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呕吐的治疗

呕吐的治疗

呕吐是临床常见症状,恶心常为呕吐的前驱感觉,也可单独出现 表现上腹部特殊不适感,常伴有头晕、流涎、脉缓、血压降低等迷走神经兴奋症状。

一、呕吐的西医治疗

1.禁食6~8小时。轻度或中度脱水可服“口服补液盐”,多次少量服,多数病儿能纠正脱水和酸中毒。如不能纠正或患儿对“口服补液 ”不能耐受,最好的办法是根据血生化检验进行静脉输液矫治。

2.治疗原发病。外科梗阻性疾病,应施行手术解除梗阻段。如为内科性呕吐,即应治疗原发病。如婴儿喂养不当,咽下大量气体,应在喂奶后将患儿俯在母亲肩上,拍背,使患儿打嗝,排出气体。

3.应当服用止吐药。最安全最有效的药物为吗丁啉,每次每公斤体重0.3毫克,每日3次,饭前15~30分钟服用。

4.再发性呕吐在禁食期间可少量多次饮凉开水或冰水,喝温水易引起呕吐。

二、呕吐的中医治疗

1.外邪犯胃治则:疏邪解表,芳香化湿。

方药:藿香正气散为主。

蕾香9克紫苏9克白芷6克大腹皮9克厚朴6克半夏9克陈皮6 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生姜3片大枣5枚甘草3克随症加减:宿滞,胸闷腹胀者,去白术、甘草、大枣,加神曲9克、鸡内金9克,以消导积滞;寒热无汗者,加防风9克、荆芥9克,以祛风解表;夏令感受暑湿,呕吐而并见心烦口渴者,去香燥甘温之药,加黄连3克、佩兰9克、荷叶9克,以清暑解热;如感受秽浊之气,突然呕吐者,可先吞服玉枢丹,以辟浊止呕。

2.饮食停滞治则: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方药:保和丸为主。

山植9克神曲9克半夏9克茯苓12克陈皮9克连翘9克莱菔子12克随证加减:腹满便秘者,可加大黄9克(后下)、枳实9克、厚朴6克,以导滞通腑,浊气下行,则呕吐可止;胃中积热上冲,食已即吐,口臭而渴,苔黄脉数者,加付茹10克、生姜3片,以清胃降逆。

3.痰饮内阻治则:温化痰饮,和胃降逆。

方药: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半夏12克生姜3片茯苓15克桂枝6克白术15克甘草6克随症加减:脘腹胀满者,去白术,加厚朴9克、大腹皮9克,理气除满;呕吐清水痰涎多者,加牵牛子、白芥子各2克,研未装胶囊,每日分3次吞服,可增强化痰蠲饮之力;痰浊上蒙,症见眩晕呕吐者,可加天麻10克、代赭石12克、权实9克,以化痰降逆;

痰郁化火者,可加黄连3克、全瓜萎12克,以清热化痰,和

姜半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降逆止呕

半夏归脾、胃经,其味苦,有降逆和胃的功效,是中医临床上的止呕要药,尤其是姜半夏更是擅长于应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呕吐现象,通常因痰饮或畏寒导致的胃气上逆呕吐治疗效果是最好的,常搭配生姜、黄连、麦冬等药材同用。

