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聋中医特别验方
耳聋中医特别验方
突发性耳聋属于中医学“暴聋”、“耳鸣”的范畴;神经性耳聋属于中医学“耳聋”、“重听”的范畴;老年性耳聋属于中医学“久聋”的范畴。现介绍治耳聋中医验方如下:
突发性耳聋:葛根30克,川芎、当归、赤芍、石菖蒲各15克,三棱、莪术、香附、红花、郁金各10克,路路通、威灵仙、地龙各12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一周为一疗程。一般服药2~4个疗程可获显效或痊愈。
神经性耳聋:牛膝、山茱萸、白芍、泽泻、黄芪各15克,熟地、丹参各20克,川芎、五味子、石菖蒲、远志各10克,龙骨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30天为一疗程。
老年性耳聋:灵磁石30克,石菖蒲20克,蝉蜕6克,砂仁、青蒿各15克,苍耳子、天麻各10克,辛夷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一般需服药15~30剂。
天麻的中医验方和用法
天麻可息风止痉;平肝阳;祛风通络。主急慢惊风;抽搐拘挛;眩晕;头痛;半身不遂;肢麻;风湿痹痛。治眩晕眼黑,头风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语言蹇涩,小儿惊痫动风。
①《本经》:主恶气,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
②《别录》:消痈肿,下支满,疝,下血。
③《药性论》:治冷气顽痹,瘫缓不遂,语多恍惚,多惊失志。
④《日华子本草》:助阳气,补五劳七伤,通血脉,开窍。
⑤《开宝本草》: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小儿风痫、惊气,利腰膝,强筋力。
⑥《本草汇言》:主头风,头痛,头晕虚旋,癫痫强痉,四肢挛急,语言不顺,一切中风,风痰。
天麻应用附方
1、治偏正头痛,首风攻注,眼目肿疼昏暗,头目旋运,起坐不能:天麻75克,附子(炮制,去皮、脐)50克,半夏(汤洗七遍,去滑)50克,荆芥穗25克,木香25克,桂(去粗皮)0.5克,芎藭25克。上七味,捣罗为末,入乳香匀和,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渐加至十丸,茶清下,日三。(《圣济总录》天麻丸)
2、消风化痰,清利头目,宽胸利膈,治心忪烦闷,头晕欲倒,项急,肩背拘倦,神昏多睡,肢节烦痛,皮肤瘙痒,偏正头痛,鼻齆,面目虚浮:天麻25克,芎藭100克。为末,炼蜜丸如芡子大。每食后嚼一丸,茶酒任下。(《昔济方》天麻丸)
3、治中风手足不遂,筋骨疼痛,行步艰难,腰膝沉重:天麻100克,地榆50克,没药1.5克(研),玄参、乌头(炮制,去皮,脐)各50克,麝香0.5克(研)。上六味,除麝香、没药细研外,同捣罗为末,与研药拌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下,空心晚食前服。(《圣济总录》天麻丸)
4、妇人风痹,手足不遂:天麻(切)、牛膝、附子、杜仲各100克。上药细锉,以生绢袋盛,用好酒一斗五升,浸经七日,每服温饮下一小盏。(《十便良方》天麻酒)
5、治风湿脚气,筋骨疼痛,皮肤不仁:天麻(生用)250克,麻黄(去根、节)500克,草乌头(炮,去皮)、藿香叶、半夏(炮黄色)、白面(炒)各250克。上六味,捣罗为细末,滴水丸如鸡头大,丹砂为衣。每服一丸,茶酒嚼下,日三服,不拘时。(《圣济总录》天麻丸)
6、治小儿风痰搐搦,急慢惊风,风痫:天麻曲两(酒洗,炒),胆星150克,僵蚕100克(俱炒),天竺黄50克,明雄黄25克。俱研细,总和匀,半夏曲100克,为末,打糊丸如弹子大。用薄荷、生姜泡浓汤,调化一丸,或二、三丸。(《本草汇言》)
