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颅底凹陷症的治疗

颅底凹陷症的治疗

一、治疗

颅底凹陷常导致颅后窝和上颈部椎管有效空间缩小,故治疗的目的在于给予足够空间进行减压术。对于偶然发现的无症状者,一般不需要治疗,应嘱患者防止头颅部外伤及过度剧烈头部屈伸,颈椎按摩术可加重病情,应为禁忌。对症状轻微而病情稳定者,可以随访观察,一旦出现进行性加重,应手术治疗。

但必须指出,症状轻微患者即使影像学发现畸形也不宜手术。目前手术指证为:

①有延髓和上颈髓受压表现者。

②有小脑征症状及颈神经症状,并呈进行性加重者。

③有颈神经根受累和伴有脊髓空洞者。

④有脑脊液循环障碍或颅内压增高者。

⑤伴有颅后窝肿瘤或蛛网膜囊肿者。

手术方式主要为枕肌下减压术。术中切除枕骨大孔后缘及邻近的枕骨鳞部,寰椎后弓,第2、3颈椎的棘突及椎板。传统的手术方法是咬除凹陷的骨质,剪开硬脑膜充分减压。在解除骨质的压迫后,硬脑膜可逐渐松弛,缓解其张力,达到手术减压的预期效果。

手术目的是为了解除神经组织压迫,恢复脑脊液循环的通路,必要时应对不稳定的寰枕和颈椎关节加以固定。由于手术在延髓和上颈髓区进行,该处又有畸形,空间相当小,手术危险性比一般枕肌下减压术大的多,手术操作也困难。术中可发生突然呼吸停止,发生率为3%~5%。

部分患者延髓压迫主要来自腹侧面的枕大孔前缘,向后移位的枢椎齿状突,主要表现为锥体束损害,在MRI检查的矢状位上可以明确地看到压迫来自腹侧,这样只做后枕部减压无明显效果,可以经颈部或口咽部前入路行减压术,去除枕大孔前缘、寰椎前弓和齿状突。手术中不打开硬膜,以防止脑脊液漏,对于腹侧受压的患者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于寰椎区稳定性差的患者,在前入路手术后还需再行植骨融合术。

总之,颅底凹陷的手术治疗应遵循以下原则:延髓-颈髓的压迫因素来自前方者应作前入路减压,来自后方者宜作后入路减压,所有颅颈部不稳定的患者均应考虑施行植骨融合固定。

二、预后

一般认为病史越短,年龄越小,手术效果越好。反之,疗效越差。近年来文献中报道手术治愈及好转率为67%,病死率为0%~7.1%,加重率为0%~8.1%。术后随访1年以上者,症状消失能参加工作者可达60%,30%可以生活自理。

有报告将其手术远期效果分为4级。甲级:术后健康情况良好,能全天工作,占68.1%;乙级:身体状况较好,但时有轻度麻木或乏力感,偶有头晕,只能做轻工作或半天工作,占21%;丙级:术后状况好转,能自行走路,生活部分或不能自理,占7%;丁级:术后加重并死亡,占3.5%。

下肢无力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下肢无力的鉴别诊断:

1、肌萎缩性侧索硬化:以痉挛性四肢瘫为主,无感觉障碍,且常侵犯延髓而出现下组颅神经症状。

2、多发性硬化:常同时出现脑和脊髓的症状,膀胱功能障碍多发生于肢体运动障碍之前。

3、下肢中枢性瘫痪:下肢中枢性瘫痪是先天性脑积水的临床表现。脑积水严重,进展较快时,亦可出现,其症状为反复呕吐。脑退行性变,脑发育障碍,四肢中枢性瘫痪,尤以下肢为重。

4、下肢肿胀和乏力:下肢肿胀和乏力是深静脉血栓的症状之一。

诊断标准为:①临床上有脊髓受压表现,分中央型、周围型和中央血管型。症状从上肢开始,波及全身的为中央型;症状由下肢开始,波及全身的为周围型;上、下肢同时出现症状的为中央血管型,又称四肢型。各型分轻、中、重3度;②X线片显示椎管矢状径狭窄、骨质增生、椎节不稳及梯形变;③除外肌萎缩型脊髓侧索硬化症、脊髓肿瘤、脊髓空洞症、脊髓损伤、脊髓结核、颅底凹陷症、继发性粘连蛛网膜炎、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等;④对个别鉴别诊断有困难者,可作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及脊髓造影检查;⑤可根据病情需要选择CT、磁共振成像及数字减影等特殊检查。虽然脊髓型颈椎病发病率较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低,约占各型总数的10%-15%,但因为它症状严重,且呈慢性进行性发展,所以对人体的危害较大,一旦误诊,会延误治疗时机。无论医生还是患者,对脊髓型颈椎病都应予以高度重视。对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来说,及时、准确地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吞咽困难什么原因 动力性吞咽障碍

