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中穴的主要功效
委中穴的主要功效
腰背委中求。委中,首见于《灵枢•本输》。委,曲之义,中,正中,中央。因穴在腘窝中央正中,委曲之处,须膝腘屈曲,委而取之,故名委中。别名,血郗,委中央,中郗,郗中,腿凹,屈膝内。定位:在腘窝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中间。简易取穴法:在腘窝横纹正中央,屈膝或俯卧取之。委中是足太阳膀胱经之合穴,膀胱经循行人身之背面,包括头、项、背、腰、臀及下肢后正中,是人身最长的经脉,共有67个穴位,五脏六腑的背俞穴都分布在膀胱经上。膀胱与肾相表里,肾为先天之本,太阳膀胱主一身之表,是人身之藩篱,有卫外作用。委中穴因属从背腰而来的两支膀胱经脉在腘窝的会合处,所以该穴是治疗腰背疾患的要穴。《灵枢•终始》篇云:“病在腰者取之腘。”《丹溪心法》云:“腰曲不得伸,针委中出血立愈。”人身体后面的疾患,应取委中穴为主治疗。临床应用时有几条大原则:一是对属于膀胱经循行头、项、背、腰、臀、下肢后正中的疾患,应首选委中;二是属于外感实证的腰背疾患用委中治之效果好;三是委中穴一般不用灸法,临床多施以平补平泻或刺络拔罐放血法。具体临证运用如下:委中配大椎、肝俞、肾俞、大肠俞治疗腰背痛。
大椎是诸阳经与督脉的交会穴,肝俞是肝的背俞穴。外感风寒,膀胱经经气失畅,以致背部疼痛,掣及两胁,咳嗽加重,或背部发紧,或肩胛骨内侧缘疼痛等,有明显压痛者,即可选用上穴。针刺大椎时,针尖向痛处,用合谷刺法,使针感传至痛处效果更好。一般情况下,各种腰痛以脊柱两侧效果好,因该处属足太阳膀胱经,用委中配肾俞、大肠俞可标本兼治。如有明确的外感风寒病史亦可在肾俞、大肠俞、委中拔火罐;如属虚寒性腰痛,可在肾俞穴施以灸法,刺络拔罐后施重灸法即“三重法”治疗慢性虚寒腰痛效果更好。诸如西医之急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腰椎关节退行性病变、腰肌劳损等均可以此为据进行施治。
委中配秩边、承山治腿痛、痔疮痛。腰痛连及臀部,沿下肢膀胱经疼痛即合并有坐骨神经痛时,要加刺秩边穴,针时要求针感能下传至足趾部效果才好。如有外痔疼痛者,以毫针刺秩边,针尖斜向会阴,配合委中、承山刺络拔罐放血有即刻止血止痛的作用,若病久已有漏管形成的疗效差。
怎样找养老的准确位置 养老的穴位配伍疗法
1、养老穴配太冲穴、足三里穴:治目视不明;
2、养老穴配肩髃穴: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肩、背肘疼痛;
3、养老穴配风池穴:有祛风止痛的作用,主治头痛,面痛;
4、养老穴配三阴交穴、巨阙穴、足三里穴、膻中穴:主要治急性心肌梗死;
5、养老穴配人中穴:主要治急性腰扭伤。
委中疼痛怎么缓解 委中的功效
委中穴是足太阳膀胱经合穴,有强腰止痛、通经活络、祛风湿的功效,在古代针灸师临床经验的结晶《四总穴歌》中提到的“腰背委中求”,意思是腰酸背痛,可按摩委中穴,因此能说明委中是治疗腰背疾病的常用要穴,现代临床也常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中暑、腰背痛、急性腰扭伤等。
刮痧能治疗中暑吗 刮痧方法
1、选取合适的刮痧板。用刮痧板以45°圆钝侧,平面朝下。
2、先在百会、风池、大椎穴附近轻轻刮试,至局部发红,再有百会刮至风池直至大椎。悲剧心俞有上向下、由内向外、左右反复刮试,刮试面尽量腊肠,用力均匀适中以皮肤潮红、不感疼痛维度。再每穴位反复10-20次(或每部位1-2分钟)。以刮至出现斑点或痧斑或病人疼痛为度。
3、胸部膻中穴主要由上向下,由左向右反复刮试。
4、上肢曲泽、曲池、下肢委中均有近端向远端刮试。
5、涌泉穴位于较低,应以点按为主,也可由远端向近端刮试可适当用力。
阳陵泉在什么经络上 阳陵泉的配伍功效
阳陵泉穴配曲池穴:治半身不遂;
阳陵泉穴配日月穴、期门穴、胆俞穴、至阳穴:治黄疸、胆囊炎、胆结石;
阳陵泉穴配足三里穴、上廉穴:治胸胁痛;
阳陵泉穴配环跳穴、风市穴、委中穴、悬钟穴:有活血通络,疏调经脉的作用,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
阳陵泉穴配阴陵泉穴、中脘穴:有和胃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胁肋痛;
阳陵泉穴配人中穴、中冲穴、太冲穴:有祛风镇静解痉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
阳陵泉穴配支沟穴:主治胁肋痛;
阳陵泉穴配日月穴:主治胆囊炎。
委中针刺方法 针刺委中功能主治
委中穴又名血郄,委中央,此穴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下合穴,乃本经脉气所入,为合土穴,又是四总穴之一。它具有舒筋活络,强健腰膝,凉血活血,清热解毒之功,用于治疗腰脊强痛,下肢屈伸不利,丹毒,痧症,霍乱(类似急性肠胃炎),中暑,小腿肚转筋,中风昏迷,半身不遂,风湿痿痹,热病汗不出,疔疮,发背,湿疹,肛门瘙痒,乳痈,小便难,虚汗盗汗诸症。
公孙在人体的哪个位置 公孙的功效与作用