8、治小儿诸惊:天麻半两,全蝎(去毒,炒)50克,天南星(炮,去皮)25克,白僵蚕(炒,去丝)10克。共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天麻子大。一岁每服十丸至十五丸。荆芥汤下,此药性温,可以常服。(《魏氏家藏方》天麻丸)
9、天麻川芎丸
①成份:天麻15克,川芎60克。
②用法: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次服9克,食后细嚼,茶酒任下。
③主治:偏正头痛,眩晕欲倒。
--摘自《元.御药院方》
10、川芎天麻茶
①成份:川芎500克,天麻200克,茶叶适量。
②用法: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日嚼一丸,清茶下。
③主治:具有熄风止痛功效。主治偏正头痛及首风眩晕。
--摘自《本草纲目》
11、天麻川芎茶
①成份:天麻3克,川芎10克,白芷3克,春茶3克。
②用法:用白酒一碗,将上四味药置酒中,煎至半碗,取渣再用酒一碗,煎至半碗。合并煎汁,睡前以茶饮之。
③主治:满头作痛。
--摘自《元.御药医方》
12、天麻洗药方
①成份:天麻3克,香白芷6克,防风4.5克,葛根4.5克,金银花6克,生石膏9克,川椒3克,乳香3克。
②用法:水煎,洗之。
③主治:前额头痛。
--摘自《清.光绪皇帝医方》
13、天麻祛风清上洗药方
①成份:天麻3克,防风9克,川芎6克,白芷6克,薄荷3克,桑叶6克,甘菊4.5克。
②用法:用水熬透,洗之。
③主治:偏正头痛,头目昏重等。
--摘自《清.光绪皇帝医方》
14、天麻杜仲酒
①成份:天麻、杜仲、木瓜各50克。
②用法:以白酒500克浸渍。
③主治:以天麻祛风止痛,杜仲强筋骨、止腰痛,木瓜除湿、舒筋活络。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腰膝酸痛,筋脉拘挛。[4]
文献记载
《本经》:主恶气,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别录》:消痈肿,下支满,疝,下血。
《药性论》:治冷气顽痹,瘫缓不遂,语多恍惚,多惊失志。
《开宝本草》:六髦罘缡裕闹新危,利腰膝,强筋力。
《开宝本草》: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小儿风痫、惊气,利腰膝,强筋骨。
《本草汇言》:主头风,头痛,头晕虚旋,癫癎强痉,四肢挛急,语言不顺,一切中风,风痰。
《神农本草经》:主杀鬼精物、蛊毒恶气,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
《名医别录》:消痛肿,下支满,寒疝下血。
《日华子本草》:助阳气补五劳七伤,通血脉,开窍。
《本草纲目》:天麻,乃肝经气分之药。
《本草新编》:天麻,能止昏眩,疗风去湿,治筋骨拘挛瘫痪,通血脉,开窍,余皆不足尽信。然外邪甚盛,壅塞经络血脉之间,舍天麻又何以引经,使气血攻补之味,直入于受病之中乎?总之,天麻最能祛外束之邪,逐内避之痰,而气血两虚之人,断不可轻用之耳。
《小儿药证直诀》、《圣济总录》、《普济方》、《外科正宗》、《兰台轨范》等记载,天麻分别配伍相关药物,可治疗急惊风发热、痉挛抽搐、偏正头痛、筋骨疼痛、风湿脚气、早衰白发、眩晕、肢体麻木、手足不遂、肝虚头痛、中风偏瘫、破伤风等症。此外,还用于保健。
《本草衍义》:天麻,用根须别药相佐使,然后见其功。仍须加用之。人或蜜渍为果,或蒸煮食,用天麻者,深思之则得矣”。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患面风,用天麻配伍其它祛风活络药,研末酒调,热熨患部;光绪头痛眩晕,也常用天麻配伍相关药物煎水洗头。在现代,天麻在医疗保健中的应用更为广泛。
