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风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 心脏病

中风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 心脏病

心脏病也是脑卒中重要的危险因素,房颤、冠心病的中风危险指数是7,就是说高出7倍。因为中风与冠心病的主要病理基础都是动脉硬化,而心房颤动的栓子脱落是脑栓塞的直接原因。

老人得了中风是哪些疾病引起的

高血压:是目前公认的引起中风的首要危险因素,且血压的高低和高血压持续的时间与中风的发生率成正比关系。如果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将大大增加中风的发生机会,即使无明显症状的高血压病患者亦是如此。

心脏病:心脏病、冠心病、心房纤颤、心功能不全等都是中风的危险因素。许多心脏病包括心肌梗塞、房颤等,都是引起中风的重要原因。积极预防和治疗这些心脏病,无疑可以降低中风的发生。现在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和抗凝疗法,都证明可以有效的预防中风的发生。

糖尿病:糖尿病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也确认为中风的危险因素。糖尿病不仅可以诱导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还可通过多个途径使血栓、栓塞的危险性增加。

颈动脉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影响到颈动脉系统,可以造成颈动脉管腔狭窄,也容易引起微拴子脱落而导致中风。现在医疗技术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很准确的早期发现颈动脉狭窄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如狭窄超过了管腔的百分之五十,则应该早日外科治疗,对预防中风是很必要的。

高脂血症:血液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的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的减少将促进胆固醇的沉积,形成动脉硬化,并增加血液黏度。故降低血脂是中风防治的重要一环。

中风的危害有哪些

1、高血压病。无论是出血性中风还是缺血性中风,高血压是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2、糖尿病。通过控制饮食、降糖药,将血糖降至3.9---6.1mmol/L正常的范围内。

3、心脏方面的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等等。尤其是防止心房颤动引起的栓子脱落所造成的脑血栓。

4、血脂代谢混乱。极低浓度的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是抗动脉硬化脂蛋白。

5、短暂性脑缺血的发作(TIA)。TIA本身是缺血性中风分类的一个类型,也可以是脑梗塞的先兆或前区症状,应及时治疗。

6、吸烟和酗酒。

7、血液流变紊乱。特别是全血黏度增加时脑血流量下降,其中红细胞比积增高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是缺血性中风的主要危害。

8、肥胖。肥胖和超重均为缺血性中风的危险因素,与出血性中风无关。

9、年龄和性别。年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粥样硬化程度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高。而且一般情况下,女性中风的发病率一般都要低于男性。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都有哪些

脑卒中是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叫脑血管意外。是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中风和出血性脑中风。

从临床的角度来看,脑卒中不是单一的症状,而是一系列症状的集合,其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有很大不同,包括:面部、手臂或腿部,尤其是身体的一边,突然感到无力精神突然产生混乱,语言和理解力混乱单眼或双眼突然出现视力问题突然无法行走,头晕眼花,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严重头痛这些症状可能只是暂时的,只持续几分钟或几小时,但不能完全消除。经常需采取紧急医疗救护,而不能稍有延迟,这样才能避免严重或致命的脑卒中随后发生。中风的危险因素有:

1、 高血压病,无论是出血性中风还是缺血性中风,高血压是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降压药、低盐饮食等将血压逐渐降至140/90mmHg以下。

2、糖尿病,通过控制饮食、降糖药,将血糖降至3.9-6.1mmol/L正常范围。

3、 心脏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尤其防止心房颤动引起栓子脱落造成脑栓塞。

4、 血脂代谢紊乱,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主要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是抗动脉硬化脂蛋白。

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TIA本身是缺血性中风分类的一个类型,也可以是脑梗塞的先兆或前区症状,应及时治疗。

6、吸烟与酗酒。

7、血液流变学紊乱,特别是全血黏度增加时脑血流量下降,其中红细胞比积增高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是缺血性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

8、肥胖,肥胖与超重均为缺血性中风的危险因素,与出血性中风无关。

9、 年龄和性别,年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粥样硬化程度随年龄增高而增加。50岁以上随着年龄增加中风发病率亦有增加,但现在发现青中年中风发病者亦有增加,不可忽视。一般来说女性中风发病率低于男性。

