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老人观念需更新孙辈不能这么带

老人观念需更新孙辈不能这么带

退休老人帮忙带孙子孙女是不少家庭的常态,但在这过程中,两代人的育儿观念也不断的产生碰擦,到底孰是孰非常争论的不可开交,甚至升级为家庭矛盾。面对这种现象,我们今天就要来细数老人常犯的育儿错误。

  错误一:宝宝哭闹必须要喂奶

  这种想法太过片面,孩子在哭就一定是饿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一味的给宝宝喂奶,可能会忽略了其他的潜在问题。如果能够掌握他们的吃奶规律,按时喂奶,这样是最好的。

  错误二:不爱吃饭就多吃点零食

  零食的营养远不及正常食物的营养,这种方法只能是治标不治本,找出宝宝不爱吃饭的根本原因才是最关键的。让孩子不加节制的吃零食反而会影响到他们的食欲,如果在吃饭前,他们的小肚子已经饱鼓鼓的了,那么宝宝当然会不愿意再东西了。

  错误三:喝菜汤比喝白开水更好

  在煮菜汤时,菜叶中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为会流入汤水中,这看似是好的,但宝宝身体未必能及时代谢掉这些营养物质,肾脏的工作量是相当的大的。比较小的孩子应该多喝些白开水,润肺清肠,加速新陈代谢。

  错误四:大人吃的饭可以直接给孩子吃

  大人的口味和小朋友比起来要重了许多。虽然宝宝可以吃的食材已经和大人无异,但是在炮制料理时不能一概而论,小朋友吃的东西要做的清淡柔软一点才行。

  错误五:小朋友不能吃的太少

  千万不要拿大人的饮食量要要求孩子,两者的胃容量是没有可比性的。宝宝吃的少,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吃饱,只要他们没觉得饿就好,如果一直喂他们强迫他们吃,可能引起积食、胃痛胃胀等现象,反而对健康不利。

你家的老人适合当隔代家长吗

哪些老人适合担当“隔代家长”

1.身体健康,精力较好,心态年轻,乐于养育孙子女。

2.心理健康,情绪稳定,没有精神障碍或人格偏差。

3.家庭和个人卫生习惯良好,没有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

4.了解儿童的饮食营养和生活护理等常识。

5.性格开朗,人际交往能力强,不固执偏颇,对孩子有耐心。

6.喜欢户外活动,常带孩子外出,去认识周围的世界。

7.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能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

8.待孩子慈爱宽容,但不纵容、不溺爱,善于引导教育。

9.能细心观察孩子的身心变化,及时与孩子的父母交流沟通。

10.愿意并善于吸收新知识、新观念,以现代化的方式抚育孩子。

“隔代家长”带孩子的十一项提醒

1、不要因为怕危险就不让孩子爬来爬去,把孩子限制在床上或小车里,只要注意保护就不会出事。

2、不要老抱着孩子,要让孩子多与大自然接触,多做户外活动,每天至少1小时。

3、不要包办代替,孩子能做的事情尽量让他自己动手。

4、如果两代人观念上发生冲突,要多进行沟通,不要各自固执己见。老人可以多阅读一些现代育儿书刊,多接触一些新的育儿理念与方法,提高自己科学育儿的水平。

5、平时多沟通,多交流育儿经验,也能弥补“隔代教育”的不足。

6、不要因为自己当年没有满足儿女的需求就以补偿心理来养育孙辈。

7、孩子父母限制孩子的事情,长辈不要越俎代庖,尽量与孩子的父母保持一致。

8、避免纵容孩子养成贪吃零食的习惯。零食,该怎么给孩子吃

9、孩子口味应该比较清淡,避免以自己的口味做饭,让孩子吃得过咸。

10、不要总给孩子穿过多的衣服,这样会影响孩子的运动能力和抵抗力。

11、不要买东西讨好孩子,否则日久易养成孩子和大人讨价还价,撒泼打滚的坏毛病。

8个健康观念需要“更新换代”

你知道吗?不仅手机、电器、家居用品需要定期更换,健康观念也要及时“更新换代”。别再执着于过去的生活观念,及时了解新的研究和发现,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理性、健康地生活。

旧观念一:吃彩虹色食物能防癌

美国权威机构曾建议,让餐桌上的颜色丰富起来有助于防癌,应适当多吃富含番茄红素的红色食物,比如西红柿;富含花青素的蓝紫色浆果,比如蓝莓、桑葚、葡萄;富含β-胡萝卜素的橙色食物,比如胡萝卜、南瓜。

新观念:白色食物防癌更好

最新研究发现,在彩虹色食物之外,人们忽略了一种食物。实验证明,白色食物也有很好的防癌作用。如洋葱、大蒜富含硒,能起到抑制恶性肿瘤的作用,对预防胃癌、结直肠癌效果最好,但不宜吃太多,否则容易引起腹胀;菜花、卷心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含硫甙类活性物质,降解后有很好的防癌、抗衰老作用,经常食用可降低胃癌、食管癌、肺癌的发病风险。

