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中医怎么治疗
胃痛中医怎么治疗
一、艾灸:将艾条一端点燃,左手食指中指置于施灸穴位两侧,右手拿起艾条后靠近腹部的中脘穴(腹部正中线,脐上四寸处),距离皮肤约3cm,用悬起法灸10~20分钟,以局部皮肤温热红晕,而不感到灼烧疼痛为度。施灸过程中还可以将艾条在穴位附近处做小幅度回旋动作,以缓解局部皮肤温度过高引起的不适。
二、揉内关: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约三横指(三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在两筋之间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转圈36次,两手交替进行,疼痛发作时可增至200次。
三、揉按腹部:两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以肚脐为中心揉按腹部画太极图,顺时针36圈,逆时针36圈;此法可止痛消胀,增进食欲。当你觉得胃痛不舒服时,可能想躺下来休息,切勿!保持直立状态,使胃酸较容易待在胃内。当你不得已要躺下来时,例如睡觉,最好将头部势高10—15厘米左右,但单纯加高枕头的效果不好,可用薄一点的被单同时垫一下上半身,如此使睡眠时略呈倾斜状,以避免胃痛复发。
四、点按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相当于四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在胫骨和腓骨之间。以两手拇指端部点按足三里穴,平时36次,痛时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中医治疗胃痛应辨虚实寒热、在气在血。实者多痛剧,固定不移,拒按,脉盛;虚者多痛势徐缓,痛处不定,喜按,脉虚。遇寒则痛甚,得温则痛减,为寒证;胃脘灼痛,痛势急迫,遇热则痛甚,得寒则痛减,为热证。一般初病在气,久病在血。
胃痛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成药:
1.气滞胃疼冲剂
来源:研制方。
药物组成:柴胡、积壳、白芍、甘草、延胡索、香 附等。
功效主治:舒肝和胃,理气止疼。适用于气滞型消 化性溃疡,症见胃院胀疼、胁腹胀满者。
剂型用法:冲剂,1袋10克。口服,1次1袋,1日2—3次,开水冲服。
现代研究:据报道应用气滞胃疼冲剂治疗消化性溃疡160例,4~6周为1疗程,疗效满意,止疼效果明显。
2.四逆散
来源:东汉·张仲景(伤寒论)方。
药物组成:柴胡。积壳(鼓炒)、白芍、甘草。
功效主治:疏肝清热,和胃止疼。适用于气滞型或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症见院腹胀疼、口干心烦者。 剂型用法:散剂,每袋装9克。1次9克,且日2 次,开水冲泡或炖服。
现代研究:据报道应用四逆散治疗消化性溃疡100例,疗效满意。药理研究证实,四逆散具有有所改进胃肠道血液循环、解除胃肠道平滑肌痉挛、抗溃疡等多方面作用。
3.健同愈疡片
来源:研制方。
药物组成:柴胡、党参、白芍、元胡、白及、珍珠 层粉、青黛、甘草。 功效主治:疏肝清热,健脾和胃,行气止疼,收敛 生肌。适用于气滞型、郁热型或气虚型胃溃疡,症见胃脘胀疼连胁、心烦易怒或伴纳少乏力者。
剂型用法;片剂,每片0.5克。口服,每回4~6 片,每日4次。
现代研究:据报道应用健胃愈疡片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354例,其中胃溃疡229例,复合性溃疡43例。 治疗效果,治愈221例,显效82例,有效29例,无效 22例,总有效率为93. 8%。药理研究证实,健胃愈疡 片有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与雷尼替了相似。