同时,脑中风事件还与心理障碍,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等有关。我们发现有高度易怒特质人,易怒时,供给大脑血增多,此时容易发生脑卒中。因此,有高度易怒特质人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有所增加。

引起中风的原因

1、一旦人上了年纪就容易产生中风以及其他疾病,所以岁月的残忍是不容忽视的。年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粥样硬化程度随年龄增高而增加。50岁以上随着年龄增加脑中风发病率亦有增加,但笔者发现青中年中风发病者亦有增加,不可忽视。一般来说女性中风发病率低于男性。

2、另外过度的肥胖也可以导致朋友们产生中风情况,现在你还能蔑视肥胖的存在吗?肥胖与超重均为缺血性中风的危险因素,与出血性中风无关。心脏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尤其防止心房颤动引起栓子脱落造成脑栓塞。

3、某些炎症可侵犯脑膜、脑血管,或单独侵犯脑血管引起脑动脉炎,如化脓性、结核性、霉菌性炎症和风湿病等,均可引起脑血管病。

绝大多数中风发生于60岁以上老年人,男性比女性更易受累,可能因为高血压发生率较高的缘故,较年轻的人更容易患出血性中风,而较大年龄者通常易患血栓性中风。

对于中风,主要的可控制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不爱运动的生活方式,肥胖,滥用刺激性药物,如安非他明,吸烟、口服避孕药和压抑。

当患者呈现出中风样症状时,神经科医师不仅要确定其症状,而且必须鉴别,中风的类型,部位、及脑损伤的程度,治疗依据所有这些情况而定,立即进行实验检查,因为及时的治疗可以限制神经损害。

内科医师初次检查患者,获取病史,如果可能,标准的检查包括眼底血管检查,在心脏和显露的弱动脉听到异常声音,测量血压,脉率,测定肌张力,感觉及神经反射。

分析脑中风引起的重要原因

1、高血压病,无论是出血性中风还是缺血性中风,高血压是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降压药、低盐饮食等将血压逐渐降至140/90mmhg以下。

2、糖尿病,通过控制饮食、降糖药,将血糖降至3.9-6.1mmol/l正常范围。

3、心脏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尤其防止心房颤动引起栓子脱落造成脑栓塞。

4、血脂代谢紊乱,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主要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是抗动脉硬化脂蛋白。

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tia本身是缺血性中风分类的一个类型,也可以是脑梗塞的先兆或前区症状,应及时治疗。

6、吸烟与酗酒;

7、血液流变学紊乱,特别是全血黏度增加时脑血流量下降,其中红细胞比积增高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是缺血性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

8、肥胖,肥胖与超重均为缺血性中风的危险因素,与出血性中风无关。

9、年龄和性别,年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粥样硬化程度随年龄增高而增加。50岁以上随着年龄增加中风发病率亦有增加,但发现青中年中风发病者亦有增加,不可忽视。一般来说女性中风发病率低于男性。

h型高血压

Hcy是一种含硫的氨基酸,1932年由Butz和Vincent du Vigneaud从膀胱结石中首次分离出来。Hcy在体内不能合成,主要以维生素B6、B12、叶酸为辅酶进行代谢。当代谢途径受阻时,Hcy在人体内蓄积,如果它在血液中>10 μmol/L,就会对血管产生危害。

1969年,Mc Cully以Hcy血症的病例研究为基础,发现两种Hcy代谢中间产物可使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他又通过动物模型证实,Hcy血中蓄积可导致血管内皮毒性和类似血管损害;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大量循证医学研究提出,可将血中Hcy水平升高视为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脑卒中和深静脉血栓发生发展的可干预的危险因子。2006年美国心脏学会(AHA)指出,Hcy的浓度>10 μmol/L,称为高Hcy血症。《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版》明确指出,高Hcy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尤其是脑卒中发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子。Hcy每升高5 μmol/L,脑卒中风险增加59%,缺血性心脏病风险升高约33%;而Hcy降低 3 μmol/L可降低脑卒中风险约24%,降低缺血性心脏病风险约16%。

导致右嘴角麻木中风的原因

导致脑中风发病的原因有哪些?

