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尿崩症有哪些危害

尿崩症有哪些危害

尿崩症是由于抗利尿激素缺乏,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引起多尿、烦渴、多饮与低比重尿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尿崩症是因抗利尿激素缺乏或肾脏对抗利尿激素反应缺陷而致的内分泌疾病。那么尿崩症有哪些危害呢?

尿崩症可由下丘脑一神经垂体各个部位的病变所致,因此亦称为中枢性尿崩症,但部分病例可无明显病因。尿崩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但以青年为多见。

尿崩症的危害有:

1、 中枢性尿崩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多尿、烦渴和多饮,症状轻重与ADH缺乏程度有关,起病缓慢,少数突发,起病急缓与病因有关。

2、根据ADH缺乏的程度,又可分为完全性尿崩症和部分性尿崩症。其它伴随症状有瘦弱乏力、头痛头晕、焦虑、睡眠不好、记忆力减退、皮肤干燥、便秘、心悸,时有电解质紊乱、视力减退及发烧症状。

如饮水过多可发生水中毒,头痛加重、恶心、呕吐、肌肉运动不协调,体温下降,精神错乱,惊厥、昏迷以至死亡。

3、 尿崩症起病多缓慢。主要症状及体征有,多尿多饮,一般日夜和逐日间尿量变化不大。低比重尿,尿比重多在1.001~1.006,尿渗透渗出压多在100~300毫摩/升之间。

4、 儿童可有夜间遗尿。进水量不足时可有脱水征,如皮肤干燥、倦怠虚弱、头痛、烦躁、神志恍惚,甚至昏迷。原发疾病的症状,如垂体瘤的表现。

5、 中枢性尿崩症的垂体或下丘脑病变若不断进展,并导致垂体前叶功能低下,则多尿与烦渴症状可以缓解,甚至消失,尿亦可被不同程度浓缩。

6、 若病变累及下丘脑口渴中枢,患者口渴感亦可消失,以致不能及时补充水分,可出现严重失水,血浆渗透压与血钠浓度显着升高,细胞内外均失水,出现高渗症群,头痛、肌痛、心率加快,烦燥、神志模糊、谵妄、昏迷及高势,可致死亡。轻度失水者可有皮肤干燥,汗液,唾液减少,口唇干裂、食欲减少,便秘。

尿崩症是因抗利尿激素缺乏或肾脏对抗利尿激素反应缺陷而致的内分泌疾病。患者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端正心态,积极治疗。

什么是尿崩症

尿崩症是由于我们神经系统的病变而导致我们体内某种激素的缺乏导致的,或者是由于某些病变原因引起我们肾脏缺陷导致的疾病。

前者为中枢性尿崩症(CDI),后者为肾性尿崩症(NDI),其临床特点为多尿、烦渴、低比重尿或低渗尿。尿崩症常见于青壮年,男女之比为2:1,遗传性NDI多见于儿童。

尿毒症发生在各个年龄阶段,多数以青少年为多。男女的发病率相近。大多起病缓慢,往往为渐进性的,数天内病情可渐渐明显。少数可突发,起病有确切日期。那么尿崩症的临床症状具体有哪些表现呢?

中枢神经尿崩症可能出现在任何年龄段,通常会出现在儿童和成年早期,而且男性要比女性发病多见。

大多数病人均有多饮、烦渴、多尿。夜尿显著增多。一般尿量常大于4L/d,最多有达到18L/d者。

大多数病人均有多饮、烦渴、多尿

尿比重比较固定,呈持续低比重尿,尿比重小于1.006,部分性尿崩症在严重脱水时可以达到1.010。口渴常很严重。一般尿崩症患者喜冷饮。

遗传性尿崩症者常于幼年起病,因渴觉中枢发育不全,可引起严重脱水和高钠血症,常危及生命。肿瘤和颅脑外伤及手术累及渴觉中枢时,除了定位症状外,也可出现高钠血症。

比较严重的高钠血症的表现主要是谵妄、痉挛、呕吐等。当尿崩症患者又出现腺垂体功能不全的时候,反而尿崩症的情况会减轻。

以上就是关于尿崩症的临床症状的介绍了,通过以上的内容你是否对尿崩症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了呢?希望患者们都能积极治疗,早日康复!

尿崩症的偏方

尿崩症的偏方一:津液亏虚证

益气生津。生脉散加生地、葛根、乌梅等。

尿崩症的偏方二:肾阴虚证

滋补肾阴、固脬止尿。左归饮加芡实、龙骨、牡蛎。

尿崩症的偏方三:肾阳虚证

温补肾阳、固脬止尿。菟丝子丸加减。

尿崩症的偏方四:肾气不固证

补肾固涩。桑螵蛸散加减。

尿崩症的偏方五:气阴两虚型

治宜益气养阴,清热生津,从生脉散、竹叶石膏汤化裁,酌加固摄肾气之品:党参、麦冬、五味子、竹叶、生石膏、黄杞、山药、益智仁、肉苁蓉、白芍、生地、知母、萸肉等。

尿崩症的偏方六:肺胃阴虚型

治宜清肺养胃,止渴生津,用白虎加人参汤加味:生石膏、知母、甘草、党参、天花粉、生地、藕汁、鲜石斛、乌梅、黄连、天冬、麦冬等。

尿崩症的专方偏方治疗:

尿崩症的偏方七:麦门冬汤加减

组成:黄芩15克,知母10克,芦根40克,麦冬15克,花粉20克,沙参20克,竹叶10克,葛根15克,乌梅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治疗7例,服3~6剂后,饮水、尿量减半,尿比重增高,服9~18剂后痊愈。

尿崩症的偏方八:止渴缩泉汤

组成:生地20克,玄参15克,麦冬15克,石斛20克,天花粉12克,乌梅9克,山萸肉12克,山药9克,乌药9克,益智仁9克,覆盆子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疗效:治疗尿崩症多例,每收良效。

小孩子为什么会患上尿崩症

根据一些权威数据表明,尿崩症不仅会影响到成年人,还会影响到小孩子。尿崩症是指不能排出浓缩尿的疾病。由于尿很稀,为排出正常人应排出体外的盐分,必须大量饮水,大量排尿,不得不经常上厕所,以前不尿床的现在也开始尿床了。

引起小孩子患上尿崩症的原因:

引起尿崩症的原因是因为调节尿量的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这种激素在下丘脑产生,贮存于脑垂体后叶。这个部位周围出现病变以后引起尿崩症。可能的病因有脑肿瘤、外伤、外科手术、脑炎后遗症等。这些原因影响了AVP(抗利尿激素)的合成、转运、储存及释放所致,可分为继发性、特发性、和遗传性尿崩症。 但实际上原因不明的尿崩症很多。

温馨提示:因脑肿瘤不能马上做出诊断,有患尿崩症3~4 年的病例。因此,有必要注意脑肿瘤诊断,经常查眼底,做CT 检查。

尿崩症的病因有哪些

1.中枢性尿崩症 任何导致AVP合成、分泌与释放受损的情况都可引起本症的发生,中枢性尿崩症的病因有原发性、继发性与遗传性3种。

1原发性:病因不明者占1/3~1/2。此型患者的下丘脑视上核与室旁核内神经元数目减少,Nissil颗粒耗尽。AVP合成酶缺陷,神经垂体缩小。

2继发性:中枢性尿崩症可继发于下列原因导致的下丘脑-神经垂体损害,如颅脑外伤或手术后、肿瘤包括原发于下丘脑、垂体或鞍旁的肿瘤或继发于乳腺癌、肺癌、白血病、类癌等恶性肿瘤的颅内转移等;感染性疾病,如结核、梅毒、脑炎等;浸润性疾病,如结节病、肉芽肿病如 Wegener肉芽肿组织细胞增生症Hand-Schüller-Christian病;脑血管病变,如血管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有人发现患者血中存在针对下丘脑AVP 细胞的自身抗体;Sheehan综合征等。

3遗传性:遗传方式可为X连锁隐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方式者多由女性遗传,男性发病,杂合子女孩可有尿浓缩力差,一般症状轻,可无明显多饮多尿。wolfrarn综合征或称DIDMOAD综合征,临床症群包括尿崩症、糖尿病、视神经萎缩和耳聋,它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常为家族性,病人从小多尿,本症可能因为渗透压感受器缺陷所致。

2.肾性尿崩症 肾脏对AVP产生反应的各个环节受到损害导致肾性尿崩症,病因有遗传性与继发性两种。

1遗传性:呈X-连锁隐性遗传方式,由女性遗传,男性发病,多为家族性。近年已把肾性尿崩症基因即G蛋白耦联的AVP-V2R基因精确定位于X染色体长臂端粒Xq28带上。 2继发性:肾性尿崩症可继发于多种疾病导致的肾小管损害,如慢性肾盂肾炎、阻塞性尿路疾病、肾小管性酸中毒、肾小管坏死、淀粉样变、骨髓瘤、肾脏移植与氮质血症。代谢紊乱如低钾血症、高钙血症也可导致肾性尿崩症。多种药物可致肾性尿崩症,如庆大霉素、头孢唑林钠、诺氟沙星、阿米卡星、链霉素、大剂量地塞米松、过期四环素、碳酸锂等。应用碳酸锂的患者中20%~40%可致肾性尿崩症,其机制可能是锂盐导致了细胞cAMP生成障碍,干扰肾脏对水的重吸收。

总的说来,中枢性尿崩症可分为两大类:先天性和获得性。前者主要有家族性中枢性尿崩症、家族性垂体功能减退症以及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尿崩症;后者主要有特发性中枢性尿崩症以及创伤、手术、肿瘤、缺血、感染、肉芽肿性病变、自身免疫等引起的尿崩症。先天性中枢性尿崩症、特发性中枢性尿崩症以及自身免疫性中枢性尿崩症皆因神经垂体系统本身病变所致,有人将其统称为原发性中枢性尿崩症;外伤、手术、肿瘤、感染、肉芽肿及血管性病变所致者则称为继发性中枢性尿崩症。