《中国药典》:具平肝熄风、祛风定惊的功效,用于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高血压,耳源性眩晕。
《药品化义》:天麻,气性和缓,《经》曰,肝苦急,以甘缓之。用此以缓肝气。盖肝属木,胆属风,若肝虚不足,致肝急坚劲,不能养胆,则胆腑风动,如天风之鼓荡为风木之气,故曰诸风掉眩,皆属肝木,由肝胆性气之风,非外感天气之风也,是以肝病则筋急,用此甘和缓其坚劲,乃补肝养胆,为定风神药。若中风、风癎、惊风、头风、眩晕,皆肝胆风证,悉以此治。若肝劲急甚,同黄连清其气。又取其体重降下,味薄通利,能利腰膝,条达血脉,诸风热滞于关节者,此能疏畅。凡血虚病中之神药也。
《全国中草药汇编》:主治高血压、眩晕、头痛、口眼歪斜、肢体麻木、小儿惊厥等症。一些名医把天麻的作用归结为“三抗、三镇、一补”,即抗癫痫、抗惊厥、抗风湿,镇静、镇痉、镇痛,补虚。近年来,对天麻的医疗保健作用不断有新发现。将天麻用于高空飞行人员,作为脑保健药物,可增强视神经的分辨能力;日本用天麻治疗老年性痴呆症。
《抱朴子》:独摇芝,无风自动。其茎大如手指,赤如丹素,叶似苋,其根有大魁如斗,有细者如鸡子十二枚,周绕大根之四方,相去丈许,皆有细根如白发以相连。主高山之上,其所生左右无草。
《唐本草》:赤箭,此芝类,茎似箭簳,赤色,端有花叶,远看如箭有羽。根、皮、肉、汁与天门冬同,惟无心脉。去根五、六寸,有十余子卫似芋。其实似苦楝子,核作五、六棱,中肉如面,日暴则枯萎也。得根即生啖之,无干服法也。
《本草图经》:赤箭,今江湖间亦有之,然不中药用。今三、四月采苗,七、八、九月采根。《本经》但云三月、四月、八月采根,不言用苗,而今方家乃并用根苗,各有收采时月,与《本经》参差不同,难以兼著,故但从今法。天麻,今京东、京西、湖南、淮南州郡亦有之。春生苗,初出若芍药,独抽一茎,直上高三、四尺,如箭簳状,青赤色,故名赤箭芝,茎中空,依半以上,贴茎微有尖小叶,梢头生成穗,开花结子如豆粒大;其子至夏不落,却透虚入茎中,潜生土内;其根形如黄瓜,连生一、二十枚,大者有重半斤或五、六两,其皮黄白色,名曰龙皮;肉名天麻。二月、三月、五月、八月内采。初取得乘润刮去皮,沸汤略煮过,暴干收之。嵩山、衡山人或取生者蜜煎作果食之,甚珍。
《梦溪笔谈》:赤箭,即今之天麻也。后人既误出天麻一条,遂指赤箭别为一物;既无此物,不得已又取天麻苗为之,滋为不然。《本草》明称'采根阴干',安得以苗为之?草药上品,除五芝之外,赤箭为第一,此养生上药。世人惑于天麻之说,遂止用之治风,良可惜哉。或以为其茎如箭,既言赤箭,疑当用茎,此尤不然。至如鸢尾、牛膝之类,皆谓茎叶有所似,用则用根耳,何足疑哉。
临床应用
治偏正头痛首风攻注 眼目肿疼昏暗头目旋运 起坐不能:天麻一两半附子(炮制去皮、脐)一两 半夏(汤洗七遍去滑)一两 荆芥穗半两木香半两桂(去粗皮)一分 芎藭半两.上七味捣罗为末 入乳香匀和滴水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丸 渐加至十丸茶清下 日三.(《圣济总录》天麻丸)
【临床治疗研究】
《药品化义》曰:天麻,气性和缓,《经》曰,肝苦急,以甘缓之。用此以缓肝气。盖肝属木,胆属风,若肝虚不足,致肝急坚劲,不能养胆,则胆腑风动,如天风之鼓荡为风木之气,故曰诸风掉眩,皆属肝木,由肝胆性气之风,非外感天气之风也,是以肝病则筋急,用此甘和缓其坚劲,乃补肝养胆,为定风神药。若中风、风癎、惊风、头风、眩晕,皆肝胆风证,悉以此治。若肝劲急甚,同黄连清其气。又取其体重降下,味薄通利,能利腰膝,条达血脉,诸风热滞于关节者,此能疏畅。凡血虚病中之神药也。在临床应用上面,采用天麻素进行眩晕治疗,对于轻度或是重度眩晕患者均可取得较为显著的疗效。另外,患者应该培养起较好的生活习惯,如晚饭后多散步,平常多运动等等,这些对于失眠症状的恢复均有很好的帮助。
