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癌的可怕之处
血癌的可怕之处
血癌无明显病征
俗称血癌的白血病,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癌症,种类多,要透过验血及抽骨髓观察细胞的形态,才能得知属哪一种。血癌可怕,因为它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无法进行分期,也没意义,一发病就是全身性的,来势汹汹,并急剧恶化,不像其他癌症般,有肿瘤可切除。癌细胞会在几天内就蔓延全身,一两个月内就夺去患者性命。
血癌大致分为4类
1、多数发生在年长者身上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简称AML)
2、多数发生在年长者身上的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简称CML)
3、多数发生在年幼者身上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简称ALL)
4、多数发生在年长者身上的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简称CLL)
血癌病因:骨髓运作异常
骨髓是人体的造血器官,一旦运作异常,造血功能受到干扰破坏,便会造成白血球、红血球及血小板变弱,并伴随血液中出现不成熟或不正常的白血球,这就是白血病的病因。一些白血病的成因不明,但有部分患者是因为体内基因改变而致病。
那么,生活压力、环境污染及辐射侵害,又能否促使基因改变?
如果身体受大量辐射侵害,如身处核电厂辐射泄漏时的现场,固然有机会导致血癌,但日常用电脑、看电视、打手提电话、接受计算机扫描或X光检查等,都不会增加血癌的风险。现时仍未有医学报告证实是因为某些生活习惯及环境因素而引致血癌。
抵抗力弱 易染并发症
事实上,医学界对血癌的成因,以至什么原因导致基因改变而形成血癌的认识很少。有些只有两、三岁的病者,家族里甚至没有血癌的遗传基因。
白血病不像其他癌症有潜伏期或明显的病征,一般患者病发时,主要呈现发烧、贫血、流牙血及皮下出血等病征,主要因为制造血液的骨髓,不断制造不正常的白血球,病人的白血球较正常人高10倍甚至100倍,大大破坏身体免疫力,如此造成感染并出现并发症。
血癌治疗以化疗为主 康复后仍有机会复发
血癌治疗主要通过化疗,但病情反覆,实时治疗后康复多年,亦有机会复发。
大约6年前,曾有一名30来岁的年轻患者,因为持续发烧入院。经过诊治后,证实染犯急性血癌,最后接受约3个月的化疗康复了,但不到两年,这名年轻人又忽然病发,幸而最后在台湾觅得适合的骨髓。经过骨髓移植手术之后,至今已有3年,健康情况良好。
并非人人适合换骨髓
不过,并非每一个病人都适合换骨髓,一些癌细胞特别“恶”、白血球数目太多,又或受了其他感染的高风险病人,都不适合。接受化疗,可能更稳妥一些。
事实上,白血病严重不严重,要看是急性还是慢性,以及白血病的类型。AML患者的痊愈率大概是50%;CLL则未必有机会治好,患者多因其他并发症致命;ALL比较难痊愈,现在只有CML可以用新药“加以域”管控病情,成为一种慢性疾病。
肺癌晚期临终前症状的四大表现
1、肿块:癌细胞恶性增殖所形成的,可用手在体表或深部触摸到。甲状腺、腮腺或乳腺的癌可在皮下较浅部位触摸到。肿瘤转移到淋巴结,可导致淋巴结肿大,某些表浅淋巴结,如颈部淋巴结和腋窝淋巴容易触摸到。
2、疼痛:出现疼痛往往提示癌症已进入中、晚期。开始多为隐痛或钝痛,夜间明显。以后逐渐加重,变得难以忍受,昼夜不停,剧烈疼痛是肺癌晚期临终前症状,若是出现一般通过药物进行控制。疼痛一般是癌细胞侵犯神经造成的。很多人晚期都会感到无比疼痛,甚至吃药都不管用。
