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按4大穴位可缓解痛经
常按4大穴位可缓解痛经
1、太冲穴
位置在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
2、三阴交穴
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3、血海穴
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4、子宫穴
它位于下腹部,脐下4寸处左右,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一点。按摩时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有酸胀感为度。
常按4大穴位可缓解痛经
1、太冲穴
位置: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功效:揉太冲,具有明显疏肝止痛的作用,不仅可以治疗痛经,还可以治疗其他妇科疾病。
2、三阴交穴
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三阴交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三阴交1分钟。
功效:按揉三阴交,具有交通心肾,引火下行的作用,对所有妇科疾病疼痛均有缓解作用。
3、血海穴
位置: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顶端就是血海穴。
按摩方法:两个大拇指重叠按压这个穴位,痛经的时候通常左腿也会一起痛,多刺激左腿。要是在腰上放一个暖水袋效果会更好。
功效:揉按血海穴,具有引血归经,治疗血分诸病的作用,按压血海穴能够缓解月经期的小腹疼痛。
4、子宫穴
位置: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下一横掌处(脐下4寸)正中。左右旁开四横指(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有一点即是此穴。
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操作5分钟,以腹腔内有热感为最佳。
功效:点揉子宫穴,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疗效显着,具有活血化淤、理气止痛的作用。
缓解痛经的穴位
一般多主张在经前5~7天开始治疗,月经来潮后停止,待下次月经来潮前再施手法治疗。按摩的目的是引血下行,因此治疗须在经前当下腹部、腰骶部出现疼痛时操作。如手法得当,可使经期提前1~2天,随着经血排出,疼痛也会随之消失或减轻。
1、点揉子宫(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疗效显著,具有活血化淤、理气止痛的作用)
位置: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下一横掌处(脐下4寸)正中。左右旁开四横指(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有一点即是此穴。
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操作5分钟,以腹腔内有热感为最佳。
2、揉太冲(具有明显疏肝止痛的作用。不仅可以治疗痛经,还可以治疗一切妇科疾病)
位置: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3、斜擦小腹两侧(具有疏肝理气,止痛调经的作用)
位置:两侧肋弓下缘至髂骨之间的侧小腹。
按摩方法:双手置于侧小腹,从后向前斜擦,方向朝外生殖器。不要往返擦动,要方向一致,以摩热为度。共操作5分钟。
4、按揉三阴交(具有交通心肾,引火下行的作用,对所有妇科疾病疼痛均有缓解作用)
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按摩方法:用一侧手拇指指腹揉捻对侧三阴交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5、按摩小腹(增加小腹腔内脏血运,促进小腹内微循环,具有止痛调经的作用)
位置:肚脐至外生殖器之间的小腹部,两侧以左右髂前上棘为界限。
按摩方法:双手相叠置于小腹中间,紧压腹部,慢慢按摩腹部,以10次/分左右的频率进行,直至小腹内有热感为宜。共操作5分钟。
阳虚体质怎么调养 经络养生:艾灸
经络养生中具有温阳作用的四大穴位分别是神阙穴、气海穴、关元穴、中极穴。每年在最热或最冷的时候,选择1~2个穴位用艾条温灸,每次灸到皮肤发红热烫又可以忍受的程度为止。
艾灸神阙穴:硬币大小的生姜1片戳出许多小孔,少许盐和清艾绒。用盐填满肚脐,上面放姜片,将做好的圆锥形艾灸柱轻轻放在姜片上,点燃艾绒慢慢燃烧,直到肚脐里的盐又黄又湿,感到犹如热水缓缓在腹中漫流,同时配合热水泡脚,泡至足部皮肤发红。这样可以祛寒,缓解痛经、减少体内淤血。
缓解痛经常按三阴交穴位
痛经多见于年轻女性,分继发性痛经和原发性痛经两种。继发性痛经多因身体发生气质性病变而产生,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就会引起;原发性痛经则是因情绪不稳、精神紧张、压力过大、饮食营养不均,以及经期洗冷水澡、过度吹冷空调且体质为寒性时而引发。
