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碍孩子成长的11种育儿方法
阻碍孩子成长的11种育儿方法
1.孩子想要玩泥巴,我们说:太脏了,不许玩!注解:剥夺了孩子玩的权利,掐灭了孩子玩的天性,阻断了孩子对事物的认知,缩小了孩子的探索空间。
2.孩子想自己吃饭,我们说:搞得到处是;饭都冷了……妈妈喂!注解:孩子的自主意识、孩子的动手能力就这样被扼杀。
3.孩子有些不舒服,我们说:宝贝,我们上医院,打点针就好了!大夫,用点好药!注解:我们的盲目和无知直接导致孩子成为一个缺乏抵抗力的玻璃人,让他遭受更多病痛折磨和医疗创伤,让世界多了多少耐药菌和不治之症。
4.孩子想要自己洗碗,我们说:别把衣服弄脏了;水这么冰;别把碗打碎了……注解:孩子眼里原本就像游戏的劳动,因为你,愉快的劳动变成了苦差,四肢肌肉萎缩,毫无阳刚之气。
5.孩子上学了,我们说:你要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不懂不要乱讲……注解:孩子不敢问为什么,怕老师说,怕同学笑话;孩子只知道接受、从众,没有创造力,甚至没有自己的见解和思想。
6.孩子说,爸妈,我长大了,也要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我们说:好孩子,你读好了书就行,什么都不要你做。注解:一个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机会,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女)子汉的机会就这样被你熄灭在萌芽状态,成长为一个畏缩的人,一个不负责任的人。
7.孩子学习不好,我们说:你知道爸爸妈妈为了你,吃了多少苦?你吃好的,穿好的,什么也不要做,为什么连书都读不好,你真是丢尽了我们的脸!早知道……注解:在孩子心里,他们看不到爱,他们认为你所付出的一切原来只是一场交易,自己只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是父母光宗耀祖的工具罢了。
8.孩子不知通过什么途径想到感恩,他对你们说:爸妈我爱你们,你们辛苦了!我们说:爱什么爱,你拿什么来爱?读好书,听话就是最好的爱。注解:爱原来就是这样的功利、现实和残酷!爱的种子没有开花就已凋谢;爱的能力还没形成就被打击。
9.孩子学习很好,脾气也很坏,懒得出奇,我们说:没事,大了就好了,只要学习好,什么都无所谓。注解:我们忘记了,一个人先要成人才能成人的道理,我们舍本逐末,把孩子健全的人格的培养任意地践踏。
10.孩子真的是终于是长大了,他个子比你大,可是什么也不会干,什么也不想干,他吃你没商量!这时我们黔驴技穷了,我们说:等他成了家,有了老婆孩子就好了,可是你至于发现麻烦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注解:欲诉无人能说,悔,肠子都悔青了!或者干脆做个“祥林嫂”。
11.或者他文凭比你高、钱赚得比你多,可是孩子跟你没话说,甚至不着家,我们说:这是代沟,孩子跟我们没有共同语言。注解:可是,你难道没有反省过,这是多么的悲哀:我们辛苦养大的孩子对我们只有义务,却缺少温情!我们原本可以和孩子一同成长,我们原本可以和孩子做朋友,让孩子快乐,让自己幸福的。
孩子缺锌的六大危害
缺锌的六大危害
●孕妇缺锌将导致胎儿发育迟缓、胎儿畸形;
●阻碍儿童的生长发育,严重者将造成缺锌侏儒综合症和智力障碍;
●阻碍儿童性器官发育,造成第二性征发育迟缓;
●影响儿童消化功能,造成儿童厌食、异食癖、口腔炎、口腔溃疡等;
●影响儿童的免疫功能,使儿童抗病能力下降;
●影响儿童皮肤健康,造成头发稀黄、缺乏光泽、指甲不光滑等。
哪些儿童易缺锌
调查研究资料表明,以下孩子最易与缺锌“结缘”:
●母亲孕期摄锌不足的儿童
据美国锌供给标准:孕妇每天摄入食物中锌的含量不得少于20毫克。如果孕妇不注意进食含锌丰富的食品,势必影响胎儿对锌的利用与存储,出生后易出现缺锌症状。
专家建议:孕妇宜将血锌水平维持在89.4克左右,以便更好地满足母胎双方的需要。
● 早产儿
孕期最后一个月是胎儿从母体储备锌元素的“黄金时间”,如果胎儿提前出世,可能导致缺锌。
● 非母乳喂养儿
母乳不仅含锌量(100毫升含含锌11。8微克)大大超过牛奶,而且吸收率高达42%,任何非母乳食品都难以企及。故吃母乳的孩子不易缺锌,而且牛奶或其它食物喂养的儿童缺锌的可能性较大。
● 以植物性食品为主食的儿童
肉类、蛋、禽、海产品、牡蛎等动物性食品含锌量既多且吸收率都在30%--70%之间,明显优于谷物类。故不可提倡孩子吃素。
● 患佝偻病的儿童
佝偻病患儿抗病力差,容易生病而妨碍食欲,导致锌的摄入减少。另外,佝偻病患儿出汗特多,而汗是锌的排泄渠道之一,加重缺锌的程度。
大汗淋漓将导致锌的流失。据测定,每天大汗可流失锌1。3毫克。
你的孩子缺锌吗
假如你的孩子具有上述缺锌的因素,只能说有缺锌的可能,是否真的缺锌以及缺锌的程度,尚须根据临床症状来分析。