动力性吞咽障碍指随意控制的吞咽动作发生困难,伴一系列的吞咽反射运动障碍,使食物从口腔不能顺利地传递到胃。

以下两种属于中枢神经病变导致的吞咽困难:

延髓麻痹即下运动神经元性延髓麻痹,系由延髓脑神经核或其周围神经病损,导致其支配的咽、喉、肥和舌肌瘫痪与萎缩,产生声音嘶哑、构音不清、讲话困难、鼻音、吞咽障碍、饮水反呛和咽反射消失。常见病因有延髓血管病、延髓空洞症、进行性延髓性麻痹、颅底凹陷症、颅底转移癌等。

假性延髓性麻痹即上运动神经元性延髓麻痹,系双侧皮质脑干束病根所致的软脖、咽喉及舌肌运动障碍*临床表现为吞咽障碍、饮水呛和发音不清。因系上运动神经元瘫痪,息者无舌肌萎缩,咽反射存在,脑干反射(下颌反射、吸吮反射和掌颏反射)阳性,可伴有强笑强哭。见于多发性脑梗死、弥散性脑动脉硬化、一氧化碳中毒、脑外伤、脑炎、多发性硬化、原发性侧支硬化症等。

动力性吞咽苦难还包括以下3种:

吞咽神经麻痹可致吞咽中枢传出的神经冲动受阻,引起吞咽障碍,患者常伴有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麻痹症状。不伴有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者主要见于颅底病变、多脑神经炎等,伴有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者主要见于台羊-巴雷综合征等。

为内神经肌肉接头病变引起吞咽肌功能异常所致的吞咽障碍。重症肌无力是常见的疾病,常拌有眼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四肢无力,症状早轻暮重,新斯的明试验可使症状改善。

由肌肉疾病如多发性肌炎累及咽喉肌等吞咽肌群,引起吞咽障碍。肌肉疾病可同时伴有全身无力、肌肉萎缩等肌病症状,血清肌酶学检查和肌肉活检有助于确诊。

口腔、咽喉和食管的功能异常可引起吞咽障碍,但同时有局部病变特征,而无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脑积水有几类呢

脑积水有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类,各又可分为交通性和非交通性。

(一)先天性脑积水的原因有:

1.脑导水管畸形 又分为:①导水管分叉畸形;②导水管狭窄或闭锁;③导水管隔膜是脑积水的原因。

2.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是由于扁桃体、延髓及第四脑室疝至椎管内,第四脑室变狭长,正中孔与侧孔下移,使CSF循环受阻。本畸形可单独存在,但多数与脊髓脊膜膨出伴发,或与颅底凹陷症伴同。

3.第四脑室正中孔及侧孔先天性闭锁 少见,需与颅内感染后继发粘连引起脑积水的原因相鉴别。

(二)后天性脑积水的原因有:

1. 颅内感染 婴儿在母体内或出生后发生的细菌性、真菌性、病毒性感染,皆可引起炎性粘连,造成CSF循环梗阻,从而产生脑积水。炎性粘连多发生在蛛网膜下腔或第四脑室出口处。

2.蛛网膜下腔出血 各种原因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因血红细胞阻塞蛛网膜颗粒,或因血块机化粘连,造成蛛网膜下腔的粘连性梗阻,是脑积水的原因。

出现枕大神经痛的症状有哪些

枕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枕神经痛和继发性枕神经痛。原发性枕神经痛多发于青壮年,而且发病前大察有受凉、劳累、潮湿、不良姿势的睡眠等诱因。最常见的是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有的学者认为它是一种非特异性的感染炎症或中毒性神经炎。如上呼吸道感染、流感、疟疾、风湿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或酒精中毒、铅中毒等。

继发性枕神经痛的病因有:

(l)颈椎疾病:颈椎骨质增生是最常见的原因。少数可为颈椎结核、类风湿性脊椎炎或转移癌。

(2)椎管内病变:上颈段脊髓肿瘤、抗大孔区肿瘤、粘连性脊髓蛛网膜炎、脊髓空洞症等。

(3)寰枕部先天畸形:颅底凹陷症、枕大孔狭窄、寰枕融合、寰枢脱位、上颈椎椎体分隔不全(融合)、小脑扁桃体下疵等。

(4)损伤:枕下关节韧带损伤、寰椎前后弓骨折、寰枢推半脱位1颈肌损伤等。

新生儿颅骨凹陷如何治疗

新生儿颅骨凹陷的资料并不多,在治疗上面应该是按照医生的诊断来确定,让我们来看看具体有哪些治疗方法吧。

1、对生命体征不稳定,颅内压增高患儿,应用降颅压、促神经功能恢复药物,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纠正酸中毒。

2、对呼吸功能不全者用氨茶碱、东莨菪碱。

3、对烦躁不安、惊厥病儿早期用足量镇静剂。

4、手术方法:骨折边缘切口,颅骨钻孔,骨折复位,冲洗清除硬膜外血肿。合并硬膜下血肿者用7号套管针经前囟侧角或骨缝穿刺抽吸血肿或经钻孔部位抽血,每次抽液量不超过15 ml,必要时用盐水反复冲洗硬膜下腔至冲洗液清亮。

胎儿脑积水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脑导水管畸形又分为:导水管分叉畸形、导水管狭窄或闭锁、导水管隔膜。

2、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是由于扁桃体、延髓及第四脑室疝至椎管内,第四脑室变狭长,正中孔与侧孔下移,使CSF循环受阻;本畸形可单独存在,但多数与脊髓脊膜膨出伴发,或与颅底凹陷症伴同。

3、第四脑室正中孔及侧孔先天性闭锁少见,需与颅内感染后继发粘连引起者相鉴别。

4、相当多一部分先天性脑积水可由于婴幼儿后颅窝肿瘤引起。

5、其它一些先天性疾病,如软骨发育不全、颅颈交界畸形、脊柱裂、斑痣性错构瘤病、Dandy-Walker综合征、胼胝体缺如、小脑回畸形等,均可伴发脑积水。

后天性脑积水主要病因有:

1、颅内感染:婴儿在母体内或出生后发生的细菌性、真菌性、病毒性感染,皆可引起炎性粘连,造成CSF循环梗阻,从而产生脑积水;炎性粘连多发生在蛛网膜下腔或第四脑室出口处。

2、蛛网膜下腔出血:各种原因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因血红细胞阻塞蛛网膜颗粒,或因血块机化粘连,造成蛛网膜下腔的粘连性梗阻,从而引起脑积水;感染和出血引起的脑积水,多为交通性脑积水。

颅底凹陷症患者的颈围要佩戴多久

颅底凹陷症的患者手术出院后,我们会给他佩戴一个牢固的颈围保护颈椎。许多患者会问,这个京围需要佩戴多长时间。具体有些什么要求。这里给大家讲解一下。我们知道,颅底凹陷症患者其实是一种发生在颅颈交界区的骨骼畸形和脱位,所以它还有另外一个名称“颅底陷入症”。

通过手术,将陷入枕骨大孔的结构下拉复位后,一般使用钛板固定。病在手术区域进行植骨。这时,手术后植骨并未愈合,主要靠钛板维持稳定,手术在骨融合之前,必须辅助颈围或支具固定,减少过多活动,尤其要避免颈椎旋转和低头,否则在骨融合之前,这些不利的颈椎运动有可能导致钛板松动。那么佩戴什么样的颈椎外固定比较合适?佩戴时间有什么要求呢。

一般来讲,颈围要选择可靠的产品,早期我们一般给患者佩戴头颈胸支具,后来发现进口的颈围比较轻便,固定可靠,现在大多数患者术后只需要佩戴一个可靠的颈围就可以了。在手术后的3个月内必须严格佩戴,睡觉也不要取下来。这样,给骨的融合创造一个很好的条件。不同年龄,不同骨质情况佩戴的时间有所不同,具体要看术后3个月第一次复查CT的情况来确定是否需要佩戴更长的时间。

