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宝宝驱蚊法孰真孰假
网上宝宝驱蚊法孰真孰假
1.用维生素B1防蚊水驱蚊
步骤:在100ml的水中倒入1ml的维生素B1,调制成驱蚊水,在宝宝睡觉前,往其身体各个部位喷一下,可以起到驱蚊效果。作用可以保持在7个小时,主要是因为维生素B1会散发出一种气体,这种味道是蚊子最讨厌的。
效果:较为争议。
解读: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有机构对维生素B1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它并不适合用于人体驱蚊。我们人体每天摄入的维生素B1量在1-1.5mg,食物中已经含有大量的这种物质,所以不需要在额外进行补充。如果按照网上的方法很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影响对其他维生素的吸收,干扰胰岛素与甲状腺素的吸收。
2.绿色植物驱蚊
步骤:有些父母害怕化学剂对宝宝健康有害,所以在家里会把放一些绿色植物来驱蚊。驱蚊草中含有香茅醛,这是蚊子的克星。
效果:没有多大用处。
解读:绿色植物驱蚊有一定的道理,有些绿色植物散发出来的气味的确会驱赶蚊子,比如驱蚊草,驱蚊草是由荷兰科学家培育而成,是由一定的驱蚊效果,但是现在市面上的驱蚊草并不是真的。植物驱蚊效果是有限的,摆在家里时要小心它会不会对人体有害。我们经常说的猪笼草、捕蝇草虽然能对付蚊虫,但是也在建立在蚊虫自投罗网的基础上,所以绿色植物驱蚊只是一种心理安慰。
3.身体喷洒稀释过的花露水
步骤:稀释的花露水每隔一小时在孩子皮肤表面喷洒一次。
效果:有一定效果。
解读:花露水中含有大量的植物精油,比如橙花油、玫瑰香叶油、柠檬油等。其之所以起到驱蚊效果主要是因为当中含有“驱蚊酯”。花露水中含有酒精,宝宝在蚊虫叮咬以后,最好不要使用花露水,以免酒精通过伤口刺激皮肤,不但不能起到减轻炎症作用,反而会加重皮肤的损伤,造成中毒。
怎样为宝宝驱蚊
给宝宝驱蚊之八角,茴香洗澡
茴香和八角同属于中药,对于宝宝的身体是无害的。夏日的时候,妈妈们可以取各两枚的八角,茴香泡在给宝宝洗澡的温水中,洗后身上淡淡的八角,茴香味就如同给宝宝上了一道无形的防罩衫,让蚊子离的远远的。
给宝宝驱蚊之安装橘红色的灯
蚊子比较怕橘红色的灯光,因此,父母们可以将宝宝房间的灯光调整一下,变成橘红色,这样也有一定的驱蚊效果。
如果家里临时不能找到橘红色的灯泡的话,那么也可以找一张透光性比较强的橘红色的纸套在60瓦的灯泡上,这样起到的效果也是一样的。
网传驱蚊小妙招孰真孰假?
夏季蚊虫肆虐,宝宝常被叮得满身包,妈妈们为了宝宝防蚊的事绞尽脑汁,用蚊香电蚊香怕有毒,用驱蚊水怕对健康不利,于是开始尝试朋友圈或育儿论坛上流传的各种驱蚊小偏方,但是这些小妙招真的有用吗?
防蚊妙招一:维生素B1防蚊水轻松驱蚊
做法:将维生素B1和水按1:100的比例调配自制驱蚊水,睡前或者外出将小瓶对准胳膊、腿、身体等部位喷一下,自制驱蚊水可以驱蚊防蚊长达7小时,据说原理是维生素B1产生一种特殊的气味,而蚊子非常讨厌这个味道。
鉴定:可能危害健康!
解读: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有专门针对维生素B1能否驱蚊进行了研究,并指出维生素B1不是人用驱蚊剂。更值得大家关注的是,人体每天对维生素B1的需要量在1~1.5mg,由于食物中已经含有足够的维生素B1,一般无需额外补充。如果按照网传配方大量使用维生素B1,有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比如影响其他维生素的吸收,对胰岛素与甲状腺素的分泌产生干扰等。
防蚊妙招二:驱蚊草、猪笼草等绿色植物能有效驱蚊
做法:一些妈妈为了避免化学药剂对宝宝的伤害,便在家里摆上驱蚊草、猪笼草、捕蝇草等多种绿色植物,希望能达到驱蚊作用。据称驱蚊草能散发出一种叫香茅醛的气体,是蚊子的克星。
鉴定:没多大用!