如果胃痛的话,选择这些方法来治疗的同时也要记得改善好自己的饮食,中医治疗,饮食清淡,那么我相信大家在短时间内就可以改善这个胃痛的现象,而当胃痛的时候选择中医治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事项,药物要适当,不能妄自添加用量,这样对身体会出现伤害的。
胃痛的中医疗法
急、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胃神经官能症等疾病均有胃痛的表现,像一般性的胃痛只要按摩第二掌骨中的脾胃穴,3分钟左右立竿见影,很快胃就不痛了。
【取穴位置】:首先找到手部与食指相连的第二掌骨,将拇指内扣掌心,其余四指内收握住拇指,虎口朝上。全身各脏腑器官依照从头到足的次序排布在第二掌骨上。在头穴与足穴之间的中点就是脾胃穴。
【方法】:按揉的时候要选准穴位并使其产生酸、胀、重、麻等感应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按时要略带揉的动作,左右手的脾胃穴都要按揉,手法要柔和,压力宜垂直深透。
另外当吃了不适的东西后,胃肠难受,就从第二掌骨的胃穴往下推至到足穴,只需推2分钟,胃难受想吐的感觉就可以消失,继续推,两只手都推,一边推一边用劲按,不出半小时,很快就有要大便的感觉。当你及时排出吃下的不易消化食物,人很快就舒服了。记住:不能多用,多用泻气。
如果严重的胃病建议到医院去治疗,该法可以作为辅助治疗,一般性的胃痛,应用该法均有良效。
脾胃虚寒型胃痛中医治疗偏方
胃痛是日常常见的小疾病,中医认为,胃痛多见于病邪阻滞、气机不利和营血凝涩,嗜生冷食物、饮食不规律、肚子有蛔虫等都会引起胃痛。另外,胃痛和精神、脾胃虚寒、气滞等也有关系。
中医认为,气滞、脾胃虚寒、血瘀类型的胃痛多属于慢性胃痛,而上面介绍的嗜冰冷食物、饮食不规律、肚子有蛔虫引起的胃痛多为急性胃痛,急性胃痛应该说比较好调理,只要注意少吃生冷食物、饮食卫生,给肚子驱蛔虫就可以了,但是,慢性胃痛则需要比较长时间的调理。
脾胃虚寒性胃痛,主要表现为空腹时疼痛,进食后疼痛缓解,喜欢吃温热的食物,手脚冰凉、舌淡,大便稀。这种类型的胃痛要温胃健脾,今天就为大家介绍脾胃虚寒型胃痛的治疗偏方。
一、二宝粥
材料:大米50克,芡实和淮山各15克,陈皮1/4个
做法:先将芡实和淮山捣碎,然后与陈皮、大米一起煮成粥就可以了。
功效:补脾健胃、祛湿止泻。
二、胡椒绿豆猪肚汤
材料:红枣12颗,白胡椒20粒,猪肚1个,绿豆1汤匙
做法:材料洗净,把红枣、绿豆、白胡椒都放进猪肚里,加适量水,文火炖到烂熟后加盐,调匀即可食用。
功效:对虚寒型胃痛有较好治疗效果。
三、按摩足三里穴位
位置:位于外膝眼下面四横指、胫骨边缘的地方
取穴方法:先找外膝盐。弯曲小腿,这个时候可以看到膝关节外侧有个突显的骨头,骨头上方的凹陷处就是外膝眼。然后从外膝眼直下四横指的地方就是足三里穴位了。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或者中指进行按摩足三里穴位,每次大约5-10分钟,按压时应该有发热酸胀的感觉。
功效:能行气活血,改善肠胃不适的症状。
外阴痛中医治疗方法
1.冰糖30克,枸杞子、龙眼肉各15克,当归身、延胡索各10克,香附8克,川芎、小茴香各6克,白酒750毫升。上药布包,放酒中浸泡15日,每次服15毫升,每日3次(感冒、泄泻时停服)。主治外阴痛。
2.当归身9克,川芎、小茴香、香附各6克。大枣3枚,鸡蛋2枚。布包,水浓煎至200毫升,入鸡蛋(去壳)煮熟,顿服。每日1剂(感冒发热、腹泻时停服),7剂为1个疗程。主治外阴痛。