小儿呕吐中医治疗

(1)乳食积滞:呕吐物多为酸臭奶块或不消化食物,口气臭秽,腹部胀满,泻下酸臭或大便秘结,舌苔厚腻,脉滑或指纹紫滞。治法:消食导滞。方药:山檀、神曲、半夏、陈皮、炒谷麦芽(各)、莱菔子、枳壳各10克,胡黄连6克。中成药:小儿化食丸每次1丸,每日2次;加味保和丸,每次3—6克,每日2次。(2)胃热炽盛:食人即吐,呕吐物酸臭,口渴喜饮,唇干面赤,大便臭秽或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象滑数。 治法:清泻胃热。方药:生石膏(先煎)25克、黄连1.5克、生地10克、升麻6克、丹皮6克、姜竹茹10克、姜半夏6克、制军10克。中成药:牛黄清胃丸,每次1丸,每日2次。(3)脾胃虚寒:病起较缓,病程较长,食久方吐,或朝食暮吐,吐出物多为清稀痰水,或不消化残余乳食,无明显酸臭味,面色觥白,神倦肢冷,或腹痛绵绵,大便溏泻,舌淡苔白,脉细弱。治法:温胃和中。方药:丁香3克、吴萸6克、干姜1克、小茴香6克、白术10克、太子参10克、炙甘草3克。中成药:虚寒胃痛冲剂,每次1/2-1袋,每日2次。(4)肝气犯胃:呕吐酸水,或嗳气频频,胸胁胀痛,烦躁易怒,舌红、苔薄黄,脉弦。治法:疏肝和胃。方药:醋柴胡、陈皮、半夏、吴萸、川朴、山栀各6克,黄连1.5克,白芍、荷叶各10克。中成药:舒肝丸,1/2—1丸,每日2次。(5)惊恐扰气:多发生于跌仆惊恐之后,频频恶心,呕吐清涎,面色乍青乍白,心神不安,夜卧惊惕,舌淡红苔白,脉弦数。治法:镇惊和胃。方药:丁香、生姜各3克,半夏6克,钩藤、茯苓、远志、白芍各10克。

呕吐的刮痧治疗

概 述夏天是胃肠炎的多发季节,尤其是服用不洁食物时容易引发胃肠炎,胃肠炎的常见症状有呕吐。且呕吐严重是滴水不进,喝药又不能及时见效。刮痧疗法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经济方便在家就可以帮助亲人做。

步骤/方法:1首先要暴露背部避免最好是把上衣脱掉避免把药物粘到衣服上。

2先切些生姜片然后擦写清凉油,在背部两侧华佗夹脊穴上下刮。一般要刮5分钟左右。以皮肤发红为度。

3最好有纸巾或是干布把背部擦干,每天一到两次。

注意事项:当皮肤发红时就可以停止,避免把皮肤表皮磨破!

柿子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柿蒂降逆气

柿蒂性味苦涩,能降逆气、止呕吐。治疗呃逆可选用柿蒂9克,加水煎服。妊娠呕吐可加冰糖一同煎服。

妊娠呕吐的治疗

轻度恶心呕吐是早孕期常见症状,饮食少量多餐,服用维生素B6常可缓解。妊娠剧吐患者应住院治疗,禁食2~3日,根据化验结果,明确失水量及电解质紊乱情况,酌情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每日静脉滴注葡萄糖液和林格氏液,加入维生素B6、维生素C、氯化钾等。维持每日尿量在1000毫升以上。并给予维生素B1肌肉注射。营养不良者可静脉给予脂肪乳和氨基酸等。一般经上述治疗2~3日后,病情多可好转。孕妇可在呕吐停止、症状缓解后,试进少量流质饮食,若无不良反应可逐渐增加进食量,同时调整补液量。

多数妊娠剧吐的孕妇经治疗后病情好转,可以继续妊娠。如果常规治疗无效,出现持续黄疸、持续蛋白尿、体温升高,持续在38℃以上、心动过速(≥120次/分)、伴发Wernicke综合征等危及孕妇生命时,需考虑终止妊娠。

小儿推拿治疗呕吐

、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位,家长以拇指直推膻中穴1~3分钟。

(2)、家长用两拇指,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30~50次。

(3)、顺、逆时针摩腹各1分钟。

(4)、以拇指端按揉足三里、内关穴各约1分钟。

2、随证加减

(1)、伤食吐型:呕吐频繁,口气臭秽,呕吐物常伴未消化的乳块或食物残渣,大便量多,气味酸臭,或溏或秘,腹部胀满,吐后则舒,嗳腐厌食,矢气恶臭,舌质淡,苔厚腻。

常用手法加:

a、清脾经100次,揉板门300次。

b、清大肠20O次,退六腑100次。

c、以指点揉中脘穴1~3分钟。

(2)、寒吐型:起病较缓,呕吐乳食不化,呈清稀粘液,无臭味,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四肢欠温,腹痛喜暖,肠鸣,大便溏薄,或为不消化食物,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

