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春捂秋冻的讲究 “春捂秋冻”有讲究,如何“秋冻”才健康

春捂秋冻的讲究 “春捂秋冻”有讲究,如何“秋冻”才健康

从中医角度讲,“秋冻”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秋不忙添衣”。第二层含义是“拖延添衣时间”。

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较大。南方秋凉来得较晚,昼夜温差变化不大,甚至入冬后也不太冷,因此不必过早、过快地添衣,应适当延长“秋冻”的时间。而北方秋凉来得较早,昼夜温差变化大,早晚气温较低时应及时增添衣物,以防着凉。

“秋冻”并不是全身各个器官都要冻,有些部位,如颈部、腹部和肩膀等部位应根据气温变化注意保暖,尤其是脚部。

远离疾病的“六个按时”

身体健康是幸福生活的最基本保证,因此日常生活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疾病的威胁。

按时休息:生活中,很多人都是感到累了才去休息,其实,这时休息已为时过晚。

按时锻炼:青年人应该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每天按时锻炼,养成习惯,对健康大有裨益。

按时喝水:口渴提示身体缺水已严重,这时再补充它为时过晚。老年人、高血压、高血脂等患者以及对水需要相对较多的孕产妇、青少年应该养成经常饮水的习惯。

按时体检:很多人当身体不适才会想到去医院看病,检查后发现病情已经相当严重。其实,许多疾病光靠自我感觉是很难早发现的,只有定期去医院进行健康检查,才能早期发现,从而早期治疗。

按时如厕:应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尤以晨间为好。定时解大便可防治便秘并可减少大肠癌的发病机会。

按时睡觉:养成按时就寝的好习惯,不仅可以保护大脑,还容易入睡,并能提高睡眠质量,减少失眠。

家务是很多人避之不及的“麻烦事”,让人觉得既耽误工夫,又浪费精力。然而,做家务并不是单纯地消耗体力,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研究了17个国家的13万人后发现,每周做5次家务,每次半小时,可以达到健身效果,甚至可以使死亡率降低28%。

使用吸尘器、扫地机器人,雇佣保姆、小时工,网上购物、叫外卖,让现代人做家务的时间大大缩短。英国一项研究指出,与35年前相比,现代女性做家务的时间减少了20%,导致其长寿优势越来越小。

“做家务还可以收获快乐。”北京回龙观医院婚姻危机干预中心主任邸晓兰说:“对于喜爱干净整洁的人来说,做家务可以产生犒赏效应,心情自然会愉悦起来。”另外,有氧运动后人体内的“内啡肽”水平会升高8倍,使人们疲劳之余产生喜悦之情与成就感。不爱做家务的人,不妨边听着喜欢的歌曲边劳动,或与伴侣、家人分工合作,将注意力从繁重的家务转移到轻松的聊天上。

熬夜如今已是一些都市年轻人的常态。然而晚上超过12点还不睡觉,其后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严重。对于夜猫子一族,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将熬夜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快速调整一下透支的身体呢?

方法一:在夜间熬夜之时,可以适当补充一些精致的食物,富于营养易消化,像鸡蛋羹、热牛奶、淮山粥等可以作为夜宵的选择。另外,切记夜宵一定要热食,凉则伤脾胃。

方法二:注意缓解眼疲劳。熬夜的最好不要长时间对着电脑或手机,这样会加倍刺激中枢神经,轻者诱发失眠,重者可诱发失明、癫痫抽搐等疾病。建议每小时要休息10-15分钟,可以用力眨眼或者做眼保健操,都有助于缓解眼睛疲劳和提神。

方法三:保健茶水提神排毒。夜间是免疫器官活跃的时候,这时候喝白温开水有助于排毒。除了白温开水外,可以适当饮用调和阴阳,养肝明目的保健茶。

气温达到多少度 立春后要注意什么

立春到了,但是气温并不会回升的那么快,并且老话讲春捂秋冻,不建议大家过早的脱掉冬装换上亮丽的春装,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更应该注意保暖。

给孩子春捂该注意哪些问题

家长们应该知道,要给孩子“春捂”,但具体怎么捂却是个问题。哪些情况下该捂?春捂该注意哪些问题?

