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乳香的食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消肿生肌
制乳香的食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消肿生肌
制乳香中所含的一些药物有效成分对于多种细菌的生长繁殖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对于一些患有皮肤炎症以及感染化脓、烧伤烫伤等也都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在疾病治疗期间可以适当地使用一些制乳香,能够较好地防止伤口出现恶化的情况,并能促进伤口的恢复。
成骨不全的偏方
1.乳香、没药、蚂蚁蛋、马钱子、麝香、螃蟹骨、自然铜、骨碎补、土鳖虫、冰片等中草药组成。方中乳香辛、苦、温,没药苦平,同归心肝脾,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为君药
2.芝麻核桃仁粉。 取黑芝麻250g,核桃仁250g,白砂糖50g。将黑芝麻拣去杂质,晒干,炒熟,与核桃仁同研为细末,加入白糖,拌匀后瓶装备用。每日2次,每次25g,温开水调服。
3.桃酥豆泥。 取扁豆150g,黑芝麻25g,核桃仁5g,白糖适量。将扁豆入沸水煮30分钟后去外皮,再将豆仁蒸烂熟,取水捣成泥。炒香芝麻,研末待用。油热后将扁豆泥翻炒至水分将尽,放入白糖炒匀,再放入芝麻、白糖、核桃仁溶化炒匀即可。
轻者可无症状,正常身高,通常寿限,仅轻度易发骨折。重者残废,甚至死亡。一般出现的症状为骨脆性增加,轻微损伤即可引起骨折,常表现为自发性骨折,或反复多发骨
乳香有什么功效 消肿生肌
乳香辛苦温,入脾心二经,脾主肌肉,故能生肌;而痛痒疮疡皆属心火,此药正入二经,辛香能散一切留结,从而消肿。故古今以来,常用本品治疗疮疡溃破久不收口,及瘾疹痒毒。内服外用均可。
木香食用方法
木香通气散
组成:木香 戎盐(炒) 京三棱(炮)各15克 厚朴30克(姜制) 枳实(麸炒) 甘草(炙)各9克 干姜(炮) 蓬茂(炮)各6克
用法:上八味,为末。每服9克,空腹时用淡生姜汤调下。
主治:寒气结瘕,腹大坚满,痛不可忍。
来源:《卫生宝鉴》卷十八。
木香附子汤
组成:附子21克(炮,去皮、脐) 南木香30克(不见火)
用法:上药切片,量病势重,则分作二服,轻则分作四服。每服用水220毫升,加生姜20片,煎至75毫升,去滓,空腹时热服。间服小续命汤一服。如急中,附子不炮。
主治:急中风不语,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肢体瘫痪。
来源:《魏氏家藏方》卷一。
木香金铃子散
组成:大黄半两,金铃子3钱,木香3钱,轻粉少许,朴消2钱。
制法:上为细末。
用法:每服3钱或4钱,食后煎柳白皮汤调下。以利为度,喘止即止。
功效:主治暴热,心肺上喘不已。
来源:《保命集》卷中。
山楂木香茶
组成:炒山楂15克,木香10克,食糖、红茶各15克。
制法:按原方剂量,将药打成粗粉,置保温杯中,以沸水适量冲泡,加入红糖盖闷15分钟后,频频饮服。每日1剂,痢止后停用。
功效:健脾理气,解毒止痢。
主治:下痢赤白,腹痛里急后重者。
宜忌:湿热痢疾,发热、烦渴、舌红者忌用。
按语:本方为《医钞类编》治痢疾赤白相兼方中加木香,原方用食糖有要求:“红痢蜜拌,白痢白糖拌,红白相兼,蜜砂糖各半拌匀,白汤调下。”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功能消食化积,炒焦后有止泻作用。《新修本草》载:“汁服主水痢。”《随息居饮食谱》亦云:“醒脾气,消肉食……除疳积,止泻痢。”辅以行气、调中、止痛之木香,甘缓和胃之食糖,解毒清热之红茶,共奏行气健脾解毒止痢之效。
来源:《河南省秘验单方集锦》
黄连木香汤
组成:枳壳1两(去瓤,生用),黄连1两,木香2钱。
