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异常出汗?说明体虚

异常出汗?说明体虚

出汗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然而,出汗“过了头”或者在不该出汗的时候流汗不止,就要引起重视了。江苏省中医院普内科主任徐陆周介绍,出汗异常中医称“汗证”,往往是某些疾病的先兆或伴随症状,比如风湿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结核病、内分泌紊乱、植物神经失调等。此外,罹患重病、手术后体质虚弱也可能导致出汗异常。

中医认为,人的体表有营卫之气运行,与肺、脾关系密切,如脾肺气虚,不能固摄津液,就会在没有运动等诱因的情况下出现“自汗”。根据不同特点,自汗可分为3种类型,调理方法也不尽相同。

第一,气虚型。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自汗类型。患者多表现为体质虚弱、体力下降,轻微活动后就流汗不止。在调理的时候要以“补”为主,加强固摄,平时可以多吃如黄芪、大枣、山药等补气食材,以补益机体,缓解气虚。还可通过动作舒缓、动静结合的运动增强体质,如打太极拳、练八段锦等。

第二,阴虚型。有的气虚患者兼有阴虚,除体质虚弱外,还有内火旺、身体发烫,手脚心热,容易烦躁等表现。晚上睡觉时出汗、醒来汗止,也就是“盗汗”。针对气阴两虚的人,应当从益气养阴、滋阴清火着手,平常可吃一些百合、银耳、枸杞、洋参,少吃羊肉、洋葱、葱、姜、蒜等热性食物,必要时可用沙参、麦冬、五味子等中药调理。

第三,阳虚型。还有一些人特别怕冷、怕吹风,身上时常无缘无故地冒冷汗,总是手脚冰凉、容易感冒。这可能是由较重的气血不足,导致阳气亏虚所致。对此,不可按常规办法清热止汗,而要用温阳固摄的方法进行调理。平常注意心态平和,避免情绪大起大落;饮食上做到营养均衡,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烟酒等;气温变化时及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

不同部位出汗说明身体虚

1、额汗

出汗局限于头额部,甚至汗如蒸汽,故有蒸笼头的俗称,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外感六淫,脏腑内伤者,均可引起头额汗。

2、冷汗

每当人在生病、受惊吓或心绪格外紧张、生理心理功能失常时会不断地排出大量淡而无味的汗,触之发凉,出汗后常常有“心有余悸”之感。

3、手足汗

中医认为脾主四肢,凡脾胃湿热内蒸不宣、血虚、阳亏、中阳不足,均可导致手足多汗。

4、鼻汗

在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工作劳累、讲话过多时排汗,汗液自鼻梁及鼻翼两侧渗出,汗珠晶莹可见。若病变见于肺气宣泄失常,多见于肺虚病人。

5、半边身出汗

指半边身体多汗,而另半边身体无汗或出汗甚微。多因气血不足内阻经络所致,常见于青年人高血压脑病,中风,半身不遂,截瘫等患者。

脾湿会导致汗脚和脚臭吗

阳加于阴谓之汗,比如人们在运动的时候,运动生阳,阳气蒸腾阴液,这就形成了汗。打个比方,用火给水加热,温度升高,水汽就产生了。适度出汗是正常现象,对人体有好处。但出汗过多就不好了,这是因为“汗为心之液”,如果出汗过多就容易损伤心阳,而五脏六腑又是相互牵制的,所以出汗多是许多疾病的征兆。如果胸部大汗、面色苍白、气短心慌,这是“亡心阳”的兆头,亡心阳就是西医上的水电解质紊乱症,以脱水为主;如果额头出汗,汗珠大如豆,形状如同油滴,这是虚脱或者要昏倒的先兆,体质虚弱或者有低血糖病史的人尤其要当心;如果偶尔手心脚掌出汗,尤其是在公共场合,这多半是精神紧张造成的,调整一下心态就可以了;如果手脚常年多汗,说明脾胃功能有些失调;如果脚汗特别臭的话,这说明体内湿气很重。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肿大是因为脾脏积湿,而脾脏积湿也会引起多汗。脾湿热的时候,人会出又黄又臭的汗,这就是“汗臭脚”的由来。知道脾的“脾气”了,这病就好治了。我胡维勤给他开了清热祛湿的药,嘱咐他每晚都用热水或者明矾水泡泡脚,明矾具有收敛作用,可以燥湿止痒。还要他多吃扁豆,扁豆可以健脾祛湿。

