏疽、坏死。由于此期组织抗感染能力差,感染常加速组织坏死。

脑动脉硬化严重吗

动脉硬化症严重吗

专家告诉,动脉硬化症如果不及时治疗,对患者的危害是很大的。动脉硬化闭塞症患会有患肢稍冷或轻度麻木的感觉.可出现髂股动脉闭塞,经常好发于髂总动脉,同时具有间歇跛行的表现,可出现疼痛主要表现在臀部及股部内侧部位.患肢会出现在行走后出现肌肉疼痛、痉挛和疲乏无力等症状的发生.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肢表现在休息时也可感到肢体疼痛、麻木等感觉.而且严重的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可肢体末端可出现溃疡和坏死的危险.

动脉闭塞的康复护理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由于肢端疼痛和坏死使病人产生痛苦和抑郁心理,医护人员应关心体贴病人,讲解疾病有关知识,改变病人认知,使其情绪稳定,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2.患肢护理

主要原则是改善下肢血液循环。注意肢体保暖,勿使肢体暴露于寒冷环境中,以免血管收缩。保暖可促进血管扩张,但应避免用热水袋、热垫或热水给患肢直接加温,因热疗使组织需氧量增加,将加重肢体病变程度。取合适体位,病人睡觉或休息时取头高脚低位,使血液容易灌流至下肢。告知病人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站或坐)不变,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坐时应避免将一腿搁在另一腿膝盖上,防止动、静脉受压,阻碍血流。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洗脚,告诉病人先用手试水温,勿用足趾试水温,以免烫伤。皮肤瘙痒时,可涂拭止痒药膏,但应避免用手抓痒,以免造成开放性伤口和继发感染。如有皮肤溃疡或坏死,保持溃疡部位的清洁、避免受压及刺激;加强创面换药,可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湿敷,并遵医嘱应用抗感染药物。

3.疼痛护理

早期轻症病人可用血管扩张剂、中医中药治疗等。对疼痛剧烈的中、晚期病人常需使用麻醉性镇痛药。若疼痛难以缓解,可用连续硬膜外阻滞方法止痛。

4.功能锻炼

鼓励病人每天步行,指导病人进行Buerger运动,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以疼痛的出现作为活动量的指标。

5.术前准备

告之病人绝对戒烟及其危害性,指导病人戒烟,余按血管外科术前常规护理。

(二)术后护理

1.执行全麻或硬膜外麻醉术后护理常规。

2.体位,取相应体位,患肢自然平放,避免关节过屈使人工血管扭曲。动脉血管重建术后应卧床制动2周。自体血管移植者若愈合较好,卧床制动时间可适当缩短。

3.病情观察

(1)监测血压、脉搏及血氧饱和度,记录24小时尿量,维持体内体液平衡。

(2)观察切口渗血情况:出血是术后早期最常见的并发症,观察腹股沟及耻骨上区是否肿胀、淤斑、疼痛、发热。若人工血管隧道出血,可造成阴囊血肿,若发现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观察术后肢体肿胀情况:慢性缺血的肢体在血运重建以后,常出现肢体肿胀。主要原因是组织间液增多以及淋巴回流受阻。术后抬高患肢及给病人穿中等压力的弹力袜,一般肢体肿胀可在几周内消失。

(4)观察患肢远端的皮肤温度、色泽、感觉和脉搏强度以判断血管通畅度:可抬高并保暖患肢,避免肢体暴露于寒冷环境中,以免血管收缩,同时可减轻因绷带包扎过紧引起的患肢肿胀。若动脉重建术后出现肢体肿胀、剧烈疼痛、麻木、皮肤颜色发紫、皮温降低,应考虑重建部位的血管发生痉挛或继发性血栓、栓塞形成,及时报告医生,协助处理或做好再次手术的准备工作。

4.药物护理:行人工血管旁路术后主要应用抗凝药物,防止血栓形成做好抗凝护理。

5.引流管护理: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状,保持引流管通畅,维持有效引流。

6.饮食护理:麻醉清醒后进食低脂饮食,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富含纤维素食物,防止便秘。

7.功能锻炼:卧床制动病人,鼓励其在床上作足背伸屈活动,以利小腿深静脉血液回流。

脑梗死的症状有哪些

颈内动脉闭塞综合征

病灶侧单眼黑蒙,或病灶侧Horner征(因颈上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受损所致的同侧眼裂变小、瞳孔变小、眼球内陷及面部少汗);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等(大脑中动脉或大脑中、前动脉缺血表现);优势半球受累还可有失语,非优势半球受累可出现体像障碍等。尽管颈内动脉供血区的脑梗死出现意识障碍较少,但急性颈内动脉主干闭塞可产生明显的意识障碍。

大脑中动脉闭塞综合征

最为常见。

(一)主干闭塞 出现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和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同向性偏盲;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若优势半球受累还可出现失语,非优势半球受累可出现体象障碍。

(二)皮质支闭塞 上分支闭塞可出现必遭对侧偏瘫和感觉缺失,Broca失语(优势半球)或体象障碍(非优势半球);下分支闭塞可出现Wernicke失语、命名性失语和行为障碍等,而无偏瘫。

