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祛痰止痰的偏方
中医辨证祛痰止痰的偏方
一、中医辨证治痰多
中医将痰分为寒痰、风痰、热痰、湿痰及燥痰等。
1、寒痰
由寒邪犯肺,使肺内津液凝聚成痰。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热饮,舌苔薄白或腻,小青龙汤加减:桂枝6克,制半夏10克,干姜6克,细辛3克,杏仁10克,白芥子6克。有气喘加炙麻黄6~9克。
2、风痰
由风邪侵肺即伤风引起,开始痰白稀,以后可转黄黏痰,病人怕风,舌苔初起白,后转薄黄,杏苏饮加减:杏仁10克,苏叶6克,荆芥6克,前胡10克,桔梗10克,白前10克。痰色转黄,加胆星6克,连翘10克,银花12克。
3、热痰
由热邪侵肺或先受风或寒邪而发高热数天后,使津液烧灼而转化为黄黏痰,病人怕热喜凉饮,舌红苔黄腻,泻白散化裁:桑白皮10克,地骨皮10克,甘草5克,生石膏30克,黄芩10克,杏仁10克,胆星6克。
4、湿痰
湿邪侵人人体(如居潮湿环境),使肺、脾功能失调或饮食不节而运化失调引起。痰为白色稀水样,病人有身重、倦乏或便溏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腻,二陈汤加味:制半夏10克,橘红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5克,杏仁10克,苡仁15克,苍白术各10克。
5、燥痰
由久旱气候干燥、燥邪侵肺,痰黏稠不易咳出或有咳血,病人觉口鼻咽燥等症,舌苔薄黄,清燥救肺汤出入:北沙参15克,天麦冬各10克,生石膏30克,炙杷叶10克,杏仁10克,生地15克,浙贝10克,玉竹15克。
化痰的中成药
1、鲜竹沥水:每日3~4次,每次10~15毫升。
2、复方竹沥水(祛痰灵):每日3次,每次2支。
3、痰咳净:每日3次,每次1匙。
止咳祛痰偏方
(1)很多原因会引起咳嗽,如呼吸道的急,慢性咽炎,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百日咳等;呼吸道黏膜接触过敏源等;自发性气胸,干性胸膜炎与某些心脏,胃病均会引起咳嗽。
(2)咳嗽有痰,痰液白色或者无色透明,不容易咯出者,常见于急性支气管炎,早期肺结核,病毒性肺炎等。
(3)咳嗽伴痰中有血丝或者大量咳血者,如果血色为鲜红以肺结核,支气管扩张与肺癌为多见;血色为铁锈色,痰液黏滞并且有脓性分泌物量不多时,多见于肺炎,双球菌肺炎。
(4)如果突然之间发生了急性的咳嗽,再伴有发烧情况的话,可能就是上呼吸道的感染导致的了。
(5)咳嗽以晨起为明显的,多为上呼吸道的慢性炎症或者有烟瘾嗜好者。
帮助小儿轻松止咳
小儿止咳化痰偏方
盲目用抗菌素有害无益。用止咳化痰药对其中的部分咳嗽固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会影响宝宝食欲,除了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外,应用饮食疗法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效果,并且,按照中医辨证食疗,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介绍几个止咳化痰的偏方。
风寒咳嗽
特点:咳嗽,咽痒,咳痰清稀,鼻塞疏清涕等,且舌苔是白的,治疗宜宣肺散寒止咳。
中医推荐偏方
紫苏粥
