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长失去威信的几种行为
让家长失去威信的几种行为
家长本来是孩子崇敬的对象、学习的榜样,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引导者和指路灯。但是,一些家长因为自身的问题,在孩子心目中失去了威信,结果给自己的家庭教育效果打了折扣。因此,要想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家长首先要完善自己,克服一些不良行为,为孩子树立榜样。
那么,哪些行为会有损家长的形象,哪些行为会让家长在孩子心目中失去威信呢?
我在家庭教育问卷中设置了相关的问题,调查结果表明下列行为容易导致家长失去威信。它们是:
① 不以身作则,说话不算数;
② 家庭不和睦,经常吵闹;
③ 不讲道理,专制粗暴;
④ 婆婆妈妈,整天唠叨;
⑤ 懒散,不求上进;
⑥ 爱吹牛,爱自夸;
⑦ 做事不讲原则,经常用收买的方式对待孩子;
⑧ 两面性严重,讨好上级,冷落家人;
⑨ 穿着不得体,不分场合胡乱讲话。
在我的家庭教育调查中,孩子们谈了自己的感受。
小A说:“我爸爸老给我许空愿,老骗我,时间一长,他说什么我都不相信了。”
小B说:“我爸爸、妈妈经常大吵大闹,烦死我了,我看不起他们。”
小C说:“我妈妈在家最不讲道理,动不动就胡乱骂人,我和爸爸都烦她。”
小D说:“我妈特别爱唠叨,我一听见她说话就烦。”
小E说:“我爸爸特别懒,不求上进,回家后除了看电视就是睡觉,还整天打瞌睡,他咋就睡不够呢?”
小F说:“我爸特爱吹牛,说的尽是些没影的事,我不喜欢我爸爸。”
小G说的可就有意思了:“我爸是个小官——小科长,他老是跟在局长的后面转悠,常常把我和妈妈搁在家里。在外面一接我们电话就说陪局长吃饭、陪局长玩呢。他一见局长笑得可好看了,但是对我和妈妈却老是冷冰冰的,我讨厌他。”
小H说:“我妈妈不注意打扮,还喜欢在公共场合胡乱讲话,有时她一冒傻气大家都笑话她,我感到很没面子……”
看,这就是孩子的感受。所以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在各个方面注意自己的言行,切莫为一些小事,失去了家长的威信!
如何树立父母威信
一、父母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修养是个体文明程度的表现,有的家长威信的失落,是因为他的个人修养较差,如对人对事口出粗言,动辄大打出手。我在心理咨询中多次见到这样的家长(父亲居多)。修养的外延很广,针对教养孩子而言,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要以身作则;父母说的和做的是否一致,是最重要的修养。家庭教育的特点是“潜移默化”。如果家长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却没做到或说话不算数,家长的威信自然摇摇欲坠。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一般会被看作人格特征,如果孩子觉得父母人格良好,自然就会敬重你、崇拜你。
二、父母一定要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和教育能力。现在的社会迅猛发展,每个人都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家长不学习,就无法与孩子共同提高,那么,孩子嫌你“不懂”、“背时”便在所难免了。家长能力强,工作出色、家庭管理得井井有条,父母的自我发展良好,往往也会让孩子佩服。
三、不断提高教育艺术。父母要让孩子尊重自己,首先要学会尊重孩子:对牵涉到孩子的事,能够先耐心倾听他的话;随着孩子年龄阶段的变化,不断转变与孩子接触、交流的态度,越来越民主、平等(特别是孩子进入青春期前后,家长一定要及时注意这样的转变);要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活动空间,让他们有自己的隐私。其次,力求做到对孩子爱而不骄、严而不厉,管得有理,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我想这样的父母一定会有很高的威信,教育也一定能让孩子心悦诚服。当然,任何人都不可能永远正确,拥有较高素质和教育艺术的父母也难免犯错误,但只要勇于向孩子承认错误、敢于向孩子道歉,你的威信不仅不会打折扣,反而还会有所增进。