3.小茴香、八角茴香、白术、乌药、乳香、延胡索各10克、川楝子、猪苓、泽泻、槟榔各6克,麻黄、木香各3克,生姜3片,葱1根。每日1剂,水煎,取液对着火炉服。主治经行外阴痛。
4.川楝子、白术、延胡索、柴胡、木香、乌药、路路通、白蒺藜、肉桂、小茴香、炙甘草、青皮各9克。经前5日,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个周期为1个疗程。主治经行外阴痛。
5.当归12克,乌药、郁金、柴胡、小茴香各10克,桂枝9克,吴茱萸8克,青皮、炙甘草、干姜各6克。每日1剂,水煎2次,取液混合,分2次服。主治外阴痛。
膝关节疼痛中医治疗法
中医治疗膝盖疼的药方
基本方:处方制氏草200g、制草禾20g、制尖白15g、制工草15g、青风藤20g、海风藤20g、地龙15g、防己15g、桂枝15g、川牛膝15g、甲珠15g、白芷20g、白藓皮15g、甘草15g、关节发热者加漏芦30g、关节发凉者加附子10-30g(先煎一小时)、麝香羚羊骨6 g、坎炁5 g(研冲)。
用法:每付药先泡3个小时左右,临煎药时把药压实,水超过药1厘米左右,煮开后再煮30分钟左右,第2次,第3次加水与药平即可;连续煎3次,倒在一块,分3次喝,每日喝2-3次,20付是一个疗程。
疗效:从根本上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疾病,运用平衡阴阳、补益肝肾等法扶正,加强单元神经细胞组织营养,提高人身机体的免疫能力;运用祛风、清热、逐湿、活血等祛邪方法,杀死和阻断风湿因子再生,达到标本兼治。
薰洗药
功效:祛风通络,温经散寒,利水消肿,活血止痛
药物:伸筋草透骨草红花海桐皮五加皮牛膝炙乳没防风炙川乌炙草乌木瓜威灵仙鸡血藤土元桑桂枝艾叶
用法:水煎薰洗患处,每天两次,每次20分钟。
内服药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范畴中医认为诸筋皆属于节膝乃筋之府肝主筋,肾主骨,说明膝病与筋脉肝肾密切相关。
湿热痹:膝痛伴局部红肿灼热,痛不可触,关节不能活动,苔黄腻,脉滑数。
治则:清热利湿,消肿止痛。
方药:四妙散加味
苍术黄柏牛膝苡米土茯苓萆廨泽兰防己公英地丁
心绞痛中医治疗
1、心绞痛发作须迅速终止
一般患者应随身携带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等缓解心绞痛的中成药,一遇到胸闷、心痛就应立即含服,静坐休息。疼痛缓解之后,还得积极运用益气化淤等基本方药加味进行治疗。
2、基本治法为益气化淤
郭子光教授认为,心绞痛的基本病机为气虚血淤,因此他将益气化淤作为本病的基本治法。经多年的临床探索,郭老创制了一剂方药:黄芪50克,川芎20克,葛根30克,丹参30克,制何首乌20克,薤白20克,法半夏15克,全瓜蒌15克,水蛭5~10克,延胡索20克,郁金15克,香橼15克。每日1剂,浓煎2次,将两次药液混合分3次服,其中1次晚间睡前服,可以根据病情程度、类别不同辨证加减。、
3、积极控制合并症
一般来说,本病多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黏度等合并症。对于较重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通常已服用降压、降糖药物,此时绝不能贸然停服。而对于较轻的血压、血糖升高以及较轻的高血脂、高血黏度等,只需在上述基本方的基础上加入相关药物即可。
4、务必清除湿热或寒湿
本病有一部分患者伴有中焦湿热或寒湿郁遏,从而引起胆胃气逆或肝胃不和等症,进而加重气郁血淤的程度,使心绞痛久久不解,因此应注意清除。只有当湿热或寒湿缓解,胃脘胀满等主要表现消除,厚腻之苔变薄,再转入以基本方为主的治疗,才能见成效。
前列腺痛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呢
