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蛋白的临床意义
白蛋白的临床意义
增高:各种原因失水所致的血液浓缩(如呕吐、腹泻、高热、休克);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血症等单克隆性免疫球蛋白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和某些慢性感染造成球蛋白(多克隆)升高的一些慢性病等。
降低:恶性肿瘤、重症结核、营养不良、急性大失血、严重烫伤、肝脏合成功能障碍、胸腹水、肾病、孕后期,ALB低于20g/L时,常可见水肿,先天性白蛋白缺乏症(血中几乎无ALB,但不发生水肿)等。
尿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1、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正常参考值为10~150毫克。若在150~500毫克,为微量蛋白尿,>500毫克为临床蛋白尿。微量蛋白尿提示糖尿病肾病早期,需长期控制血糖,对逆转或延缓肾病和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有一定意义。
尿蛋白测定,包括尿蛋白定性和尿蛋白定量。尿蛋白定性的临床意义,尿蛋白阳性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其阳性程度与肾损害程度不一定成正比。
2、尿白蛋白排泄率(uae)正常参考值<15微克/分。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小球基底膜受损较轻,故只有微量白蛋白漏出。早期糖尿病肾病uae为15~200微克/分,临床糖尿病肾病>200微克/分。有专家报告,糖尿病肾病有明显蛋白尿者,几乎100%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当糖尿病患者uae30微克/分,可能是糖尿病微血管合并症防治的关键时刻。严格控制血糖后,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可逆转或部分逆转。目前,常用测定微量尿蛋白的方法是放射免疫法。
血清白蛋白临床意义
血清白蛋白在肝脏合成。血清白蛋白浓度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血浆浓缩所致,此时并非蛋白质绝对量增多。临床上尚未发现单纯白蛋白浓度增高的疾病,而以白蛋白浓度降低为多见。 白蛋白浓度降低与总蛋白浓度降低的原因相同。但有时总蛋白浓度接近正常,而白蛋白浓度降低,同时又伴有球蛋白浓度增高。急性白蛋白浓度降低主要由于急性大量出血或严重灼伤时血浆大量丢失。慢性白蛋白浓度降低主要由于肝脏合成白蛋白功能障碍、腹水形成时白蛋白的丢失和肾病时尿液中的丢失,严重时白蛋白浓度可低于10g/L。白蛋白浓度低于20g/L时,由于胶体渗透压的下降,常可见到水肿等现象。 妊娠,尤其是妊娠晚期,由于体内对蛋白质需要量增加,又同时伴有血浆容量增高,血清白蛋白可明显下降,但分娩后可迅速恢复正常。 球蛋白浓度增高。临床上常以γ球蛋白增高为主。
球蛋白增高的原因,除水分丢失的间接原因外,主要有下列因素:①炎症反应:如结核病、疟疾、黑热病、血吸虫病、麻风病等;②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播散性红斑狼疮、硬皮病、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肝硬化等;③骨髓瘤和淋巴瘤;此时γ球蛋白可增至 20~50g/L。 球蛋白浓度降低主要是合成减少。正常婴儿出生后至3岁内,由于肝脏和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球蛋白浓度较低,此属于生理性低球蛋白血症。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剂有抑制免疫功能的作用,会导致球蛋白合成减少。
微量白蛋白的临床意义
床中,通常应用微量蛋白指标来监测肾病的发生。微量蛋白的检测是早期发现肾病最敏感、最可靠的诊断指标。通过尿液微量白蛋白的数值,结合发病情况、症状以及病史陈述就可以较为准确的诊断病情。判断病情进入了纤维化那个阶段。所以,定期检测尿液微量白蛋白(U-MA),普通人应当每年一次,而已增高的患者应每3个月测试一次。这样,对于肾病的预防及早期治疗都起的了积极作用。
2型糖尿病疾病现状及微量白蛋白尿筛查的重要性
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近20年来发病率显著升高,且发病年龄提前,目前全球20—79岁人群患病人数约1.5亿,其中患病人数最多的前3位国家是:印度、中国、美国合计约7000万。中国糖尿病患病率也逐年上升,1996年11个省市的调查显示3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3.2%,1998—2001年上海的调查显示患病率达10%。
大量研究证实了2型糖尿病是心血管事件及死亡、脑血管事件及死亡、终末期肾病及死亡的危险因子,而合并高血压更加重了这种危险性。将近有一半的2型糖尿病合并有高血压。
2型糖尿病中,尿白蛋白量为死亡的危险因子。随着尿白蛋白浓度的增加,患者存活率下降,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最早期的临床证据。
出现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发展为严重肾脏并发症的高风险,一旦由微量白蛋白尿发展为蛋白尿,肾功能的进一步降低将是不可避免的。不幸的是,进入血液透析过程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期望生存期大约只有两年。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微量白蛋白尿筛查是必要的,因为这样能尽早决定适当的治疗措施以减缓这一进行性发展过程。
2型糖尿病防止肾病进展的主要策略包括:有效控制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滞剂已证明有明显益处,同时控制血糖,低蛋白饮食。