3、溃疡:由于某些体表癌的癌组织生长快,营养供应不足,出现组织坏死所形成的。如某些乳腺癌可在乳房处出现火山口样或菜花样溃疡,分泌血性分泌物,并发感染时可有恶臭味。此外,胃、结肠癌也可形成溃疡,一般只有通过胃镜、结肠镜才可观察到。
4、出血:癌组织侵犯血管或癌组织小血管破裂而产生的。如肺癌病人可咯血,痰中带血;胃、结肠、食管癌则可便血。
胃癌可怕这些人最好定期体检
但面对痛苦,多数人习惯了“忍一忍”,或者吃点药缓解一下就过去了。殊不知,一时的放松警惕,很可能给胃肠道乃至全身埋下祸根。据统计,我国胃癌发病率居消化道恶性肿瘤之首,死亡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第三位。而研究发现,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大、饮食无规律等生活习惯的改变,使年轻胃癌患者增加,有的人甚至二十几岁就得了癌症。这些人很多因为忽略检查,就诊时已经是中晚期,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肚子”不舒服的原因五花八门,有良性的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结肠息肉,也可能是恶性的胃癌、食道癌、结肠癌等。要想杜绝隐患,胃镜和结肠镜是最准确、可靠的检查手段。目前在欧美等西方国家,胃镜、肠镜已经成为健康体检、门诊或住院病人的常规检查。但在中国,很多人一听到胃镜、肠镜就觉得非常痛苦,一拖再拖,能不做就不做。这种过于夸张的恐惧心理,导致不少人疾病发展到不可逆转的时候才来检查。与日本相比,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断比例平均不超过10%,而日本虽然也是胃癌高发,但广泛的胃镜筛查使早期胃癌的诊断比例可达到50%~70%。
癌症的症状有哪些
一、癌症的局部表现主要有:
1、肿块:癌细胞恶性增殖所形成的,可用手在体表或深部触摸到。甲状腺、腮腺或乳腺的癌可在皮下较浅部位触摸到。肿瘤转移到淋巴结,可导致淋巴结肿大,某些表浅淋巴结,如颈部淋巴结和腋窝淋巴容易触摸到。至于在身体较深部位的胃癌、胰腺癌等,则要用力按压才可触到。恶性肿瘤包括癌的肿块生长迅速,表面不平滑,不易推动;良性肿瘤则一般表面平滑,像鸡蛋和乒乓球一样容易滑动。
2、疼痛:出现疼痛往往提示癌症已进入中、晚期。开始多为隐痛或钝痛,夜间明显。以后逐渐加重,变得难以忍受,昼夜不停。一般止痛药不起作用。疼痛一般是癌细胞侵犯神经造成的。
3、溃疡:由于某些体表癌的癌组织生长快,营养供应不足,出现组织坏死所形成的。如某些乳腺癌可在乳房处出现火山口样或菜花样溃疡,分泌血性分泌物,并发感染时可有恶臭味。此外,胃、结肠癌也可形成溃疡,一般只有通过胃镜、结肠镜才可观察到。
4、出血:癌组织侵犯血管或癌组织小血管破裂而产生的。如肺癌病人可咯血,痰中带血;胃、结肠、食管癌则可便血。
5、梗阻:癌组织迅速生长而造成的梗阻。当梗阻部位在呼吸道即的生呼吸困难;食管癌梗阻食管则吞咽困难;胆道部位的癌可以阻塞胆总管而的生黄疸;膀胱癌阻塞尿道而出现排尿困难等。总之,因癌症所梗阻的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症状。
6、其它:颅内肿瘤可引起视力障碍(压迫视神经)、面瘫(压迫面神经)等多种神经系统症状;骨肿瘤侵犯骨骼可导致骨折;肝癌引起血浆白蛋白减少而致腹水等。
血友病是血癌吗
相信许多人一听到血癌就会觉得可怕,因为癌症一直以来都是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疾病之一。而血友病是一种血液病,很多患者一听到都是关于血液的疾病,就会把血友病和血癌联系在一起。那么血友病到底是不是血癌呢?
