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的形态特征
山竹的形态特征
小乔木,高12-20米,分枝多而密集,交互对生,小枝具明显的纵稜条。
叶片厚革质,具光泽,椭圆形或椭圆状矩圆形,长14-2 5厘米,宽5-10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中脉两面隆起,侧脉密集,多达40 50对,在边缘内联结;叶柄粗壮,长约2厘米,干时具密的横皱纹。
雄花2-9簇生枝条顶端,花梗短,雄蕊合生成4束,退化雌蕊圆锥形;雌花单生或成对,着生于枝条顶端,比雄花稍大,直径4.5-5厘米,花梗长1.2厘米;子房5 8室,几无花柱,柱头5-6深裂。
果成熟时紫红色,间有黄褐色斑块,光滑,有种子4-5,假种皮瓢状多汁,白色。花期9-10月,果期11-12月。
淮山的形态特征
毛山药
呈圆柱形,弯曲而稍扁,长约15~30厘米,直径1.5~6厘米,表面黄白色或棕黄色,有明显纵皱及未除尽之栓皮,并少数根痕。质较硬,断面白色,颗粒状,粉质。气微,味甘微酸,嚼之发粘。
光山药
呈平滑的圆柱形,长10~20厘米,直径2~4厘米。表面淡黄白色,光滑。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白色,粉质。气微,微甘味酸,嚼之发粘。以质坚实,粉性足,色洁白者为佳。去皮后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灰黑色。
竹荪的形态特征
竹荪幼担子果菌蕾呈圆球形,具三层包被,外包被薄,光滑,灰白色或淡褐红色;中层胶质;内包被坚韧肉质。成熟时包被裂开,菌柄将菌盖顶出,柄中空,高15-20cm,白色,外表由海绵状小孔组成;包被遣留于柄下部形成菌托;菌盖生于柄顶端呈钟形,盖表凹凸不平呈网格,凹部分密布担孢子;盖下有白色网状菌幕,下垂如裙,长达8 cm以上;孢子光滑,透明,椭圆形,3~3.5 × 1.5~2 μm。
竹荪基部菌索与竹鞭和枯死竹根相连,长裙竹荪多产于高温高湿地区,而同属的短裙竹荪则多长在温湿环境。当孢子萌发形成菌丝,通过菌丝分解腐竹类的有机物质取得营养,进入生殖生长阶段,菌丝体形成无数菌索,在其前端膨大发育成纽结状原基,在适宜条件下,经过一个多月生长,原基形成菌蕾,状如鸡蛋。
当菌蕾顶端凸起如桃形时,多在晴天的早晨由凸起部分开裂,先露出菌盖,菌柄相继延伸,到中午柄长到一定高度时停止伸长,菌裙渐渐由盖内向下展开,空气相对湿度为95%时,菌裙生长正常,温度偏低和湿度过小时不能正常展裙。下午4~5时菌盖上担孢子成熟并开始自溶,滴向地面,同时整个子实体萎缩倒下。
竹柏的形态特征
竹柏为乔木,高达20米,胸径50厘米;树皮近于平滑,红褐色或暗紫红色,成小块薄片脱落;枝条开展或伸展,树冠广圆锥形。叶对生,革质,长卵形、卵状披针形或披针状椭圆形,有多数并列的细脉,无中脉,长3.5-9厘米,宽1.5-2.5厘米,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浅绿色,上部渐窄,基部楔形或宽楔形,向下窄成柄状。
雄球花穗状圆柱形,单生叶腋,常呈分枝状,长1.8-2.5厘米,总梗粗短,基部有少数三角状苞片;雌球花单生叶腋,稀成对腋生,基部有数枚苞片,花后苞片不肥大成肉质种托。
种子圆球形,径1.2-1.5厘米,成熟时假种皮暗紫色,有白粉,梗长7-13毫米,其上有苞片脱落的痕迹;骨质外种皮黄褐色,顶端圆,基部尖,其上密被细小的凹点,内种皮膜质。
竹柏花期3-4月,种子10月成熟。
竹黄的形态特征
