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诊断鉴别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鉴别
诊断
对典型病例的诊断,一般多无困难,尤其是在CT与磁共振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但对于非典型者,或是椎体型、中央型等病例,则易于误诊,应注意防止。
一、一般病例的诊断
1、详细的病史。
2、仔细而全面的体格检查,并应包括神经系统检查。
3、腰部的一般症状。
4、特殊体征。
5、腰椎X线平片及其他拍片。
6、酌情选用磁共振、CT、超声波检查及肌电图检查等。
7、非不得已,一般不宜选用脊髓造影;椎间盘造影因易将诊断引入歧途,原则上不采用。
二、特殊类型椎间盘突(脱)出症的诊断
1、中央型:临床上并非少见,但易与马尾处脊髓肿瘤相混淆。其诊断要点除前述各项外,主要依据以下特点:
具有马尾神经受累症状:包括双下肢的感觉、运动功能及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站立时及白天症状明显,卧床时及夜晚症状缓解(与脊髓肿瘤相反)。
腰椎穿刺:显示奎氏试验多属通畅或不完全性梗阻,脑脊液检查蛋白定量多正常(而肿瘤则多呈现完全性梗阻及蛋白含量增高等)。
MRI检查:一般多需行磁共振或CT检查,均有阳性发现。
2、椎体型(前缘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据下述特点进行确诊:
临床症状:与腰椎间盘病(盘源性腰痛)相似,以腰背酸痛为主,垂直加压有加重感;一般无根性症状。
X线片显示典型所见:前缘型于侧位X线片上见椎体前缘有一三角形骨块;正中型则显示Schmorl结节样改变。
CT及磁共振检查:有助于本型的确诊,应常规检查。
3、高位腰椎间盘突(脱)出症:指腰3以上椎节,即腰1~2和腰2~3者,其发生率约占全部病例的1%~3%。对其诊断主要依据:
高位腰脊神经根受累症状:包括股四头肌无力、萎缩,大腿前方(达膝部)疼痛、麻木以及膝跳反射障碍等,在所有病例中,此组症状约占60%~80%。
腰部症状:80%以上病例出现腰部症状,并于相应椎节的棘突处有叩击痛及传导痛。半数以上病例于椎旁有压痛。
截瘫症状:少见,约10%的病例可突然发生下肢截瘫症状。因其后果严重,必须重视。
坐骨神经症状:约20%的病例出现,主要因腰3~4椎节的脊神经受波及所致。
其他:一般多按常规行磁共振或CT检查进行确诊,并应注意与脊髓肿瘤的鉴别。
4、腰椎椎间盘病(盘源性腰痛):近年来发现其并非少见,好发于腰椎椎管矢状径较宽的病例,其病理特点是椎节退变严重,具有损伤性关节炎的特征,但少有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
腰痛:又称为椎间盘源性腰痛,一般不伴有下肢坐骨神经症状,其机制系椎节退变后对局部窦椎神经的刺激与压迫所致,病理性代谢产物亦参与其中。碎裂、后突的髓核可随着腰部活动而使症状加剧,尤其是过度前屈和仰伸时;垂直加压试验可使疼痛加剧。
腰椎不稳:在动力性腰椎X线平片上可清晰地显示腰椎椎节的梯形变,并在临床上表现为腰部活动受限,但却少有下肢神经症状。
影像学检查:主要显示腰椎椎节损伤性关节炎特征,尤以CT及MRI检查更为明显。早期MRI-T2加权像显示后纤维环有高信号区(high-intensity zone,HIZ)。但其椎管矢状径大多较宽,少有根性受压征。
好发椎节:以腰4~5椎节最为多见,其次为腰5~骶1,腰3~4以上甚为少见。
其他:指对多椎节椎间盘突出、最外侧型突出及青少年或高龄椎间盘突出等临床较少见者,如能注意检查,并按常规行磁共振等特殊检查,一般均可确诊。
三、定位诊断 通过病史与细致的体检不仅能作出腰椎间盘突(脱)出症的诊断,而且基本上能够作出定位诊断。这主要是根据不同神经根在受突出椎间盘组织压迫下所产生的特有的定位症状和体征。95%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在腰4~5或腰5~骶1椎间隙,压迫腰5或骶1神经根,主要产生坐骨神经痛的各种症状;另有1%~2%腰椎间盘突出发生在腰3~4椎间隙,压迫腰4神经根,可出现股神经痛症状。
鉴别诊断
根据患者根性痛的性质、特点、部位及影响因素等与其他相似疾患进行鉴别。如此,则不至于将诊断引入歧途。当然,对个别特殊类型者,再另作辨认。有关根性痛、干性痛与丛性痛三者的鉴别:
1、屈颈试验阳性,可能是椎管内病变。
2、棘突及棘突旁压痛及叩痛,以椎管内病变多见。
3、以环跳穴压痛为主而不伴有腰部及股神经压痛者,多为坐骨神经出口狭窄症。
4、下腰部叩诊有舒适感的女性,多为妇科疾患。
5、股神经出口部压痛,以盆腔内病变居多。
以上数项可在短短数分钟内完成,加上感觉区测试、足底麻木区判定以及膝、踝反射检查等,一般均可在10min内结束,并为三者的鉴别提供依据,其可信率在90%以上。再辅以肛门指诊、妇科会诊、X线摄片、各种化验及治疗试验等,一般不难鉴别。对下腰部症状明显并伴有锥体束征阳性者,应考虑为颈腰综合征。
掌握三者的鉴别是对每位矫形外科和神经科医师的基本要求,均需重视。否则,盲目依靠高、精、尖等现代技术,势必反使诊断工作复杂化,此在临床上不乏先例。
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突出区别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朱瑜琪