对老年患者,由于骨质较疏松,骨愈合慢,佩戴时间可能需要延迟到半年以上。而对有些骨融合较快的青少年患者,佩戴3个月基本可以了。总之,颈围摘取的时间一定要听从手术医生的指导,在没有骨融合迹象之前,不可擅自取下颈围。

胎儿脑积水怎么办

脑积水有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类,各又可分为交通性和非交通性,非交通性脑积水的梗阻在脑室系统,交通性脑积水的梗阻在蛛网膜下腔,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胎儿脑积水,不管是准爸爸或准妈妈都要仔细看哦,为了宝宝的健康做再大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先天性脑积水主要由畸形引起。常见者有:

1、脑导水管畸形又分为:导水管分叉畸形、导水管狭窄或闭锁、导水管隔膜。

2、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是由于扁桃体、延髓及第四脑室疝至椎管内,第四脑室变狭长,正中孔与侧孔下移,使CSF循环受阻;本畸形可单独存在,但多数与脊髓脊膜膨出伴发,或与颅底凹陷症伴同。

胎儿脑积水的原因

1、胎儿脑积水的原因

1.1、脑导水管畸形又分为:导水管分叉畸形;导水管狭窄或闭锁;导水管隔膜。

1.2、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是由于扁桃体、延髓及第四脑室疝至椎管内,第四脑室变狭长,正中孔与侧孔下移,使CSF循环受阻。本畸形可单独存在,但多数与脊髓脊膜膨出伴发,或与颅底凹陷症伴同。

1.3、第四脑室正中孔及侧孔先天性闭锁 少见,需与颅内感染后继发粘连引起者相鉴别。

1.4、相当多一部分先天性脑积水可由于婴幼儿后颅窝肿瘤引起。

会引起头痛发生的疾病有那些

1、颅内疾病:如脑膜炎、脑炎、脑挫伤、脑血管意外、高血压脑病、脑供血不足、颅内肿瘤、脑寄生虫病、头痛型癫痫、腰穿后头痛等。

2、颅外疾病:颅骨疾病如颅底凹陷症、颈椎病、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颞动脉炎、眼源性、耳源性、鼻源性、牙源性头痛等。

3、全身性疾病:如急慢性感染性疾病、发热、各种原因引起的脑缺氧、各种中毒、中暑、贫血、女性的月经期、绝经期头痛等。

4、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抑郁、癔病性头痛等。

以上就是对偏头痛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了,希望会通过这篇文章给大家带来实质性的帮助,那么当我们的身体有什么不适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以免耽搁病情,后悔莫及。

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依据有哪些

1.临床上具有脊髓受压表现分为中央型、周围型及中央血管型。三者又可分为重、中、轻三度。这是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依据之一。

2.影像学检查也是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依据。可显示椎管矢状径狭窄、椎节不稳(梯形变)、骨质增生(骨刺形成)、硬膜囊受压征及脊髓信号异常等各种影像学所见。

3.除外其他疾患。包括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脊髓空洞症、脊髓痨(梅毒晚期)、颅底凹陷症、多发性神经炎、脊髓肿瘤、继发性粘连性脊蛛网膜炎、共济失调症及多发性硬化症等。注意,两种以上疾患共存的病例,临床上常可发现。

4.其他。可酌情选择腰椎穿刺、肌电图及诱发电位等检查来协助诊断及鉴别诊断。

颅底骨折的病因

颅盖骨折延伸而来(30%):

按骨折形状分类为:线形骨折、凹陷骨折、粉碎骨折、儿童生长性骨折。凹陷或粉碎骨折的骨折片,既可损伤脑膜及脑又可损伤脑血管和颅神经。颅骨骨折约占颅脑损伤的15—20%,可发生于颅骨任何部位,以顶骨最多,额骨次之,颞骨和枕骨又次之。一般骨折线不跨过颅缝,如暴力过大,亦可波及邻骨。头颅正侧位可确诊。由于骨折形态不同,其治疗及预后亦各不相同。

头部挤压伤(20%):

暴力使颅骨普遍弯曲变形所致。轻者一般有明显压迫感,眼睛有点往外突出的感觉,无呕吐等反应。但严重可引起颅底骨折。

暴力作用于附近的颅底平面(10%):

一般不多见。

个别情况(3%):

