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营养性贫血吃什么好呢

营养性贫血吃什么好呢

1.多吃一些含铁较多的食物。那么,含铁元素比较多的食物有哪些呢?比如动物的肝脏、肾脏,而蔬菜里面就有黑木耳、海带、紫菜、发菜、香菇等这些蔬菜,要知道黑色食物含铁是非常丰富的。

2.多吃一些含叶酸较多的食物。也许大家不太清楚叶酸是什么,不过没有关系,我们最需要知道的就是叶酸往往存于在绿色的新鲜蔬菜还有水果和酵母也就是发酵的一些食品里面。

3.我们吃这些食物的时候 就应该注意食物加热时间过长,这些营养物质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的,尤其是叶酸,所以不能烹饪的时间太长了。

营养性贫血的症状

缺铁性贫血

一、上皮组织损害引起的症状:细胞内含铁酶减少,是上皮变化的主要原因。

1、口角炎与舌炎:约10-70%患者有口角炎、舌面光滑与舌乳头萎缩,尤其老年人明显。

2、食道蹼。

3、萎缩性胃炎与胃酸缺乏。

4、皮肤与指甲变化:皮肤干燥、角化和萎缩、毛发易折与脱落;指甲不光整、扁平甲,反甲和灰甲。

二、神经系统方面症状:

约15-30%患者表现神经痛(以头痛为主),感觉异常,严重者可有颅内压增高和视乳头水肿。5-50%患者有精神、行为方面的异常,例如注意力不集中,易激动、精神迟滞和异食癖。原因是缺铁不仅影响脑组织的氧化代谢与神经传导,也能导致与行为有关的线粒体单胺酸氧化酶的活性降低。

三、脾肿大:其原因与红细胞寿命缩短有关。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1、贫血表现

轻度或中度贫血占大多数,面色腊黄、疲乏无力。因贫血而引起骨髓外造血反应,且呈三系减少现象,故常伴有肝、脾、淋巴结肿大。

2、精神神经症状

表情呆滞、嗜睡、对外界反应迟钝、少哭或不哭、智力发育和动作发育落后、甚至倒退,如原来已会认人、会爬等,病后又都不会,此外尚有不协调和不自主的动作,肢体、头、舌甚至全身震颤、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浅反射消失,甚至抽搐。

3、消化系统症状

有食欲不振、舌炎、舌下溃疡、腹泻等。

什么是营养性贫血?

贫血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也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诱发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造成小儿贫血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营养性贫血。

营养性贫血是因缺乏造血所必须的铁、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物质所致。营养性贫血危害很大,但完全可以预防。关键是建立科学的喂养观,合理搭配宝宝饮食,按时添加辅食等等。这一期我们就来介绍如何通过饮食来预防宝宝贫血症!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会引起儿童发育迟缓吗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会造成儿童发育迟缓,因此一旦出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就要及时进行治疗,听从医生的嘱咐,通过药物或者饮食疗法的方法来改善孩子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症状。

除了采用药物治疗之外,饮食也是非常采用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儿童要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而铁的吸收利用率较高的食物有瘦肉、鱼禽、血、内脏等等,另外烹调用具可用铁制的锅。

另外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童在饮食方面要多吃含维生素C较高的食物,使三价铁还原为易吸收的二价铁。而维生素C含量较高蔬菜水果中有有西红柿、柿椒、苦瓜、樱桃、油菜、小白菜等。

要给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食,不要偏食或者挑食,合理安排餐次和饮食内容,而对于食欲差、胃纳少的儿童患者可以少吃多餐,注意合理的休息与活动,多出去晒太阳。