公孙穴的功效:健脾益胃、通调冲脉、消除痞疾。
1.配束骨穴、八风穴,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足趾麻痛;
2.配支沟穴、章门穴、阳陵泉穴,主要治疗胁肋下痛;
3.配丰隆穴、膻中穴、中魁穴,有健脾化痰的作用,主要治呕吐、眩晕;
4.配足三里穴、滑肉门穴、太白穴,治胃痛;
5.配合谷穴、内关穴,针刺得气,用电针治疗仪分别连接于双侧同名穴,每次20分钟,10-20天为一疗程,治原发性低血压。配滑肉门穴、三阴交穴、肾俞穴、命门穴,治月经不调;
6.配解溪穴、中脘穴、足三里穴,有健脾化食,和中消积的作用,主要治胃脘胀痛;
7.配滑肉门穴、三阴交穴、肾俞穴、命门穴,治月经不调;
8.配中脘穴、足三里穴主治胃脘胀痛;公孙穴配丰隆穴、膻中穴主治呕吐、眩晕;
9.配合天枢穴、梁丘穴、丰隆穴,针刺得气,平补平泻,天枢加电针,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2次为一疗程,治疗单纯性肥胖;
10.公孙穴配中脘穴、内关穴治胃酸过多、胃痛。
风湿老寒腿怎么治呢
老寒腿是中老年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多表现为膝关节疼痛、上下楼无力,腿冷膝凉,不方便做下蹲动作和走远路。属于老年退行性病变,中医认为属于肝肾之气不足,不能温养筋骨,造成筋缩骨萎,才会出现老寒腿的一系列的病症。
一 自我调养方法:悬灸鹤顶穴、阳陵泉穴
(一)找穴方法:
1、 阳陵泉是胆经的穴位,在膝关节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主治下肢痿痹、膝膑肿痛等下肢、膝关节疾患。
2、 鹤顶是奇穴,患者屈膝取穴,于髌底中点上方之凹陷处取穴。主治鹤膝风、膝关节酸痛、腿足无力、下肢痿软、瘫痪、脚气等各种膝关节病,脑血管病后遗症。
(二)自我施灸方法: 患者放松坐在床上露出施灸的部位,用点燃的艾条对准鹤顶穴,用回旋、悬定、雀啄的手法熏灼。然后在灸阳陵泉穴,灸至局部皮肤潮红,有热气沿小腿向下蔓延为佳,每天一次每穴15分钟。
二 家人互助方法:悬灸腘窝委中穴
(一)找穴方法:委中穴位于腘窝横纹中点,该穴是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委中穴的主治病症为:坐骨神经痛、小腿疲劳、肚子疼痛、脖子酸痛、腰部疼痛或疲劳、臀部疼痛、膝盖疼痛。
(二) 互助施灸方法:患者应采用俯卧位在床上放松躺好,家人取好穴后,用点燃的艾条对准委中穴,用回旋、悬定、雀啄的手法熏灼。灸至局部皮肤潮红,有热气沿小腿向下蔓延为佳,每天一次每穴10分钟。
风府的准确位置怎么找 风府治疗病症配伍
1、风府穴配人中穴、风池穴、太冲穴、合谷穴:主要缓解治疗小儿惊风。
2、风府穴配金津穴、玉液穴、廉泉穴:缓解治疗舌强难言。
3、风府穴配百会穴、太阳穴、昆仑穴:主要缓解治疗头痛。
按摩什么穴位除湿
1、曲池穴
屈起肘部时出现横纹的外侧段为曲池穴,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于此,也就是说血脉之气从四肢汇集到这里。对这个穴位进行按摩,能够起到调理气血以及去除风湿的作用。
2、委中穴
委中穴在膝窝的中心点上。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去湿通道,而委中穴便是这个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这里不通畅,湿气排不出去,可能会导致关节炎。
3、阴陵泉
阴陵泉穴,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处,其主要功能是排渗脾湿。它有运中焦、化湿滞的功效,适当按摩,可以利小便,让体内的湿邪从小便而出,从而有利于脾的气机运行恢复。
4、承山穴
承山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穴之间,它是最有效的祛除人体湿气的穴位。足太阳膀胱经主人体一身之阳气,而承山穴就在足太阳膀胱经上,点按承山穴可以振奋人体阳气,起到解除湿邪,振奋精神,缓解疲劳的作用。很多人点按承山穴时,会有明显的酸胀痛感,这是因为体内有湿气的缘故。而在按揉该穴一段时间后,便会觉得身体微微发热,这预示着阳气生发,湿邪减少。
5、丰隆穴
丰隆穴属于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前外侧,也就是在外脚踝肩部上面大约八寸的位置。它既是胃经的络穴,又联络脾经,对脾胃两大脏腑都有很好的调理作用,是除湿祛痰的要穴。按摩此穴位能够有效的起到健脾化湿的作用。
减肥怎么排湿气
体内湿气比较重,可以常吃排湿气的食物,比如薏米红豆粥,百合莲子汤,大枣,银耳莲子羹等,都有祛湿的功效。特别是薏米红豆粥,祛湿减肥效果非常好。