常用手法加:

a、补脾经300次,揉板板门00次。

b、揉外劳宫50次,推三关300次。

c、点揉关元穴1分钟。

d、以掌横擦肩背、腰骶部,以透热为度。

(3)、热吐型:食入即吐,呕吐物酸臭或为黄水,身热口干口渴,口唇色红,烦躁不安,胃脘胀痛,大便稀薄臭秽或秘结不通,小便色黄量少,舌质红,苔黄。

常用手法加:

a、清脾经200次,清小肠200次。

b、清大肠200次,退六腑200次。

c、以拇指侧推小横纹100次。

d、按揉双侧天枢穴各1分钟。

e、推下七节骨100次。

(4)、虚火吐型:时作于呕,咽干舌燥唇红,不欲进食,两颧发红,手足心热,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尖红,苔少而干。

常角手法加:

a、清天河水200次,清肝经200次。

b、补肾经300次。

c、推涌泉300次。

呕吐出血针灸治疗

推拿疗法

推揉脾经100~300次(约3分钟),健脾和胃。推板门穴10 0~300次(约3分钟),降逆止吐。按揉外劳宫穴100~300次(约3分钟),温阳散寒止吐。直推天柱穴 100~500次(约5分钟),降逆止呕。摩腹100~300次(约3分钟),消食和胃,降逆止呕。

针灸治疗

外邪犯胃型:常用中脘、足三里、内关、合谷、公孙,用泻法,祛邪解表,和胃降逆。

饮食停滞型:常用内关、公孙、足三里、天枢、下脘,用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肝气犯胃型:常用中脘、足三里、内关、阳陵泉、太冲,用泻法,疏肝和胃降逆。

脾胃虚寒型:常用脾俞、胃俞、中脘、内关、足三里,补法加灸,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脾胃阴虚型:常用中脘、内关、阴陵泉、胃俞,用补法,滋阴养胃,降逆止呕。

脾胃实热型:常用内关、中脘、公孙、天枢、支沟、下脘,用泻法,清热导滞,和胃止呕。

惊恐气逆型:常用中脘、足三里、内关、太冲、神门、阳陵泉,用泻法,清肝安神,降逆止呕。

治疗呕吐穴位 肿瘤化疗后呕吐敷贴方法

穴位:神阙穴(肚脐中)

敷贴方法:将吴茱萸100克,肉桂、干姜各30克,一起研磨成细末,在每次化疗前30分钟其6克研磨好的药粉用醋调和成糊状,涂抹于6厘米×10厘米的麝香止痛膏上,敷贴于神阙穴位上,1-2天更换一次,至一个化疗疗程结束为止。

治疗呕吐偏方 慢性呕吐按摩法

按揉中脘、天枢穴:自己用手掌或他人用拇指按揉中院穴(脐上4寸处)、天枢穴(肚脐横开2寸处),每穴各2分钟。

擦腹直肌:双手分别放在腹直肌上,自上而下反复擦动,约1分钟。

点揉脾俞、胃俞穴:他人用拇指指尖或肘尖点揉脾俞(在第11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胃俞穴,每穴约半分钟,不可用蛮力。

如何治疗妊娠呕吐

1、心理支持治疗医务人员及患者家庭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患者周围环境应避免有异味刺激,避免让患者进食不想吃的食物否则会激发呕吐。经上述治疗2~3天后,患者病情多迅速好转,呕吐停止,想进食,尿量增加,尿酮体转阴性此时可鼓励患者进食少量流质,少食多餐,随病情好转而逐渐增加进食量。如每天饮水量和食量不足时鶒,仍应适当补充液体。少数患者出院后症状复发,则须再次入院。