紫苏叶10克,粳米50克,生姜3片,大枣3枚。先用粳米煮粥,粥将熟时加入苏 叶、生姜、大枣,趁热服用。
葱白粥
大米50克,生姜5片,连须葱白5段,米醋5毫升,加水适量煮粥,趁热饮用。
杏仁萝卜煎
杏仁(甜)10克,生姜3片,白萝卜10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帕金森病的治疗偏方是什么
帕金森病的治疗偏方是什么?帕金森病的治疗偏方如下:
1、处方:当归、火麻仁各12克,生地15克,桃仁、枳壳各10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加减:若面白,眩晕甚,加玄参、何首乌、枸杞子养血润肠;若手足心热,午后潮热者,可加知母、胡黄连等清虚热。功效主治:养血润燥、熄风止痉。用于治疗帕金森病,中医辨证属阴虚血燥型,这是一种帕金森病的治疗偏方。
2、处方:天麻、玄参、生地、桑寄生、茯神各12克,石决明18克,钩藤、代赭石、夜交藤、龟版各20克,生龙骨、生牡蛎各25克,白芍、天冬、怀牛膝、杜仲、黄芩、栀子各10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这也是帕金森病的治疗偏方。
3、处方:半夏、桑叶、胆南星、竹茹、川贝母、枳实、橘红、黄芩各10克,水牛角、菊花、茯苓各15克,钩藤18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加减:若痰湿内聚,症见胸闷恶心,咯吐痰涎,苔厚腻,脉滑者,加煨皂角、白芥子以燥湿豁痰,震颤较重,加珍珠母、生石决明、全蝎,这种帕金森病的治疗偏方也较为常见。
4、用导痰汤合羚角钩藤汤加减。前方祛痰行气,后方清热平肝熄风,二方合用清热化痰,平肝熄风,适用于痰热内蕴,扰动肝风之证。半夏、胆南星、竹茹、川贝母、黄芩清热化痰,水牛角、桑叶、钩藤、菊花平肝熄风止颤,这是一种帕金森病的治疗偏方。
中医辨证治痰多
1、寒痰 由寒邪犯肺,使肺内津液凝聚成痰。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热饮,舌苔薄白或腻,小青龙汤加减:桂枝6克,制半夏10克,干姜6克,细辛 3克,杏仁10克,白芥子6克。有气喘加炙麻黄6-9克。
2、风痰 由风邪侵肺即伤风引起,开始痰白稀,以后可转黄黏痰,病人怕风,舌苔初起白,后转薄黄,杏苏饮加减:杏仁10克,苏叶6克,荆芥6克,前胡10克,桔梗lO克,白前 10克。。痰色转黄,加胆星6克,连翘1 O克,银花1 2克。
3、热痰 由热邪侵肺或先受风或寒邪而发高热数天后,使津液烧灼而转化为黄黏痰,病人怕热喜凉饮,舌红苔黄腻,泻白散化裁:桑白皮10克,地骨皮1 0克,甘草5克,生石膏 30克,黄芩1 O克,杏仁10克,胆星6克。
4、湿痰 湿邪侵人人体(如居潮湿环境),使肺、脾功能失调或饮食不节而运化失调引起。痰为白色稀水样,病人有身重、倦乏或便溏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腻,二陈汤加味:制半夏 10克,橘红10克,茯苓lO克,炙甘草5克,杏仁10克,苡仁 1 5克,苍白术各10克。
5、燥痰 由久旱气候干燥、燥邪侵肺,痰黏稠不易咳出或有咳血,病人觉口鼻咽燥等症,舌苔薄黄,清燥救肺汤出入:北沙参15克,天麦冬各lO克,生石膏30克,炙杷叶10克,杏仁 10克,生地15克,浙贝10克,玉竹15克。
怎样正确食用止咳糖浆