一般说来,缺锌常有异食、厌食、生长缓慢等三方面表现。
异食:指孩子喜欢吃不能吃的东西,如泥土、火柴杆、煤渣、纸屑等。
厌食:指胃口差,不想进食,或进食量减少。
生长缓慢:表现为体重、身高、头围等发育指标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显得矮小。
指标测试:到医院检测血液或头发中的锌含量,如果低于正常水平,即可诊断为缺锌。
六成儿童因缺锌阻碍身体发育
概 述每个父母经过千辛万苦,几番波折才盼望一个健康的宝宝来到世界。尤其是妈妈更希望孩子可以健康成长发展,拥有健康的体质,聪明的小脑瓜,活泼的外表,善良的心。那可一定不能缺锌哦!
步骤/方法:1锌和钙、铁一起被称为生命的三大支柱元素。而且锌还被医学界和营养界誉为“生命之花”。所以经过专家的验证,就更加说明孩子在发展期间是不能缺锌的,地位很重要的。
2孩子缺锌会导致诸多的身体不适。如:头发稀疏发黄,注意力不集中,偏食厌食多动,身体免疫力低,容易出虚汗啊,还会发生口腔溃疡,顽固性湿疹等一系列不适呢。
3微量元素锌是孩子大脑神经生长因子蛋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成分,如果孩子在身体发育时期缺少锌元素,那么就会影响大脑神经成长。严重的可能会发生大脑神经萎缩,影响孩子听课效率。
注意事项:如果你发现你的孩子缺少锌,那就一定要补锌!刻不容缓哦
3-6岁育儿知识要如何来学习
在对3-6岁育儿知识进行学习的时候父母要从自己家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很多的家长看到书籍以及一些老师说这样对孩子好,那样是不对的,自己回到家中就完全按照这些方式来做,但是最终却发现对自己的孩子几乎是没有任何的好处的。难道是这些老师错了,其实不是这样的,老师本身也没有错误,只是很多的家长在对这些学习的时候片面的对这些进行认识,从而导致了最终的结果和我们想要的是如此的不同了。这个方面对我们来说其实是很多影响的。在对这个方面做学习的时候一定要从自己家里面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当我们找到的这个点是正确的,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完成最孩子的教育。
作为父母,如果这个孩子是你的第一个孩子,这个时候就一定要对3-6岁育儿知识进行学习,只有当我们真正的做好这些实际情况的学习以及真正的确定在整个过程中自己到底是要注意到什么的时候,你才会发现整个学习是有更加有效率的。虽然在抚养孩子的时候我们可以一边学习一边来摸索,但是你要知道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的机会,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无法真正做好,最终对孩子的成长就会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了。
针对性的认识到这些实际的问题,确定我们在这个时候到底是要如何来做,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最好不过的。任何时候孩子的成长都只有一次机会,我们要做好的事情就是真正的抓住这一次的机会,认真的对待孩子成长的这个问题,到让自己成为一个好的人生导师。
我们对3-6岁育儿知识学习是有必要的,无论你现在是否有孩子,其实都可以开始去学习,很多的东西,当你自己知道的越多的时候,你会发现这样对自己的进步以及真正对自己未来的收获都是最好的,积极的对这个方面都有更好的了解,然后明确我们到底是要学习什么,这一点其实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只是太多的人对这些都没有认识,不清楚自己要如何来做的时候,我们就让自己时失去了对孩子最好的培养方式。
体罚可能降低孩子的智商
中国有句俗话“不打不成器”,说的是棍棒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在小的时候不懂事,只有打屁股、挨棍子才能让他们长点记性。
而近日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打孩子屁股或是其他的体罚方式,可能阻碍孩子智商发展。美国惩戒与家庭暴力专家对1510名2~9岁的儿童进行了4年的跟踪研究后发现,在806名2~4岁的儿童组中,未遭体罚的儿童,智商的平均数比经常挨打者高出5分,而另一组704名5~9岁的儿童,这一差距是28分。研究人员因此建议,在任何情况下,孩子都打不得。
事实上,对于平时打屁股之类比较轻的体罚,虽然不会直接造成肌肉、肢体的损伤,但是疼痛的感觉会通过神经中枢的传导,使大脑受到刺激。同时,也有可能使孩子肾脏和身高受到影响。
深度解析:歪果仁的亲密育儿法
什么是亲密育儿法?