1、吸烟与酗酒。

2、糖尿病,通过控制饮食、降糖苭,将血糖降至3.9-6.1mmol/L正常范围。

3、肥胖,肥胖与超重均为缺血性中风的危险因素,与出血性中风无关。

4、心脏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尤其防止心房颤动引起栓子脱落造成脑栓塞。

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TIA本身是缺血性中风分类的一个类型,也可以是脑梗塞的先兆或前区症状,应及时治疗。

6、血脂代谢紊乱,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主要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是抗动脉硬化脂蛋白。

7、高血压病,无论是出血性中风还是缺血性中风,高血压是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降压苭、低盐饮食等将血压逐渐降至140/90mmHg以下。

8、血液流变学紊乱,特别是全血黏度增加时脑血流量下降,其中红细胞比积增高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是缺血性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

9、年龄和性别,年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粥样硬化程度随年龄增高而增加。50岁以上随着年龄增加脑中风发病率亦有增加,但笔者发现青中年中风发病者亦有增加,不可忽视。一般来说女性中风发病率低于男性。

哪些原因导致眼睛中风

1、高血压:高血压是中风最常见而又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治疗高血压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生。舒张压每下降5—6毫米汞柱,中风的危险下降42%;仅仅控制收缩压,也可以将中风中减少1/3。

2、糖尿病:糖尿病不仅可以诱发、加速脑动脉粥样硬化,还可通过多个途径使脑血管血栓、栓塞的危险性增加。糖化血红蛋白降低1%,中风的发病将减少12%。

3、心脏病:许多心脏疾病可能导致中风,如房颤、心肌梗死、左心室肥厚等。通过脉搏触诊和心脏听诊,可以初步了解是否有心律失常。通过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检查,能进一步明确诊断中风。

4、动脉粥样硬化或脑血管病史:有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者,可造成颈动脉管腔狭窄或硬化斑块脱落,导致中风。有过中风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史者,再次发生中风的风险明显增高。

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本身是缺血性中风分类的一个类型,也可以是中风的先兆或前区症状。

6、血液流变学紊乱:特别是全血黏度增加时脑血流量下降,其中红细胞比积增高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是缺血性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

可能会引发脑中风的因素

我们都知道脑中风这种疾病,但是估计很多人对这种疾病并不是特别的了解,其实脑中风使很多的患者身体健康遭受到了严重的大家,现在随着气温升高,有些人血管伸缩难以跟上温度的变化,尤其是中老年人对春季多变的气候适应性比较差,所以脑中风患者必须高度警惕中风等脑血管病的发生。

可能会引发脑中风的因素

1、脑中风会导致患者糖尿病,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对其健康最大的威胁,来自于心脑血管合并症。糖尿病可以使动脉硬化加重,增加血液黏度,使中风的发生机会明显增加。而且一量糖尿病患者出现中风,其恢复程度和预后较非糖尿病患者明显差。

2、心脏病、冠心病、心房纤颤、心功能不全等,这些都是是中风的危险因素。冠心病患者的缺血性中风发生率,高于无冠心病病人的近5倍。心脑血管系统本是一个体系,当心脏输出血量和循环血量减少时,脑部的血液供应也相对减少,这就增加了其发生中风的危险。还有就是心脏的栓子脱落,是脑栓塞的主要原因,且容易反复发作。所以心脏病是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心肌缺血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心肌缺血属于冠心病的一种常见表现,而主要的、常见的诱发因素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冠脉狭窄或闭塞是引起心肌缺血最主要、最常见的病因,进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由此引起的心脏病即大家常说的“冠心病”。

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舒适生活环境的同时,饮食的不规律,也带来心肌缺血等越来越多疾病的侵害。引起心肌缺血最主要、最常见的病因,是冠状动脉狭窄。而冠状动脉狭窄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脏病就是大家常说的冠心病。所以,冠心病是心肌缺血的“罪魁祸首”。