病情加重,会出现咳嗽药“越吃越咳”现象。因此,在为孩子选用中成药止咳制剂时,应严格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适合治疗小儿咳嗽,兼有祛痰、化痰作用的止咳糖浆有以下几种。蛇胆川贝液主治风热咳嗽、咳嗽多痰等症。风寒引起的咳嗽、咯白稀痰、夜重日轻者不宜使用。复方枇杷膏适用于风热咳嗽、咽喉干燥、咳嗽不爽等症。风寒咳嗽不宜服用。鲜竹沥药性偏寒,适用于燥咳及痰黄带血者。风寒咳嗽则不宜服用。消咳喘药性偏热,不能用于小儿的发热咳嗽、痰黄带血者。百日咳糖浆药性偏温,用于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比较适宜,如果是风热感冒引起的咳嗽则不可服用。伤风止咳糖浆也叫非那根糖浆,以止咳为主,兼顾化痰,并有镇静作用,适用于夜间咳嗽多痰,影响睡眠及过敏引起的支气管炎等病,小儿服用要掌握好剂量。此外,虚证咳嗽多为慢性咳嗽,且咳嗽无力,并伴虚弱多汗,四肢发凉,此时宜用桂龙咳喘丸、固肾咳喘丸等。 如果不了解辨证,可以使用西药制剂如复方甘草口服溶液(又名棕色合剂)。这是普通的止咳祛痰药,无辨证要求。止咳糖浆服用后附着在咽部黏膜上,减弱了对黏膜的刺激作用,本身就可镇咳,服用时不要用水稀释,也不要用水送服。
止咳祛痰的偏方
一、风寒咳嗽 :
1、生姜,红糖,大蒜
患风寒感冒时,还伴有咳嗽,可以用生姜3~5片,小儿1~2片,大蒜7~10瓣,小儿2~3瓣,红糖半勺一起煮,要小火煮10分钟,把蒜头的辣味煮掉,这样效果好。
2、蒸大蒜水
取大蒜7~10瓣,小儿3~5瓣,拍碎,放入碗中,加入半碗水,放入一粒冰糖,在碗上加上盖子,放入锅中去蒸,大火烧开后改小火蒸15分钟即可。
当碗里的蒜水已不烫了,较温时喝下,大蒜可以不吃,一天2~3次,一次小半碗、大蒜性温,入脾胃,肺经,治疗寒性咳嗽,肾虚咳嗽效果非常好,而且方便简单。
3、麻油姜末炒鸡蛋
将一小勺麻油放入炒锅内,油热后放入姜末,稍在油中过一下,随即倒入1个鸡蛋炒匀,在临睡前趁热吃下,每晚吃一次,坚持吃上几天,就能看到明显的效果。
4、梨,花椒,冰糖
梨一个,洗净,靠柄部横断切开,挖去中间核后,放20粒花椒,2粒冰糖,把梨上部拼对好,放入碗里,上锅蒸半小时左右即可,成人一次吃完,小儿可分二次吃完。
蒸花椒冰糖梨对治疗风寒咳嗽效果非常明显。
5、萝卜葱白治风寒咳嗽
做法:萝卜1根,葱白6根,生姜15克,用水三碗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姜,煮成一碗汤,连渣一次服。
止咳祛痰的简易偏方
1、萝卜葱白风寒咳嗽萝卜1个,葱白6根,生姜15克。用水三碗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姜,煮剩一碗汤。连渣一次服。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2、白萝卜蜂蜜治风寒咳嗽大白萝卜1个,蜂蜜30克,白胡椒5粒,麻黄2克。将萝卜洗净,切片,放入碗内,倒入蜂蜜及白胡椒,麻黄等共蒸半小时趁热顿服,卧床见汗即愈。发汗散寒,止咳化痰。治风寒咳嗽。
3、萝卜胡椒止咳祛痰涎萝卜1个,白胡椒5粒,生姜3片,陈皮1片。加水共煎30分钟。日饮汤2次。下气消痰。治咳嗽痰多。
4、玉米须橘皮治咳嗽玉米须,橘皮各适量。共加水煎,日服2次。止咳化痰。治风寒咳嗽,痰多。
5、蒸白梨蜂蜜治久咳咽干大白梨1个,蜂蜜50克。先把白梨挖去核,将蜂蜜填入,加热蒸熟。每日早晚各吃1个,连吃数日。生津润燥,止咳化痰。治阴虚肺燥之久咳咽干,手足心热等。
6、罗汉果柿饼汤清肺热罗汉果半个,柿饼3个,冰糖30克。加清水两碗半共煮至一碗半,再下冰糖,去渣。1天分3次饮完。清肺热,去痰火,止咳嗽。治小儿百日咳及痰火咳嗽等症。
