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汗多怎么调理 分清出汗的类别
产后出汗多怎么调理 分清出汗的类别
产后出汗多有两种表现:
一种是气虚自汗:表现为白天醒的时候出汗多,不能自止;伴有疲倦乏力,气虚懒言,面色苍白,活动后出汗更多。
另一种是阴虚盗汗:表现为产后睡眠中出汗多,醒后汗即止,面色潮红,咽干口燥,腰酸膝软。产后可根据出汗表现,对症选用食疗。
出汗多的种类
气虚血亏型:
以自汗为主,或有盗汗。汗出恶风,稍劳尤甚,易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心悸眠差,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宜益气养血,固表止汗,可选大补黄芪汤(《丹溪心法》)加减:黄芪、防风、川芎、山茱萸、当归、白术、甘草、五味子、人参、茯苓、熟地黄、肉苁蓉、浮小麦、煅牡蛎。偏气虚,可选玉屏风散加味;偏血虚,可选归脾汤。成药可酌选人参养荣丸、虚汗停颗粒、玉屏风颗粒、补中益气丸、归脾丸等。
营卫不和型:
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可表现为局部出汗、半身出汗,舌苔薄白,脉缓。治宜调和营卫,以桂枝汤加味: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龙骨、煅牡蛎、黄芪、浮小麦、麻黄根。若汗后发冷,可酌加附子以温阳敛汗。成药可选桂枝颗粒合虚汗停颗粒或黄芪精口服液。
虚火内炽型:
以盗汗为主,或有自汗。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颧红,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降火滋阴,以当归六黄汤加味: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连、黄芩、黄柏、黄芪、煅牡蛎、浮小麦、乌梅、银柴胡、麦冬、五味子。成药可酌选二至丸、知柏地黄丸、天王补心丸。
邪热郁蒸型:
蒸蒸汗出,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尿黄,大便偏干,舌苔薄黄,脉弦数。治宜清肝泄热化湿,以龙胆泻肝汤加味:龙胆草、黄芩、栀子、柴胡、泽泻、通草、车前子、当归、生地黄、甘草、茵陈。成药可酌选龙胆泻肝丸、四妙丸。
必须说明的是,对单独出现的汗证,依此辨证治疗效果确凿。对急性热病、危重症和其他疾病引起或伴发的汗证,应首先积极治疗原发病。
出汗的分类
温热性出汗
(thermal sweating),是由外界温度升高而引起的,一般除手掌和足趾以外,全身其他皮肤都可出汗。通过出汗发散热量调节体温。夏天坐着工作,每天的发汗量约为300克;体力劳动时可提高10倍;
精神性发汗
(mental sweating),是由精神兴奋或痛觉刺激等原因所引起,发汗主要见于手掌、足趾和腋窝3个部位。人在精神紧张时手心会出汗,即属于精神性出汗。精神性出汗从加刺激到发汗的潜伏期极短,只有数秒到20秒。所以在紧张、恐惧、兴奋等精神因素影响下,神经冲动从大脑皮质传递到手掌小汗腺部,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升高,导致小汗腺分泌排泄活动短期内迅速增强,即产生手掌精神性出汗。也有学者认为另有精神出汗中枢,常保持有兴奋性,一加刺激后即产生反应性出汗。精神性出汗在掌跖处表现最为明显,也可见于手背、头面、颈部、前臂和小腿等处。少数人在高度精神紧张时,甚至会出现汗如雨下,汗流浃背的全身大汗情况。在恒温动物中,山羊和兔都不出汗,猫和狗仅在足趾、牛和猪仅在鼻端出汗。这些不出汗的动物是通过浅促吸呼散热来调节体温的。马、驴、骡几乎全身都出汗;除趾球以外的汗腺都属于顶浆分泌腺;在人类,仅限于腋窝部位有顶浆分泌腺,其他全是外分泌汗腺。动物足跖的出汗,认为在捕捉猎物时可防止滑脱,是生活上的适应现象。温热性发汗的支配神经是交感胆碱能神经纤维,精神性发汗的支配神经则是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出汗中枢随动物而异,有的在脊髓,有的在丘脑下部(温热性出汗)等。人的精神性出汗中枢推测是在大脑皮层。汗液约含0.2%的氯化钠外,还含有K+、丙酮酸、乳酸、糖、肌酸酐和氨等。