天麻实用验方
天麻洗药方
①成份:天麻3克,香白芷6克,防风4.5克,葛根4.5克,金银花6克,生石膏9克,川椒3克,乳香3克。
②用法:水煎,洗之。
③主治:前额头痛。
——摘自《清·光绪皇帝医方》
天麻祛风清上洗药方
①成份:天麻3克,防风9克,川芎6克,白芷6克,薄荷3克,桑叶6克,甘菊4.5克。
②用法:用水熬透,洗之。
③主治:偏正头痛,头目昏重等。
——摘自《清·光绪皇帝医方》
半夏白术天麻汤
①组成:半夏9克,天麻9克,白术9克,茯苓9克,橘红6克,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3枚。
②功效:健脾燥湿,化痰熄风。
③主治:痰饮上逆,痰多心悸,眩晕头痛等证。
古籍论:本方是治疗内生风痰之剂。若痰因湿生,主要用白术燥湿化痰。晕由于风,辅以天麻平熄内风。脾为生痰之源,所以兼用半夏、茯苓、橘红、甘草补脾益气,化湿和中。并引用生姜、大枣调和营卫。
——出自《医学心语》
玉真散
治风毒痰阻之破伤风。牙关紧急,口撮唇紧,身体强直,角弓反张,脉弦紧。南星6g,防风6g,白芷6g,天麻6g,羌活6g,白附子6g。上为末,每服2钱,热酒一盅调服,更敷伤处。方中天麻长于熄风止痉,为佐药。(《外科正宗》)
天麻钩藤饮
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天麻9g,钩藤12g,石决明18g,栀子9g,黄芩9g,川牛膝12g,杜仲9g,益母草9g,桑寄生9g,夜交藤9g,朱茯神9g。水煎服。方中天麻入肝经,有平肝熄风之效,且有定眩晕之专长,为君药。(《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使用注意
气血虚甚者慎服。
①《雷公炮炙论》:使御风草根,勿使天麻,二件若同用,即令人有肠结之患。
支气管炎的饮食
1、苡米百合汤(中医验方)
配方:苡米200克,百合50克。
用法:将两味放入锅中,加水5碗,煎熬成3碗,分三次服,一日吃完。
2、鱼腥草蛋(中医验方)
配方:鱼腥草1把,鸡蛋数个。
用法:炖荷包蛋食数天可愈。
慢性腰痛治疗的中医验方
中医验方一:药酒
炒杜仲15克,枸杞子25克,浸泡于350~500毫升白酒中,密封,置避光处保存10~15日即可。每次取泡好的药酒10~25毫升,佐餐饮用,每日1~2次,对慢性腰痛、腿痛有良效。可强腰膝,壮筋骨,补肝肾。
中医验方二:中药贴敷
粗盐100克,肉桂50克,一同在锅中炒热,装入薄布袋内,封口后趁热熨烫腰痛部位。每次20分钟,每日1~2次。主治慢性腰肌劳损患者不慎受寒后引起的腰痛腰酸。需要注意,熨烫的时候要掌握好温度避免烫伤。同时,应尽可能睡硬板床,以利康复。
咳嗽的饮食
咳嗽病人在用药的同时辅以药膳疗法,对疾病的康复颇有助益,萝卜蜂蜜汁、猪肺粥、肉炒大蒜、杏仁粥等药膳,病人可经常选用。也可以用下述两则食疗方:
1)苡米百合汤(中医验方)
配方:苡米200克,百合50克。
用法:将两味放入锅中,加水5碗,煎熬成3碗,分三次服,一日吃完。
2)鱼腥草蛋(中医验方)
配方:鱼腥草1把,鸡蛋数个。
用法:炖荷包蛋食数天可愈。
治手脚皲裂的中医验方
验方1. 五倍子10克,紫草粉6克,甘草粉5克,研末混匀,撒与裂口及其周围皮肤上,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2天1次。
验方2. 白矾12克,白及15克,马勃10克, 水煎药液泡手足,每次20~30分钟,每日2次。
验方3.甘草50克,75%酒精200毫升,甘油200毫升,将甘草浸泡于酒精24小时,取浸出药液加甘油即成,外擦患处,每日2次。
验方4. 白鲜皮30克,地肤子25克,皂角30克,大枫子20克,白及10克,甘草10克。水煎外洗,每日2次,每次30分钟,连用7天。
