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足三里的针刺方法

足三里的针刺方法

坐位:坐位,膝关节半屈,腓骨小头前下方,此点与腓骨小头及股骨外上髁恰成等腰三角形(犊鼻下3寸)。

进针方向:从外向内,与小腿外侧面成90°。

深度:针0.6-1.2寸,留20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胀感,向膝关节和足背方向放射。

针灸子宫有什么好处 子宫穴常用配伍疗法

1.配关元,三阴交,肾俞,水泉,针刺补法,补肾益气,治疗肾虚月经不调。

2.配肝俞,肾俞,关元,足三里,针刺平补平泻法,滋补肝肾,治疗肝肾亏虚之痛经。

3.配肾俞,中极,关元,然谷,三阴交,交信,针刺补法,补肾固摄,治疗肾气亏虚,气不摄血之血崩不止。

4.配肾俞,提托,关元,气海,足三里,太溪,针刺补法,补肾益气,治疗肾气虚阴挺。

5.配百会,气海,足三里,维道,针刺补法,培补中气,固摄胞宫,治疗脾虚阴挺。

6.配肾俞,气血,然谷,针刺补法,补肾益精,治疗肾虚不孕。

7.配关元,三焦灸,归来,足三里,针刺补法,补肾益气,治疗气虚狐疝。

8.配中极,水道,地机,归来,针刺平补平泻法,针后加灸,温经散寒,止痛,治疗寒湿痛经。

9.配中极,地机,合谷,太冲,三阴交,针刺平补平泻法,活血祛瘀,治疗血瘀经闭。

针灸太白穴怎么操作正确

太白针灸方法

位置: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趾跖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操作方法:伸足,在第1跖骨小头后下方1寸处取穴。

进针深度:针0.3-0.5寸,留针15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作用

太白为足太阴脾经腧穴,原穴,五腧穴之一,配属五行属土。针刺太白透涌泉,具有健脾和胃,活络止痛,降低血糖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胃痛,腹胀,腹痛,呕吐,肠鸣,泄泻,痢疾,善噫食不化,饥不欲食,胸胁胀痛,体重节痛等症。

常用配伍疗法

1.配公孙,足三里,足三里针刺补法,余穴针刺平补平泻法,健脾和胃,消食导滞,治疗脾胃不和,食少腹胀。

2.配中脘,针刺平补平泻法,调和脾胃,行气止痛,治疗饮食停滞之胃痛,饮食不化。

3.配厉兑,中脘,胃俞,丰隆,足三里,针刺泻法,清泻胃热,调理脾胃,治疗胃火炽盛之消谷善饥,口渴引饮,脘腹胀痛。

4.配中脘,天枢,脾俞,章门,足三里,针刺补法,或加灸,健脾益气,治疗脾胃虚弱之胃痛,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腹痛,肠鸣,泄泻等。

5.配脾俞,中脘,气海,中脘针刺先泻后补,以补为主,气海穴以雀啄灸法,余穴针刺补法,健运中州,养血止血,治疗脾胃虚寒之腹痛,便血。

6.配合谷,曲池,上巨虚,腹结,针刺泻法,清热通便,治疗热结便秘。

7.配大肠俞,陷谷,针刺泻法,清热通腑,活血除痈,治疗大肠实热之肠痈。

8.配肺俞,列缺,合谷,尺泽,脾俞,丰隆,针刺泻法,宣肺化痰,健脾化湿,治疗痰浊阻肺之咳喘,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

9.配阳陵泉,足三里,承山,阴陵泉,太溪,针刺泻法,或加灸,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治疗风寒湿邪痹阻经脉之膝股内,足跗疼痛,小腿沉重疼痛,足大趾运动障碍。

10.配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八风,针刺泻法,治疗脾虚湿阻之湿脚气。

悬枢疼痛为什么 悬枢穴常用配伍

1.本穴经配伍,针刺补法,灸肾俞,关元,温补脾肾,和胃理肠,如配肾俞,天枢,足三里,治疗脾肾阳虚泄泻,完谷不化;配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治疗脾肾阳虚腹痛,腹胀。