益气补血的中药有哪些 龙眼肉益气补血

龙眼肉温而不燥,补益心脾,益气养血,安神,适宜于气虚体质,血虚体质者及心脾虚弱者均可食用。

龙眼补气血吃法

取龙眼肉,枸杞子各15克,大米50克,白糖适量,将所有材料放入砂锅中,加清水熬煮,至米烂粥稠,加白糖调味,温服,每日1剂。

此粥可益气养血,养肝固肾,适宜于气血亏虚,肝肾不足所致的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唇甲淡白,腰膝酸软,心悸失眠,气短胸闷等,还可以改善营养性贫血,产后缺乳,高血压等症。

营养性贫血的特性

一、发病原因

1.缺铁性贫血。(1)铁的吸收不良:胃肠手术后(如胃部分切除及胃空肠吻合)由于食物迅速通过胃而进入空肠,影响了铁的吸收,萎缩性胃炎、胃酸缺乏、肠粘膜病变、脂肪泄或肠道功能紊乱均可使铁吸收不良,而上述疾病又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2)损失过多:慢性失血占缺铁原因的首位。反复多次的各种出血可显著消耗铁储存,如消化道出血、钩虫病、痔疮、反复的鼻出血等均可使铁丢失,终致储存铁消耗尽而引起缺铁性贫血。(3)游离铁丢失增加:肠道上皮细胞内含有游离铁。衰老的肠上皮细胞不断脱落,游离铁随之丢失,胃肠道的疾病不仅使铁的吸收不良,且因上皮细胞更新加快,游离铁丢失增加,加重了铁的负平衡。

2.巨幼红细胞性贫血。(1)胃肠道功能紊乱所致:人体所需的维生素B12,虽然主要从食物中摄取,但是它必须由胃粘膜腺(主要存在于胃底和贲门部)所产生的一种粘蛋白(或称内因子)的作用,才能顺利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回肠部。所以一旦胃肠功能紊乱(胃切除手术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等),必然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2)阔节裂头绦虫病所致:此虫长期寄生在较高的小肠部位,可与人争夺食物中的维生素B12,时间过久,即可引起维生素B12缺乏。(3)偏食或烹调方法不当所致:据有关调有表明,我国西北地区患此病者较多,原因主要和当地的饮食结构有关,其次是叶酸不耐热,食物过度烹调特别是长时间煮炖即被破坏,从而影响吸收。

(4)药物影响所致:常见的抗结核药(如异烟肼等)、抗惊厥药(如苯妥英钠、导眠能等)以及某些抗肿瘤的化疗制剂。

贫血,祖国医学统称为“血虚”、“萎黄”。中医认为血资生于脾,根源于肾。这是因为脾能运化水谷精微以生血液;肾主藏精,主骨生髓,精髓充足则可化而为血。所以贫血一证多与脾肾两虚密切相关。脾虚则不能运化吸收,肾虚则精髓不足,均可致血液化源亏乏而形成贫血。

二、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面色无华,皮肤、粘膜、指甲苍白,疲倦乏力,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或思想不易集中,稍活动或情绪激动后,气急心悸,以及食欲不振、恶心欲吐等症状最为常见,体重减轻则不显著。

2.特殊表现。缺铁性贫血严重时,若伴有胱氨酸缺乏,则可出现指甲扁平不完整、脆薄而裂、反甲,皮肤干燥、发皱和萎缩,毛发干燥和脱落等症;若伴有维生素B缺乏时,可以出现舌炎、口角龟裂,食管粘膜萎缩等症。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若仅见维生素B12缺乏者,可出现神经功能失调,如感觉异常,其中手足麻木、刺痛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以后逐渐出现振荡和体位感觉障碍,大脑活动迟钝,甚至精神状态的改变。

三、预防措施

1.积极防治各种慢性或隐性病证出血。如痔疮出血、钩虫病(一条钩虫每天摄血约0.5毫升)、阔节裂头绦虫病。

2.积极预防和治疗胃肠道疾病。这对防止贫血的发生有积极意义,特别是全胃切除手术的病人,应定期给与维生素B12,一般每月肌肉注射1次,每次50~100微克,作为维持剂量。

