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幼儿园的自我保护教育

幼儿园的自我保护教育

“你还认识叔叔吗?我跟你爸爸是一个单位的,你爸爸早晨上班时出了意外现在在医院里,让我来接你,咱们快走吧!”一位年轻男家长来到中二班,拽着雨藤小朋友的手往外走。

雨藤躲开,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思考着。“家长”见状又说:“你忘了上次叔叔还和你一起吃饭,给你夹鸡腿吃呢。快走吧,一会儿你爸爸该着急了!”

雨藤跟着这位陌生叔叔走到幼儿园大门口时,老师出现了。“你认识这位叔叔吗?”雨藤哭着摇摇头,放开叔叔的手。

难道真有陌生人来幼儿园骗小朋友!不是,这是怡馨幼儿园正在进行的诱拐试验。怡馨幼儿园把“不跟陌生人走”作为小班自我保护教育的目标之一。高园长说:“从心理角度来说,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的联想展开,而不是靠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关系来推理,而从外表很难分辨出陌生人是好人还是坏人。陌生人说一些有诱惑力的话,他们会很容易相信。这跟他们知识经验不足、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不强有关。从情感角度来说,幼儿与家人的感情亲密,关注家人的情况,骗子抓住幼儿的这一心理,一旦幼儿听到家人受伤、出现意外等情况就会着急,失去判断力,进而就会受骗。”

了解幼儿园的游戏领域

宝宝在幼儿园是怎么玩的?又是怎么学习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帮助孩子在玩中学习的3大游戏。

以游戏为主 养成好习惯

公立幼儿园代表嘉宾: 福州广厦幼儿园园长林民芳

现在,幼儿园有3大游戏领域,一是角色游戏,就像我们小时候玩的过家家,但加入了体验环节,比如老师领着孩子们上街观察,去榕城古街观看商贩买卖东西,去银行窗口看排队……回来后就进行角色的转化,把成人的劳动通过游戏表现出来,他们会从中学到规则、交际、语言等各方面的知识。

二是结构游戏,又称“建筑游戏”。让孩子使用各种结构材料(如积木、沙石、金属材料等),通过想象和手的造型活动构造建筑工程物体的形象,可以帮助宝宝获得有关结构材料的大小、颜色、性质、形状和重量等方面的知识,并获得一些空间概念和数量概念,同时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三是表演游戏,就是让孩子扮演儿童文学作品、歌舞类的角色,这些游戏都是老师根据孩子的特点编排的,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生活知识,也快乐成长。

私立幼儿园代表嘉宾:福州市鼓楼区阳光国际幼儿园园长黄剑芳

以游戏为主 养成好习惯

现在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为了培养孩子成才,很多父母从幼儿园就开始抓孩子的教育,但是幼儿园园长说,幼儿园的小朋友还是以游戏为主,在玩中学习。

幼儿园的教育就是在游戏中让孩子学到东西。才3岁大的孩子,让他安安静静怎么可能?例如老师要跟孩子说车子上坡很难下坡很容易, 一个劲儿跟孩子说,孩子也不会理解,但如果弄个简单的玩具,让孩子用手体验下上下坡,他们一下就会明白。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发布的《福建省0-3岁儿童早期教育指导纲要》,小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要以游戏为主,重视幼儿早期人格塑造以及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训练与养成。

福州旭辉左海岸佳文幼儿园校长陈应花

体验式教学 走出课本到户外学习

0-3岁婴幼儿阶段,正是孩子们大脑发育的关键时间,在这个阶段,主要是要培养孩子在逻辑创造、语言、交往、艺术、动作等各大领域的发展。

因此,在教学课程中会安排语言课程,包括中文和英文的学习。其中手工课、音乐课、舞蹈课、美术课、体育活动课中,老师会以各种生动的环节来教小朋友中文,而英语教学, 老师注重的是语训,让每个孩子都开口说英语,培养孩子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如果孩子们有其他兴趣爱好,也可参加一些培训班。

主题教育也是当今托班儿童教育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针对某个节假日,老师会向孩子们传授相关的民间习俗。如“爱鸟周”,老师就教孩子们相关的爱鸟知识,并教育孩子们要保护环境、保护鸟类,还会组织孩子们参观鸟语林,以这种体验式的教学,让孩子们走出课本到户外学习。

学前教育和幼儿教育的区别

“学前教育”与“幼儿教育”内涵存在某些重合,但差异也很明显。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前教育和幼儿教育的区别,欢迎阅读!

