痧子的病因
痧子的病因
麻毒属阳毒,经口鼻而入,主要侵犯肺、脾二经,全身其他脏器也常受累。发病初期,邪在肺卫,正邪相争,肺失宣肃,故见发热,咳嗽、鼻塞、流涕等类似感冒症状;脾主肌肉,合四肢,麻疹时邪由肺卫入里,郁阻于脾,正邪交争,驱邪外泄,邪毒出于肌表,皮疹布达于全身,皮疹色泽红润,自头面部向下蔓延,皮疹透布全身,邪尽外达,毒随疹泄,热去津伤,无合并症者,为顺症。如感邪较重,正不胜邪,不能托邪外泄,邪毒内陷,可产生逆证,如邪热灼津成痰,痰热壅盛,肺气闭塞,可见气急、鼻煽、喉内痰鸣等,而成肺炎喘嗽;气分热盛,常有壮热、口渴、纳差、腹泻、烦躁等热毒壅盛之证;疹毒夹痰上攻咽喉,咽喉不利,则成咽痛音哑喘憋等急喉喑症;邪毒炽盛,内陷厥阴,蒙蔽心包,则成神昏惊厥等邪陷心肝之证。
瘊子病因
本病的传染源为患者和健康带病毒者,主要进行传播的途径为,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进行传播。跖疣是发生在足底的一种瘊子,由于局部的压迫和摩擦,表面会形成黄色的肼胝状,表面经常会分散着一些小黑点。
这类疾病是一种可传染的疾病,由于病发时一般无自觉症状,因此患病后应该及时的治疗。在生活中此病也可能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烦恼,由于按压时会带来疼痛感。瘊子一般没有自觉的症状,偶尔会有疼痛的感觉,皮损表现为针尖或豌豆大,表面比较粗糙,角化会很明显,呈灰黄或者是正常的肤色,经常发生在手指手背部位。
瘊子疾病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皮肤性疾病,对人们都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和影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适当的做些户外运动,加强体育锻炼,这样可以很好的增强自身的体质,增强抗病能力。在饮食方面应当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应当多吃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这样都可以很好的预防瘊子疾病的发生。
大脖子病的病因
粗脖子病,大脖子病是甲状腺肿大的俗称,单纯性甲状腺肿俗称“粗脖子”、“大脖子”或“瘿脖子”。
是以缺碘为主的代偿性甲状腺肿大,青年女性多见,一般不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
散发性甲状腺肿可由多种病因导致相似结果,即机体对甲状腺激素需求增加,或甲状腺激素生成障碍,人体处于相对或绝对的甲状腺激素不足状态,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增加,致使甲状腺组织增生肥大;散发性的甲状腺的肿大,不论是何种的原因,都是可补充一定量的甲状腺的激素的,药物的剂量是不宜过大的,否则是会造成药物性的甲亢的。
建议到正规专业的医院治疗。目前有一项成熟的方法能检测治疗,确保最高的安全度和最大的治疗效果,患者治疗后不会有任何的副作用和并发症,且大大降低了治疗所需要的费用。
月子病的病因
妇女产后,因妊娠引起的身体变化及分娩引起的体力损失、出血等症状,产妇需要6周时间才能恢复正常的身体状态,这段时间称为产褥期。如此期间调理不当,就有可能会产生月子病。分娩时如产妇妊娠末期患有阴道炎、临产前不久洗过盆浴或有性交史,或产妇所用物品特别是会阴垫不清洁,或助产人员无菌操作观念不强,阴道检查次数过多等情况,易引起产褥感染。分娩后,产妇的子宫颈、阴道和外阴都有可能遭受不同程度的损伤,特别是子宫腔内胎盘附着处不可避免地留下较大的创面,这给致病菌引发产后感染提供了途径。此外,由于某些异常的妊娠和分娩情况,如贫血、早破膜、产后出血等,可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也给产后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条件。
