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烫伤危害
专家解读烫伤危害
一、烫伤给人造成的危害,不止是皮肤表面的疤痕,烫伤后皮肤会受到非常严重的创伤,这些疤痕一般很难去掉,所以会给患者的心灵造成一定的压力,这也就是烫伤给患者带来的双重困扰,一方面是疤痕的痛苦,一方面是心里的承受。
二、发生烫伤后,如果贻误治疗时间,有可能会因为身体免疫力低下或者长时间不宜活动,而发生大面积感染,这样的情况下就会陷入生命危险。
三、有的患者在严重烫伤后,必须卧床治疗,但是这也的话因为患者经常不能自由活动,会加大引起褥疮的可能性,另外还有的患者因为不能正常活动,造成心肺功能下降,引发肺炎,甚至各脏器功能衰竭,这些都是烫伤后的危害。
以上就是专家对于烫伤的危害做出的解读,希望大家都能对烫伤引起重视,不要在轻视烫伤的危害了,如果发生烫伤就要尽早的去正规医院治疗,以免因小失大。
最后我们来介绍一下烫伤的注意事项:
不要吃会上火的食物,辛辣的食物吃了会使人上火的,所以会使人上火的食物都是不能够吃的,吃了之后上火会使被烫伤的部位化脓的。
不要盖住受伤部位,被烫伤的部位是很痛的,我们如果再用东西盖住哪里,会产生很高的温度,令受伤部位更加疼痛难忍,并且还会生脓甚至腐烂。
春季哪些妇科病高发
1、阴道炎
健康女性的阴道由于解剖结构的特点,对病塬体的侵入有天然的防御功能,不会出现炎症。但是,当阴道的自然防御功能受到破坏时,尤其是在春季,细菌活跃,加上人体早晚温差大,易导致人体生物钟紊乱,易于细菌侵入,从而引发阴道炎。
妇科专家解读阴道炎的危害:阴道炎如果得不到彻底根治,可并发滴虫性尿道炎、膀胱炎、肾盂炎,由于滴虫能吞噬精子,可引起不孕症。霉菌性阴道炎还可引发早产、胎儿感染畸形等。
2、盆腔炎
女性内生殖器(如子宫、输卵管、卵巢等)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时,都称为盆腔炎。盆腔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妇科专家解读宫颈炎的危害:盆腔炎是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炎症,如不及时治疗,往往会从急性盆腔炎变成慢性盆腔炎,导致不孕症的发生,让女性后悔不已。卵巢功能损害时可有月经失调、输卵管粘连,阻塞时可致不孕。
3、宫颈炎
子宫颈是阻止病塬微生物进入子宫、输卵管以及卵巢的一道重要防线。春季人体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得此病。
妇科专家解读宫颈炎的危害:宫颈炎有急性和慢性两种,以慢性宫颈炎多见,常表现为宫颈糜烂。宫颈糜烂是由于受炎性分泌物的浸渍、宫颈鳞状上皮脱落,由宫颈管的柱状上皮覆盖代替。宫颈炎如不能及时查出,会恶化为宫颈癌。
专家解读七种杀精传言
1.三角内裤和平脚裤差别不大。
许多人认为与平脚内裤相比,穿三角内裤会使阴囊温度升高,伤害精子。这种担心其实没有必要。1998年纽约大学就做过研究,发现无论穿哪种内裤,对阴囊的影响都差不多。专家的建议是,不用花太多心思挑内裤的花样,反倒是要多让阴囊通通风、透透气。
2.笔记本电脑别放腿上。
2005年纽约大学研究发现,长时间在膝盖上使用笔记本电脑,会使阴囊温度明显升高。但电子设备如手机或音乐播放器等发出的无线电波,是否对精子有不利影响,科学家们还在研究中。比较保险的方法是,尽量别将它们长时间放在裤子口袋内。
3.热水澡是大忌。
热水澡、蒸桑拿,都是明确会影响精子数量和质量的“凶手”。一般,一周一次是比较合适的频率。
4.肥胖。
超重对睾丸功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肥胖者体内睾丸酮会更多地转化为雌二醇,从而影响精子数量和质量;另一方面,睾丸附近的脂肪组织过厚也会导致阴囊温度升高。所以,要想精子质量好,减肥势在必行。
