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带你正确认识甲型肝炎

带你正确认识甲型肝炎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起病,有畏寒、发热、食欲减退、恶心、疲乏、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部分病例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病例较常见,一般不转为慢性和病原携带状态。

甲型肝炎传染源通常是急性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病人自潜伏末期至发病后10天传染性最大,粪-口途径是其主要传播途径,水、食物是爆发性的主查方式,日常生活接触是散发病例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报道甲型肝炎亦可通过血液传播和垂直传播(国外医学流传分册1994),尚待进一步研究。

甲型肝炎在流行地区多见于6个月龄后幼儿,随着年龄增长,易感性逐渐下降,所以甲型肝炎在成人中较少见。本病在临床上分为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淤胆型与重症型四个类型,病程为2-4个月。

本病的诊断依据患者有明显的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尿黄等前驱症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及检查ALT、抗-HAV,一般情况可明确诊断。

治疗原则以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药物,避免饮酒、疲劳和使用损肝药物。

甲型肝炎病毒(HAV)

HAV是小核糖核酸病毒(Picornavirus)科的一员,1981年归类为肠道病毒属72型,最近由于它在许多方面的特征与肠道病毒有所不同而归入嗜肝RNA病毒(Heparnavirus)科。

直径27-32nm,无包膜,球形,由32个壳粒组成20面体对称核衣壳,内含单股RNA,由7500个核苷酸组成。抵抗力较强,能耐受60℃1小时,10-12小时部分灭活;100℃1分钟全部灭活;紫外线(1.1瓦,0.9cm深)1分钟,余氯10-15ppm30分钟,3%福尔马林5分钟均可灭活。70%酒精25℃3分钟可部分灭活。

实验动物狨猴及黑猩猩皆易感,且可传代。在多种人或猴细胞株中可以生长、复制和传代。在细胞培养中HAV生长缓慢,接种后约需4周才可检出抗原。在细胞培养中HAV不引起细胞病变,也不导致宿主细胞的溶解与死亡。

在体内,HAV主要在肝细胞的胞浆内复制,通过胆汁从粪便中排出,只有1个血清型和1个抗原抗体系统。IgM型抗体仅存在与起病后3-6个月之内,IgG型抗体则可保存多年。

甲型肝炎患者唾液传染吗

甲型肝炎患者唾液传染吗?回答是肯定的,甲型肝炎患者的唾液有传染性,因为从急性甲型肝炎患者采集得来的唾液,无论经口还是经静脉接种给黑猩猩,均使黑猩猩患了甲型肝炎,因此,认为甲肝病毒可以通过唾液传播。

用唾液也可以诊断甲型肝炎。国外有人用放射免疫法,从甲型肝炎患者急性期或近期感染甲肝病毒者采集得来的唾液,以及在近6周内出现黄疽者的唾液标本中,均检出了甲肝病毒抗体免疫球蛋白m。以此来诊断甲型肝炎,其优越性在于获取标本是非侵袭性的,不给患者增加痛苦,随时可取,尤其年幼患儿愿意合作。操作简单,标本只需稀释到10: 1,而血清标本稀释需要精确到2000o: 1。检测结果,容易判断。因此唾液可以代替血清作为诊断甲型肝炎的一种方便和满意的检测标本。

病毒性肝炎是什么疾病

由多种不同肝炎病毒引起的一 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包括甲型肝炎(hepatitisA)、乙型 肝炎(hepatitisB)、丙型肝炎(hepatitisC)、丁型肝炎(hepatitis D)及戊型肝炎(hepatitisE)。我国属于甲型及乙型肝炎的高发 地区。

得过甲肝还会再感染吗

得过一次甲型肝炎的人,一般不会再得甲型肝炎。人类感染甲型肝炎病毒后,会产生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AV),包括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lgM)、免疫球蛋白Aa(IgA)抗体等。其中IgG抗体可保持终身,是保护性抗体,具有免疫作用。再感染甲型肝炎病毒时,甲型肝炎抗体滴度会逐渐升高,至少5~7年内保持有牢固的免疫力;如果再度感染甲型肝炎病毒,可以重新激发免疫反应,使已经下降的抗体滴度再度上升,从而使感染者获得稳定而持久的保护性抗体,甚至终身。

但人体感染过甲型肝炎病毒后,只能获得甲型肝炎病毒的特异性抗体,这种抗体只能对再感染甲型肝炎病毒有免疫作用,而对其它类型肝炎,例如乙型、丙型、戊型肝炎均无作用。所以得过甲型肝炎的患者仍有可能得其它类型的肝炎。

甲肝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年龄因素(15%):

