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发病年龄与预后有何关系
高血压发病年龄与预后有何关系
高血压患者的发病年龄与预后关系密切。
英国医生对1000多名高血压患者,进行了近 30年的追踪观察,并对高血压患者的死亡率与总人口的预期死亡率作了比较,发现在30~39岁年龄组,高血压患者的死亡率,是总人口预期死亡率的7.5倍;40~49岁年龄组是4.91倍;5 0~59岁年龄组是2.2倍。如果高血压病人的发病年龄超过60岁,则其死亡率并不比预期死亡率大。
除40~49岁年龄组外,其他所有年龄组的死亡率,男性均高于女性。
这项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发病年龄愈小,则预后愈差,这就提醒那些年龄在60以下,有猝死家族史及舒张压持续在16.0kpa(120mmhg)以上者,应积极及时地进行有效的治疗。
肥胖和高血压的关系
血压和体重的关系在儿童和青年期即已存在。高血压的危险随年龄和体重的增加而进行性增加。血压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的人,其体重的增加对高血压起重要作用。如随着年龄增加而体重不增加,就很少甚至没有与年龄相关的血压增加。高血压发病的相对危险性( RR)随BMI增加而明显增加也受年龄影响。年龄越小RR随BMl上升越快,年龄越大则越慢。BMI每增加一个单位(kg/m2 ),确诊和临界以上高血压发病的RR分别增加10.8%和8.6070。在男性55~59岁组确诊高血压发病RR在不同BMI组甚至无明显改变。此结果意味着控制体重对35~45岁人群比对50~59岁更重要。BMI对临界高血压发病影响在女性比男性更强。
肥胖症作为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不但与血压呈显著正相关,使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升高,基线BMI水平还与4年中新发高血压密切相关。
肥胖症者易于发生高血压的原因在于:肥胖者脂肪组织增多,耗氧量加大,心脏做功量大,促使心肌肥厚,左心室负担尤其加重,久之易诱发高血压。而高胰岛素血症、IR也是肥胖者患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原因。肥胖者胰岛素抵抗所致的高胰岛素血症对肾上腺素能统和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有刺激作用。
坏脾气也会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高血压病是生活中常见慢性疾病,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高血压本身会引起头痛、眩晕、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症状。如果血压控制不好,可以造成眼底、大脑、心脏、肾脏等靶器官的损害,严重时会突然引起心肌梗死、脑卒中,直接危害生命。因此临床建议,一旦确诊为高血压病则为终身性疾病,需要不间断地治疗。
"坏脾气"可能导致高血压
拿高血压来说,高血压是生物、心理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生物因素是高血压发生的生理基础,精神紧张、情绪波动与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与高血压的形成和波动密切相关。临床观察发现,不论是愤怒、焦虑、恐惧,还是悲喜过度都可使血压升高,即使服用某些抗高血压的药物时也是如此。因此,调整或稳定情绪,坚持放松训练,对防治高血压的发生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高血压是一种危险的疾病,如果控制不好,很容易诱发中风、心肌梗塞等各种危险的并发症,所以人们要及时掌握高血压的危险信号,及早控制血压,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你存在高血压风险吗
认识高血压,首先要从认识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开始,然后有意识地去改变可以改变的因素,尽可能降低患高血压病的风险。以下是目前科学研究公认的一些危险因素,读者可以自我检查一下:你存在这些高血压风险吗?
一 遗传因素
家族史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表明,有家族史的子女患高血压的危险是无家族史的2倍;有家族史患者较无家族史患者发病年龄偏低,血压水平较高。
先天因素对高血压的影响,是现代医学所不能控制的。但目前已经有很多针对高血压靶向基因的研究,期望有一天基因疗法能攻克高血压的先天难题。
二 年龄
高血压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发病率上升,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普遍较高。
老年人常常合并有高血糖、高血脂等多种代谢异常,其靶器官损伤发生率高、损伤的靶器官多、损伤程度重。此外,近30年我国人群心脑血管病(主要是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均已提前。因此,对高血压病等慢性病的早认识、早预防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对于自身健康的维护十分必要。
三 性别
性别是影响高血压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性别的高血压发病率有明显的差异。国内外研究比较一致的发现,45岁或50岁之前男性高血压的发病率高于女性,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比女性血压增加快。但更年期后,女性增加较快,这与更年期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内分泌环境紊乱有关系。
四 超重和肥胖
超重或肥胖是国际上公认的高血压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及是否健康的方法。
体重指数计算公式:体重(kg)÷身高(m)的平方(kg/m2 )。
中国成人正常体重指数为19~24,体重指数≥24为超重,≥28为为肥胖。
人群中BMI每增加3,4年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男性增加50%,女性增加57%.