1.亡津失血,由于分娩用力、出汗和产伤或失血过多,使阴血骤虚,加之产后调养不慎,以致亡津失血,阳气浮散。
2.瘀血内阻,产后元气亏虚,气血无力,气滞血虚;或产后百脉空虚,易感外邪,寒邪乘虚入体,血为寒凝,以导致恶露不畅,留而成瘀;或复因产前即有气郁血滞,以致瘀血内阻;或因产后余血浊液生瘀滞,或胞衣残留或感染邪毒,均可导致瘀血内阻,败血为患。
3.外感六淫或饮食房劳所伤,产后气血俱伤,元气受损,正气减弱,即所谓“产后百脉空虚”,因身体虚弱,稍有感触,或产时、产后调理不慎,均可导致脏腑功能失常,变生百病。
总之,月子病以“虚”、“瘀”为主,故有“产后多虚多瘀”之说。
月子里淋雨了会怎么样
疾患,在月子里没有治愈而留下的病症。妇女在生产后,因筋骨腠理大开,身体虚弱,内外空疏,如果此时不慎使风寒侵入,或大怒大悲,或过多房事,都能引起月子病。;月子病的临床表现是:怕冷,怕风,出虚汗,关节疼痛。遇冷,风,阴雨天气疼痛加剧。由于情绪忧郁而引起的月子病还可能伴有麻木,抽搐,胀痛等症状;月子里房事而引起的月子病还会有四肢乏力,腰酸,嗜睡等症状;由于怒气而引起的月子病还同时伴有大小关节疼痛,头痛等症状。;月子病月子治有两个含义:
1,月子里得了病就要抓紧时间治疗,不能拖延,出了月子就比较难治;
2,如果留下了月子病的病根,在以后再做月子时治疗起来要相对容易些。但需要指出的是,这并不是说非月子期间就治不好月子病。因此没有必要人为地创造一次坐月子的机会去治疗月子病。非月子里治疗月子病,因筋骨腠理已经闭合,风寒已包于体内,治疗起来需多费一些时日(3-5个月),但只要找出病因,针对施治,完全治愈还是有把握的。月子病很容易被误诊为风湿或类风湿病,如按风湿类病治疗,收效甚微,或治疗时见效,停药后很快复发。
月子病很折磨人,所以我们还应防患于未然。
月子病是什么
一:月子病是坐月子的后遗症
通俗的来说,月子病就是患者在坐月子过后因为一些不良的习惯形成的一种后遗症,月子病患者在做完月子过后就会有一些身体上的不适应,比如手麻脚麻、头痛等等的毛病,因此治疗月子病是非常重要的,患者可以通过一些药物来治疗月子病。
二:月子病会出现身体不适
女性朋友做完月子过后身体不适是月子病的最大症状,不管是小的疼痛还是大的疼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女性朋友的月子病,因此,女性朋友在坐月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很多事情,坐月子的时候如果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是能够帮助患者缓解月子病,缓解身体的不适症状。
月子病的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以上的两个答案只是微不足道的,女性患者想要了解更多的月子病相关的知识可以到当地医院向医生进行咨询。正在怀孕的女性朋友们也要在今后的日子里多加注意,以防患上了月子病。
月子病的病因
中医认为本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产后营血亏虚,经脉失养或风寒湿邪趁虚而入,稽留关节、经络所致。常见病因有血虚、风寒、血瘀、肾虚。
1.血虚
素体血虚,产时产后失血过多,或产后虚损未复,阴虚亏虚,四肢百骸空虚,经脉关节失于濡养,致使肢体酸楚、麻木、疼痛。
2.风寒
产后百脉空虚,营卫失调,腠理不密,若起居不慎,风寒湿邪趁虚而入,稽留关节、肢体,使气血运行不畅,瘀阻经络而痛。
3.血瘀