从临床看,腰椎间盘突出和腰肌劳损在症状上有一些相似性:比如两者都会出现腰酸背痛、浑身无力等症状,腰肌劳损是慢性积累性的损伤导致腰部肌肉的无菌性炎症出现的疼痛,主要是表现在腰部外面的肌肉疼痛,那么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突出刺激或者压迫了神经血管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的一组症候群才叫腰椎间盘突出。
本质区别
腰肌劳损侧重于在腰部的外部的肌肉,腰椎间盘突出是腰椎管内的神经根或者是血管受到伤害,出现了腰痛跟下肢的放射痛,这个表现才叫腰椎间盘突出,两者是有本质的差别的。
有无腿痛
腰椎间盘突出的疼痛分为三种:一是只有腰痛,二是只有腿痛,三是既有腰痛又有腿痛。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多发生在腰4/5和腰5/骶1椎间隙,而坐骨神经正是来自腰4、5和骶1-3神经根,所以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多有坐骨神经痛,或有的从臀部开始,逐渐放射到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足背及足底外侧和足趾的腿痛。不同的是,腰肌劳损通常只有腰痛,因此鉴别二者首先要看患者有没有腿痛。
影像学检查
利用X光、CT或核磁共振来鉴别。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腰椎正侧位X片往往可见腰椎侧弯,相应椎间隙变窄,两侧不等宽,骨赘形成等。腰背肌劳损是指腰部肌肉,筋膜与韧带软组织慢性损伤,临床主要表现以腰痛为主,检查脊柱外形一般正常。而CT或核磁共振则可准确发现腰椎间盘的退变程度,明确腰椎间盘是否突出。
怎么诊断腰间盘突出
1、腰椎X线平片
有时可见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增生等退行性改变,是一种间接的提示,部分患者可以有脊柱偏斜、脊柱侧凸。此外,X线平片可以发现有无结核、肿瘤等骨病,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2、CT检查
可较清楚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态和神经根、硬脊膜囊受压移位的情况,同时可显示椎板及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肥大、椎管及侧隐窝狭窄等情况,对本病有较大的诊断价值,目前已普遍采用。
3、磁共振(MRI)检查
MRI无放射性损害,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MRI可以全面地观察腰椎间盘是否病变,并通过不同层面的矢状面影像及所累及椎间盘的横切位影像,清晰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形态及其与硬膜囊、神经根等周围组织的关系,另外可鉴别是否存在椎管内其他占位性病变。但对于突出的椎间盘是否钙化的显示不如CT检查。
4、其他
电生理检查(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与诱发电位)可协助确定神经损害的范围及程度,观察治疗效果。实验室检查主要用于排除一些疾病,起到鉴别诊断作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自愈吗
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的病理比较复杂,患者如果想通过不治疗就恢复健康,很可能会由于耽误治疗而酿成悲剧,这种疾病明显危害非常大!如果不能在发病初期及时接受科学规范的治疗,可能会引起瘫痪的后果,造成终身不能站立。
为此专家建议,在病发之初,就应该及时到专业的医院进行咨询,然后听从医生的指导,进行一系列的检查、治疗,以达到康复的目的。那么确诊腰椎间盘突出早期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1.腰椎X线平片,单纯X线平片不能直接反应是否存在椎间盘突出,但X线片上有时可见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增生等退行性改变,是一种间接的提示,部分患者可以有脊柱偏斜、脊柱侧凸。此外,X线平片可以发现有无结核、肿瘤等骨病,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2.CT检查,可较清楚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态和神经根、硬脊膜囊受压移位的情况,同时可显示椎板及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肥大、椎管及侧隐窝狭窄等情况,对本病有较大的诊断价值,目前已普遍采用。