5.麻醉药。
有研究表明,麻醉剂等药物会损伤男性内分泌,长期服用止痛药也会产生这种副作用。因此,即使是非处方药,都应该谨慎服用。
6.吃红肉不影响精子质量。
研究人员分析了以往的多项试验,发现没有明确证据能支持这两者之间的关联。但最好的选择是多吃鱼肉。
7.衰老。
随着年龄增长,男性精子的数量和质量都会下降。如果父母年龄都比较大,新生儿患唐氏综合征、精神分裂的风险就会增加。但总体来看,衰老对男性的影响不如对女性那么大,七八十岁的男人照样能做父亲。
专家解读女性不孕的原因
女性的年龄是女性出现不孕的常见原因,一般临床上女性最佳的生育年龄在18和27岁之间,在这个时候是生育最为旺盛的时候,当女性的年龄达到27岁后,生育能力就会渐渐爱你的下降,当女性的年龄达到35岁时,生育能力就会直线下降,到后面基本上已经不能再生育。
女性身体出现血栓也是导致女性无法怀孕的一个原因,血栓就是女体内的血液凝结手打破阻碍的一种疾病,这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疾病,因为血液不能凝结,因此就会导致出血量增加,当患者怀孕之后就很容易出现流产。
生殖系统疾病是女性出现不孕最大的原因,比如女性患有阴道炎,宫颈糜烂,子宫肌瘤,多囊卵巢综合症,卵巢早衰等都可以引发不孕症的出现,而且这些疾病引发不孕的几率相当的高。
另外如果女性无法正常的排卵,也可以导致不孕症的出现,这种情况在某些时候被认为是女性过早的出现绝经,一般来说不排卵发生在育龄女性的身上是女性的第二生殖器官出现异常的表现,一般可以通过促排卵的方法治疗。
不孕不育专家说女性不孕发生比男性更加的普遍,但是并不是说当女性字啊患上不孕症的时候就一定无法再生育,只要将某些发病的根源去除,或者借助一些人工的助孕方法,那么女性还是有几率可以怀孕的,因此不孕症患者不应该气馁。
女性春季保健常识预防妇科疾病小方法
一、阴道炎
健康女性的阴道由于解剖结构的特点,对病塬体的侵入有天然的防御功能,不会出现炎症。但是,当阴道的自然防御功能受到破坏时,尤其是在春季,细菌活跃,加上人体早晚温差大,易导致人体生物钟紊乱,易于细菌侵入,从而引发阴道炎。
妇科专家解读阴道炎的危害:阴道炎如果得不到彻底根治,可并发滴虫性尿道炎、膀胱炎、肾盂炎,由于滴虫能吞噬精子,可引起不孕症。霉菌性阴道炎还可引发早产、胎儿感染畸形等。
二、盆腔炎
女性内生殖器(如子宫、输卵管、卵巢等)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时,都称为盆腔炎。盆腔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妇科专家解读宫颈炎的危害:盆腔炎是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炎症,如不及时治疗,往往会从急性盆腔炎变成慢性盆腔炎,导致不孕症的发生,让女性后悔不已。卵巢功能损害时可有月经失调、输卵管粘连,阻塞时可致不孕。
三、宫颈炎
子宫颈是阻止病塬微生物进入子宫、输卵管以及卵巢的一道重要防线。春季人体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得此病。
妇科专家解读宫颈炎的危害:宫颈炎有急性和慢性两种,以慢性宫颈炎多见,常表现为宫颈糜烂。宫颈糜烂是由于受炎性分泌物的浸渍、宫颈鳞状上皮脱落,由宫颈管的柱状上皮覆盖代替。宫颈炎如不能及时查出,会恶化为宫颈癌。
少白头是早衰信号吗
专家解读:少白头不能统称为病,要看情况决定,有的是先天基因决定的,不能算是病态,有的是后天失于调养,头发营养变差导致的就属于病态,需要治疗。
头发由黑变白,一般是毛发的色素细胞功能衰退,当衰退到完全不能产生色素颗粒时,头发就完全变白了。正常人从35岁开始,毛发色素细胞开始衰退。而有的人20来岁就白了,医学上称“须发早白”、“少年白发”,俗称“少白头”。
少白头是一种早衰标志吗?