汗蒸时大量出汗说明啥

汗蒸的时候大量出汗可能说明了自身体内的湿气比较重。在中医的角度上来说,汗蒸本身就是一个去湿气除寒气的养生过程,在汗蒸的过程中身体的血液循环会加快,体温升高,从而大量排汗,在而排汗的过程中身体内的寒湿之气就会跟随汗液一起排出来,而出汗比较多的话,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体内湿气重。

但是汗蒸的时候大量出汗还有一个种可能是本身的汗腺就比较发达,从而在汗蒸的时候会大量出汗,这种情况就无关湿气重,因此,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判断。

汗蒸容易出汗好还是不容易出汗好

容易出汗好。

一般来说,汗蒸的时候出汗的快慢和多少与自身的体质有关,但是容易出汗的人通常效果会更好一些。因为容易出汗说明皮肤的毛孔是通畅的,而且体液循环也较好,汗蒸的时候可以更快地排出体内的脏东西。

而不容易出汗的话,说明体质偏寒,或者毛孔有些堵塞,汗蒸的时候就没那么容易排出毒素,从而降低汗蒸的效果。

发烧不能喝牛奶的原因 发烧大量出汗是好了吗

大量出汗表明体温在下降。

发烧的时候出现大量出汗,说明体温在下降,而机体通过出汗的方式降低体温,但要注意这并不是说明发烧好了,可能过一段时间体温还会继续升高,这段时间要随时的监测体温。

因为大量出汗的时候体内会流失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这时候需要多喝水、新鲜的果汁或者淡盐水,以免发生脱水和电解质平衡的紊乱。

不同部位出汗说明身体虚

出汗多是什么原因

1、额汗

出汗局限于头额部,甚至汗如蒸汽,故有蒸笼头的俗称,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外感六淫,脏腑内伤者,均可引起头额汗。

2、冷汗

每当人在生病、受惊吓或心绪格外紧张、生理心理功能失常时会不断地排出大量淡而无味的汗,触之发凉,出汗后常常有“心有余悸”之感。

3、手足汗

中医认为脾主四肢,凡脾胃湿热内蒸不宣、血虚、阳亏、中阳不足,均可导致手足多汗。>>>女人5部位出汗都预示什么

4、鼻汗

在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工作劳累、讲话过多时排汗,汗液自鼻梁及鼻翼两侧渗出,汗珠晶莹可见。若病变见于肺气宣泄失常,多见于肺虚病人。

5、半边身出汗

指半边身体多汗,而另半边身体无汗或出汗甚微。多因气血不足内阻经络所致,常见于青年人高血压脑病,中风,半身不遂,截瘫等患者。

6、黏汗

汗出黏腻,发稠发热,系重感冒或其他病症高烧,服用解热退烧药后的一种病症汗。此种汗表明身有湿热不清,需去湿去热,方可痊愈。

7、焦味汗

汗出津津,绵绵不断,散发出一股糊焦或燃煤味。重者焦味甚浓,可刺激周围人打喷嚏、流清涕。此症局限于青年人男性,系因手淫频繁,或经常梦遗滑精,又不注意清洗会阴部者。此外,高烧病人的战汗,手术或女性分娩之后的虚汗,生命垂危、弥留之际的脱汗,都是不同病症或不正常的奇汗。

出汗异常说明体虚 3种中医调养方法

中医认为,人的体表有营卫之气运行,与肺、脾关系密切,如脾肺气虚,不能固摄津液,就会在没有运动等诱因的情况下出现“自汗”。根据不同特点,自汗可分为3种类型,调理方法也不尽相同。