旧观念二:瘦肉是补铁最佳来源

多年来,美国权威机构一直认为,牛肉等红肉是铁元素的最佳来源。但多项研究表明,红肉中的血红素铁可能增加患心脏病和结肠癌的风险。

新观念:“绿色铁”最健康

美国专家指出,深色绿叶蔬菜、豆类、干果等食物也是铁的优质来源,但植物中的铁人体吸收率较低,维生素C能促进铁吸收。西红柿富含维生素C和番茄红素,可以将西红柿与富含铁的木耳、海带、芹菜等蔬菜一起烹调,更利于补铁。饭后吃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也有类似作用。雅圣灵芝认为,出于生理特点的考虑,女性经期会流失体内一部分铁,所以最好适量吃肉补铁,同时搭配蔬菜补铁。

旧观念三:避免吃加工食品

层出不穷的负面报道,让人们对加工食品望而却步。比如,美英等国调查发现,加工食品多是“含盐大户”,不利于心脑血管健康;台湾研究发现,加工食品中往往添加色素、防腐剂、香料等。

新观念:有些加工食品可以买

虽然加工食品有种种不是,但关键看你怎么挑选。美国专家指出,全麦面包、蔬菜挂面、苏打饼干等加工食品,含盐、油都不高,值得购买。加工食品种类丰富,究竟哪些好、哪些不好,需要消费者通过阅读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来鉴别,结合自身情况来选择购买,总热量、脂肪含量、含盐量、含糖量等,都是常用的判断标准,比如需要控制体重的人群就要选择总热量低的加工食品。一般来说,配料表越简短,加工工艺越简单,也相对更健康。

旧观念四:热身就是做伸展运动

从小我们就被体育老师教导,运动前要做伸展运动,可以防止运动损伤。但美国最新研究发现,仅靠单一的扩胸、抬腿、绕手腕等伸展运动不足以预防运动损伤。

新观念:热身先做全身运动

美国温斯顿塞勒姆州立大学林恩·米勒博士指出,热身时应先做全身运动,慢跑是最好的方式,还可以在原地做有节奏的单腿跳、双腿跳,待体温上升后再进行专项准备活动,比如踢足球前做深蹲起、踝关节绕环,并进行颠球、传接球练习;打篮球前活动肩关节、腰部、下肢、手腕等,并做运球、投篮练习。雅圣灵芝认为,热身以5~10分钟为宜,感觉身体发热、微微出汗、有点气喘即可。夏天身体易进入兴奋状态,可减少热身时间,冬天则相应延长。

旧观念五:蹲着对膝盖不好

研究表明,平躺时膝盖的负重几乎是零,站起来和平地走路时负重是体重的1~2倍,而蹲和跪是8倍。因此有专家建议,为保护膝盖最好少下蹲。

新观念:下蹲练习好处多

研究指出,下蹲运动有以下好处: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及神经功能,改善心脑血管功能,延缓关节老化,可以预防和辅助治疗痔疮、前列腺炎、肾结石等疾病。高崇玄指出,久坐办公室的年轻人非常适合简单方便的下蹲运动,每次下蹲停顿2~3秒,每次做1~2分钟即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病的老年人不宜做下蹲练习,身体状态佳的老年人可以做,但要牢记:不能深蹲、下蹲速度不能太快、一次最多做10个、一天别超30个。

旧观念六:饭后马上刷牙

美国口腔医生指出,饭后10分钟内,口腔里的酸度达到高峰,酸性物质会侵蚀牙齿表面的珐琅质,造成蛀牙。因此,饭后立刻刷牙,可有效降低蛀牙几率。然而,这个原则也有例外的时候。

新观念:吃酸后半小时再刷

美国口腔科学会主席霍华德·甘博教授表示,吃酸性食物后,牙齿表面的牙釉质软化,此时刷牙会破坏牙釉质。雅圣灵芝养生专家建议,吃了比较酸的食物后,最好先用清水漱口,待半小时后口中酸味变淡再刷牙。总之,饭后刷牙不必过于着急,饭后立即漱口也可优化口腔环境。

旧观念七:衣物都用凉水洗

用凉水洗衣物简单易行,是人们千百年来养成的习惯。然而,研究表明,凉水洗衣物不能有效清除细菌、真菌、尘螨等损害健康的物质。

新观念:贴身衣物用热水洗

美国专家建议,袜子、内衣、浴巾、床单等贴身衣物是细菌、真菌、尘螨大量滋生的地方,最好用45℃~66℃热水洗15~20分钟,洗后及时烘干或在太阳下晾晒,才能达到最佳杀菌效果。需要提醒的是,许多人喜欢洗前浸泡衣物,但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降低衣物寿命和清洁剂功效,以10~15分钟为宜。