学前教育和幼儿教育的区别1

“学前教育”的“学”是指“学龄”

实际上,“学前教育”之“学”不是指学校或学制,而是指“学龄”,“学前教育”的本义是“学龄前教育”。

“学龄”和“学龄前”都是历史概念,在近代以前并不存在。欧美国家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对社会民众的受教育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的重要规定之一是儿童达到一定年龄即应当进入小学接受学校教育,这就出现了“学龄”概念。至于“学龄”从几岁起,各国规定不一,但通常是在5—7岁之间,而以6岁为多。之后,随着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认识到教育过程是一个整体,对人所施加的教育影响不应满足于从“学龄”起或在“学龄”中,而应前推至“学龄”前,甚至出生时。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母亲离开家庭外出工作,社会上出现了照管和教育幼小儿童的机构。以往以家庭为主要场所的儿童早期教育,逐渐被社会化的幼儿教育机构所取代,因此逐渐形成了“学龄前”和“学龄前教育”概念和实施规则。

学前教育和幼儿教育的区别2

幼儿园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学校

杜威认为,学制体系中各个阶段、各种类别的教育机构各有宗旨,如幼儿园的旨趣是“道德的培养”,而小学是“实际的功用”。同时,杜威批评这些教育机构之间缺乏整体性和连接性。但是,这些教育机构至今仍保留着当年的一些功能和目标定位。例如,针对当前我国常见的将小学低年级的一些教学内容(如识字、写字以及计数、算术等)下放至幼儿园实施的状况,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严加禁止,以防过早增加幼儿课业负担,妨害其身心健康发展。可见,作为学校教育最初阶段的小学,与幼儿园在教育宗旨方面完全不同,将幼儿园也称作“学校”并不妥当。总之,幼儿园是一种教育机构(严格地说,是保育和教养机构),但并非学校。

学前教育和幼儿教育的区别3

幼儿园因是“学”之前阶而被列入学制

既然幼儿园不是学校,为何被列入学制系统?从逻辑上说,写进学制的所有部分,都应当是“学”(学校)。学制是国家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应的办学规定和依据,各级各类学校都应当在学制系统中得以体现。幼儿园进入学制系统,体现了人们对“学龄前教育”作用和意义的充分认识。然而,幼儿园又是个特殊的教育机构,其目标主要是保育,而不是教育。因此,幼儿园向来与大、中、小学校有所区别:幼儿园阶段并未进入义务教育范畴;幼儿园不像大、中、小学那样归属于教育行政部门,而是可以归属于教育局、妇联、民政部门甚至地区街道;幼儿园也从未像中小学校那样划分为年级,学校的年级序列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的……尤为重要的是,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不像中小学校那样以掌握知识和技能为目的,而是通过游戏发展儿童的身体和心智,为之后的教育奠定基础。因此,幼儿园之所以被列入学制,并非因为其是“学”,而是因为其是“学”之前阶。

学前教育和幼儿教育的区别4

“学前教育”与“幼儿教育”不能相互取代

“学前教育”与“幼儿教育”内涵存在某些重合,但差异也很明显。“幼儿教育”更多地是从人的自然发展过程对儿童特定发展阶段的教育作出界定,其主要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而“学前教育”更多地是从学校教育的立场对儿童的教育阶段作出界定。“幼儿教育”更为古老,人类早期对幼小儿童所施行的教育影响即为“幼儿教育”;“学前教育”在近代出现“学龄”概念后才逐渐产生。“幼儿教育”和“学前教育”关注的都是幼小儿童的教育问题(3—6岁甚或0— 6岁),但“学前教育”是从当下的幼儿教育是未来学校教育的前一阶段、是从有利于幼儿未来接受学校教育的立场考虑幼儿教育。可见,两个概念存在区别,所指有所侧重,无法相互替代。比较而言,“学前教育”内涵更为丰富,蕴涵如下理念对儿童的教育“学龄前”与进入学龄后应整体地、有差别地予以考虑。因此,不能用“幼儿教育”概念取代“学前教育”。事实上,二者也无法相互取代。