亲密育儿法是由威廉和玛莎希尔斯追捧的、强调从孩子出生起,就尊重和发展与孩子之间联系的一种育儿哲学。前提是一旦婴儿的需求被满足,他们就会信任他们的照顾者并在其一生中发展出与照顾者之间健康的亲密关系。
亲密育儿法的支持者认为,这种育儿法能够培养出独立、安全和富有爱心的孩子。许多父母亲在孩子出生前就决定使用亲密育儿法,而另一些父母亲,比如艾比,则是在实践过程中才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养育方式叫做“亲密育儿法”。
国际亲密育儿组织(API)在全球范围内帮助教育家长什么是亲密育儿法,并帮助他们实践亲密育儿法。该组织在帮助家庭在日常生活中发展联系时,有以下八个原则:
准备怀孕、生育和养育原则;用爱和尊重喂养原则;回应原则;触摸培育原则;睡眠和身心安全原则;提供持续的关爱原则;实践正面管教原则;平衡个人和家庭生活原则。
许多家长认为,亲密育儿法是他们必须遵守的严格的规则,其实并不是,它是一种综合的哲学,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家长如何教育孩子的清单。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很多行为是违背亲密育儿法原则的,比如让孩子哭个够或者是打孩子屁股。
亲密育儿实践
亲密育儿法在每个家庭中的实践都是不一样的,有多种多样的方法将那八个原则实际运用到你的家庭里。比如许多家长通过母乳喂养直到孩子断奶(通常是幼儿期),以此来贯彻“用爱和尊重喂养原则”。如果一个母亲没有选择母乳喂养,API组织会提倡奶瓶喂养作为替代。
宝宝的性格是从娘胎里带来的
到底有哪些错误的“育儿真理”?
1.孩子的性格由后天塑造
如果你发现孩子跟你一样暴躁,你可能会认定“性格可由后天塑造”。这个论点是很容易被推翻的,因为孩子是靠父母遗传的,无论是样貌还是性格都是遗传的结果,所以你会发现孩子会或多或少与你有些相似,而即使你努力在后天培养孩子的性格,也免不了孩子依旧暴躁的结果。
与生俱来的性格基因会影响孩子日常生活表现的30%以上,基本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另外,在与父母每日相处的大环境下,孩子还会受到父母性格的影响,而父母不可能时时刻刻保持着紧绷的神经状态,小心翼翼地收敛自己的性格,所以孩子还是会表现出与父母相像的性格来。因此,后天塑造孩子的性格是不大可能的。(关注微信公众号:fumuketang 获取更多育儿知识)
2.多陪孩子有助于他们成长
虽然说现在工作时间很忙,但是只要父母基本每天在家就好,不必要为了孩子专门在家看着他们,认为“多花时间陪他们会让孩子更加幸福,成长得更加健康”,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因为父母的过度呵护会导致孩子成为温室花朵,孩子会变得非常脆弱,没有坚韧的意志,不勇敢无毅力。因此父母的陪伴要适量,在给孩子关爱的同时要让他们坚强与独立起来。
3.孩子应该多学知识多上课
很多父母会在意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才艺表现,于是会给孩子报很多的兴趣班,让孩子学习音乐,学习书法,其实这样的做法并不好,要知道如果孩子没有兴趣的话,便会出现逆反心理,反而会排斥学习,因此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或者是先培养发掘孩子的兴趣,然后再鼓励他们学习。这样会更加容易让孩子成功,变得更加优秀,不要逼迫孩子,否则只会事倍功半。
孩子成长的心理学
情绪是可以解析的?