垂直方向冲击头顶部或从高处坠落时,臀部着地。按其解剖部位分为:颅前窝骨折;颅中窝骨折;颅后窝骨折。颅底骨折一般为闭合性损伤,骨折本身无需特殊处理,主要针对颅内、颅底严重的并发伤及预防感染。一般预后较佳。

颅底凹陷症病因

(一)发病原因

颅底凹陷症(basilar invagination)的主要发病原因为先天性骨质发育不良所致,由于在胚胎发生学上,神经管在寰枕部闭合最晚,所以先天性畸形容易发生在此区,少数可继发于其他疾病。

Hadley将本病分为2型,即:

①先天型:又称原发性颅底凹陷症,伴有寰枕融合,枕骨变扁,枕骨大孔变形,齿状突向上移位甚至进入枕骨大孔内,致使枕骨大孔前后径缩小,在胚胎发育2~3周时,由于胚胎分节的局部缺陷,寰椎不同程度地进入枕骨大孔内,有时与之融合等,近年来有人发现本病与遗传因素有关,即同一家族兄弟姐妹中可有数人发病。

②继发型:又称获得型颅底凹陷症,较少见,常继发于骨炎,成骨不全,佝偻病,骨软化症,类风湿性关节炎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导致颅底骨质变软,变软的颅底骨质受到颈椎压迫而内陷,枕大孔升高,有时可达岩骨尖,且变为漏斗状,同时颈椎也套入颅底,为了适应寰椎后弓,在枕大孔后方可能出现隐窝,而寰椎后弓并不与枕骨相融合。

(二)发病机制

颅底凹陷症导致枕骨大孔狭窄,后颅窝变小,压迫延髓,小脑及牵拉神经根产生一系列症状,合并有椎动脉受压出现供血不足表现。

病理改变如下:枕骨大孔畸形包括枕骨基底部,外侧部及髁部三部分的发育异常,致使颅底向内凹陷,寰椎和枕骨距离变短,寰枕融合,寰椎枕化等,有时还合并寰枢椎畸形,椎板裂缝或缺如,颅颈移行处曲度异常等。

颅底凹陷是枕骨大孔区最常见的畸形,90%以上颅底凹陷症是枕骨和寰枢椎的畸形,枕骨的基部,髁部及鳞部以枕骨大孔为中心向颅腔内陷入,枕骨大孔边缘有寰椎距离变短,甚至与寰椎后弓融合,枕骨髁发育不良,不对称,枕骨基底部变短,变直,高低不平,颅底呈漏斗状,寰椎突入颅内,枢椎的齿状突高出正常水平而进入枕骨大孔,枕骨大孔前后缩短,而使颅后窝缩小,从而压迫延髓,小脑和牵拉神经根,产生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除上述骨质改变外,局部软组织还可产生增厚和紧缩,枕骨大孔附近的筋膜韧带,硬脑膜,蛛网膜的粘连,增厚,呈束带状,从而压迫小脑,延髓,脑神经,上颈髓,颈神经和椎动脉等,而产生症状,晚期常出现脑脊液循环障碍而导致梗阻性脑积水和颅内压增高。

颅底凹陷常合并脑脊髓和其他软组织畸形,如小脑扁桃体疝,脊髓空洞症及蛛网膜粘连等。

颅底凹陷症有哪些症状

1.上颈神经根刺激症状

主要是由于颅底畸形骨质刺激和压迫寰枕筋膜、韧带和硬脊膜,使其发生增生、肥厚或形成纤维束带,压迫上颈神经根。患者常常诉说枕部慢性疼痛,颈部活动受限,感觉减退,一侧或双侧上肢麻木、疼痛、肌肉萎缩、强迫头位等。

2.后组脑神经障碍症状

常因脑干移位、牵拉或蛛网膜粘连,使后组脑神经受累,而出现吞咽困难、呛咳、声音嘶哑、舌肌萎缩、言语不清、咽反射减弱等球麻痹的症状,以及面部感觉减退、听力下降、角膜反射减弱等症状。

3.延髓及上颈髓受压体征

主要因小脑扁桃体下疝、局部病理组织压迫延髓及上颈髓和继发脊髓空洞症所致。患者表现为四肢无力,感觉障碍,锥体束征阳性,尿潴留,吞咽、呼吸困难,手指精细动作障碍,位置觉消失;有时出现脊髓颈胸段单侧或双侧节段性痛、温觉消失,而触觉和深感觉存在,这种分离性感觉障碍为脊髓空洞症的特征表现。