我们应当严谨、明晰地使用“学前教育”与“幼儿教育”这两个概念。笔者曾看到名为《中国学前教育史》的著作,如果该书仅反映中国近代产生幼儿园以来的教育历史,可谓名副其实;如果该书是从中国古代说起,那就是以今铸古,因为“学前”一词始出于近代,而以《中国幼儿教育史》作为书名,不仅更贴切,而且可以涵盖古今。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如“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说法就不妥当,中国古代的教育系统并没有相应的“高等教育”,而只有“大学”与“小学”之分。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幼儿园可否纳入义务教育

“都是一个小区的幼儿,读一所幼儿园,为何有3种收费标准,每年收费竟相差5000元。”昨日,本报《幼儿园“涨价风”吹乱家长心》见报后,多名家长向本报热线投诉:反映一些幼儿园有“变相涨价”之嫌。

其中,家住汉口古田某小区的郑女士说,女儿今年刚满3岁。为让孩子不受“奔波之苦”,她选了所住小区的一所民办幼儿园。“本月初报名,幼儿园收费除了2600元的保教费和杂费,还有2500元的‘加收保教费’,以及每月200元的伙食费。”

“在这所幼儿园,即使是同一个班的小孩,也有3种不同的收费标准。”郑女士介绍,从另一所幼儿园转来的幼儿,只用交2600元的保教费和杂费。而上半年入园的小孩,要另交“1500元的加收保教费”。“都是同样的老师,上同样的课程,为何晚一点入园的收费就高?这不是属于变相涨价吗?民办幼儿园收费到底有没有谱?”郑女士愤愤不平。

家住东湖开发区佛祖岭社区的黄先生则反映,他儿子所读的幼儿园,去年收费标准为每学期约500元,另加每月50元伙食费。今年,收费标准一下子提高至2800元/学期,伙食费涨至每月100元。“家里收入主要靠打工和务农,收费一下涨了几倍,如何承受得起?”

昨日,记者翻阅本报热线记录发现,家长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幼儿园收费标准上涨过快,“兴趣班”收费过多过滥,等等。

物价“备案”支撑着涨价?

按规定,武汉市所有民办幼儿园的收费都要到物价部门备案,并经物价部门核准。那么,这些幼儿园涨价,都经过物价部门核准了吗?

武昌一所幼儿园园长说,该幼儿园是民办幼儿园,“不仅仅是我们一个幼儿园涨价了,周边的几个民办园今年都涨了。我们涨价也是到物价局备过案、批准了的,都有手续。”记者以家长身份通过电话又咨询了几所幼儿园,园方工作人员都表示,“都到物价部门备案过,可以涨价”。

昨日,记者来到武昌区物价局,从这里得知,幼儿园理直气壮说的所谓“备案”,实际上仅仅是递交了部分材料。“必须说明涨价理由,向物价局申报。物价局再依幼儿园的实际收支情况,确认合理,才可审批通过。”该区物价局价格科王科长说,“备案后,幼儿园还要把涨价的收费标准做成牌子,下面标有物价部门的监督电话,在幼儿园门口公示,然后拍张照片提交给物价部门,才算备案程序走完。”

王科长表示,民办园收费虽不像公办园那样严格,但收费应是合理回报,而不能是暴利。但近几年民办幼儿园“遍地开花”,许多幼儿园取得办学资格后,并未到物价部门备案,造成监管出现“盲区”。“现在,民办幼儿园太多,有的是打一枪换个地方,物价部门人力有限,没法挨家去查。”王科长无奈地说。

贵的上不起便宜的“挤不进”

目前,政府办、教育办等公办幼儿园学费一般在每月300元至500元。这个价位是一般家庭可以承受的。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这类口碑较好的公办幼儿园一般每年只招生一次,且招收的人数十分有限。

省实验幼儿园负责人说,今秋9月,该园总共只能招收80名新生,而早在年初,就有20多名家长来报名。“因名额已满,昨天,有名想插班的家长甚至提出自己带床到幼儿园。”

常青花园某公办幼儿园,今年2月份,就有70多名家长前来报名。该园负责人介绍,实际上,该园6月份才开始招生,家长提前来报名,是担心孩子“挤”不进来。

而家住武昌友谊社区的陈先生则颇感无奈:“好点的民办幼儿园频频涨价,咱上不起。公办园中,那些口碑好的排不上队。只能送到差一点的民办幼儿园,又怕耽误了孩子。还没上学就落在人家后头了,这可咋办?”