此外,身体脂肪的分布与高血压发生也有关。腹部脂肪聚集越多,血压水平就越高。腰围男性≥2250px或女性≥2125px,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腰围正常者的4倍以上。
五 糖尿病
许多研究表明,糖尿病与高血压病有关,在治疗高血压病的同时需要对相关的临床疾病(如糖尿病)进行适当治疗。高血压会促进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对于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应与降糖治疗一样重要;同时,高血压人群也要加强对2型糖尿病的预防力度,才能有效地减轻糖尿病及高血压的协同危害。
六 血脂水平
国内外很多研究证据表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脂水平普遍较高。国内研究发现,农牧区蒙古族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中包括高血脂,国内其他多个地区的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的结果。
七 饮酒
流行病学研究均证实,长期过量饮酒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关。虽然少量饮酒后短时间内血压会有所下降,但长期少量饮酒可使血压轻度升高,过量饮酒则使血压明显升高。我国的饮酒人数众多,部分男性高血压患者有长期饮酒的嗜好和饮烈度酒的习惯。所以,有饮酒习惯的人,应重视长期过量饮酒对血压的影响。此外,饮酒还会降低降压治疗的疗效,而过量饮酒甚至可以诱发急性脑出血或心肌梗死的发作。
八 吸烟
研究认为,吸烟引起原发性高血压会导致肺功能下降,进而损伤右心。右心供血的右冠状动脉亦受吸烟影响,这就可能导致高血压的发生。也有研究表明,烟中的尼古丁能刺激心脏跳动,长期大量吸烟,可以引起小动脉持续收缩,使血压升高。
九 不良膳食结构
高钠、低钾膳食 膳食结构与高血压病密切相关。在我国高钠、低钾膳食是高血压发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研究表明,钠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和患病率呈正相关,而钾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在我国,人体摄入的约80%的钠来自烹调用盐或含盐高的腌制品,因此限盐首先要减少烹调用盐,少食用各种咸菜及盐腌的食品。目前,WHO建议每人每日食盐量应该从原来的6克减少到5克,才能有效控制高血压。
肾性高血压是怎么回事呢
1.年龄:发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2.食盐:摄入食盐多者,高血压发病率高,有认为食盐<2g/日,几乎不发生高血压;3-4g/日,高血压发病率3%,4-15g/日,发病率33.15%,20g/日发病率30%。
3.体重:肥胖者发病率高。
4.遗传: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
5.环境与职业:有噪音的工作环境,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均易发生高血压,城市中的高压发病率高于农村。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会遗传么
不会遗传。但是原发病高血压有一定的遗传性,之所以说有一定的遗传性,是因为高血压发病除了遗传性外,更多地与年龄,是否肥胖,是否吸烟是否有糖尿病等多种因素有关。
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怎么回事
1、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sPGN)是根据光镜所见的一种病理形态学诊断的肾炎,是一组以弥漫性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及不同程度系膜基质增多为主要特征的肾小球疾病。
2、本病多见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及青年,儿童发病多见于3~15岁,平均年龄8 岁,成人的平均发病年龄25 岁。男性发病率稍多于女性。本病的特点是临床表现多样化,几乎各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形式及临床表现均可见于其中。轻者主要表现为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及慢性肾小球肾炎,重者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3、系膜增生性肾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年龄较大的儿童和青年发病率较高,高峰年龄为16~30 岁。男性病例略高于女性。本病多数起病隐匿,常见上呼吸道感染为前驱症状,其发生率为30.8%~40.3%。本病的特点是临床表现多样化,几乎各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形式及临床表现均可见于其中。