临床上,西医主要用口服止痛药或注射杜冷丁来暂时缓解痛经,而中医多用服中药和针灸相关穴位来治疗痛经,特别是临床中多见的原发性痛经,经持续治疗可不再发生。对继发性痛经,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中医可用口服中药治疗,可缓解疼痛。
三阴交穴位位于人体的小腿部(可将手掌并拢,小手指中央放在足踝关节内侧的最高处,这样向上第四指沿胫骨稍靠内侧处即是)。因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三经交会于此而得名。
中医认为肾主寒湿,脾主水湿,肝主疏泄,肝、脾、肾都跟痛经有关,通则不疼。所以女性常按三阴交穴位,可调气血、性功能、生殖功能,确实可以起到治疗痛经的作用。同时也有美容、延缓衰老的保健作用。每天坚持,要1个月才起作用。最好经前1周配合内服中药,效果更好。针灸或艾灸三阴交也可有效治疗痛经。
按摩4大穴位快速缓解痛经
按摩治疗痛经时,要用拇指指腹分别揉捻穴位,每个穴位按摩5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一般在经前一周开始,月经来潮后停止。
非经期的时候按摩这几个穴位可以预防痛经的发生,若结合艾灸对这几个穴位施治,效果会更好。痛经患者在治疗中,要注重保暖,忌食生冷;情绪稳定,精神愉悦;膳食合理平衡,生活规律;适度参加锻炼。
太冲穴
位置在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
三阴交穴
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血海穴
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子宫穴
它位于下腹部,脐下4寸处左右,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一点。按摩时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有酸胀感为度。
治疗痛经最快的方法 穴位按摩缓解痛经
我们的小腿脚踝两边内侧有一处三阴交穴,经常按摩这个穴位有助于女性子宫和卵巢保养,由于月经是子宫壁脱落的结果,因此女性的子宫保养是尤其重要的,在月经来的时候多按摩这处穴位,可以有效缓解痛经的苦恼。
缓解痛经常按三阴交穴位
临床上,西医主要用口服止痛药或注射杜冷丁来暂时缓解痛经,而中医多用服中药和针灸相关穴位来治疗痛经,特别是临床中多见的原发性痛经,经持续治疗可不再发生。对继发性痛经,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中医可用口服中药治疗,可缓解疼痛。
三阴交穴位位于人体的小腿部(可将手掌并拢,小手指中央放在足踝关节内侧的最高处,这样向上第四指沿胫骨稍靠内侧处即是)。因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三经交会于此而得名。
中医认为肾主寒湿,脾主水湿,肝主疏泄,肝、脾、肾都跟痛经有关,通则不疼。所以女性常按三阴交穴位,可调气血、性功能、生殖功能,确实可以起到治疗痛经的作用。同时也有美容、延缓衰老的保健作用。每天坚持,要1个月才起作用。最好经前1周配合内服中药,效果更好。针灸或艾灸三阴交也可有效治疗痛经。
女生如何减轻生理期痛经
缓解痛经的方法
经期痛经怎么缓解?多吃温补食物。女性在经期要补充有利于行经食物,比如苹果、羊肉、鸡肉和红糖、红枣、豆腐皮及薏苡仁、牛奶等。女性痛经常常还会出现腰痛、食欲差等,所以要多吃营养丰富、健脾开胃的食物。为了保持营养平衡,还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经期痛经怎么缓解?其实,针灸、按摩、热敷等都可以有效缓解痛经。也可以服用止痛药:痛经发作时,可和牛奶或食物一起服用痛经药,一般要20-30分钟才会见效。艾灸法:在三阴交及足三里等,艾条悬在穴位上方,让温热。每个穴位可以治疗10-15分钟。
营养保健调理。痛经女性可以多服用维生素补充剂。B族维生素可以让营养神经和维持神经保持稳定,可以有效缓解女性经期情绪低落,紧张及烦躁等问题,有助于身体排毒。维生素D可以控制子宫平滑肌收缩,缓解痛经。
按摩法缓解痛经,双手掌摩擦发热,脐下小腹按顺时针方向按摩200次左右。也可以点揉足三里及三阴交穴等。热敷法缓解痛经。在下腹热敷可以缓解子宫痉挛,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减轻痛经。加热后的中药用于热敷,可以活血通络、行气止痛。
女性多运动锻炼可缓解痛经
平时多运动可缓解痛经
小步快走可有效缓解痛经
在网上和生活中,不少痛经女性有这样的感受:“有时候工作忙起来,东跑西颠,反而痛经没有那么厉害了。”这让一些人很疑惑:痛经不是提倡休息吗?运动会不会加剧疼痛?
对此,专家说道:排除疾病导致的痛经,如果平时或经前能够坚持进行有氧运动,的确可以有效缓解痛经。她表示,有痛经史的女性可以坚持每天进行小步快走运动,时间以30——40分钟为宜。
她认为,通过适当运动可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同时也可以转移不少女性对痛经的恐惧,可以尝试。
缓解痛经小贴士
热水袋敷 对于下腹隐痛,尚可忍受的痛经,可以在家用热水袋敷,或喝热水红糖水来缓解。
按摩穴位 正确的按摩可以缓解疼痛,如按摩血海穴(该穴位于人体的大腿内侧,从膝盖骨内侧的上角,上面约三指宽筋肉的沟,一按就感觉到痛的地方。),按摩方法是先搓热两手,然后按在血海穴上,按顺时针方向按摩五分钟。按摩足三里穴(用一只手的掌心按准膝盖的顶部,中指下伸的顶端,向外一横指即是),可以用针灸,也可以用拇指反复按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