昨日,记者从武汉市教育局了解到,目前,该市教育局正针对幼儿园教育进行整体调研,其中也包括收费现状,并鼓励各区加大对幼教投入,尽量多开设一些公办幼儿园,满足幼儿入园需求,就是希望让收费能降下来。

把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

“政府能否多扶持一下民办幼儿园?”汉口一家民办幼儿园负责人说,民办幼儿园要涨价,也是生存压力导致,“自收自支,做企业谁不想盈利?”从事幼教多年的赵女士则称:“如果政府增加投入,把幼儿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围内,幼儿园也可能会甩掉想尽办法收钱的坏名声。”

“能不能把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政府增加投入,加大公办园的建设。”一名家长呼吁,幼儿教育是教育基础中的基础,“雷人”入园费的出现,既败坏了教育的名声,又增加了家长的负担,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对于“雷人”入园费,政府部门一方面要加大财政投入,尽快将幼教列入公共服务范畴,另一方面,还要规范幼儿园收费项目和标准,严惩违规者。

武汉市教科院幼教专家陈红梅也认为,从整体上看,国家对幼教的投入不够,幼教的从业人员以及幼教人才不足,可能是幼儿园收费逐年上涨的一个原因。若想要改变幼儿园收费高的现状,最好把幼教纳入义务教育范畴,以公办幼儿园为主导,适当开设民办幼儿园以满足差异的需求。

据了解,由于幼儿教育并未纳入义务教育,在收费上相对特殊一些。目前,教育部也很重视这个问题,也在不同地方定点调研,希望为下一步的工作收集足够资料。而这些工作最终的目的,就是要逐步改变幼儿园收费高昂的问题,建立一个新的体系。

如何杜绝幼儿园虐童发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业作为天底下最光辉的行业,肩负着培育优秀人才、巩固国家发展的重要职责。作为启蒙教育的第一站,幼儿园对孩子的未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幼儿园幼儿园虐童问题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教育部门三令五申,曾多次整顿规范幼儿园管理,但为何这种伤害儿童的事件还是不断上演?

首先,幼儿园教师素质有待提高。由于学前教育尚未纳入义务教育范围,许多民营幼儿园教师虽然有教师之名,却没有正式的教师编制,在待遇上和公办教师相差十分悬殊,因此造成不少民营幼儿园教师流动性较大。

其次,幼儿园教师压力过大。因为传统观念及幼师队伍现状令人不满,人们对幼儿教师心理上还没有形成高度的认同感,很多时候等同于保姆。幼儿教师普遍面临身体、心理的双重压力,即家长和幼儿园的双重压力,保育和教育的双重压力,她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研究业务,提高各方面的素质。

第三,幼儿园安全制度和必要的安全保卫措施不完善。家长送孩子上幼儿园有三个重要的目的,一是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二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三是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但由于入园难问题,幼儿园普遍存在着幼儿多,聚集密度大的情况,卫生条件较差,幼儿卫生安全没有保障。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要想杜绝类似于体罚孩子的幼儿园不良教育行为发生,就必须从规范办园行为入手,以机制健全完善为保证,综合治理。

加强幼教职业道德修养十分必要。幼儿教师必须有较高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做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因为幼儿各种素质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过程,而幼儿教师的言行举止对于幼儿来说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使幼儿教师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

第二,务必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今世界,要培养和造就面向21世纪的新人,就必须要求教师走在时代的前列,具有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知识。

第三,提高幼师待遇,稳定幼师队伍。由于幼教未能像九年义务教育一样有专项资金投入,教师的工资也只能从幼儿园的收益中支出,也就是学校自己负担,因此被聘教师的工资较低。工资低,就吸引不到真正的优秀人才,长此以往必将陷入恶性循环。

学前教育的成考专业

培养目标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人才。

主干课程

教育学、教育史、教育学概论、普通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教育社会学、学前卫生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声乐、舞蹈、美术、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保健学、幼儿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统计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游戏学原理、教师口语等。

