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有什么危险 房颤是中风的重要帮凶
房颤有什么危险 房颤是中风的重要帮凶
房颤和中风,一个是心脏的常见问题,一个是大脑的突发事件,看似毫无关系,医生们发现两者密不可分。
房颤是心房颤动的简称,是一种完全不规则,时常过快的心跳。
房颤大多悄无声息,也可让人感觉心乱如麻,浑身无力,甚至呼吸困难。由房颤导致的中风是最严重的缺血性中风,由于栓塞面积更大,合并疾病更多。
更可怕的是,颤动的心房可导致血液在心房内淤滞,形成血块,血块脱离经动脉进入大脑血管,形成堵塞,导致中风。房颤引发的中风往往悄然而至,猝不及防,如果不能及时识别和快速救治,其中风风险是正常人的5倍,死亡率是其他中风的2倍,残疾率高达73%。
令人遗憾的是,大多数房颤患者已经行走在中风危险的边缘,自己却浑然不知。临床实践表明,不少患者发生中风后,才知道祸根竟是房颤。作为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患者心跳不仅非常不规则,而且“颤动”频率非常快。
由此可见,预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天是世界卒中日,为大家说明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性!
还 有很多人不理解:房颤明明是心脏问题,为什么会导致中风呢?短视频告诉人们,正常人的心脏是有节律地一张一弛,发生血栓的几率很小,而房颤患者颤抖的心房 不能有效泵出血液,心房内的血液容易出现滞留,就好比一条流畅的河流出现淤积一样,进而形成漩涡,由此极容易导致血栓。一旦血栓形成,人体就如同被安上了 “定时炸弹”。
房颤的危害有哪些
房颤的危害有哪些?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即心房不协调的乱颤。房颤的危害不能忽视,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许多心脏病都可以引起房颤,比如冠心病、风心病、心肌炎以及心衰等,房颤患者主要表现为心慌、头晕、气短等。
房颤的危害表现在房颤患者的心脏内容易形成血栓,而房颤又容易使血栓脱落,脱落的血栓随血管运行到脑部,容易引起脑梗塞。所以,房颤患者患脑梗塞大约是心律正常人的4~7倍。可见,房颤已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
房颤的危害还表现在长期心房颤动会导致心房缺少有效的收缩,而代之无效的不协调收缩,心跳极不规则,心室充盈不完全,心排血量显著减少,这些无效收缩不仅不能将血液排出到动脉里去以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反而要消耗心肌的能量,因此时间长了,容易引起心力衰竭。
房颤还能引起血栓栓塞并发症,房颤是脑卒中最危险的独立危险因素,20%的中风事件与房颤有关。35%的房颤患者在一生中会发生一次或一次以上的血栓栓塞事件。房颤使动脉系统血栓栓塞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增加5倍。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年发生率从小于1%到大于12%不等,取决于患者是否有临床或超声心动学检查发现的危险因素 ,平均在4.5%左右。
由以上的介绍可见,房颤的危害不能低估,因此一旦发现身体有什么不适,应及时去医院做检查,避免不必要的危险发生。
冬天易房颤心慌气短最要警惕
房颤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我国房颤患者数量非常多,60岁以上是高发人群。房颤有随年龄增长患病率明显增高的趋势。针对冬天一些人出现心慌、气短、胸闷、疲劳、眩晕的现象,专家提醒说,这样的症状如果频繁出现,就要警惕房颤。
正常人的心跳在每分钟60次至100次,激动或紧张时心跳可能在每分钟140次左右。房颤时心房各部分呈现一种快速而紊乱的颤动,心房每分钟“颤动”350次至600次,从而丧失了有效的收缩。“如果病情延误太久,最终可能诱发心衰、肺水肿、心绞痛、休克、猝死等重症疾病。”专家说,心慌、气短、胸闷等症状往往是房颤患者最先发现的异常情况,体力明显下降、轻微活动就气喘。随着病情的发展,房颤逐渐频繁发作,持续时间也会越来越长。
据介绍,房颤治疗目前主要有传统的药物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以及属于微创介入技术的导管消融术等方式。导管消融术适用于绝大多数患者,不需要开刀、创伤小。术后恢复较快,一般12小时左右即可下地活动。导管消融术对医生的经验和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建议患者去三甲医院和专科医院规范治疗。
