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的发病原因
低血糖的发病原因
低血糖患者的发病诱因主要包括药物性和非药物性,然而真正发病的时候原因确实多种多样的,有很多爱好的美眉可能由于想要而减肥减少对食物的摄入,这样就会导致体内的血糖极速的下降,时间久了低血糖也是会发生的。
1胰岛素用量过多或病情好转后未及时减胰岛素。
2由于开会、外出参观、长期不吃早餐、收工较晚等原因使进食或加餐较平常时间推迟。
3活动量明显增加未相应加餐或减少胰岛素用量。
4进食量减少,没及时相应减少胰岛素。
5注射混合胰岛素的比例不当PZI比RI多1~2倍且用量较大,常常白天尿糖多而夜间低血糖。
6在胰岛素作用达到高峰之前没有按时进食或加餐。
7情绪从一直比较紧张转为轻松愉快时。
8出现酮症后,胰岛素量增加,而进食量减少。
9PZI用量过多。
10加剧低血糖的药物。
由此可见低血糖的发病原因并不是很复杂,人们在生活中情绪饮食方面稍微的不注意和不留神可能就会导致身体营养成分的不足,低血糖也就更加的容易发生了。因此建议那些爱美的女性朋友不要用节食的方法减肥,这样对身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
低血糖的鉴别诊断
1、 是否β细胞瘤?
2、有无垂体、肾上腺皮质、甲状腺以及胰腺α细胞的病变造成升血糖激素分泌不足?
3、 低血糖是器质性病变还是功能性改变?
4、 有无急慢性肝肾疾患影响血糖浓度的调节?
5、 近期内是否使用过影响血糖浓度的药物?
诊断程序
第一步 确定是否低血糖发作
根据低血糖发作症状及发作时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可以诊断。
第二步 空腹低血糖发作还是餐后发作?
根据低血糖发作与进餐的关系初步确定是功能性的还是器质性的。
对于已确定为低血糖发作的患者首先要问低血糖发作与进餐的关系。若是进餐后发作的低血糖,多数情况下是功能性的。系因食物剌激下,迷走神经兴奋,胰岛β细胞释放过多胰岛素引起低血糖;相反,空腹发作的低血糖,说明胰岛β细胞自主性地释放过多胰岛素,多为器质性病变。尤其要警惕β细胞瘤。
第三步 进一步确定餐后低血糖发作。
若低血糖发作于进餐后发生,宜行5小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其中任意一次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证实为餐后低血糖;若所有各次血糖值均大于2.8mmol/L,应注意在5小时内是否出现低血糖临床表现。若有低血糖临床表现,宜重复进行5小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重复试验过程中只要一次血糖小于2.8mmol/L,仍然确定有餐后低血糖。若5小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过程中血糖始终大于2.8mmol/L且无低血糖表现可视为正常。
第四步 寻找餐前低血糖发作的器质性病变的证据。
空腹出现的低血糖样症状时首先怀疑β细胞瘤,其次应排除胰外病变引起的低血糖。
先进行饥饿试验。饥饿12小时测血糖,若血糖大于2.8mmol/L延长至72小时,同时定期采血测胰岛素及葡萄糖浓度并计算胰岛素(μu)与葡萄糖(mg/dl)之比,即I/G之比。
若I/G在0.3以下,血葡萄糖浓度大于2.8mmol/L可视为正常,随访观察。
若I/G在0.3以上,不论血葡萄糖浓度是否低于2.8mmol/L均应疑及β细胞瘤。
若I/G在0.3以下,血葡萄糖浓度小于2.8mmol/L应根据有无饮酒史、营养物摄取情况、肝功能检查结果排除酒精中毒、营养不良以及肝衰竭所致低血糖。若无上述病因,应寻找胸腹腔恶性肿瘤的证据,排除这些肿瘤产生胰岛素样物质所引起的低血糖。
此外,还应注意检查垂体、肾上腺皮质机能,排除席汉-西蒙综合征、阿迪森病所致低血糖。
第五步 进一步确定β细胞瘤。
在实验室检查发现低血患者有高胰岛素血症,I/G比例大于0.3。
心悸心慌胸闷会引起哪些病症
1、活动性心肌炎:可有心悸、心慌、心动过速、心律不齐、胸闷气短等症状,应重点检查排除。
2、低血糖: 最常见的为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以中年女性多见,特点为无明确的发病原因,检查空腹血糖多正常,空腹时一般不引起低血糖发作,而发作时间常在餐后2~4小时(上午11点或下午3点),发作症状较轻,很少丧失知觉。低血糖的早期症状为心慌、乏力、饥饿感、手抖、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冰冷、或恶心呕吐等;主要是由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肾上腺素过多所致: 低血糖为发作性,不是经常性,也较少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