3.改变偏食习惯。由于老年人因牙齿脱落,或长期的生活习惯等原因而偏食,这样就容易造成维生素B12、叶酸和铁的摄入不足,预防的办法应是定期补充一些动物的肝、肾,这些食物中维生素B12和叶酸的含量较高,多食一些牛肉、豆类,含叶绿素的蔬菜、海带及水果,这些食物均含有丰富的铁(其中李、桃、杏、葡萄含铁量最多)。

4.由于药物影响所致的贫血,要及时调整用药,但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孕期贫血的分类

(1)缺铁性贫血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临床上常见的孕妇贫血为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孕妇发生缺铁性贫血比较缓慢,而发生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则较急,且以消化道症状为主。

(2)生理性贫血与病理性贫血因为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其中血浆增加比红细胞增加得多,血液被稀释,使正常孕妇的血色素下降至10克,则为生理性贫血,一般分娩后,血色素可逐渐上升至正常水平。如果血色素下降到10克以下,红细胞在330万/立方米以下者,则为病理性贫血。

营养性贫血的特性

贫血在生活中可谓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是由于很多人吸收营养有障碍,体内缺乏造血物质引起的贫血,医学傻瓜称之为营养性贫血,营养性贫血是老年朋友们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研究营养性贫血的相关疾病知识。

正常人的红细胞数,男性为400~500万/立方毫米,女性为350~450万/立方毫米;血红蛋白男性为13.52~15.74克%,女性为11.3~13.78克%,低于此数者即为贫血。本病包括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一、发病原因

1.缺铁性贫血。(1)铁的吸收不良:胃肠手术后(如胃部分切除及胃空肠吻合)由于食物迅速通过胃而进入空肠,影响了铁的吸收,萎缩性胃炎、胃酸缺乏、肠粘膜病变、脂肪泄或肠道功能紊乱均可使铁吸收不良,而上述疾病又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2)损失过多:慢性失血占缺铁原因的首位。反复多次的各种出血可显著消耗铁储存,如消化道出血、钩虫病、痔疮、反复的鼻出血等均可使铁丢失,终致储存铁消耗尽而引起缺铁性贫血。(3)游离铁丢失增加:肠道上皮细胞内含有游离铁。衰老的肠上皮细胞不断脱落,游离铁随之丢失,胃肠道的疾病不仅使铁的吸收不良,且因上皮细胞更新加快,游离铁丢失增加,加重了铁的负平衡。

2.巨幼红细胞性贫血。(1)胃肠道功能紊乱所致:人体所需的维生素B12,虽然主要从食物中摄取,但是它必须由胃粘膜腺(主要存在于胃底和贲门部)所产生的一种粘蛋白(或称内因子)的作用,才能顺利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回肠部。所以一旦胃肠功能紊乱(胃切除手术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等),必然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2)阔节裂头绦虫病所致:此虫长期寄生在较高的小肠部位,可与人争夺食物中的维生素B12,时间过久,即可引起维生素B12缺乏。(3)偏食或烹调方法不当所致:据有关调有表明,我国西北地区患此病者较多,原因主要和当地的饮食结构有关,其次是叶酸不耐热,食物过度烹调特别是长时间煮炖即被破坏,从而影响吸收。

(4)药物影响所致:常见的抗结核药(如异烟肼等)、抗惊厥药(如苯妥英钠、导眠能等)以及某些抗肿瘤的化疗制剂。

孕期贫血的分类

1.缺铁性贫血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临床上常见的孕妇贫血为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孕妇发生缺铁性贫血比较缓慢,而发生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则较急,且以消化道症状为主。

2.生理性贫血与病理性贫血因为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其中血浆增加比红细胞增加得多,血液被稀释,使正常孕妇的血色素下降至10克,则为生理性贫血,一般分娩后,血色素可逐渐上升至正常水平。如果血色素下降到10克以下,红细胞在330万/立方米以下者,则为病理性贫血。