支气管炎平时饮食该注意什么呢
建议支气管炎病人在用药的同时辅以药膳疗法,对疾病的康复颇有助益,萝卜蜂蜜汁、猪肺粥、肉炒大蒜、杏仁粥等药膳,病人可经常选用。
1、苡米百合汤(中医验方)
配方:苡米200克,百合50克。
用法:将两味放入锅中,加水5碗,煎熬成3碗,分三次服,一日吃完。
2、鱼腥草蛋(中医验方)
配方:鱼腥草1把,鸡蛋数个。
用法:炖荷包蛋食数天可愈。
十个食疗偏方防治近视眼
一、枸杞鲫鱼汤(中医验方)
1、主治:近视眼,视物模糊;
2、配方:鲫鱼一尾(约200克),枸杞10克;
3、用法:将鲫鱼洗净去内脏,和枸杞一起煮汤,吃肉饮汤;
4、提示:用白鱼或其他鱼代鲫鱼也可。
二、牛奶鸡蛋饮(民间方)
1、主治:近视眼;
2、配方:鸡蛋1只,牛奶1杯,蜂蜜1匙;
3、用法:将鸡蛋打碎,冲入加热的牛奶中,用小火煮沸,鸡蛋熟后待温,再加蜂蜜服食。
三、猪肝鸡蛋汤(民间方)
1、主治:近视眼;
2、配方:猪肝150克,鸡蛋1只;
3、用法:将猪肝洗净切片,入锅内加油煸炒,烹黄酒,加水煮沸,打入鸡蛋,加盐少许,服食。
四、银杞明目汤(民间方)
1、主治:肝肾两虚之近视;
2、配方:银耳20克,枸杞20克,茉莉花10克;
3、用法:上述各味水煎汤饮,每日1剂,连服数日。
五、枸杞炖猪肝(中医验方)
1、主治:近视眼,迎风流泪;
2、配方:枸杞子20克,猪肝300克,食油、葱、姜、白糖、黄酒、淀粉各少许;
3、用法:用猪肝洗净,同枸杞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1小时,捞出猪肝切片备用。油锅烧热,葱、姜炝锅放入猪肝片炒,烹白糖、黄酒兑入原汤少许,收汁,勾入淀粉,汤汁明透即成。
六、醒目汤(中医验方)
1、主治:近视眼;
2、配方:枸杞10克,陈皮3克,桂圆肉10个,蜂蜜1匙;
3、用法:将枸杞子、陈皮放在纱布内扎好,然后与桂圆肉一起,放在锅内,加水适量,煮沸半小时后,取桂圆肉及汤,并加蜂蜜,当点心吃。
七、桂杞山萸眼(中医验方)
1、主治:近视;
2、配方:桂圆肉15克,枸杞子15克,山萸肉15克,猪(牛、羊)眼1对;
3、用法:猪眼洗净加桂圆肉、枸杞、山萸肉隔火炖服之。
八、菠菜猪肝汤(民间方)
1、主治:血虚视力减退;
2、配方:菠菜125克,猪肝125克,熟猪油、生姜、葱白、清汤、食盐、水豆粉、味精各适量;
3、用法:菠菜洗净,在沸水中烫片刻,脱去涩味,切段,将猪肝切成薄片,与食盐、味精、水豆粉拌匀,将清汤浇沸,加入洗净拍破的生姜、切成短节的葱白、熟猪油等。煮几分钟后,放入拌好的猪肝片及菠菜,至肝片、菠菜煮熟即可,佐餐常服。
九、冰糖木耳(民间方)
1、主治:高血压眼底出血、红眼目糊、视力不清;
2、配方:黑木耳适量,冰糖适量;
3、用法:将黑木耳洗净,用清水浸泡一夜取出,蒸一小时,加冰糖。每次用黑木耳6克,冰糖适量,睡前服用,连服至症状缓解为止;
4、按注:用本方加黑豆煎成羹也可。
十、枸杞粥(中医验方)
1、主治:肝虚目暗,老年多泪,目眩等;
2、配方:枸杞子30克,大豆100克;
3、用法:同煮为粥,饮用数日。
番薯藤的选方
①治热天吐泻:红苕藤煎水服。(《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
②治红崩:红苕藤兑甜酒服。(《四川中药志》)
③治妇人乳少:番薯叶六两,和猪腩肉煎汤尽量饮之。(《岭南采药录》)
④治面疔:番薯叶一两,金丝蜘蛛一只,黄糖少许。捣烂敷。(《岭南草药志》)
⑤治对口疮:番薯叶、虾酱各适量,共捣烂敷。(《岭南草药志》)
⑥治蛇咬:红苕藤尖一把。捣敷。(《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
⑦治狂狗咬伤:生番薯叶和黄糖共捣烂贴,每日换二次,连贴数天。(《岭南草药志》)
荷叶的中医验方和用法