用法:上先隔宿煎枳壳汤停起,次日清晨,用水1大盏,煎黄连、木香,煎至8分,去滓,入冷枳壳汤作半碗,空心就床口服。令药下腹,慢起,如此6服,亦不发。
功效:主治肠风下血。
来源:《医方类聚》卷一八四引《经验秘方》。
木香鳖甲汤
组成:木香7.5克 鳖甲(九肋者,去裙襕,酥炙黄)30克 柴胡(去苗)30克 秦艽(去苗、土。)22.5克 黄耆30克 知母(焙)22.5克 白茯苓(去黑皮)22.5克 人参30克 桔梗(炒)90克 白术30克 甘草(炙)30克 防风(去叉)22.5克 肉豆蔻(去壳)7.5克 半夏15克(生姜90克取汁煮令汁尽,焙) 枳壳(去瓤,麸炒) 芍药各22.5克
用法:上十六味,细锉如麻豆大。每服15克,加生姜4克,切碎,加大枣3枚,用水4.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早晚各一服。
功效:主治虚劳寒热往来,不思饮食,口舌生疮,四肢,劳倦,五心烦躁,肌肤不泽。
来源:《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治疗30年老烂腿的偏方
1、治疗30年老烂腿的偏方一
材料:炉甘石、乳香、没药、麻油、黄蜡。炉甘石45克,乳香、没药(均去油研粉)各30克,麻油1000毫升,黄蜡100克。
用法:先将麻油用急火炼至无泡沫时,下乳香、没药;再用文火继续煎熬两小时,取出用纱布滤去;然后,下炉甘石,继续用文火熬两小时后下黄蜡,煎半小时即可。用时先清洁创面,直接敷药膏,2—3天换一次。
功效: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2、治疗30年老烂腿的偏方有鸡蛋黄油膏
材料:鸡蛋。
用法:鸡蛋煮熟去白,将鸡蛋黄放入小铁锅中用文火炒煎至油出,然后挑出蛋黄投入数小块纱布,炒拌均匀即成。清创后根据溃疡的大小选用鸡蛋黄油纱布局部包扎,每日1次。开始亦可用炒焦的蛋黄末适量共敷。20—40天为1个疗程。
功效:祛腐生肌。
3、老烂腿的治疗办法
老烂腿的治疗办法有很多,一般有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等,在不同的阶段治疗老烂腿所用的方法会有些差别,治疗方法的主、次会有不同的变化。在众多治疗老烂腿的办法中,很多方法只是一时减轻患者的病症,并不能完全治愈。
治疗老烂腿首先一定要抓住治疗时机,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结合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法。济南皮肤疮疡医院的生肌愈皮膏,是数十年治疗经验和研究的成果,其中富含多种中草药精华,能帮助患者消肿止痛,透过皮肤表层滋养深层组织,清除坏死残留,促进新生组织和肉芽的生长,是治疗老烂腿的最佳药膏。
嘴巴里面咬破了成了溃疡怎么办 促进伤口愈合
如果溃疡面一直不愈合,不仅会使溃疡面不断增大,还可能引起恶性病变,所以嘴巴咬破溃疡后最好使用一些消肿生肌的药物促进伤口愈合。
方法:去药店购买消肿生肌的中药漱口水或者喷剂,在药师的指导下按说明书使用,一般来说一个星期左右就会开始愈合。
手冻伤后变粗怎么恢复
用红尖辣椒(干、鲜均可)40克,酒精500克,浸泡1周,将未溃破的冻疮处用热水清洗后,再用泡好的酒精涂擦冻伤处,有止痛、消肿之效,连用10天般每日涂擦4~5次,即可。
风油精治疗冻疮:将患处洗净,取本品少许涂搽患处,接着用手轻轻地揉搓,直至局部发热,每日3次,连续3周,适用于冻疮初起,局部红肿硬痛者,但冻疮破溃者不宜使用。在冬季来临时,每日取本品少许外搽患可预防冻疮。此外,用正骨水等处,亦可。
以揉法、摩法、擦法等在患处进行操作,时间为5~ 10分钟。要轻快柔和,切忌生硬粗暴。如果局部发生了水疱或溃疡,在操作时要避开局部,先在其四周操作,待局部溃疡愈合、脉血流通后,再在局部进行操作。
配方:当归、红花、王不留行各50g,干姜、桂枝、干辣椒各3g,细辛、樟脑、冰片各10g
制法:将以上中药浸泡于75度乙醇750ml中,1周后以纱布过滤,收集药液贮瓶备用。