解读:通过植物香气驱蚊有一定的道理,一些富有香气的植物确实很不招蚊子喜欢。驱蚊草是由荷兰遗传学家迪克培育的,是将原产于非洲的天竺葵用基因融合技术将香茅草中的香茅醛导入,培养成具有驱蚊作用的驱蚊草,但是市面上出售的驱蚊草未必是真正的驱蚊草。
总体来说,植物的驱蚊效果是有限的,没有研究表明屋里需要放多少盆驱蚊草就能有效驱赶蚊子。由于驱蚊植物普遍具有香气,还要注意这些香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至于猪笼草、捕蝇草等植物,虽然能捕获蚊虫,但那是建立在蚊虫“自投罗网”的基础上的。因此,绿色植物防蚊更多是心理安慰。
防蚊妙招三:在身上喷上稀释的花露水能有效驱蚊
做法:有些妈妈将花露水稀释装进小瓶子,在孩子皮肤裸露处喷洒,隔一小时喷一次,认为能有效驱蚊。
鉴定:有一定作用!
解读:普通花露水含有橙花油、玫瑰香叶油、柠檬油等多种植物精油,有实验表明对驱蚊有一定的作用,而驱蚊花露水成分中含有“驱蚊酯”,驱蚊效果更佳。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花露水中含有酒精,在宝宝被蚊虫叮咬之后最好不使用花露水,以免通过创口刺激皮肤,不但不能减轻炎症,反而加重皮肤损伤,甚至引起中毒。
孕期饮食忌口到底孰真孰假
一人口吃两人份,孕期食量是否要双份?
“不想吃也得多吃啊,你不饿肚子中的宝宝还饿呢。”一些准妈妈在怀孕初期“孕吐”反应很剧烈,吃什么吐什么把家里人急坏了。其实准妈妈食量必须加倍的说法并不正确,准妈妈在妊娠期时,胎儿在妈妈体内是不断增长的,需要吸收的成分也在逐渐增长,但并不是说一下子要吃两个人份的食物。准妈妈在食物的选择上可以采取种类多于食量的方法,如果单一偏好某一种食物,摄入量过多后会影响其他食物的摄入,并且容易造成营养失衡。专业人士也建议准妈妈饮食也需有节制,如果妈妈过胖很容易导致妊娠糖尿病、胎儿过重及产后瘦身不易的问题。胎儿过重会导致不易自然生产,及提高肩难产及剖腹生产的几率,认真做好孕期体重管理才不至于让妈妈及宝宝都有危险。
麻辣、川菜要远离?
“已经两个多月没吃我最爱的麻辣火锅了,家里的‘营养餐’口味太清淡,孕期忌口到底啥时候才是个头。”在准妈妈论坛中,因为“忌口令”而抱怨的话题层出不穷。特别是在孕早期的准妈妈从孕前“重口味”一下被调整为“清淡系”,常常看着电视中的美食广告都能口水咽半天。但专家建议,火锅、川菜这样的“重口味”食物的确需要及时“刹车”。因为体内摄入过多的盐,会破坏人体的营养平衡。在怀孕期间,由于巨大的子宫压迫,像腹腔内的一些血管都会受到压迫,会出现水肿,如果这个时候摄入大量的水的话,可能会加重水肿。除此之外,“重口味”食物的过多摄入容易引起血压增高、水肿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尤其在怀孕中期、后期,食物要尽量清淡一些。在必要的情况下,准妈妈甚至需要采用无盐膳食。
水果补充维生素多多益善?
春末夏初,各种美味新鲜的水果纷纷上市,也让准妈妈们找到了解馋食物。“其他食物吃多了对宝宝不好,多吃水果总算是安全了吧。”不少准妈妈为了生个健康漂亮宝宝,产前拼命吃水果,她们认为这样可以充分地补充维生素,还可以使将来出生的宝宝皮肤好。对于这个说法,专家表示吃水果也同样不可掉以轻心。专家指出,虽然水果和蔬菜都有丰富的维生素,但是两者还是有本质区别的。水果中的纤维素成分并不高,但是蔬菜里的纤维素成分却很高。过多地摄入水果而不吃蔬菜,直接减少了孕妇纤维素摄入量。且有的水果中的糖分含量很高,孕期饮食糖分含量过高,还可能引发孕妇糖尿病等其他疾病。建议孕妇饮食应营养均衡
生冷海鲜不能碰?
