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脾虚按摩什么穴位

脾虚按摩什么穴位

三阴交穴

左手拇指按压三阴交穴(内踝尖上3寸,胚骨后缘处),左右旋按20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三阴交穴。

隐白穴

用左手拇指按压右足隐白穴(足大趾甲根部内侧),左右旋按20次;然后用右手拇指按压左足隐白穴。

足三里穴

两手拇指按压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左右旋转按压30次。

阴陵泉穴

双手扶于双膝,用拇指按压阴陵泉穴(胫骨内铡下缘)旋转揉20次。

肾虚按摩那些穴位呢

1、取直立位,两脚张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拇指紧按住脊柱两旁的腰椎,用手指按摩并伴着腰部的左右扭转。

2、双腿伸直向两侧展开、然后并拢,持续进行。可刺激骨盆区,使得相关神经受到良性刺激,从而增强性能力。 要想使勃起变得更容易,就要改善下半身的血液循环,稍微简单一点的方式是可以按摩相关穴位:

1.商阳穴,位于食指尖端桡侧指甲旁。经常按摩该穴位可以延缓衰老。方便的话可以在乘公交的时候用手指按摩吊环;或在有空时两手食指相勾反复勾拉;或折利用伞的那个柄按摩食指亦可。

2.关元穴,关元穴在肚脐下3寸处,隶属于任脉。可以搓热双手之后左右手交替按摩该部位,刺激相关穴位。

3.三阴交穴,是肝经、脾经、肾经交会之处。可以对该部位进行针灸治疗阳痿早泄和阴茎痛等症状,是治疗男子性功能障碍最常用的穴位之一。因此,要经常按摩该穴位。

肾虚按摩穴位治疗方法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达到无痛治愈的效果,帮助我们大大改善自身的性生活能力,同时也需要多吃一些,牛鞭,韭菜等壮阳的食物食疗方法,效果也非常不错,一定要注意杜绝盲目性乱。

治疗脾虚的穴位按摩方法

1、隐白 (足太阴脾经:井穴)

[定位] 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

[主治] 腹胀,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癫狂,多梦,惊风。

2、太白 (足太阴脾经:原穴)

[定位] 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主治] 胃痛,腹胀,肠鸣,泄泻,便秘,痔漏,脚气,体重节痛。

3、公孙(足太阴脾经)

[定位] 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

[主治] 胃痛,呕吐,腹痛,泄泻,痢疾。

4、三阴交(足太阴脾经:三阴经交汇点)

[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主治] 肠鸣腹胀,泄泻,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遗精,阳萎,遗尿,疝气,失眠,下肢痿痹,脚气。

5、阴陵泉 (足太阴脾经:合穴)

[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踝后下方凹陷处。

[主治] 腹胀,泄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或失禁,膝痛。

6、足三里 (足阳明胃经:合穴)

[定位]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主治] 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乳痈,肠痈,下肢痹痛,水肿,癫狂,脚气,虚劳赢瘦。

7、天枢(足阳明胃经;大肠的募穴)

[定位] 在腹中部,平脐中,距脐中2寸。

[主治] 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泄泻,痢疾,月经不调。

调理脾胃虚弱按摩这些穴位

1、点按中脘穴

中脘穴在人体前正中线任脉上,肚脐上4寸,是足阳明胃经的募穴,是胃经经气结聚之处,点按中脘穴能够促进经气运行,调节胃的功能。用手指点按或揉按中脘穴,每次2~3分钟,至局部产生发热感。

2、揉按心窝

心窝指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部位,是胃在体表的对应区,用手掌以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各揉36圈以上,使局部感到温暖、舒畅,有调节中焦气机,使胃气通畅的作用。如果消化不良,胃胀症状明显,可由心窝处开始重复由上至下推按的手法,注意不要由下至上推按。

