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吃药最好 6:00-胰岛素药物
什么时候吃药最好 6:00-胰岛素药物
凌晨6点人体对胰岛素最为敏感,这时服用促胰岛素的药物,可使人体自身分泌出更多的胰岛素,促使葡萄糖尽快被细胞利用,从而使血糖下降。
而且,此时用药还能达到最小剂量、最佳疗效、最小毒副作用等。需要提醒的是,胰岛素增敏剂只能使机体细胞提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对于胰岛素绝对缺乏的1型糖尿病不适合使用。
降糖药是否能取代胰岛素
口服降糖药要降低血糖,最终需要依赖胰岛素的存在,无论是协助胰岛素作用,还是促进胰岛素分泌,都不能没有胰岛素的参与。因此,仅使用口服降糖药治疗的前提是:患者的胰岛细胞必须有较好分泌胰岛素的功能。
口服降糖药主要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确诊时,胰岛素的分泌仅为正常人的一半,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年以3%—4%的速度下降。所以口服降糖药在开始治疗5—10年疗效较好,但随着病程的延长,逐渐需要补充外源性胰岛素,甚至需要以胰岛素为主来控制血糖。
是否使用胰岛素要根据病情决定。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很多情况下只需短期使用,如妊娠分娩、外科手术前后、出现急性糖尿病并发症和各种感染等。此外,人们新近发现,在2型糖尿病的早期,使用一段时间的胰岛素,能使已经受损的胰岛细胞得到休息,功能得以恢复。
如果由于自身胰岛素分泌不足,口服降糖药不能有效控制血糖,则可能需要长期加用或单独使用胰岛素。有部分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胰岛素治疗后,可以停用,恢复口服降糖药治疗。
老年人常用药物的注意事项
1)降压药物:降压药是老年人常用药物之一。老年人在服用降压药时,应注意降压要适度,一般以收缩压下降10~30mmHg、舒张压下降10~20mmHg为宜,防止因降压过低、过快而引起心、脑、肾的缺血;同时应监测24小时动态血压,以确定最佳的用药剂量和服药时间;一般而言,降压药最佳的服用时间为每日7:00点、15:00点和19:00点;睡前不宜服用降压药,以免诱发脑卒中。
2)抗生素:老年人在服用抗生素时,应注意其剂量和疗程,以免引发肠道菌群失调等问题。
3)胰岛素:老年人在服用胰岛素过程中,由于肝功能衰退,对胰岛素的灭活能力降低,从而使胰岛素作用时间延长,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服用胰岛素时,应注意监测自身血糖、尿糖的变化,及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以免发生低血糖。
4)解热镇痛类药:老年人由于对解热镇痛类药的作用比较敏感,在服用时宜采用小剂量;同时注意监测,避免诱发消化道出血。
5)镇静催眠药:老年人在服用镇静催眠药时,应注意采用小剂量,且最好几种镇静催眠药交替服用;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的老年人不宜突然停药,以免出现失眠、兴奋、抑郁等问题。
药物治疗糖尿病
目前药物治疗仍是重头戏, 但药物治疗一定要掌握要点。
药物种类
口服降糖药分为如下几种:( 1) 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 如磺脲类药物, 有格列本脲( 优降糖) 、格列吡嗪( 美吡达, 优哒灵、瑞易宁) ; 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或称苯甲酸类促胰岛素分泌药物( 格列奈类) , 如瑞格列奈( 诺和龙、孚来迪) 、那格列奈( 唐力) 。( 2)非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 如双胍类( 二甲双胍、格华止、迪化糖锭、美迪康等) ;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拜唐苹、卡博平、倍欣) 。( 3) 胰岛素增敏剂: 噻唑烷二酮类, 包括吡格列酮( 艾汀) , 罗格列酮( 文迪雅) 。
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 只有在胰腺还有分泌胰岛素功能的情况下才可选用。因此, 1 型糖尿病患者不选用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选用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还要了解患者有无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 如果有, 则不可选用。肝、肾功能不良者忌用。
服药时间