冬季可以通过添加衣服、加强保暖以及限制酒精性饮料的摄入,降低高危人群发生房颤的危险。房颤患者要戒烟,限制饮酒,避
房颤有哪些危害
一.生活质量的下降。
心房颤动时心律不齐,心室率过快易于造成心悸、乏力等症状或诱发加重心绞痛,使病人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下降。
二.影响血流。
心房颤动可使心排血量下降25-30%,易于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如果是一个二尖瓣狭窄的病人发生了快速心房颤动,可能引起肺水肿。心房颤动长期存在,心室率未能得到控制还会引起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三.并发血栓栓塞。
血栓栓塞是心房颤动最严重,危害最大的并发症,心房颤动病人的中风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5.6倍。心房颤动成为影响脑卒中发病率的惟一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见房颤是许多患者尤其是75岁以上老年人中风的致病根源。
哪些人适合做房颤射频消融术
一、房颤射频消融适应症
1.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
这里所说的阵发性房颤是指房颤间断发作,每次发作时间小于7天,一般会小于2天。如果房颤反复发作,发作时症状很明显,比如心慌、乏力、尿频、没精神、活动时气喘等,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而使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则可以考虑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总体来说这类患者手术效果较好、成功率较高、复发率低。如果是孤立性房颤(特发性房颤),也就是说没有过多的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睡眠呼吸暂停等,则手术效果会更好。不仅可以根治房颤,改善症状,还可以推迟出现持续房颤的时间。
2.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的(长程)持续性房颤
说完阵发性房颤,咱们再谈谈持续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是指房颤发作时间在1周以上,如果超过1年,则临床上称为长程持续房颤,随着房颤时间的延长,心脏的结构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心房心室会增大,一般时间越长、心房增大的会更明显,射频消融手术难度增大、成功率会有所降低,之后复发的几率也会增高,所以对于房颤患者来讲,如果准备行射频消融手术,越早做效果越好。
3.其他类型的房颤
临床的适合做房颤射频消融的情况还有许多,比如甲状腺疾病引起的房颤,如果甲状腺功能正常后,房颤未恢复,也可以考虑行射频消融;再比如肥厚性心肌病合并房颤,有些人甚至出现了心衰,这时需要临床医生仔细评估,如果认为房颤是诱发和加重心衰的原因,待心功能相对稳定后,也可以积极进行房颤消融治疗,既治疗房颤又改善了心功能,有一举两得的效果。另外对于瓣膜性房颤患者,比如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引起的房颤,在瓣膜置换或修补治疗之后,也可以进行房颤射频消融治疗房颤。
二、房颤射频消融术的禁忌症
之前的文章中已经提到,房颤射频消融术的绝对禁忌症是左心房内有血栓,因为房颤射频消融手术要在心房里面操作,如果心房里有血栓,在手术过程中有可能脱落,导致动脉系统栓塞,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所以所有拟行房颤射频消融手术的患者在手术之前都要进行经食道超声心动检查除外左房血栓。如果左房内有血栓,则要先接受抗凝治疗,待血栓消失后才能行射频消融术。
其他不适合行房颤消融术的情况还包括引起房颤的原因未纠正,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减低)、未治疗的风湿性心脏病、疾病急性期、电解质紊乱等。需等到病情平稳时才能进行手术治疗。
