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养生知识 冬至有什么说法
冬至养生知识 冬至有什么说法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冬至节实质上相当于春节。后来实施夏历。但冬至一直排在24个节气的首位,称之为"亚岁"。
冬季养生有哪4宝
为什么冬至养生最好?
冬至阴极而阳气升,既是一年养生保健的结束也是开始,是四季养生循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激发身体潜能、补养自身的重要时机。其总体原则可以概括为“养肾藏精、避寒就温”。把握好基本的养生原则不仅能安然过冬,也能为来年养生保健打下坚实的基础。不过,养生既有共性,也要注意个性,应根据个人体质、病症的不同,制定相应的养生策略,这样才能使养生更有意义,也更为安全。
冬至养生的四宝是什么?
泡脚、天灸、膏方、晒太阳
历年以来,大家对冬至这一节气都十分重视,并诞生了一系列在冬季具有特别疗效的养生方法。冬至前后,除了注重饮食药膳之外,还可以通过泡脚、天灸、膏方、晒太阳等方式,更好地养生。
她说,泡脚既可以保暖,又可以促进全身的气血循环,通过刺激足部数十个穴位达到调整人体阴阳气血的作用。除了从饮食中补阳,还可以从自然环境中采补阳气,如在午后晒太阳,重点晒督脉经过的头顶和后背,有助于温补阳气。另外,中医保健中的三九天灸有温阳祛寒、强身健体的作用,可以防治一些冬季常见病的发生;膏方可以根据各人体质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养生调理,达到冬季进补的目的。
冬至养生怎么做?
冬至养生的主旋律:温补肾阳
冬季在五脏六腑中对应肾脏,而肾脏又主封藏,是收纳阳气的关键,因此,在阳气最弱的冬至前后,补肾阳是养生的主旋律。并不是肾虚、体虚的人才需要补肾阳。
肾为先天之本,在人的一生中,肾气是不断衰减消耗的。无论是身体精壮者还是体弱多病者,这是一个不可违抗的自然规律。而冬至前后,自然界的阳气最弱,所有人都可以通过增补肾阳的方式,来更好地养生。
对一般人来说,温补肾阳主要通过药膳方式即可,无需专门吃药。例如冬季最著名的“当归生姜羊肉汤”就能很好地补气补血助阳。在饮食上,可以适当进食羊肉、牛肉等温性的肉类,有补阳益肾的功效。但阴虚火旺、阳亢的人则要谨慎,不适合吃太多温阳的肉类。另外,为了更好地吸收进补的食物,邝秀英建议,在补肾补阳的同时还需要健脾,多食用健脾养胃的药膳,如淮山、板栗、桂圆等。
秋冬养阴:阴阳同补才能达到平衡
虽说冬至前后是一年到头阳气最弱、阴气最盛的时候,但这并不意味着养生只需要补阳就足够了。中医讲究阴阳平衡的观念,阴阳是互根的,能相互转化。阴气也有促进阳气生长的作用。另外,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中医讲究阴中求阳,阳中求阴,如果单纯偏向于某方面,必定会打破平衡,这会对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对于普遍人来说,冬至养生除了要补肾补阳之外,还要注重养阴。例如在食用羊肉、牛肉等温补食物时,可配枸杞、马蹄、甘蔗等同煮,具有一定的养阴功效。常见的养阴食物包括生地、熟地、枸杞、阿胶、沙参、玉竹等。而阴虚火旺、经常熬夜的人,经常会耗损阴津,更要注重滋阴养阴。
另外,肾虚的人除了有肾阳虚,还有很多人表现为肾阴虚。肾阳虚的人群以怕冷畏寒的症状更为突出,为肾阴虚的人容易表现出盗汗、口干舌燥、大便干结、心烦睡不好。此类人群不仅不能太过滋补肾阳,而应该多以偏向滋阴类的药膳,并且要多喝水、尽量避免熬夜。
养生的原则是“虚者补之”。也就是说,虚则补,不虚则正常饮食就可以了。与此同时,需要进补者还应当分清补品的性能和适用范围是否适合自己。进补主要作用是“补虚益损”,而虚又分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四种,各有各不同的补法,因此,即使需要进补,也要合理的进补身体。
小编结语:在冬至进补身体,不妨多吃具有润肺益胃、补益肝脾肾的食物,如牛肉、羊肉、糯米、高粱、枸杞子、百合、女贞子、芡实、桑葚等。而且在冬季养生,应做好精神调养,加强身体锻炼,注意节欲保精。顺应四时,做好饮食调养。但是有的人知道要养生,却不知道养生也是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没有病的人,就尽量不要大补,不然没病也会给折腾出一点病来,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有兴趣的可以参考一下。
冬季吃什么东西御寒 坚果
中医认为坚果多性味偏温热,其他季节吃得多容易上火,而寒冷的冬季则是“雪中送炭”了。此外,坚果多数能补肾,与冬季的对应脏器“肾”正好呼应。适量食用坚果,称得上是冬至养生的窍门。
冬至前后不能做的事项 不要思虑过多、拒绝浮躁
养生重点是要养心。要养生先养善良、宽厚之心,心底宽自无忧。冬至养生,要静神少虑,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防止过度劳累,积劳成疾。
冬至可以做艾灸吗 冬至养生吃什么食物好
冬至代表着寒冷时节来临,人体很容易受到寒气入侵,引起身寒肢冷、气血凝滞、运行不畅等不适,严重的话甚至会引起相关疾病发作,所以在饮食上,应首选温补性的食物,如羊肉、桂圆、韭菜、核桃、小米等,以达到温中、散寒、助阳、补火等作用。