旧观念八:一双运动鞋穿到坏

运动鞋穿着舒适,日常活动、体育运动时都能穿,因此很多人无论上班还是休息都穿运动鞋,不少人习惯把一双运动鞋穿到坏为止。

新观念:多买几双换着穿

在专家看来,一双运动鞋穿到坏极易造成运动损伤和真菌繁殖,导致脚癣、皮炎、湿疹等疾病。卢森堡研究发现,有几双跑步鞋的跑步者,其受伤风险降低39%。雅圣灵芝养生专家建议,喜欢穿运动鞋的人应至少准备两双运动鞋,每周替换一次。如果喜欢某项运动,还要添置一双专项运动鞋,比如篮球鞋、足球鞋等。此外,最好养成一回家就换拖鞋的习惯,并把穿了一天的鞋放在通风处晾干。

老人带小孙儿的利弊分析

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下略)该不该给儿女带孩子,许多人的观点是不同的。

有人认为,老人辛辛苦苦把儿女抚养长大,操劳了一辈子,该享受一下悠闲自在的晚年生活了,再给老人增加负担,再把孙子孙女推给他们抚养,实在有些于心不忍。

也有的人认为,老人晚年最怕的就是孤独寂寞,有个小孙儿在身边,是老人生活最大的快乐和安慰。

祖父母帮助儿女带孩子的前提好处有三:

第一,现在的年轻父母大多工作繁忙,孩子照料问题是他们的一块心病,有了祖父母的帮助,可以减轻年轻父母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更加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

第二,俗话说“隔辈亲”,老人大多喜爱孩子,自己的孙子孙女更是疼爱有加,“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能给老人的晚年生活增加更多的乐趣。

第三,老人带孩子有一定的经验,往往也比年轻父母更有耐心。对孩子来说,如果父母工作太忙,孩子就只能从祖父母那里得到更多的家庭的温暖和快乐,这时祖父母的作用就更为重要。

但在祖父母帮助儿女带孩子的问题上,有些现象也是应该引起注意的。

首先,很多祖父母由于过分疼爱孙辈,更容易出现溺爱的现象,往往在教育观念和方法上与儿女发生分歧,对孩子的教育产生不良影响;

第二,现在的一些年轻家长,由于担心爷爷奶奶对宝宝过度宠爱,会使宝宝任性而不听管教,尤其是儿媳妇与婆婆之间,在宝宝的教育问题上可能产生许多分歧,因此就排斥爷爷奶奶对宝宝的照料,甚至不愿意让孩子和爷爷奶奶在一起;

第三,有些父母把孩子往爷爷奶奶家一送,就只顾忙自己的工作,除了给钱,对孩子很少关心过问。

隔代教育的弊端

1、过分溺爱宝宝,阻碍宝宝自我成长

祖辈在年轻的时候,因为生活和工作条件的限制,对子女可能没有能够很好地照顾,他们很容易产生一种补偿心理,把对子女的爱以及对孙辈的爱全部集中到孙辈的身上,对宝宝疼爱有加,过分关注,以至于事事代劳,处处迁就宝宝,导致宝宝出现任性、依赖性强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问题。

2、引发家庭矛盾,导致亲子隔阂

宝宝出生的前几年,父母对他的影响至关重要。毕竟,对宝宝来说,父母是他最重要的亲人。如果父母不能陪伴在他的身边,他就很容易产生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在他内心深处留下阴影。另外,宝宝从小就跟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习惯了接受他们的袒护与迁就,也可能养成一些父母看不惯的行为习惯,当父母在某个时间段内接管宝宝,或者从祖辈手里完全将宝宝接管过来时,他们可能就会急于去扭转宝宝的这些所谓的问题行为,父母和宝宝之间就极容易出现对立情绪。这种对立情绪会让宝宝更加疏远父母,退缩到祖辈的身边。于是祖辈和父辈之间就很容易因为宝宝的教育问题引发家庭矛盾。如果祖辈再出面阻扰父辈“教训”孙辈,这种矛盾就会进一步激发。

3、抱持老观念不放,妨碍宝宝个性发展

许多祖辈教育理念比较落后,对宝宝心理发展的特点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就可能限制宝宝的各种探索活动,给他提出一些与他的年龄不相适应的要求,无形中给他一些捆绑,导致他缺乏开创精神。加上不少老人知识老化,思想相对比较僵化,看待事物比较死板,容易固守尘封,采取过于传统的方式来教育宝宝,那么,他们落后的教育模式就会影响宝宝接受新知识的速度,导致宝宝缺乏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的意识。当然,也有不少祖辈因为文化程度不高,思想相对比较陈旧,他们还可能在无意识间传递给宝宝一些跟不上时代潮流的封建糟粕,约束宝宝的思维,妨碍宝宝个性发展。