4.小脑功能障碍

以眼球震颤为常见,多为水平震颤,亦可为垂直或旋转震颤。晚期可出现小脑性共济失调,表现为行走不稳,说话不清,查体可见指鼻试验不准,跟膝胫试验不稳,闭目难立征阳性等。

5.椎动脉供血障碍

表现为发作性眩晕、视力障碍、恶心呕吐、共济失调、面部感觉障碍、四肢瘫痪及球麻痹等临床症状。

6.颅内压增高症状

早期患者一般无颅内压增高,一旦出现说明病情严重,而且多为晚期。症状系发生梗阻性脑积水所致,个别出现较早的患者可能为合并颅内肿瘤或蛛网膜囊肿的原因。患者表现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视盘水肿,甚至发生枕骨大孔疝,出现意识障碍,呼吸循环障碍或突然呼吸停止而死亡。

相关推荐

关于新生儿产伤性疾病

一、头皮产伤 头皮产伤包括产瘤、头皮血肿、腱膜下出血。 1、产瘤:通常发生于头位自然产,由于头皮的外伤造成表浅部位的出血性水肿,它的位置不局限在一头骨缝内,临床上不需要任何治疗,通常3天会消失。 2、头皮血肿:发生原因不明,较常发生于产钳生产婴儿,它可以发生于颅骨任何部位,但只局限于单一骨缝内,不会超越头骨中线,大部分血肿在几周内自然消失,少部分会有钙化情形发生。 3、腱膜下出血:发生原因是由于胎头在通过骨盆腔时,外力的压迫和拖拉造成。它可能合并大量出血造成休克死亡。触诊时有波动感,临床上需注意大量失血、

遗传性痉挛共济失调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1.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缓慢起病,后索及锥体束同时受累,出现深感觉障碍,共济失调,痉挛性截瘫及肢体远端的感觉异常等。但无弓形足及脊柱后侧凸畸形。常伴有胃酸缺乏及血清中维生素b12含量减少以及恶性贫血等。 2.多发性硬化 病灶多发,可有脊髓、小脑变性,出现小脑性共济失调及锥体束征,但病程常有缓解和复发。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增高。 3.小脑肿瘤 多见于儿童,缓慢起病的小脑性共济失调,但易发生颅内压增高症状和体征,且无遗传史。 4.环枕部畸形 如颅底凹陷、环椎枕骨化和颈椎融合等。除共济失调外常

脚指甲凹陷是怎么回事

1、脚指甲凹陷是怎么回事 一般来说,指(趾)甲凹陷有些人可能是正常的,没有什么疾病,但是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很重要的体征,之所以问你是女性否的原因是因为这可能提示缺铁性贫血,由于女性的特殊原因,会造成失血而造成铁元素丢失过多,影像造血系统的功能,而出现缺铁性贫血。 息指甲凹陷症的人中,重体力劳动者多于轻体力劳动者,右手多于左手,拇、食、中指多于无名指、小指,说明在同样条件下,劳动强度大小对指甲凹陷有一定影响。劳动强度大,手指耗氧量大,可加重指甲缺氧。 期饥饿、手指瘫痪或固定等因素可使指甲生长缓慢。缺铁性贫血及

脑震荡、脑损伤、颅骨损伤的症状和区别

常人一般都认为脑震荡特别的严重,对它感到害怕,脑科专家提示我们,脑震荡是最轻的脑损伤。特点:伤后即刻发生短暂的意识障碍和近事遗忘。 发生机制:一般认为意识障碍与脑干网状结构受损有关,近来电镜发现,受力部位神经元线粒体,轴突肿胀,间质水肿。 临床表现和诊断: 1)伤后立即出现短暂意识丧失; 2)清醒后对受伤经过及伤前情况不能回忆,即逆行性遗忘或近事遗忘; 3)其他症状(血压脉搏,呼吸等)自主神经和脑干功能紊乱表现; 4)头痛,头昏等。神经系统检查无特殊阳性体征。 如何治疗:脑震荡多无特殊治疗。卧床休息,对症

小脑扁桃体下疝手术是什么

小脑扁桃体疝又称Arnold-Chiari畸形,这是一种常与颅底凹陷畸形伴发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小脑扁桃体邻近延髓和枕骨大孔的两侧,当颅内压增高时,小脑扁桃体有可能受挤而嵌入枕骨大孔,造成小脑扁桃体疝(枕骨大孔疝),压迫延髓,危及生命。 本病预防措施无特殊。要注意用药安全:1.手术治疗后适当的神经营养治疗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但不手术治疗而单纯用药则不能遏制神经损害的加重。2.对症治疗通常能起到止痛和抗头晕的作用,能改善症状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对减轻神经损害无作用。3.对于暂不需手

寰枢关节半脱位应该做哪些检查呢?