甲型肝炎在流行地区多见于6个月龄后幼儿,随着年龄增长,易感性逐渐下降,所以甲型肝炎在成人中较少见。有报道甲型肝炎亦可通过血液传播和垂直传播(国外医学流传分册1994),尚待进一步研究。

环境因素(70%):

甲型肝炎以粪口途径为主要传播途径,粪口传播的方式是多样的,一般情况下,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是散发性发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因此在集体单位如托幼机构,学校和部队中甲型肝炎发病率高。

易感性与免疫力(10%):

人群未注射甲肝疫苗者对HAV普遍易感,患过甲型肝炎或感染过甲型肝炎病毒的人可以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饮食因素(5%):

水和食物的传播,特别是水生贝类如毛蚶等是甲型肝炎爆发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

带你正确认识红糖

从营养学角度来说,红糖的价值是提供能量

碳水化合物、脂肪与蛋白质属于三大营养素,是提供人体能量的最主要物质。在这其中,碳水化合物以能量转换速度快、转换过程直接而成为能量提供的急先锋。这些碳水化合物既包括了单糖类物质如葡萄糖,也包括双糖类物质如蔗糖、果糖,还包括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如淀粉。红糖作为一种蔗糖的加工糖,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其主要功能也是提供能量,在人血糖低的时候摄入红糖能够快速使血糖回升,缓解低血糖症状,同时也能提供能量供人体使用,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相对营养学,中医中对于红糖的描述则更容易让中国人接受。中医认为,红糖性温、味甘、入脾,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缓中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因此,红糖也被认为是因宫寒血瘀而痛经的女性及产后虚弱的女性的首选,各种和红糖搭配的药膳、食疗方子层出不穷。

但无论是相信中医,还是相信营养学,红糖都有其存在价值,只要红糖能够满足您对它的价值诉求,无论是想通过红糖来改善食物口感、来补充能量还是来温补,都是可以的。作为一种正常的食物,红糖值得选择。

红糖比白糖更营养,但不应迷信红糖

很多人都认为,红糖的营养价值比白糖更高,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更多地选择红糖,理由是红糖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

以《中国食物成分表》的数据可知,100克白砂糖中含有碳水化合物99.9克,钙20毫克,磷8毫克,钾5毫克,钠0.4毫克,镁3毫克,铁0.6毫克,锌0.06毫克,相比红糖,在矿物质的含量上的确有一定差距。

但需要明确的是,即使红糖中含有一定的矿物质,红糖的主要用途也不是补充矿物质,通过吃红糖来补充矿物质的想法并不切实际。尽管100克红糖中含有的钙比100毫升牛奶中含有的钙更多,但100克红糖中的能量却是100毫升牛奶的将近8倍。高发的生活习惯病大多与过多的能量摄入直接挂钩,通过大量摄入红糖来补充矿物质就会本末倒置。

如何正确认识甲亢

甲亢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大多数年龄在20~40岁,一般女性比男性发病率高,约为4∶1。但是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则女性稍多于男性,约为4∶3。青年女性常可出现青春期甲亢,症状较轻,有的人未经治疗,而在青春期过后也可自愈。

老年病人较年轻者更易见ldquo;隐匿性rdquo;或ldquo;淡漠型rdquo;甲亢,其神经过敏和情绪症状较轻,突眼发生率也较少。甲亢时多系统受累,临床表现多变,20~40岁中青年发病较常见,但近年来老年甲亢不断增多。起病较慢,多有精神创伤史和家族史。发病后病程迁延,数年不愈,复发率高,并可发生多种并发症。

(1)能量代谢与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异常:甲亢时基础代谢率(bmr)增高,可烦热、潮汗、体重减轻、工作效率低、肌肉消瘦、乏力、易疲劳。蛋白质代谢负平衡,胆固醇下降或正常,皮下脂肪消失,脂肪代谢加速。肝糖原与肌糖原分解增加,糖原异生增快,血糖可升高或出现餐后高血糖,糖代谢异常重者可发生糖尿病。

(2)水盐代谢与维生素代谢紊乱: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利尿、排钾与排镁,故甲亢时易发生低钾性周期麻痹与低镁血症。钙与磷运转加速,常有高尿钙与高尿磷和高尿镁;久之,可发生骨质脱钙与骨质疏松,当有低血钙发生后患者又摄钙不足,少数病人可发生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同时由于甲亢时吸收差,代谢快,消耗多,可发生维生素b1、c、d等多种维生素缺乏症及微量元素缺少症。

(3)皮肤肌肉代谢异常症状:蛋白质呈负代谢平衡,肌酸负平衡,负氮平衡,atp减少,磷酸肌酸减少,易发生甲亢性肌病,眼肌无力,重症肌无力,或经常性软瘫。皮肤发生黏液性水肿,多见于眼睑与胫骨前。指甲变软或发生变形与感染。