3.贫血: 贫血可引起头晕、心悸、心动过速等症状,但一般不引起胸闷的症状。
4.低血压: 也主要引起头晕症状,但血压60/90左右,一般不会引起供血的改变。
经常心慌头晕是怎么回事?或是这些原因
1、活动性心肌炎:可有心悸、心慌、心动过速、心律不齐、胸闷气短等症状,应重点检查排除。
2、低血糖:较好常见的为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以中年女性多见,特点为无明确的发病原因,检查空腹血糖多正常,空腹时一般不引起低血糖发作,而发作时间常在餐后2~4小时(上午11点或下午3点),发作症状较轻,很少丧失知觉。低血糖的早期症状为心慌、乏力、饥饿感、手抖、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冰冷、或恶心呕吐等;主要是由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肾上腺素过多所致:低血糖为发作性,不是经常性,也较少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
3、贫血:贫血可引起头晕、心悸、心动过速等症状,但一般不引起胸闷的症状。
4、低血压:也主要引起头晕症状,但血压60/90左右,一般不会引起供血的改变。
5、心血管功能紊乱:在临床上很常见,症状特点为:患者自觉胸闷、气短,主观感觉空气不足,呼吸不畅,常有叹息样呼吸,深呼吸或长出气后自感舒适;有时还常伴有心悸、心动过速、心前区刺痛,以及乏力、头晕、头脑不清、失眠等神经症状。症状多在精神因素后诱发或加重。也可伴有慢性咽炎,如咽部异物感等。患者常自觉症状明显,但心电图、心脏B超、胸部X线检查等,均无器质性病变发现。
肝硬化可引起血糖异常
肝脏是调节血糖浓度的重要器官。肝源性糖尿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它的发生不同于原发性糖尿病。糖尿病原因是多种因素导致胰岛素β细胞功能衰减,胰岛素分泌不足出现高血糖。而肝源性糖尿病是由于肝功能下降,导致肝脏对糖原合成、储存、分解等代谢过程发生紊乱而出现血糖升高。
有研究表明肝病时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产生胰岛素抵抗或摄入糖过多,不合理长期使用利尿剂等,都为血糖升高的病因。肝硬化患者常有糖耐量减低,10%~20%可发生肝源性糖尿病。其特点是空腹血糖可以正常,可升高,主要是餐后高血糖。
肝硬化患者可发生低血糖或高血糖。发生严重低血糖的患者较少,其原因是:一方面肝脏的储备能力很强,只要有20%的正常肝脏即可维持血糖稳定;另一方面肾脏也有糖原异生的能力,当肝脏功能减退时它可代替产生相当一部分葡萄糖。因此,严重的低血糖只发生于肝脏严重受损的晚期肝硬化患者。高血糖和糖耐量异常可见于部分肝硬化患者。
血糖高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 血糖高对新生儿的影响
糖尿病孕妇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可达50%-75%,其原因是胎儿分娩后,母亲停止供应血糖,胎儿血糖被利用合成糖原,新生儿体内仍继续分泌过量胰岛素而导致低血糖发生。
正常新生儿血糖
早产儿:1.1-3.4mmol/L
<1.1mmol/L为低血糖
足月儿:2.2-3.4mmol/L
<2.2,mmol/L为轻度低血糖
<1.68mmol/L为中度低血糖
<1.1mmol/L为重度低血糖
低钙和低镁血症均可出现呼吸暂停、青紫、腹胀、抽搐和惊厥等临床表现。
糖尿病孕妇中,即是足月新生儿仍可能发生胎儿肺部不成熟,已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胎儿高胰岛素血症和高血糖可促使糖原、蛋白质、脂肪合成增加,导致心肌细胞增生和肥厚。
荔枝吃多了会上火吗 荔枝为什么不宜多吃
荔枝病实际上是低血糖,发病者主要症状是头晕、出汗、面色苍白、乏力及心悸,部分患者会出现口渴、饥饿、腹痛和腹泻等表现。每天吃2公斤荔枝的人就有可能得“荔枝病”,发病者多为儿童。