男科专家指出,前列腺痛的中医治疗主要是采取理气、活血、止疼等方法。中医认为,腰酸腿软、没有精神、影响性功能等症状是肾虚的表现,所以应该采用补肾的方法进行前列腺痛治疗。治疗前列腺痛可以采用以下中医疗法:
1、气滞血痪型:
患者可出现小便涩滞、会阴及小腹下坠胀痛,前列腺肿大坚硬等症状,治疗应以活血化瘀、行气通络为主,方选少腹逐瘀汤。3lian.com/zl/转载请保留
2、肝肾阴虚型:
此种类型的前列腺痛患者可出现尿道口有白浊、会阴坠胀,腰膝酸软,潮热盗汗,舌红少苔等症状,在进行治疗时以宜滋肝肾、清泄相火为主,方选知柏地黄汤加减。
3、湿热下注型:
如果患者出现小便淋涩赤痛,少腹拘急,会阴部胀痛,尿道口摘白浊,舌苔黄腻的症状就是湿热下注型前列腺痛的表现,治疗应该以清热利湿为主,方选八正散加减。
脾胃虚寒型胃痛中医治疗偏方
一、二宝粥
材料:大米50克,芡实和淮山各15克,陈皮1/4个
做法:先将芡实和淮山捣碎,然后与陈皮、大米一起煮成粥就可以了。
功效:补脾健胃、祛湿止泻。
二、胡椒绿豆猪肚汤
材料:红枣12颗,白胡椒20粒,猪肚1个,绿豆1汤匙
做法:材料洗净,把红枣、绿豆、白胡椒都放进猪肚里,加适量水,文火炖到烂熟后加盐,调匀即可食用。
功效:对虚寒型胃痛有较好治疗效果。
三、按摩足三里穴位
位置:位于外膝眼下面四横指、胫骨边缘的地方
取穴方法:先找外膝盐。弯曲小腿,这个时候可以看到膝关节外侧有个突显的骨头,骨头上方的凹陷处就是外膝眼。然后从外膝眼直下四横指的地方就是足三里穴位了。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或者中指进行按摩足三里穴位,每次大约5-10分钟,按压时应该有发热酸胀的感觉。
功效:能行气活血,改善肠胃不适的症状。
三叉神经痛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办法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本法适用于瘀血阻络所致的三叉神经痛。多用血府逐瘀汤加减,由川芎、当归、升麻、生地、地龙、甘草、赤芍、柴胡、红花、桔梗、全蝎、蜈蚣等药物组成。
风寒阻经:阵发性面颊乃额头抽掣疼痛,遇风寒加重,常牵及牙痛,苔薄白,脉浮弦。治法:祛风散寒,通络止痛。方药:川芎,荆芥,白芷,香附,羌活,蔓荆子,细辛;气虚血淤如面部疼痛缠绵难愈,时痛时止,麻木不仁,乏力气短,舌淡、苔白、脉细涩。治法:补气活血,通络止痛。方药:黄芪,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
脉络淤阻:面部阵发剧痛,痛如锥刺、刀割,拒按,舌质紫暗,苔薄白,脉弦涩。方药:赤芍,红花,川芎,桃仁,郁金,全蝎,细辛;风热伤络:阵发性面颊及额头抽掣疼痛,遇湿热加重,流涎,目赤,苔薄黄,脉数。治法:疏风清热,通络止痛。方药:川芎,白芷,生石膏,菊花,薄荷,山栀,僵蚕,黄芩;肝阳上亢:阵发性面颊及额头抽掣疼痛,面部烘热,失眠多梦,舌红苔黄,脉弦数。治法:平肝熄风,通络止痛。方药:天麻,钩藤,黄芩,山栀,生石决,牛膝,夏枯草,夜交藤。
看了上面对中医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中老年人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疼痛情况具体和中医师来进行沟通交流,从而找出比较好的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也可以选择中西医来进行治疗方式,这样治疗起来是比较好的。
孕妇牙龈肿痛中医治疗方法
中药药方:
药方1
组成:荜茇4钱,白芷4两,冰片1钱,川椒4两,高良姜4钱,细辛4钱,明雄4钱。
主治:牙疼。
用法用量:敷痛处,引涎流出。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药方2