(4)心血管系统症状:甲状腺激素兴奋心肌交感神经,增强儿茶酚胺作用,出现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心音增强、脉压加大、甚至心脏扩大、心尖部收缩期杂音。老年人易发生心房纤颤、心绞痛甚至甲亢性心脏病与冠心病同时发生,以致心力衰竭。

导致肝癌的原因

诱因:与乙、丙、丁型肝炎病毒有关

科研人员已证实,主要通过血液传染的乙型、丙型与丁型病肝炎毒与肝癌关系密切,而通过饮食传播的甲型肝炎病毒与肝癌无关。

我国有1.2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约占全世界人口的30%,其中300万人会转为慢性肝炎,约30万人转为肝硬化,最终有部分乙肝患者转变为肝癌。

肝癌转化过程大致如下:乙型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据统计,肝癌患者中乙型肝炎相关者约占70~80%,丙型与丁型肝炎相关者约为15~20%,另5%的肝癌患者则可能与酗酒、寄生虫感染、长期服用避孕药有关。

先防肝炎

因此,预防肝癌首先必须预防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的感染途径有四种:母婴传播一般认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中约有1/3(约3千万)来源于母婴传播。由于感染早,90%以上发展为慢性感染。研究表明,6岁以前的儿童感染后慢性化的危险性为30%左右,而成人期获得性感染者中仅5%慢性化。

血液传播及医源性传播经血液传播也是一个重要途径。如:输血或使用血制品、血液透析、被针头或手术刀意外刺伤、共用刮胡刀及牙刷、文身、补牙等。

性接触传播男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的精液具有传染性。

其他方式病毒亦可能通过破损的口腔粘膜和昆虫叮咬传播。丙型与丁型肝炎患者在我国尚少,经血液途径传播,主要通过输血感染。

此外,在我国因酒精所致的肝损害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长期的过度饮酒,通过乙醇本身和它的衍生物乙醛可使肝细胞反复发生脂肪变性、坏死和再生,而导致酒精性肝病,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在欧美国家,酒精性肝病是中青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酗酒有增多趋势,尽管酒精性肝病的发生率尚无精确的统计,但并不少见。由于国内肝病主要由肝炎病毒引起,肝炎病毒携带者的数量更多,可能掩盖了实际上是酒精作为病因的肝病。因此正确认识酒精引起的肝损害,及时诊断和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推荐

哪些人易感染肝炎病毒

一般情况下,人们把病毒性肝炎分为甲、乙、丙、丁、戊型肝炎,根据各类型肝炎的特点,易感染的人群也不一样。 甲型肝炎易感染人群:各年龄段对甲型肝炎均易感染,甲型感染后机体可产生较为稳固的免疫力,在本病的高发地区,成年人血液中普遍存在甲型肝炎抗体,发病者以儿童居多,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 乙型肝炎易感染人群:乙型肝炎多发生于20~40岁的青壮年人群,乙型肝炎的发生跟抗体的滴度有关系,人群中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率高的地区,常是本病的高流行区。 丙型肝炎易感染人群:凡是接触输血及血制品者、注射(尤其是静脉注射)、血液

甲肝的病因有哪些

甲肝的病因 甲型肝炎病毒HAV是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一员,为嗜肝RNA病毒属。HAV经口进入体内后,经肠道进入血流,引起病毒血症,约过一周后到达肝脏,随后通过胆汁排入肠道并出现粪便中。粪便排毒能维持1-2周。病毒侵犯的主要器官是肝脏,咽部和扁桃体可能是HAV肝外繁殖的部位。HAV引起肝细胞损伤的机制尚未明确,一般认为HAV不直接引起肝细胞病变,肝脏损害是HAV感染肝细胞的免疫病理反应所引起的。 1.传染源。甲型肝炎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为传染源,甲型肝炎患者仅从粪便中排出病原体,血液中HAV主要出现在黄疸发生前

丙肝的癌症前兆有吗

1)感觉身体无力,并且极易疲倦且会持续出现,即使经过充分的休息也是不能缓解,这是常见的丙肝的早期症状。 2)其他症状:右上1/4腹部感觉到不舒适(在右侧肋缘以下位置),疲劳、反胃、恶心及呕吐,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肌肉关节疼痛,皮肤瘙痒,睡眠不好,感觉消沉、头脑不爽,以及短期的记忆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和长时间的从事同一工作困难等,这些都是常见的丙肝的早期症状。 丙型肝炎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肝病,因此,了解丙型肝炎的临床特征,有助于大家对丙型肝炎的认识与治疗。现小编将丙型肝炎的临床特征罗列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1