某糖尿病患者, 一直口服降糖药, 药是大医院专家开的, 服药量也无错误, 但血糖始终控制不好, 有时还出现低血糖, 这是为什么呢? 经笔者详细询问, 得知患者服降糖药均生产批号: 2004101313 唐胰安苦荞降糖茶在餐后 1 小时左右, 这时血糖已很高, 再降血糖效果就比较差, 还有可能出现下一餐前的低血糖。
绝大多数降糖药应在餐前20~30 分钟服用, 其目的是在体内营造一个药物环境, 进餐后药物就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药尽其用,使血糖不升高。如餐后服药, 由于药物吸收需要一定时间, 往往是餐后血糖先升高, 药物吸收后再去降已升高的血糖。相比较, 前者降糖效果要好于后者。举个简单的例子, 就可能更好地理解了。我们把降糖药视为“ 突击队”, 血糖为“ 敌人”。突击队预先埋伏好, 当敌人来时, 进行包围, 敌人被全部歼灭。如果先放走了敌人, 突击队在后面追杀, 消灭敌人的效果肯定不如包围方式好。当然也有些药在餐后即时服用, 是因该药胃肠反应较大, 如二甲双胍等。另外有些药物要求进餐开始同时服用, 是因该药物吸收快, 用餐结束后葡萄糖被吸收到血液中时正是药物发挥降糖作用的时间, 如那格列奈( 唐力) 等。
对症用药
众所周知, 血糖高应服用降糖药, 但是否对症往往被忽视, 从而造成治疗过错。例如优降糖, 属磺脲类药, 可刺激胰腺分泌更多胰岛素, 从而降低血糖含量。如果你伴有高胰岛素血症, 服用优降糖则是错误的。服用磺脲类药可刺激胰腺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 本来体内胰岛素就多, 如继续分泌的话, 将会使胰岛素更多, 而且会加重胰腺负荷,长此以往可导致胰腺功能衰竭。如果胰岛细胞已丧失分泌胰岛素功能, 此时再选用磺脲类药是毫无作用的。因此, 建议在决定选用磺脲类药时, 应监测空腹胰岛素水平。在确定有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时应选用胰岛素增敏剂, 如罗格列酮( 文迪雅) 等。
胰岛素治疗
选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疗效好, 副作用小。有些患者误以为用胰岛素治疗会上瘾, 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 用胰岛素治疗不会上瘾。胰岛素治疗可长可短, 根据病情,可随时选用胰岛素或改用口服降糖药。对无明显胰岛素抵抗或高胰岛素血症的初期轻型糖尿病患者,可采取早期胰岛素治疗。据报道,初期轻型糖尿病患者采用 4 周的胰岛素治疗, 使胰岛 β 细胞功能得到恢复然后仅采用饮食、运动治疗, 可在 2~3 年内不用服降糖药。
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可使每单药的选用剂量减少, 副作用也减小。有的单药间有互补性, 能更好地适应患者多变的病情。常用的联合疗法, 如磺脲类+ 双胍类或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 糖苷酶抑制剂或胰岛素增敏剂、胰岛素+ 双胍类或糖苷酶抑制剂等。联合用药的一般原则是: 两种降糖作用机制不同的药联合选用,不提倡三类降糖药联合选用。
喝茶叶多久后吃药
喝完茶是不能立马吃药的,如果是胶囊药物的话建议要间隔2-3小时,因为胶囊在胃内停留时间较久。
如果是含化片剂或者是冲剂药物建议至少间隔1小时。
如果是长时间缓释胶囊或者是胰岛素药物的话建议询问医生,遵医嘱服用。
糖尿病人经常熬夜有什么危害
1、导致血糖偏高
熬夜会导致两个后果,一个是睡眠不足,另外一个是心理应激。这二者都会刺激大脑皮层,使之活跃。大脑皮层的活跃导致下丘脑的交感神经中枢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可导致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升高,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从而引起血糖的升高。
在凌晨4点到上午9点的时候,这个时间段血糖是最容易升高的。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如果不及时的起床,不及时的吃药吃饭,那么身体中的血糖就会出现混乱。血糖的升高就会造成增加肾脏的负担,随后导致血糖的波动,增加对血管的伤害,也加重了病情。
除了可以引起血糖升高外,对某些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来说,睡懒觉可能会导致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特别是服用中长效胰岛素的患者,如果早晨不起床及时吃饭,前一天晚上注射的药物还在起作用,很容易发生低血糖。对于年纪比较大的糖尿病患者来说,睡眠中的低血糖会导致昏迷,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2、导致血压偏高