4、轻者主要表现为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及慢性肾小球肾炎,重者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患者中30%~100%的病例有镜下血尿,20%~30%有反复发作的肉眼血尿;蛋白尿从微量到大量或肾病综合征表现者均有,多数患者表现为中等量选择性蛋白尿;30%病例出现轻度高血压,发病初期绝大多数肾功能正常,后期有10%~25%的病例出现肾功能减退。此外,部分病人有腰痛,可能与肉眼血尿有关。本病的临床表现与病理改变有明显关系,如显着弥漫性系膜增生和典型的肾病综合征病例,其发展倾向于持续性蛋白尿和进行性肾功能不全。系膜增生伴局灶节段性硬化者,临床上也易发生肾功能不全。而部分系膜增生不明显的病人,其病变进展缓慢预后较好。
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如何导致的
1、年龄
发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2、食盐
摄入食盐多者,高血压发病率高,食盐<2g/日,几乎不发生高血压;
3、体重
肥胖者发病率高。
4、遗传
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可能与遗传性肾排钠缺陷有关。
5、环境与职业
有噪音的工作环境,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均易发生高血压。
导致高血压的原因是什么
1、年龄:发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2、食盐:摄入食盐多者,高血压发病率高,有认为食盐2g/日,几乎不发生高血压;3-4g/日,高血压发病率3%,4-15g/日,发病率33.15%,20g/日发病率30%。
3、体重:肥胖者发病率高。
4、遗传: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
5、环境与职业:有噪音的工作环境,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均易发生高血压,城市中的高压发病率高于农村。
高血压的遗传几率有多高
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比无高血压家族史的人更易患高血压。父母中有一人是高血压患者,子女的高血压发生率可达28%,父母如果都是高血压,子女的高血压发生率可达46%。高血压病人的成人兄弟姐妹中65%可患高血压,其中单卵双生子比其他亲属高血压相关性更高。一些与高血压发病有关的因素,如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高盐饮食等,与遗传也有密切关系。
概括为两大因素,即基因加环境,即在多基因遗传的作用下,再加上同家族共同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性格爱好等等而出现家族中多发病的倾向。但这也并不是说,父母患高血压,子女就一定会患有高血压,通过控制高血压的其它诱因,如抽烟、嗜酒、过度疲劳、情绪不稳定等,高血压是可以减少发病的。
人们患上高血压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遗传: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都是有家族遗传史的。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与正常人群高血压的概率要大很多。根据临床调查,近33%的高血压患者是由于遗传病因导致的。如果一个家庭的历史,和坏习惯,更容易诱发高血压。
年龄:发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通常老年人的高血压的高危人群,这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一般来说,老年人患高血压的风险更大。许多老年人非常容易受到高血压的危害,因此,它是一种高血压有密切关系的因素,但高血压对对象没有年龄限制,但总人口,年龄每增加10岁,高血压的发病率的相对危险性增加一部分。
食盐:摄入食盐过多,也是会导致高血压疾病的产生。每天吃多少,将直接影响血压状况。在日常生活中,饮食不当是导致高血压的风险是主要因素之一,这是我们需要提高警惕。坚持科学的饮食可以帮助我们远离高血压的风险,反之,不合理的饮食会把我们的风险高血压的深渊。吃太多的盐,可以导致高血压。此外,钾和钙的摄入太低,优质蛋白质的摄入,也被认为是一个因素,可以使血压升高。
体重:肥胖者发病率高。人类肥胖可以使脂肪含量增加,身体本身会造成很大的负担,和体重的增加,对心脏造成更大的负荷,血容量增加血管阻力增加。因此,高血压的发病的肥胖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社会心理应激:据调查表明,社会心理应激与高血压发病有密切关系。应激性生活事件包括父母早亡、失恋、丧偶、家庭成员车祸死亡、病残、家庭破裂、经济政治冲击等。遭受生活事件刺激者高血压患病率比对照组高。据认为,社会心理应激可改变体内激素平衡,从而影响所有代谢过程。