3.磁共振MRI检查,MRI无放射性损害,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MRI可以全面地观察腰椎间盘是否病变,并通过不同层面的矢状面影像,及所累及椎间盘的横切位影像清晰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形态及其与硬膜囊、神经根等周围组织的关系,另外可鉴别是否存在椎管内其他占位性病变。但对于突出的椎间盘是否钙化的显示不如CT检查。
4.其他,电生理检查(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与诱发电位)可协助确定神经损害的范围及程度,观察治疗效果。实验室检查主要用于排除一些疾病,起到鉴别诊断作用。
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办法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相信大家都了解,这是骨病当中很常见的一种疾病,中老年人是该病的高发人群,疾病的发生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那么通过哪些表现可以诊断出腰椎间盘突出呢?下面就请专家为您详细介绍。
1、疼痛,这是诊断患者是否存在腰椎间盘突出的要点,如果患者出现腰部疼痛,或者是伴随单侧下肢疼痛的症状,可以确定是患了腰椎间盘突出。
2、另外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还存在腰部偏一侧的疼痛现象出现,腿疼多为一侧由臀部向远端的放射性疼,可伴有麻木感,这也是用来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
3、除此之外,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还伴有单侧鞍区疼痛、一侧小腿外侧疼痛、足背外侧疼痛或者是内侧疼痛或麻木,这几种症状同时存在,影响患者的健康,用来诊断效果也很好,这样患者就可以及时发现疾病,做好治疗。
以上介绍的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方法,专家说腰椎间盘突出的危害是很大的,因此在生活中大家一定要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避免腰部受伤、做好腰部的保暖工作,对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有一定的帮助。
如何确定是不是腰间盘突出
1.腰椎X线平片
单纯X线平片不能直接反应是否存在椎间盘突出,但X线片上有时可见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增生等退行性改变,是一种间接的提示,部分患者可以有脊柱偏斜、脊柱侧凸。此外,X线平片可以发现有无结核、肿瘤等骨病,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2.CT检查
可较清楚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态和神经根、硬脊膜囊受压移位的情况,同时可显示椎板及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肥大、椎管及侧隐窝狭窄等情况,对本病有较大的诊断价值,目前已普遍采用。
3.磁共振(MRI)检查
MRI无放射性损害,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MRI可以全面地观察腰椎间盘是否病变,并通过不同层面的矢状面影像及所累及椎间盘的横切位影像,清晰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形态及其与硬膜囊、神经根等周围组织的关系,另外可鉴别是否存在椎管内其他占位性病变。但对于突出的椎间盘是否钙化的显示不如CT检查。
4.其他
电生理检查(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与诱发电位)可协助确定神经损害的范围及程度,观察治疗效果。实验室检查主要用于排除一些疾病,起到鉴别诊断作用。
腰椎间盘膨出不等于突出
腰椎间盘膨出不等于突出,腰椎膨出是间盘髓核及纤维环的张力、弹性开始退变,其形态结构仍正常。影像学表现为:间盘前方或后、外侧方的均匀膨起,40岁开始出现,年纪越大越明显,可无临床症状,也不需任何处理,除非合并有椎管骨性狭窄或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才会出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表现。有些在基层医院手术后仍有下腰痛的患者,复阅其CT片仅见间盘膨出,也没有根性坐骨神经痛的症状,手术效果差并不奇怪。因此,切勿把间盘膨出当成突出而行手术治疗。另外,腰椎间盘突出不等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的病理改变为某一区域的纤维环部分或大部分破裂,腰椎间盘髓核变性突出。影像学表现为:椎间盘边缘某一位置山峰状的突起,一般在椎间盘后缘最多见:如有相应的根性坐骨神经痛的症状、体征,才能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应把无症状、体征的影像学突出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也不应笼统地将腰痛症状主观地与影像学突出联系起来。