营养性贫血四防范

1、预防关键是科学喂养

婴幼儿时期是小儿生长发育速度最快的时期,由于生长速度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就要增多,因此要及时添加含铁、维生素和蛋白质丰富的辅食。

2、添加辅食一定要循序渐进

可以先给吃一些糊状食品,比如烂米粥、烂面条等。蛋黄是含铁较多的食品,而且也容易被婴儿接受,应该首先选用。大豆含有丰富的铁、维生素和蛋白质,可以做成豆浆每天给宝宝喝一些。动物性食物,如肉类、肝、蛋、鱼、虾等维生素

12的含量较丰富,宝宝在母乳喂养期间妈妈应该多吃一些这类食品,宝宝大了可以给宝宝做成肉馅、肝泥、鱼汤等食物。还要给宝宝逐渐添加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胡萝卜、南瓜、西红柿、苹果、橘子等。

3、从小注意培养良好饮食习惯

在给宝宝添加辅食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偏食,少吃零食,全面摄取营养对宝宝一生的健康都十分重要。

4、饮食多样化并常翻新花样

婴幼儿时期是生长发育最重要的阶段,妈咪千万不要嫌麻烦,一定要经常给宝宝不断变换花样,添加各种色、香、味、形都好的食物,多样化的食物可以满足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也可引起宝宝对食物的兴趣。宝宝需要的营养是多方面的,重要的营养一定不要忽视。营养学专家把小儿每天所需要的营养概括为这样一句话,叫做“一个鸡蛋一点肉,一把青菜一把豆”,这是最基本的营养,妈咪一定要记住。

营养性贫血吃什么比较好

一、含铁较多的食物

如动物的肝脏、肾脏、蛋黄、芝麻、黄豆、黑豆、黑木耳、海带、紫菜、发菜、香菇等,黑色食物含铁尤为丰富。提倡用铁制炊具烹调食物,多吃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和水果,以增加铁的吸收。不要过多饮茶,因为茶中的鞣酸与铁结合,使铁的吸收减少。

二、含叶酸较多的食物

叶酸在绿色新鲜蔬菜、水果、酵母(经发酵的食品)、蘑菇及动物的肝、肾中含量较高。应该注意食物加热时间过长可使叶酸的破坏增加(100℃加热超过15分钟叶酸破坏超过50%)。

三、含维生素B 12较多的食物

维生素B 12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肝脏、肾脏及瘦肉中。

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如肉类、蛋类、豆类。

小儿贫血吃什么食物

贫血婴儿的饮食,营养搭配要合理,做到食物必须多样化,食谱要广,不应偏食。妈妈们要根据宝宝的身体状况对他进行喂养。正确理解母乳喂养的需要,切勿过犹而不及。在宝宝得了贫血时,要认真听取医生的喂养建议,以降低治疗用药。一般营养性贫血不主张输血治疗。 当然那些辅食吃得很好,没有出现营养问题的小孩,仍然可以坚持母乳喂养。只要能让宝宝体重持续增长,保健指标维持正常的喂养方式就是符合自己的最好的方式。

小儿缺铁性贫血吃哪些食物好:谷类:小米、糯米、高粱、标准面粉。肉食蛋类:羊肝、羊肾、牛肾、猪肝、鸡肝、鸡肫、鸭蛋、鸡蛋。水产类:黑鱼、咸带鱼、蛤蜊、海蜇、虾米、鯽鱼。蔬菜:豌豆苗、芹菜、小白菜、荠菜、香菜、金花菜、苋菜、辣椒、丝瓜。豆类及豆制品:黄豆、黑豆、芝麻、红豆、蚕豆、豌豆、毛豆、红乳腐、腐竹、百叶、油豆腐、豆腐干、豆浆。

贫血之后必须注意食补,因为很多时候孩子贫血都是因为偏食挑食,或者是饮食单一而导致铁质摄入不足,最后引起缺铁性贫血。贫血的孩子多吃绿色蔬菜,里面含铁较为丰富。还要多吃动物的肝肾,多吃海带等食物。莲子桂圆汤就是补铁很有效的食物之一。

