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蜈蚣俗称百足虫

蜈蚣俗称百足虫

像蜈蚣这种动物,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蜈蚣跟蛇一样都是人们比较讨厌的动物。人们惧怕蜈蚣除了它的长相确实不怎么样之外,关键是普遍认为这东西是有毒的,毕竟蜈蚣咬人的事情时有发生。知道了蜈蚣存不存在毒性之后,碰到的时候才能更好的应对。那么,金头蜈蚣有毒性吗?下面咱们就来详细了解下吧。

蜈蚣俗称百足虫,又名天龙。属节肢动物门,多足纲。体长8---25厘米,头部有一对触角,有21个体节,有足21对。第一对形成镰状毒腭且有毒腺。在人工饲养条件下,6个月左右性成熟。成熟蜈蚣体长11----14厘米,宽0.5——1.1厘米,背腹稍扁。

蜈蚣,性温,味辛,有毒。具有息风镇痛,攻毒散结,息经止痛等功能。主治半身不遂、破伤、骨结核、瘰疠、毒蛇咬伤、小儿惊风、中风等症。近代研究表明,蜈蚣主要成分为组织胺、溶血蛋白质、多种氨基酸、脂肪胺及胆甾醇,此外尚含橙色素及淡蓝绿色素等。

蜈蚣毒素对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原溶血作用,具有烟碱--阻乙酰胆碱样性质溶血作用,能使小白鼠精原细胞发生坏死、消失,说明对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近年用于消化系统肿瘤癌症具有较好的疗效。蜈蚣也是“蛇药片”、“拔毒膏”、“散风活络丸”等中成药的主要原料。由此可见蜈蚣是动物性药材中不可缺少的。

有关金头蜈蚣有毒性吗的介绍,大家应该清楚了吧。蜈蚣是有一定毒性的,但通常不会致病,大家完全没有必要恐惧。虽然蜈蚣是人们非常不喜欢的动物,可蜈蚣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对于很多疾病的治疗具有不错的效果,也算是很不错呢。

蚰蜒和蜈蚣有什么不同

蚰蜒的形态结构与蜈蚣很相似,主要的区别是:蚰蜒的身体较短,步足细长。当蚰蜒的一部分足被捉住的时候,这部分步足就从身体上断落下来,使身体可以逃脱这是蚰蜒逃避敌害的一种适应。 蜈蚣颜色比较暗,腿短,爬行的时候弯弯曲曲的行进,速度不是很快。通常是在地面发现它多些,而蚰蜒多半发现它在墙上游走。蚰蜒也咬人,但不很厉害,蜈蚣比较厉害,尤其大蜈蚣咬上很痛,没有生命危险。 药用价值:蚰蜒又称草鞋虫,性温味辛,破积解毒,治症瘕痞满,痈肿噎膈,口吐涎沫

蜈蚣会在睡觉爬到人身上吗 驱赶蜈蚣的最好的方法

杀虫剂。

杀虫剂是能最快最干净的驱赶蜈蚣的方法了,只要在房间内喷洒足量的杀虫剂,紧闭门窗,人不要呆在屋内,一天内就能将蜈蚣杀灭干净。

蜈蚣被消灭干净后,家里需要保持保持清洁干燥,不要堆放垃圾。在房间的墙角、沙发下等蜈蚣喜欢的地方撒上樟脑丸或者活性炭,在门外或窗外撒上生石灰来去除湿气,保持环境的干燥,从而来预防蜈蚣的再次“入侵”。

怎样利用大棚养殖蜈蚣

怎样利用大棚养殖蜈蚣 陕西蜈蚣养殖技术 贵州蜈蚣养殖前景塑料大棚养殖1:白天充分利用太阳的照射提高塑料大棚内的温度,傍晚时分及时用草衫覆盖塑料大棚使之保温,尽可能缩小昼夜温差,显着缩短甚至取消蜈蚣的冬眠期,延长蜈蚣的生长时间,提高养殖效益。