2.配中脘,内关,足三里,针刺泻法,灸中脘,温中和胃,治疗寒邪客胃之胃痛,呃逆,呕吐等。

3.配天枢,梁门,中脘,上巨虚,针刺泻法,化积通腑,治疗食积腹胀,泄泻等。

4.配肾俞,命门,委中,阳陵泉,针刺补泻兼施,温肾壮阳,温经通络,治疗肾虚腰痛,寒湿腰脊强痛等。

针刺太白透涌泉作用 太白常用配伍疗法

1.配公孙,足三里,足三里针刺补法,余穴针刺平补平泻法,健脾和胃,消食导滞,治疗脾胃不和,食少腹胀。

2.配中脘,针刺平补平泻法,调和脾胃,行气止痛,治疗饮食停滞之胃痛,饮食不化。

3.配厉兑,中脘,胃俞,丰隆,足三里,针刺泻法,清泻胃热,调理脾胃,治疗胃火炽盛之消谷善饥,口渴引饮,脘腹胀痛。

4.配中脘,天枢,脾俞,章门,足三里,针刺补法,或加灸,健脾益气,治疗脾胃虚弱之胃痛,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腹痛,肠鸣,泄泻等。

5.配脾俞,中脘,气海,中脘针刺先泻后补,以补为主,气海穴以雀啄灸法,余穴针刺补法,健运中州,养血止血,治疗脾胃虚寒之腹痛,便血。

6.配合谷,曲池,上巨虚,腹结,针刺泻法,清热通便,治疗热结便秘。

7.配大肠俞,陷谷,针刺泻法,清热通腑,活血除痈,治疗大肠实热之肠痈。

8.配肺俞,列缺,合谷,尺泽,脾俞,丰隆,针刺泻法,宣肺化痰,健脾化湿,治疗痰浊阻肺之咳喘,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

9.配阳陵泉,足三里,承山,阴陵泉,太溪,针刺泻法,或加灸,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治疗风寒湿邪痹阻经脉之膝股内,足跗疼痛,小腿沉重疼痛,足大趾运动障碍。

10.配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八风,针刺泻法,治疗脾虚湿阻之湿脚气。

不容的准确位置图片 不容穴常用配伍疗法

1.配中脘,内关,足三里,合谷,梁丘,针刺平补平泻法,调中和胃,理气化滞,治疗食指胃脘之胃痛,嗳腐吞酸,呕吐等。

2.配期门,劳宫,梁丘,太冲,足三里,针刺平补平泻法,疏肝理气和胃,治疗肝胃不和之脘胁胀痛,心切痛,呕血等。

3.配肺俞,脾俞,丰隆,合谷,膻中,针刺泻法,化痰除湿,治疗痰湿咳喘。

腹哀的准确位置图 腹哀穴常用配伍疗法

1.配下脘,梁门,太白,天枢,曲池,针刺泻法,消积导滞,治疗饮食积滞之腹痛,食积不化。

2.配气海,中脘,内庭,足三里,针刺泻法,调理肠胃,理气止痛,治疗胃肠气滞之腹痛肠鸣。

3.配中脘,足三里,大横,公孙,合谷,针刺泻法,针后加灸,治疗寒积绕脐腹痛。

4.配合谷,曲池,腹结,上巨虚,针刺泻法,清热通便,治疗热结便秘。

5.配合谷,天枢,上巨虚,针刺泻法,清热除湿,治疗湿热痢疾。

下脘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下脘应用配伍

1.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消食导滞化积,如配梁门,中脘,天枢,足三里,治疗食滞胃肠之腹痛,腹胀,胃痛,泄泻,便秘;配璇玑,梁门,腹结,足三里,治疗食不化,伤食呕吐。

2.配天枢,水分,神阙,阴陵泉,针刺补法,灸神阙,水分,温阳散寒,和中止痛,治疗寒邪客胃之腹痛,腹胀,腹内痞块,呕吐,泄泻等。

3.配天枢,阴陵泉,足三里,针刺泻法,清利湿热,治疗胃肠湿热之泄泻,便秘,痢疾等。

4.配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针刺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治疗木郁乘土之胃痛,腹痛,泄泻等。