俗话说“春捂秋冻”,在乍暖还寒的春季,家长不要过快给孩子换掉冬衣,适当地“捂”有益身体健康。

春捂要把握好时机

虽说要春捂,但并不是说整个春天都给宝宝穿得像冬天一样厚,春捂要把握好时机。

1.注意温度和温差

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当温度超过15度时不宜“捂”;昼夜温差大于8℃也是捂的信号。

2.持续时间不要太长

气温回冷时增加的衣物,在气温回升后不能立即脱掉,最好再捂7天左右,免疫力弱的小宝宝,最好捂14天以上以便身体适应。当然,对于气温像过山车一样的部分南方地区,应另当别论,温度升很高时,就别捂了。

重点“捂”这些部位

背部、腹部、脚底是春捂重点。背部保持适当温暖可预防疾病,减少感冒机会;保持腹部温暖对保护脾胃很重要;脚底的神经末梢非常丰富,也是对外界最敏感的地方。

过敏儿童不要“捂”

家长需要注意的是,“春捂秋冻”并不适用于过敏体质的儿童。天气时冷时热,如果儿童不注意增减衣服,容易受凉,引发呼吸道感染,而呼吸道病毒感染则与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通过以上的分享,希望能给家长们为孩子正确地“春捂”带来帮助。

春天上火是什么原因 春捂捂太久

这是一个人们容易忽视的上火原因,我们都说“春捂秋冻”,春季养生的确需要春捂一段时间,但是当一天中的最低气温已经超过15度时,还不肯脱下厚重的外套,还在春捂的话,身体内热积蓄、内火上升,就容易上火了。

春捂秋冻有科学依据吗 春捂秋冻的好处

春秋都是过渡性季节,在气温变化上,春季趋于回暖,室内温度的回暖速度不及室外环境,所以春季虽然在室外很热,但进入室内就会比较凉爽,初春时节不要将衣物过早的脱去,可以更好地保护身体不至于受凉;秋季则相反,是一个降温的季节,室外温度虽然下降,但室内温度还是比较热,秋季适当的少穿点衣服,能够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和抵抗力,对于过好冬季有帮助。

春捂秋冻有道理吗为什么

有一定道理的。

“春捂秋冻”是我国中医总结出来的养生之道,意思是在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秋天不要刚冷就穿得太多,适当的捂一点或冻一点对身体好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秋天凉爽的天气有助于锻炼人的耐寒能力,在逐渐降温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能增强人体新陈代谢,增加产热,提高对低温环境的适应力,如果过多过早地增添衣服,一旦气温回升,人体出汗着风的话,很容易有伤风感冒的现象。

春捂秋冻适合所有人吗

不是。

当下正是秋天的季节,然而“秋冻”并非人人有适合,老年人、儿童、呼吸道疾病患者、心脑血管病患者、慢性肾脏病人、胃、肠疾病患者、骨关节病患者是不宜“冻”的,这些人群尝试“春捂秋冻”对健康是十分危险的,此外,身体健康的人群也一定要注意“冻”得适度。

为什么要春捂秋冻

人们常说“春捂秋冻”,而白露节气又不能赤膊露体,那到底该怎样做呢?其实两者并不矛盾。秋冻就是为了协助阳气的收敛。自然界中冷的、寒性的东西更容易往下走,热的,温性的东西才往上走。秋天为了能使阳气更好地降下来,并收藏到身体里,需要借助自然界的寒凉之气。所以这个时候千万不要一下子穿得太多,只能是慢慢地增加穿衣量。否则,如果阳气收藏地不好的话,整个秋冬季身体都容易生病。

其实秋冻与白露节气需要保护好身体一些重要部位是不矛盾的,这些重要部位包括后颈部、腹、肘、膝和脚。也就是说,白露的时候既要保护好这些部位,又不宜过热,因而,“薄衣御寒”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尤其是对于平时就容易出现感冒、发烧、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的孩子,也就是民间所说的“易感儿”。这些孩子平时肺气就有不足,身体的抵抗能力有限,比一般孩子更容易遭受外邪的侵袭。在白露的时候更应该:

(1)穿一些薄薄的长衣裤,薄袜子等,以能遮盖住肘膝踝等关节,又不会让孩子觉得热为度;

(2)睡觉的时候要注意腹部的保暖,但也不能盖得太多;

(3)应尽可能避免让孩子的后颈脖部位着凉,可以常备一些可以遮盖住这些部位的外穿的薄背心。

相关推荐

春捂秋有道理吗为什么 为什么要“春捂”

所谓“春捂”,是指气温刚刚转暖,却乍暖还寒,温度变化大,人们不应过早地脱下棉衣。一旦气温下降,身体难以适应,容易患上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和春季传染病。春季多风,风邪是春季外感疾病的主要因素,初春季节出门时应注意保暖防止风邪侵袭对于健康来说很重要。

气温回升快注意抑春火

春季人体肝气当令,冬天蓄积体内的阳气随着春暖转为向上外发,若藏阳气过多,会化成热邪外攻,诱发鼻腔、牙龈、呼吸道、皮肤等出血,以及头痛晕眩、目赤眼花等疾患,甚至产生口气和长青春痘,这就是所谓“春火”,民间俗称“上火”。 穿衣不适应、饮食不合理,再加上工作节奏紧张、生活缺乏规律,精神压力过大,是造成人们“上火”的主要原因。而“上火”所引发的种种症状,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 为了抑制“春火”,“春捂秋”的道理很多人都知道,但谷雨时节,气温回升加快,有时甚至给人夏天到来的感觉,这个时候,“春捂