塑料大棚养殖由于依赖于太阳光的照射,所以必须注意天气的变化:遇有雨雪天气,要及时采取临时的加温措施,尽量避免蜈蚣冬眠,如果蜈蚣一旦冬眠,就不要轻易把它唤醒,如果蜈蚣一个冬季里反复冬眠,则会造成较大伤亡;春天来临,气温升高,注意及时通风,一则补充新鲜空气,二则防止棚内超温;夏季需要及时揭开塑料布,换上遮阳布,或用草衫进行遮阳处理。

饲料:蜈蚣为典型的食肉性昆虫,性较凶猛,凭着它具有能射出毒汁的颚爪,可捕食比它大得多的各类小型动物。蜈蚣食源广泛,从野外观察和试养观察结果,综合各地饲养经验,蜈蚣的饲料主要有以下几类:一类是各种昆虫,如蟋蟀、蝗虫、菸虫、金龟子、稻苞虫、牛,角虫、蝉、蚱蜢、蜻蜒、蜘蛛、蝇类和蜂类等的成虫、蛹、幼虫和卵。另一类是蠕虫、蚯蚓、蜗牛、蛤蝓等无脊椎动物及蛙、蛇、蜥蝎、壁虎、麻雀、鼠、蝙蝠等脊椎动物的肌肉、骨骼、内脏等。再一类是在以上食源不足时,也食少量幼嫩的青草、枝梢、根尖和西瓜、黄瓜等瓜果以及蛋类、牛奶、面包等熟制品。此外,人工饲养的蜈蚣也可喂食泥鳅、黄鳝、小鱼、小虾和小蟹等。

蜈蚣的食源虽然广杂,但对食物要求新鲜,不吃腐臭之食。所以人工养殖时,必须每隔2~3天就应投一次新鲜饲料。投料前,要彻底清除前次剩余的食料。蜈蚣一次食量大,耐饥力强。饥饿时,一次进食量可达自身体重的1/5~3/5。食饱后,十天半月不给食物也不会饿死。同时,蜈蚣不耐渴,每天需饮水。因此饲养场内必须放置盛水器皿,并要定时换水,以保持饮水的新鲜、清洁。

产卵与孵化:每年春末夏初,是蜈蚣的产卵期。每条雌性蜈蚣一般产卵量为30~60粒,大多为40~50粒,少数为20粒以下。产卵前蜈蚣腹部紧贴地面,自行挖掘浅的洞穴。产卵时,蜈蚣身体曲成“S”形,卵从生殖孔一粒一粒成串产在自行挖好的浅穴内。在无外界惊扰的情况下,产卵需2~3小时。产完后,随即侧转身体,用步足把卵托聚成团,抱在“怀中”孵化。蜈蚣产出的卵呈椭圆形,大小不一,一般直径约3~3.5mm,米黄色,半透明,卵膜富有弹性。

蜈蚣孵卵时间较长,一般需43~50天。卵在孵化过程中,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都在随胚胎不断发育逐渐变化。一个月后,卵内初具幼虫形态,体长约1.2cm,可见卵膜内幼虫的蠕功;35~40天后,幼体体长约1.5Cm,已能上下爬行,但尚不能离开母体;43~45天后幼虫体长约2.5cm,能离开母体自行寻食。在整个孵卵期间,母体早已蓄足养料,不必给食,否则反而易造成卵或幼虫被食物污染而被母体食掉,影响孵出率和幼虫成活率。

母体在孵卵期间,一直不离开卵团或幼体,精心孵化和守护。不时用触角左右摆动躯赶近身的其他小虫,并常用食爪拨弄或用口吮舔卵团或者幼体。据观察,这是母体食爪的基节腺或口腔腺分泌的液体在清洗卵团或幼体,以防止卵团或幼体遭细菌和其他污物的沾染。

蜈蚣在产卵或孵卵期间,若受外界惊扰,就会停止产卵,并把已产出的卵或在孵化的卵全部吃掉,这就是所谓蜈蚣的“保护性”反应。蜈蚣食卵后,多能重新产卵和孵卵。但使蜈蚣的产卵期和孵化期大大推迟,且产卵少,孵出率不高,影响蜈蚣的产量3 蜕皮与生长发育:蜈蚣属甲壳类的节肢动物,体表覆盖有几丁质的甲壳,限制了本身的进一步生长发育。为了摆脱甲壳对进一步生长发育的限制,所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蜕皮数次。每蜕一次皮,就明显的长大一次。在胚胎发育中要蜕皮三次,成体一般每年蜕一次,个别蜕二次。