肾因素:肾髓质间质细胞分泌抗高血压脂质如前列腺素、抗高血压中性肾髓质脂等分泌失调,排钠功能障碍均可能与高血压发病有关。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因素应该说是类似的,因为他们病的发病原因是一样的心脏病的发病跟脑血管病的发病主要的因素都是相似的,第一个就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也是万病之首,最恶的一个病。为什么?它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就是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心脑血管病,心脏的动脉粥样硬化就是心肌梗死。
脑子的动脉粥样硬化,就是我们说的脑中风,所以第一个因素就是高血压。如果把高血压能控制好了,那么他得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要小的多,第二个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指的就是,它动脉里面内膜发生了一种粥样的硬化粥样就跟脂肪代谢紊乱造成的,我们不必细说但是动脉粥样硬化,往往跟血脂高有关系,所以高血压是第一个致病的因素,第二个就是血脂高有关系第三个糖尿病。
没有糖尿病的人,它得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可能性要小的多,有糖尿病的患者,合并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可以说是相当高可以高到75%以上,因此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高血压都是他主要的患病的因素其他的比如说年龄,年龄越大得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越大,那么现在的趋势就是脑中风发病年龄,包括心肌梗死的发病年龄,比过去要年轻的多。这也是一个很可怕的事,年纪轻轻的就得了中风。或者年纪还不大就得了心肌梗死,影响一辈子所以我们的防治工作更为重要。
年龄与高血压病也有关系吗
高血压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有些统计资料表明, 1O岁以下仅占总患病数的10%左右,40岁以上占总数的 90%左右。我国资料表明,4~14岁发病率为0.86%,15~20 岁为3.11%,20~29岁为3.91%,30~39岁为4.95%,40~ 49岁为8.60%,50~59岁为11.38%,6O~69岁为17.23%。
由此可见,40岁以后发病率明显增加。女性还常发生绝经期高血压,这也提示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内在生理变化或长时间的外界因素作用,适于本病的发生。
高血压发病年龄与预后有何关系
高血压患者的发病年龄与预后关系密切。英国医生对1000多名高血压患者,进行了近 30年的追踪观察,并对高血压患者的死亡率与总人口的预期死亡率作了比较,发现在30~39岁年龄组,高血压患者的死亡率,是总人口预期死亡率的7.5倍;40~49岁年龄组是4.91倍;5 0~59岁年龄组是2.2倍。如果高血压病人的发病年龄超过60岁,则其死亡率并不比预期死亡率大。除40~49岁年龄组外,其他所有年龄组的死亡率,男性均高于女性。
这项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发病年龄愈小,则预后愈差,这就提醒那些年龄在60以下,有猝死家族史及舒张压持续在16.0kpa(120mmhg)以上者,应积极及时地进行有效的治疗。
高血压发病时间与后代健康相关
来自弗雷明汉心脏研究的新数据显示,如果父母早年(<55岁)罹患高血压,则其子女在成年后发生高血压及死于心血管病的风险增加。研究者认为,虽然现行实践已在关注高血压患者的家族史,但是该研究发现了患者发病年龄的附加价值。该研究于2017年5月12日发表于《BMJ》。
来自布莱根妇女医院的Susan Cheng教授表示,鉴于高血压患者子女的发病风险增加,所以他们有可能从定期血压监测和生活方式咨询获益。
为明确早发型 vs 迟发型高血压在子代高血压和心血管死亡中的作用,研究者对多代前瞻性弗雷明汉心脏研究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者对3614例一代受试者和1635例二代受试者(血压正常)的血压进行了连续测量。
在26年的随访中,481例(29%)子代受试者发生了高血压;在这些第二代成年人中,父母双方或单方55岁后发生高血压和父母血压正常相比并未增加子代的高血压风险。相反,父母双方或单方在55岁前发生高血压则明显增加了子代的高血压风险(单方 HR 2.0;双方 HR 3.5)。
子代的心血管死亡风险随高血压发病年龄的提前逐渐增加(p<0.001)。与非高血压受试者相比,45岁前发生高血压会明显增加心血管死亡(OR 2.2)和冠脉死亡(HR 2.3)的风险;65岁及以后发生高血压者的心血管死亡(OR 1.5)和冠脉死亡(OR 1.4)也有增加。
研究者建议,评估患者的家族性高血压风险时应区分早发型和迟发型高血压;这对评估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预后风险也同样重要。研究者还指出,临床实践中早发型高血压患者较迟发型高血压患者接受积极降压治疗的可能性更低。该研究强调,早发型患者同样需要恰当的治疗,甚至是更加针对性的降压治疗;但高血压的发病年龄能否更加准确的预测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尚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