多动症与顽皮的区别 性格方面
多动症:多动症患儿往往计较冲动急躁,喜欢破坏、伤害他人,并且爱发脾气,急躁,无纪律性,常给人不讲礼貌、言语粗鲁、行为鲁莽暴躁的印象。
调皮:调皮的孩子虽然有时候会做出一些让家长不喜的行为,但是认真和孩子讲道理,是可以慢慢纠正的,并且调皮的孩子其实是很机灵的,在亲戚、朋友面前会表现得比较乖巧,以博得大人开心和夸奖。
当孩子遭遇性侵犯时的十大迹象
如果不幸,宝贝遭遇性侵犯,有一些特征可以让家长早日意识到这一情况,并及时引导孩子,同时用法律武器保护孩子的合法权益。因此当孩子出现如下迹象的时候,家长们就要引起注意了。
1、突然出现带有性特征的行为。
2、突然出现恐惧感。
3、性格突然发生变化。
4、在行为上,明显表现出对他人的愤怒和侵犯。
5、睡眠失调。
6、纵火或突然喜欢玩火。
7、注意宝贝的绘画内容。
8、饮食突然变得没有规律。
9、留意任何性侵犯造成的生理上的变化。
10、任何反常的重要的举止变化。
10句话挫伤孩子积极性
1.“你还小,你不行。”在父母眼中,这是对孩子的保护。然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断的发现并探索新鲜事物是孩子自主成长的过程。一旦父母挫伤了孩子挑战未知事物的积极性,便会使孩子觉得自己想做什么都会被否定,丧失探索新事物的热情,放弃自己的决定权。所以,父母应多鼓励孩子,比如“如果想好了,就放手去试,爸爸妈妈会看着你。”给孩子信心和安全感。
2.“哪有,我们没那么优秀。”谦虚是传统美德,但当孩子被表扬,父母的谦虚却会使孩子感到沮丧,觉得自己并没有获得家人的认可。所以,当孩子被赞赏时,父母不要表现得过分谦虚,要肯定孩子的努力,给孩子信心。此时不妨这样回答:“谢谢您对孩子的肯定,我们会继续努力。”
3.“怎么这都干不了。”生活中,很多大人认为理所应当或者非常简单的事情对孩子则未必如此。所以,当孩子没有做好某件事时,家长[微博]一定不要急躁,应耐心地给予鼓励,给孩子再次尝试的机会。此时,可以问孩子“感觉怎么样?”,也可以鼓励孩子,“你已经可以做……了,真棒!”
4.“你看看人家。”也许,父母无意间的比较只是想让孩子更有动力,但这会使孩子觉得父母更喜欢别人,总也看不到自己的优点,进而失去自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若父母欣赏孩子并能适当鼓励,会使孩子更加乐观自信。相同情况下,父母可以说“我们知道你已经在努力了,加油。”帮孩子建立自信。
5.“你再不好好学习,以后扫垃圾去。”类似的话父母也许说者无心,可孩子对未来的认知并不明确,往往会放在心上并感到压力,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其实,父母可以跟孩子说“我们一起学习吧。”陪孩子一起发现学习的乐趣。
6.“爸爸妈妈那么累都是为了你。”父母常会苦口婆心的劝孩子上进,懂得感恩,可这样的方式只会让孩子过早地感受到压力,如果自己有一点没做好就会觉得对不起父母。从而影响其长期性格发展。此时,父母可让孩子为自己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如下班回家要求孩子,“给爸爸倒杯水好吗?”
7.“等你成绩好了,再……”这会使孩子觉得成绩不好就没有资格要求其他东西。这种无资格感,会使孩子更加自卑。其实,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我们担心……会影响你的成绩,你觉得呢?”
8.“你再……我就……” 面对分歧,威胁和专断的做法除了能显示家长的权威,不但起不到作用,还会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此时,不如与孩子一起商量,让他感到被尊重、被理解,如“是不是这样会更好?”