脾虚按摩什么位置最好

按摩公孙穴补脾安神

公孙穴位于脾经上,且联络足阳明胃经,通冲脉,是八脉交会的要穴,具有补脾和胃,调心安神的功效,可治疗胃痛,痢疾等肠胃疾病,心烦,失眠等神经系统疾病。

补脾按摩手法:公孙穴通冲脉,对舒筋,引血,行瘀有重要作用,通过按压公孙穴消除血气阻滞的方法是,找准穴位,以大拇指稍用力按压,以有明显酸胀感为度。

取穴:此穴位于人体脚内侧,第1跖骨基底前下方的凹陷中,赤白肉际处。

按摩三阴交除湿去虚胖

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上的穴位,足部的三条阴经中气血均在本穴交会,是可以经常按摩的保健穴,按摩此穴具有健脾和胃化湿,舒肝益肾,调经血,主生殖的效果,对肝,脾,肾2的疾病都有防治作用,

补脾按摩方法:取坐位,抬起一只脚放在另一条腿上,大拇指弯曲,指腹置于穴位上,用指尖垂直按压穴位,力度以出现较强的酸痛感为宜,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1-3分钟,孕妇禁按此穴。

取穴:三阴交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取穴。

按摩脾俞穴补脾利湿

脾俞穴为脾脏散热除湿之要穴,脾脏的湿热之气借由此处向膀胱经疏散,故名脾俞穴,按揉该穴位具有和胃健脾,升清利湿的作用,是脾脏最重要的保健穴之一。按揉脾俞穴能调和脾胃,解湿热之气,消除肢体乏力,背痛等虚劳症状,同时也是治疗肠胃疾病的要穴。

补脾按摩手法:被按摩者俯卧,按摩者用两手大拇指按在左右脾俞穴位上(其余四指附着在肋骨上),按揉约2分钟,或捏空拳揉搓穴位30-50次。

取穴:该穴位位于背部,在第11胸椎棘突下,脊中旁开1.5寸处,取穴时常需取俯卧位。

按摩章门穴保养脾胃

章门穴归于足厥阴肝经,为脾的募穴,脏之会,是脾的经气结聚之处,具有健脾和胃,调中补虚,益气养血之功,主治神疲肢倦,腹痛,腹胀,肠鸣,泄泻,呕吐,小儿疳积等。

补脾按摩手法:仰卧位或坐位,以双手的大拇指指腹分别点揉两侧的章门穴,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点揉,点揉时力度要均匀,渗透,不可使用蛮力,以免引起损伤,以局部有酸痛感为佳。

取穴:仰卧或侧卧位,在腋中线,屈肘合腋时,当肘尖止处即为该穴。

脾胃虚按摩什么部位 按摩中脘穴调理脾胃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从剑胸结合部(胸骨下缘,胸骨和剑突结合部位)到肚脐是8寸,胸骨下缘和脐连线的中点就是本穴。

中脘属于任脉,且是小肠经,三焦经,胃经的交会穴,又是“八会穴”的“腑会”,脾胃化生气血,六腑皆禀气于胃,按揉中脘穴对于六腑的功能均有调理治疗所用,尤其对胃的各种疾病均有治疗效果。

肝气虚按摩穴位养肝

顺应天时变化,对自己的日常饮食起居及精神摄养进行相应调整,“未病先防,有病防变”加强对肝脏的保健正当其时。把肝这个解毒工厂建设好、经营好,人才不会得病,这里特别推荐三个脚上的肝经大药:大敦、行间和太冲。

1、大敦穴

大敦穴是肝经的第一个穴位,它在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别厚。大敦穴又是一个井穴,“井”是源头的意思。在脚拇趾趾甲边际最靠第二趾之外有“大敦”穴。“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2、行间穴

“行间穴”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它是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泻其心火。而“行间穴”就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春天肝火盛,会导致牙痛、腮帮子肿、口腔溃疡、鼻出血、舌尖长泡等症,这表明火已经从肝经进入到心经,多揉“行间穴”,就可以把心火从这里散出去了。

3、太冲穴

“太冲穴”在大脚趾缝往脚背上4厘米处,堪称人体第一大要穴。有人把“太冲穴”比作人体的出气筒,因为它是肝经的原穴和腧穴,是肝经的火穴,能够把肝气肝火消散掉。所以通过按揉“太冲穴”,可以把人体郁结的气最大限度地冲出去。

“太冲穴”很好找,在脚背上大脚趾与二脚趾结合的地方向脚腕脖子方向推,推到两个骨头连接的尽头就是太冲穴,按揉方法就是仔细找到最痛的点,然后从“太冲穴”向揉到“行间穴”。