腰间盘突出的诊断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是常见病,多数的患者会表现为腰痛,发生率约91%。由于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受到髓核刺激,经窦椎神经而产生下腰部感应痛,有时可伴有臀部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需要做的检查有以下几项。
1、腰椎X线平片
有时可见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增生等退行性改变,是一种间接的提示,部分患者可以有脊柱偏斜、脊柱侧凸。此外,X线平片可以发现有无结核、肿瘤等骨病,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2、CT检查
可较清楚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态和神经根、硬脊膜囊受压移位的情况,同时可显示椎板及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肥大、椎管及侧隐窝狭窄等情况,对本病有较大的诊断价值,目前已普遍采用。
3、磁共振MRI检查
MRI无放射性损害,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MRI可以全面地观察腰椎间盘是否病变,并通过不同层面的矢状面影像及所累及椎间盘的横切位影像,清晰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形态及其与硬膜囊、神经根等周围组织的关系,另外可鉴别是否存在椎管内其他占位性病变。但对于突出的椎间盘是否钙化的显示不如CT检查。
4、其他
电生理检查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与诱发电位可协助确定神经损害的范围及程度,观察治疗效果。实验室检查主要用于排除一些疾病,起到鉴别诊断作用。
帮助腰椎间盘突出确诊的检查
腰椎间盘突出是老年人易患疾病,腰椎间盘突出常常折磨患者到腰酸背痛,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但是只要及时进行正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也是可以治愈的,其治疗效果就要依赖于腰椎间盘突出诊断的准确性。
自我诊断腰间盘突出的方法
1、腰间盘突出的症状仰卧位休息后,疼痛仍不能缓解;在左侧卧位、弯腰屈髋、屈膝时腰间盘突出的症状,可以缓解。
2、轻轻咳嗽,腰部疼痛加重,这是属于腰间盘突出的诊断方式之一。
3、在急性扭伤后,是否有跛行的出现。这也是腰间盘突出的诊断标准。如走路时一手扶腰或患侧,下肢怕负重,而呈断续性的步态,或是喜欢将身体前倾,臀部凸向一侧。这些都是患有腰间盘突出的症状表现。
4、腰间盘突出患者,一般在仰卧位的时候,自行或旁人用手轻轻触后腰部、腰椎正中及两侧,反省是否有明显的收缩。
5、腰间盘突出的诊断方式,还可以从仰卧位的时候,然后做起,观察自己下肢是否因疼痛,而使膝关节屈曲。
如何从姿势诊断腰间盘突出症?
往往是不经意的一个动作,比如转身、起床等,突然感觉腰部闪一下,随之腰部剧痛 ,不敢弯腰,走路时小心翼翼,并常以手撑腰,严重时连翻身都很困难,咳嗽 一声都会加重腰痛。通常一侧腰部肌肉痉 挛,坚如木板,所以也有人称之为“板状腰”。发生这种性质的腰痛时,需要到医院,拍片,检查,排除骨性结构的破坏,然后 就可以确诊“急性腰扭伤”了。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尽量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是腰动正常、坐卧不宁型。见于慢性腰肌筋膜炎患者,亦称“腰肌劳损”。多为长期伏案或坐位工作的人,觉得腰背部长时间酸痛不适,晨起较为严重,活动片刻会缓解一些,但活动时间稍长腰痛又加重,不能长时间保持坐位,需要不断地变换姿势。腰肌劳损一般不影响腰椎的屈伸活动,姿势基本正常。常坐的朋友们需要多活动下了。
最后为大家介绍的就是腰似鞠躬,间歇跛行型,这种情况多见于腰椎管狭窄症,多为中老年人。走路时腰部略向前轻度弯曲,走一段距离后由于腰腿疼痛加重而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但骑自行车时却几乎跟正常人一样。
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有哪些检查?
1、腰椎侧弯,常呈板状、腰部活动受限,不能弯腰,是腰椎间盘突出的检查之一。
2、青壮年多发、常有腰部外伤史,是腰椎间盘突出的检查方式。
3、腰臀腿痛,在腰棘突旁常有明确压痛点,并可诱发下肢放射性疼痛加剧。腰臀腿痛时好时坏,反复发作是其特点。
4、受压神经分布区感觉障碍,如腰4、5间隙椎间盘突出者,压迫腰5神经根,可引起小腿外侧、足背疼痛过敏或感觉迟钝。
哪些检查有助于确诊腰椎间盘突出?