蜈蚣发育的速度较慢,从第一年孵化的幼体到当年冬眠前体长仅约3.3~3.9cm,第二年在食物充足的条件下体长也只约4.9~6.6cm。所以蜈蚣从产出的幼体发育至成体性成熟一般需3~4年的时间。生长发育的速度与食料是否充足和进食时间的长短有很大关系。人工养殖中发现同一年产出的蜈蚣,室内养殖的比自然放养的生长发育得快。所以养殖时供给充足的新鲜饲料是提高其产量的重要条件之一。

越冬:蜈蚣属变温动物,外界气温升降的变化对其生活有极大的影响。寒冷的冬季威胁着它的生命。为了逃避寒冷冬季的威胁,它就钻入地下,以冬眠的方式越冬。冬眠期间不食不动,身体呈“S”形或“L”形。冬眠时钻入层的深度与气温、土温的高低直接相关。气温、土温越低,钻入土层则越深;气温、土温较高,则钻入土层较浅。在一般气温、土温条件下,多在土层15~40cm处冬眠;气温、土温低时,可在土层80~100cm处冬眠。若土温升高,不仅可以推迟冬眠时间,而且可在土层浅处或土表冬眠。由此可见,土温的高低是影响蜈蚣冬眠时间长短、潜伏土层深浅的关键。因此在养殖中,人为的提高冬眠场所的土温,不仅可以缩短它冬眠的时间,使之安全越冬,而且可相对的增加蜈蚣正常的生活期,有利于提高养殖蜈蚣的产量。比如在蜈蚣越冬前夕,在养殖场开挖80~100cm深的坑,把挖出的泥土与收集的垃圾泥灰按2:1的比例拌和均匀,倒入坑内,把坑填平。然后铺上适量的砖瓦碎块放人蜈蚣。再盖一层细土,最后覆盖树枝枯草。这样改善了蜈蚣越冬的环境条件。

越冬环境条件改善前,土温低,早、中、晚土温升降变化大,改善后土温大幅度升高。早、中、晚的温差变化小,能基本保持土温在同一天内无大的变化,有利于蜈蚣安全越冬。蜈蚣越冬环境条件改善后的好处很多,主要有:①经过深翻,疏松了土壤,土层中空气流通,因土表盖有细土枯草,砖瓦碎块下的土中热量不易散失,增强了保温能力;并且土中热量易在砖瓦碎块间散发,缩小了一天内早、中、晚的温差。②砖瓦碎块易吸水,造成了蜈蚣要求的阴湿环境,且砖瓦碎块间空隙较大,有利于蜈蚣的出入活动和栖息。③垃圾泥灰与土壤拌和后,垃圾迅速腐烂、分解,散发出大量热能,使土温升高而较恒定,缩短蜈蚣冬眠的时间。④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微生物,有利于各种小虫的繁殖,为蜈蚣增加了新鲜的天然食物,起到了为蜈蚣“自然投食”的作用。因此人为改善蜈蚣越冬场所的环境条件,是帮助其安全越冬的有效方法,应予推广。此外,蜈蚣越冬后,恢复了活动能力,要严密封闭饲养场所,防止蜈蚣外逃。

被蜈蚣咬了怎么办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动物的伤害事件,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导致伤口感染。像蜈蚣这样有毒的动物,如果被蜈蚣咬伤了怎么办呢?被蜈蚣咬伤怎么处理才能避免感染?一起来看看吧。

医生见她那被咬伤的右脚肿如箩卜,红如番茄,还有头晕、眼花和呼吸急促等症状,立即给她解毒消炎丸口服;此外,还用解毒消炎丸适量研末,为她敷于患处。经上述治疗30分钟后,黄大娘右脚肿痛有所缓解;头晕、头痛和呼吸急促等症状也随之消失;第2天继续服用解毒消炎丸,至下午右脚肿痛完全消头,仅剩一微小伤口。医生给予碘伏外涂,3天后伤口愈合。