味觉性出汗
属于一种生理现象 ,如吃某些刺激性的食物 (辣椒、大蒜、生姜、可可、咖啡 )后引起的多汗。
运动性出汗
属于一种生理运动,所产生的汗
手心出汗的治疗方法
手出汗与身体其他部分出汗不同。其他部分出汗,是因为热,越热汗就越多。手心出汗,与身体素质、内分泌等等都有关系的。那么手心出汗怎么治疗?手心经常出汗也分为好几种,在调理的时候要分清类别、对症下药,下面介绍几种食疗方法。
1、百合粥
功效] 润肺止汗、适用於肺热汗多。
[材料] 百合20克、粳米50克、白糖少许。
[用法] 将百合洗净与米同煮,待熟时加入白糖再煮10分钟,
即可食用,吃饱。
【百合】甘,微寒。润肺止咳,宁心安神。
2、黄蓍粥
[功效] 固表止汗,用於表虚自汗。
[材料] 黄蓍2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用法] 将黄蓍煎汁,用汁煮米为粥,放入白糖调味温服。
【黄蓍】甘,微温。补气升阳,固表止汗。
3、浮小麦饮
[功效] 益气固表止汗。
适用于小儿夜间盗汗或白天睡著出汗等症。
[材料] 浮小麦15克,红糖适量。
[用法] 熬浮小麦汁100毫升,加红糖调味。
【浮小麦】甘,凉。入心经。止汗。
4、小麦山药汤
[功效] 补气敛汗。
[材料] 浮小麦15克,山药15克,白糖少许。
[用法] 二药同煎取汁150毫升,加糖调味,
每服50毫升,早晚各服1次。
调理出汗多的食谱
百合粥
材料:百合20克、粳米50克、白糖少许。
做法:将百合洗净与米同煮,待熟时加入白糖再煮10分钟,即可食用,吃饱。
功效:此款食物具有润肺止汗的作用,适用于肺热汗多。
胡萝卜山楂汁
材料:新鲜山楂1—2颗,胡萝卜半根
做法:山楂洗净,每颗切四瓣;胡萝卜半根洗净切碎。再将山楂、碎胡萝卜放入炖锅内,加水煮沸,然后用小火煮15分钟后用纱布过滤取汁。
功效:山楂富含有机酸、果胶质、维生素及矿物质等。夏季出汗多吃酸性食物能够敛汗止泻祛湿,再者与胡萝卜搭配的山楂汁可健胃消食生津。
出汗多怎么调理 出汗多饮食调理方法
酸味能敛汗止泻、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夏季出汗多,易损失津液,适当吃酸味水果,如番茄、酸枣、葡萄、山楂、柠檬、草莓、乌梅、菠萝、芒果、猕猴桃等,可起到敛汗生津的作用,预防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
出汗多的时候会损失大量的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建议出汗多的人要注意水果的补充,苹果,柚子,西瓜,猕猴桃,芒果,草莓等水果都是不错的来源,平日里多吃果蔬,多喝水,保证体内维生素的充足。
出汗过多,钾,钠等微量元素的排出也会增多,钾在生命活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补充,香蕉,海带,番茄,花生,深色蔬菜,红豆,绿豆,坚果类食物,都是不错的富含钾的食物,适量补充能为机体补充能量,防止缺钾。
调理出汗多的食谱
取适量的百合和莲子,将它们清洗干净,随后放入锅中并加入适量的清水,用大火煮沸随后改小火慢慢炖煮,等熟烂之后就可以放入适量的冰糖,等冰糖融化了就可以关火食用了。这款食疗很适合在睡觉适合出汗症状食用,可以使得我们情绪变得宁静,很快进入睡眠中。