总之目前上大多数房颤患者都可以接受房颤射频消融治疗,手术风险较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小于0.5%,这一手术是安全的。具体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需要临床医生综合评估。
房颤发生的原因
1. 房颤的急性原因
房颤与某些急性、暂时性原因有关,包括饮酒、外科手术、电击、心肌炎、肺栓塞、其它肺脏病以及甲状腺机能亢进,治疗基础疾病可以消除房颤。房颤是心肌梗塞和心胸外科手术后较常见的早期并发症。
2. 不伴有相关心血管疾病的房颤
年轻患者中,大约30%~45%的阵发性房颤和20%~25%的持续性房颤属于孤立性房颤。
3. 伴有相关心血管病的房颤
与房颤有关的心血管病包括瓣膜性心脏病(大多为二尖瓣性)、冠心病(cad)以及高血压,尤其是存在左室肥厚(lvh)时。
4. 神经性房颤
自主神经系统通过提高迷走神经或交感神经张力可以触发易感病人发生房颤。许多患者房颤发作都是出现在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张力增强的时候。coumel (77)描述了一组病人,并将其分为迷走型房颤和交感型房颤。纯粹迷走型房颤或交感型房颤患者比较少见,但是如果患者有某型房颤发作史以及相关特征性症状之一,那么临床医师选用相应药物才能更有效地防止反复发作。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心房颤动
1、避免咖啡因等刺激物:咖啡、茶、苏打水和巧克力中都含有兴奋作用的刺激物咖啡因。咖啡因摄入过量会导致心跳加快。另外,还应该注意营养补充剂、感冒药和过敏药等非处方药物。某些药物会含有多种刺激物会诱发房颤,还有些药物相互间会作用也会诱发房颤。
2、保持健康体重:身体超重会增加心脏负荷,进而增加房颤危险。肥胖症会改变心房大小,随着体重的增加,心室心房会逐渐肥大。
3、压力最小化:即使是身体一向健康而且没有心脏问题的人,遭遇巨大压力时也会发生房颤。当代研究表明,大约54%的间歇性房颤患者认为心理压力是最常见的房颤诱因。
4、限制酒精摄入量:醉酒损害心脏健康,醉酒会导致身体脱水、提高应激激素水平,增加房颤危险。研究发现,节假日期间,医院接诊的房颤病例达到高峰,被戏称为“假日心脏综合征”,这与节假日过量饮酒不无关系。
5、戒烟:尼古丁是心血管刺激物,会短时加快心跳,加重房颤危险。此外,吸烟还是冠心病的一大已知风险因素。
6、控制胆固醇水平:动脉硬化等心脏问题以及高胆固醇都会加重房颤病情,增加心脏病和中风发作危险。应保持低脂和素食为主的饮食,每天坚持锻炼以控制胆固醇水平。
7、治疗潜在慢性疾病:房颤通常是潜在疾病的第二病症。睡眠呼吸暂停和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就是两大潜在慢性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导致房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罹患房颤的危险比常人高5倍。甲亢会导致体内化学物质平衡紊乱和心电失衡,诱发房颤。
心慌气短 房颤的警报
房颤危害不仅在心脏
一般人正常情况下的心跳为每分钟60到100次左右,当感到激动或紧张时,心跳一般会有所加快,达到每分钟160次左右。但房颤发生时,心房快速颤动并传到心室,患者会明显感到心脏不规整的“怦怦”跳动。此时,心房每分钟“颤动”的频率会达到350到600次,心房内各部分肌纤维极不协调地乱颤,从而丧失有效的收缩。
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流行病,心房颤动的危害不仅在于心脏,更在于会大大增加血栓和中风的危险。房颤发作时,心房不能有效地泵出血液,血液滞留心房内,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就会增高。如果血栓离开心脏进入血液循环,就会阻塞动脉,导致重要生命器官的血液供应中断。一旦血栓流入脑动脉就会导致脑中风。由房颤所引发的脑梗塞后果更为严重,致残率和致死率很高。
高血压老人尤需警惕
我国目前有着一支庞大的“房颤大军”,房颤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明显升高,我国60岁以下人口中房颤的发病率约为1%,60岁以上人口的发病率为3%到4%,80岁以上人口的发病率为9%。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房颤人数还在不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