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蚕治病验方
僵蚕治病验方
1.僵蚕治瘰疬:白僵蚕,研末,水服五分匕,日三服。(《千金方》)
2.僵蚕治小儿撮口及发噤:白僵蚕二枚。为末。用蜜和,敷于小儿唇口内。(《小儿宫气方》)
3.僵蚕治喉闭牙关不开者:白僵蚕,微炒为末,生姜自然汁调下一钱。(《中藏经》)
4.僵蚕治野火丹从背上两胁起:僵蚕二七枚,和慎火草捣涂之。(《产乳集验方》
5.僵蚕治风,遍身瘾疹,疼痛成疮:白僵蚕,焙令黄色,细研为末,酒服。(《圣惠方》)
6.僵蚕治头风:白僵蚕(去丝、嘴)、良姜等分。为细末。每服半钱,白梅茶清凋下,临发时服。(《百一选方》)
7.僵蚕治空洞性肺结核:白僵蚕、白芨各等分。共研细末;每次二钱,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8.僵蚕治小儿惊风:白僵蚕、蝎梢等分,天雄尖、附子尖共一钱(微炮过)。为细末。每服一字或半钱,以生姜温水调,灌之。(《本草衍义》)
9.僵蚕治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白附子、白僵蚕、全蝎各等分(并生用)。为细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不拘时候。(《杨氏家藏方》牵正散)
10.僵蚕治缠喉风并急喉闭喉肿痛者:白僵蚕一两(新瓦上炭火略炒微黄色)、天南星一两(炮裂,刮去粗皮,锉)。为细末。每服一字,用生姜自然汁少许调药末,以熟水投之,呷下,吐出涎痰即快,不时服之。(《魏氏家藏方》白僵蚕散)
竹笋的治病验方
调治疖疮初起,红肿热痛:鲜竹笋、精盐各适量。把鲜竹笋洗净,加入精盐,捣烂,外用敷患处。
调治肺热咳嗽:
(1)毛竹、猪肉各适量。把毛竹、猪肉分别洗净,放至沙锅内,加水适量,放在火上,先使用武火煮沸,然后改用稳火煎煮熟,食用毛竹、猪肉。
(2)鲜竹笋500g,白糖适量。把鲜竹笋洗净,切成碎末,挤汁,加入白糖,调味,服之。
调治肾炎之浮肿腹水:
(1)虫笋、陈蒲瓜各60g。把虫笋、陈蒲瓜分别洗净,放至沙锅内,加水适量,放在火上,先使用武火煮沸,然后改用稳火煎煮汁液,去渣,取汁,服之。
(2)冬瓜皮30g,虫笋、陈蒲瓜各60g。把虫笋、陈蒲瓜、冬瓜皮分别洗净,一起放至沙锅内,加水适量,放在火上,先使用武火煮沸,然后改用稳火煎煮汁液,去渣,取汁,服之。
调治糖尿病(肺热型):鲜竹笋1个,粳米适量。把鲜竹笋去皮,切片,洗净,同已淘洗净的粳米一起放至锅内,加水适量,放在火上,先使用武火煮沸,然后改用稳火煎煮汁液,去渣,取汁,先使用武火煮沸,然后改用稳火煮成粥,每天分2回服用。
调治疮肿误治、毒气入肺:笋尖、百合、糯米各25g,沙参、麦冬、贝母各15g,鲫鱼1条。把鲫鱼宰杀,除去内脏,洗净,与分别洗净的笋尖、百合、糯米、沙参、麦冬、贝母等用料,一起放至沙锅内,加水适量,放在火上,先使用武火煮沸,然后改用稳火煎煮粥,服食鲫鱼及粥。
调治大便不利:鲜笋衣300g,鸡皮200g,蒜30g,熟猪油、料酒、精盐、酱油各适量。把鲜笋衣、鸡皮分别洗净,与蒜均切细丝。把炒锅放在火上,下熟猪油烧至五分热,投笋衣丝、鸡皮丝、蒜丝略煸炒,加入料酒、精盐、酱油拌匀后,装入粉盒蒸熟,食用。
调治脘痞纳呆、腹胀便秘饱胀:小春笋500g,蜂蜜适量。把小春笋去皮兜,制如参形,入沸水汆过,微拌蜂蜜。即可供食用。