1、CT检查
应用CT检查脊椎与椎管内病变在临床上已广泛开展,分辨率相对为高的CT图像,可较清楚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态和神经根、硬脊膜囊受压移位的形象,同时可显示椎板及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肥大、椎管及侧隐窝狭窄等情况,并可以三维技术重建椎管与根管的立体形态。
2、椎间盘造影
由于穿刺技术及药物给患者带来的反应较大,且阳性率受多种因素影响而难以如实反映出病变的客观情况,因此,目前已不再受临床医师欢迎,故不赘述。
3、硬脊膜外造影
分腰前路和腰后路两种途径将造影剂注至硬膜囊外观察、推断椎管矢状径、硬膜囊及根袖受压情况等。其影像判定与脊髓造影相似,目前已很少应用。
4、腰椎X线平片
(1)腰椎后前位片(正位):多显示腰椎侧弯征,椎间隙宽度于病变早期多无改变;如病程较久,则显示椎间隙狭窄,并于椎体边缘有各种形态的骨刺出现。棘突的偏移虽较常见,但不一定有什么意义。
(2) 腰椎侧位片:其诊断价值较前者更为重要。①多数病例腰椎生理曲线消失,尤其是急性发作者。②椎体型中的前缘型可于侧位片上显示典型的三角形骨裂征等(图 5)。③椎间隙狭窄及椎体边缘骨刺形成表明病程较长。④椎间盘钙化(罕见)或脱出的髓核钙化(稍多见),主要在侧位片上显示。
(3)腰椎斜位片:主要用于除外下腰椎椎弓断裂及腰骶(或骶髂)关节病变。而在单纯椎间盘脱出症患者多无特殊所见,因此,诊断明确者勿需摄此片。
5、脊髓造影
自 CT、磁共振及数字减影技术应用以来,已使脊髓造影在临床上的应用大量减少。尽管其对本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病变定位帮助较大,但由于其副作用,当前均主张慎重选用,对非十分必要者切勿滥用,并应以选择非离子碘造影剂为前提。视髓核突(脱)出的部位不同,在影像学上可显示根袖缺如(侧型为多)、根袖尾部充盈不全(多为外侧型)、硬膜囊受压(中央型)或硬膜囊伴根袖受压(中央旁型)等形态。
椎间盘膨出的分类
按发病部位可分为颈椎间盘突出症、胸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
1.颈椎间盘突出症
颈椎间盘突出症指颈部椎间盘因急性或反复轻微损伤使其纤维环破损、髓核膨出压迫颈神经和脊髓而引起一系列症状者。其中包括髓核的膨隆、突出及脱出,均表示颈椎病的不同阶段。但是在临床上常可遇到突发性颈椎间盘突(脱)出症,大多数是以瘫痪为首发症状。
2.胸椎间盘突出症
胸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40~50岁成年人,年龄大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但无明显种族差异,常见的发病部位为T8—L1,以T11—T12、T12—L1最多见。由于其临床表现多变,其诊断也较困难。近年来由于一些先进诊断方法的应用,如CT、MRI,尤其是MRI,使得本病能早期诊断。
3.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
腰椎间盘突出可以自愈吗
1.腰椎X线平片,单纯X线平片不能直接反应是否存在椎间盘突出,但X线片上有时可见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增生等退行性改变,是一种间接的提示,部分患者可以有脊柱偏斜、脊柱侧凸。此外,X线平片可以发现有无结核、肿瘤等骨病,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2.CT检查,可较清楚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态和神经根、硬脊膜囊受压移位的情况,同时可显示椎板及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肥大、椎管及侧隐窝狭窄等情况,对本病有较大的诊断价值,目前已普遍采用。
3.磁共振MRI检查,MRI无放射性损害,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MRI可以全面地观察腰椎间盘是否病变,并通过不同层面的矢状面影像,及所累及椎间盘的横切位影像清晰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形态及其与硬膜囊、神经根等周围组织的关系,另外可鉴别是否存在椎管内其他占位性病变。但对于突出的椎间盘是否钙化的显示不如CT检查。
4.其他,电生理检查(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与诱发电位)可协助确定神经损害的范围及程度,观察治疗效果。实验室检查主要用于排除一些疾病,起到鉴别诊断作用。
腰椎间盘突出是怎样被检查出来的
除了患者的症状及CT、磁共振等检查外,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还是通过医生的体格检查得出诊断的。以下现象异常往往有助于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1)腰椎的弯曲度改变:正常人腰部有一个轻度向前弓,而腰椎间盘突出后的绝大多数患者腰椎的生理弧度减小甚至消失矽者反弓;除了在侧位腰椎上出现的曲度改变外,腰椎也可以向两侧(或左或右)弯曲。