医生介绍,中医有“一枚荔枝三把火”的说法,患有慢性扁桃体炎和咽喉炎的人,多吃荔枝会加重“虚火”;荔枝具有降血糖的药理作用,大量进食可引起低血糖,轻者头晕恶心、疲乏无力、腹痛腹泻、面色苍白等,重者嗜睡昏迷、抽搐、心律不齐、血压下降,甚至危及生命。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空腹进食大量荔枝,引起突发性低血糖所致,称为“荔枝脖”,以儿童为多见。
如果一次食用过多荔枝,摄入过多果糖,导致血糖(血糖是指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含量比正常降低许多而引起低血糖症。若不救治,可于数小时内死亡。尤其是儿童,更应注意不能多吃,否则会严重影响健康。
心慌气短胸闷是什么原因
1、活动性心肌炎:可有心悸、心慌、心动过速、心律不齐、胸闷气短等症状,应重点检查排除。
2、低血糖:最常见的为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以中年女性多见,特点为无明确的发病原因,检查空腹血糖多正常,空腹时一般不引起低血糖发作,而发作时间常在餐后 2~ 4小时(上午11点或下午3点),发作症状较轻,很少丧失知觉。低血糖的早期症状为心慌、乏力、饥饿感、手抖、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冰冷、或恶心呕吐等。
3、贫血:贫血可引起头晕、心悸、心动过速等症状,但一般不引起胸闷的症状。
4、低血压:也主要引起头晕症状,但血压60/90左右,一般不会引起供血的改变。
5、心血管功能紊乱:在临床上很常见,症状特点为:患者自觉胸闷、气短,主观感觉空气不足,呼吸不畅,常有叹息样呼吸,深呼吸或长出气后自感舒适;有时还常伴有心悸、心动过速、心前区刺痛,以及乏力、头晕、头脑不清、失眠等神。
不管是身体出现什么症状,都不可以忽视,一定要及时的发现并且控制,因为疾病的病发有急性和慢性,如果自己发现了却没有治疗的话,会助长疾病的恶化,从而危害身体。尤其是体质比较差的儿童和老年人,一定要做好平时的预防和保护措施。
巨大儿的临床表现
孕妇常有腹部沉重,腹痛,呼吸困难等,伴体重增长迅速。
新生儿的表现因发病原因不同而异:
1.母亲有糖尿病的巨大儿
可有以下表现及并发症:①窒息、颅内出血:因胎儿过大,易发生难产和产伤,是导致窒息和颅内出血的主要原因;②低血糖:发生率约为58%~75%,因胰岛素量增加所致。多为暂时性;③呼吸困难:主要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死亡率较高;④低血钙:发生率约为60%,可能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有关;⑤红细胞增高:血黏稠度高,易发生血管内凝血,形成静脉血栓。常见肾静脉血栓,临床可出现血尿及蛋白尿;⑥高胆红素血症:生后 48至72小时内可出现,尤以胎龄<36周更为常见。⑦约有10%伴有先天性畸形。
2.Rh溶血病巨大儿
除溶血表现外,易发生低血糖。
3.Beckwith综合征巨大儿
其外表呈突眼、舌大、体型大伴脐疝,有时伴其他先天性畸形。在新生儿早期约50%可发生暂时性低血糖。本症病死率高。
4.大血管错位巨大儿
主要表现为青紫、气促、心脏扩大,生后早期易发生心力衰竭。
低血糖发病的症状有哪些呢
低血糖的早期反应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肾上腺素过多的症状,然后出现脑神经功能上的障碍。症状的严重程度大致与血糖下降的程度和速度呈平行关系,但不是绝对的平行,也不是血糖降到某个数值就一定出现症状。轻度血糖下降的病人,可以没有症状;如下降太快也可能出现症状。
低血糖发生的次数越多,症状会不断发生变化,变得更不典型。在得病的头几年内,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有心慌、手抖、出汗、头晕、饥饿、无力等明显自觉症状,若纠正及时,很少发生低血糖昏迷。随着病程拉长、病情加重,低血糖发作的症状变得很不典型,以神经精神障碍表现为重,严重者发生昏迷。
如果患上了低血糖,最早的症状是会出现,心慌、手抖、出冷汗等这些小病症,所以说,每个人都应该对这个病症的症状有个基本了解的,有了了解之后,也就可以及时的判断出自己有没有患上低血糖,相信这些,会给大家带去很多帮助的。
低血糖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第一步 确定是否低血糖发作根据低血糖发作症状及发作时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可以诊断。
第二步 空腹低血糖发作还是餐后发作?