(三)深穿支闭塞 对侧中枢性上下肢均等性偏瘫,可伴有面舌瘫;对侧偏身感觉障碍,有时可伴有对侧同向性偏瘫;优势半球病变可出现皮质下失语。

大脑前动脉闭塞综合征

(一)主干闭塞 前交通动脉以后闭塞时额叶内侧缺血,出现对侧下肢运动及感觉障碍,因旁中央小叶受累小便不易控制,对侧出现强握、摸索及吸吮反射等额叶释放症状。若前交通动脉以前大脑前动脉闭塞时,由于有对侧动脉的侧支循环代偿,不一定出现症状。如果双侧动脉起源于同一主干,易出现双侧大脑前动脉闭塞,出现淡漠、欣快等精神症状,双侧脑性瘫痪、二便失禁、额叶性认知功能障碍。

动脉闭塞的检查方法

1、动脉闭塞的神经影像学检查

动脉闭塞应常规进行CT检查,多数病例发病24小时后逐渐市低密度梗死灶,发病后2-15日可见均匀片状或楔形的明显低密度灶,大面积脑梗死伴脑水肿和占位效应,出血性梗死呈混杂密度,应注意病后2-3周梗死吸收期,病灶水肿消失及吞噬细胞侵润可与脑组织等密度,CT上难以分辨,称为“模糊效应”。增强扫描有诊断意义,梗死后5-6日出现增强现象,1-2周最明显,约90%的梗死灶显示不均匀的病变组织。但有时CT不能显示脑干、小脑较小梗死灶。

MRI可清晰显示早期缺血性梗死、脑干及小脑梗死、静脉窦血栓形成等,梗死后数小时即出现T1低信号、T2高信号灶,出血性梗死显示其中混杂T1高信号。钆增强MRI较平扫敏感。功能性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可早期诊断缺血性卒中,发病2小时内即显示缺血病变,为早期治疗提供重要信息。DSA可发现血管狭窄及闭塞部位,显示动脉炎、Moyamoya病、动脉瘤和静脉畸形等。

2、腰穿检查只在不能做CT检查、临床又难以区别脑梗死与脑出血时进行,通常脑压及CSF常规正常。经颅多普勒(TCD)可发现颈动脉及颈内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斑或血栓形成。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发现心脏附壁血栓、心房粘液瘤和二尖瓣脱垂。

动脉闭塞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

中年以上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患者突然发病,一至数日出现脑局灶性损害症状体征,并可归因于某颅内动脉闭塞综合征,临床应考虑急性脑梗死可能,CT或MRI检查发现梗死灶可以确诊。有明确感染或炎症性病史的年轻患者需考虑动脉炎的可能。

2、鉴别诊断

(1)脑出血:脑梗死有时颇似大量脑出血的临床表现,但活动中起病、病情进展快、高血压史常提示脑出血,CT检查可以确诊。

(2)脑拴塞:起病急骤,局灶性体征在数秒至数分钟达到高峰;常有心源性栓子来源如风心病、冠心病、心肌梗死、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以及合并心房纤颤等,常见大脑中动脉栓塞引起大面积脑梗死,导致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常伴癫性发作。

(3)颅内占位病变:颅内肿瘤、硬膜下血肿和脑脓肿可呈卒中样发病,出现偏瘫等局灶火形成体征,颅内压增高征象不明显时易与脑梗死混淆,须提高警惕,CT或MRI检查可以确诊。

相关推荐

腿部静脉血栓能泡脚吗

泡脚——血栓患者的“灾难” 热水泡脚对于静脉曲张和静脉血栓的病人来讲,百害而无一利。这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热水泡脚时,下肢动脉扩张,尤其表现为皮肤充血,更多的动脉血液进入下肢;然而,静脉的回流能力并不会因此增加;于是,热水泡脚对于本来回流不畅或阻塞的静脉病患者来讲,会加重血液淤积;南少林火功推拿研究所提示,热水泡脚还可以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形成皮肤上的出血点;时间久了,就会形成色素沉着,小腿颜色变黑;如果静脉血栓病人正在服用抗凝药物,则出血情况会更严重。 泡脚——让动脉闭塞缺血“雪上加霜” 下肢动脉闭塞的

夏天也要热水泡脚? 动脉闭塞缺血的人

另一种不适合泡脚的,是下肢动脉闭塞的患者。 这个疾病的表现虽然是下肢缺血,可惜热水泡脚并不能扩张闭塞的血管,也不能改善缺血的症状。 一般来说,扩张通畅的动脉会增加正常组织的血流,但对于缺血组织来说,周围温度升高会增加组织的耗氧量,加重缺血,因此,缺血组织可能因泡脚而更加缺血。 对于动脉闭塞的患者,我们采取以下治疗原则: 1、不使用扩血管药物,选择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 2、缺血时腿虽然冰凉,却必须禁止使用加热作用的红外线热疗,泡脚也不行。