组成:荜茇5钱,赡酥5钱,川椒(炒)5钱,精盐(炒)5钱。
主治:胃热受风,风火牙疼,虫吃牙疼,凉热皆痛。
用法用量:用患牙咬之,或裹药棉少许含之。
制备方法:上为细粉,过罗,用面糊为小丸。
中医穴位方法:
1. 掐合谷穴。用指尖掐压合谷穴(拇指骨与食指骨交叉处),可使牙痛减轻或消除。左侧牙痛掐右合谷,右侧牙痛掐左合谷。
2.在双足外、内踝骨前下方凹陷处的上下身淋巴腺确定反射区,每次强力按压60下,一日两次;
3.在双足背第一、第二跖骨间的凹陷处确定胸部淋巴腺反射区,同样按压60下,一日两次;
4.在左手合谷穴处做配合点压。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第二掌骨(拇指与食指)桡侧的中点处。同样一日两次,一 次60下;
5.按摩左足的上颌反射区,即足背拇指关节横纹前的带状区域。每日两次,每次按压60下。
6.按摩手:这方法可缓解50%的疼痛。取一块冰搓摩拇指与食指骨头相连的“V”字地带,轻轻地将冰块压在此部位5-7分钟。一位加拿大研究员发现,60-90%使用这方法的人,牙痛因此而减轻。他的研究显示,这种磨擦法能干扰牙痛神经冲动的传导。
胃痛的时候应该怎么止痛
1.西医单一用药:抗酸药,其代表药物有胃必治、胃得乐、胃舒平,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等病症,但吃药时间不同,其药效持续时间也不一样。弊端:抗酸药不适用于治疗胃溃疡导致的胃痛,胃溃疡患者胃酸本身分泌就少于常人,如果再使用抗酸药无异于雪上加霜。
2.联合用药:单一用药疗效有限,因此提倡联合用药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弊端:联合用药在药物搭配不合理的情况下会抵消各自的治疗效果,严重者会加重病情。
3.中医治胃痛:中医讲究辩证治疗,应根据症状及脉象区别对待。如保和丸、香连化滞丸能消食化滞、和胃降逆;藿香正气水能驱寒除湿,和中止泻等。弊端:只能暂时缓解胃痛,不能彻底根治导致胃痛的根源。
中医治疗胃痛的偏方
脾气虚损:因素体虚弱,或久病失养,外感寒邪,内伤生冷,中阳不振,虚寒内生而致。症见胃脘隐痛,呕吐清水,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甚则呕血,大便色黑。舌质淡胖,苔白腻,脉象沉细无力。治宜健脾益气,摄血宁神。方选归脾汤化裁,药用党参,黄芪,白术,白芍,当归,茯神,酸枣仁,砂仁,伏龙肝,焦地榆,槐花,甘草等。
肝火犯胃:因恚怒伤肝,疏泄不畅,气机阻滞,日久化火,逆犯胃气,失于和降而致。症见吐血鲜红,或呈褐色,便如柏油,嗳气恶心,脘胁胀闷,烦躁易怒。舌质红,少苔,脉象弦数。治宜清肝泻火,和胃止血。方选柴胡疏肝散化裁,药用柴胡,白芍,枳壳,陈皮,香附,川楝子,郁金,黄芩,山栀,川楝子,龙胆草,吴茱萸,仙鹤草,甘草等。
瘀血阻络:因久病胃痛,反复发作,气机不利,伤及胃络,血瘀阻滞,不通则病而致。症见胃痛拒按,痛处不移,宛如针刺,夜间尤著,或彻胸背,呕血便血。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象弦涩。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选金铃子散加味,药用川楝子,元胡索,丹参,五灵脂,生蒲黄,赤芍,广木香,佛手,制没药,制乳香,甘草等。
热伤胃络:因恣食肥甘,偏嗜辛辣,损伤脾胃,运化失职,水湿停滞,日久化热而致。症见脘腹胀闷,衄血呕血,高热汗出,口渴引饮,大便黑干,小便黄赤。舌质绛红,苔黄燥,脉象洪数。治宜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方选三黄泻心汤化裁,药用黄芩,黄连,大黄,赤芍,丹皮,生石膏,知母,生地黄,侧柏炭,大蓟炭,甘草等。