基于2型糖尿病的现状,早期发现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显得尤为重要,现有数据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患病率30%—40%左右,为此,美国糖尿病学会推荐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在初诊断时及以后每年检查微量白蛋白尿,2003年的报告中更强调糖尿病肾病的全过程都必须治疗,2型糖尿病伴有高血压,微量白蛋白尿或临床蛋白尿者推荐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治疗
现在一些国内权威的肾病专家主张早期预防微量白蛋白尿要从青壮年开始,随着生活的富足,肾病伴随着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肥胖等并发症越来越年轻化,市场上也逐渐出现了家庭就可以自我检测肾脏好坏及损伤程度的快速诊断试剂,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通过家庭自我检测可在很大程度上做到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从而减轻病痛及经济压力。
尿蛋白质阳性的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各种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多发性骨髓瘤、肾移植术后等。此外,药物,汞、铺等中毒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也可见阳性。正常人每天排出尿蛋白约40-80毫克,最多不超过150毫克,在此范围内则定性为阴性。如尿蛋白阳性,常提示肾脏病变。
建议做一个尿24小时蛋白定量,要是超过0.15g为肾炎,就诊肾内科。
不能熬夜,注意休息;少吃辛辣、高蛋白食物,低盐饮食。
弱阳性还没大问题,也可能与药物、大量运动、泌尿系炎症等有关,密切关注,至少一个月检查一次。
转铁蛋白的临床意义
1.转铁蛋白升高见于缺铁性贫血,怀孕后期和口服避孕药的妇女,急性肝炎早期; 2.转铁蛋白降低见于:蛋白质丢失性的疾病(如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严重烧伤和蛋白质丢失性胃肠病);蛋白质缺乏状态;感染状态时,急性肝炎(开始升高后下降),严重肝病(如肝硬化)、肾病综合征、蛋白质丢失症、甲状腺炎、感染和严重疾病等。
尿蛋白定性的临床意义
尿蛋白定性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其阳性程度与肾损害程度不一定成正比。糖尿病患者尿中持续出现尿蛋白阳性,除外泌尿系感染、原发性肾病外,应考虑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有专家认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蛋白尿呈间歇性,只在劳动或运动后为阳性反应。因此,运动后尿蛋白检验对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发现有一定的意义。
尿蛋白定量的临床意义:
(1)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正常参考值为10~150毫克。若在150~500毫克,为微量蛋白尿,>500毫克为临床蛋白尿。微量蛋白尿提示糖尿病肾病早期,需长期控制血糖,对逆转或延缓肾病和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有一定意义。
(2)尿白蛋白排泄率(uAE)正常参考值<15微克/分。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小球基底膜受损较轻,故只有微量白蛋白漏出。早期糖尿病肾病uAE为15~200微克/分,临床糖尿病肾病>200微克/分。有专家报告,糖尿病肾病有明显蛋白尿者,几乎100%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当糖尿病患者uAE30微克/分,可能是糖尿病微血管合并症防治的关键时刻。严格控制血糖后,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可逆转或部分逆转。目前,常用测定微量尿蛋白的方法是放射免疫法。
总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1、增高
主要是血清中水分减少,使总蛋白浓度相对增高,如高度脱水所致血液浓缩(腹泻、呕吐、休克、高热、大量出汗)及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时,钠丢失继发水分丢失,进而促使血浆出现浓缩现象。
2、降低
各种原因引起的水钠潴留,使血浆被稀释,或静脉注射过多的低渗溶液而形成血浆中总蛋白降低。
肝功能障碍,则肝脏合成蛋白质减少,主要以白蛋白的下降明显。
蛋白质丢失,如严重大面积烧伤、大量血浆渗出、大出血;肾病综合征时,尿液中蛋白质长期被丢失;溃疡性结肠炎时,可随粪便排出一定量的蛋白质。
营养不良或消耗增加,如长期食物中蛋白质含量不足或慢性肠道疾患所致吸收不良,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病、恶性肿瘤、肝硬化等。
血清铁蛋白的临床意义
SF增高
①体内贮存铁增加:原发性血色病、继发性铁负荷过大。
②铁蛋白合成增加:炎症、肿瘤、白血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③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贫血(pernicious anemia)
④组织释放增加:肝坏死、慢性肝病等。
SF减低
SF减低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大量失血.、长期腹泻、营养不良等。.若SF低于15μg/L时即可诊断铁缺乏。也可以作为营养不良的流行病学调查指标。如果SF大于100μg/L,即可排除缺铁。
肝脏病常见的检查方法
1.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临床意义:对肝实质病变的诊断及病程变化的观察有重要意义。