爱吃海鲜的准妈妈要如何安然度过孕期呢?专家提醒,孕期是特殊的免疫状态,有些准妈妈在孕前是轻微过敏,但到了孕中或孕后期会出现强烈的反应。所以建议爱尝“鲜”的准妈妈在孕期最好减少海鲜摄入量,一旦出现过敏反应不仅会出现皮肤起疹,还会因此导致胃肠道功能失调,严重的会出现过敏性休克,从而影响到胎儿健康。那么孕妇吃鱼宝宝更聪明是否有道理?多数海产品都富含孕期所需要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且,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很多鱼含有促进宝宝大脑发育的物质。但是,怀孕期间应该避免吃一些汞含量较高的鱼,如金枪鱼及三文鱼。可以选择的河鲜、海鲜是虾、扇贝、鲆鱼、蛤、牡蛎、鲇鱼、银鱼等。在选择食用鱼种类的时候,最好轮换种类,保证一周内不重复吃同一种鱼。
夏天如何正确的为孩子驱蚊
夏天为宝宝驱蚊的科学方法
婴幼儿处于生长发育旺盛阶段,皮肤吸收能力较强,呼吸道抵抗能力较弱,所以应避免使用化学驱蚊产品。
挂蚊帐、安纱门纱窗,使用电蚊拍、灭蚊灯等物理方法避蚊,是最有效且无副作用的好办法。
户外活动时,家长可用扇子在宝宝周围轻轻扇风,以驱赶蚊子。
由于蚊虫喜欢颜色艳丽的衣服,比如:鲜黄色衣服易招来小飞虫。所以,家长在为宝宝择衣时,应以浅色衣服为主,这对于防蚊有一定作用。
接下来,还有夏天为宝宝驱蚊的绿色方法,别错过了哦。
夏天为宝宝驱蚊的绿色方法
要多吃蔬菜:蔬菜中有一些含有蚊子不喜欢的气味,如含胡萝卜素的蔬菜及大蒜等有辛辣味的蔬菜,人吃下后,蚊子也会离你远点。
及时涂抹盐水和牙膏:如果被叮咬后及时用盐水、牙膏进行涂抹,可起到及时止痒又没有副作用的效果。
蚊香药片上滴风油精:把用过的失去药力的蚊香药片,轻轻滴上几滴风油精,插上电源,就能达到较强的驱蚊效果,又节约药片。遇上停电还可以把用过的一两片药片,一块点燃,几分钟后,就能起到驱蚊灭蚊的效果。这种方法对小孩子既安全又简单,任何药物对人体多少都有一定的危害性,更不用说小孩子嫩嫩的皮肤了。
最后,再来了解哪些驱蚊方法是不可取的吧。
夏天为宝宝驱蚊的错误方法
驱蚊香囊、驱蚊手链和驱蚊贴:这三种驱蚊产品号称含有天然植物精油。应该说,柠檬草、驱蚊草、香茅草、丁香、薄荷等天然植物及其精油,确实具有一定的趋避昆虫的作用,但如果真的含有天然精油,那价格应该比较高。因此,市面上几元钱的产品绝对不可能是天然的,如果是化学合成精油,对人体通常还是有害的,而且容易发生宝宝皮肤过敏等现象。
电子驱蚊器: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证明电子驱蚊器对害虫或鼠类有驱避的效果。 假使这些产品有效,那从驱蚊原理来说,就必须能够发出超声波,但长时间超大剂量的超声波或可能影响人体健康。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电子驱蚊器“嗡嗡”声简直让人无法入眠。长期处于“嗡嗡”的噪音中,不仅会让人情绪烦躁,还可能产生其他生理不适,这样就更加会影响宝宝的正常休息。
维生素B1喷洒全身:众多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B1并没有神奇的驱蚊效果。当然,维生素B1是水溶性维生素,涂抹或喷洒在皮肤上,对皮肤也不至于造成什么大的危害。
如何选择宝宝驱蚊贴
当下市场上的驱蚊贴种类很多,如何挑选合格的驱蚊贴,为宝宝驱走恼人的蚊虫呢?这里给广大父母一些建议:
1.便宜无好货
一般来说,每片驱蚊贴的单价大约在0.5元左右,低于这个价格就难以买到合格的产品了。
2.正规厂家与商标
选择正规生产商推出的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并注意选择有商标号的产品,没有商标的就是不合法企业的假货。国内市场经常有出自浙江义乌的冒充日韩产品的驱蚊环,大家需要小心鉴别。某些假劣产品处于压缩成本的考虑,使用劣质载体和人工合成的化学药物,这样的产品或对人体有危害,即使有驱蚊作用也是危险重重。
3.外包装
不要去选择没有品牌或没有外包装的产品,这样的产品往往是不安全的。此外,该类产品为避光考虑,外包装都是不透明的。所以,凡是选择透明包装多为假货。
4.印刷
正规厂商的产品与假冒伪劣产品在包装印刷水准上大相径庭。正品印刷色泽纯正,线条流畅;反之,假货的印刷水品往往很粗劣,色彩昏暗,可能有重印或毛边。