专家解读:少白头如果是基因决定的不算早衰标志,如果是因为身体营养功能障碍,中医认为的肝肾不足、精血亏虚所致,则提示身体机能提前开始衰老。
经常听人说少白头是“血热”导致的,这种说法有依据吗?
专家解读: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肝肾藏精血,因此毛发的营养情况离不开肝肾失调和精血亏虚。常见的原因有:血热伤阴、肝肾不足、气血亏虚都可以导致毛发早白。头发的营养来源于血,血热生风,灼伤阴精,导致毛发失去营养只是其中一种原因。
西医认为,少白头和精神过度紧张、用脑过度等因素也有关,您认同这样的说法吗?
专家解读:西医和中医其实有相通之处,所谓的精神紧张属于中医的情志不调,情志不畅可以郁而化火,因此可以出现中医所说的“血热”症;营养不良相当于中医的肝肾不足、气血精液亏虚,而用脑过度和中医说的“思虑过劳,易伤心脾”常耗伤心血、损伤脾气,最终导致气血不足,毛发失去濡养。以上几种原因无论从中医还是西医角度都是常见的病因。
有的人少白头从十几岁就开始了,有的人从20-30岁开始出现,而且有的人白发很多,有的人白发很少,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专家解读:关于少白头每个人表现是不一样的,正常人任何年龄段都可以长一些白头发,如果不是长得特别多,或者逐渐呈增加趋势,不能算少白头。此外,临床上如内分泌疾病垂体病变、免疫失调疾病白癜风、慢性消耗性疾病、白化病、营养不良等都可以出现少白头。除了根据年龄去判断,也应该结合自身不适症状或者病史、病因。
专家带你解读小儿疝气
疝气分为直接型、间接型两种,直接型是由腹壁薄弱造成的,常见于中老年人。小儿疝气95%以上属间接型,俗称脱肠或坠肠,是小儿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的,约占总手术的50%。形成的原因是胎儿在母体发育期间,睾丸由腹腔向下延伸至腹股沟再进入阴囊,形成腹腔和阴囊相通的管道,即俗称的疝气囊。而女宝宝则是腹膜鞘状突由腹腔延伸到大阴唇处。女宝宝疝气囊会沿着圆韧带走,从而产生疝气或水肿,严重时可合并卵巢、输卵管甚至子宫掉入疝气囊的情况。
大部分婴儿出生后此构造逐渐关闭,但有一部分则没有封闭。如果腹腔内容物如小肠等经由此构造进入腹股沟,甚至到了阴囊,就形成了疝气。若此构造虽未封闭但很细小,则可能只有腹水流入,形成阴囊水肿。
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
除了这种先天性应封闭而未封的腹膜鞘状突之外,另一个构成腹股沟疝气的必要条件是腹压增大。最常见的原因是小孩因哭闹、咳嗽、排便或运动时形成腹部压力增加,使得腹腔内的肠子、网膜、卵巢或腹水被推进疝气袋内,产生腹股沟区域的一个突出肿块。此时较大的孩子会叫痛,较小的婴幼儿则以无原因的哭闹来表现。一旦停止哭闹或运动,疝气袋内的肠水会因腹压下降而自动复位、肿块消失。
消失的肿块
由于肿块有时出现有时消失,无经验的父母不一定能在第一时间察觉,往往在小儿科门诊接受例行的预防针注射、学校健康检查或孩子哭闹不安送急诊时才被发现。出现症状的时机视腹膜鞘状突大小而定,腹膜鞘状突较大者可能出生后不久即发生疝气,腹膜鞘状突较小者可能等形成相通的阴囊积水或孩子较大时才产生。所以,疝气形成的时机可能发生在婴幼儿身上,也可能发生在青少年身上。
生鸡蛋比熟鸡蛋营养?
生鸡蛋比熟鸡蛋更有营养?