体内的湿气要排除最好就是通过运动,因为运动不仅能让人体排汗、还能排毒。能够把多余的湿气排出,能帮助增强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和减少毒素和湿气堆积等方面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腿部排湿的穴位“委中穴”,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经,而膀胱经又是人体最大的排毒祛湿的通道,而委中穴便是这个通道到的排湿口,如果这里不通畅,湿气就无法排出。
祛湿按什么穴位
1、祛湿按摩曲池穴
屈起肘部时出现横纹的外侧段为曲池穴,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于此,也就是说血脉之气从四肢汇集到这里。对这个穴位进行按摩,能够起到调理气血以及去除风湿的作用。
2、祛湿按摩委中穴
委中穴在膝窝的中心点上。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去湿通道,而委中穴便是这个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这里不通畅,湿气排不出去,可能会导致关节炎。
3、祛湿按摩阴陵泉
阴陵泉穴,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处,其主要功能是排渗脾湿。它有运中焦、化湿滞的功效,适当按摩,可以利小便,让体内的湿邪从小便而出,从而有利于脾的气机运行恢复。
4、祛湿按摩丰隆穴
位置:足阳明胃经络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或食指间关节点按该穴3分钟,然后顺时针揉按穴位约5分钟。
功效:通调脾胃气机、祛湿化痰。
腰椎间盘突出怎么锻炼 八髎穴
1.八髎穴位置:
八髎即经穴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之合称。具体部位相当于骶骨上的四对骶后孔,左右共八穴,故名。
2.八髎穴取穴方法:取穴方法:八髎穴即骶椎。又称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
3.八髎穴功效: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盆腔炎等病症。
按摩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感,用推擦法可使局部发热并向小腹放散。
1.环跳穴位置:
环跳穴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肌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
2.环跳穴取穴方法:
侧卧屈股取穴,伸下腿,屈上腿取穴,环跳穴位于臀区,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
3.环跳穴功效:
环跳穴主治腰腿、下肢等疾患。如腰胯疼痛、下肢不遂、膝胫酸痛、冷风湿痹、风疹、水肿等。
1.居膠穴位置:
位于人体髋部,当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处。
2.居膠穴取穴方法:
在骨盆上端从腰部往腹部触摸,就可发现骨盆最前侧。本穴位在前侧约1个指幅下方。取穴时,侧卧,伸下腿,屈上腿取穴。
3.居膠穴功效:
益肾强健、舒筋活络。
1.承扶穴位置:
大腿后面,臀横纹中点处。
2.承扶穴取穴方法:
俯卧位,穴在臀横纹下,大腿与臀部交界处,即臀沟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
3.承扶穴功效:
舒筋活络,消痔通便。主治腰、骶、臀、股部疼痛,坐骨神经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痔疾;便秘;尿潴留。
1.委中穴位置:
委中穴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2.委中穴取穴方法:
患者应采用俯卧的取穴姿势,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即膝盖里侧中央。
3.委中穴功效:
分清降浊。委中穴有清热凉血、舒筋通络、祛除风湿、舒筋活络、泄热清暑、凉血解毒的作用。
1.承山穴位置:
承山穴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角形凹陷处。
2.承山穴取穴方法:
俯卧位,下肢伸直,足趾挺而向上,其腓肠肌部出现人字陷纹,于其尖下取穴。或者直立,两手上举按着墙壁,足尖着地,在腓肠下部出现人字陷纹,当人字尖下取穴。
3.承山穴功效:
运化水湿,固化脾土,承山穴有舒筋活络,通畅理气,理气止痛,舒筋活络,消痔的作用。
这类穴位一般都随病而定,多位于病变的附近,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的部位,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它的取穴方法就是以痛为腧,即人们常说的“有痛便是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