阴虚按摩穴位改善

按摩七个穴位巧撒气

中医认为肝气郁结的人脾气不好,按摩身上的7大“撒气穴位”,即能缓解情绪波动,又能达到舒肝养肝的养生保健作用。

人体肝失疏泄或情绪抑郁不舒,可表现为脾气大,脸部长斑,黑眼圈等症状。其中情绪问题大多来自工作和生活。要想保健养生,必须改掉脾气大的毛病,以避免伤肝。

头上的3个“撒气穴”

角孙穴、风池穴和太阳穴等3大穴位是头上的“撒气穴”。按压这些穴位能起到明目醒脑、舒缓疲劳、焦虑的养生保健作用,可治疗头痛,眩晕等病症。有些人在按摩完角孙穴后会打嗝,说明按摩养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个穴位对于着急生气后两肋胀痛、乳房胀痛的人更有益。

胸肩部的2个“撒气穴”

膻 中穴和肩井穴是胸肩部的2个“撒气穴”。前者 (位于两乳之间)有宁心神、除闷的养生作用。按摩时用大拇指腹稍用力揉压穴位,每次揉压5秒,休息3秒。生气时往下捋100下,可以顺气,对岔气也有很好 的养生作用。用拳头敲打肩井穴可缓解颈疲劳、使大脑供血充足、治疗头痛。按摩肩井穴位还可以改善乳腺疾病。

下肢的2个“撒气穴”

太冲穴和足三里是下肢的2个“撒气穴”。按摩太冲穴对爱发火和忧郁的人都有舒缓作用,尤其对高血压、头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养生功效。如果配合着按摩足三里,在舒肝理气的同时,还对便秘、腹泻和胃病等疾病有所改善。

肾阳虚按什么穴位好

1、治肾阳虚按合谷穴

合谷是人体保健的要穴,俗称“虎口”,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可以称作是人体的第二保健大穴,每天按揉,可以很好地提高卫阳的功能。

按揉时应该朝着小指方向按,有酸胀的感觉为度,艾灸时应该拿着艾条在距离穴位约两指的地方进行灸。

2、治肾阳虚按足三里穴

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主治肚腹上的疾病,古人认为,按揉或艾灸此穴,可将体内部的邪气驱逐于三里以外,民间谚称:“拍击足三里,胜吃老母鸡”。此穴可养胃、补肾、补肺,要配合合谷使用。

3、治肾阳虚按商阳穴

商阳穴位于食指尖端桡侧指甲旁。传统医学认为, 按揉该穴具有明显的强精壮阳之效,可延缓衰老。可用一只手的拇指按揉另一只手食指的商阳穴。

4、治肾阳虚按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处,属于沿头面正中贯穿胸腹的任脉。所谓“任脉”,是指不论男女都与其生殖系统有密切关系的一支经脉,任脉上有不少具有强精壮阳效果的穴位。可用指压法按摩刺激关元穴,或是交替用左右手绕脐旋转按摩腹部,刺激任脉上的有关穴位。

脾虚怎么按摩 按摩章门穴保养脾胃

章门穴归于足厥阴肝经,为脾的募穴,脏之会,是脾的经气结聚之处,具有健脾和胃,调中补虚,益气养血之功,主治神疲肢倦,腹痛,腹胀,肠鸣,泄泻,呕吐,小儿疳积等。

补脾按摩手法:仰卧位或坐位,以双手的大拇指指腹分别点揉两侧的章门穴,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点揉,点揉时力度要均匀,渗透,不可使用蛮力,以免引起损伤,以局部有酸痛感为佳。

取穴:仰卧或侧卧位,在腋中线,屈肘合腋时,当肘尖止处即为该穴。

脾胃不好按摩穴位

1、点按中脘穴

中脘穴在人体前正中线任脉上,肚脐上4寸,是足阳明胃经的募穴,是胃经经气结聚之处,点按中脘穴能够促进经气运行,调节胃的功能。用手指点按或揉按中脘穴,每次2~3分钟,至局部产生发热感。