9.“你是第一名,你是最棒的。”过度强调名次会使孩子感到担心:如果下次不是第一名,家长会不会不高兴?所以,在孩子取得成绩时,父母更应关注和赞美孩子的努力,而非成绩,夸奖孩子时,可以换个说法:“你一直在努力,我们为你骄傲。”
10.“早说过这样不行。”当孩子失败时,这类语言只会让孩子更加气馁,更不愿和父母交流。家长的肯定是孩子前进的动力,所以,父母应对孩子充满信心。当孩子遭遇失败时,不妨说“我们一起分析原因,下次一定会更好。”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多动症与多动的区别 性格方面
多动症:多动症患儿往往计较冲动急躁,喜欢破坏、伤害他人,并且爱发脾气,急躁,无纪律性,常给人不讲礼貌、言语粗鲁、行为鲁莽暴躁的印象。
好动:好动的孩子虽然有时候会做出一些让家长不喜的行为,但是认真和孩子讲道理,是可以慢慢纠正的,并且好动的孩子其实是很机灵的,该乖巧的时候也可以表现得很讨喜。
怎样使孩子拥有自信
我们熟知的一位美国总统尼克松,1972年他竞选连任。由于他在第一期政绩斐然,很多政治评论家都预测尼克松将以绝对的优势获得胜利。然后,尼克松本人却走不出几次失败的心理阴影,极度担心再次失败,所以在这种潜意识的驱使下,他鬼使神差地指使手下到竞选对手的办公室里安装窃听器。事发后,他又连连阻止调查,推卸责任,在选举胜利后不久被迫辞职。
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指挥家小泽征尔,在一次世界优秀指挥家大赛中,他按照评委会给他的乐谱指挥演奏,敏锐地发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起初,他以为是乐队演奏出了错误,就停下来重新演奏,但还是不对。他觉得乐谱可能有问题,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权威人士坚持说乐谱绝对没有问题,是他错了。面对一大批音乐大师和权威人士,他思考再三后,斩钉截铁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委席上的评委们立即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来检验指挥发现乐谱错误并遭到权威人士否定的情况下,能否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
尼克松因为缺乏自信,而做出了错误的决定,毁掉了自己的前程,小泽征尔充满自信地在权威面前坚持自己的判断,最终赢得大赛桂冠。
自信,看似简单,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
什么是自信呢?
很多人一说到自信,就说是相信自己。难道相信自己就一定是“自信”吗?
我们看到很多孩子,在家里没有陌生人的时候,他能说、能唱、能跳,什么都会,什么都能。可是一到外面就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无论家长怎么鼓励,怎么催促,他就是不做。很显然,这样的孩子并不自信,可是他心里很清楚自己有能努力去做。
但是为什么孩子不去做呢?
因为他不相信他人,不知道自己这样做别人会是什么反应。会不会嘲笑他,会不会讥讽他,会不会不喜欢。所以,他在乎的是别人对他的看法。
因此,我们说自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信自”;二是“信他”。
不自信的孩子有哪些表现呢?
不自信的孩子表现也各不相同:
1、经常说:我不敢。
自信的孩子第一大表现就是勇敢。“勇”者,猛也。“敢”者,进取也。很多时候,没有自信的孩子不是不“勇”,而是不“敢”。不敢的孩子是因为他不知道接下来他要说什么,干什么,以及会有什么后果出现,他承受不了别人对他的看法。
了解这些,家长在引导孩子的时候就要讲究方法。当孩子不敢的时候,家长只是鼓励孩子:“宝贝去吧,妈妈支持你。”
“宝贝,妈妈相信你,你一定行。”
这样的鼓励,只是让孩子相信自己,是在“勇”上下功夫,而孩子实际上缺少的是“敢”。
2、表现得“自负”或者“自卑”。
“自信”往上走就是“自负”,往下走就是“自卑”。
所以,我们在培养孩子自信的时候,还要看到现在的孩子是出于哪一个阶段,如果自负,那么我们就要让孩子学会谦虚,从自负往下降一点点,而后就到自信上来。如果自卑,就要帮着孩子往上走,找到自信。
比如,我们在生活中就会看到自负的孩子认为自己学习很好,考试前跟家长保证我肯定拿九十分回来,考试后八十多分,然后就会宽恕自己,安慰自己,跟家长说
他们班XXX还不如他呢。
他后面还有多少人没他分高。
在他前面的也就那么几个人。
……
其实,当孩子对家长解释还有人不如他的时候,他已经开始从“自负”降到了“自卑”,而不是“自信”。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自信这个点非常难以把控,自信的孩子是在这个平稳值上不往上偏,也不往下偏。
为人父母,应该怎样练就孩子的自信?