5.配中脘,天枢,脾俞,关元,足三里,陷谷,针刺补法,灸中脘,关元,温阳和中,治疗脾胃阳虚之腹痛,泄泻,肠鸣,反胃等。

6.配脾俞,胃俞,足三里,四缝,针刺补泻兼施,健脾消积,治疗脾胃虚弱,积滞内停之消化不良,疳积等。

7.配脾俞,肾俞,水分,气海,阴陵泉,太溪,针刺补泻兼施,灸水分,气海,温补脾肾,利水祛湿,治疗脾肾阳虚之浮肿。

膝阳关的准确位置 膝阳关常用配伍

1.配犊鼻,阳陵泉,鹤顶,内膝眼,足三里,针刺泻法,通利关节,舒筋活络,治疗风寒湿痹阻之膝髌肿痛。

2.配委中,承山,阳陵泉,针刺平补平泻法,舒筋解痉,治疗风寒湿入络之腘筋挛急。

3.配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承山,悬钟,三阴交,针刺平补平泻法,舒筋通络,治疗经气不利之小腿麻木。

4.配魂门,侠溪,内关,针刺泻法,利胆和胃,治疗胆经郁热,横逆犯胃之呕吐,多涎。

针刺足三里的作用 足三里针刺禁忌

足三里穴不要针刺过深,如针刺2寸以上,并针尖向胫骨方向,会刺中胫后神经和胫后动,静脉。

冲阳位置很痛是什么病 冲阳穴常用配伍

1.配合谷,下关,颊车,内庭,针刺泻法,清泻胃火,治疗胃火上攻之牙痛,面肿,口眼歪斜等。

2.配百会,丰隆,间使,合谷,神门,大钟,劳宫,后溪,针刺泻法,清胃祛痰,治疗痰火扰动神明之狂妄,癫痫。

3.本穴健脾益气,理气和胃,消食化滞,配脾俞,中脘,胃俞,足三里,针刺补法,治疗脾胃虚弱之胃痛,配下脘,璇玑,足三里,梁门,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脾虚食滞之腹胀,不嗜食。

4.配足三里,丰隆,阳陵泉,条口,三阴交,针刺补法,补益气血,疏通经络,治疗气血虚弱之足痿无力。

5.配解溪,丘墟,足临泣,然谷,八风,针刺泻法,清热祛风,治疗热痹之足背红肿。

冲门在哪个位置 冲门常用配伍

1.配足三里,归来,大横,合谷,针刺泻法,针后加灸,温中散寒消积,治疗寒积腹痛。

2.配内关,太冲,中脘,足三里,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和胃,降逆调冲,治疗肝郁胎气上逆。

3.配归来,关元,气海,三角灸,足三里,针刺补法,益气举陷,治疗气虚下陷之狐疝,痔疮,脱肛,阴挺,带下等。

4.配脾俞,水分,足三里,阴陵泉,针刺补法,健脾除湿,治疗脾虚水肿。

5.配肾俞,关元,中极,太冲,三阴交,针刺泻法,清热利湿通淋,治疗湿热下注之小便不利,淋癃,尿闭。

冲门穴在哪个位置

冲门位置

科学定位:在腹股沟区,腹股沟斜纹中,髂外动脉搏动处的外侧。

快速取穴法:

1.仰卧位,与耻骨联合上缘齐平,距前正中线3.5寸,按压有酸胀感。

2.仰卧位,先取曲骨,曲骨旁开3.5寸,按压有酸胀感。

冲门属足太阴脾经,有理气行滞,益气举陷之功,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脾胃气滞之胃痛,腹痛,呕吐,胎气上逆,以及中气不足,气虚下陷之狐疝,痔疮,脱肛;崩漏,带下,尿潴留,乳腺炎,胃肠痉挛诸症。

常用配伍

1.配足三里,归来,大横,合谷,针刺泻法,针后加灸,温中散寒消积,治疗寒积腹痛。

2.配内关,太冲,中脘,足三里,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和胃,降逆调冲,治疗肝郁胎气上逆。