2.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临床意义:急性心肌梗死时升高。肝病及其它脏器炎症时也常升高。
3. 总蛋白(TP)
临床意义:了解体内蛋白质代谢的一般情况。对肝、肾损害,多发性骨髓瘤等有一定的诊断、鉴别意义。总蛋白升高常见于高度脱水、休克、慢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等造成的血液浓缩而致;总蛋白降低常见于营养不良和消耗增加(如严重结核病、甲亢、恶性肿瘤及慢性肠道疾病等),合成障碍(如肝硬化)蛋白丢失(如肾病综合症、溃疡性结肠炎、烧伤及失血等)。
4. 白蛋白(ALB)
临床意义:白蛋白的生理功能广泛,包括营养价值;有效胶体渗透压的保持;血清钙、未结合胆红素、游离脂肪酸、药物、以及甲状腺激素的运输。白蛋白的多种生理功能使其成为检测肝脏疾病的重要指标。白蛋白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而导致血浆浓缩,使其白蛋白浓度上升。白蛋白降低基本与总蛋白相同,特别是肝脏、肾脏疾病更为明显。
5.球蛋白(GLB)
临床意义:球蛋白升高常见于肝硬化、红斑狼疮、硬皮病、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结核、疟疾、黑热病、血吸虫病、麻风、骨髓瘤、淋巴瘤等。球蛋白降低常见于生理性低球蛋白血症(婴儿)、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及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的病人,体内球蛋白合成会减少。
6. 白/球蛋白比值(A/G)
临床意义: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小于1时称为A/G比例倒置,常见于肾病综合症、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等。
7. 总胆红素(TBIL)
临床意义:由于胆红素的代谢与肝脏功能的密切关系,它一直作为一项重要的常规肝功能指标。黄疸发
生的原因:①胆红素形成过多,如先天性的红细胞膜、酶或血红蛋白的遗传性缺陷等;获得性的败血症、脾功能亢进;造血系统功能紊乱,如恶性贫血铅中毒等。②肝细胞处理能力下降,如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药物性黄疸、肝内淤滞性黄疸、代谢障碍及肿瘤所治的肝病变。③肝细胞在肝外的排泄障碍。由结石、肿瘤、狭窄、炎症、寄生虫等所致的胆道梗阻。
8. 直接胆红素(DBIL)
临床意义:直接胆红素在诊断、鉴别黄疸类型有重要意义。溶血性黄疸总胆红素升高, 直接胆红素正常或稍有升高;肝细胞性黄疸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均升高;阻塞直接胆红素均升高;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也可见直接胆红素升高。
在这里要提醒大家,检查抽血最好安排在早上,抽血前一定不可吃任何和东西,因为这样对检测结果会有一定的影响 ,同时脂肪肝患者在接受医院治疗的同时,也要找到引发肝脏疾病的源头,我们也可以用中医的方法,来进行肝脏的调理,效果也是很好的。
白细胞临床意义
人体内白细胞总数和种类白细胞的百分比是相对稳定的。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时白细胞为止5000~10000个。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为:中性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1~4%;嗜碱性粒细胞0~1%;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为1~7%。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都可引起白细胞总数及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发生变化,因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成为辅助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
粪便中的白细胞当肠道有炎症时增多其数量多少与炎症轻重及部位有关偑晩鄌回閳呀。小肠炎症时白细胞数量不多丂毡鞔蹑雉鞙,均匀混合于粪便内且因细胞部分被消化而不易辨认。佯爬癋觝韏亨鳅结肠炎症如菌痢时亢曣蛡钆醰蜇,白细胞大量出现甚至满视野仼托磺醠阇韫嫊媳,并可见到退化的白细胞,还可见到边缘已不完整或已破碎核不清楚、成堆的脓细胞。过敏性肠炎肠道寄生虫病(如阿米巴痢疾或钩虫病)时粪便中有时还伴有夏科-雷登伇気销详銄僀(Charcot-Leyden)両松铵鐂鎥结晶,如用瑞氏染液染色可见到嗜酸性粒细胞。
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发现,白细胞与脑血管病的发生和预后有关。文献报道,对10000余人两年的观察研究表明,白细胞增高是脑梗死的先兆之一;而中性粒细胞增高的相关性最大,尤其小于65岁组最明显。血中白细胞数越高,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越大。梗死组织周围有白细胞浸润,且梗死灶周围的毛细血管存在白细胞聚集现象。对脑血管病患者白细胞的流变性研究,亦发现白细胞在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对于化脓感染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血红蛋白浓度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增高、降低的临床意义基本和红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相似,但血红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的程度。血红蛋白增多有以下情况:
(1)生理性增多: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活动、恐惧、冷水浴等;
(2)病理性增多:见于严重的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肺疾患和血管畸形,如法洛四联症、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或肺静脉瘘及携氧能力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等;也见于某些肿瘤或肾脏疾病,如肾癌、肝细胞癌、肾胚胎瘤及肾盂积水、多囊肾等。
血红蛋白减少见于以下情况:
(1)生理性减少:3个月的婴儿至15岁以前的儿童,主要因生长发育迅速而致的造血系统造血的相对不足,一般可较正常人的低10%-20%。妊娠中期和后期由于妊娠血容量增加而使血液被稀释,老年人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逐渐降低,可导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减少。
(2)病理性减少:A.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所伴发的贫血;
B.因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所致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
C.因红细胞膜、酶遗传性的缺陷或外来因素所致红细胞破坏过多而导致的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海洋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异常血红蛋白病、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心脏体外循环的大手术或某些生物性和化学性等因素所致的溶血性贫血以及某些急性或慢性失血所致的贫血。
尿白蛋白临床意义
病理性增高:见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妊娠子痫前期,是肾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
人体代谢正常情况下,尿中的白蛋白极少,具体到每升尿白蛋白不超过20mg(<20mg/L),所以叫微量白蛋白。如果在体检后发现尿中的微量白蛋白在20mg/L-200mg/L范围内,就属于微量白蛋白尿,如果患者能够经过规范的修复肾单位,逆转纤维化治疗,尚可彻底修复肾小球,消除蛋白尿,尿常规尿蛋白的显示为阴性(-)或(+-)。而当尿中微量白蛋白超过200mg/L时,就应该引起注意了,此时证明肾病患者已有大量白蛋白漏出,可能出现低蛋白血症,肾病发展离不可逆期只有一步之遥,尿常规测试尿蛋白阳性(+)~(+++),如果不及时进行医治,就会进入尿毒症期。
检查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意义何在?临床中,通常应用尿微量蛋白指标来监测肾病的发生。尿微量蛋白的检测是早期发现肾病最敏感、最可靠的诊断指标。通过尿微量白蛋白的数值,结合发病情况、症状以及病史陈述就可以较为准确的诊断病情,判断病情进入了纤维化那个阶段。[3]
微量白蛋白尿也是整个血管系统改变的征象,并可认为是动脉病变的“窗口”,因为它是肾脏和心血管系统改变的早期指征。
2型糖尿病疾病现状及尿微量白蛋白筛查的重要性
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近20年来发病率显著升高,且发病年龄提前,据调查,全球20—79岁人群患病人数约1.5亿,其中患病人数最多的前3位国家是:印度、中国、美国合计约7000万。中国糖尿病患病率也逐年上升,1996年11个省市的调查显示3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3.2%,1998—2001年上海的调查显示患病率达10%。
大量研究证实了2型糖尿病是心血管事件及死亡、脑血管事件及死亡、终末期肾病及死亡的危险因子,而合并高血压更加重了这种危险性。将近有一半的2型糖尿病合并有高血压。
2型糖尿病中,尿白蛋白量为死亡的危险因子。随着尿白蛋白浓度的增加,患者存活率下降,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肾病最早期的临床证据。
出现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发展为严重肾脏并发症的高风险,一旦由微量白蛋白尿发展为蛋白尿,肾功能的进一步降低将是不可避免的。不幸的是,进入血液透析过程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期望生存期大约只有两年。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微量白蛋白尿筛查是必要的,因为这样能尽早决定适当的治疗措施以减缓这一进行性发展过程。
2型糖尿病防止肾病进展的主要策略包括:有效控制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滞剂已证明有明显益处,同时控制血糖,低蛋白饮食。
基于2型糖尿病的现状,早期发现尿微量白蛋白的患者显得尤为重要,现有数据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患病率30%—40%左右,为此,美国糖尿病学会推荐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在初诊断时及以后每年检查微量白蛋白尿,2003年的报告中更强调糖尿病肾病的全过程都必须治疗,2型糖尿病伴有高血压,微量白蛋白尿或临床蛋白尿者推荐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治疗
一些国内权威的肾病专家主张早期预防微量白蛋白尿要从青壮年开始,随着生活的富足,肾病伴随着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肥胖等并发症越来越年轻化,市场上也逐渐出现了家庭就可以自我检测肾功能的诊断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