有人认为,生吃鸡蛋有润肺及滋润嗓音功效。事实上,生吃鸡蛋不仅不卫生,容易引起细菌感染,而且并非更有营养。
1.生鸡蛋难消化,浪费营养物质。人体消化吸收鸡蛋中的蛋白质主要靠胃蛋白酶和小肠里的胰蛋白酶。而生鸡蛋中的蛋清里有一种抗胰蛋白酶的物质,会阻碍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
2.生鸡蛋里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影响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容易使身体出现食欲不振、全身无力、肌肉疼痛、皮肤发炎、脱眉等“生物素缺乏症”。
3.生鸡蛋的蛋白质结构致密,并含有抗胰蛋白酶,有很大部分不能被人体吸收,只有煮熟后的蛋白质才变得松软,才更有益于人体消化吸收。
4.大约10%的鲜蛋里含有致病的沙门氏菌、霉菌或寄生虫卵。如果鸡蛋不新鲜,带菌率就更高。
5.另外,生鸡蛋还有特殊的腥味,也会引起中枢神经抑制,使唾液、胃液和肠液等消化液的分泌减少,从而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因此,鸡蛋要经高温煮熟后再吃,不要吃未熟的鸡蛋。
关于吃鸡蛋的传言是真的吗?
1.鸡蛋+糖不利健康?
传言:鸡蛋不可以和糖一起煮,吃鸡蛋后吃糖是不行的。很多地方有吃糖水荷包蛋的习惯,其实,那会使鸡蛋中蛋白质的氨基酸形成果糖基赖氨酸的结合物。而这种物质不易被人体吸收,所以会对健康产生不良作用。
专家解读:错误。所有食物本身就几乎都含有蛋白质和糖类物质。吃鸡蛋少加糖是对的,但这是为了控制简单糖的摄入量,防止能量摄入过量及简单糖对身体的危害。因此,并不是因为鸡蛋和糖发生什么反应,造成对健康不利。
2.鸡蛋+柿子会食物中毒?
传言:吃完鸡蛋后吃柿子轻则会食物中毒,重则导致急性肠胃炎还有肺结石。一般而言,这两种食物同时吃会导致上吐下泻、腹痛等急性胃肠炎症状。
专家解读:错误。柿子里含有较多的单宁,单吃量太多也会有一种不适感。所以并不是说柿子不能跟鸡蛋一起吃,主要是量的问题。
3.鸡蛋+豆浆没有营养?
传言:豆浆含有一种特殊物质叫胰蛋白酶,它与蛋清中的卵松蛋白相结合,会造成营养成分的损失,降低二者的营养价值。
专家解读:错误。豆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是一种抑制蛋白质消化吸收的物质,但该物质通过充分加热,就会失去活性。只要鸡蛋和豆浆都是煮熟的,不管是一起吃还是分开吃都没有问题。
4.鸡蛋+鹅肉、兔肉会腹泻?
传言:鸡蛋不能与兔肉、鹅肉等肉类一起吃。共食会发生反应,刺激肠胃道,引起腹泻。
专家解读:错误。中医里认为性寒的食物太多了,并非兔肉、鹅肉等。以上说法无科学依据,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5.鸡蛋+消炎药加重胃肠负担?
传言:鸡蛋富含蛋白质,炎症发作时要特别注意蛋白质的摄入。所以当炎症发作时,切记不要吃鸡蛋后吃药。
专家解读:错误。鸡蛋富含蛋白质,但患者在炎症发作时食用,并非会加重胃肠负担。
6.鸡蛋+鳖肉不宜产妇食用?
传言:吃完鸡蛋后吃鳖肉会导致蛋白质中毒。孕妇、产妇及消化不好的人都不能吃。
专家解读:错误。鸡蛋和鳖都属于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建议消化系统差的人不吃。孕妇和产妇只要每天适量吃点鳖肉和鸡蛋,都不受影响,若两者一起吃,只要适量都没问题。
7.生鸡蛋更营养?
传言:生鸡蛋比熟鸡蛋更有营养,一天吃一个生鸡蛋,能让整个人看起来精神充沛。
专家解读:错误。生鸡蛋中含有大量的大肠杆菌等多种细菌,若不经烹煮就食用很容易引起腹泻。此外,生鸡蛋里还含有抑制蛋白质吸收的酶,生吃吸收率不高。
8.吃鸡蛋饮茶易便秘?