7、无花果冰糖水治肺热咳嗽无花果30克,冰糖适量。将无花果洗净,加水与冰糖共煮。每日1次,连服3-5天可收显效。祛痰理气,润肺止咳,解毒润肠。治肺热咳嗽,声音嘶哑,咽干喉痛,便秘,痔疮出血等。
中医祛痰要先辨别类型
中医讲“痰”
中医所讲的“痰”,含义非常广泛,还包括神志和精神的反常或错乱等表现。而“化痰”一词中所指的“痰”,仅是指呼吸道中所分泌的黏液状物质。中医所讲的“化痰”,是要根据不同的症状采取不同的“化痰”方法,主要为“温化寒痰”和“清化热痰”两种。
所谓“寒痰”是指因感受寒冷之邪所引起的咳痰,痰色清白而稀薄,痰量较多,就要采取温化寒痰的治疗原则,选用具有温热性质的中药如半夏、天南星等或通宣理肺丸(口服液)、小青龙颗粒等中成药进行治疗。
所谓“热痰”是指因感受火热之邪所引起的咳痰,痰色黄而黏稠,不易咳出,就要采取清化热痰的治疗原则,适用具有寒凉性质的中药如贝母、竹沥等或急支糖浆、鲜竹沥口服液等中成药进行治疗。
痰分有形与无形
对于痰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感冒或是爱抽烟的人常会咳痰。痰是怎么来的呢?中医认为脾负责运化水湿,也就是人体里的各种液体,使它们在人体内循环往复地运动,滋养身体。倘若脾的运化功能下降或是这些水液在运行时受到阻碍,就可能发生异常积聚的现象。
这类异常积聚的水液,中医称为“痰饮”。其中,比较秽浊、黏滞、稠厚的部分为“痰”,另外清稀、澄澈、透明的部分称为“饮”。痰饮都可以致病,其中又以痰较为重要。痰并不都是可以被咳出体外,能直接看见的,还有一些会堆积在脏腑、经络中,无法被肉眼看见。因此,痰就有了“有形之痰”与“无形之痰”的区别。
无形之痰更可怕
有形的痰,我们见得比较多。倘若我们留心观察的话,会发现这些痰液性状上差别很大。总体而言,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颜色,会有白、灰黑、黄、黄绿的差异;二是质地,有稠厚、稀薄、泡沫之分别。为何会出现这些不同呢?其实,这些差异正是不同病理特征的反映。
如果我们把白糖放到水里,就成了一杯透明的白糖水。把这杯水放火上加热,可以看到水会逐渐变得稠厚,颜色也会慢慢变成淡黄、深黄。同样的,体内有热,咳出来的痰多黄稠;体内偏寒,咳出来的痰多白、稀薄。由此,有形之痰也有了“热痰”、“寒痰”的区别。除了这两种痰,根据病理特征,还可以分出燥痰、湿痰、风痰等三种有形之痰。
这些有形之痰能被看见,也容易引起大家的注意,多是表明肺部或是气管、呼吸道出了问题。无形之痰则不一样,普通人看不见,也容易忽视其存在。同时,它还会随着气血的运行,在我们全身上下流窜,影响血脉经络和五脏六腑,因而对健康危害更大。
这些无形之痰也有秽浊、黏滞、稠厚的性质,一旦积聚在体内某处,就会引发相应的病症,中医就是根据这些病症来确定其存在的。例如无形之痰积聚在胃部,会引起胃胀、恶心、呕吐;积聚在心脑,引发心神失常、精神错乱。由于它隐秘地游走于身体四处,可能引发各种疾病,所以才有了“怪病多痰”、“百病皆因痰作祟”等说法。
止咳糖浆的正确用药
病情加重,会出现咳嗽药“越吃越咳”现象。因此,在为孩子选用中成药止咳制剂时,应严格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
适合治疗小儿咳嗽,兼有祛痰、化痰作用的止咳糖浆有以下几种。
蛇胆川贝液主治风热咳嗽、咳嗽多痰等症。风寒引起的咳嗽、咯白稀痰、夜重日轻者不宜使用。
复方枇杷膏适用于风热咳嗽、咽喉干燥、咳嗽不爽等症。风寒咳嗽不宜服用。