调治醉酒:小冬笋500g,麻油、酱油、白酒、精盐各适量。把小冬笋去皮兜,切薄片,待用。把锅置于旺火上,下麻油,烧热以后,炒冬笋片,入酱油、白酒、精盐等烧熟。即可供食用。
僵蚕的药理作用
1.僵蚕治疗风热头痛,目赤,咽痛,风疹瘙痒。
僵蚕辛散,入肝、肺二经,有祛外风、散风热、止痛、止痒之功。僵蚕用治肝经风热上攻之头痛、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等症,常与桑叶、木贼、荆芥等疏风清热之品配伍,如白僵蚕散(《证治准绳》);僵蚕用治风热上攻,咽喉肿痛、声音嘶哑者,可与桔梗、薄荷、荆芥、防风、甘草等同用,如六味汤(《咽喉秘集》);僵蚕治疗风疹瘙痒,如《圣惠方》用僵蚕为末,内服,治风疮瘾疹,可单味研末服,或与蝉蜕、薄荷等疏风止痒药同用。
2.僵蚕治疗痰核,瘰疬。
僵蚕味咸,能软坚散结,又兼可化痰,故可用治痰核、瘰疬,可单用为末,或与浙贝母、夏枯草、连翘等化痰散结药同用。僵蚕亦可用治乳腺炎、流行性腮腺炎、疔疮痈肿等症,可与金银花、连翘、板蓝根、黄芩等清热解毒药同用。
3.僵蚕治疗惊痫抽搐。
僵蚕咸辛平,入肝、肺二经,既能息风止痉,又能化痰定惊,故对惊风、癫痫而挟痰热者尤为适宜。治高热抽搐者,可与蝉衣、钩藤、菊花同用。僵蚕治急惊风,痰喘发痉者,以僵蚕同全蝎、天麻、朱砂、牛黄、胆南星等配伍,如千金散(《寿世保元》);僵蚕若用治小儿脾虚久泻,慢惊搐搦者,又当与党参、白术、天麻、全蝎等益气健脾,息风定惊药配伍,如醒脾散(《古今医统》);僵蚕用治破伤风角弓反张者,则与全蝎、蜈蚣、钩藤等配伍,如撮风散(《证治准绳》)。
茴香治病验方
治小肠气疼闷,不省人事
小茴香(盐炒)、枳壳(麸炒)各一两,没药半两。诸药为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
治胃痛,腹痛
小茴香子、良姜、乌药根各6g,炒香附9g。水煎服。
治胁下疼痛
小茴香一两(炒),枳壳五钱(麸炒)。上为末。每服三钱,盐汤调下。
治脾胃虚寒,气滞腹胀,胃口不好
小茴香、陈皮、党参、乌药各9克,生姜6克。水煎服,日1剂。
治下消小便如膏油
茴香(炒)、苦楝(炒)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温酒一盏,食前调服。
治小便夜多及引饮不止
茴香不以多少,淘净,入少盐,炒为末,用纯糯米餈一手大,临卧炙软熟,蘸茴香末啖之,以温酒送下。
治遗尿
小茴香6g,桑螵蛸15g。装入猪尿胞内,焙干研末。每次3g,日服2次。
治溃疡病属虚寒者
小茴香、香附、白芷各10克,乌贼骨、炒田七粉各15克,延胡12克,大黄6克。
用法:共研为细末,装入1号空心胶囊内,每日服3次,每次用温开水送服3粒,空腹时服。不但可止酸、止痛,而且有助于溃疡的愈合。
治胃脘部、脘腹部胀痛
小茴香、枳壳各12克,台乌药10~12克,川厚朴8~12克,佛手8~10克,陈皮、甘草各8克。用法:加水煎成300毫升,每日分2次温服。
附子的治病验方
治白浊
熟附子不拘多少,研为细末,每服6克,加入三片姜、一碗水煮至六成,趁温服下。
治月经不调
熟附子(去皮)、当归等份,每次以水煎服9克。
治气虚头痛
大附子一枚,去掉皮和脐研为细末,用葱汁加面糊做成梧子大小的丸。每服10丸,清茶送下。
治久患口疮