隔代教育的利弊

· 隔代教育的益处

1.老人有足够的时间照顾孩子

祖辈家长有大把时间和精力,能全身心地照顾孩子的生活与学习,使其身体和心灵都能茁壮成长。

2.老人的心态更平和

祖辈家长有较为丰富的生活经历,他们的心态相对比较平和,处世经验比较丰富。所以,在处理儿童的问题时,能够更加理智、淡定,使儿童在一种更优秀的状态下成长。

3.拥有丰富的育儿经验

爷爷奶奶曾经也当过父母,已经成功地养育了一代人,在抚养和教育孩子方面经验丰厚。丰富的实践经验,使得他们对孩子各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更准确,这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

4.为年轻父母解决后顾之忧

祖辈家长对孙辈满满的爱,这些爱为宝宝提供了最好的心理支持和安全感,祖辈帮助教养可以使得父母无后顾之忧,全心全意工作。

5.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

祖辈家长身上保留着传统的中华文化和美德,所以他们能够更好地将传统文化传承给孙辈。隔代教育让孩子既能获得先进文化的教育成果,也能很好地继承到传统文化和优良美德。

6.增加祖孙辈的亲密感

这种隔代教育能够给祖孙辈有更多的相处时间,使得祖孙二人更好地交流情感。

7.填补孩子的亲情缺失

对于单亲家庭而言,由老人介入孩子的教育,不仅能弥补孩子母爱或父爱的空白,还能为其提供性别模仿的对象,使得孩子能更加健康地成长。

· 隔代教育的弊端

1.过分溺爱,阻碍成长

隔代教育下,长辈通常存有补偿心态,会将子女当年没有得到的疼爱“变本加厉”的给孙子孙女。祖辈家长对孩子的过分疼爱与关注,使得孩子丧失很多的成长机会,难以发展出独立的人格。

2.剥夺互动,缺少情感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隔代教育中,虽然有祖辈的爱与呵护,但是也会剥夺孩子很多与父母亲互动的机会。

3.引发矛盾,导致隔阂

在这种教育中,孩子通常会被祖辈父母纵容、溺爱,继而养成了许多生活恶习。于是,在与父母相处时,父母与孩子间往往有矛盾,孩子容易出现对立情绪。这种对立情绪会不利于亲子之间维持良好的情感,在有冲突时,孩子往往会退缩到祖辈家长身边。长此以往,难免会造成祖父母因为教育孩子理念不同引起家庭矛盾。

4.理念落后,妨碍发展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毕竟年老,教育理念跟不上时代潮流,不利于孩子心理发展。在教养孩子的时候,祖辈家长会不当地限制孩子的各种探索活动或对孩子作出不当的要求,以致孩子不能发展出完整人格。

5.年龄过大,压力倍增

祖辈家长年龄偏大,精力和身体状况都不尽如人意。在教养孩子的时候,难以满足孩子的需求。而反之,孩子接受新鲜事物很快,随着年纪逐渐长大,自主性和探索性随之增强,祖辈家长便难以应对,不免要承受额外的心理压力和负担。

隔代教育的弊端有哪些

隔代教育的弊端

一:过分溺爱宝宝,阻碍宝宝自我成长

祖辈在年轻的时候,因为生活和工作条件的限制,对子女可能没有能够很好地照顾,他们很容易产生一种补偿心理,把对子女的爱以及对孙辈的爱全部集中到孙辈的身上,对宝宝疼爱有加,过分关注,以至于事事代劳,处处迁就宝宝,导致宝宝出现任性、依赖性强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问题。

二:引发家庭矛盾,导致亲子隔阂

宝宝出生的前几年,父母对他的影响至关重要。毕竟,对宝宝来说,父母是他最重要的亲人。如果父母不能陪伴在他的身边,他就很容易产生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在他内心深处留下阴影。再者,宝宝从小就跟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习惯了接受他们的袒护与迁就,也可能养成一些父母看不惯的行为习惯,当父母在某个时间段内接管宝宝,或者从祖辈手里完全将宝宝接管过来时,他们可能就会急于去扭转宝宝的这些所谓的问题行为,父母和宝宝之间就极容易出现对立情绪。这种对立情绪会让宝宝更加疏远父母,退缩到祖辈的身边。于是祖辈和父辈之间就很容易因为宝宝的教育问题引发家庭矛盾。如果祖辈再出面阻扰父辈“教训”孙辈,这种矛盾就会进一步激发。

三:抱持老观念不放,妨碍宝宝个性发展

许多祖辈教育理念比较落后,对宝宝心理发展的特点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就可能限制宝宝的各种探索活动,给他提出一些与他的年龄不相适应的要求,无形中给他一些捆绑,导致他缺乏开创精神。加上不少老人知识老化,思想相对比较僵化,看待事物比较死板,容易固守尘封,采取过于传统的方式来教育宝宝,那么,他们落后的教育模式就会影响宝宝接受新知识的速度,导致宝宝缺乏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的意识。当然,也有不少祖辈因为文化程度不高,思想相对比较陈旧,他们还可能在无意识间传递给宝宝一些跟不上时代潮流的封建糟粕,约束宝宝的思维,妨碍宝宝个性发展。