子座呈不规则瘤状,早期白色,后变成粉红色,初期表面平滑,后期有龟裂,肉质,渐变为木栓质,长1.5-4cm,宽1-2.5cm。子囊壳近球形,埋生于子座内,直径480-580μm.子囊长圆柱状,(280-340)μm×(22-35)μm;子囊孢子单行排列,长方形至梭形,两端大多尖锐,有纵横隔膜,(42-92)μm×(13-35)μm,无色或近无色,成堆时柿黄色。
特征:多生于将衰败或已经衰败的竹林中的莿竹属、刚竹属植物的杆上;在竹杆上形成子座,子座呈不规则瘤状,早期呈白色肉质,后变红色,木栓质。
山桔的形态特征
小枝绿色,具纵槽纹。叶片革质,卵形,长圆状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长7-16(-20)厘米,宽3-6(-8)厘米,顶端急尖,渐尖或钝,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微反卷,干时背面苍绿色或褐色,中脉在上面下陷,下面隆起,侧脉纤细,10-15对,至近边缘处网结,网脉在表面不明显;叶柄长0.6-1.2厘米。花杂性,同株。雄花序成聚伞状圆锥花序式,长5-7厘米,有时单生,总梗和花梗具关节,雄花直径2-3厘米,花梗长0.8-1.5厘米;萼片2大2小,花瓣橙黄色,倒卵形,长为萼片的1.5倍,花丝合生成4束,高出于退化雌蕊,束柄长2-3毫米,每束约有花药50枚,聚合成头状,有时部分花药成分枝状,花药2室;退化雌蕊柱状,具明显的盾状柱头,4裂。雌花序有雌花1-5朵,退化雄蕊束短,束柄长约 1.5毫米,短于雌蕊;子房长圆形,上半部略宽,2室,无花柱,柱头大而厚,盾形。果卵圆形至倒卵圆形,长3-5厘米,直径2.5-3厘米,成熟时黄色,盾状柱头宿存。种子1-2,椭圆形,长2-2.5厘米。花期6-8月,果期11-12月,同时偶有花果并存。
竹柏的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20米,胸径50厘米;树皮近于平滑,红褐色或暗紫红色,成小块薄片脱落;枝条开展或伸展,树冠广圆锥形。叶对生,革质,长卵形、卵状披针形或披针状椭圆形,有多数并列的细脉,无中脉,长3.5-9厘米,宽1.5-2.5厘米,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浅绿色,上部渐窄,基部楔形或宽楔形,向下窄成柄状。
雄球花穗状圆柱形,单生叶腋,常呈分枝状,长1.8-2.5厘米,总梗粗短,基部有少数三角状苞片;雌球花单生叶腋,稀成对腋生,基部有数枚苞片,花后苞片不肥大成肉质种托。种子圆球形,径1.2-1.5厘米,成熟时假种皮暗紫色,有白粉,梗长7-13毫米,其上有苞片脱落的痕迹;骨质外种皮黄褐色,顶端圆,基部尖,其上密被细小的凹点,内种皮膜质。花期3-4月,种子10月成熟。
山药的形态特征
山药为薯蓣科草质藤本,根茎棒状,长达33~66厘米,最长达100厘米以上,根少分枝,白色根着生许多须根,粘性,断面茎细长,可达丈余。叶对生,叶形多变化,常为心脏形或剪形掌状,叶脉6~9出,叶腋间生有株芽(称零余子,也叫山药豆,山药蛋)可供繁殖材料,也可食用。白色小单生花,蒴果。
生长环境
山药要求肥沃的、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喜温暖向阳地方,但怕霜冻,忌连作。
地理分布
原产亚洲,我国自古栽培,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并有野生分布,主产于河南、山西、山东、陕西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