鲜竹沥药性偏寒,适用于燥咳及痰黄带血者。风寒咳嗽则不宜服用。
消咳喘药性偏热,不能用于小儿的发热咳嗽、痰黄带血者。
百日咳糖浆药性偏温,用于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比较适宜,如果是风热感冒引起的咳嗽则不可服用。
伤风止咳糖浆也叫非那根糖浆,以止咳为主,兼顾化痰,并有镇静作用,适用于夜间咳嗽多痰,影响睡眠及过敏引起的支气管炎等病,小儿服用要掌握好剂量。
此外,虚证咳嗽多为慢性咳嗽,且咳嗽无力,并伴虚弱多汗,四肢发凉,此时宜用桂龙咳喘丸、固肾咳喘丸等。 如果不了解辨证,可以使用西药制剂如复方甘草口服溶液(又名棕色合剂)。这是普通的止咳祛痰药,无辨证要求。止咳糖浆服用后附着在咽部黏膜上,减弱了对黏膜的刺激作用,本身就可镇咳,服用时不要用水稀释,也不要用水送服。
中医祛痰经典方剂与祛痰穴位
咳出来的“有形之痰”不难对付,停滞在经络中的“无形之痰”才难缠。所谓“百病皆由痰作祟”,很多现代病,如三高症、脂肪瘤、不孕不育、胃病、中风、心脏病、脑血栓等,都与痰邪有关。
中医祛痰经典方剂
痰湿的产生与脾胃运化能力下降有关,中医祛痰有一经典方剂———二陈汤,由法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乌梅六味药组成,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之所以称为“二陈”,是因为两味主药(法半夏和陈皮)都是年头越陈,效果越好。法半夏有燥湿作用,可以化痰湿;陈皮不仅理气化痰,还有燥湿和胃之功;配合乌梅敛肺止咳,生姜抑制半夏毒性,共同组成此化痰经验方。
与方剂类似,我们身体上也有自带的二陈汤———丰隆、阴陵泉两个穴位。
祛痰的穴位
丰隆穴是化痰祛湿的经验取穴,既能化有形之痰,又能化无形之痰。
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
按摩方法
两个穴位一起按揉,每天10分钟,力度均匀、 柔和、渗透,就相当于服了身体自带的化痰汤。十分推荐给平时头重身困、咳嗽痰多、口中黏腻、胸腹胀满、形体肥胖的痰湿之人。
痰的病证特点:痰滞在肺,可见喘咳咯痰;痰阻于心,心血不畅,而见胸闷心悸。
痰迷心窍,则可见神昏,痴呆;;痰火扰心,则发为癫狂;痰停于胃,胃失和降,可见恶心,呕吐,胃脘痞满;痰在经络筋骨,则可致瘰疬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或成阴疽流注等;痰浊上犯于头,可见眩晕,昏冒;痰气凝结咽喉,则可出现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之病症。
中医认识痰饮病证,除根据临床病证特点外,还常结合舌苔滑腻,脉滑或弦等全面综合分析,以进行判断。
中医有“见痰休治痰”之说。生痰之源有寒、热、燥、湿、风、郁、虚之别,风又有外风、内风(肝风内动)之异,虚也有心、肺、脾、肾的不同。当坚持辨证以求其本,标本同治方为上策。治痰当调气。尽管痰证的表现千奇百怪,但痰的产生与气机不调有关系。常用的化痰药物贝母。《五十二病方》中亦记载有常用的化痰药物如半夏、服零(茯苓)、白附(白附子)等。
中医辨证治痰多
中医将痰分为寒痰、风痰、热痰、湿痰及燥痰等。
1、寒痰
由寒邪犯肺,使肺内津液凝聚成痰。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热饮,舌苔薄白或腻,小青龙汤加减:桂枝6克,制半夏10克,干姜6克,细辛 3克,杏仁10克,白芥子6克。有气喘加炙麻黄6~9克。