医师忠告蜈蚣又称百足虫、千足虫和百脚等,为夜行性肉食动物,咬人后可导致局部红、肿、热、痛,严重者可致过敏性休克或心律失常(蜈蚣唾涎含过敏性物质和心脏毒性物质)。解毒消炎丸是由丁公香、牛黄、蟾酥和朱砂等药制成的中成药,具有解毒、消肿、止痛和抗过敏等功效。临床上广泛用于毒虫咬伤、疖痈疔疮和咽喉肿痛等的治疗。用法:成人每次口服4至6粒,每天3次;儿童每次2至3粒,每天3次(饭后原粒吞服);外用适量(溶化后)。不良反应有恶心、欲呕等胃肠道症状;此外,还有局部刺激症状,故不宜空腹服用,体表有溃烂者不宜外敷。因为解毒消炎丸含有蟾酥、朱砂等药物,故中病即止,不可久服。

怎样祛除蜈蚣呢

买除虫菊酯杀之; 买除虫药片密闭熏之;雄黄加酒撒进下水道; 使环境尽量干燥 养只公鸡抓之。 在门口和窗口及另外有可能爬入蜈蚣的地方撒石灰粉 用艾草熏屋子 有两种药物对蜈蚣有效,雄黄水或者敌敌畏的稀释溶液

1、喜群居:蜈蚣有大小聚居在一起的习惯,同群的蜈蚣能和睦相处,很少发生斗殴而自相残杀的现象,如果栖息地太小,蜈蚣太多时,老的蜈蚣会自动走开,另寻栖息地。

2、蜈蚣胆小怕惊,稍微受到惊吓,就会停止摄食,舍窝亡命逃走,或蜷缩不动,正在产卵的雌蜈蚣则会立即停止产卵,而孵卵的蜈蚣受惊后则一反常态会把卵吃掉。

3、喜欢阴暗潮湿。野生的蜈蚣大多栖息在山坡、田野、路旁、杂草丛生的地方,或栖息在柴堆及屋瓦隙间,也常在厨房墙角边等阴暗的角落里栖息,在猪舍、鸡舍周围的砖瓦下面也常见到蜈蚣的足迹。

4、白天在窝内栖息,夜间出来活动。晚上8~12时是蜈蚣活动的高峰,一般到凌晨4时前陆续回窝休息,天亮以后就难以见到蜈蚣了。

白天蜈蚣的视力很差,稍微远一点的东西就看不清楚,因此难于觅食及防御敌害,它只靠一对细长的伸向前方的触角探路行动,晚上也要靠触角来搜捕猎物进行觅食。

5、具有舔舐的习性

蜈蚣用第1小颚末节及基节突起上的稠密绒毛、第2小颚末节背面上刷状的刚毛,以及口中吐出的唾液,经常舔舐触角、步足外,也会把自己窝穴舔舐得干干净净

上文就是向大家详细讲述了怎样去除家里的蜈蚣,如果是想要去除自己家里面的蜈蚣的话就必须要熟悉蜈蚣的生活习性,这样的话才可以用它们比较喜爱的东西去引诱它们,这样的话才可以有效的进行去除。

蜈蚣新功用 治传染性肝炎

蜈蚣,又名百脚、天龙。在古书《广雅》上称为“吴公”。中医认为,蜈蚣味咸、性温、有毒,归肝经。具有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传统主要用于急慢惊风、破伤风等痉挛抽搐之症,以及疮疡肿毒、顽固性头痛、风湿痹痛等。

据现代药理研究,蜈蚣具有抗肿瘤、镇静、止痉和抗真菌等作用。蜈蚣的药用成分,正是它的有毒成分即组织胺样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据临床试用,具有以下新的功用:

治传染性肝炎:用蜈蚣注射液,每次肌注2毫升,每次1~2次,10日为一疗程。

治肺结核:将蜈蚣去头足,烘干,研末内服,每次为3克,每日3次,连服一个月,停药休息一周。

治癌症:取蜈蚣晒干,研末,每日量约为2~3克,分3次服。

治阳痿:蜈蚣18克,当归60克,白芍60克,甘草60克,共研细粉,分为40包,每次服0.5~1包,早晚各一次,空腹用黄酒送服,15日为一疗程。

治癫痫:蜈蚣、全虫等量制成片剂,每片0.3克,每次4~5片,每日两次。

治慢性骨髓炎:蜈蚣60克,淫羊藿30克,肉桂10克,研细末,每日服20~30克,分2~3次用温开水送服。

入夏谨防毒虫蛰伤宝宝

入夏,谨防毒虫蛰伤宝宝

毒虫1号:刺毛虫 俗称“八角毛”或“洋辣子”,生活在各种树木、草地上。刺毛虫爬到宝宝皮肤上,其毒汁进入皮肤,会引起皮肤损害。 伤处表现 受害部位皮肤发出大量黄豆大红色疹子,疹子中间有针头大水疱,患处皮肤有瘙痒、刺痛、灼热感,这就是“刺毛虫皮炎”。 急救措施 妈妈迅速用橡皮膏粘去患处的毒毛,然后涂搽炉甘石洗剂。

毒虫2号:隐翅虫 亦称翘屁股,常出没于山林中、居家环境、矮树林;夏天的傍晚,尤其是灯光下最多。 伤处表现 皮肤被隐翅虫爬过处奇痒难忍,其毒液还会使皮肤起泡、溃烂、流水。 急救措施 当隐翅虫落到宝宝身上时,妈妈千万不能用手去拍打,应将其弹开或用嘴吹开、用扇子扇开。另外,傍晚带宝宝外出时,不要让宝宝穿颜色鲜艳的衣服。

蜜蜂、黄蜂 雌蜂腹部有分泌蜂毒的毒腺,毒刺还会发生折断而留在皮肤内。 伤处表现 蜂螫伤多见于面部、颈部或手背等暴露部位,小宝宝皮肤被蜂

螫伤后,局部会红肿得很厉害,中央常有一个由毒刺刺入而形成的针尖大暗红色出血点,小宝宝会有烧灼痛和刺痒。 急救措施 小宝宝皮肤如果被蜂螫伤后,妈妈要检查有无毒刺埋在皮肤里面,如果有毒刺埋在皮肤里面,可用镊子将毒刺拔出;或者用酒精消毒皮肤后,用消毒过的针头将毒刺挑出,然后外搽10%氨水或者10%碳酸氢钠溶液(俗称小苏打溶液)。

蜈蚣 俗称“百脚虫”,喜欢躲藏在阴暗潮湿的墙角、砖缝或者水沟等处。 伤处表现 毒爪刺入人体皮肤时放出毒汁,使局部皮肤发生红肿,毒爪刺入处有两个暗红色点,小宝宝会感到烧灼痛和刺痒,患处附近的淋巴结发生肿大。 急救措施 被蜈蚣螫伤后的治疗方法与蜂螫伤相似,但蜈蚣的毒爪不会断落在皮肤内。

贴心小贴士:如何避免毒虫伤害 ·尽量避免宝宝在潮湿的地方玩。当宝宝进行室外活动时,妈妈一定注意保护,在树底下不要呆太久。 ·宝宝的衣服、毛巾毯等,尽量不要晾晒在室外,尤其不能晾晒在树底下。 ·宝宝皮肤被昆虫螫伤,除了局部皮肤反应外,如果还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中毒症状,比如:烦躁不安、精神萎靡等,就要及时到医院的皮肤科就诊,切不要仍然呆在家里而延误病情。

蜈蚣治疗男性阳痿有什么依据

其实,蜈蚣又名吴公、天龙、百脚虫、嗷高母,为大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或其近缘动物的干燥全虫。主产于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安徽、陕西等地。现代药学研究主要成分为溶血性蛋白质、脂肪油、蚁酸、氨基酸、赖氨酸等。蜈蚣有祛风、定惊、攻毒、散结等作用,虽无补肾壮阳之功,但近年来常用作治疗阳痿,效佳。如《实用中医内科学》引《中医杂志》陈玉梅报道,蜈蚣配当归、白芍、甘草,治疗阳痿737例,治愈655例,好转77例,无效5例。