传言:吃完鸡蛋后饮茶会有害健康。易造成便秘,还增加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被人体吸收的可能性,危害人体健康。
专家解读:错误。茶叶里的鞣酸会影响营养素的吸收,不光是针对蛋白质,对矿物质的吸收影响更大。也不会有引起肠道蠕动变慢这一说法。
9.一天吃两个鸡蛋健康?
传言:鸡蛋的营养价值高,每天吃两个鸡蛋,能让身体得到合适的营养。
专家解答:错误。鸡蛋里面胆固醇含量较高,对于正常人群而言每天一个即可;对于高胆固醇血症的人群,一周吃3-5个为宜。
如何区别生鸡蛋和熟鸡蛋?
1.旋转法。将鸡蛋放在水平光滑的桌子上,切忌是水平光滑的,然后将鸡蛋放在桌子上,将鸡蛋在桌子上旋转起来,然后用一根手指突然定住鸡蛋一两秒后放开,看鸡蛋是否继续旋转,继续的话就是生的,反之就是熟的。
2.看外表。生鸡蛋的外表比较粗糙,可以看到一粒一粒的突起小颗粒,熟鸡蛋的外表比较光滑,摸起来手感比生鸡蛋要滑。有兴趣的话可以生熟鸡蛋进行对比,对比后就有效果了。
3.闻气味。如果是刚刚煮熟的鸡蛋,它可以闻到比较浓的熟鸡蛋香味。而生鸡蛋则有轻微的石灰味道。
4.摇晃法。用两只手指夹住鸡蛋,放在耳边轻轻的晃动,生鸡蛋的话你可以感觉到鸡蛋里面液体的晃动感,而熟鸡蛋则是很厚重的感觉。
5.灯光照射法。将鸡蛋放到灯光下照射,看到鸡蛋里面是澄清带透明的是生鸡蛋,否则为熟鸡蛋。这种方法的可靠性较差。
专家解读六大护胃误区
误区一:胃痛是小事,忍忍就没事?或者自行到药店买几粒胃药就足以应付。
沙卫红认为,这种想法肯定是不正确的,“如果偶尔一次胃痛,或有明确的诱因,用药应付就行,如果经常发作肯定不是小事情。年纪大的患者即使偶尔发作,可能也是患病的征兆表现,千万别不当一回事。”据了解,现在很多人很关注自己的健康,每年定期体检可提前发现健康问题,行无痛胃肠镜体检时,往往能发现隐匿的消化道疾病。
沙卫红建议,年轻人胃痛偶尔发作问题不大,但50岁以上从来没做过胃镜者若出现胃痛不适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特别是出现以下“报警症状”:消瘦、黑色大便、贫血、顽固上消化道不适等,一定要到医院来就诊。
“至于药店推荐用药,年轻人偶尔采用这种方式或许可以,买药服用后可以应付一时的胃痛。但这种方式或许会掩盖其症状,其实并非痊愈,后期可能会反复发作。”沙卫红不赞成自己到药店买药治胃痛,建议患者到正规医院看病。
误区二: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有人认为既然养重于治,就只注重养而不治?
沙卫红表示,“三分治七分养”这句话讲的并不假,“胃病是慢性病,要有一个过程,特别是慢性胃炎、功能性胃病,调理、饮食、作息时间调整等养胃措施是有用的。但只注重治或养一个方面太极端,我不赞成这种观念。”
有些胃病患者做了检查没有发现器质性问题可以只注重“养”,如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但如果是溃疡、弥漫性炎症、萎缩、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则要到医院规规矩矩先“治”后“养”。
误区三:很多人喝酒前都会和牛奶或酸奶,这两种乳制品可以保护胃黏膜不受酒精侵害。