生活中风湿性、性等炎症疾病的出现,也会导致心肌缺血的出现,还有痉挛、栓塞、结缔组织疾病、创伤和先天性畸形等多种。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重要危险因子为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肥胖、同型半胱氨酸增高、体力活动少、高龄和男性等。

导致中风的原因是什么

1、心脏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尤其防止心房颤动引起栓子脱落造成脑栓塞。

2、糖尿病:通过控制饮食、降糖药,将血糖降至3.9-6.1mmol/L正常范围。

3、血液流变学紊乱:特别是全血黏度增加时脑血流量下降,其中红细胞比积增高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是缺血性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

4、高血压病:无论是出血性中风还是缺血性中风,高血压是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降压药、低盐饮食等将血压逐渐降至140/90mmHg以下。

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本身是缺血性中风分类的一个类型,也可以是脑梗塞的先兆或前区症状,应及时治疗。

6、血脂代谢紊乱: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主要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是抗动脉硬化脂蛋白。

7、肥胖:肥胖与超重均为缺血性中风的危险因素,与出血性中风无关。

8、吸烟和酗酒:吸烟和酗酒也可能会导致中风疾病的发生。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都有哪些

1、 高血压病,无论是出血性中风还是缺血性中风,高血压是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降压药、低盐饮食等将血压逐渐降至140/90mmHg以下。

2、糖尿病,通过控制饮食、降糖药,将血糖降至3.9-6.1mmol/L正常范围。

3、 心脏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尤其防止心房颤动引起栓子脱落造成脑栓塞。

4、 血脂代谢紊乱,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主要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是抗动脉硬化脂蛋白。

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TIA本身是缺血性中风分类的一个类型,也可以是脑梗塞的先兆或前区症状,应及时治疗。

6、吸烟与酗酒。

7、血液流变学紊乱,特别是全血黏度增加时脑血流量下降,其中红细胞比积增高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是缺血性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

中风的病因

中风的发作与很多因素或疾病有密切关系,中风高危人群应注意理解中风的危险因素并积极预防。

1、高血压

高血压是中风最常见而又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治疗高血压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生。舒张压每下降5—6毫米汞柱,中风的危险下降42%,仅仅控制收缩压,也可以将中风中减少1/3。

2、糖尿病

糖尿病不仅可以诱发、加速脑动脉粥样硬化,还可通过多个途径使脑血管血栓、栓塞的危险性增加。糖化血红蛋白降低1%,中风的发病将减少12%。

3、心脏病

许多心脏疾病可能导致中风,如房颤、心肌梗死、左心室肥厚等。通过脉搏触诊和心脏听诊,可以初步了解是否有心律失常。通过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检查,能进一步明确诊断中风。

4、动脉粥样硬化或脑血管病史

有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者,可造成颈动脉管腔狭窄或硬化斑块脱落,导致中风。有过中风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史者,再次发生中风的风险明显增高。

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本身是缺血性中风分类的一个类型,也可以是中风的先兆或前区症状。

6、血液流变学紊乱

特别是全血黏度增加时脑血流量下降,其中红细胞比积增高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是缺血性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