就业前景

随着婴幼儿生育高峰的临近,使得“幼儿园短缺”、“幼师短缺”等问题再一次进入大众视野,婴幼儿家长对此更是颇为担忧。“2007年我们国家要求儿童入园率需达到80%,但到2008年我国儿童入园率才达到47%,这个数字跟国家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幼教专家说:幼儿园短缺和幼师短缺是有一定关系的,“2011年北京市现有的资源只能满足一半的学生入园,也就是刚刚满足了50%的幼儿的需求,幼师的缺口一直以来都是基本存在的。”

幼儿园传染病如何预防

1、首先,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净化室内环境、保持空气清新。班级老师应每天定时开窗户适度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让阳光射入室内。早晨来园后,先用有效浓度消毒液擦玩具柜及室内家具、门把锁等处。然后用清水擦试一遍。防止幼儿病从口入。

2、其次,抓好入园幼儿的晨检工作。幼儿一入园,保健老师就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状况,对发热、精神状况不佳的幼儿进行密切地观察,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若发现有3名以上的幼儿出现相同症状时,园里会及时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并根据病情及时上报。

3、班级老师每天要对缺席幼儿及早查明原因。如因患传染病请假,则要上报园级,保健老师对园内幼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如孩子在家庭里接触传染病人,家长要及时通知幼儿园。

4、消毒工作是疾病预防工作的关键,幼儿园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消毒措施,对孩子的生活、活动空间采用开窗通风和每日紫外线灯消毒,用消毒水拖地,幼儿餐具、餐桌、毛巾、水杯等生活用具严格按要求进行定期消毒。定时把幼儿被褥清洗消毒。严把食物的采购、储存、加工、烹调制作关,不购买三无食品和变质的食品,做到生熟分开、每餐有留样,要求各班用温开水给幼儿嗽口,防止幼儿喝生水等。

5、利用教学、宣传橱窗等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督促幼儿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常剪指甲、勤换衣服。要求班级开展卫生方面的主题活动,让孩子树立起自我保护意识,掌握简单的卫生生活常识。

6、加强日常工作保育,尽量避免带孩子到人多的地方去,幼儿园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活动,增强幼儿体质。在膳食方面要加强营养,让孩子多吃蔬菜、水果。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根据气候变化,随时注意为幼儿增减衣服。鼓励幼儿讲究个人卫生,做好个人防护。传染病流行期间,尽量少去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作为家长,要为孩子做好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接种流感、肺炎等疫苗。

幼儿园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幼儿园安全教育存在两个主要问题

1、重保护,轻教育

家长和教师偏重对儿童采取全方位的保护,认为少活动就可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有的园甚至减少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剥夺了孩子通过实践锻炼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机会。虽然教师和家长在竭尽全力地呵护幼儿,已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但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成人对孩子的保护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关注和保护孩子的同时,更重要的应该是教给他们必要的安全知识,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重安全知识的灌输,轻安全行为的训练

日常进行安全教育时大部分是保教人员对幼儿进行‘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教育,忽视逃生教育和避难技巧训练。这种教育方式属于灌输式的被动教育,幼儿常常是‘左耳进,右耳出’,其效果可想而知。从知到行之间有一段距离,幼儿知道怎么做,但如果不加以实践、练习和巩固,他们是不会自动产生相应的安全行为的。按皮亚杰的观点,儿童的行为不会自动产生,也不能由教师或父母传授而获得,只能是通过儿童的主动建构而内化到他们的认知结构中。

因此,要切实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提高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有效性,在加强幼儿安全管理的同时,要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不能光说不练,除了加强幼儿安全意识的教育外,重点应该放在幼儿安全行为的训练上,促进其自动化安全行为的形成。

幼儿安全行为包括两个方面:

1、预防性安全行为,即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旨在保护自身生命的安全行为,如不把异物放进口鼻中,安全用电,外出遵守交通规则等;

2、安全自救行为,即在出现意外灾害时能沉着应对,学会自救避险,如拨打急救电话,火灾自救,地震避险等。

学前教育的发展前景

我国的早教市场在1998年开始萌芽,经过10多年的发展,早教机构已经走过了一波迅速扩张期。以东方爱婴、红黄蓝等为代表的本土早教机构和以金宝贝、天才宝贝等为代表的海外品牌共同占据着当前的早教市场。

据《前瞻中国学前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0 年,我国共有幼儿园15.04万所,较上年增加1.22万所;在园幼儿(包括学前班)2976.67万人,比上年增加318.86万人;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共130.53万人,比上年增加17.75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56.6%,比上年提高5.7个百分点。