第一,气虚型。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自汗类型。患者多表现为体质虚弱、体力下降,轻微活动后就流汗不止。在调理的时候要以“补”为主,加强固摄,平时可以多吃如黄芪、大枣、山药等补气食材,以补益机体,缓解气虚。还可通过动作舒缓、动静结合的运动增强体质,如打太极拳、练八段锦等。

第二,阴虚型。有的气虚患者兼有阴虚,除体质虚弱外,还有内火旺、身体发烫,手脚心热,容易烦躁等表现。晚上睡觉时出汗、醒来汗止,也就是“盗汗”。针对气阴两虚的人,应当从益气养阴、滋阴清火着手,平常可吃一些百合、银耳、枸杞、洋参,少吃羊肉、洋葱、葱、姜、蒜等热性食物,必要时可用沙参、麦冬、五味子等中药调理。

第三,阳虚型。还有一些人特别怕冷、怕吹风,身上时常无缘无故地冒冷汗,总是手脚冰凉、容易感冒。这可能是由较重的气血不足,导致阳气亏虚所致。对此,不可按常规办法清热止汗,而要用温阳固摄的方法进行调理。平常注意心态平和,避免情绪大起大落;饮食上做到营养均衡,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烟酒等;气温变化时及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

身体异常出汗是什么原因

1、额头出汗——肝阳上亢

如果额头常常出很多汗,中医认为可能是肝阳上亢引起的。建议:平时尽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气,要保证充足睡眠,否则容易导致阴虚、肝阳上亢。每天冲泡枸杞茶饮用,有平肝功效。

2、鼻子出汗——肺气不足

如果平时鼻子总出汗,说明肺气不足,需要调理补气。西医认为这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现,需要提升免疫力。

建议:每天用双手敲打双腿,并按压双腿的左右两侧,因为这是人体肺经分布的部位,通过敲打刺激,可起到调理肺经的作用。

3、颈部出汗——内分泌失调

颈部汗腺分布稀少,所以很少有人颈部会出汗。如果你的脖子常常出汗,可能与你全身内分泌失调有关。

建议:最好去医院接受全面激素检查。

4、胸口出汗——脾胃失和

如果胸口常出汗,中医认为这是脾胃失和的表现,说明体内的血液循环很慢,氧气运输不顺畅。

建议:不要过度焦虑,少吃油腻、生冷食物,平时用黄芪、大枣泡水喝,可以缓解症状。

相关推荐

汗从哪里出 背部出汗—阴阳虚弱、极度疲劳

背部汗腺分布很少,所以背部爱出汗说明你的身阴阳虚弱,已经极度疲劳。 建议:保证充足睡眠,饮食要丰富、有营养,以滋阴补阳为主,女人还可以早晚做15分钟瑜伽冥想。

从男人出汗的部位看出哪里不行

1.暴饮暴食面部出汗说明脾胃有问题 通常男性暴饮暴食后出现头面部多汗,同时觉得上腹胀满、口渴、不想吃饭,多为积食,可通过减少进食量、吃清淡饮食缓解,也可吃点消化药;若伴随肢沉重无力、胃胀不适、想呕吐、身发热、舌苔厚而黄腻,是脾胃有湿热的表现,应注意清淡饮食。 男性朋友不能太过忽视出汗这个问题,日常生活习惯跟饮食等方面都会影响到身健康,如果是特别不正常的出汗就应该重视了。 2.身虚弱、易感冒是气虚的表现 有些人常有身虚弱、说话语声较低、食欲差、易感冒等特点,中医认为是气虚的表现。这类人饮食上可选择

哪些部位出汗最危险

一、额头出汗——肝阳上亢 诊断:如果额头常常出很多汗,中医认为可能是肝阳上亢引起的。 建议:平时尽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气,要保证充足睡眠,否则容易导致阴虚、肝阳上亢。每天冲泡枸杞茶饮用,有平肝功效。 二、手心出汗——血虚 诊断:若情绪紧张、激动或害怕,手心或脚心就容易出汗,中医认为这是脾失运化、脾胃湿热、血虚的表现。 建议:每天餐后按揉腹部,先顺时针揉30圈,再逆时针揉30圈。另外,要控制食量,避免生冷食物,以七八分饱为好。 三、颈部出汗——内分泌失调 诊断:颈部汗腺分布稀少,所以很少有人颈部会出汗。如果