一体格检查: 1颈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僵直,尤其头颈部的旋转活动受限,头枕部疼痛 2延脊髓交界区受压造成高位颈脊髓病症状: 3合并颅底凹陷、小脑扁桃体下疝或脊髓空洞,影响延髓、脑干时,还可以出现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口齿不清)、视物不清、眩晕、耳鸣等低位颅神经症状 4高位脊髓病的患者出现四肢肌张力升高、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反射阳性。 5呼吸功能障碍;二影像学检查:X线平片上显示寰齿关节间隙,正常成人其间隙不超过3毫米,儿童为5毫米,CT和MRI扫描可帮助诊断脱位的类型和原因,如有无齿状突的畸形缺陷,类风湿关节

怎样治疗乳头凹陷

乳头凹陷是女性的常见病,乳头未高出于乳房皮肤,且牵拉也不高出者,称为乳头内陷。这种疾病虽然对结婚没有直接影响,但会影响夫妻性生活时的感情交流,而且生育后不便于哺乳。乳头长期凹陷造成表皮脆弱,容易破裂感染导致局部的炎症、湿疹,严重者可引起乳腺导管扩张症。 乳头凹陷可以治疗,但关键在于预防。少女内衣应穿纯棉内衣。乳头如有裂口的迹象时,内衣应进行蒸煮消毒,以防引起感染。少女戴乳罩不可过早,佩戴乳罩的年龄一般为16~17岁。而且乳罩要适当,对于有俯卧习惯的少女,要及时纠正,防止乳头遭受挤压,加重乳头凹陷的程度。

共济失调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缓慢起病,后索及锥体束同时受累,出现深感觉障碍,共济失调,痉挛性截瘫及肢体远端的感觉异常等。但无弓形足及脊柱后侧凸畸形。常伴有胃酸缺乏及血清中维生素b12含量减少以及恶性贫血等。 2.多发性硬化病灶多发,可有脊髓、小脑变性,出现小脑性共济失调及锥体束征,但病程常有缓解和复发。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增高。 3.小脑肿瘤多见于儿童,缓慢起病的小脑性共济失调,但易发生颅内压增高症状和体征,且无遗传史。 4.环枕部畸形如颅底凹陷、环椎枕骨化和颈椎融合等。除共济失调外常伴有后组颅神经损害、短颈、节

颅骨凹陷性骨折骨头还能凸出来吗

凹陷性骨折的手术指征主要是:1、深度:成人颅骨骨折凹陷深度大于1cm,小儿凹陷深度大于0.5cm。考虑手术2、症状:存在明显的临床症状,比如癫痫,肢体活动障碍等,及时深度未达第一条件也是手术的适应症。凹陷性骨折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是不会自愈的。如果你头部CT上显示深度达到1cm以上,或者已经存在相关的症状,请尽早手术治疗,以免骨折凹陷下去的部分压迫脑组织过久,日后产生临床症状或者症状加重。不要担心手术,不要害怕手术,这个凹陷性骨折的手术在脑外科是很小的手术,1个小时就足够了。如果患者还是孩子,更加建议手术治

颅骨骨折有哪些原因呢

颅骨骨折较常见,往往是由于钝性暴力或穿透性损伤造成,大多无需特殊处理,故骨折本身并不重要。但颅骨骨折的发生与暴力作用的方向、大小、减速距离等密切相关,由于颅骨骨折常并发脑、脑膜、颅内血管和神经的损伤,若处理不及时,可引起颅内血肿、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影响预后。因此,及时、有效、正确地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颅骨骨折分类较多,按照骨折的部位不同,可分为颅盖和颅底骨折;根据骨折的形态不同,可分为线形、凹陷、粉碎和洞形骨折等;此外,视骨折局部与外界是否相通,又可分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