1、把孩子培养成勇敢的人
练“勇”,就是“信自”,我们要让孩子先走进自己,进而了解自己,最终达到欣赏自己。
练“敢”,就是“信他”,我们要让孩子先学会看人,进而了解别人,最终达到欣赏别人。
孩子学会欣赏自己,也懂得欣赏别人,练就了勇敢,那么他就会变得真正自信。
2、及时调整孩子的自信点
“谦虚”是一种美德,但是对于培养孩子的自信而言,需要视情况而用。对于自负的孩子,用谦虚来让他往下降一点点。对于自卑的孩子不要用谦虚来约束他,而是要让他学会欣赏自己,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往上走一点点,回到自信点。
有自信才会有成功,培养孩子的自信,为孩子扫除通往成功路途上的障碍,做快乐而智慧的人!
让家长迷茫的所谓早教
外孙女出生9个多月时,女儿对我提起,说某一早教中心的人一直打电话过来,要她送宝宝去参加早教。虽然我们也一直关注书籍或网络上育儿方面的知识,但亲临早教现场体验早教的经历还未曾有过,于是决定要去开开眼界。
按约好的时间,12点20分,我们匆匆吃饭后就带宝宝去了。那地方还真不错,环境富有童趣,整洁宽敞。一到门口,年轻的工作人员用笑脸迎接了我们,然后要我们换上拖鞋。里面已经有了好几位家长与未到周岁的宝宝。我正想一起进去,工作人员拦住我,说是里面只能进宝宝的父母中的一人,其他人一律在门外等候。看来我只能在门外观望了——有点遗憾。
接下来的事则令我更加迷茫与不解:
宝宝的妈妈抱着宝宝刚进指定教室的门口,那年轻的女老师就问:“请问你听得懂英语吗?”宝宝的妈妈点了点头就进去了。我一听就觉得好奇,于是与门口把门的女老师交谈了起来:
“为什么一定要懂英语啊?”
“因为我们的早教从头到尾都是用英语交流的。”
“宝宝才几个月大,还不会说话呢。你们用英语交流,他们又听不懂,怎么‘早教’啊?”
“为这些宝宝的将来打下语言基础啊!他们长大后不仅仅在国内生活,有可能要到国外去的啊。”
“现在国语都还没学,怎么就先学外语呢。再说,在你这里每周听40分钟的英语,而在家里基本没有人与他们用英语交流,学了也白学呀。”
“不会的,早教就是让宝宝早点打下语言基础,走在别人的前头。”
看来,这个问题我们是谈不到一块了。
接着我往门窗玻璃里看,只见早教老师手里抱着个布娃娃,周围十来位妈妈抱着自己的宝宝坐成一圈,然后只听见老师用英语指挥妈妈与宝宝模仿她做的动作上上下下的,也就是动动手踢踢腿什么的。接着是训练宝宝爬行的能力,几个宝宝在妈妈的带领下学爬,也有母子配合做一些简单的动作,逗孩子开心。
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这就是一个早教的工作日。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很多家长是从很远的郊区赶过来的。出来时,我问女儿有什么感受没有?她说,其实这么小的孩子能听懂什么呀,与在家不同的就是在这里多了些玩伴,觉得新鲜,人多热闹而已!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几位年轻的母亲也在议论早教的事:“太贵了,就那么一会儿,120块的学费,拿去我们两天的工资了。唉,现在宝宝的钱太好赚了。”
“是啊,一年算下来,这笔开支还真不少呢。”
“也不知道这早教有没有效果。这钱花得值不值啊?”