血友病是不是血癌?血友病不是血癌,不是绝症。
血友病是一种遗传病,病人先天缺乏凝血因子,导致凝血功能障碍,不易止血。绝大部分患者为男性。正常的血液凝结是血液中血小板,与部分血浆蛋白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与凝血功能相关的血浆蛋白,即是凝血因子。由於凝血因子在血液凝固过程中,具有加速以及加强反应的效果,缺乏凝血因子的协助,就可能发生凝血功能异常,导致出血时间延长。血友病患者的凝血因子比正常人要少,因此血管破裂后,血液不容易凝固,导致出血难止。白血病是造血细胞的癌症亦称作血癌。
白血病的病源是由于细胞内脱氧核糖核酸的变异形成的骨髓中造血组织的不正常工作。骨髓中的干细胞每天可以制造成千上万的红血球和白血球。白血病病人过分生产不成熟的白血球,妨害骨髓的其他工作,这使得骨髓生产其它血细胞的功能降低。白血病可以扩散到淋巴结、脾、肝、中枢神经系统和其它器官。
相信通过上文的介绍,现在大家不会再把血友病当成血癌了吧。打个形象的比喻,就好像一碗粥,白血病是米坏了,血友病则是米汤坏了。所以当听到血友病,不要失去治疗的信心,一定要谨记医生的嘱咐,乐观的面对疾病。
早期癌症不可怕
早期癌症不可怕 80-90%可治愈
大多数早期癌通过手术可以根除,并长期存活(80-90%可治愈)。例如: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在91%以上,早期宫颈癌10年生存率可达94%,早期乳腺癌治愈率达95%以上,大肠癌息肉顶部癌变摘除治愈率96%以上,有的“小肝癌”患者手术后20余年仍健在。
当然,有的癌症能早期发现的,有的不易早期发现,如下表:
能够早期发现:
宫颈癌、乳腺癌、大肠癌、前列腺癌、皮肤癌
可能较早发现:
食管癌、胃癌、肝癌、肾癌、肺癌、鼻咽癌、甲状腺癌、膀胱癌 不易早期发现:
血液肿瘤、神经系统肿瘤、胰腺癌、骨肿瘤、某些生殖系肿瘤(卵巢、睾丸、子宫内膜等)
晚期癌症是可怕的 已和治疗无关
专家表示,虽然早期癌症治愈很高,但晚期癌症还是非常可怕的,大多局部晚期癌症可缓解3-5年,但大多有远处转移的癌症难以缓解,只能存活1-2年,这一结局已和“科技发展,积极治疗”无关!
刘端祺同时公布了某三甲医院400多名晚期癌症患者在ICU和临终关爱病房费用对比,这些晚期患者一部分选择在ICU病房继续治疗,一部分在临终关爱病房“放弃治疗”,而最终的数字表明:在ICU病房继续治疗的患者每天花费4000多元,只存活13天多,而进行临终关爱的患者每天花费800多元,存活天数却将近18天。
鼻咽癌可不可怕
鼻咽癌患者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一、口腔、口咽黏膜急性放射反应:
这是放疗带给患者的一个难以承受的负面健康影响。一般情况下患者会在放疗20-30Gy时(根治量的1/3至1/2量时)出现口腔或咽腔疼痛,下咽困难。随着放疗剂量递增,症状不断加重。
二、口干:
由于放疗这种方法的特殊性,患者在医治期间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口干的症状的。鼻咽癌普通放疗时照射野包括了大部分腮腺组织,照射1-2次后,患者即感腮腺区肿胀、疼痛,张口困难,此为腮腺局部充血、水肿,涎腺排泄不畅所致。继续放疗,口干加重,不能进食,需用汤水送服,腮腺功能受到明显破坏。放疗后一年后部分患者口干略有好转。随着近来放疗新设备及新技术的应用,这个副作用在逐渐减轻和下降。
检查可见照射范围内的口腔、咽腔黏膜充血、出血糜烂、片状伪膜形成。病人能耐受时,不需间断放疗,给与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保持口腔卫生。病人反应特别严重时,暂停放疗,可给与补液支持治疗、配合使用抗生素、激素。
放疗对健康的危害是很大的,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的生活。但是在此奉劝那些患者们,不要因为这些危害而放弃治疗。
胃癌可怕这些人最好定期体检
“肚子”不舒服的原因五花八门,有良性的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结肠息肉,也可能是恶性的胃癌、食道癌、结肠癌等。要想杜绝隐患,胃镜和结肠镜是最准确、可靠的检查手段。目前在欧美等西方国家,胃镜、肠镜已经成为健康体检、门诊或住院病人的常规检查。但在中国,很多人一听到胃镜、肠镜就觉得非常痛苦,一拖再拖,能不做就不做。这种过于夸张的恐惧心理,导致不少人疾病发展到不可逆转的时候才来检查。与日本相比,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断比例平均不超过10%,而日本虽然也是胃癌高发,但广泛的胃镜筛查使早期胃癌的诊断比例可达到50%~70%。