3.配归来,关元,气海,三角灸,足三里,针刺补法,益气举陷,治疗气虚下陷之狐疝,痔疮,脱肛,阴挺,带下等。

4.配脾俞,水分,足三里,阴陵泉,针刺补法,健脾除湿,治疗脾虚水肿。

5.配肾俞,关元,中极,太冲,三阴交,针刺泻法,清热利湿通淋,治疗湿热下注之小便不利,淋癃,尿闭。

相关推荐

温溜的准确位置图片 温溜穴常用配伍治疗

1.本穴清热解毒,泻火消肿,配商阳,天突,丰隆,商阳点刺出血,余穴针刺泻法,治疗阳明实热咽喉肿痛;配风池,迎香,合谷,少商,少商点刺出血,余穴针刺泻法,治疗肺经蕴热鼻衄;配商阳,内庭,合谷,颊车,太阳,商阳点刺 出血,余穴针刺泻法,治疗胃火上攻之面肿,头痛;配商阳,合谷,承浆,金津,玉液,上廉泉,商阳点刺出血,余穴针刺泻法,治疗胃热口舌肿痛。 2.配上巨虚,梁门,天枢,曲池,足三里针刺泻法,调理肠胃,治疗肠腑不通之腹痛,肠鸣。 3.配液门,京骨,仆参,针刺泻法,泄热通腑,清心化痰,治疗痰热扰心之癫疾,吐

魂门的位置在哪里

魂门的位置 科学定位:在背部脊柱区,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 快速取穴法:坐位,在背部脊柱区,两肩胛骨下角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7胸椎,向下数2个椎体即为第9胸椎,再从其棘突旁开量4横指(即3寸),平肝俞,按压有酸胀感。 魂门穴的作用 类属:足太阳膀胱经。 作用: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健脾。 主治病证: 1.肝气不舒,肝胃不和之胸胁胀痛,呕吐,泄泻,黄疸诸病症。 2.筋脉失养之肩背筋急疼痛诸症。 3.饮食不下,消化不良,肠鸣,癔病,肝胆疾病。 常用配伍 1.配支沟,期门,日月,太冲,侠溪,

针灸攒竹的功效 攒竹常用配伍疗法

1.配睛明,太阳,合谷,少商,风池,足临泣,针刺泻法或 太阳,攒竹点刺出血,疏风清热,治疗风热目赤肿痛,上胞下垂,迎风流泪,目翳,睑弦赤烂等。 2.配太阳,四白,行间,风池,针刺泻法,祛风清肝,宣散郁热,治疗肝经郁热之热泪,面痛等。 3.配阳白,承泣,地仓,颊车,下关,风池,翳风,针刺平补平泻法,疏散风邪,通经活络,治疗风邪侵袭之面痛,眼睑瞤动等。 4.配阳白,头维,太阳,风池,针刺泻法,散风止痛,治疗风寒头痛。 5.配丝竹空,四白,太溪,肝俞,肾俞,大骨空,小骨空,针刺泻法,滋补肝肾,明目止泪,治疗肝肾

素髎的作用 素髎穴常用配伍

1.配水沟,内关,神阙,关元,足三里针刺补法,重灸神阙,关元,回阳固脱,醒脑开窍,治疗虚脱昏迷。 2.配百会,前顶,印堂,曲池,神门,针刺泻法,清热开窍,治疗热闭心包之小儿惊厥。 3.配风池,上星,迎香,合谷,针刺泻法,疏风清热利窍,治疗风热鼻塞,鼻衄,酒糟鼻等。 4.配风门,迎香,印堂,列缺,针刺泻法,疏风散寒,治疗风寒鼻塞,鼻流清涕。

针刺曲池的好处 曲池常用配伍疗法

1.配大椎,合谷,内庭,商丘,通里, 冲阳,针刺泻法,清泄阳明经热,治疗热入气分,阳明经热之大热,大汗,渴饮,心烦甚或神昏谵语等症。 2.配内庭,中脘,合谷,足三里针刺泻法,清胃泄火,治疗胃火炽盛之口中腐秽,渴喜冷饮,呕吐,便秘,身热面赤,净重,喉痹,齿痛龈肿,衄血等。 3.配大椎,合谷,内关,针刺泻法,清暑解表,化湿和中,治疗中暑轻证之头晕,头痛,身热,胸闷,恶心,口渴,烦躁等。 4.配天枢,上巨虚,梁门,大肠俞,阴陵泉,针刺泻法,化湿清肠,治疗大肠湿热之腹痛,腹泻,痢疾等。 5.配列缺,肺俞,尺泽,