四:增加祖辈负担和压力

从生命周期和学习能力来讲,祖辈与孙辈是朝阳与夕阳的关系。祖辈如挂在西边的夕阳,虽有光亮,但不免有落下去的危险;孙辈就如初升的太阳,越升越高。祖辈抚养孙辈时,刚开始孩子的需求不多时,或许还可以满足他的需求,但随着孙辈年龄的增长,知识面的扩展,探索能力的提高和自主性的增强,他的需求越来越多,心理变化会越来越复杂。要解决这些问题,这对于身体机能逐渐下降的祖辈来说是强人所难或难以为继的。同时,这也给祖辈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如果将孙辈照顾的很好,能使其健健康康的成长,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但如果在其监管的过程中,孙辈出现了什么问题,他们是难以向子女交代的。而且,这又会引发许多新的矛盾和冲突。

老人观念需更新孙辈不能这么带

错误一:宝宝哭闹必须要喂奶

这种想法太过片面,孩子在哭就一定是饿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一味的给宝宝喂奶,可能会忽略了其他的潜在问题。如果能够掌握他们的吃奶规律,按时喂奶,这样是最好的。

错误二:不爱吃饭就多吃点零食

零食的营养远不及正常食物的营养,这种方法只能是治标不治本,找出宝宝不爱吃饭的根本原因才是最关键的。让孩子不加节制的吃零食反而会影响到他们的食欲,如果在吃饭前,他们的小肚子已经饱鼓鼓的了,那么宝宝当然会不愿意再东西了。

错误三:喝菜汤比喝白开水更好

在煮菜汤时,菜叶中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为会流入汤水中,这看似是好的,但宝宝身体未必能及时代谢掉这些营养物质,肾脏的工作量是相当的大的。比较小的孩子应该多喝些白开水,润肺清肠,加速新陈代谢。

错误四:大人吃的饭可以直接给孩子吃

大人的口味和小朋友比起来要重了许多。虽然宝宝可以吃的食材已经和大人无异,但是在炮制料理时不能一概而论,小朋友吃的东西要做的清淡柔软一点才行。

错误五:小朋友不能吃的太少

千万不要拿大人的饮食量要要求孩子,两者的胃容量是没有可比性的。宝宝吃的少,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吃饱,只要他们没觉得饿就好,如果一直喂他们强迫他们吃,可能引起积食、胃痛胃胀等现象,反而对健康不利。

为什么老年人爱看少儿节目

一、寄托对祖国未来的希望

从少儿节目中经常能看到天真活泼、有朝气和想象力的下一代。通过观看儿童节目,使老年人感到过去艰苦奋斗,努力开创的事业,如今有了接班人,未来有了寄托,从而充满希望,更加促使自己关心教育下一代,为国家培养建设人才。

二、找回失落的童真以及童趣

老年人的退休生活非常单调,想做很多事情却也常常感受到力不从心。经常看看优秀少儿节目,从小朋友身上找回失落的童真以及童趣,能横扫老年人的暮气,增加活力。轻松愉快的少几文艺晚会,生动活泼的动画片,能唤起老人的童心,回忆起青少年时期纪念性的往事,忆起自己朝气蓬勃的青少年时期。这种散淡平和的忆旧心态,对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也是大有益处。不仅使自己精神振奋。还可以借此向后辈们进行人生观教育。

三、加强沟通,增进感情

与孙辈共同看少儿节目是很有趣的一项活动。有时,小孙孙提出的问题,需要自己读书看报,生智开慧才能回答。这样就可促使老人不断学习,开动脑力,延缓衰老。,扩大知识面,使生活更加充实。同时,也能够减少祖孙之间的代沟,增强祖孙之间的沟通,在浓浓的亲情之中享受天伦之乐,促进家庭生活的和谐。

一些儿童电影、儿童现场演出的节目等等,都非常适合老年人观看。同时,我们也可以鼓励老年人去参加一些适当,健康的综艺节目,这样,更容易让老年人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当老人带孩子你该如何全身而退

如今,三代同堂的家庭大多保持着四位老人、一对小夫妻和四个孩子。老人对于孙辈当然是宠爱都来不及,但是,这样的心态就给家长的早期教育带来了麻烦。无法过分的指责老人,又不能以自己的方式教育孩子,不少小夫妻显得左右为难。

  三种常见的带娃老人

  1.宠爱过度,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将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大包大揽。这种老人往往带出懒惰自私、无法独立的孩子。

  2.包庇过度,这类老人就是孩子的避风港,他们看不得孙子哭鼻子,很容易心软,能原谅他们的所有错误。这类老人往往带出投机取巧的孩子。

  3.干涉过度,这类老人对教育孙辈有自己的一套观念,常常和自己的子女唱反调。这类老人往往带出无法无天的孩子。

  将孩子交给老人前,你该如何做准备?