5.产品质感
正品上有手感明显的商标痕迹,且质地不油腻;假货则不能保证干爽,会污染使用者的衣服。
健康与美丽孰轻孰重
30岁至50岁的女性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妇科检查的比例不足5%,大多数女性去医院做检查是因为妇科疾病症状已经比较明显,纯粹出于预防目的到医院检查的人很少,即使有,也是单位组织的每年例行体检。
在被调查的女性中,有85%以上的人都曾经有过月经不调、白带异常等症状,但绝大多数人对于自己身体的异常症状根本不予重视,认为没有必要大惊小怪,扛一扛就过去了。至于这些异常症状是如何产生的,能够解释清楚的人更是凤毛麟角。在选择保健品、非处方药品以及治疗方式的时候,广告误导现象十分普遍,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被调查女性都陈述自己喜欢跟着广告走,结果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产品或治疗方式。
随着社会开放,性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但许多女性在性生活中并不重视保护自己。这项调查显示,女性的慢性盆腔炎、人工流产、不孕以及患有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疾病的比例都相当高。
北京中卫女性健康研究院院长武大圣呼吁,女性在关爱自己容貌的同时更应该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掌握一定的预防和保健知识,学会自我辨病;要重视定期体检,防微杜渐,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既能提高防治效果,也可大大降低疾病的死亡率。
早睡和晚睡孰优孰劣
1、社会人格
“云雀”相对于“猫头鹰”来说,更倾向于坚持一个计划并实现它,Bodhizone人类表现与健康机构创始人和医学总监斯科特·维斯表示:“这类人得抑郁症几率较低,并且容易集中精神。”同时,“云雀”自我控制的能力更强,更能够控制欲望。而“猫头鹰”往往是更有趣的人,营养学家潘·皮克表示:“他们更加冲动、外向和有冒险精神,更加富有创造力。”
《学习及个体差异》杂志中的一份研究纸抽,“猫头鹰”与认知能力呈正相关,和学术能力呈负相关;而“云雀”与认知能力呈负相关,学术能力呈正相关。
2、职业发展
“云雀”看起来更倾向于传统的生活方式,而“猫头鹰”更倾向于艺术创作或者创业这样的工作,著名心理学家本·麦克里斯表示。“而且我在现实中也会遇到一些人在晚上的时候特别有创造力。”
而哈里森则提示大多数企业更倾向于“云雀”。“如果一个人是夜猫子,但传统企业都有早上开早会和做未来规划的原则,那么她或他的工作绩效和同事关系可能会有一定的阻碍。”这可能就带来“夜猫子”的低自我认知和生活上整体的不愉快。
而相反的是,“如果一个人是云雀型的,但是试着去加入一种当下取向、风险偏好和夜生活的方式之后,他们也会纠结于疲劳、不适应和时刻保持自己的思想,她或他也会有以上夜猫子一般的感受。”哈里森说。
3、生理方面
“云雀型的人更多有较低的心率,比夜猫子中有呼吸暂停的比率低一半,并且通常更轻。”乔·林奇顿,注册营养师以及畅销书作者表示。而“猫头鹰”通常HDL胆固醇水平较低,但容易打鼾并且应激激素皮质醇的水平较高。
“猫头鹰”通常更容易感到焦虑和失落,有较高的多动症发病率,更容易引起酒精或咖啡因成瘾。潘·皮克透露:“早起的人们更能处理压力并且有更高的生活满意度,更少的物欲。”而“猫头鹰”可以在整天保持精力,但“云雀”一般只能保持到下午。
4、饮食习惯
“早起的人通常会比夜猫子在起床后更迅速吃早餐,而夜猫子则更喜欢吃夜宵。”皮克说:“在晚上八点以后,他们会比早起的人摄入的卡路里高两倍!”但是他们可能不会感到满足,因为瘦素这种激素在晚上水平较低,所以会降低饱腹感。
所以“猫头鹰”容易吃的多,会导致体重管理和肥胖上的问题。长久来看,因为“猫头鹰”通常熬夜,但却又不得不早起工作,容易造成睡眠不足。这可能会导致瘦素和胃饥饿素失调,从而暴饮暴食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品,尤其是精制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