足跟痛中医治疗法
药物组成:A、桃仁、红花、牛膝、木瓜、制川乌、制草乌、威灵仙、细辛、白芷、伸筋草。 (熏洗)
B、威灵仙、急性子(透骨草)、生乳香、罂粟壳。(外敷)
功能主治:各种原因引发的足跟痛、足跟骨刺引发的各种酸麻肿痛不适。
用法用量:将A号半瓶放入沸水中熏足,至水温可将足入水,然后泡足20分钟擦干。纱布(保鲜膜),敷于患处30-40分钟后取下,晾干后,洗净。每日一剂,6天为一疗程。
透骨外洗方
药物组成:透骨草、寻骨草、老鹤草各30克,黄蒿20克,独活15克,乳香、没药、血蝎各10克。
功能主治:活血通络,搜骨止痛。治疗各型跟骨骨刺。
用法用量:水煎洗足。每日2次,每10~15分钟,7~10天为1疗程。
二乌摩擦方
药物组成:川乌、草乌、威灵仙、樟脑、桃仁各30克,独活30克,红花、当归、生大黄、细辛各20 克,白芥子50克。
功能主治:祛寒化湿,活血止痛。治疗各型跟骨骨刺。
用法用量:研末,以醋调敷,摊纱布上,以患足足跟踩踏。每次10分钟,每日数次,1个月为1疗程。
中医如何治疗胃痛
中医如何治疗胃痛
1、艾灸
将艾条一端点燃,左手食指中指置于施灸穴位两侧,右手拿起艾条后靠近腹部的中脘穴(腹部正中线,脐上四寸处),距离皮肤约3cm,用悬起法灸 10~20分钟,以局部皮肤温热红晕,而不感到灼烧疼痛为度。施灸过程中还可以将艾条在穴位附近处做小幅度回旋动作,以缓解局部皮肤温度过高引起的不适。
2、揉内关
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约三横指(三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在两筋之间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转圈36次,两手交替进行,疼痛发作时可增至200次。
3、揉按腹部
两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以肚脐为中心揉按腹部画太极图,顺时针36圈,逆时针36圈;此法可止痛消胀,增进食欲。当你觉得胃痛不舒服时,可能想躺下来休息,切勿!保持直立状态,使胃酸较容易待在胃内。当你不得已要躺下来时,例如睡觉,最好将头部势高10—15厘米左右,但单纯加高枕头的效果不好,可用薄一点的被单同时垫一下上半身,如此使睡眠时略呈倾斜状,以避免胃痛复发。
4、点按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相当于四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在胫骨和腓骨之间。以两手拇指端部点按足三里穴,平时36次,痛时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中医治疗胃痛的偏方
1、陈皮5克,元胡20克,醋适量,以上前两味用醋炒后研末,每次服用1-2克,每日服3次,适用于胃痛。
2、薤白50-150克,醋50-100克,先将薤白洗净用醋煎煮,不加盐,顿服,也可从小剂量开始,渐渐增加,以痊愈为度。理气宽中,止痢,止痛,适用于胃气痛不可忍。
3、生姜30克,红糖适量,先将生姜洗净,切片,用醋浸泡24小时,每服3克加入红糖,沸水冲泡,加盖浸片刻。代茶频饮,温中,健胃,止呕主治胃脘疼痛,翻胃呕吐,食欲不振。
4、艾叶适量,揉碎,用酒炒热。纱布包裹,敷肚脐,直至痛缓为止(外加暖水袋熨之更炒),用于胃痛偏寒者。
5、仙人掌适量,去刺捣烂,纱布包裹。敷肚脐,胶布固定,适用于热性胃痛。
6、大蒜头1两,连皮烧焦,再加一碗水烧开,加适量白糖空腹食用,一日二次,连用7天可根治。
7、野鸦椿果30g,用水煎服。此方用于气滞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