血压在一天中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呈现着一定规律的波动性。通常情况下,血压在夜间比较低,凌晨血压急剧上升,白天基本上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而且多数人的血压会出现有双峰,一个是上午的6:00~8:00,另一个是下午的4:00~6:00。下午6:00过后,血压缓慢下降。血压的这种波动性变化是由体内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和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调节产生的。而熬夜则会导致去甲肾上腺素分泌过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3、导致肝功能异常
熬夜不仅是对于一些年轻人是不好的,对于一些身体的肝脏更是伤害极大,对于肝脏细胞的营养的吸收是有很大的困扰,一旦肝细胞被伤害了,那么ALT和AST值往往偏高。
4、容易上火
熬夜会让你的阴郁火旺,一般熬夜的人都是生活规律不正常。所以往往会有肾脏的毛病,像消化不良之类的。
如何治疗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治疗方法:
1.基础胰岛素治疗,晚睡前注射NPH或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一天一次注射。
2.同时兼顾基础和餐后血糖治疗。
3.预混人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
(1)预混胰岛素bid(每日二次)或预混胰岛素类似物tid(每日三次)。
(2)基础-餐时强化治疗,三餐前使用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短效人胰岛素+睡前基础胰岛素。4.胰岛素泵治疗。应用一天一次基础胰岛素注射的原理:针对空腹血糖,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全天血糖一天一次或两次注射,病人顺应性强。应用一天多次基础餐时胰岛素注射的原理:短效/速效胰岛素控制餐后血糖,中长效胰岛素控制基础血糖。
补充微量元素硒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其治疗的过程是长久而又繁杂的。并且,根据病人机体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同时进行适量微量元素的摄入,特别是硒的摄入,为糖尿病人带来极大的福音。
硒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是抗氧化,消除自由基,补充适当的硒有助于改善胰岛素自由基防御系统和内分泌细胞的代谢功能,这为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提供了新依据。另外,硒也可以通过改善糖尿病血液粘滞性增高状态,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改善糖尿病预后。
硒是构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成分,它能防止胰岛β细胞氧化破坏,使其功能正常,促进糖份代谢、降低血糖和尿糖。医生通过让糖尿病人定量服硒,可以起到保护和恢复胰岛功能的作用,有利于改善糖尿病的症状,降低尿中的葡萄糖和血红蛋白水平。
此外,硒除了产生胰岛素样作用以外,还有与胰岛素协同的作用,这使得硒在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更为引人注目。
糖尿病人吃什么补硒呢?
富含硒的食物有蛋、花生、麦芽、肝脏、大蒜、蘑菇等,糖尿病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用。但是最好的补硒方法还是服用适合糖尿病人的补硒制剂,体恒健硒维康口嚼片富含的硒麦芽成份可以充分发挥硒在体内应有的作用。并且,天然成份对于糖尿病人的治疗无任何毒副作用。因此,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是最好的补硒制剂。
药物治疗
控制血糖的药物:如果仅仅通过饮食和运动不能将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或接近目标水平,通常医生会开一些降糖药。不过,由于不同类降糖药的作用机制也不完全相同,医生可能给你开两种或多种药物。若有必要,也可能将降糖药与胰岛素注射一并使用。
口服降糖药(请遵医嘱使用)
①双胍类(如二甲双胍)这类药物具有减少肝脏输出葡萄糖的能力,并能帮助肌肉细胞、脂肪细胞和肝脏从血液中吸收更多的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②磺脲类(如格列美脲、格列苯脲和妥拉磺脲)
这类口服降糖药的主要作用是刺激胰岛释放更多胰岛素。
第二代:格列苯脲(优降糖)、格列吡嗪(美吡达)、格列喹酮(糖适平)、格列奇特(达美康)
第三代:格列美脲(亚莫利)