  ·加强和老人的沟通,尽量在教育孩子方面保持意见一致,不要让孩子有投机取巧的机会。

  ·及时向老人灌输先进的育儿知识。老一辈的某些育儿经验可能已经过时,无法将孩子引向正确的发展道路,这时候,家长们要及时的更新老人家的观念,也可帮他们报名一些培训课程,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先进的育儿理念。

  ·把握育儿的主导权。孩子的父母毕竟是自己,老一辈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况且上了年纪的人精力有限,带小朋友多多少少会有些吃力,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更多的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

  最后需要提醒各位的是,老人家始终是家庭的重要成员,即便因为带小孩的事情发生了不愉快,家长们也不要过多的责备老人。他们的关爱毋容置疑,只是暂时用错了方式。

让隔代教育成为特色教育

校长刘桂平语重心长地说:“现在,在我们学生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学生都是由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是姥姥、姥爷照看的,有的甚至从小就是老人带大的,这种“隔代教育”下的孩子往往太依靠大人,自理能力明显很差,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这种现象目前在各个学校都很普遍,也希望你们媒体好好呼吁一下,让孩子们得到更为现代化的家庭教育……”

镜头对比———

镜头一:2005年2月底的一天,记者曾在新城广场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在爸爸的带领下放风筝,在随着风筝追跑时,小男孩不小心摔倒了,眼里含着泪想向几步之外的爸爸求救,但年轻的爸爸笑着大声地对儿子说:没事,站起来就好了!小男孩破涕而笑,自己爬了起来,似乎就像没摔过一样高兴。

镜头二:2005年3月11日中午近12时,西安市建国门外,雪花漫天飘扬,一位60多岁的老先生刚从学校门口接到放学的孙子,爷爷打着一把蓝格格伞,努力把孙子往伞下拉,生怕雪花落到孙子脸上把他冻着,两人一同向建西街方向走,孙子看起来也就10岁左右,一边走嘴里还一边吃着小零食。正走着,孙子的球鞋带松了,在脚下拖着,爷爷马上把孙子叫住,把伞递给孙子,吃力地弯下腰,给孙子把鞋带系好。

数据显示———

据有关资料显示,去年,为配合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展开,相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作了一项关于中国“隔代教育”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北京,有70%左右的孩子接受着“隔代教育”,而在上海,目前0—6岁的孩子中有50-60%由祖辈教育,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则占到总数的一半。虽然西安孩子目前的“隔代教育”情况记者尚无准确数字,但据以上调查结果:全国有近五成孩子接受着“隔代教育”,也就是说,中国有一半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长大的。

同时,相关专家还发现一个规律,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祖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隔代教育”不仅在目前的现实生活中极为普遍,而且还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记者调查———

到底“隔代教育”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为子孙不辞辛苦的爷爷奶奶辈家长和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他们又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观点一:长远看“隔代教育”弊大于利

家住育才路的张惠女士认为“孩子最好由爸爸妈妈自己带,毕竟年轻父母的思维观念更新些,能随时把一些新的教育理念灌输给孩子。老人带孩子虽然年轻父母亲是省了心,但相比年轻人而言,老年人在带孩子时,大多比较溺爱孙子、孙女,很容易顺着孩子的心愿,甚至经常会“帮助”孩子,本来孩子可以自己做的事,老人常常代劳,时间长了孩子会形成对大人很强的依赖心理。”

而且,老人带孩子毕竟也只是年轻人带孩子的一个过渡时期,到一定时候,孩子还要由自己的父母亲来带,如果一旦孩子已经习惯了爷爷、奶奶的教育方式,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父母亲的另一种教育方式,很容易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从短时间内看,老年人带孩子的确让年轻父母轻松了很多,但从孩子的长远来看,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提起带孙子,家住小寨的杨淑芳老人则有自己的看法。因为儿子和儿媳妇工作忙,她曾经把孙子带到了上三年级,但后来她主动给儿子提出来不再带孙子了。“其实我不是不想带,我也想给儿子、儿媳分担一点困难,不愿再带孩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我的文化水平太低,经常没办法给孙子辅导功课,有时孩子在写作业时遇到弄不明白的题问我,可我也只有几十年前的初中文化水平,哪能看明白现在孩子的作业。如果他爸妈在跟前,肯定会给孩子解释得明明白白。”

杨淑芳老人说,后来她主动给儿子提出建议,让他们夫妻俩哪怕苦点累点自己带孩子,如果太忙了她帮忙。儿子、儿媳也很理解并欣然接受了母亲的建议,中午把儿子交由托管班带,晚上他们自己带。“现在很多带孩子的老人都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的情况,一般老人们观念较为滞后,在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上,往往都沿用的是几十年来形成的旧观念、旧方式,的确不利于孩子成长,我建议年轻家长尽量自己带孩子。”