但温补类食物吃多了,有很容易引起上火,所以冬至养生还非常适宜吃一些平补类的食物,如莲子、芡实、燕窝、银耳等。
类似于有滋阴益肾、添精补髓等功效的食材,如木耳、黑枣、芝麻、黑豆、海参、龟肉、甲鱼、鲍鱼等食材,也非常适宜在冬至养生吃。
冬至是进九吗
冬至当天开始进九。
进九也是数九,又被称为九九,是中国民间一种计算寒天与春暖花开日期的方法,数九即是从冬至逢壬日算起(亦有说法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依此类推直至九九,因此可以知道冬至就是进九。
冬至过了白天变长还是变短 冬至过了还要冷多久
大约还要冷3个月。
冬至后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和“数九寒天”了,而所谓的“数九”就是指从冬至逢壬日算起(亦有说法从冬至算起),每九天为一“九”,依此类推。从数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数完后即为“出九”或“完九”,这段时间大约有3个月,此后就是寒气消散、春暖花开的好天气,当然冬至过了还要冷多久也会各地气候环境而有一定的差异。
冬至节气养生知识
1、常晒太阳
冬至节气后,天气变得寒冷起来,如果遇到了出太阳的天气,不妨出门晒晒太阳,晒太阳可以使身体暖和,还能促进钙质的吸收,小孩子经常晒太阳还可以补钙,心情不好的时候晒晒太阳还可以解郁。
2、饮食调理
冬至节气时,要经常食用一些温热型食物,例如:羊肉、牛肉等,冬天以后,天气变得寒冷起来,吃一些温热型食物可以让身体暖和起来,还能调养身体,推荐的食谱有:羊肉白萝卜汤、山药羊肉汤、胡辣汤、牛肉白菜汤等。
3、防寒保暖
冬天气温下降,人们常常会觉得手脚冰凉,此时,需要多穿一些衣物,在天气寒凉的地区,最好是从头到脚都捂严实,例如穿雪地靴、戴手套、围巾等物保暖。
4、生活规律
冬季是一个休养生息的季节,因此,进入冬季之后,要将生活作息进行调整,最好做到生活作息规律、早睡早起、定期运动、不宜有大悲大喜的情绪。
冬至节气养生知识 冬至节气特点
北方地区开始出现暴雪;南方出现低温现象。
冬至节气后,全国温度都比较的低了,在北方地区,下雪已经是很常见的事情了,而且还有可能会出现暴雪的天气;而南方地区,基本上都已经进入冬天了,普遍性的出现低温现象,虽然一般不会下雪,但是温度也基本上低于15℃了。
冬至是什么意思 冬至如何养生
冬至养生,首要的任务就是做好防寒保暖的工作。饮食上要以温热为主,要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增加衣物,尤其要注意头部、颈部和足部的保暖。经常四肢冰冷的女性,可在每天睡觉之前用热水泡脚,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手脚冰冷的现象。
冬至时阴已达到极盛,阳气开始萌芽,此时进补,身体的吸收率也很高,对身体十分有好处。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至时往意补养阳气,对来年春天阳气的升发极为有益。所以冬至时应适当补养,多吃补阳气的食物。同时要注意节欲保精、调和心神,不要过分劳心,晚上少熬夜。
冬至后,天气寒冷、阳气伏藏,此时应顺应这一变化,注重养“藏”。平时要早睡晚起、劳逸结合,避免操劳过度,学会控制情绪,勿急躁发怒,以免扰动闭藏的阳气。
中医认为,秋冬宜养阴。而北方冬季天气一般比较干燥,常有大风天气,因此冬至养生要注意滋益阴精。平时,要注意多吃滋阴类的食物,少吃干燥、辛辣等伤的食物。
另外,卧室要保持适当通风并注意保持一定的湿度,以预防感冒、肺燥核嗽、咽喉干痛等不适。
冬至后是不是变冷 冬至几天开始数九
冬至逢壬日开始数九。
有说法称冬至日开始数九,每年的数九日期固定在同一时间,每个“九”都固定在冬至后第9天、第18天、第27天等,以此类推,但这种计算方法是错误的,其正确的计算方法是根据数九民谚:“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这句来确定的具体日期,这样每年的数九日期并不是固定的,必须根据冬至后第一个壬日在哪一天而定。
冬至养生六大原则 冬至有什么说法
很多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习俗,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如江浙、闽南一带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另外民间有以冬至日的天气好坏与来到的先后,来预测往后的天气。
冬至以后白天变长吗 冬至过了还要冷多久
将近3个月。
冬至后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和“数九寒天”了,所谓“数九”就是指从冬至逢壬日算起(亦有说法从冬至算起),每九天为一“九”,依此类推。从数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数完后即为“出九”或“完九”,这段时间大约有3个月,冷完这段时间后就是严寒散去、春暖花开的时节了,当然具体冬至过了还冷多久会因为各地气候环境会有一定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