《头脑特工队》这个名字,给观众的第一印象好像是一部动作片。但如果从它的英文名《inside out》去理解,就不难发现,这其实是一部讲述情绪如何在人们的脑海中进进出出、分崩离析和高亢激荡的“心理电影”,做梦、想象、遗忘和潜意识等问题,将全都包含在这一部94分钟的动画片中。
这部影片的创意应该回溯到2009年末,它来自于编剧兼导演道格特生活中的感受和观察:他10岁出头的女儿正经历着片中小姑娘莱利的心理转变。“她开始变得越来越安静,越来越内向。老实说,这种情况在我自己心里引起了很大的不安和恐惧。”他和所有家长一样,开始思考,一个孩子不再言语的时候,他们的内心在进行着怎样的较量,家长该如何对待这看似冷静,但内心可能很沸腾的孩子?
“它也让我开始好奇,孩子的头脑里到底在发生什么事情?”道格最终决定用动画的形式,把这个过程呈现出来。对于刘妈妈来说,这部影片可以用“脑洞大开”来形容:“影片把抽象、混沌和复杂的大脑思考过程和情绪形象地表达出来,用童话故事讲述心理学的秘密,是一次大胆而又有趣的尝试”。
这个奇幻的大脑世界是这样的:活泼的“乐乐”、忧郁的“忧忧”、头顶喷火的“怒怒”、傲娇的“厌厌”和总在受惊吓的“怕怕”,分别代表人的五种情绪——快乐、悲伤、恐惧、厌恶和愤怒。正是他们,掌控着小女孩莱莉的心情;淘气、冰球、友谊、诚实、家五个“岛屿”组成了她的个性;还有童年幻想出来的玩伴——粉色棉花糖做成的大象,暴躁任性的“记忆清扫工”,漆黑悬崖下的“记忆废墟”。影片中,一个人的情绪和思维过程都变成可以看得见的画面。
心理学家翠红告诉南方日报记者,这部影片实际上是在探寻,一个人如何学会与自己的情绪和平共处。
如何学会接纳悲伤?
在各种情绪中,最多人渴望快乐,乐观被认为是最值得去追求和赞扬的情绪。任何一个人,在受到挫折的时候,都被鼓励和教育“我们应该用快乐去抵抗负面情绪,包括悲伤、厌恶、愤怒和恐惧”。
在《头脑特工队》中,joy(快乐)这位管理者是所有情绪中分量最重的主角,从开始到结束,快乐的作用不可估量。她支撑了莱利乐观、积极阳光和开朗外向的性格。也正是因为快乐这个情绪的健全,让莱利总是带着“I CAN FIX IT”的笑容和自信。
在考虑如何安排和设置“情绪”的分量和比重的时候,导演道格特跟他的团队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类具备有多少种基本情感?这些情绪之间是如何共存的?对此,不同科学家给出的答案不尽相同。本片的顾问之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Paul Ekman,曾在1972年给出的答案是6种:愤怒、厌恶、恐惧、快乐、悲伤、惊讶。但最终,“惊讶”(Surprise)这个选项被整个团队认为跟“恐惧”有些相似,而最终被舍弃。另外,基本情感的定义,也曾引争议。据悉,道格特在创意初期的阶段,曾考虑过使用“乐观”(Optimistic)、骄傲(Pride),还有“幸灾乐祸”(Schandenfreude)等,但最终,根据心理学的严格定义,人类的主要情绪还是确定为现有的5种。另外,影片考虑到无年龄界限的受众,用社会文化普遍认同的快乐作为性格主导,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并不是人人都以快乐支撑起自己的性格,有的人可能多愁善感,有的人可能暴躁易怒,有的人可能畏手畏脚。“人性和情绪搭配得那么玄妙,每个人的外部呈现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当然我们的初衷是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是快乐和阳光的。”道格特曾在采访中表示。
夸孩子太多也会毁孩子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多夸孩子”成了育儿的金科玉律。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被“夸过了头”,而不恰当的夸奖反而不利于孩子心理的成长。