根据低血糖发作与进餐的关系初步确定是功能性的还是器质性的。
对于已确定为低血糖发作的患者首先要问低血糖发作与进餐的关系。若是进餐后发作的低血糖,多数情况下是功能性的。系因食物剌激下,迷走神经兴奋,胰岛β细胞释放过多胰岛素引起低血糖;相反,空腹发作的低血糖,说明胰岛β细胞自主性地释放过多胰岛素,多为器质性病变。尤其要警惕β细胞瘤。
第三步 进一步确定餐后低血糖发作。
若低血糖发作于进餐后发生,宜行5小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其中任意一次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证实为餐后低血糖;若所有各次血糖值均大于2.8mmol/l,应注意在5小时内是否出现低血糖临床表现。若有低血糖临床表现,宜重复进行5小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重复试验过程中只要一次血糖小于2.8mmol/l,仍然确定有餐后低血糖。若5小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过程中血糖始终大于2.8mmol/l且无低血糖表现可视为正常。
第四步 寻找餐前低血糖发作的器质性病变的证据。
空腹出现的低血糖样症状时首先怀疑β细胞瘤,其次应排除胰外病变引起的低血糖。
先进行饥饿试验。饥饿12小时测血糖,若血糖大于2.8mmol/l延长至72小时,同时定期采血测胰岛素及葡萄糖浓度并计算胰岛素(μu)与葡萄糖(mg/dl)之比,即i/g之比。
若i/g在0.3以下,血葡萄糖浓度大于2.8mmol/l可视为正常,随访观察。
若i/g在0.3以上,不论血葡萄糖浓度是否低于2.8mmol/l均应疑及β细胞瘤。
若i/g在0.3以下,血葡萄糖浓度小于2.8mmol/l应根据有无饮酒史、营养物摄取情况、肝功能检查结果排除酒精中毒、营养不良以及肝衰竭所致低血糖。若无上述病因,应寻找胸腹腔恶性肿瘤的证据,排除这些肿瘤产生胰岛素样物质所引起的低血糖。
此外,还应注意检查垂体、肾上腺皮质机能,排除席汉-西蒙综合征、阿迪森病所致低血糖。
第五步 进一步确定β细胞瘤。
在实验室检查发现低血患者有高胰岛素血症,i/g比例大于0.3。
诱发糖尿病低血糖的6大因素
糖尿病的诱发因素
1、降糖药物使用不当,包括磺脲类药物和胰岛素。
2、合并肝肾功能损伤:病程长、肾脏排泄功能减退易造成降糖药物蓄积,从而引起药物性低血糖。
3、饮食因素:进餐不及时、进餐量不足、用药与进餐时间不匹配均可诱发低血糖发生。
4、运动因素:空腹运动、运动时间过长或运动量过大可诱发低血糖发生。
5、老年患者:老年人激素调节能力差,合并症多,容易并发低血糖。
6、另外,在使用胰岛素的患者中,消化不良导致的胃排空延迟也是引起低血糖的原因之一。
低血糖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低血糖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往往发生在身体素质较差的人群中间,一般表现为心慌、出汗、头晕等,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那么,低血糖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小编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1胰岛素用量过多或病情好转后未及时减胰岛素。
2由于开会、外出参观、长期不吃早餐、收工较晚等原因使进食或加餐较平常时间推迟。
3活动量明显增加未相应加餐或减少胰岛素用量。
4进食量减少,没及时相应减少胰岛素。
5注射混合胰岛素的比例不当PZI比RI多1~2倍且用量较大,常常白天尿糖多而夜间低血糖。
6在胰岛素作用达到高峰之前没有按时进食或加餐。
7情绪从一直比较紧张转为轻松愉快时。
8出现酮症后,胰岛素量增加,而进食量减少。
9PZI用量过多。
10加剧低血糖的药物。
以上十条是容易发生低血糖的常见情况,为了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小编在这里建议大家好好看一下上面的内容,一日三餐要规律,不能不吃早餐,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希望大家要重视起来,也希望大家能够远离低血糖的困扰。
荔枝吃多了会怎么样
1、上火
一颗荔枝三把火。按照中医学理论,荔枝属于温热性,多吃易上火不消化,可能会口舌生疮,口臭口干,甚至流鼻血。湿热体质或胃肠机能不佳者,不宜多吃。对孩子来说,荔枝和芒果、龙眼等水果一样,内火重的小朋友最好不要吃,而正常儿童也尽量少吃;对老人而言,有便秘现象的老人尽可能不要食用;特别是有肝病、肾病、糖尿病、胃肠病患者更应慎重。
2、轻者得“荔枝病”
什么是“荔枝病”呢?荔枝病实际上是低血糖,发病者主要症状是头晕、出汗、面色苍白、乏力及心悸,部分患者会出现口渴、饥饿、腹痛和腹泻等表现。每天吃2公斤荔枝的人就有可能得“荔枝病”,发病者多为儿童。
医生介绍,中医有“一枚荔枝三把火”的说法,患有慢性扁桃体炎和咽喉炎的人,多吃荔枝会加重“虚火”;荔枝具有降血糖的药理作用,大量进食可引起低血糖,轻者头晕恶心、疲乏无力、腹痛腹泻、面色苍白等,重者嗜睡昏迷、抽搐、心律不齐、血压下降,甚至危及生命。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空腹进食大量荔枝,引起突发性低血糖所致,称为“荔枝脖”,以儿童为多见。
3、重者会出现昏迷,甚至死亡
如果一次食用过多荔枝,摄入过多果糖,导致血糖(血糖是指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含量比正常降低许多而引起低血糖症。若不救治,可于数小时内死亡。尤其是儿童,更应注意不能多吃,否则会严重影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