“其实我也很没底,早教到底能给宝宝带来多大的作用。”
“我去体验了几次,看来别寄太多的希望,就是在一起玩玩而已。如果自己有时间的话,多带孩子出去玩,多陪孩子说说话,应该也可以的。”
看来,这早教还真值得大家共同商讨呢!我认为,也许让宝宝到早教中心参与早教多多少少有点好处,起码锻炼了胆量和开了眼界,也让年轻的妈妈们获得些育儿知识。但孩子的成长主要还是靠家庭教育与幼儿园、学校的共同努力,拿幼小的宝宝来说,父母的教育更是直接和长期的,再好的早教也仅仅是补充而已。
孩子爱顶嘴怎么办
方法/步骤
1
家长要明确的目标激励他
孩子在顶嘴时候,家长要用温和的语气,用明确的目标来激励孩子。比如说孩子就是不吃饭,那妈妈应该蹲下来跟宝宝说:“宝宝长大后不是想做超人吗?超人都是吃很多饭的,宝宝不吃饭就做不了超人了哦。”
步骤阅读
2
给孩子树立威信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从小开始就应该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对应孩子顶嘴不要用没办法的语气,比如说“爸爸妈妈是改不过来了,希望你……”。虽然这是实话,但这样也就是放纵孩子顶嘴。家长在孩子心中失去了力量,那么家长也就放弃了管教孩子的权利。
3
千万不要逼孩子
避免孩子顶嘴,一定要用先解释给孩子听为什么要它这样做。与其训斥、逼着孩子睡觉,还不如说跟孩子说:“明天妈妈带你去测身高哦,睡觉睡晚了不会长高的,宝宝最乖了,快点睡!”当在测身高时,夸奖他长高了,这是好好睡觉和吃饭的结果。以后孩子一定会乐意听你的话。
4
先检查自己的习惯
有时候孩子顶嘴是在模仿身边的人。因此家长要好好的检查下自己是否有这样的语言习惯。是否家长之间经常吵架,或者是妈妈会跟奶奶吵架。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小孩子会潜移默化。
5
让孩子看到任性的后果
孩子动嘴要让孩子受点小教训,比如孩子不吃饭,那就不吃吧,等到饿了,看他会怎么样。又比如孩子不肯穿衣服,那么由着他的性子先,让他感觉寒冷时再给他加衣服。并告诉孩子:“你看吧,不听妈妈的话吧。”
6
给孩子一个准备时间
若想要孩子进行莫活动,家长应该要提前跟孩子说,等下要干嘛干嘛的,叫孩子要提前准备。比如说:“再过十分钟我们就要睡觉了哦。”给孩子一个心理准备,不会扫孩子的兴,可以避免孩子的一些顶嘴行为。
注意事项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过这个时期。家长怎样处理才是重点。学习能力专家建议广大家长应该先要自我反省,看是否是自身的习惯影响了孩子,然后再采取措施。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1、家长正确的教育。
孩子自信心的提高和家长的正确的教育有直接关系。在平时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要摆正态度不能强制性的要求孩子,很多父母以为用自己的权威可以让孩子服从自己,这是不行的。孩子虽然可能因为怕被父母责怪只能选择服从,但是给孩子的内心只能带来让孩子失去自信心,觉得自己不行,要是行为什么爸妈还这样强制的要求自己呢,长久以来就会降低孩子的自信心。家长可以把教育观念摆正,在想引导孩子做事的时候调整一下态度,俯下身来和孩子讲一下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能怎样。孩子明白啦原由自然会更努力的去做,也许做得更好,对孩子自信心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2、多与孩子交流。
在生活中家长们多关注一下孩子,不要因为工作的繁忙而减少与孩子的交流和沟通。家长要时常的与孩子进行一下交谈,了解一下孩子内心深处的想法,知道孩子在家里或是在学校里都有这什么样的想法,对身边得人和同学都有怎样的看法。看看孩子在与人接触的时候存在什么样的态度,如果发现孩子的想法和看法有弊端的时候,家长这样就可以给予及时的纠正,不要让孩子的思想误区影响孩子与身边人的关系,让孩子失去与人相处的信心。把孩子的思想误区纠正过来,孩子换个思想看待事物,内心就会透亮起来,更加喜欢与人之间的接触,更有信心与他人相处好的。
3、适度的表扬批评。
在孩子有什么事情没有做好或者是开始成绩什么的不理想的时候应该适度的表扬和批评,不能只在做好的时候表扬孩子,做不好就批评。这样会使孩子低落的,影响下次做事或者是考试时的自信心。孩子表现好啦也不要过度的表扬,这样会使孩子自傲的。应该在表现好的时候给予孩子适度的表扬,一方面表扬这次的成绩,另一方面要鼓励下次要做还,要让孩子知道只有继续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在表现不好的时候不要一味的批评孩子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没做好,下次要继续努力。让孩子有足够的信心做事。