璇玑的准确位置图片 璇玑穴常用配伍

1.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宽胸理气,如配内关,膻中,行间,治疗气郁胸满闷;配中脘,支沟,太冲,治疗气郁胁肋胀痛;配内关,膻中,丰隆,太白,治疗痰浊壅盛之胸闷,胸痛。 2.配肺俞,俞府,丰隆,尺泽,针刺泻法,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治疗痰热咳喘,胸闷等。 3.配内关,蠡沟,期门,针刺泻法,理气化痰,治疗痰气交阻之梅核气。 4.配中脘,梁门,足三里针刺泻法,消积导滞,治疗食积胃痛。

针刺内关的作用 内关穴常用配伍疗法

1.配心俞,膈俞,巨阙,通里,阴郄,针刺泻法,活血化瘀,通痹止痛,治疗心脉痹阻之胸痹,心痹。 2.配心俞,厥阴俞,关元,神门,合谷,针刺补法,灸关元, 温阳救逆,益气复脉,治疗心阳虚之心痛,胸闷,心悸等。 3.配心俞,复溜,太冲,针刺补泻兼施,育阴潜阳,活血通络,治疗阴虚阳亢之心悸,心痛等。 4.配百会,水沟,丰隆,三阴交,太冲,针刺泻法,熄风化痰,醒脑开窍,治疗风痰阻络之中风闭证,晕厥。 5.配水沟,大椎,劳宫,丰隆,太冲,针刺泻法,泄热涤痰,清心安神,治疗痰火扰心之癫狂。 6.配膻中,神门,大陵,丰隆

魂门的位置及作用 魂门常用配伍

1.配支沟,期门,日月,太冲,侠溪,肝俞,针刺平补平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治疗肝郁气滞之胸胁胀痛。 2.配中脘,阳陵泉,太冲,内关,针刺平补平泻法,疏肝和胃,降逆止呕,治疗肝气犯胃之呕吐。 3.配下脘,璇玑,足三里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行滞,治疗食滞饮食不下。 4.配中脘,天枢,足三里,脾俞,针刺平补平泻法,调理肝脾,治疗土虚木乘,肝脾不调之泄泻。 5.配阳陵泉,悬钟,肾俞,太冲,针刺补法,滋阴养筋,缓急止痛,治疗肝肾阴虚,筋脉失养之肩背筋急疼痛。

中医针灸治病偏方

1、感冒:取大椎、合谷、风池,都用针法,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 2、呕吐:主穴取内关、中脘、足三里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 3、失眠:取神门、内关、三阴交,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50分钟,每日针一次。 4、关节痛:腰脊痛取肾俞、昆仑;膝关节痛取足三里、阳陵泉、悬钟,先针刺,用泻法,留针20分钟,再艾灸20分钟。 5、痛经:经前或经期腹痛取中极、三阴交、内庭,先刺内庭,再针三阴交、后针中极、三阴交。均用泻法,留针20分钟。 6、经后腹痛:取气海、关元、三阴交,均用补法,针后加灸,留针30分钟

涌泉针刺深度 涌泉穴常用配伍疗法

1.配百会,水沟,十宣,丰隆,太冲,针刺泻法,十宣点刺出血,平肝熄风,豁痰开窍,治疗风痰阻窍之中风昏迷。 2.配水沟,大椎,曲泽,委中,百会,针刺泻法,曲泽,委中点刺出血,泄热苏厥,治疗热毒蒙心之昏厥,暑厥等。 3.配前顶,印堂,神门,针刺泻法,镇惊熄风,治疗惊恐小儿惊风。 4.配风池,百会,太冲,针刺泻法,平肝潜阳,治疗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等。 5.配大陵,合谷,中脘,丰隆,针刺泻法,豁痰开窍,清热醒神,治疗痰火扰心之狂证。 6.配神门,大陵,三阴交,针刺补泻兼施,清心安神,治疗心肾不交之心烦,失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