产后余血未净,流滞经脉,或因难产手术,伤气动血,或因感受寒热,寒凝或热灼致瘀,瘀阻经脉、关节,发为疼痛。
4.肾虚
素体肾虚,复因产伤动肾气,耗伤精血,腰为肾之府,膝属肾,足跟为肾经所过,肾之精气血亏虚,失于濡养,故腰膝疼痛、腿脚乏力或足跟痛。
西医认为本病多由风湿、类风湿、坐骨神经痛、多发性肌炎或血栓性静脉炎引起。
痧子的介绍
痧子是麻疹的别称,见《麻证新书》,又称痧疹。是小儿常见的一种传染病,是由感受麻疹时邪引起的一种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恶寒、咳嗽咽痛、鼻塞流涕、泪水汪汪、畏光羞明、口腔两颊近臼齿处可见麻疹黏膜斑周身皮肤按序布发芝麻粒样大小的红色斑丘疹、皮疹消退时皮肤有糠麸样脱屑和色素沉着斑等为特征。病毒主要侵犯肺胃。
麻疹病毒属副黏液病毒,体外抵抗力弱,对热、紫外线和消毒剂均很敏感。在空气飞沫中保持传染性不超过2小时,但耐寒冷和干燥,在零摄氏度可保持约1个月。
病人是麻疹惟一的传染源,传染性极强。潜伏期末至出疹后5日内均有传染性,传染期患者口、鼻、咽、眼结合膜分泌物中含有麻疹病毒。主要是由飞沫经呼吸道传播。
对于麻疹,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就会有持久免疫力。以1岁至5岁儿童发病率最高,婴儿可从胎盘获得母亲的抗体,生后6个月内不会发病,但易感母亲所生的婴儿无先天性免疫力,生后即可得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二季为流行高峰。
什么是“痧”
“痧”的含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指病理反应的“痧”,也就是“痧象”;二是指刮痧刺激后反应的“痧”,也就是“痧痕”,二者在形态、色泽上均有差异。
1.痧象
痧象也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皮肤表面出现的色红如粟的疹子:如风疫出现的疹子叫风痧;猩红热出现的疹子叫丹痧。这是病理阳性反应物的一种,临床上很多疾病都有发痧现象,因此有“百病皆可发痧”之说。
二是指痧证,也叫痧胀、痧气,是疾病的一种,多发生于夏秋之交,因感受风、寒、暑、湿、燥、火之邪或疫疠之秽浊所出现的一些病症。临床上春季多发风痧、温痧;夏秋季多发暑痧等。这些都不是单一的一种疾病,实际上是一种毒性综合反应的临床症状。
2.痧痕
痧痕是指刮拭皮肤后所出现的各种皮肤形态和色泽的变化。常见的痧痕包括体表局部组织潮红、紫红、紫黑色瘀斑或点状紫红色小疹子,并经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热感。痧痕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总之,痧象是一切疾病在体表的病理反应,而刮痧疗法利用特定的工具,在体表的某些特殊部位施以特定手法,使皮肤局部出现片状或点状瘀血或出血的刺激反应(痧痕),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疗法。
刮痧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肚子太饱或饿肚子时均不适合刮痧
刚刚吃完饭的一小时内是不可以刮痧的的,因为此时的肚子太饱,血糖上升,不适合刮痧;并且饿着肚子时也不可以刮痧,此时的血糖过低,刮痧会加速消耗人体的能量,身体素质较差者会晕倒。
2. 刮痧时应避风和注意保暖
治疗刮痧时应避风,注意保暖。室温较低时应尽量减少暴露部位,夏季高温时不可在电扇处或有对流风处刮痧。因刮痧时皮肤汗孔开泄,如遇风寒之邪,邪气可通过开泄的毛孔直接人里,不但影响刮痧的疗效,还会因感受风寒引发新的疾病。
3. 不适宜刮痧人群