2、揉按心窝

心窝指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部位,是胃在体表的对应区,用手掌以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各揉36圈以上,使局部感到温暖、舒畅,有调节中焦气机,使胃气通畅的作用。如果消化不良,胃胀症状明显,可由心窝处开始重复由上至下推按的手法,注意不要由下至上推按。

3、推按两肋

将两只手的手掌放在身体两侧,然后由乳房下缘向下推按至侧腰部,以局部发热为准,这样按摩可以起到疏通肝胆经,调畅气机的作用。

经常练习这些手法可以有效调节胃功能,达到养胃、暖胃,调畅中焦气机、预防胃疾病的疗效。

4、艾灸中脘穴

用艾条灸中脘穴10-15分钟,或用艾罐灸20-30分钟。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的宽度。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灸疗可改善胃疾。

5、艾灸足三里穴

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月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20-30分钟。经常用此法施灸,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祛邪防病之功效。

脾虚按摩什么位置最好 按摩太白穴保护脾脏

太白穴属脾经土穴,该穴集脾经的原穴与腧穴于一身,善治脾胃病,具有健脾益气,理气和胃,降逆止呕,祛湿止泻,消食化滞,通腑泄热之功效,可解决脾虚烦恼,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腹泻,肠鸣,饥不欲食,痢疾,便秘等症。

补脾按摩手法:两腿盘坐,以一手大拇指指腹点揉太白穴,点揉的力度要均匀,柔和,渗透,使力量深达深层局部组织,以有酸痛感为佳,早晚各一次,每次点揉3-5分钟,两侧太白穴交替点揉。

取穴:正坐垂足,在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取穴。

相关推荐

皮肤干裂请按摩这些穴位

专家指出,所谓“补水穴”,其实是中医经络里具有补阴作用的一些穴位,其中有三个补水穴位最常用,即太溪穴、三阴交穴和照海穴。 补水穴一: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可每天按摩2次,每次10分钟。天气干燥时,按揉的时间应该长一些。因为燥易伤阴,多揉一些时间,可补阴,又可防燥。按摩此补水穴位有滋补肾阴的作用,适用于阴虚体质偏于肾阴虚的人。 补水穴二: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是肝、脾、肾三经交会穴,按摩可补肝经、脾经及肾经三经之阴。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凹陷处,

脾胃虚弱按什么穴位

1、脾胃虚弱按什么穴位之三阴交穴 位置:内踝尖上3寸,胚骨后缘处。 取穴方法:用度骨同身寸的方法在内踝尖上直上3寸,自己的手指,4指幅宽,按压有一骨头为胫骨,此穴位于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 方法:左手拇指按压三阴交穴,左右旋按20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三阴交穴,同前。 功效:举凡经期不顺,白带,月经过多,过少,经前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等,皆可治疗;又此穴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因此应用广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调肝补肾。亦有安神之效,可帮助睡眠。 2、脾胃虚弱按什么穴位之天枢穴 位置

女性肾虚按什么穴位

1、女性肾虚按什么穴位之涌泉穴 涌泉穴是人体足少阴肾经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它位于脚底中线前三分之一交点处,即当脚屈趾时,脚底前凹陷处。中医认为,涌泉穴直通肾经,脚心的脚泉穴法是浊气下降的地方。经常按摩涌泉穴,可益精补肾,强身健康,防止早衰,并能舒肝明目,促进睡眠,对肾亏引起的眩晕、失眠、耳鸣、咯血、鼻塞、头痛等有一定的疗效。 2、女性肾虚按什么穴位之关元穴 位于脐下三寸处,腹中线上,仰卧取穴。按揉法或震颤法。震颤法是双手交叉重叠置于关元穴上,稍加压力,然后交叉之手快速地、小幅度地上下推动。操作不分时间地

月经量少按摩什么穴位

1、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这个穴位可以生发胃气、燥化脾湿。经常按摩足三里穴可以帮助我们调节身体免疫力、调理脾胃、同时还可以补血益气,对于改善月经量少的情况有很好的作用。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每天按揉这个穴位三四十次可以有效的改善月经量少等月经不调的情况。 2、血海穴 月经量少多数都是由于血虚导致的,而导致血虚的因素一般都是脾虚,而血海穴正是脾经所生之血的聚集之处,所以要改善月经量少的情况就要按摩血海穴。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膝上,屈膝,找到髌骨内侧端上2寸,股四头