因此,建议有肠胃不适的人,最好尽早进行胃镜和/或结肠镜检查。事实上,随着内镜技术的进步,无痛胃镜及结肠镜操作时间都已经明显缩短,患者根本感觉不到太多的痛苦。此外,利用超声胃镜判断病变的深度,对于局限在黏膜层的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还可以同时进行胃黏膜切除术或黏膜下剥离术的微创治疗,免受手术之苦。通过结肠镜检查早期发现结肠息肉,判断息肉性质、有无癌变,并及时进行电凝切除,也可以避免将来“开腹”。
需要注意的是,“不良嗜好+工作压力+遗传因素”的三联危险因素,已明确列入胃癌高危险诱因,包括感染过幽门螺杆菌、吸烟喝酒、喜好盐腌烟熏食物、家族胃癌史、恶性贫血等,长期的胃息肉、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也可能恶变。因此,生活中要注意规律作息、调整压力、健康饮食、远离烟酒等。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腹胀、腹泻、烧心、便血、大便不规律、体重消瘦等症状时更要引起重视,40岁以上的人也最好定期进行胃镜和结肠镜检查。
恶性肿瘤的症状
(1)肿块:癌细胞恶性增殖所形成的,可用手在体表或深部触摸到。甲状腺、腮腺或乳腺的癌可在皮下较浅部位触摸到。肿瘤转移到淋巴结,可导致淋巴结肿大,某些表浅淋巴结,如颈部淋巴结和腋窝淋巴结容易触摸到。至于在身体较深部位的胃癌、胰腺癌等,则要用力按压才可触到。恶性肿瘤包括癌的肿块生长迅速,表面不平滑,不易推动;良性肿瘤则一般表面平滑,像鸡蛋和乒乓球一样容易滑动。肺部等胸腔器官无法直接触摸到,但在胸片或CT上可以看到相应的肿块,或在锁骨上等部位触摸到转移的淋巴结肿块。
(2)疼痛:肿瘤的膨胀性生长或破溃、感染等使末梢神经或神经干受刺激或压迫,可出现局部疼痛。出现疼痛往往提示癌症已进入中、晚期。开始多为隐痛或钝痛,夜间明显。以后逐渐加重,变得难以忍受,昼夜不停,尤以夜间明显。一般止痛药效果差。
(3)溃疡:体表或胃肠道的肿瘤,若生长过快,可因供血不足出现组织坏死或因继发感染而形成溃烂。如某些乳腺癌可在乳房处出现火山口样或菜花样溃疡,分泌血性分泌物,并发感染时可有恶臭味。胃、结肠癌形成的溃疡一般只有通过胃镜、结肠镜才可观察到。
(4)出血:癌组织侵犯血管或癌组织小血管破裂而产生。如肺癌患者可咯血或痰中带血;胃癌、食管癌、结肠癌则可呕血或便血,泌尿道肿瘤可出现血尿,子宫颈癌可有阴道流血,肝癌破裂可引起腹腔内出血。
乳腺癌可怕吗
在一般老百姓的传统认识里,甚至在某些医务工作者的眼中,得上乳腺癌就像被判了死刑。其实,半个世纪以来,乳腺癌的研究及临床治疗水平,已经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即使作为一个乳腺肿瘤专业的医生如果不注意学习,或者不能跟紧新技术的发展,或者不能及时开展新业务新技术,你就会落伍,你就不能给患者以最佳的治疗。
在老百姓的眼中,甚至一些医务工作者的眼中,诊断为乳腺癌,就只有也只有唯一的一条路,就是乳房根治手术(包括全部乳房和腋窝淋巴结的清扫手术),以为只有切得越多,就越彻底,越不会出现复发转移。切、切、切,成为唯一的选择。
其实回顾乳腺癌手术的发展史,就知道这只是20世纪50-60年代以前的陈旧观点。当时盛行扩大根治手术,包含切除乳房胸大小肌,内侧肋骨切断清扫内乳淋巴结,60年代改为保留胸大肌或胸小肌的改良根治术,这个手术方式目前仍然是在基层医院或者某些医生的“立身之本”。但是70年代美国学者Fisher提出乳腺癌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原发灶和区域淋巴结的处理方式不会影响患者的生存率。随即70-80年代乳腺癌手术进入保乳手术的时代,全球各大癌症中心研究证实,保乳加放疗可以取得与乳房切除同样的疗效。保乳手术的开展成为乳腺癌外科治疗中的一次革命,其成为早期乳腺癌的优先考虑的手术方式,目前在美国占全部乳腺癌手术的50%,但在我国,保乳比率仍然较低,即使在我们中心,也只是达到10-15%,原因是固化的思维(包括患者及某些医生)束缚了这一技术的开展。