蜈蚣辛温有毒,为治风湿要药,而无壮阳之功。其治痿,古今文献鲜有载述。此可能有“兴阳”作用,就其机理:一是蜈蚣主入肝经,盖阳物所居,乃肝经循行所属;且肝主经,阴器又为筋脉所聚之处。二是蜈蚣辛温燥烈,搜涤疏畅,非草木之品所能为功。故对肝失条达,气血郁滞,或痰湿阻络,阳郁不伸所致阳痿确有一定疗效。由于阳痿病机以虚实夹杂为多,临床使用应在有辨证处方的基础上,酌情配伍蜈蚣“兴阳”则收效更佳。

阴阳俱虚之阳痿用壮阳亢痿散(程爵荣医师方)加蜈蚣:熟地黄、阳起石、巴戟天、淫羊藿、肉苁蓉、覆盆子各90克,生黄芪、当归、白芍、麦冬、枸杞子、柏子仁、石菖蒲、鹿衔草、鸡内金各80克,海马3条,韭子、九香虫、甘草、蜈蚣各30克。研末为丸,每服6克,每天3次,温开水送服。

肾气虚弱之阳痿用马钱通关散加蜈蚣:制马钱子、生麻黄、石菖蒲各12克,蜈蚣18克,烘焙后共研细末,分40小包,每晚1包,黄酒送服,并加服龟龄集,每天0。6克。

痰湿壅滞之阳痿用温胆汤加蜈蚣:竹茹、苍术、白术、枳壳各9克,半夏、陈皮各10克,猪苓、茯苓、泽泻、薏仁、车前子(包)、白芥子各15克,地龙12克,水煎取汁,每次冲服蜈蚣粉1克,每日3次。

肝气郁结之阳痿用四逆散加蜈蚣:柴胡15克,枳壳10克,赤芍20克,甘草6克,蜈蚣2条,露蜂房10克,九香虫6克,远志10克,白蒺藜15克,水煎服。

肝血瘀阻之阳痿用柴胡疏肝散加蜈蚣:柴胡15克,陈皮、枳壳、川芎、香附各10克,赤芍20克,蜈蚣2条,露蜂房10克,九香虫6克,水煎服。

瘀血阻络之阳痿用桃红四物汤加蜈蚣:桃仁、红花各10克,当归、生地黄、赤芍、川芎、大血藤各15克,蜈蚣2条,地龙、蛇床子各20克,水煎服。

蜈蚣既是治风湿良药,又是治阳痿良药。蜈蚣含有类似蜂毒的毒性成分,可引起溶血及过敏反应,但经烘焙后其毒性物资被破坏,毒副作用可降低或减少。

综上所述,蜈蚣用于治疗男性阳痿早在古医术中就有了相关的记载,而且根据蜈蚣的药性,有了针对治疗男性阳痿的药方,从中医理论和辨证方面总结了蜈蚣治疗阳痿的功效。

浅谈蜈蚣解毒抗癌的药用

蜈蚣是中医常用的一味有毒中药,药用名称:蜈蚣,别 名:天龙、百脚、吴公,钱串子,其性味辛、温,入肝经,有解蛇毒、疮毒及止痉挛的作用。

医家张锡纯认为,蜈蚣“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一切疮疡诸毒皆能消之。”根据蜈蚣的药性,古代医家用蜈蚣治疗中风所致口眼歪斜、手足麻木、肢体挛急抽搐、眩晕、癫痫,风湿骨痹,小儿脐风、抽搐等病。

随着恶性肿瘤的高发趋势,更多的中医家把蜈蚣这类具有毒性的药物应用于临床,但绝不是利用蜈蚣“以毒攻毒”的毒性,请大家不要错误理解,凡是治病,中医总是讲辨证论治,是根据病情、病因、以及所用药物或处方的功效去治病的。《药典》有关蜈蚣具有的功效是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对于肿瘤及疮疡痈毒,皆有消坚化毒之效。临床初步观察,蜈蚣配合地龙、穿山甲可用于治疗脑瘤、脑转移癌导致的头晕、抽搐、头痛等症状;我们用蜈蚣配合山慈姑、全蝎、莪术等化瘀散结药物适量内服或外敷骨转移疼痛的部分可减轻疼痛,改善症状。现代医家朱良春老先生应用蜈蚣配合木鳖子、炮山甲等品治疗胃癌、乳腺癌、食道癌、肝癌、皮肤癌等也有一定效果。