1、黄水疮是一种自身传染性皮肤病,比较顽固。
《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载:荷叶烧炭,研成细末,香油调均,涂敷于患处,一日二次,有特效。
2、腹泻夏秋季节,由于感受暑湿或饮食不洁而致呕吐、腹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粪色黄而臭秽难闻等,可用本品清暑利湿、补助脾胃、涩肠止泻。
荷叶洗净,置锅内焖炒成炭,放凉研成细末,取10~15克用白糖冲服,日服3次,数日即愈。
3、漆疮即对油漆过敏而致的过敏性皮炎。《圣济总录》载:干燥荷叶500克,用水5000毫升,煮至2500毫升,擦洗患处,并用贯众末和油涂患部,每日2次,数次即愈。
4、水肿 枯萎荷叶,烧干研末,每次服10克,小米汤冲服,日服3次。对各种原因引起的颜面浮肿、小便量少等症均有效。
5、降血脂作用,中药现代研究结果表明,荷叶有降血脂作用。荷叶煎剂治疗高脂血症,1个疗程20日,降胆固醇总有效率达91.3%,其中显效37.8%。有资料报道,荷叶中的生物碱有降血脂作用,且临床上常用于肥胖症的治疗。
荷叶的中医方剂
1、治秋时晚发之伏暑,并治湿温初起:连翘三钱(去心),杏仁二钱(去皮、尖,研),瓜蒌壳三钱,陈皮一钱五分,茯苓三钱,制半夏一钱,甘草五分,佩兰叶一钱。加荷叶二钱为引,水煎服。(《时病论》)
2、治阳水浮肿:败荷叶烧存性,研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日三服。(《证治要诀》)
3、治雷头风证,头面疙宿肿痛,憎寒发热,状如伤寒:荷叶一枚,升麻五钱,苍术五钱。水煎温服。(《内经类编试效方》清震汤))
4、治阳乘于阴,以致吐血衄血:生荷叶、生艾叶、生柏叶、生地黄各等分。上研,丸鸡子大。每服一丸,水煎服。(《妇人良方》四生丸))
5、治吐血不止:经霜败荷叶,烧存性,研末,新水服二钱。(《肘后方》)
6、治吐血咯血:荷叶焙干,为末,米饮下二钱匕。(《经验后方》)
7、治崩中下血:荷叶(烧研)半两,蒲黄、黄芩各一两。为末。每空心酒服三钱。(《纲目》)
8、治下痢赤白:荷叶烧研,每服二钱:红痢蜜、白痢沙糖汤下。(《纲目》))
9、治产后血运,烦闷不识人。或狂言乱语,气欲绝:荷叶三片,蒲黄二两,甘草二两(炙微赤,锉)。上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入生地黄汁一合,蜜半匙,更煎三,五沸,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荷叶散)
感冒咳嗽的饮食
确切的说咳嗽只是一个症状,并非一个疾病,他可以由多种疾病导致,如肺炎、支气管炎、咽炎等疾病导致,食疗方如下述:
咳嗽病人在用药的同时辅以药膳疗法,对疾病的康复颇有助益,萝卜蜂蜜汁、猪肺粥、肉炒大蒜、杏仁粥等药膳,病人可经常选用。也可以用下述两则食疗方:
1)苡米百合汤(中医验方)
配方:苡米200克,百合50克。
用法:将两味放入锅中,加水5碗,煎熬成3碗,分三次服,一日吃完。
2)鱼腥草蛋(中医验方)
配方:鱼腥草1把,鸡蛋数个。
用法:炖荷包蛋食数天可愈。
怎么用丝瓜蔓治大便下血
采用丝瓜蔓、黄酒各适量。丝瓜蔓煅成炭,研成细末。成人 每服2. 5克,小儿减半,每晚睡前热黄酒 送服。駐麗级清热,止血。治大便下血。注:据《中医验方汇选》介绍,此方百发 百中,治愈率极高。
心律失常的中医验方
[方一]
酸枣仁,粳米。把枣仁捣碎,浓煎取汁,再用粳米加水适量同煮,待米半生半熟时,兑人枣仁汁再煮为粥。晚餐时温热服食。
[方二]
乌豆,桂圆肉,大枣。加清水3碗煎至2碗,早晚分服。
[方三]
当归、生姜,羊瘦肉,大料、桂皮少许。文火焖至肉烂熟,去药渣,食肉服汤,每次适量。
对于心动过缓,病窦,传导阻滞者效果好。
[方四]
人参末,冰糖少量,粳米。同人砂锅煮粥,早晚空腹分服。