观点二:不能全盘否定“隔代教育”

杨女士是西安市东郊一所中学的老师,她通过自己孩子的事例谈了她对“隔代教育”的看法:“任何事都不能走极端,‘隔代教育’也不能全盘否定,要客观地看到老人带孩子的好处和优势所在。”杨女士说,她和爱人工作都比较忙,从儿子上学到现在6年中,主要是由孩子的爷爷、奶奶带的,两位老人都是退休教师,从事教育工作30多年,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在抚养和教育孩子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比年轻人更会带孩子。现在,两位老人不仅照顾着孩子的起居饮食、辅导功课,还教孩子写毛笔字。

“当然,有时老人的教育方式和观念也和现在社会存在差距,但只要我们和老人沟通,他们也很能理解,并听取我们的建议。”

观点三:让“隔代教育”成“特色教育”

长安区从事教育工作30多年的小学高级教师郭世忠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让老人带孩子也是年轻家长的无奈,但也给老年人增添了一份乐趣。从目前的现实来看,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的改变,虽然老人的“隔代教育”有其弊病,但相对于年轻父母来说,老人有着较多的育儿经验和耐心,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只要注意更新教育观念和方法,肯定会取得父母轻松、孩子有长进的“双赢”效果。但老人的文化素质等不是短时间内能弥补的,只能在老人带孩子的情况下,父母尽量和孩子多交流、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和思想,和老人多交换育儿经验,也能弥补“隔代教育”的不足。

“毕竟很多老年人文化层次不高,可以考虑由相关部门开设一些“‘隔代教育培训班’给老年人教一些现代化的教育方法,让‘隔代教育’成为一种中国特色,实现‘三代同赢’的现代化家庭教育模式。”

老师看法———

“隔代教育”易让孩子“养尊处优”

建国路小学的刘桂平校长说,在我们学校,这种“隔代教育”下的学生已经占到了全校学生的1/3多,这些学生经常过于依赖爷爷、奶奶,经常看见这些孩子在老人来接送时,把自己的书包、衣服等物品统统甩给老人,自己空着手,根本不关心爷爷、奶奶累与否,“老人们常常因为心疼孙子、孙女,常常替孩子做很多事,但尽管他们做了,很多孩子却会认为这是家长们应该给自己提供的义务,反而更助长了他们养尊处优的心态。”

相关推荐

老年人保健之精神健康

歌词里唱到,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精神,精神是人生很重要的一项。对于老年人来说,精神的体现直接反映了老年人保健的效果,我们会对有些老人说您老人家精气神真好,精气神好,就从侧面反映了他的心理和身体的健康状况,其实还有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与晚辈之间的精神交流。 其一,乐于“会话交往”。许多老人把大家在一块儿说话比作“精神会餐”,加入这种“会 餐”关键要“乐于”,抱有“人老话语多,不嫌其罗嗦”的态度。至于会话内容,则因人因 时因地而异。老人感兴趣知道什么,你又拥有什么,那就是最好的话题。 其二,坚持“鸿雁交往”。我

宝宝看护注意事项

1、如果是老人家来照看宝宝的话,爸爸妈妈有些问题要提早跟老人沟通好。一般老人们对于孙子辈的晚辈会格外的疼爱,甚至可以说是溺爱,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父母们在找爷爷奶奶照看孩子的时间,应该跟长辈沟通好,不可以过分娇惯孩子。 2、早期教育不等于智力开发,宝宝年纪还小,看护过程中不要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把教育片面理解为传授书本知识,把智力开发等同于提前进行读、写、算等技能训练,这些观念都是错误的。爸妈可以通过一些方式让宝宝的视、听、嗅、触等感觉更灵敏让宝宝自己体验生活、接受不同的刺激、让他自己作决定,对宝宝

老人孩子利弊见分晓

优点一:经验丰富 长辈们将我们养大,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有他们帮忙孩子,年轻的父母们遇上丁点小事就不会显得手忙脚乱了。所以隔代孩子在许多时候也是一件好事情。正是因为老人家丰富的生活经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伤害,什么时候要及时换添衣服,什么东西不能乱吃,他们就像有一双隐形的眼睛,能看到一些潜在的危险,做到提前避开,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多了一层保障。 优点二:性格温和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级别的人,早已没了年青人性子的火暴脾气,不会动不动就对孩子大呼小叫,基本上也不会对孩子动手动脚。遇