皮肤病患者不适合刮痧疗法有水肿、糖尿病及心脏病患者忌刮痧;血友病、出血性紫癜和其他出血疾患者不能进行刮痧治疗;低血压、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神经紧张特别怕痛的患者需要轻刮痧;孕妇、婴孩或幼童在合格医师指导下接受刮痧。
4. 刮痧3小时后方能洗浴
刮痧治疗后,为避免风寒之邪侵袭,须侍皮肤毛孔闭合恢复原状后,方可洗浴,一般约3小时左右。但在洗浴过程中,水渍未干时,可以刮痧。因洗浴时毛孔微微开泄,此时刮痧用时少,效果显着,但应注意保暖。
5. 刮痧期间饮食要清淡
刮痧期间,饮食一定要清淡,避免过多食用油腻厚重的食物,还要针对性地调理脏腑营养。
得了月子病怎样发汗
产后发汗是不要好的,因为产后病人对发汗把柄一个合适的度,发汗多的话,容易虚和招风,这样会得不偿失。你点许昌月子病专科就知道怎么做。你真要是发汗的话,建议发汗之前喝人参煎药液150-200毫升,身边要有人,预防虚脱。月子病积极治疗,对症配药。
月子病又叫产后风,产后风并不仅仅指感受寒邪。女性在产后元气大伤,气血津液受损,百脉空虚,皮肤腠理比较疏松,抵抗风寒湿邪的能力很差,护理不当寒邪就会入侵体内,容易留下月子病。它的临床症状是:怕冷,怕风、出虚汗,活动关节疼痛,严重的病人夏天穿棉衣。女性产后有三忌:发汗、利小便、泻下,这都会加重产后风的症状。即便是职业女性,也要在产褥期多休息,以防劳累过度抵抗力下降,得产后风。
“月子病”月子期间治效果更好。产后风又叫月子病,病症类似于风湿、类风湿疾病,全身关节疼痛难忍,遇冷、遇风后,疼痛的症状会加重。月子病月子治确实效果更好,否则在体内滞留时间过久,治疗起来难度更大。产后风是一种痼疾,得上后一定要有心理上的准备,治疗的过程中治治停停往往会事倍功半,效果不好。如果留下了月子病的病根,在以后再做月子时治疗起来要相对容易些。但需要指出的是,这并不是说非月子期间就治不好月子病。因此没有必要人为地创造一次坐月子的机会去治疗月子病。非月子里治疗月子病,因筋骨腠理已经闭合,风寒已包于体内,治疗起来需多费一些时日(3-5个月),但只要找出病因,针对施治,完全治愈还是有把握的。
月子病能治好吗
首先可以回答:能治好。
如果留下了月子病的病根,在以后再做月子时治疗起来要相对容易些。但需要指出的是,这并不是说非月子期间就治不好月子病。因此没有必要人为地创造一次坐月子的机会去治疗月子病。
非月子里治疗月子病,因筋骨腠理已经闭合,风寒已包于体内,治疗起来需多费一些时日(3-5个月),但只要找出病因,针对施治,完全治愈还是有把握的。
如果产妇在月子期间所患的全身性关节疼痛,应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采用药物、理疗、体能锻炼等综合疗法坚持治疗,不可丧失信心,时治时停,更不要把希望寄托于“再生育一次”的无科学依据的方法上,以至于走入另一个误区,导致旧病未除又添新病。
月子病很容易被误诊为风湿或类风湿病,如按风湿类病治疗,收效甚微,或治疗时见效,停药后很快复发。 月子病很折磨人,所以还应防患于未然。
大脖子病的病因
本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有:
(1)流行区水土中碘缺乏或过多。
(2)碘需要量增加(生长发育、哺乳、寒冷、感染、中毒、情绪等因素)。
(3)致甲状腺肿物(木薯、萝卜、卷心菜、硫脲嘧啶、硫氰酸盐、对氨基水杨酸钠、保泰松、过氯酸钾、钴、锂盐)。
(4)饮用深井水(含硫碳氢化物、钙、氟过多),水源被细菌污染。
(5)家族性先天性甲状腺激素合成酶缺陷。
(6)人工放射性核素(核裂变产物)——碘-131在空气含量中超标
大脖子病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1.沿海地区居民饮用高碘水或食物。
2.我国新疆、山西、内蒙古、其他多为盆地或山脉延伸的高地,因古代洪水冲刷含碘丰富的水沉积所致。出现了内陆高碘甲状腺肿。