婴儿贫血判断指标

婴儿贫血怎样判断?婴儿血色素水平低于多少是贫血?婴儿贫血吃什么好?这是很多家有宝贝的妈咪们想要知道的问题。

网友妈妈:我家宝宝十个月了,查过几次血常规都说贫血,平日里看他嘴唇也没有其他孩子的嘴唇红,医生也开了些补血的口服液…请问宝宝贫血怎么判断,宝宝贫血怎么办呢?

血色素水平是判断贫血的主要依据,最好取静脉血。对于婴儿,血色素小于120g/L即可考虑贫血。

判断婴儿贫血的指标

单位容积血液内血红蛋白量或红细胞数低于正常值称为贫血。贫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关于小儿贫血的国内诊断标准是:出生后10天内的新生儿血红蛋白(Hb)《145g/L;10天~3月的婴儿因“生理性贫血”等因素影响,贫血的标准很难确定,建议暂以Hb 《100g/L;3月~不足6岁Hb《110og/L;6~14岁Hb《120g/L为贫血。小儿各种贫血疾病中,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最常见。

相关推荐

贫血后阿胶后多久恢复正常 贫血阿胶管用吗

贫血阿胶有用。 阿胶中含有丰富的铁离子食用可以促进血红蛋白的生成和血红细胞的形成,因此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而且阿胶还可以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分化,促进血红细胞的生成,因此贫血阿胶管用。

什么情况下婴儿需要喝口服液补血

营养性贫血是小儿常见的疾病,主要是因为孩子体内缺乏生血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如铁、叶酸、维生素民D等,使血红蛋白的形成或红细胞的生成不足,以致造血功能低下的一种疾病。患上营养性贫血的孩子,轻者可能脸色苍白、食欲不佳、烦躁不安、精神萎靡不振,重者可能影响孩子的智力和运动发育,甚至出现智力倒退等症状。 对于患有营养性贫血的孩子,最好的治疗方法便是补血。通过食疗进行补血,或者服用婴儿补血产品例如婴儿补血口服液等,可以改善孩子影响性贫血的症状,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长们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什么是宝宝贫血

宝宝贫血较为常见,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影响孩子心脏健康和智力发展。那么,宝宝贫血的症状有哪些?引起贫血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帮助孩子改善病情?另外,又该如何预防孩子出现贫血的症状呢? 什么是宝宝贫血 贫血症是婴幼儿易患上的一种病症,如果不能够及时地得到治疗,婴儿的心脏功能会因此受到影响,智力发育也会比较迟缓。患有贫血症的婴儿面色多不好,表现为过分苍白或者枯黄,经常会感到困乏,抵抗力也会大大下降。其中,营养性贫血是引发婴儿贫血的主要因素。从医学角度讲,营养性贫血又主要表现为两个类别,一种是缺铁性贫血,另外一种是营

营养性贫血4大预防对策

1、预防关键是科学喂养 婴幼儿时期是小儿生长发育速度最快的时期,由于生长速度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就要增多,因此要及时添加含铁、维生素和蛋白质丰富的辅食。 2、添加辅食一定要循序渐进 可以先给一些糊状食品,比如烂米粥、烂面条等。蛋黄是含铁较多的食品,而且也容易被婴儿接受,应该首先选用。大豆含有丰富的铁、维生素和蛋白质,可以做成豆浆每天给宝宝喝一些。动物性食物,如肉类、肝、蛋、鱼、虾等维生素B 12的含量较丰富,宝宝在母乳喂养期间妈妈应该多一些这类食品,宝宝大了可以给宝宝做成肉馅、肝泥、鱼汤等食物。还要给