2、风痰
由风邪侵肺即伤风引起,开始痰白稀,以后可转黄黏痰,病人怕风,舌苔初起白,后转薄黄,杏苏饮加减:杏仁10克,苏叶6克,荆芥6克,前胡10克,桔梗l0克,白前10克,痰色转黄,加胆星6克,连翘10克,银花12克。
3、热痰
由热邪侵肺或先受风或寒邪而发高热数天后,使津液烧灼而转化为黄黏痰,病人怕热喜凉饮,舌红苔黄腻,泻白散化裁:桑白皮10克,地骨皮1 0克,甘草5克,生石膏 30克,黄芩10克,杏仁10克,胆星6克。
4、湿痰
湿邪侵人人体(如居潮湿环境),使肺、脾功能失调或饮食不节而运化失调引起。痰为白色稀水样,病人有身重、倦乏或便溏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腻,二陈汤加味:制半夏10克,橘红10克,茯苓l0克,炙甘草5克,杏仁10克,苡仁15克,苍白术各10克。
5、燥痰
由久旱气候干燥、燥邪侵肺,痰黏稠不易咳出或有咳血,病人觉口鼻咽燥等症,舌苔薄黄,清燥救肺汤出入:北沙参15克,天麦冬各l0克,生石膏30克,炙杷叶10克,杏仁10克,生地15克,浙贝10克,玉竹15克。
中医教你咳嗽痰多的有效护理办法
咳嗽同时有高热症状时,睡觉时垫一个冰枕头可缓解,也可用冷手巾敷额头,洗个冷水澡也不错;只是单纯的咳嗽严重,就要注意休息和保暖,寒冷的冬天,要带好围巾,多喝热水,不要去空间不流通或太过干燥的地方;如果咳嗽咳到呼吸困难的程度,要马上准备氧气袋给氧,否则会发生意外。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中医祛痰的经典方剂及祛痰的穴位,咽喉有痰不要忽视,这种感觉难受还是早点治疗的好。
祛痰止咳中药配方
1、急性气管炎、百日咳的配方
木蝴蝶一钱,安南子三钱,桔梗一钱五分,甘草一钱,桑白皮三钱,款冬花三钱。水煎,加冰糖三两,溶化于药液,制成糖浆,一日数回,频频服之。
2、寒壅嗽,微痰的配方
百部三两(炒),麻黄,杏仁四十个。上为末,炼蜜丸如芡实大,热水化下,加松子仁肉五十粒,糖丸之,含化大妙。
3、久嗽不止的配方
紫菀三两,款冬花三两。上药粗捣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人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温服,日三、四服。
4、喘嗽不巳,或痰中有血的配方
款冬花、百合(蒸,焙)。上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每服一丸,食后临卧细嚼,姜汤咽下,噙化尤佳。
5、久患肺喘,咳嗽不止的配方
杏仁(去皮尖,微炒)半两,胡桃肉(去皮)半两。上件入生蜜少许,同研令极细,每一两作一十丸。每服一丸,生姜汤嚼下,食后临卧。
6、痰喘气急的配方
梨,剜空,纳小黑豆令满,留盖合住,系定,糠火煨熟,捣作饼,每日食之。
7、肺热咳嗽且多痰,咽喉中干的配方
川见母(去心)一两半,甘草(炙)三分,杏仁(汤浸去皮、尖、炒)一两半。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含化咽津。
8、小儿咳嗽喘闷的配方
川贝母(去心,麸炒)半两,甘草(炙)一分。上二味捣罗为散,如二、三岁儿,每一钱匕,水七分,煎至四分,去滓,入牛黄末少许,食后温分二服,更量儿大小加减。
9、伤寒后引起的暴嗽、喘急的配方