生附子适量,研为细末,用醋、面调好贴在脚心上,男贴左脚,女贴右脚。第二天换下。
治牙痛
附子31克(烧灰)、枯矾0.3克,共研为末,擦牙。
治脚气肿痛
黑附子一个(生,去皮脐),研为末,加生姜汁调成膏涂肿痛处。药干再涂,到肿消为止。
治月经不调
当归、附子(炮)各等份,研为粗末,每服9克,水一盏,煎至八分,空腹温服。
中药郁金的治病验方
1、用于气滞血瘀而导致的胸协胀闷,刺痛,腹中作痛,可和柴胡,丹参,香附,枳壳,白芍等配伍。如果治经前腹疼,则用白芍,当归,牡丹皮各15克,栀子9克,白芥子6克,柴胡,香附,郁金,黄芩,甘草各3克,用水煎服。如果治肋下癓块,可和丹参,鳖甲,泽兰,青皮等同用。
2、如果痰热内闭而致的神志不清,癫痫,惊狂,则用白矾,郁金各等分,为末,皂角汁为丸,每次服3至6克,每天两回。
3、用于肝郁所导致的吐血,衄血,尿血和女性经脉逆行兼有瘀滞者,可配生地,丹皮,牛膝,山栀,三七,泽兰等同用。
4、慢性胆囊炎:柴胡,黄芩,党参,白术各8g,云苓12g,郁金9g,砂仁5g,甘草5g。用水煎服,每天一剂。比较适用于肝郁脾虚证。
5、甲亢:郁金6g,海藻10g,丹参10g。水煎,留汁,放入适量红糖。早晨和晚上各服1回。
柿子治病验方精选
在中医里,柿的全身皆为药。
柿子:据《随息居饮食谱》说:“鲜柿甘寒,养肺胃之阴,宜于火燥津枯之体。”柿子性味甘涩寒凉,能清热润肺止渴。对肺热引起的口渴咳嗽、吐血、口疮等病症有疗效。
柿霜:被李时珍称为“乃柿中精液,入肺病上焦药尤佳。”对肺热痰咳、喉痛咽干、口舌生疮等症,均有显著疗效。久食还可消除面斑。
柿蒂:可治呃逆、百日咳及夜尿症。
柿叶:能治各种内出血,如消化性溃疡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痔血等。据药理研究证明,柿叶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柿树皮:烧成灰用食用油调成油膏,可治烧伤。
柿树根:能治血崩、血痢和便血。
必须指出的是,柿子虽营养丰富,既能食用,又能药用,但若食用不当,也会产生副作用。因柿子中含有大量的柿胶酚和一种叫红鞣质的可溶性收敛剂,它们遇到胃酸或酸性食物就会凝固成块,时间久了将会形成“柿石”,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吃柿子时,切忌空腹食用。另外,柿子还不能与蟹同食。因两者都属寒性,两寒相遇会大损脾胃之气,且蟹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与柿子的鞣质结合易凝固成不易消化的物质,食用后会出现呕吐、腹胀与腹泻等食物中毒现象。
小茴香治病验方
治小肠气疼闷,不省人事
小茴香(盐炒)、枳壳(麸炒)各一两,没药半两。诸药为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圣惠方》)
治胃痛,腹痛
小茴香子、良姜、乌药根各6g,炒香附9g。水煎服。(《江西草药》)
治胁下疼痛
小茴香一两(炒),枳壳五钱(麸炒)。上为末。每服三钱,盐汤调下。(《袖珍方》) 、
治脾胃虚寒,气滞腹胀,胃口不好
小茴香、陈皮、党参、乌药各9克,生姜6克。水煎服,日1剂。
治下消小便如膏油
茴香(炒)、苦楝(炒)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温酒一盏,食前调服。(《济生拔萃》)