但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仍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城乡发展不平衡,师资队伍不健全,一些地方“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比较突出。

“十二五”时期,学前一年毛入园率提高到85%。到2020年,学前教育一、二、三年毛入园率分别达到95%、80%、70%。

充实队伍,强化师资。幼儿是娇嫩的花朵,幼师是护花的园丁。截止到2013年4月全国在园幼儿近3000万,幼儿教师只有130万,有较大缺口。今后10年,我国学前三年适龄儿童人口将增至约5000万。必须扩大充实幼儿教师队伍,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办好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建立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培训体系。今后3年,教育部将对1万名园长和骨干幼儿教师实行国家级培训,5年内各地将对园长和幼儿教师进行一轮全员专业培训。依法落实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切实维护幼儿教师权益。

加大投入,保障经费。2013年,学前教育经费占全国教育经费总量比重一直在1.2%至1.3%之间徘徊,远低于3.8%的世界平均水平。必须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今后3年要有明显提高,为破解入园难铸牢“资金链”。中央财政已设立专项经费,2011年将投入30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此外,还必须强化幼儿园准入、安全、收费和保教质量等方面管理,合理制定公办园收费标准,加强民办园收费管理,坚决查处乱收费。

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是针对0--6岁学前儿童的一种教育。它包含儿童心理、营养保健、儿童教育等方面的知识。随着社会的进步,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教育,特别是早期教育的投资。这就直接导致了学前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这个专业良好的就业情况和薪酬待遇。本专业的大专、本科生更是供不应求,可以供职于大中型幼儿园、早教机构或相关幼教行业。如婴幼儿音像、书籍、服饰行业等。

学前教育是21世纪幼儿教育的大趋势。据最新的《中国人口统计年鉴》显示,中国0~3岁的婴幼儿共计7000万人。2004年全国在园幼儿达到2089.4万人,同比增长了4.5%;幼儿园比2003年增加了4638所,增长率为4%。幼教事业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与之配套的幼儿教师和管理人员的需求激增,幼儿师范毕业生供不应求。尽管各地一些院校增设了学前教育专业,但仍不能满足整个社会的需求。

幼儿园小学化的原因

(一)幼儿园

1.幼儿园办园理念有偏差。很多家长科学育儿知识和家教经验比较匮乏,教育观念还比较陈旧,特别是农村幼儿园的家长认为幼儿园就应该教孩子写字、做算术、读拼音等。受此错误观念的影响,好多幼儿园形成了“让不懂教育的人牵着我们懂教育的人走” [2]的怪现象,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中凸显孩子的外显行为,如语言、识字、英语、速算、早期阅读、体育专项训练等,因为这些方面周期短,在孩子身上见效快,家长能看得见,摸得着。而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个性、兴趣、智力潜能等方面的培养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易在孩子身上迅速体现,因而幼儿园就“避重就轻”,让幼儿拿出所谓的“学习成绩”来,向社会、家长炫耀自己的“办园质量”, 以博得家长的满意,在社会上扩大影响。

2. 园长和教师队伍不够专业,素质不高。在我县农村小学附设幼儿园在管理上,大部分都是实行小学校长负责制,由于管理者的不专业,在管理上就出现了偏差。他们对幼儿园法律法规不了解,用管理小学生的方法来管理幼儿,根本不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造成幼儿园管理“小学化”。此外,幼儿园专业教师短缺,特别是农村幼儿园,一部分幼儿教师是小学教师转岗,专业化素质不高,片面理解幼儿园课程。加上教师自身学习机会少而无法提高专业知识,因此不懂得幼儿的特点和教育规律,认为幼儿掌握的知识越多越好,于是便像教小学生那样给幼儿上文化课,甚至布置家庭作业,使幼儿教育“小学化”。

3.资金投入不足,办园条件差。部分幼儿园由于资金的投入不足,许多设备无法添置,幼儿玩教具缺乏严重,活动环境无法创设,很多适合幼儿的活动也就无法正常开展,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把幼儿园继续办下去,就只能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而实行“小学化”的教育了。

4.走进了幼小衔接的误区,夸大了“幼小衔接“工作。很多教师“小学化”教育观念严重,认为幼小衔接是提前教孩子一些小学知识,以更好地过渡到一年级,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幼儿园采取了过多地在幼儿阶段向幼儿灌输小学知识,以小学规范化管理的模式来管理幼儿课堂的做法。