川贝母一两半(煨令微黄)。桔梗一两(去芦头),甘草一两(炙微赤、锉),紫菀一两(洗去苗土),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上药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下二十丸;如弹子大,绵襄一丸,含咽亦佳。
10、伤风暴得咳嗽的中药配方
川贝母(安心)三分,款冬花、麻黄(去根节)、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各一两,甘草(炙锉)三分。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二、家常祛痰止咳调理配方
1、豆腐糖止咳化痰平喘
豆腐500克,红糖,白糖各100克。把豆腐当中挖一窝,纳入红,白糖,放入碗内隔水煮30分钟.一次吃完,连服4次。清热,生津,润燥,治咳嗽痰喘。
2、豆浆饮润肺宁嗽化痰
黄豆,冰糖.黄豆浸泡磨汁,煮沸后加糖饮用.每日清晨空腹饮1碗。健脾宽中,润燥掐水;清肺止咳,化痰。治疳积瘦弱,肺热咳嗽等。
3、香油炒羊肝治久嗽
羊肝60克,香油30克,盐少许.将羊肝切片,锅内放入香油至八成热,下羊肝及盐翻炒即成。
润肺止咳,治久咳不止。
4、芝麻冰糖水治夜嗽
生芝麻15克,冰糖10克.芝麻与冰糖共放碗中,开水冲饮。润肺,生津.治夜嗽不止,咳嗽无痰。(注:芝麻1把,生姜50克,共捣烂煮汁服,亦有上述疗效。)
5、萝卜猪肺止咳汤
萝卜1个, 猪肺1个,杏仁15克。加水共煮1小时。吃肉饮汤。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治久咳不止,痰多气促。
6、玉米须橘皮治咳嗽
玉米须,橘皮各适量.共加水煎,日服2次.止咳化痰.治风寒咳嗽,痰多。
责任编辑:chenxia
中医祛痰经典方剂与祛痰穴位
中医祛痰经典方剂
痰湿的产生与脾胃运化能力下降有关,中医祛痰有一经典方剂———二陈汤,由法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乌梅六味药组成,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之所以称为“二陈”,是因为两味主药(法半夏和陈皮)都是年头越陈,效果越好。法半夏有燥湿作用,可以化痰湿;陈皮不仅理气化痰,还有燥湿和胃之功;配合乌梅敛肺止咳,生姜抑制半夏毒性,共同组成此化痰经验方。
与方剂类似,我们身体上也有自带的二陈汤———丰隆、阴陵泉两个穴位。
祛痰的穴位
丰隆穴是化痰祛湿的经验取穴,既能化有形之痰,又能化无形之痰。
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
按摩方法
两个穴位一起按揉,每天10分钟,力度均匀、 柔和、渗透,就相当于服了身体自带的化痰汤。十分推荐给平时头重身困、咳嗽痰多、口中黏腻、胸腹胀满、形体肥胖的痰湿之人。
痰的病证特点:痰滞在肺,可见喘咳咯痰;痰阻于心,心血不畅,而见胸闷心悸。
痰迷心窍,则可见神昏,痴呆;;痰火扰心,则发为癫狂;痰停于胃,胃失和降,可见恶心,呕吐,胃脘痞满;痰在经络筋骨,则可致瘰疬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或成阴疽流注等;痰浊上犯于头,可见眩晕,昏冒;痰气凝结咽喉,则可出现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之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