另外也有人报道利用蜈蚣解蛇毒,《本草纲目》记载:本品"最能伏蛇",是治蛇咬中毒的要药。将蜈蚣研为细末,每次服2~3克,1天4次,治蛇咬伤,并以消毒粗针穿刺咬伤肿胀部位,引流排毒,可使肿胀逐渐消退而痊愈。

其它的应用,以蜈蚣加茶叶同敷患处,可治瘰疬。用蜈蚣加盐浸油,取油擦小儿秃疮,疗效颇佳。对肺结核的潮热,服用本品也有缓解之作用。

蜈蚣会不会爬到床上会不会咬人 家里有蜈蚣怎么消灭

驱赶消灭家里有蜈蚣的最好方法就是保持干燥、避免潮湿,因为蜈蚣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因此可以在门口及窗边撒些石灰粉吸水,这样就干扰了蜈蚣的生存环境,蜈蚣也就不会在进房间了。

除此外还可以购买杀虫喷雾剂,在房间内足量喷洒后,关闭门窗1小时左右,再打开门窗通风,才可进入室内,用杀虫剂后也要注意环境干燥清洁,才能预防蜈蚣再次进入。

相关推荐

一个房间用多少樟脑丸 驱蜈蚣用什么药

蜈蚣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想要驱蜈蚣最主要的还是需要保持家中的干燥与清洁,可以在窗口及门口撒上一些生石灰和硫磺来保持干燥,这样能有效避免蜈蚣从外面爬到家里来,而且家中也要定期清洁打扫。 也可以在药店买一些除虫菊酯药片,在蜈蚣经常出现的地方,比如墙角缝隙处、下水道口处撒上一些,可有效驱赶蜈蚣

被蚊虫叮咬后要如何处理

浴液加维生素B: 浴液中加维生素B1维生素B1所散发出的特殊气味,可使蚊虫敬而远之,达到驱蚊防虫效果。将3~5片维生素B1放在水中溶解,用卫生棉球蘸其溶液擦拭暴露在外的肢体,可以 在两天内起到驱除蚊虫叮咬的作用。 家里的灯泡做手脚: 现在家庭一般都系用日光灯,非常地吸引蚊虫,只要用一块橘红色的布包住,蚊虫最怕橘红色灯光,这样就可以起到驱蚊的效果。另外怕夜里的灯光引来飞虫飞鹅,还可以在灯下挂上几条葱,蚊虫就不会再飞来了。 买药驱蜈蚣: 买除虫菊酯在蜈蚣经常出现的地方洒上一些;买除虫药片密闭熏之;雄黄加酒撒进

家里有蜈蚣怎么办

蜈蚣只是看着蠢些,对人没有伤害,你不要怕它,见到碾死就行了,如果加了出现了蜈蚣,要想治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1、买除虫菊酯在蜈蚣经常出现的地方洒上一些,下水道入口也 撒一些,可杀之; 2、买除虫药片密闭熏之;雄黄加酒撒进下水道; 3.使环境尽量干燥 4、清除窗外的爬山虎等植物 5、在门口和窗口及另外有可能爬入蜈蚣的地方撒石灰粉,因为蜈蚣喜欢潮湿的环境 6、用艾草熏屋子 7、有两种药物对蜈蚣有效,雄黄水或者敌敌畏的稀释溶液,在屋里的地面和角落里 喷洒以后,闭门至少半日,效果据说不错,你可以试一试。

浅谈蜈蚣解毒抗癌的药用

蜈蚣是中医常用的一味有毒中药,药用名称:蜈蚣,别 名:天龙、百脚、吴公,钱串子,其性味辛、温,入肝经,有解蛇毒、疮毒及止痉挛的作用。 随着恶性肿瘤的高发趋势,更多的中医家把蜈蚣这类具有毒性的药物应用于临床,但绝不是利用蜈蚣“以毒攻毒”的毒性,请大家不要错误理解,凡是治病,中医总是讲辨证论治,是根据病情、病因、以及所用药物或处方的功效去治病的。《药典》有关蜈蚣具有的功效是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对于肿瘤及疮疡痈毒,皆有消坚化毒之效。临床初步观察,蜈蚣配合地龙、穿山甲可用于治疗脑瘤、脑转移癌导致的头晕、