(二)家长

家长的观念错误。以前,幼儿家长关心的问题是他们的孩子在幼儿园是否吃得饱,穿得暖。而现在许多家长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不能正确对待,而把这种压力转嫁到幼小孩子的身上,把对孩子非理性的期望值转嫁到幼儿园。于是,孩子成了父母未尽心愿的完成者,想让孩子在未来的竞争中,能处于优势位置的家长,便放弃了寓教于乐的游戏活动,错误地认为孩子越早点识字、学数学越好,因而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幼儿园里多学点文化基础知识,多掌握一些语文、数学等方面的学习技能。他们对幼儿园的评价,也往往以幼儿会认多少字、会背多少诗、能做多少算术题等来作为标准。家长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功近利的教育观念,给幼儿园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使很多幼儿园难以坚持正确的办园理念。

(三)社会

1.观念的原因。在大众意识中,不同程度地对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有一种“重成就、重学业、重知识”的倾向,从小背书包、学写字、做算式在中国文化中是常见的,很多人一直期待和支持他们认同的以知识学习甚至是读写算为主的幼儿园教育,这种期待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幼儿园教育。

2.制度的原因。长期以来,对学前教育重视不够,学前教育欠账太多,这是造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一直没有真正纳入公共财政投入体系,公共财政一直关注的是少数人或者是小部分人受益的幼儿园,公共财政的公共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与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相比,幼儿园教师的编制也缺乏制度性安排,编制没有专列,教师队伍的发展缺乏制度保证。

相关推荐

宝宝入园后必知的技巧

1、及时鼓励孩子在幼儿园的进步 当孩子在幼儿园取得了一点进步,如学会一首歌,一支舞,学会写自己名字……父母应及时鼓励。鼓励形式可以是送他一个小礼品,在家人面前大声表扬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会深刻体会到幼儿园生活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加深对幼儿园的情感。 对不容易适应的孩子,父母应该尽量避免问他“今天在幼儿园老师对你好吗?”“今天和小朋友一起唱歌了吗?”等等,避免让孩子的记忆一直停留在不良的情绪体验中。如果孩子说不喜欢幼儿园,或者不喜欢老师,父母应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避免与他谈幼儿园的事。 2、教给孩子一定

手足口病预防知识

手足口病是传播很快的一种儿童传染疾病,多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很容易交叉感染,现在还没研制出防疫这种病毒的疫苗,所以一定要注意预防,特别是幼儿园里的孩子们要注意预防手足口。 手足口症状: 发热,体温达到38度以上,口腔粘膜、手部、足部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同时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 幼儿园在本病的流行或高发季节应做好以下工作: 1、卫生消毒。幼儿园要保持每天放学消毒一次,有必要条件的应该中午一次晚上一次。孩子玩耍的教学玩具要用专门的消毒液浸泡消毒,

怎么呵护孩子那颗敏感的心

培训教师,用隐形无痕的方式传递爱 “幼儿园教师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应该深刻认识到,留守幼儿需要的不仅是可口的饭菜,温暖的衣服,更需要亲情的关注和心灵的呵护。”西北师范大学副教授王冬兰说。 过去几年来,王冬兰一直关注着教师如何对留守幼儿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干预。“没有对心灵的疼爱是残缺的爱,而探究留守幼儿心理秘密、关注留守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是需要科学的。”王冬兰认为,幼儿园教师一般都接受过较为专业的培养和培训,了解3—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加上和孩子有较多时间一起生活、学习和游戏,因此,与祖

低龄宝宝入园利弊分析

不少父母认为独生子女在家中缺少玩伴,不容易合群;交由老人或保姆照顾,孩子容易任性且独立性差;老人精力有限保姆文化低,孩子在家学不到相应的知识,所以应该尽早送孩子进幼儿园。的确,宝宝进入幼儿园,对其自身发展是有益处的。 1.幼儿园生活讲究科学、有规律,注重营养均衡、合理的体育活动,再加上有教师细心照顾,有益于宝宝的身体健康。 2.宝宝在幼儿园许多事情都要自己做,可以发展宝宝的自理能力,培养宝宝的独立意识。 3.与很多小朋友和老师交往,有助于宝宝发展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这点对独生子女显得尤为重要。 4.幼