2、终止妊娠指征体温持续高于38℃;卧床休息时心率>120次/min;持续黄疸或蛋白尿;出现多发性神经炎及神经性体征;有颅内或眼底出血经治疗不好转者;出现Wernick’s脑病。

相关推荐

治疗宝宝呕吐的偏方

寒邪犯胃 突发呕吐,发热恶寒,头痛无汗: ◇生姜30克。将生姜捣烂如泥,用开水适量调姜水服,每日2次。 ◇生姜30克,陈皮12克,红糖适量。水煎温服。 ◇花椒、炙甘草各3克,干姜10克。水煎取汁温服。 ◇藿香15克,陈皮12克,紫苏梗6克。水煎取汁,分3次温服。 ◇生姜30克,红糖适量。水煎取汁频频温服。 ◇生姜30克,半夏10克。水煎取汁分2次温服。 饮食所伤 呕吐酸腐,脘腹胀滿,不思饮食: ◇焦麦芽、焦谷芽、焦山楂各15克。水煎取汁分2次服。 ◇焦山楂30克,生姜3片。水煎取汁服。 ◇白首乌30克,鸡

妊娠呕吐治疗方案在临床上有什么

丙胺太林治疗妊娠呕吐,主要较强的阿托品样外周抗胆碱,抗毒菌碱作用,也有弱的神经节阻断作用。其特点为对胃肠道平滑肌具有选择性,故抑制胃肠平滑肌的作用较强,较持久。对汗液、唾液及胃液分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本品不易通过血脑屏障,故很少发生中枢作用。主要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辅助治疗,也用于胃炎、胰腺炎、胆汁排泄障碍,多汗症、妊娠呕吐及遗尿等。 治疗妊娠呕吐要纠正酸中毒,根据血二氧化碳结合力水平,予以静脉补充5%碳酸氢钠溶液。补液止吐,每日补液量至少维持3000m,给予5%—10%葡萄糖2000ml,5%葡

什么是恶心

恶心常为呕吐的前期症状,恶心后出现呕吐。但也有只恶心而无呕时的。呕吐是胃或部分小肠的内容物逆流经口腔排出体外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讲,恶心、呕吐是机体的保护性动作,我们需针对原发病治疗,但频繁而剧烈的呕吐往往会导致水电解质的失调,需要及时止吐治疗。恶心通常出现在妊娠的前3个月,也可由严重的焦虑、疼痛、酒精中毒、过度饮食或不恰当的饮食引起。

治疗恶心呕吐的小偏方

广州的夏季湿热,常使人食欲不振,全身乏力。在这样的天气下,一些脾胃稍弱的女性,经常会几天都不怎么想吃东西,吃下去常犯恶心,想吐。 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生池晓玲解释说,恶心呕吐在中医看来,是由于外邪侵袭,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和脾胃虚弱等原因,引起胃失和调、气逆而上所致。出现这种情况,饮食应选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面食、稀粥、蛋类、汤类等。 湿热犯胃恶心呕吐食疗方剂 1、鲜芦根30克,广霍香10克,白糖适量。先将鲜芦根和广霍香加水适量煎煮,取汁,兑入白糖,调味即可。每日1剂,分1-2次温服,连服2天。

中医如何治疗孕妇呕吐

妊娠呕吐中医治疗方法 (一) 【辨证】胃阴不足。 【治法】健脾益肾,降气安胎。 【方名】土金双倍汤。 【组成】人参9克,苏子9克,茯苓9克,谷芽9克,巴戟天9克,菟丝子9克,白芍9克,白术15克,薏苡仁15克,山药15克,神曲6克,砂仁1粒,甘草0.6克,柴胡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胎产秘书》卷上。 (二) 【辨证】胃阴不足。 【治法】养阴清胃。 【方名】安胎凉膈饮。 【组成】知母6克,麦冬6克,人参3克,芦根12克,葛根9克,黑山栀4.5克,竹茹4.5克,葱白2根。