美国教育家帕特里夏·埃德加博士表示,越是一些表现出色的孩子,越不“经夸”。相比而言,父母更应该对孩子付出努力和奋斗的过程给予称赞,这样才能促使他们的表现越来越好。如果只关注成败得失,孩子极容易自暴自弃。
对此,北京市教育学会教育心理研究会理事温方指出,父母要尽量多鼓励孩子的行为,例如“你最近很用功,继续坚持,你是好样的。”而不要说“这样一定会有好成绩。”不要过分评价结果,尤其在孩子成功时,要通过鼓励告诉孩子,成功源于不懈的努力。
育儿方法的正确使用方法
1、误区:育儿方法就是可以直接解决我孩子问题的方法。
我们写各种育儿方法,是给家长们一个参考,是为了帮助家长们更好的思考,绝非适用所有孩子的解决方法!各种育儿文章的背后,都是有一定的学术门派作为背景的,行为主义比较注重孩子各种行为的纠正与训练,比较快速,但效果持久性差;人本主义则希望大家尊重孩子的天性,用无条件积极关注与关爱,陪伴孩子度过最快乐的童年;还有很多其他的派系。因此,各类育儿方法,是给家长们更多角度的去思考同一问题,而不是让你放弃思考,直接挪用。请参考各方意见之后,结合孩子的基本状况,做出自己的思考与解决之道。
2、育儿方法因人而异
每个孩子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遗传因素等等方面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即使是同一个行为,在不同的孩子身上,也会有不同的动机与形成机制,所以,我们要采取的方法也是不一而足。孩子身上有很多共性,育儿方法正是建立在这些共性之上的,而具体到您的宝贝,就需要家长们开动脑筋,创建自己的方法。
3、你的无力与负能量,会传递给孩子
还有这样的一些家长,他们读过很多育儿的、心理学的知识,也涉猎过很多国外的先进教育,我们会认为他能够很好的解决孩子的问题,但是,这些家长却总是会说:没办法,反正我已经尽力了,毕竟这是国内!请问,您读的那么多知识都跑到哪里去了?谁说在国内就不能将孩子培养成栋梁之才了?有问题,为什么不去自己去摸索着解决?你放弃的却是孩子的一生!
那些无力的感觉,是会传染的!家长总是带着焦虑面对孩子的问题,那么,孩子作为感觉极为敏感的群体,会立刻感知到父母的身心状态,久而久之,孩子会认为是自己不好,是自己给家里添麻烦了,是自己……自卑与内疚之下成长的孩子,会成为什么样子?
警惕阻碍孩子长高的9种情况
总结下来,以下9种情况的孩子,可能会面临身高偏矮的问题:
1、家族性矮身材(即父母身高偏矮)。
2、出生时为宫内发育迟缓(足月小样儿)、早产儿身高小于正常新生儿,其中10%-15%的孩子2岁后不能追赶到正常身高曲线。
3、青春发育前每年长高不足5厘米。
4、与同龄孩子比身高较矮。
5、性发育过早或过迟发育。
6、肥胖儿。
7、臀位产、难产、出生窒息、脑外伤等病史又合并生长缓慢。
8、曾服用或长期服用增高药、增强免疫药、糖皮质激素、补肾益气中药的孩子,合并性发育过快、生长突增过早等现象。
9、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一些先天性甲低患儿在2岁前发病,如果不经治疗,会造成智力低下。但2岁后发病通常表现为生长障碍、便秘、贫血、活动少、食欲低下等症状。
很多家长并不知道孩子长得慢也是病,他们要么把孩子的身高交给时间,要么花大量的钱给孩子补充营养,使用增高器械,殊不知这些盲目的措施往往耽误治疗,甚至适得其反。希望家长掌握孩子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常识。
掌握孩子生长情况
首先是观察。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比周围同年龄、同性别的孩子长得慢、个头矮,就应尽早找医生咨询,通过孩子的生长量表,了解孩子是平均身高还是偏矮身高。