4、让孩子接受到真实的锻炼。
如果家长在发现孩子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的时候阻止孩子的行为,孩子不听,如果不是太严重的话,可以让孩子尝试一下这样做了会是怎样,孩子感觉到真的做的时候就会自己记住教训下次注意。比如孩子约好同学明天一早出去玩,可孩子晚上非要看很晚的动画片,你阻止孩子说不早点睡明天会起不来没办法和同学去啦,孩子不听到明天真的起晚的时候,孩子自己会知道自己真的错啦,爸妈的教诲是对的,在下次做事的时候孩子就会考虑在做,让孩子对自己做的事情也会充满信心。
5、为孩子创造锻炼的机会。
在生活中,家长们要经常的为自己的孩子多创造点锻炼的机会,让孩子在锻炼中提高自己的自信心。比如孩子想在家里面种点花草,可是需要精心的照顾,孩子粗心大意可能会种不活,这时家长们可以再这个期间督促和帮助孩子浇水,施肥,松土等把花草种好,直到开花结果。这样孩子看到啦自己努力地成果的时候就会非常的开心,更有信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6、失败时及时鼓励。
学习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当孩子在学业上遭受失败,遇到挫折时,家长用简单粗暴的态度对待他们,必然会伤害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产生焦虑烦躁的情绪,学习兴趣低落,或者产生自卑心理,丧失克服困难的信心;或者产生自负抗拒心理,认为自己不被理解,反而更顽强地表现自己。
学校、家长、社会通力合作,从各个方面去发掘孩子的长处并给予展示的机会和肯定,创造条件让孩子都能体会到被重视的感觉,体会到自己能够主导一些事情并且得到成功的满足。自信心的建立,不是靠口头上的表扬和赏识,而是要靠孩子亲自参与和体验并且获得成就感。这份体验是多角度的、多层次的,而不是仅仅集中在某一点上去评价,这也是孩子们总能找到自信的原因吧!
孩子不自信竟是父母惹的祸
1、寄予孩子过高的期望
有句话说的好: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为了不使自己失望,只能给孩子不断地施压。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迎合家长、迎合老师甚至迎合社会评价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这样的优秀,往往忽略了孩子本身的需求。
有一个统计数字,大学中有心理疾病的孩子,有23%在初高中被公认是“很优秀”者。
2、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
这是所有家长的通病。鹏宇老师说:当你把“比较”的枷锁套给孩子,孩子就永远无法幸福。
3、数落孩子的不是
家长最乐意数落孩子、教导孩子!教导是每个家长都尤其热衷的一件事情,有人从教导中感受到自己的威严,有人从中体会征服的快感。
然而,最好的教是“不言之教”。数落孩子的不是,不是让孩子失去自信就是让孩子丧失自尊。
4、孩子不令自己满意时贬损他、责罚他
其实孩子不能让父母满意的时候已经很负疚,这个时候最需要来自父母爱的陪伴、协助和支持。
5、有条件地满足孩子的需要
你考第一名就买旅游鞋!你进入前五名我们就全家去旅游!很多家长都把这个视为一种对孩子合理开明的奖惩举措!殊不知,这带给孩子潜意识的讯息是:符合爸爸妈妈的标准,才是被爱的。然后孩子会为了得到父母的爱付出失去自己的代价!
6、代替孩子做选择
家长总是在用“自己的头脑”操控孩子,但是忽视了代替的过程就是剥夺孩子成长的过程。你剥夺了孩子某方面的成长,孩子就丧失了某方面的能力。
7、预言孩子没出息
预言孩子没出息有两种后果,一是你越说他没出息,他越没出息,完全丧失斗志和学习能力,最终实现你的预言!另一种孩子,你说越说他没出息,他越要证明自己有出息,但是一辈子活在“证明”中,失去自我,也丧失了生活的智慧和让自己幸福的智慧。
8、不相信孩子
不相信孩子的根源是父母不相信自己。当孩子对妈妈说:没事,我一个人在家写作业,你去忙吧!妈妈一关上门就想,孩子一定在家玩电脑呢!这样的反应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信任我、不喜欢我、不尊重我!不相信孩子就是在毁灭了孩子的自尊。
9、总是担心孩子
不认为孩子有控制能力,不认为孩子其实可以!所以——你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担心!可是结果却恰好相反。你担心孩子早恋,孩子一准早恋;你担心孩子网瘾,孩子一定网瘾!
10、限制孩子做他想做的事
父母喜欢说:不要这样,不要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