治疗呕吐穴位 痰饮内阻呕吐敷贴方法

症状:呕吐清水痰涎,或胃部表现为如囊裹水,腕痞满闷,食欲不佳,头眩、心悸、或者逐渐消瘦,舌苔白滑而腻。 敷贴穴位:中脘穴(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处),内关穴(腕横纹上2寸),公孙穴(当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丰隆穴(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八寸),足三里穴(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 敷贴方法:用公丁香5克,柿蒂、半夏各10克,姜竹茹、旋复花各12克,陈皮、桔梗各6克。将上述材料一起研磨成细末,用姜汁、醋各半调匀后分别敷贴于上述穴位上,每日1次,每次敷贴6-8小时,对于偏寒湿体质的人群,可在

经常呕吐恶心怎么治疗?

1. 服用某些药物 如果出现恶心想吐的情况,首先要检查最近是否服用过或者是正在服用某些药物,因为药物是导致出现恶心想吐的原因之一。比如像红霉素等抗生素、化疗药物或洋地黄类药物等,这些药物如果服用的方法或者时间不正确,都会导致我们出现恶心想吐的情况。 如果是这方面原因所引起的恶心想吐,就应该立即停药并且多休息,这样才能得到很好的缓解。 2.妊娠 对于恶心呕吐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专家指出很好可能是怀孕所导致。可以说所有妊娠期的女性都会出现恶心想吐的情况,特别是对于妊娠早期的女性来说,这一现象更加的严重。这个时

治疗各种呕吐的偏方

1、寒证 缪仲淳:神效沉香丸,又名聚宝丸,治男子翻胃呕吐,饮食不通。此是胃脘寒痰结阻,诸医无效,屡试神验。 真沉香6克 真麝香2.4克 血竭4.5克 郛香4.5克 缩砂仁6克 木香6克 延胡索3克 没药1.5克细末,糯米糊丸,如弹子大,用辰砂4.5克为衣,烧酒磨服。 2、热证 张仲景: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汤主之。 竹叶6克 石膏30克 半夏9克(洗) 麦门冬9克(去心) 人参9克 甘草6克(炙) 粳米4.5克 以水2000毫升,煮取1200毫升,去渣,纳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20

治疗宝宝呕吐的偏方

引起宝宝呕吐的原因有很多,而大部分小儿呕吐都是胃肠道疾病引起较为多见。中医认为,呕吐是寒邪犯胃、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寒等因素导致胃气不降、胃气上逆所致,治疗小儿呕吐还要分症状而定。 寒邪犯胃 突发呕吐,发热恶寒,头痛无汗: ◇生姜30克。将生姜捣烂如泥,用开水适量调姜水服,每日2次。 ◇生姜30克,陈皮12克,红糖适量。水煎温服。 ◇花椒、炙甘草各3克,干姜10克。水煎取汁温服。 ◇藿香15克,陈皮12克,紫苏梗6克。水煎取汁,分3次温服。 ◇生姜30克,红糖适量。水煎取汁频频温服。 ◇生姜30克,

治疗呕吐的快速方法

1、十滴水肚脐敷贴 把十滴水涌在肚脐里,外面用纱布及胶布封盖,12小时以后取下。十滴水是一味常见纳中成药,它的主要成分是樟脑、干美、大黄、小茴香、肉桂、辣椒、核油和酒精,既能祛寒,又能去火,一摘入脐,可治暑天之火和食物之寒,寒热两邪通吃,治疗夏天易出现的胃肠问题。 2、急性呕吐按摩法 掐内关穴:用拇指指尖掐住对侧内关穴(在手腕上两横指之中)1分钟,以有麻胀感为度。 擦任脉:用一手的手掌自鹏中穴(在两乳中间)擦至肚脐向下反复5—7。 推膀跳经:让别人用其一手手掌自肺俞穴(在第3脑稚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