孩子多大上幼儿园合适 上幼儿园的最佳年龄

按照心理发展规律,孩子上幼儿园的最佳年龄是3岁半。而且《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明确规定:幼儿园是对三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属学校教育的预备阶段。因为,此时宝宝的自我意识有了一定发展、学习能力与适应能力逐步增强;同时度过了叛逆期,和妈妈的亲子关系也趋于稳定亲密;此时送宝宝去幼儿园会比较顺利。只要孩子能分清人的称呼;能够辨认方向;可以掌握基本日常生活用语的表达;掌握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那就是时候入园了。

宝宝多大上幼儿园最好

2岁左右宝宝入园 正面效应: 适应速度比较快。 因为2岁左右的宝宝主动探索的需求非常大,幼儿园提供的非家庭之外的探索环境,通常能科学合理地满足宝宝的探索心。 负面效应: 容易造成宝宝与妈妈的情感疏离。因为2岁左右是母子分离焦虑期。如果亲子关系奠定得不好,宝宝会出现非安全依恋行为,影响今后情商发展。 4岁左右宝宝入园 正面效应: 有渴求同伴的行为出现,且主动性增加。 负面效应: 很多事情不受成人意识的控制,很难接受新事物。因为3岁以前是无意识接受心理,是全心理的接受,3岁以后主动性增加,形成了自我封闭的小世

妈妈们应该这样帮孩子选择幼儿园

选园时看资质看环境看理念 张女士:我家附近有两三所幼儿园,我该如何做选择呢? 李传英:选择民办幼儿园第一步是看办园资质,是否合格、达标。目前重庆市的幼儿园按照其硬件、软件分了不同等级,最高级别是示范园,而后有一级园、二级园、三级园等。当然,不同级别的收费有差距。这是首要参考标准。 其次,家长要走进幼儿园,观察环境,看教室的布局是否合理,图书、玩具、功能室是否丰富,园长妈妈的教育理念和幼教老师的精神面貌都很重要。而后,根据家庭情况,孩子的喜好来选择。 家长没必要太纠结是否双语 王女士:有的民办园标榜“双语幼

孩子不上幼儿园父母需要做好这些事

幼儿园益处多多 应重在玩耍 跟托儿所相比,幼儿园接收的孩子年长一些,而且不光提供托管服务,还重在早期教育。在幼儿园里,专业的幼教老师教三四岁的孩子识字、算术等,现在热门的“双语”、“国际”幼儿园还强调外语启蒙。 大量研究显示,学前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益,不但让他们提前熟悉学校的环境,为以后长达十几二十年的求学生涯做好准备,还提供了发展社交技能等重要生活能力的机会。教育方法得当的幼儿园对孩子的学习可产生长远的积极作用。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研究生院前院长、教育学教授凯思琳·麦卡特尼博士称,在学前教育机构里,孩子

怎样为孩子选择幼儿园

1. 不顾路途远,不怕价格高,想办法进一级一类幼儿园。国家依据幼儿园的规模,设施,管理水平,师资水平,保教质量,卫生保健全面评估将幼儿园划分为一级一类,一级二类,二级一类等。一级一类为最好。一级园虽然好,但也不是家长的惟一选择标准,家长应该综合考虑,路途远近也应该是很重要的考虑因素。 2. 不要把学外语当做首选条件。学习外语不是幼儿园的必修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没有相应的规定。条件许可可以学,条件不充许也可以不学,不是非学不可的。家长会说英语,孩子学习英语效果会更好;家长不懂英语,孩子学过后多半会

宝宝几岁上幼儿园

多角度综合考虑宝宝入园时机 目前社会上还没有任何机构证明宝宝何时入园更科学、更合适,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综合考虑,做出一个相对合理的结论。从父母的角度来考虑:父母应具备送宝宝上幼儿园的心态。当为宝宝选定一家幼儿园,送宝宝上幼儿园时,父母应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安排好接送宝宝的时间。尤其是家中的老人,更要安排好自己的业余生活,不至于不看护宝宝,自己空虚,时不时打电话问宝宝在园情况或者到幼儿园看宝宝。成人的心理没调节好,将影响宝宝的入园情绪,也干扰老师的正常教学。 从幼儿园的角度来考虑:幼儿园教育机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