脑中风的病因以及预防方法

一、引起脑中风的危险因子。

 (一)主要危险因子:以下几种情况较容易得到脑中风。

 1.高龄者:年长者的脑血管逐渐硬化失去弹性,较易引起脑血管阻塞。

 2.高血压患者:长久的高血压易使血管发生粥状硬化,造成阻塞或破裂。

 3.心脏病患者:尤其是瓣膜性心脏病、心衰竭、心肌梗塞及心律不整。

 4.糖尿病患者:会加速血管壁的增厚、动脉粥状硬化,容易引起脑梗塞。

 5.曾有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此类病人在短时间内容易再度中风。

 6.曾发生过脑中风者:若未积极控制疾病及预防危险因子,再发率极高。

 (二)次要危险因子:与主要危险因子合并发生时,更容易发生脑中风。

 1.高血脂症、肥胖症。

 2.红血球过多症。

 3.使用口服避孕药。

 4.有脑中风的家族病史。

 5.抽烟、酗酒。

 6.活动量少。

 二、脑中风的预防。

 1.定期健康检查:40岁以上的人,应每年健康检查一次。

 2.常测量血压:血压收缩压高于130毫米汞柱(mmHg),舒张压高于85毫米汞柱(mmHg)者,每星期应至少量一次血压,并作记录;血压如果突然上升至收缩压160毫米汞柱(mmHg),舒张压90毫米汞柱(mmHg),应休息半小时再量一次,若仍高于收缩压160毫米汞柱(mmHg),舒张压95毫米汞柱(mmHg),或伴有头痛、头晕、颈部僵硬等不适症状,就要立即就医。

 3.均衡饮食:遵守「三少一多」的饮食原则,即少盐、少糖、少油、多补充水分。

 4.规律运动:宜遵守下列原则。

 (1).勿在过冷或过热的环境下运动。

 (2).适当而确实的暖身运动。

 (3).在体能忍受的范围内运动。

 (4).慢慢的减速以停止运动。

 (5).运动后应等流汗停止后再沐浴,且最好用温水,避免洗三温暖。

 5.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患者,应遵照医生指示确实治疗及定期追踪。

  6.保持情绪稳定。

 7.戒除抽烟、酗酒等不良嗜好

 8.气温下降时,注意保暖。

 9.避免突然用力。

  10.避免便秘。

相关推荐

细数心脏病七大认识误区

误区一:胸痛就心脏病 常有病人一胸痛就怀疑自己得了心脏病,到医院做心电图及其他检查却一切正常。胸痛不心脏病的唯一表现,肋间神经炎和肋软骨炎、胸椎病变、带状疱疹、食道反流和消化性溃疡等都会胸痛。典型心绞痛发作突然发生的位于胸骨后的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背部、左上肢,往往迫使病人立即停止活动,还可伴出冷汗。 心绞痛可在活动和劳累后发生,或由情绪激动诱发。心绞痛一次发作一般持续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很少超过半个小时。 有些患者属于不典型的心绞痛,表现为胸闷、牙痛和上腹部不适。值得注意的心脏病引发的牙痛阵发

帮您走出心脏病的治疗误区

误区一:胸痛就心脏病 常有病人一胸痛就怀疑自己得了心脏病,到医院做心电图及其他检查却一切正常。专家说胸痛不心脏病的唯一表现,肋间神经炎和肋软骨炎、胸椎病变、带状疱疹、食道反流和消化性溃疡等都会胸痛。典型心绞痛发作突然发生的位于胸骨后的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背部、左上肢,往往迫使病人立即停止活动,还可伴出冷汗。 有些患者属于不典型的心绞痛,表现为胸闷、牙痛和上腹部不适。值得注意的心脏病引发的牙痛阵发性的,不会整日疼痛。胃病引发的疼痛一般和饮食因素相关且有泛酸、食道烧灼感觉,而心脏病患者症状与上述因

心律不齐有哪些严重后果呢

心律不齐轻则可使血液循环失常,心律不齐重者亦可导致猝死。据研究表明吃鱼有助于降低心脏病中风的发病率。然而,鱼肉并不怎么做都具有同样的抗病功效。例如,水煮和油炸两种不同的烹饪方法做成的鱼,对健康的影响就会有很大差别。 美国哈佛大学科学家的研究显示,只有吃水煮或烧烤方式做出的鱼肉才可以提高血液中欧米加—3脂肪酸的含量,降低心律不齐的发病率。用油炸方法加工的鱼肉却不具备同样功效。研究还发现,每周至少吃一次鱼和一个月只吃一次鱼相比,发生房颤的机会可以降低30%。房颤心律不齐的一种,和中风有着密切关系。所以,