泡脚时间过长的坏处 泡脚出汗要不要洗澡

泡脚出汗后不建议马上洗澡。泡脚出汗说明的毛孔打开,血液循环畅通,身的毒素也随之排出来,如果泡完脚马上去洗澡可能导致风邪侵袭身,对身有一定的坏处,若泡完脚后出汗建议休息半小时左右再洗澡。

泡脚洗澡前还是洗澡后 泡脚出汗要不要洗澡

泡脚出汗可以洗澡,但是不建议马上洗澡。 泡脚出汗说明的毛细血孔已经打开,血液循环畅通,身的一些毒素也随着汗液排出来,如果这时去洗澡,容易导致风湿侵袭人的身,给身带来一定的危害,若是泡脚后想洗澡,建议先休息半小时,等汗液干了,毛孔关闭了,再去洗澡。

冬季新手爸妈如何给新生儿保暖

新生儿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皮下脂肪比成人薄,保温能力差,新生儿的表面积相对较大,按重计算的话,是成人的3倍,因此,新生儿身散 热的速度也快,比成人快4倍。完全靠新生儿自己来保持正常温非常困难,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补救。除了控制新生儿的室温外,还可以借用衣服被褥的保暖作 用。也可采取其他一些保暖措施。 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保暖呢?在家中可以摸一下小儿的手脚冷暖来粗略估计,如果小手暖而不出汗说明不需另外再采取保暖措施了。如果热而出汗说明 温升高,在37.5℃以上。如果手脚发凉,温可能低于36℃,

稍微一动就出汗说明哪里虚

坐着不动也出汗or稍微一动就大汗 提示信号:气虚 有些人坐着不动都会出大汗或者稍微运动就大汗淋漓,有此症状多是因为气虚。王继勇主任介绍说,中医认为“气固表”,能“摄血摄汗液”,气足, 则像磁铁一样吸引住汗液,让它不往外泄;气虚,则失去牵引力,汗液止不住地往外流。所谓出“虚汗”,原因就在于此。一般来说,气虚源于身状况差,像先天不足或后天过度劳累、久病、反复吃药损伤身等,都会导致气虚。而这类人的表现也比较典型,除了猛出汗,还常常感觉疲倦、懒言,比较安静。 建议:对于这部分人群,在夏季除了要多喝水以外,可

最近鼻子上莫名奇妙会出汗,这是怎么回事呢

鼻子出汗暗示肺气不足,如果平时鼻子总出汗说明肺气不足,需要调理补气。西医认为这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现,需要提升免疫力。 建议:每天用双手敲打双腿,并按压双腿的左右两侧,因为这是人肺经分布的部位,通过敲打刺激,可起到调理肺经的作用。

出汗是怎么回事 鼻子出汗异常——肺气不足

如果平时鼻子总出汗说明肺气不足,需要调理补气。西医认为这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现,需要提升免疫力。 建议:每天用双手敲打手臂的肺经,通过敲打刺激,可起到调理肺经的作用。

六个部位出汗最危险

六部位出汗异常预示疾病 额头出汗——肝阳上亢 如果额头常常出很多汗,中医认为可能是肝阳上亢引起的。 建议:平时尽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气,要保证充足睡眠,否则容易导致阴虚、肝阳上亢。每天冲泡枸杞茶饮用,有平肝功效。 鼻子出汗——肺气不足 如果平时鼻子总出汗说明肺气不足,需要调理补气。西医认为这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现,需要提升免疫力。 建议:每天用双手敲打双腿,并按压双腿的左右两侧,因为这是人肺经分布的部位,通过敲打刺激,可起到调理肺经的作用。 颈部出汗——内分泌失调 颈部汗腺分布稀少,所以很少有人颈部会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