蜈蚣咬伤要怎么处理呢

一、简单治疗: 1)用盐肤木的汁液涂擦伤处; 2)用黄草纸卷盐点燃后,从纸卷的另一端将烟灰吹于患处; 3)用氨水或花露水涂抹伤处; 4)用鸡蛋清或雄鸡唾液搽抹伤处; 5)用蜗牛、蛞蝓、蚯蚓身上的粘液搽抹; 6)用清凉油搽抹; 7)用大蒜汁,桑汁拌白盐搽抹; 8)用香烟丝捣烂拌茶油搽抹; 9)用新鲜活蜈蚣捣烂拌茶油抹患处; 10)用碱水或葱头切片涂在伤处。 二、治疗“毒虫咬螫”的秘方: 1)取番薯嫩苗1把,红糖少许,共捣烂敷于伤。治毒虫、蜈蚣、蜂、蝎子咬伤(螫伤)。 2)用鲜茄子切开,涂擦患处;或加白糖适量

房间开着空调会有蜈蚣来吗 家里有蜈蚣会不会有窝

可能会。 蜈蚣喜欢群居,如果家里的蜈蚣是本来就存在于家中的,那么就很有可能还有其它大小不一的蜈蚣生活在家里,需要对家中进行一次集中灭虫处理。 如果家里的蜈蚣是不小心从外面爬进来的话,那么一般来说蜈蚣是生活在外面的山坡、路旁、屋瓦缝隙、房子墙角等阴暗潮湿的地方,建议保持家中的干燥清洁,当生活环境不合适时蜈蚣就会自动离开的。

蜈蚣真可以治疗乳腺增生

蜈蚣真可以治疗乳腺增生?话说蜈蚣,这玩意一向被国人当做与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并提的“五毒”之一。但网上却突然冒出一纸偏方,号称吃蜈蚣就能治疗那让女性朋友们头痛无比的乳腺增生! 这帖子信誓旦旦,号称每天吃1条,连吃10天,就能治愈。由此发帖者将其命名为“乳腺增生10天痊愈法”,其至于成本只需15元。使用办法就是用十条蜈蚣给烤干了,每一条磨成一包粉,每天早上用温水送,吃完就能痊愈。有网友自己以身试验,称的确是治愈了乳腺增生。 那么,蜈蚣真的能治疗乳腺增生吗? 对于蜈蚣治疗乳腺增生的说法,专家说,蜈蚣的确对血

怎样预防蜈蚣爬到床上 蚊香对蜈蚣有用吗

有一定的驱赶作用,但作用不大。 现在市面上的蚊香成分大多是低毒性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这些杀虫剂一般只能对蚊子等小型昆虫有一定的驱赶效果,而蜈蚣的个头比较大,如果用蚊香来驱赶蜈蚣的话作用并不是特别大,但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如果想要杀灭掉蜈蚣的话,那么就需要购买专业的杀虫剂,而且在使用的时候也要注意做好个人的防护措施,避免吸入,而对呼吸道造成较大的刺激。

蜈蚣打死一只真的会引来很多吗

正常情况下是不会的。 民间有一个传说是说蜈蚣是记仇动物,打死一只会引来报复,但其实这种说法并没有事实科学依据,打死一只后也并不会引来更多。 出现在房子内的蜈蚣很可能是本来就存在的,因为蜈蚣是群居动物,有大小聚居在一起的生活习性,所以如果打死的那只蜈蚣是存在于家中的话,那么家中就很有可能还有其它蜈蚣的存在,为了身体健康着想,需要对家里进行灭虫处理。

引起蜈蚣蜇伤的原因

蜈蚣咬伤 (一)发病原因 蜈蚣体扁长,长约6~7cm,躯干有21节,两侧有很多足,对称分布,两前足各具有一对附肢,这是一对毒肢,亦称毒爪,爪末端呈钩状,中央为管状与体内毒腺相通,当毒爪刺入皮肤时即放出毒汁,引起皮肤损伤和全身中毒症状。 (二)蜈蚣咬伤发病机制 蜈蚣毒肢,亦称毒爪,刺入皮肤时即放出毒汁,引起皮肤损伤和全身中毒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