高血压有什么危害

冠心病高血压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病病人患冠心病的危险正常者的2倍,长期高血压不治疗,有50%死于冠心病。 糖尿病在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压的发病率正常人群的2倍。糖尿病与高血压并存相当常见,它病人发生动脉硬化和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 心力衰竭心力衰竭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流行病学研究表明40%—50%的心衰起因于高血压。血压越高,又没有治疗,发展为心衰的可能性越大。有人对5314例高血压病人随访14.1年,有392例发生心衰,高血压已被认为导致左心室肥厚和心肌梗塞的主要危险,而左心室肥厚

高血压最可怕的八大危害

有人预测指出,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预期寿命的延长,心血管疾病将一直导致全球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我国每年死于中风与高血压合并症者在150万以上,致残者达数百万。因此,高血压中年以后心血管病的主要根源。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下高血压常见的八大并发症。 冠心病,高血压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病病人患冠心病的危险正常者的2倍,长期高血压不治疗,有百分之五十死于冠心病。 糖尿病 在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压的发病率正常人群的2倍。糖尿病与高血压并存相当常见,它病人发生动脉硬化和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 心力衰竭,

高血压最可怕的八大危害

有人预测指出,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预期寿命的延长,心血管疾病将一直导致全球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我国每年死于中风与高血压合并症者在150万以上,致残者达数百万。因此,高血压中年以后心血管病的主要根源。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下高血压常见的八大并发症。 冠心病,高血压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病病人患冠心病的危险正常者的2倍,长期高血压不治疗,有百分之五十死于冠心病。 糖尿病在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压的发病率正常人群的2倍。糖尿病与高血压并存相当常见,它病人发生动脉硬化和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 心力衰竭,心

心律不齐有哪些严重后果呢

在一项研究中,分析了169871名≥40岁成人的心率及其它相关危险因素的信息,其中有93.4%的人接受了第二次调查。在平均随访约8.3 年后,在有完整心率及其它相关危险因素的108534人中,共有6837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或因为冠心病和脑卒中而死亡。其中男性3932人,女性2905人。 经多因素校正后发现,与心率60-74次/分者相比,心率≥90次/分者,男性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增加32%,女性发病风险增加23%。 此外,心率≥75次/分,可增加男性心脏病发病风险;心率≥90次/分,可增加男性冠心病和

女人肚子肥胖的危害有哪些

目前,真正有“腰围意识”的人并不多。一项调查显示,在腹型肥胖的人群中,只有5%~6%的人知道这样的身材还会增加心脏病的发生危险。腰围,已不仅仅衡量美丽的标准,还健康与否的标志。腹型肥胖的人出现心脏病急性意外的概率比正常人高出许多。腹型肥胖的男性患心脏病的概率要比其他男性高42%,而腰围肥大的女性患心脏病的概率通常比其他女性高44%。因此提醒各位,要经常关注自己的腰围,并及时采取措施控制腰围的增长。 和体内其他部位的脂肪相比,腰部脂肪的新陈代谢更加活跃,一旦腹腔内脂肪积蓄过多,就会释放出大量的脂肪酸进入

什么人易患脑卒中

1、高血压病:高血压病不仅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血压升高还会造成心、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因此,高血压病患者应提高重视、坚持服药、监测血压,不能因为没有症状或者今天血压不高就不吃降压药,否则,长期放任血压升高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2、糖尿病:血糖升高会对血管、视网膜、神经、肾等器官造成严重损害,糖尿病患者需采取控制饮食、增加体力活动、降糖药物等治疗方法。 3、心脏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尤其心房颤动患者容易出现栓子脱落造成脑栓塞,可能需要抗凝药物治疗。 4、高脂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高血压最常见的危害

冠心病 高血压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病病人患冠心病的危险正常者的2倍,长期高血压不治疗,有50%死于冠心病。? 糖尿病 在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压的发病率正常人群的2倍。糖尿病与高血压并存相当常见,它病人发生动脉硬化和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流行病学研究表明40%—50%的心衰起因于高血压。血压越高,又没有治疗,发展为心衰的可能性越大。有人对5314例高 血压病人随访14.1年,有392例发生心衰,高血压已被认为导致左心室肥厚和心肌梗塞的主要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