其次是记录孩子的生长速率。如果孩子2岁以后到青春发育前,每年生长的高度不到5厘米,应该就医咨询。对于生长发育中的孩子,家长应该记录孩子每年长多少。如果没有测量,孩子的裤子几年都穿不短,肯定也有问题。
第三是注意孩子的性发育。性早熟或青春早发育的孩子会伴有骨龄提前,可能导致“高小孩”、“矮大人”现象。现实中不少孩子在小学时身高比同龄孩子高,身材也壮,家长从没想过孩子会有身高问题。但到了初中或高中孩子生长速率逐渐下降,在班里排队越来越靠前,如果那时再来就医,孩子的骨骺可能就已经闭合或接近闭合了。也就是说,孩子就医时不理想的身高,可能就是他的终身高度了。
生理年龄与时间年龄不一致
许多家长会问,不是说男孩子骨龄18岁、女孩子16岁才闭合吗?为什么他们的男孩子才十四五岁、女孩子才十二三岁或更小,生长就完全停止了呢?有些家长甚至还在等待“二十三蹿一蹿”呢!在这里我们提到的孩子骨骺闭合是指生理年龄,而家长说的年龄是时间年龄。正常人的骨龄可以和时间年龄相差1到2岁。性早熟或青春早发育的孩子的骨龄,则很可能会超过这个范围。这时如果让孩子与他的同龄孩子比个头,就会显得身材较高。
而实际上,他应该和与他提前的骨龄同岁的孩子比较,并依据此数据预测孩子的终身高范围,这样就会及早发现孩子的身高度异常。家长应该了解这些相关知识,密切注意孩子青春发育迹象,特别是孩子出现生长加速时,应该注意是否开始性发育了、性发育的时间是否过早。如果女孩8岁前开始乳房发育,男孩9岁以前开始睾丸发育,都叫性早熟。
了解孩子的发育标志
很多家长并不了解什么是孩子的发育标志,往往误以为女孩子乳房高出胸部平面才叫发育。其实孩子开始发育时,乳房外观是平坦的,触摸可有触痛及皮下可及一个很小的硬核。男孩子的性发育开始时间经常被家长忽略,很多家长以为变声和遗精才是性发育,事实上那已经到发育的高峰期了。正常男孩子的性发育通常是从睾丸变大开始的,医学上把睾丸由4毫升增长到5毫升作为男性正常性发育开始的标志。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向内分泌科医生咨询。
3大方法帮助孩子长高
虽然说身高约有70%受制于遗传因素,但是只要能有效掌握30%的后天因素,那么要改变身高也不是天方夜谭,这就需要从饮食、运动、睡眠这3大方面入手。
晚上10点就睡觉
人体生长激素分泌最为旺盛的时间是深夜11点至半夜4点,如果能在这一时间段内熟睡,将有助于身高发育。由于幼儿进入睡眠状态大约需要30分钟,所以平时尽量让幼儿在晚上10点上床睡觉,这样才能在深夜11点左右进入熟睡状态。
多做跳跃、伸展运动
运动时会拉扯关节,刺激身体分泌生长激素。多做跳跃性运动如打篮球、跳绳等,以及那些帮助伸展身体的运动小游戏,都有助于幼儿长高。
少吃甜食
如果体内糖分过高,将导致生长激素分泌降低。因此,尽量不要让孩子吃过多的甜食,包括糖果、饮料等。除此之外,每天早晚要各喝1杯牛奶(每杯在240~500毫升之间,依幼儿情况而定),让孩子多补充蛋白质。如果担心牛奶的糖分过高,也可用无糖豆浆取代。
TIPS:长得快也要留意
如果孩子出现性早熟问题,导致发育年龄提前,那么小时候看起来确实比同龄孩子要高大一些。然而一旦性特征出现,也会提前结束发育期,最后又会比其他同龄孩子长得矮。所以,一旦确认孩子有早熟问题,可通过施打激素针来抑制过快生长。
女孩的性早熟特征先是乳房增大并有触痛感,然后是阴道分泌物增加,最后是阴道不规则出血,并逐渐过渡为月经。而男孩的性早熟特征则是睾丸增大、阴茎变长,随后出现喉结或声音改变,甚至开始遗精。
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误区 误区1:全麦食品就一定好
全麦食品虽然益处多多,但不易消化,会加重肠胃负担。其所富含的膳食纤维会阻碍孩子对钙、锌、铁等物质的吸收,影响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