③噻唑烷二酮类(如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
此类药物可以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帮助肌肉细胞、脂肪细胞和肝脏吸收更多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过罗格列酮可能会增加心脏病风险,去医院或药店拿药时一定要将自己的病史告诉医生或药剂师。
④苯甲酸衍生物类(如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
这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与磺脲类药物相似,主要是刺激胰腺产生更多胰岛素来降低血糖。
⑤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
这类降糖药能抑制人体消化道对糖类的吸收,主要作用是降低餐后血糖。
注射用胰岛素类药物
若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使用口服降糖药仍然不能很好地控制住血糖,或者服用其他药物会给你带来不良影响时,医生可能就会建议你使用胰岛素。目前,胰岛素不能口服,只能利用注射器或胰岛素笔等装置通过皮下注射入人体内。
不同胰岛素制剂的起效时间和作用持续时间也不同。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适合自身当前病情的胰岛素类型,并制定适当的胰岛素注射时间。
为了达到最好的血糖控制效果,有时也可能将多种胰岛素预混后进行注射。通常,胰岛素注射的频率为1-4次/天。一定要让医生或其他有经验的人士教会你如何注射胰岛素。
目前还不清楚孕妇口服低血糖药物是否安全。服用这些药物的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在妊娠期和哺乳期可能需要停止注射胰岛素。
为了达到最好的血糖控制效果,有时也可能将多种胰岛素预混后进行注射。通常,胰岛素注射的频率为1-4次/天。一定要让医生或其他有经验的人士教会你如何注射胰岛素。
通过减轻体重和加强运动锻炼,有些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不再需要药物进行治疗。因为当他们在体重达到理想范围时,通过自身的分泌胰岛素和饮食调节就能控制住血糖,所以说,合理控制饮食,加强锻炼,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有着积极的作用。
苦瓜水的功效与作用 降血糖
苦瓜中含有苦瓜多肽类物质、多肽类物质,具有降血糖的功效,其主要作用机制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增强一道B细胞的活性,在临床上很多胰岛素药物都以苦瓜为原料,因此,用苦瓜泡水喝也有降血糖的作用。
哺乳期女性谨防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哺乳期最好用胰岛素控糖
即便是进行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如何治疗糖尿病)患者,也不影响正常哺乳,因为胰岛素的分子较大,即使婴儿食用的母乳中含有胰岛素也会在消化道里被破坏,不易被吸收,并不影响乳汁质量。但在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时,最好选用正规人胰岛素,而不要用动物胰岛素或者胰岛素类似物。
尽量不要使用磺脲类药物
母亲在哺乳期口服降糖药应格外小心,特别是服用磺脲类药物很可能导致婴儿胰岛β细胞增生,容易发生低血糖。
此外,磺脲类药物也会影响婴儿的发育。因此,建议哺乳期母亲最好用胰岛素而不是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此外,为了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母亲可定时、定量进食碳水化合物,并在喂奶之前吃一点小吃。
哺乳期间还要有适当的运动
这对经历分娩的母亲身体的恢复有好处。糖尿病母亲的身体达到健康状态,才能更放心地哺育宝宝。糖尿病母亲容易感染,要注意保护乳房。如发生乳头感染或乳腺炎,应暂时停止母乳喂养。
糖友哺乳期的饮食食谱
糖尿病母亲在分娩前要积极做好哺乳的心理准备,分娩后在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根据哺乳所需热量制订合理的饮食食谱。婴儿需要充足的乳汁才能健康生长,所以哺乳期的糖尿病母亲要增加热量,但要根据婴儿吃奶的多少进行调整。如果婴儿在睡前和半夜里吃奶很多,母亲就要在睡前及半夜时加餐(主要是碳水化合物),防止低血糖和酮症。
通过以上内容的了解,对于患有糖尿病的女性朋友,在给宝宝哺乳的过程中,应该谨慎造成低血糖的症状,这样会给自身的健康带来巨大的危害。另外,新妈妈们也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情,来勇敢面对疾病。
几种会让胰岛素失效的因素