关于贫血和补血的误区

贫血是指人的血液中单位细胞容积内血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或其中一项明显低于正常。人体中的血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随年龄的增长而有差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6个月至6岁小儿血液中血红蛋白低于110克/升,6~14岁小儿血液中血红蛋白低于120克/升,则判定为贫血。 小儿贫血是婴幼儿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长期贫血可影响心脏功能及智力发育。婴幼儿贫血多数是因为营养不良造成的。贫血患儿可出现面色苍白或萎黄,容易疲劳,抵抗力低等症状。最常见的就是营养性贫血营养性贫血可分为营养性小红血球性(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

轻度贫血症状虽然不容易被父母们发现,但通过仔细观察还是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的。年龄较小的孩子表现为脸色苍白、食欲不佳,稍大些的孩子表现为无精打采或烦躁不安。如果在贫血较轻的时候没有及时治疗,等进一步加重了病情,孩子会出现呼吸道和消化道反复感染,经常生病。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6个月至2岁最多见。发病缓慢,其临床表现随病情轻重而有不同。 1.一般表现 皮肤粘膜逐渐苍白,以唇、口腔粘膜及甲床较明显。易疲乏,不爱活动。年长儿可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 2.髓外造血表现 由于髓外造血,肝、脾可轻度肿大;年龄愈小、

什么是宝宝贫血

贫血症是婴幼儿易患上的一种病症,如果不能够及时地得到治疗,婴儿的心脏功能会因此受到影响,智力发育也会比较迟缓。患有贫血症的婴儿面色多不好,表现为过分苍白或者枯黄,经常会感到困乏,抵抗力也会大大下降。其中,营养性贫血是引发婴儿贫血的主要因素。从医学角度讲,营养性贫血又主要表现为两个类别,一种是缺铁性贫血,另外一种是营养性巨幼红血球性(维生素B12、叶酸缺乏)贫血。 · 缺铁性贫血 该类贫血症状的出现,通常是由于婴儿体内缺少铁元素,进而对血红素的合成有所影响。婴儿之所以会缺铁,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婴儿

气血不足的症状

女人气血不畅的表现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一般情况下都是发生在有月经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或者有十二指溃疡、胃出血等问题的女性身上。 缺铁性贫血是女性贫血的一个最为主要的原因之一,另外日常饮食摄入铁元素不足也是引起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其通常指的就是人体内贮存的铁元素不足而引起的低色素性贫血。 临床上对于缺铁性贫血主要选择药物治疗方法,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先将引起缺铁性贫血的问题针对性的治发,然后在口服维生素C,促进铁元素的吸收。加强日常的膳食铁元素的摄入。 营养性不良贫血 营养性不良贫血通常会有体型偏瘦、脱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什么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从食物中获取的铁不能满足小儿的生理需要而使体内贮存铁减少,血红蛋白形成减少的一种贫血。临床上常有面色苍白、食欲减退、精神不振或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6个月至2岁最多见。发病缓慢,多不能确定发病日期,不少患儿因其他疾病就诊时才被发现患有本病。 病因 1.早产儿、双胎、胎儿失血、孕母患缺铁性贫血可致胎儿储存铁减少。 2.铁供应不足是导致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单纯牛乳、人乳、谷类等低铁食品未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喂养婴儿,和年长儿偏食常致缺铁。

什么是婴儿贫血

婴儿贫血是婴幼儿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长期贫血可影响心脏功能及智力发育。婴幼儿贫血多数是因为营养不良造成的。贫血患儿可出现面色苍白或萎黄,容易疲劳,抵抗力低等症状。 营养性贫血可分为营养性小红血球性(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巨幼红血球性(维生素B12、叶酸缺乏)贫血。 A、缺铁性贫血: 由体内缺铁影响血红素的合成所引起,是目前世界上比较普遍的问题,尤见于婴幼儿及生育年龄妇女。据统计,我国近40%的学龄儿童和托幼儿童患有不同程度的贫血。 缺铁的主要原因有: 1、人体内铁的需求量增加而摄入量相对不足 婴幼儿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