(二)发病机制
机制不清。通常的解释是碘阻断效应所致,即Wolff-Chaikoff效应。经典的解释是:当摄入高碘时,碘抑制了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使T3、T4合成减少,反馈性TSH分泌增高,促进了甲状腺肿的发生。近年的研究表明:高碘摄入后主要是抑制了钠-碘转运体(sodium-iodide symptom,NIS),使碘向甲状腺细胞内转运减少,造成细胞内碘水平下降,T3、T4合成减少,反馈性TSH分泌增高,促进了甲状腺肿的发生。然而,碘阻断效应是暂时的,多数人机体很快适应,称为碘阻断的逃逸现象(escape),故大多数人并不发生高碘甲状腺肿。长期摄入高碘,尽管机体的适应可使激素代谢维持正常,但由于胶质合成过多而潴留,高碘又抑制蛋白脱碘,最终导致滤泡腔扩大而形成甲状腺肿。
高碘病区甲肿病人的甲状腺滤泡明显肿大,胶质明显增多,而上皮细胞扁平;但有的上皮细胞呈现柱状或增生改变,有的滤泡融合,泡腔变小或呈现突性滤泡,甲状腺间质纤维增生及早期结节改变。高碘小鼠动物试验显示,高碘所致甲状腺肿属滤泡胶质潴留性甲状腺肿,甲状腺滤泡高度扩张,上皮细胞扁平,泡腔明显扩大,腔内充满胶质。
痧子的表现
痧子,即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结膜炎症、麻疹黏膜斑及皮肤斑丘疹为特征。
痧子,见《麻证新书》。即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结膜炎症、麻疹黏膜斑及皮肤斑丘疹为特征。
麻疹病毒属副黏液病毒,体外抵抗力弱,对热、紫外线和消毒剂均很敏感。在空气飞沫中保持传染性不超过2小时,但耐寒冷和干燥,在零摄氏度可保持约1个月。
病人是麻疹唯一的传染源,传染性极强。潜伏期末至出疹后5日内均有传染性,传染期患者口、鼻、咽、眼结合膜分泌物中含有麻疹病毒。主要是由飞沫经呼吸道传播。
对于麻疹,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就会有持久免疫力。以1岁至5岁儿童发病率最高,婴儿可从胎盘获得母亲的抗体,生后6个月内不会发病,但易感母亲所生的婴儿无先天性免疫力,生后即可得病。
麻疹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二季为流行高峰。
麻疹症状:发热3日左右后出疹,出疹时全身中毒症状加重,体温更高,达40摄氏度左右。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或烦躁不安,可有谵妄,婴幼儿常有惊厥。咳嗽加重,畏光,面部浮肿。出疹时,一般是从耳后发际开始,渐及前额、面、颈、躯干及四肢,第三天达手掌及足底。皮疹是淡红色斑丘疹,呈充血性,压之退色;疹间皮肤正常;严重时皮疹可融合成片,呈暗红色。
麻疹的并发症有支气管肺炎、麻疹脑炎等。
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办法,此外,还要配以其他措施进行综合预防:一是管理传染源,对麻疹病人应做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患儿应隔离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长至出诊后10天。二是切断传播途径,流行期间避免易感儿童到公共场所探亲、访友。无并发症的患者可在家中隔离治疗。患儿的病室每天应开窗通风1到2小时。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应穿隔离衣、戴口罩和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