治小便夜多及引饮不止
茴香不以多少,淘净,入少盐,炒为末,用纯糯米餈一手大,临卧炙软熟,蘸茴香末啖之,以温酒送下。(《普济方》)
中草药野菊花治病验方
1、预防感冒:取野菊花(干品)6克,用沸水浸泡1小时,煎 30分钟,待药液稍凉时内服。经常接触感冒人群者,一般每天服药1次,经常感冒者每周服1次。
2、宫颈炎:先用温水冲洗阴道后,以野菊花粉适量涂敷宫-颈,每天1次,连用3 5天为1疗程。亦可用野菊花注射液局部外涂治疗宫颈炎、阴道炎、外阴溃疡等病。
3、丹毒:野菊花30克,土茯苓、蒲公英各20克。将上药共放人冷水中浸泡半小时后,煎煮滤渣取汁饮用。每天1剂,分2-3次服。该方以野菊花为主治疗丹毒,一般约需7—10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胧杆菌、链球菌等有较强抑制作用。
4、前列腺炎:以野菊花栓 (药店有售)塞入直肠,每天2粒,两周为1疗程,连续用药2-3个疗程。该法对急、慢性前列腺炎皆有效。
5、慢性盆腔炎:每晚睡前半小时,将野菊花栓1粒塞入肛门内约7-10厘米处,10天为1疗程,月经期间停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效,除个别患者偶有便溏外,无其他副作用。
芹菜治病验方五则
芹菜有水芹与旱芹之分。本文所指芹菜是旱芹菜。中医认为芹菜味甘,性寒。有散淤破结、消肿解毒、降压止眩之效。芹菜根有清热利湿之效。治疗期间忌食鸡兔。
高血压生芹菜去根洗净,捣烂挤汁,加入等量蜂蜜即成。每天服3次,每次40毫升。芹菜汁以每天现配为宜,不能加温。本法还应忌食大蒜、大葱、洋葱、豆腐、馒头。
尿血取芹菜洗净,切碎,捣烂取汁,炖热,每次服60克,每日3次。一般2~3日可愈。还应忌食辣物。
丝虫病乳糜尿芹菜根适量,加水一碗煎服。每天早、晚各服一次,一般3~7天可愈。
头风痛取芹菜根适量,洗净捣烂煎鸡蛋吃。
糖尿病取芹菜500克,洗净,切碎,捣烂,煮沸加白糖调服。
民间用韭菜子治病验方
遗精:韭菜子5克,粳米50克,精盐适量。先将韭菜子用文火炒熟,与淘洗干净的粳米及食盐一同下锅,加水500毫升,先用旺火烧开,再转用文火熬煮成稀粥。日服1~2次,温热食用。
早泄:韭菜60克,粳米100克,食盐适量。先将韭菜洗净切成细末,另将淘洗干净的粳米入砂锅,加水1000毫升,用旺火烧开后加入韭菜细末,再转用文火熬煮成稀粥,加入食盐即成。日服用1次,宜现煮现食。凡阴虚
内热、身有疮疡以及患有眼疾者不宜服用。
阳痿:韭菜150克洗净切段,鲜虾250克去壳,加佐料炒熟佐膳,与白酒同服,可常服。青年男子体壮阳盛者勿常吃,以免助火燥热。
腰扭伤:韭菜60克,黄酒60毫升。韭菜切段,加水适量,水煎后加入黄酒内服。
痛经:韭菜汁1杯,红糖适量,水冲服。服后俯卧半小时有效。
遗尿:新鲜韭菜60克,或用韭菜子10克,粳米100克,将韭菜洗净切段,(或将韭菜子研细末)。先将粳米煮粥,待粥沸后加入韭菜或韭菜子末,食盐适量再同煮成粥,温热服用。
枸杞叶的治病验方
枸杞叶是指茄科植物枸杞的嫩茎叶,其性味甘凉,可补虚益精,清热明目。既可入药用,亦可作为野蔬食用,如凉拌、煮粥、煲汤皆可。以下介绍几则入药验方:
糖尿病烦渴:枸杞叶30克,玉米须30克,天花粉15克,甘草6克,水煎,滤取药液,待凉后饮用。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急性结膜炎:枸杞叶60克,金银花9克,鸡蛋2只。加佐料煮汤,每日一次。
心烦失眠:枸杞嫩苗叶90克,百合30克,粳米50克,食盐适量,共煮粥食用。
夜盲、视物不明:枸杞叶60克,猪肝60克,白菊花12克,水煎,滤取药液后饮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口疮:鲜枸杞叶60克,或干叶30克,开水浸泡,代茶饮用。连用一周。
痔疮:鲜枸杞茎叶120克,马齿苋90克,牛蒡根60克。水煎,趁热熏洗患处。
细辛的治病验方
第1步治风冷头痛,痛则如破,其脉微弦而紧:
细辛一两(净),川芎一两,附子(炮)半两净,麻黄一分。上细切,入连根葱白、姜、枣。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连进三服。(《普济方》细辛散)
第2步治偏头痛:
雄黄(研)、细辛(去苗叶,为末)等分。上二味,再同研匀。每服一字,左边疼搐入右鼻,右边痛搐入左鼻。(《圣济总录》至灵散)
第3步治伤风鼻塞:
细辛、紫苏、防风、杏仁、桔梗、薄荷、桑白皮。煎服。(《方脉正宗》)
第4步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
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伤寒论》小青龙汤)
第5步治鼻塞不通:
细辛末少许,吹入鼻中。(《普济方》)
第6步治牙齿痛久不瘥:
细辛(去叶苗)、荜拨。上二味等分,粗捣筛。每用半钱匕,水一盏,煎十数沸,热漱冷吐。(《圣济总录》细辛汤)
第7步治痰饮,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
茯苓四两,甘草、干姜、细辛各三两,五味子半升。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金匮要略》苓甘五味姜辛汤)
第8步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
麻黄二两(去节),细辛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
第9步治风入腹,切痛烦冤:
细辛、吴茱萸、干姜各半两,当归、防风各一两,芍药二两。上为末,每以半两,水二升,煮一升。温分三服,相续进之。(《元和纪用经》细辛汤)
第10步治口臭及匿齿肿痛:
细辛煮取浓汁,热含冷吐。(《圣惠方》)
第11步治耳聋:
细辛末,溶黄蜡丸鼠屎大。绵裹一丸,塞之。须戒怒气。(《龚氏经验方》聪耳丸)
第12步治虚寒呕哕,饮食不下:
细辛(去叶)半两,丁香二钱半。为末。每服一钱,柿蒂汤下。(《纲目》)
第13步治暗风卒倒,不省人事:
细辛末,吹入鼻中。(《世医得效方》)
第14步小儿客忤(按:本病症状是:面青,惊痛,不能说话;或颈项强硬,出现险象;或在夜中忽然惊啼不止):
用细辛、桂心,等分为末,每服少许放入小儿口中。
第15步口舌生疮:
用细辛、黄连,等分为末,搽患处,漱去涎汁。治小儿口疮,可用醋调细辛末贴敷脐上。
第16步鼻中息肉:
用细辛末时时吹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