适用于各种心律失常。
[方五]
柏子仁,猪心。纳柏子仁于猪心内,隔水炖熟,中午饭服食。
[方六]
党参,制附子,干姜,补骨脂,仙灵脾,当归,桂枝。
水煎服,日1剂,2次服。
若心律明显减慢,加麻黄、细辛、红参,肾阳虚、腰膝酸冷、怯寒,酌加仙茅、巴戟天、肉苁蓉、鹿角片、肉桂,舌红、口干,配黄精、玉竹、麦冬、生熟地、枸杞,食少、便溏,加白术、砂仁,胸闷痛、舌紫,加川芎、桃仁、红花、鸡血藤,胸闷、苔腻,加甘松、炒积壳、陈皮、法半夏、苍术,水饮泛溢、下肢浮肿、尿少,加白术、茯苓、北五加、鹿衔草,晕厥,用大剂人参、四逆汤或合生脉散,并可酌情使用人参、参附、参麦、附子I号等注射液。
本方温阳益气宁心,适用于阳气亏虚所致心律失常,主要症状如:心悸头晕,活动后明显,甚则晕厥、气短胸闷、神疲,四末不温、小便清长、面色苍白。苔薄、舌淡白或淡紫而胖,脉微细沉迟或结代。
[方七]
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当归、熟地、丹参,酸枣仁,茯苓,茯神、五味子。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若心烦少寐、口干,加麦冬、生地、玉竹,心脉不畅、脉结代、心动悸者,用炙甘草汤,善惊易恐,加石菖蒲、炙远志、合欢花、龙齿,胸闷、胸痛,加广郁金、参三七、红花。
本方益气养血安神,适用于由于气血两虚所致的心律失常,主要症状如:心悸,头晕,失眠,气短,肢倦,食少,面色胱白。苔薄白、舌质淡,脉细无力并叁伍不调。
锁阳的中医验方
①治痿:黄柏250克(酒炒),龟板200克(酒炙),知母100克(酒炒),熟地黄、陈皮、白芍各100克,琐阳75克,虎骨50克(炙),干姜25克。上为末,酒糊丸,或粥丸。(《丹溪心法》虎潜丸)
②治阳弱精虚,阴衰血竭,大肠燥涸,便秘不运:琐阳三斤。清水五斗,煎浓汁二次,总和,以砂锅内熬膏,炼蜜八两收成,入磁瓶内收贮,每早、午、晚各食前服十余茶匙,热酒化服。(《本草切要》)
③治肾虚遗精,阳萎:锁阳、龙骨、苁蓉、桑螵蛸、茯苓各等分。共研末,炼蜜为丸,每服15克,早晚各一次。(《宁夏中草药手册》)
④治阳萎,早泄:锁阳25克,党参、山药各20克,覆盆子15克。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⑤治老年气弱阴虚,大便燥结:锁阳、桑椹子各25克。水煎取浓汁加白蜂蜜50克,分两次服。(《宁夏中草药手册》)
⑥治泌尿系感染尿血:锁阳、忍冬藤各25克,茅根50克。水煎服。(《宁夏中草药手册》)
⑦治胃溃疡:锁阳、珠芽蓼各15克。水煎服。
⑧治消化不良:锁阳25克。水煎服。
⑨治白带:锁阳25克,沙枣树皮15克。水煎服。(⑦方以下出《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⑩治二度子宫下垂:锁阳25克,木通15克,车前子15克,甘草15克,五味子15克,大枣三个。水煎服。
⑾治胃痛,胃酸过多:锁阳200克,寒水石(煅)250克,红盐5克,龙胆草50克,冰糖500克。共为细末,每服15克。
⑿治心脏病:锁阳,冬季采集后用猪油(或奶油)炸后,经常冲茶服,二十日为一疗程。(⑩方以下出《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⒀肠燥便秘:锁阳1500克,浓煎,加炼蜜熬成膏,每次l~2匙,用开水或热酒化服,每日3次。亦有用锁阳、肉苁蓉各500克,蜂蜜250克,熬膏,每次1~2匙,每日2次,开水冲服,主治肾阳不足,筋骨痿软,肠燥便秘。或用锁阳、桑椹各15克,煎汁浓缩,加蜜30克,分2次服,以治老人便秘。
⒁心脏病伴小便不利:锁阳15克,枸杞子9克。水煎服,每日1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