(2)腰部的压痛和叩击痛:腰部压痛对于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定位意义。一般来说,压痛出现在病变的椎间隙和椎旁(相当于棘突旁约2厘米处),此外,在臀部的坐骨神经出口处也可有明显的压痛;合并有腰肌劳损的患者,在两侧腰肌处有广泛的压痛。腰部的叩击痛主要在下腰部(用拳头用力叩击,主要使腰部深层产生振动,从而出现疼痛)。
(3)腰部的活动范围减小:在急性期患者腰部的活动明显受到限制,发病时间较长的患者腰椎活动受限不是很重。一般来说,腰椎间盘突出后患者腰椎受限主要以腰椎前屈、旋转和侧方活动减小为表现。有的患者在病情严重时,腰部动弹不得,有时甚至用双手叉腰,连弯腰穿鞋、拾物都非常困难。
(4)直腿抬高试验:如果抬腿的高度小于健侧或者出现疼痛,这就视为阳性,一般来说,抬腿在15-65度时就可出现疼痛,而且抬腿的高度越高疼痛越强烈。此检查方法对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5)直腿抬高加强试验:在接受直腿抬高试验检查的患者已经出现疼痛后,再适当降低抬腿的高度时患者不觉得疼痛,然后突然将患足向背侧屈曲以加重对坐骨神经的刺激,如果出现疼痛或者放射痛者就为阳性。它对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6)直腿抬高交叉试验:和直腿抬高试验的检查方法一样,只是在抬这条腿时却出现了另外一条腿痛(抬左腿,右侧腿出现疼痛;抬右腿,左侧腿疼痛),往往提示有中央型椎间盘突出或者突出的椎间盘巨大。
(7)挺腹试验:患者仰卧,双上肢放在身旁,或者交叉放在胸前,以枕部(后脑勺)和两足跟为支点,做抬臀挺腹动作,使臀部和背部离开床面,出现腰痛或者下肢疼痛者为阳性,提示腰椎间盘突出症。
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应该很简单,只要大家能够了解清楚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标准以后。减腰椎间盘突出在生活中是非常的多见,特别是在中老人群体中,腰椎间盘突出虽然不是什么严重的疾病,但是危害性同样不可小觑。病情轻一点的可能患者不会受到很大的伤害,病情比较严重的,伤害就非常的大。
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腰部会疼痛,一般的,下肢或者是双下肢会感觉满目,疼痛,马尾神经也会出现麻木,刺痛等症状,女性还可能会出现尿失禁,男性还可能出现阳痿,严重者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全性瘫痪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标准有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常发生于青壮年。
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标准还有,患者的腰部疼痛逐渐的发展到臂部以及下肢出现反射性的疼痛,腹压也会有所增加,患者出现咳嗽,打喷嚏等情况的死后,疼痛还会加重。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标准有很多条,这几点对腰椎间盘突出的真的非常的重要,如果大家不了解清楚这几点诊断标准。可能,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会出现很多的错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也会出现很大的差错。所以,大家一定要对上述这些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标准了解清楚。
腰椎盘突出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1、腰椎X线平片有时可见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增生等退行性改变,是一种间接的提示,部分患者可以有脊柱偏斜、脊柱侧凸。此外,X线平片可以发现有无结核、肿瘤等骨病,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2、CT检查可较清楚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态和神经根、硬脊膜囊受压移位的情况,同时可显示椎板及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肥大、椎管及侧隐窝狭窄等情况,对本病有较大的诊断价值,目前已普遍采用。3、磁共振(MRI)检查MRI无放射性损害,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MRI可以全面地观察腰椎间盘是否病变,并通过不同层面的矢状面影像及所累及椎间盘的横切位影像,清晰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形态及其与硬膜囊、神经根等周围组织的关系,另外可鉴别是否存在椎管内其他占位性病变。但对于突出的椎间盘是否钙化的显示不如CT检查。4、其他电生理检查(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与诱发电位)可协助确定神经损害的范围及程度,观察治疗效果。实验室检查主要用于排除一些疾病,起到鉴别诊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