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的危害

1、巨细胞性动脉炎(以前称为颞动脉炎或者颅动脉炎),它是大中动脉亚急性或者慢性炎症,常伴局部和全身性表现,起源于主动脉弓的颅外动脉分支是其最常见的累及部位。常一半的患者伴全身症状,比如不舒服、疲倦、体重减轻、厌食和低烧。 2. 创伤:由于锐性或压碎性损伤、骨折、脱位、突然减速及医源性原因引起的动脉急性损伤可以出现不同的结果。例如:动脉撕裂、局部血栓形成、继发性出血、栓塞、迟发型动脉瘤、动静脉瘘或者动脉完全离断。 3.手部慢性职业性闭塞性动脉疾病:患者中大多数现在或者曾经是吸烟者。如果手和指的反复钝

动脉闭塞患者的预防措施

一、预防: 1.对存在上述一个或数个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和诊治可能存在的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 2.对于已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应早期加强锻炼、严格用药,并加强足部护理,避免皮肤破损及外伤等,以防病情加重。 3.对于已行手术或治疗的患者,上述预防措施仍需坚持应用,以预防手术部位血管再狭窄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动脉发生病变。 二、保健: 1.患者应避寒冷,勿在冷水中洗浴或游泳。 2.冬天要穿着暖和,经常行走以促进血液循环。 3.绝对不要加热脚部,避免脚部和小腿的太阳照射,用温水(接近体温)洗

缺血性脑卒中哪些表现

常见症状:步态不稳、大小便失禁、定位体征、动脉粥样硬化、动眼神经麻痹、豆纹动脉闭塞、恶心、复视 本病好发50~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稍多于女性。其常合并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或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或对应的全身性非特异性症状。脑梗死的前驱症状无特殊性,部分患者可能头昏、一时性肢体麻木、无力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表现。而这些症状往往由于持续时间较短和程度轻微而被患者及家属忽略。脑梗死发病起病急,多在休息或睡眠中发病,其临床症状在发病后数小时或1~2天达到高峰。神经系统的症状与闭塞血管供血区域的脑组织及

动脉闭塞的诊断方法

动脉闭塞尽管少见,闭塞是影响肾动脉的最常见疾病。经常是因为腔壁血栓(房性心律失常,先前心肌梗死,细菌性心内膜炎的赘生物)引起的栓塞或动脉粥样栓塞(见下文)。较少见的原因是脂肪或肿瘤栓塞。肾动脉血栓形成可继发于原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创伤后(外科手术,血管造影,血管成形术)或内膜撕裂或肾动脉瘤破裂。肾动脉的急性分割性损害(闭塞的另一原因)较主动脉少见,但较任何其他外周动脉多。原动脉硬化疾病或纤维发育不良常易形成自发性或外伤性分割,但血管成形术已成为一个常见原因。 诊断 肾动脉闭塞的明确诊断通常靠肾动脉

哪些人不适合泡脚 下肢动脉闭塞的患者

下肢动脉闭塞的患者其动脉已经很堵了,而泡脚只增加动脉血流量,不会扩张闭塞的血管,这简直就是“添堵”。

动脉闭塞患者的饮食调理

1、大蒜粥:粳米100克,紫皮大蒜30克。蒜去皮后,置沸水中煮1分钟后捞出,将粳米入蒜水中煮成稀粥,再入蒜,同煮为粥。每日晚间食用。本方具温阳活血化瘀之效,用于阳虚寒凝、瘀血阻络者,瘀热阻滞者慎用。 2、楂梨膏:肥山楂、甜梨各10千克。均去核,共捣取汁,入锅煎熬,加炼蜜120克收膏。任意服之。 3、赤小豆粥:赤小豆适量,浸泡半日后,同粳米100克,煮粥。每日1次。 4、萝卜粥:新鲜萝卜250克,粳米100克。将萝卜切碎,同粳米同煮成粥。每日1次。 5、乌杞汤:首乌、枸杞、泽漆各30克。每日煎水至300毫

动脉闭塞的西医治疗方法

1、对症治疗:包括维持动脉闭塞患者的生命功能和处理并发症。 ①缺血性卒中后血压升高通常不需紧急处理,病后24/48收缩压>220mmHg、舒张压>120mmHg或平均动脉压>130mmHg时可用降压药,如卡托普利(captopril)6.25-12.5mg含服;切忌过度降压使脑关注压降低,导致脑缺血加剧;血压过高(舒张压>140mmHg)可用硝普钠0.5-10μg/ kg.min,维持血压在170-180/95-100mmHg水平; ②意识障碍和呼吸道感染者宜选用适当抗生素控制感染,保持呼吸道通常、吸氧和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能彻底治愈吗

动脉闭塞多见于老年人,发病年龄多在50~7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女性仅占8%~10%。患者中20%伴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发生本病者比无糖尿病患者高11倍,且发病年龄更早,更易影响较小口径和较远侧部位的动脉。约35%患者伴高血压。专家指出动脉闭塞是对患者身体上非常大的一种疾病,患者需要尽快治疗,那么动脉闭塞能彻底治愈吗?又该如何治疗那?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动脉闭塞的治疗: 1.一般治疗:用降脂、降压及扩张血管药物。如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川芎嗪、脉络宁等,对早期间歇跛行可缓解症状。 2.溶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