沙卫红认为,喝牛奶或酸奶确实比空腹喝酒对胃更有帮助,特别是饮用高度数酒。她解释道,吃东西比空腹喝酒对胃的损伤小得多,可提前中和胃酸,乳制品提前在胃内涂上保护层,可减少酒精对胃的直接刺激。“但这种说并不是绝对的,乳制品可以起很有效的作用,然而液体在胃内排空快,酒精对胃部仍有影响,只是影响较空腹饮酒较小而已。酒精吸收入血后到达肝脏及其他部位,这个过程中仍有很大伤害。所以,提前吃比不吃好,但不能认为这样有保护后就肆无忌惮。经常喝酒肯定对胃有损伤。”
目前,利尿剂、胃黏膜保护剂都被很多人视为解酒药,但这些药物仍是被动保护手段,虽有一定帮助,但不能随意放开喝,特别是高度数的酒,对胃和食管腐蚀性强,间接吸收入血后有损害。沙卫红建议大众喝低度素的酒,如红酒、娘酒,不建议喝大剂量、高度数的酒,并避免空腹喝酒。
误区四:提起护胃养胃,很多胃病病人都会选择多喝粥,不吃其他食物。他们认为粥不仅暖胃,还便于消化吸收。
若是三餐全都喝粥真的对胃好吗?沙卫红回答道:“粥确实容易消化,对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有帮助,如胰腺炎缓解期喝粥有帮助。但一日三餐喝粥,营养状态不好,品种也太单一,粥消化很快,胃很快就排空了,人处于饥饿状态的时间太多,会影响胃病的恢复。”
她建议,胃病患者应少量多餐,在正餐之间加点心餐,但切勿吃得太多,否则会引起腹胀、腹痛;另外,不要全吃粥,饭面都行,米粉类、淀粉类含量过高的食物不容易消化,尽量少吃。食物要相对清淡,不要刺激性太强,如油炸、酸辣等应少吃。
误区五:人们常常觉得肉类不好消化,所以胃不好时就拒绝吃荤,一味地吃蔬菜和粮食。
沙卫红认为,吃素养胃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各种肉类都可以食用,鱼肉、虾均可,但猪肉、牛肉、鸡肉要炖烂些,不要太油腻。总的来说,是否能食用肉类取决于人们的烹调做法,刺激性太强的菜肴不建议服用,如水煮牛肉、酸菜鱼等,尽量做得清淡些问题不大。
“从营养均衡的角度来说,单吃蔬菜和粮食,不吃肉类容易导致氨基酸缺乏,如果不是素食主义者或禁忌症情况的话,不主张偏食、单品种的饮食,要营养全面。素食者动物类饱和脂肪酸摄入不均衡,蛋白质会偏少些,虽整个营养足够,但营养里一种成分可能不够均衡。吃素养胃不对,蔬菜是粗纤维食物,即使有利于肠道排便,但对胃是不好的。”
误区六:有报道称胃溃疡患者不宜喝茶,也有国外研究称喝绿茶能抑制胃溃疡病菌的活动,从而可预防胃溃疡。一些胃溃疡患者就开始毫无顾忌地喝茶。
关于胃溃疡患者能否喝茶的疑问,沙卫红是这么认为的,“胃溃疡患者不能空腹喝茶,不主张喝茶,特别是浓茶,但不是绝对禁忌。熟茶类如普洱茶、红茶,对胃有一定帮助,但不要空腹喝,因为有茶碱,对粘膜有刺激。绿茶的茶碱成分高,对胃黏膜刺激伤害最大,不建议空腹喝绿茶,特别是本来有溃疡的患者更不好。喝茶注意三原则,餐后喝、选品种、喝淡些。”
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几率很高,胃溃疡患者在根除HP过程中,喝茶、喝酒、抽烟或影响根除细菌的疗效,会抑制细菌的生长。在细菌繁殖最强烈、活动最强的时候杀菌效果最好,如果喝茶容易导致细菌潜伏藏匿于胃黏膜下,杀菌效果较差。
关于吃鸡蛋的传言是真的吗
1.鸡蛋+糖不利健康?
传言:鸡蛋不可以和糖一起煮,吃鸡蛋后吃糖是不行的。很多地方有吃糖水荷包蛋的习惯,其实,那会使鸡蛋中蛋白质的氨基酸形成果糖基赖氨酸的结合物。而这种物质不易被人体吸收,所以会对健康产生不良作用。
专家解读:错误。所有食物本身就几乎都含有蛋白质和糖类物质。吃鸡蛋少加糖是对的,但这是为了控制简单糖的摄入量,防止能量摄入过量及简单糖对身体的危害。因此,并不是因为鸡蛋和糖发生什么反应,造成对健康不利。
2.鸡蛋+柿子会食物中毒?