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开展的所有的手术方式统统包含腋窝淋巴结的清扫手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带来的上肢水肿、感觉障碍等难以避免的并发症,像一条枷锁一样,紧紧地困扰着广大患者,使她们不敢享受恣意舞动手臂的快乐,不能随意从事很多日常家务劳动。但是医学的进步,使一部分患者可以摆脱这个烦恼。90年代开展的能够微创、精确预测腋窝淋巴结状况的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使临床腋窝未触及肿块的患者能够摆脱这些腋窝清扫术后的并发症。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使人们对传统的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进行了重新评价,目前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代表了乳腺癌外科的发展水平。如果一个患者能够进行保乳加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那么她就可以基本保留乳腺的完整和上臂功能的不受影响,换句话说,虽然得了乳腺癌,但是仅仅只是做了一个小手术,丝毫不会影响你出入泳池、纵情舞场的乐趣。
目前医学模式更为重视社会-心理模式,乳腺癌外科手术模式,从强调广泛切除、局部和区域根治向保留器官和最小限度的损伤发展,乳房器官的塑形和重建日益成为广大女性和肿瘤专科医生追求的目标之一。乳房塑形与重建手术已经经历了30年的历程,目前在美国16-42%的患者接受了一期或二期的乳房重建手术。结合了乳房整形手术技巧的乳房塑形手术,使一些原来不能保乳的患者得到了保乳,实现了美与治疗的双重价值。
目前在我们中心,已经成熟的开展了乳腺癌的前哨淋巴结活检、保乳手术、塑形手术、乳房重建手术。我的感觉是作为一名肿瘤专业的医生,一定要给患者以最彻底的肿瘤治疗,同时也不要失去一些必要的机会。在肿瘤治疗的方面给予最充分的选择权利,不要让固化的陈旧思维成为阻碍患者选择更好治疗的理由。因为一次手术造成的创伤,使很多患者很难再决定第二次的乳房重建手术,并且也为第二次的乳房重建手术增加了难度。每当看到那些应该得到保乳、保腋窝、乳房塑形、乳房重建的患者,因为各种原因得不到这些治疗的时候,我总有一种无奈的遗憾。当然,看到我的患友,得到她应该得到的治疗的时候,我就有一种莫大的欣慰,看到她们挺胸做人充满自信的样子,更有一种无限的成就感。
总之,给她应有的选择与机会,不要让她遗憾终生,是每个专业乳腺医生的职责与使命。
退烧药致血癌可信吗
此前,科学家已经进行了若干有关扑热息痛和其他解热镇痛药与血液系统肿瘤关联的研究。一些研究显示出了长期使用扑热息痛增加白血病、霍奇金淋巴瘤等血液系统肿瘤的迹象,另一些则认为这种影响微乎其微。因为结论有分歧,再加上研究本身的一些局限性,学术界对此一直没有定论。
此次新闻报道的是一项刚刚公布的大型回顾性研究,研究纳入了6万多名受试者,样本量足够大,研究方法也是广受认可的,因此结果较为可信。研究结果显示,在每周使用扑热息痛4天以上,且使用超过4年的人群中,血液系统肿瘤的总发生率有显著增加,与不使用药物的人群相比风险增加可达近两倍,可以说这种风险极有可能存在。不过,最终确定结论还需要更多深入的研究。
那么,这个风险又究竟有多大呢?首先大家应该注意的是,在研究的结论中,只有长期频繁使用扑热息痛(每周>4天,且使用>4年)才会显著增加罹患血液系统肿瘤的风险。如果只是临时使用几次,风险并没有增加。而且,长期大量使用扑热息痛虽然使患血液系统肿瘤的风险增加了两倍,但其绝对发生频率并没有增加太多。各种血液系统肿瘤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大多在十万分之几,在此基础上加倍,发生率至多是十万分之十几,离“吃药就会得癌症”还差得很远。
也就是说,扑热息痛导致血液系统肿瘤的风险确实存在,但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扑热息痛只有在长期大量使用的时候才会造成血液系统肿瘤的发生几率上升,而且上升幅度不大。只要避免长期使用,这种药物依然很安全。
其实,即使不考虑血液系统肿瘤的问题,长期使用解热镇痛药也会带来不少健康问题,比如消化道溃疡、肾病、肝脏损伤等。因此,对这类药物切不可过分依赖。如果用药之后发热或疼痛仍不见好转,或者反复发作,就应该及时到医院针对病因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