中医育儿歌

若要小儿安, 须受三分饥与寒; 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一点肉; 鱼生火,肉生痰,萝卜白菜保平安; 少喝饮料多喝水,煎炸熏烤伤脾胃; 缺锌缺铁儿常见,调料脾胃是优先; 食宜清淡食速缓,食后稍动保健康。 天然药,副效少,抗生素,勿滥用; 有病没病吃小药,正当病时失疗效。 春捂秋应变化,穿衣五法要记牢: 背暖肚暖足要暖,头和心胸却须凉。

秋季调养身心四要诀

1.宜早睡早起秋季天气转凉 地气清爽,人们宜早睡早起,这样可使心境安逸安静,神气收敛,避免肺气受燥邪的损害,保持 2.宜秋秋季日夜温差较大 早晚气温较低,健康人不可顿添厚衣,宜稍穿薄衣,稍带寒冷,民间有“春捂秋”即是此意,适当地“”,有利于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肺的清爽功能。 3.宜宁志秋景凋零肃杀,易引起伤感忧郁的情绪 因此,要注意保持心情宁静,在秋高气爽时,不妨外出旅游,登高望远,陶冶情操,增进健康。 4.调饮食 秋季的饮食宜清润,避免老姜、生葱、生蒜、胡椒、花椒、芥末等辛辣香燥之品及熏

数九天2021时间表 数九之后还会冷吗

分情况而定。 自古民间就有数九的方式来计算寒冷天数,数九过完之后,寒冷的天气也就结束了。但由于我国地广辽阔,部分地区出九后气候并不是很稳定寒气还没有完全消退,因此很多地方还有“九九加一九,棉衣不离身”的说法,也就是在九九出九之后再一个九天,还是要穿好棉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春天要“捂”,春捂秋

中学生怎么预防胃病 春捂秋

除了饮食,平时注意根据天气做好保暖也很重要,俗语讲的“春捂秋”就是这个道理。平时胃肠容易生病的人,春季尤其要做好腹部保暖。 同时,如果昼夜温差大于8摄氏度以上,也应注意带一件可以御寒的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受凉。

秋季养生如何预防胃肠疾病

不宜民谚:春捂秋 专家解读:“春捂秋”最早是源于我国古代人们的穿衣习惯,夏季到冬季之间可过渡的衣服很少,往往是脱掉夏装就直接穿棉,或脱掉棉衣直接穿夏装,因此留下了“春捂秋,不得病”的古谚。“秋”可保证机体从夏热顺利过渡到秋凉,提高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与抗寒能力。但盲目推崇“秋”则会危害健康,引发胃肠道疾病。 老胃病加重,肠胃炎高发 秋季是胃病的多发与复发季节,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抵抗力和适应性随之降低。而且,秋季多数人情绪易烦躁,加上过度劳累,如果防护不当,就会引

立秋感冒吃什么药

立秋之后,明显感觉风是凉爽的。有点秋高气爽的气息。这时候很多家长担心宝宝着凉感冒,迅速给宝宝穿上厚厚的外套。这样宝宝更容易感冒。那么,立秋之后宝宝怎样穿衣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转眼就立秋了,北方部分地区早晚已开始有微凉的感觉,而南方大部分地区仍被高温酷暑掌控,不过尽管如此,我们的一些生活习惯还是应该顺这节气而改变。在宝宝穿衣上也要有所讲究,家长要根据天气的变化适当增加衣服,尤其不要马上“捂”,否则宝宝更容易感冒。 立秋后不要马上给孩子加衣服 有些家长在立秋之后,会下意识地给孩子增加衣服,然而立秋并不

春季上火吃些什么好 春季上火的原因

不管是哪个季节,饮食都是导致上火的不可小看的原因。喜欢吃辛辣食物的人往往更容易上火长痘,经常吃稳步类食物的人也容易出现上火症状。 这是一个人们容易忽视的上火原因,我们都说“春捂秋”,春季养生的确需要春捂一段时间,但是当一天中的最低气温已经超过15度时,还不肯脱下厚重的外套,还在春捂的话,身体内热积蓄、内火上升,就容易上火了。 经常生活不规律的人,身体内分泌紊乱,加上有些人生活压力大,容易上火。

霜降节气 不宜贪凉

霜降后天气特别寒凉,所以为了增强身体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抗旱能力,很多人都选择了在秋季进行户外锻炼,并根据“春捂秋”的原则,在秋季尽量少添衣物。然而,“秋”自有一番道理,但是秋季起居也不能过于贪凉,因为霜降的早晚气温较低,应该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来增减衣服。锻炼时应在身体发热后,才能脱下过多的衣服;锻炼后切忌穿着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身体着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