使用方法:使用时先将冻疮局部洗净、拭干,后用药棉蘸药液每天3~5次涂搽患处,直至治愈。
功效:
1.方中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止痛的功能;
2.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可以活血、祛瘀止痛;王不留行味苦;
3.性平,归肝、胃经,具有活血的功效,三药合用活血之力倍增,可以明显改善病变局部的微循环。
4.千姜,味辛、性热,具有散寒、回阳通脉之功;桂枝,味辛、甘,性温,可以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辣椒味辛,性热,温中散寒之力强;细辛味辛,性温,具有祛风、散寒、行水的作用,三药合用可以温阳散寒,使人体经脉气血得热则行。
5.冰片可以消肿、清热、止痛;樟脑具有利滞气、止痒、消肿止痛的作用,再加上乙醇的活血之力,当归红花酊具有较强的活血消肿,清热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冻疮初起未溃破者。
配方:白及15g研细,樟脑0.3g,用3ml 95%乙醇溶化,冰片0.1g研细制法:上药混匀加温开水100ml,搅拌成糊状即可。使用前,先用热水浸洗患部,擦干,再将上药涂于患部,然后在火炉旁充分烤于,按摩、揉捏,如此反复3遍,每日1~2次。
功效:
1.白及可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现代医学同样证明:白及含有挥发油和黏液质,有消散冻伤的肿块病灶组织,使疮面、溃疡面以及皮肤愈合的作用。
2.樟脑,辛热温散,可镇痛、防腐、止痒;
3.冰片辛寒,可消肿止痛;三药合用,共奏逐瘀散结、消肿止痛、防腐止痒之功效。
治疗方法:对冻疮未溃烂者,可用乳香和没药各10g,加人适量消毒凡士林搅拌,制成膏剂,涂于患处,每个疗程5天,每日外涂4~6次;对冻疮疮面已溃烂者,可取乳香和没药各10g,碾碎制成粉剂后敷于患处,每个疗程5天,每日外敷4~5次。
功效:
1.乳香,别名熏陆香,味辛、苦,性温,具有行气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
2.没药具有散血去瘀、消肿定痛的疗效;
乳香配没药则行气活血、散瘀止痛作用倍增。对于保持皮肤湿润,冻疮疮面已溃烂者,加用凡士林后,可以使伤口部位的皮肤组织保持最佳状态,进而加速了皮肤自身的修复能力,同时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作用,诸药合用可以加速冻疮的好转。
外伤活血化瘀的药有哪些
乳香
辛苦温,归肝心脾经;
功能: 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
主治:(1)可治风湿痹证,血分瘀滞,心腹诸痛,外伤瘀肿作痛;
(2)妇女血瘀,闭经,痛经。
(3)用于疮疡初起,红肿热痛;或疮疡溃破,久不收口;以及瘰疬、痰核坚硬不消者。
没药
苦辛平,归心肝脾经;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功能: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主治:(1)胸腹瘀痛;痛经;经闭;
(2)跌打损伤;痈肿疮疡;肠痈;
(3)目赤肿痛。
郁金
辛苦寒,归肝胆心经;
功能: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开窍,凉血止血,利胆退黄。
主治:(1)气滞血瘀引起的胸胁刺痛、痛经、闭经、症瘕痞块及肝脾肿大等证。
(2)温热病,高热谵语,湿温浊邪蔽窍,神志不清,痰蒙心窍,痰热癫狂。
(3)血热妄行引起的吐血、衄血、尿血及崩漏、倒经等证。
(4)湿热黄疸、胆道结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