传言:吃完鸡蛋后吃柿子轻则会食物中毒,重则导致急性肠胃炎还有肺结石。一般而言,这两种食物同时吃会导致上吐下泻、腹痛等急性胃肠炎症状。
专家解读:错误。柿子里含有较多的单宁,单吃量太多也会有一种不适感。所以并不是说柿子不能跟鸡蛋一起吃,主要是量的问题。
3.鸡蛋+豆浆没有营养?
传言:豆浆含有一种特殊物质叫胰蛋白酶,它与蛋清中的卵松蛋白相结合,会造成营养成分的损失,降低二者的营养价值。
专家解读:错误。豆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是一种抑制蛋白质消化吸收的物质,但该物质通过充分加热,就会失去活性。只要鸡蛋和豆浆都是煮熟的,不管是一起吃还是分开吃都没有问题。
4.鸡蛋+鹅肉、兔肉会腹泻?
传言:鸡蛋不能与兔肉、鹅肉等肉类一起吃。共食会发生反应,刺激肠胃道,引起腹泻。
专家解读:错误。中医里认为性寒的食物太多了,并非兔肉、鹅肉等。以上说法无科学依据,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5.鸡蛋+消炎药加重胃肠负担?
传言:鸡蛋富含蛋白质,炎症发作时要特别注意蛋白质的摄入。所以当炎症发作时,切记不要吃鸡蛋后吃药。
专家解读:错误。鸡蛋富含蛋白质,但患者在炎症发作时食用,并非会加重胃肠负担。
6.鸡蛋+鳖肉不宜产妇食用?
传言:吃完鸡蛋后吃鳖肉会导致蛋白质中毒。孕妇、产妇及消化不好的人都不能吃。
专家解读:错误。鸡蛋和鳖都属于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建议消化系统差的人不吃。孕妇和产妇只要每天适量吃点鳖肉和鸡蛋,都不受影响,若两者一起吃,只要适量都没问题。
7.生鸡蛋更营养?
传言:生鸡蛋比熟鸡蛋更有营养,一天吃一个生鸡蛋,能让整个人看起来精神充沛。
专家解读:错误。生鸡蛋中含有大量的大肠杆菌等多种细菌,若不经烹煮就食用很容易引起腹泻。此外,生鸡蛋里还含有抑制蛋白质吸收的酶,生吃吸收率不高。
8.吃鸡蛋饮茶易便秘?
传言:吃完鸡蛋后饮茶会有害健康。易造成便秘,还增加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被人体吸收的可能性,危害人体健康。
专家解读:错误。茶叶里的鞣酸会影响营养素的吸收,不光是针对蛋白质,对矿物质的吸收影响更大。也不会有引起肠道蠕动变慢这一说法。
9.一天吃两个鸡蛋健康?
传言:鸡蛋的营养价值高,每天吃两个鸡蛋,能让身体得到合适的营养。
专家解答:错误。鸡蛋里面胆固醇含量较高,对于正常人群而言每天一个即可;对于高胆固醇血症的人群,一周吃3-5个为宜。
专家解读甲流三大盲点
盲点一:流感疫苗不安全
卫生部应急办副主任梁万年说,我国国内10家疫苗生产企业已在7个省份实施了全球最大规模的疫苗临床试验,13000余人接受了临床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疫苗保护率超过85%,安全性良好,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梁晓峰表示,除我国外,世界上还有14个国家已开展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工作,各国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盲点二:降温利于杀病毒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与应急办公室主任冯子健指出,所谓低温有利于杀死病毒的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相反,病毒在寒冷的环境下可以存活更长时间。气温骤降还会增加人们感染其他呼吸道疾病的几率,引发合并传染的情况。
根据医学经验,天气变冷将使人的呼吸道抵抗力下降,这也是秋冬季流感容易流行的原因之一。如果不注意保持室内通风,人群聚集密度大,也会给流感病毒提供可乘之机。
盲点三:疫苗不知在哪儿打
梁万年说,目前我国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是按照“知情、自愿、免费”的原则开展的,并对一些重点人群优先考虑。国家明确要求不得向受种者收取任何费用。
梁晓峰说,各地对疫苗接种工作的具体安排是分阶段的,一般来说大致按照学生、基础病和老年人等人群的顺序进行。各地在接种工作开展前会通知相关目标重点人群,并将设置固定接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