肝炎对人体都有哪些危害

第一名:乙型肝炎病毒 因为乙型肝炎在感染后并不是马上就有症状发现,患者也可以成为无症状病毒携者。而且如果乙肝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注意和没有及时的进行治疗,乙肝病毒还具有强大的复制性和传染性,将会严重的侵害人体的肝脏,这些携者中的一部分能发展成急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或肝癌。 第二名:甲型肝炎病毒 甲型肝炎是通过消化道感染传播病毒的,如果附近的水源被甲型肝炎病毒感染了,那么附近饮用水源的人群都会受到甲型肝炎的感染,甲型肝炎的传播范围可以使很大面积的传播,战争期间的军队、平民,因卫生条件差也可引起大的流行。

病毒性肝炎的病因

病毒性肝炎的病因,也可以认为是类型,分五种,分别是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相对来说,病情比较轻,病程比较短,因为一部分甲肝和戊肝患者甚至可以不用治疗自身痊愈,但是乙肝、丙肝,感染以后病情容易慢性化,一般需要到正规医院接受正规治疗。

肝炎潜伏期多久

肝炎病毒入侵入体后,直到临床最初症状出现,这一段时期称为潜伏期。潜伏期随病原体的种类、数量、毒力、人体免疫状态而长短不一。 ①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的潜伏期为15~45日,平均30日。 ②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型肝炎)的潜伏期为6周至6个月,一般为3个月左右。 ③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型肝炎)在输血后潜伏期平均为7.8周(5—12周),最长可达30周,最短2周左右(见于血友病患者)。 ④丁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丁型肝炎)的确切潜伏期尚不清楚。有人用丁肝病毒阳性血液输给乙肝表面抗原携者后14日即出现丙

正确认识卵巢囊肿

正确认识卵巢囊肿 卵巢是女性排卵分泌性激素的器官,用一种形象的比喻,它好比“农田”。卵巢(农田)会在卵泡期(春天及夏天)逐渐长出多个小卵泡(庄稼),到了排卵期(秋天)会排出一枚枚成熟的卵子(农夫收割了最硕大的果实),随后卵巢在黄体期(冬天)又长出了黄体(农田里剩下庄稼的残枝)。 这就是说,卵巢在不同的时间,会生长出不同的东西(卵泡、黄体)。这些东西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都是水囊,就像充满水的气球一样,如果我们在做B超时,发现卵巢上有小于3厘米的囊肿,但被检查者没有其他不舒服,则不用过分担心,我们需在下次月经

治疗甲型肝炎

甲型肝炎是自限性疾病,治疗以一般及支持治疗为主,辅以适当药物,避免饮酒、疲劳和使用损肝药物。强调早期卧床休息,至症状明显减退,可逐步增加活动,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 急性黄疸型肝炎宜住院隔离治疗,隔离期(起病后3周)满,临床症状消失,血清总胆红素在17.1umol/L以下,ALT在正常值2倍以下时可以出院,但出院后仍应休息1~3月,恢复工作后应定期复查半年-1年。 甲型肝炎以急性肝炎为主,无慢性化,预后好。同时感染或重叠感染其他嗜肝病毒时,病情可加重甚至可以发生重型肝炎。重型肝炎占全部甲肝病例的0.2%~0

正确认识慢性附睾炎

1、症状 慢性附睾炎通常无症状,除非有急性发作的情况,此时可出现局部不适,病人可触及阴囊内有一肿块,附睾增厚并增大,有或无压痛,触诊极易将附睾与睾丸区分开,精索往往增粗,有时输精管直径增大,前列腺变硬并有纤维化,前列腺液常可见脓细胞,尿液分析可显示继发于前列腺炎的感染。 结核性附睾炎与慢性附睾炎很相似,输精管呈串珠状,同时精囊增厚,尿液检查为“无菌尿”,或“结核菌尿”,由此可提示为结核性附睾炎,膀胱镜可见膀胱溃疡,尿路x线检查也可帮助诊断。睾丸肿瘤可有睾丸包块,触诊可发现增厚变硬的附睾,感觉减退的睾丸(肿

甲型肝炎具体症状和传播途径简析

一、甲型肝炎简介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 以肝脏炎症病变为主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临床上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出现黄疸,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无症状感染者常见。 任何年龄均可患本病,但主要为儿童和青少年。成人甲肝的临床症状一般较儿童为重。 冬春季节常是甲肝发病的高峰期。本病病程呈自限性,无慢性化,引起急性重型肝炎者极为少见,随着灭活疫苗在全世界的使用,甲型肝炎的流行已得到有效的控制。 二、甲型肝炎的传播途径 甲型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