想让老人好娃必须规避这些行为

家里有了孩子以后,家庭矛盾激增,尤其是婆媳之间的矛盾。这都是因为两代人孩子的观念不同,老一辈人有他们的经验,年轻父母会从书本上学习更科学的知识。其实现实生活中,有不少老人在家孩子,一些老思想确实应当摒弃掉,以免犯错误。 1.让孩子吃太饱 老人家总是想要孩子们再吃点,再吃点,老是觉得自己孙子吃不饱,其实这是因为他们那一代人是艰苦日子过过来的,是饿过肚子的。但是现在孩子条件都好了,只有吃的撑的,没有吃不饱的,吃太多对于孩子的胃肠道来说都是负担,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 2.总是穿的太多 老人家体质较弱,代谢较

宝宝看护注意事项

宝宝的看护是颇有讲究的,除了要注意方式方法之外,还要尊重宝宝自己的愿望。另外,如果是长辈,比如爷爷奶奶来看护宝宝的话,为了避免长辈溺爱孙子,爸爸妈妈应该提前和老人家共同好教育理念。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宝宝看护注意事项具体有哪些! 1、如果是老人家来照看宝宝的话,爸爸妈妈有些问题要提早跟老人沟通好。一般老人们对于孙子辈的晚辈会格外的疼爱,甚至可以说是溺爱,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父母们在找爷爷奶奶照看孩子的时间,应该跟长辈沟通好,不可以过分娇惯孩子。 2、早期教育不等于智力开发,宝宝年纪还小,看护过

老人如何缓解孤独?

老人如何缓解孤独? 1、子女应尽自己赡养、孝顺老人的责任,身在外地时更要多加关心,从而让老人享受到儿孙绕膝、晚辈嘘寒问暖的天伦之乐,而不至产生被冷落、被遗弃的感觉。 2、树立敬老、爱老的社会新风,让他们感受到整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例如逢年过节组织对孤寡老人的慰问、服务等。 3、支持丧偶老人再婚,子女对老人再好,有些感情却是子女无法替代的,老人的某些感情要,是当子女的也满足不了的。因此,对于丧偶老人,子女应该热心当“红娘”,成全他们的。 4、常与老人谈心,老人整日在家,活动范围小,又年老、体弱多病,加上对

孤寡老人晚年怎样生活

1、经济来源有保障 中国有句俗语,养儿防老,儿子曾经是中国老一辈养老的唯一依靠。如今社会发展,老年人的生活有了另外的保障,那就是养老保险。养老保险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养。养老保险可以为老人的老年生活提供经济来源,经济独立可以让老年人生活得更自由、更快乐。养老保险可以帮助减轻子女的负担,让老年人不再是子女的拖累,老年人可以挺直腰板靠自己的养老金生活。如果自己有闲钱,就看美景、享美食,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充分享受社会回馈给老年人的美好生活,弥补年轻时的缺失,找回失去的自我。 2、教养子

隔代教育的坏处

1:隔代教育容易让小孩学不到什么知识,由于老人们的思想观念过于陈旧,祖辈的世界观形成于几十年之前,受教育的程度低,知识面窄,其中不少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水平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由于一些祖辈家长因文化低、思想旧,无意识地给孩子传授不少封建迷信的东西,无法给小孩来一些新知识。 2:容易对孩子形成溺爱,小孩想要什么玩具,什么芭比娃娃,机器人,电动汽车等都会买给小孩,使小孩过于“自我中心”,影响自我意识的发展,形成自私、任性的不良性格,凡是孩子要的,定会想方设法满足;一切包办代替,吃饭、穿衣,哪怕最容易的事都不要孩

养生经典语录 姜昆的五个字:“笑、俏、唠、跳、掉”

著名相声演员姜昆,有一套自己独特的养生之道,概括起来就是五个大字:笑、俏、唠、跳、掉。 笑:乐观,没乐都要找乐。 俏:穿了一辈子中山服,到老了换换衣服,穿穿球鞋,往年轻里打扮,更主要的是心理上要年轻,做到“老来俏”。 唠:经常和别人聊天,不能觉得自己老了,一天到晚老闷着。自己心里有事,通过聊天说出来。听别人说话,了解新鲜信息,让生活充满情趣。 跳:运动。一定得有一项运动伴随自己,要上瘾,要专心,日久天长,效果不言而喻。 掉:要自我掉价,这条最重要。过去你是领导,现在不是了。看着你培养的年轻人坐在主席台上,

隔代教育的好处

1、老人有着更加平和的心态 现代生活压力导致年轻父母一代生存压力大,容易将工作当中那种紧张的情绪回家,造成不和谐的家庭氛围,给宝宝过多的心理压力,对宝宝健康成长没有帮助。但是,祖辈们已经脱离那种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他们的心态相对比较平和,加上老年人具有儿童似的心理,这就使得他们特别喜欢宝宝,也更容易融入小宝宝们的游戏,跟宝宝建立比较融洽的关系,为他们实施正确的教育提供了非常轻松和谐的心理基础。 2、拥有更为丰富的生活经验 祖辈在抚养和教育宝宝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对宝宝各阶段的发展特点也了解得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