小儿食欲不振的病因有哪些 按摩

双脚内侧的脾经按摩穴位:隐白(脾经的井穴),大都(脾经的荥穴),太白(脾经的输穴、原穴),公孙(络穴)。脾经的源头就在脚上,所以按摩这几个穴位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孩子的脾胃虚弱状态。

肾阳虚按摩哪些穴位

合谷穴 合谷是人体保健的要穴,俗称“虎口”,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可以称作是人体的第二保健大穴,每天按揉,可以很好地提高卫阳的功能。 按揉时应该朝着小指方向按,有酸胀的感觉为度,艾灸时应该拿着艾条在距离穴位约两指的地方进行灸。 足三里穴 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主治肚腹上的疾病,古人认为,按揉或艾灸此穴,可将体内部的邪气驱逐于三里以外,民间谚称:“拍击足三里,胜吃老母鸡”。此穴可养胃、补肾、补肺,要配合合谷使用。 商阳穴 商阳穴位于食指尖端桡侧指甲旁。传统医学认为, 按揉该穴具有明显的强精壮阳之效,可延缓衰老。

按摩穴位可调理脾胃

按压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心,在两耳角直上与眉心向后的连线的交叉点)。家长每天按揉孩子的百会穴20~50次。可振奋阳气、扶正祛邪、清利头目。 推三关:(前臂内则腕横纹到肘横纹处,用食、中二指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300次;可调理脾胃。 揉腹:家长每天轻轻地为孩子顺时针揉腹1分钟,逆时针1分钟。可调理脾胃、补益气血。 搓脊柱:家长每天用掌心搓孩子的脊柱,从下向上5~7次。可振奋阳气、扶正。 拿三阳、三阴经:胳膊、腿的外侧为三阳经,内侧为三阴经,“拿”是推拿的一种手法,具体是拇指与其他四指相对,捏住某一

怎么按摩耳部防治慢性病

常用手法有:按、摩、揉、搓、捏、点、掐等。 爱出汗、常乏力按压4个耳穴 如果您经常气短乏力、活动后容易出汗,白天困倦疲惫,您可能就是气虚了,所以需要适当补气。 耳穴按摩:按压耳穴的心、肺、胃、十二指肠反射区。 经络按摩按摩脾经和胃经,经常用艾灸气海或关元或足三里,每次艾灸30分钟左右。 脸发白,眼发干按压5个耳穴 如果您经常面色苍白又缺乏光泽、口唇或指甲颜色淡白、手脚麻木或经常心慌心跳或眼睛干涩,女性表现为月经量少,您可能是有血虚,需要补血了。如果伴有消化吸收功能下降,需要先调理脾胃功能,如果是耗伤血液

气虚按摩哪些穴位

关元 位于肚脐正下方3寸(4横指)的位置,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能够用于治疗气虚引起的痛经、眩晕、神经衰弱等症。 操作:用手掌按揉和震颤关元穴。震颤法是双手交叉重叠置于关元穴上,稍加压力,然后交叉之手快速地、小幅度地上下推动。操作不分时间地点,随时可做。注意不可以过度用力,按揉时只要局部有酸胀感即可。 气海 人体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中下1.5寸(约合3指)。本穴如同气之海洋,故名气海。此穴有培补元气,补益回阳,延年益寿之功。 操作:艾灸,以艾灸条在穴位上旋转施

脸上按什么穴位能补水

1、脸上按什么穴位呢 1.1、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可每天按摩2次,每次10分钟。天气干燥的时候,按揉的时间应该长一些,因为燥易伤阴,多揉一些时间,既可补阴,又可防燥伤阴。按摩太溪穴有滋补肾阴的作用,适用于阴虚体质偏于肾阴虚的人。 1.2、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是肝、脾、肾三经的交会穴,按摩可补三经之阴,也就是补肝经、脾经及肾经之阴。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凹陷处;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每天按摩2次,每次5~6分钟。孕妇忌按。按摩三阴交主要适用于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