1、注射量。医生往往会根据糖友病情对胰岛素剂量做微调。年龄、体重、饮食模式、运动及总体健康状况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胰岛素注射量。胰岛素过量会增加低血糖症危险,胰岛素过少又会导致血糖水平偏高。可以依据即时测得的血糖水平,正确把握胰岛素剂量。
2、注射部位。腹部注射(肚脐眼正上方)效果最快。其次是上臂注射,腿部注射更慢,臀部注射药效最慢。为了使胰岛素发挥最佳药效,最好在餐前于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比如,早餐前在腹部注射,晚餐前在大腿部注射等。注射点不要过于集中,否则形成疤痕会影响胰岛素吸收。
3、注射时间。通常餐前注射胰岛素起效更快。餐前或者餐前20—30分钟注射胰岛素最好。
4、运动。运动会增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运动可适当降低胰岛素剂量。但是高强度运动之后血糖水平更高,反而会需要更多的胰岛素。
5、生病。感觉生病的时候,血糖水平高于平常水平。生病时候不想吃东西或吃得很少,因此一些人觉得没必要注射胰岛素。事实上生病时往往需要更多的胰岛素,切勿擅自停药。
6、压力。心理压力会直接导致血糖升高,使体内胰岛素分泌量降低,胰岛素利用不充分。这时可能需要更大剂量的胰岛素。
7、体温。洗完热水澡或者肌肉酸痛部位热敷之后,注射的胰岛素会更快进入血液系统。一些专家建议,必要时可先冷敷注射部位,再注射胰岛素,可降低胰岛素的吸收速度。
8、饮水量。饮水量不足,体内缺水时,血流不容易流到皮肤部位,胰岛素就不会被快速吸收。脱水还会导致血糖水平升高以及暂时性胰岛素抵抗。
9、 饮食。进食不会改变胰岛素进入血液的速度,但是的确会影响到总体血糖水平。多脂食物吸收速度慢,胰岛素可能在食物消化之前就开始耗尽。白米饭和白面包之类的高升糖指数食物消化吸收速度更快,更快影响到血糖水平。糖友除了一日三餐必须正常进食之外,还应该在两餐之间适当增加零食。
治疗多囊卵巢症先改变生活习惯
1. 饮食控制减重
根据研究,多囊性卵巢症患者只要能减轻5~10%的体重,就可以降低胰岛素抗性及雄性荷尔蒙,排卵功能也能跟着改善。所以肥胖的多囊性卵巢症患者,能够积极改变生活习惯、多运动、饮食控制,就是治疗多囊性卵巢症最重要的方法。
2.排卵药助受孕
对于多囊性卵巢症不易受孕的女性,可以用口服排卵药来刺激排卵,来增加怀孕机率。
3.口服避孕药及抗雄性素药物
针对生理期不正常,以及雄性素过高的多囊性卵巢症患者,可以使用口服避孕药或是降雄性素药物,抑制过多的雄性素,让生理周期规则并改善青春痘、多毛等症状。
4.降低胰岛素抗性
医师可以开立减少葡萄糖吸收及制造的处方,同时增加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 ,改善胰岛素阻抗造成的肥胖问题,当然也能一并改善雄性素过高的情形。
苦瓜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降血糖作用
苦瓜的新鲜汁液,含有苦瓜甙和类似胰岛素的物质,具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能使摄取脂肪和多糖减少。科学家从苦瓜中提取出口服类胰岛素药物。此药对糖尿病有显著疗效,还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糖尿病治疗方法
少吃或不吃淀粉、甜食,就能控制血糖
临床上,常有糖尿病患者抱怨,自己已经吃得很少,但血糖值还是居高不下。其实,不要以为吃得很少,血糖就能自动降下来,因为人的身体有自然保护作用,长时间摄取不到能提供足够糖分的食物,就会启动其他升糖激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如此血糖也不会降低。相反,饥饿之后的暴饮暴食还会造成血糖突然升高,给身体带来更大危害。
医生建议的做法是,要均衡糖尿病饮食,还有注意饭菜的质量,各方面营养全面吸收,尽量选择全麦类食物避免精细加工的食物。
打胰岛素会有依赖
糖尿病治疗专家指出,很多糖尿病患者(特别是2型糖尿病患者)认为胰岛素是“激素”,打了以后就要一直打下去,会产生“依赖”,因此对胰岛素有恐惧感,宁愿吃四五种降糖药也不愿打胰岛素。
其实,在实际糖尿病诊疗中,医生会建议1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首先会对其胰岛功能进行评估,如果胰岛功能确实已经衰竭或是有了衰竭的趋势,则会建议进行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是目前治疗糖尿病最理想的药物,也是最安全的治疗方式,只要掌握好胰岛素剂量,就可以控制好糖尿病病情。
胖大海会让糖友们的血糖居高不下
大海是一味很好的中药,通常人们都会拿它来沏水喝,它的药理主要在于其性味甘、寒,有清肺化痰、利咽开音、润肠通便的功效,适于用嗓过度、高声喊叫引起的声音嘶哑,以及口渴、咽病等情况。许多经常说话的人,比如说老师,都喜欢用它来“开声”,觉得效果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