首先在奶锅中倒入适量的牛奶,用大火煮开后就可以放入燕麦片了,煮两分钟之后就可以食用了,每天可以饮用2次,这款食疗可以缓解身体出汗的症状。
直接将泥鳅处理干净,随后用温水进行清洗,将它的粘液全部去除,处理好了之后将它放入锅中进行油煎,随后加入适量的清水进行炖煮,等熟烂之后就可以添加食盐和鸡精了,随后就可以关火吃了。这款食疗可以很好滋润着脾胃。
首先将乌鸡处理干净,随后将它放入开水中进行焯烫,再将之捞出,黄芪用清水洗净,将它放入乌鸡的腹中,随后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汤、生姜、葱、料酒用大火炖着,等煮沸了就可以改小火炖着。这款食疗很适合晚上睡觉出汗人食用。
夏天出汗多怎么调理 夏季出汗多饮食怎么调理
夏季出汗多,多喝水虽然会增加体内水分导致排汗量增加,但实际上,喝水是为了补充因流汗导致的流失的水分,再者可以稀释因排汗产生的异味。
很多新鲜的蔬菜水果中都富含水分,钾元素,维生素C,尤其是绿叶蔬菜中的镁,钙,维生素B2丰富,能补充人体因汗液流失的营养元素。另外,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在皮肤上,产生了大量自由基,会对皮肤造成氧化损伤,多吃蔬菜水果能补充抗氧化的植物化学物,起到止汗作用。
杂粮食物中含有的钾元素,镁元素等矿物质和维生素B比精细食物更多,营养价值更高,多吃小米,玉米,荞麦,高粱之类的粗粮食物,不但含有丰富的营养,更容易消化,还能补充大量水分。同时杂粮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具有较强的饱腹感。因此除了止汗之外,吃粗粮对控制体重也很有帮助。
人的汗液中含有一些蛋白质和氨基酸,当汗液大量排出时,就需要我们摄入更多的蛋白质来补充,像鱼肉,蛋类,大豆等食物就是很好的选择,这些食物不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脂肪含量较低,整体营养价值高,适合食欲和消化能力差的人群食用。
出虚汗类别
汗证中,有自汗、盗汗、脱汗、战汗、黄汗,临床表现各有特点,应加以鉴别。
(一)自汗
不问朝夕,时时汗出,动则益甚,常伴有气虚不固的症状。
(二)盗汗
睡时汗出,醒后自止,常伴有阴虚内热症状,可用乾(音同前)元汤调治。
(三)脱汗
大汗淋漓,汗出如油,为病势危重之象。常伴有声低息微,四肢厥冷,精神疲惫,甚至神识不清,脉微欲绝或散大无力。
(四)战汗
主要见于急性热病过程中,突然恶寒战栗,全身汗出,为正邪交争之象。常伴发热IEI渴,烦躁不安。如汗出后,热退脉静,呼吸匀畅,则病势趋于好转。
(五)黄汗
汗色发黄,染衣着色,多见于黄疸病人。
出汗多怎么调理
一、腋下出汗多:汗腺大,气虚调理:少动补气。
腋下分布了很多大汗腺,所以汗液较多。但如果汗液分泌太过旺盛,多半是汗腺直径过大,一般出现在男士身上。如女孩腋下出汗多,可能是气虚,时常还会伴有气短、乏力、眩晕的感觉。男士汗腺过大可去医院做激光治疗,或保持清淡饮食,可避免味道太冲。而气虚的女士建议在夏天不要做大量的运动,以静慢运动为主,多吃补气的山药。
二、手心脚心出汗多:湿热重调理:多吃苦和瓜。
手心和脚心爱出汗,说明湿热重。湿热重的人平时还会大便黏腻、嘴巴干苦爱喝水。这种情况既要去热,又要除湿健脾。多吃清热解暑、除湿健脾的食物,如苦瓜、苦苣等苦味食物,还有黄瓜、西瓜、冬瓜等瓜类,薏米、山药、香菇等健脾食物。
三、背部出汗多:阴阳两虚调理:养阴又要温阳。背上总是湿漉漉的人,可能是阴阳两虚,他们既怕热又怕冷。这部分人要平衡阴阳,就要养阴和温阳同时进行。每天按摩位于腰两侧的肾俞穴有助于滋肾养阴,而温阳讲究温补,常吃点红枣、桂圆、黑木耳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