尿崩症的有关发病原因

疾病的发病原因对医疗人员知道疾病的发生以及如何发生提供了帮助,这就使得他们可以从中研究出有针对的治疗方案使得病人可以接受到最有效的治疗,为他们尽早出院提供了帮助。下面就是对尿崩症的有关发病原因。

一发病原因

1.中枢性尿崩症 任何导致AVP合成、分泌与释放受损的情况都可引起本症的发生,中枢性尿崩症的病因有原发性、继发性与遗传性3种。

1原发性:病因不明者占1/3~1/2。此型患者的下丘脑视上核与室旁核内神经元数目减少,Nissil颗粒耗尽。AVP合成酶缺陷,神经垂体缩小。

2 继发性:中枢性尿崩症可继发于下列原因导致的下丘脑-神经垂体损害,如颅脑外伤或手术后、肿瘤包括原发于下丘脑、垂体或鞍旁的肿瘤或继发于乳腺癌、肺癌、白血病、类癌等恶性肿瘤的颅内转移等;感染性疾病,如结核、梅毒、脑炎等;浸润性疾病,如结节病、肉芽肿病如 Wegener肉芽肿组织细胞增生症Hand-Schüller-Christian病;脑血管病变,如血管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有人发现患者血中存在针对下丘脑AVP 细胞的自身抗体;Sheehan综合征等。

3遗传性:遗传方式可为X连锁隐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X连锁隐性遗传方式者多由女性遗传,男性发病,杂合子女孩可有尿浓缩力差,一般症状轻,可无明显多饮多尿。wolfrarn综合征或称DIDMOAD综合征,临床症群包括尿崩症、糖尿病、视神经萎缩和耳聋,它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常为家族性,病人从小多尿,本症可能因为渗透压感受器缺陷所致。

2.肾性尿崩症 肾脏对AVP产生反应的各个环节受到损害导致肾性尿崩症,病因有遗传性与继发性两种。

1遗传性:呈X-连锁隐性遗传方式,由女性遗传,男性发病,多为家族性。近年已把肾性尿崩症基因即G蛋白耦联的AVP-V2R基因精确定位于X染色体长臂端粒Xq28带上。

2 继发性:肾性尿崩症可继发于多种疾病导致的肾小管损害,如慢性肾盂肾炎、阻塞性尿路疾病、肾小管性酸中毒、肾小管坏死、淀粉样变、骨髓瘤、肾脏移植与氮质血症。代谢紊乱如低钾血症、高钙血症也可导致肾性尿崩症。多种药物可致肾性尿崩症,如庆大霉素、头孢唑林钠、诺氟沙星、阿米卡星、链霉素、大剂量地塞米松、过期四环素、碳酸锂等。应用碳酸锂的患者中20%~40%可致肾性尿崩症,其机制可能是锂盐导致了细胞cAMP生成障碍,干扰肾脏对水的重吸收。

总的说来,中枢性尿崩症可分为两大类:先天性和获得性。前者主要有家族性中枢性尿崩症、家族性垂体功能减退症以及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尿崩症;后者主要有特发性中枢性尿崩症以及创伤、手术、肿瘤、缺血、感染、肉芽肿性病变、自身免疫等引起的尿崩症。先天性中枢性尿崩症、特发性中枢性尿崩症以及自身免疫性中枢性尿崩症皆因神经垂体系统本身病变所致,有人将其统称为原发性中枢性尿崩症;外伤、手术、肿瘤、感染、肉芽肿及血管性病变所致者则称为继发性中枢性尿崩症。

20世纪80年代的资料显示,约30%的病例为特发性;25%的病例与脑部肿瘤有关;20%的病例由颅脑手术所致;16%的病例继发于脑部外伤。近年来由于CT 和MRI的广泛应用使临床医生能较早地发现脑部微小肿瘤,故肿瘤所占的比例上升,而特发性中枢性尿崩症所占的比例则相对下降。中枢性尿崩症的病因还与年龄有关:在儿童,约60%的病例与脑瘤有关,25%的病例与脑部退行性病变有关。

确诊尿崩症需要做哪些检查

一、禁水实验

正常人禁止饮水一定时间后,体内水分减少,血浆渗透压升高,AVP大量分泌,因而尿量减少,尿液浓缩,尿比重及渗透压升高。尿崩症病人由于AVP缺乏,禁水后尿量仍多,尿比重及渗透压仍低。

方法:本试验应在严密观察下进行。禁水前测体重、血压、尿量与尿比重或渗透压。禁水时间为8—12h,禁水期间每2h排尿一次,测尿量、尿比重或渗透压,每小时测体重与血压,如病人排尿较多、体重下降3%—5%或血压明显下降,应立即停止试验,让病人饮水。

结果:正常人禁水后尿量明显减少,尿比重超过1.020,尿渗透压超过800mOsm/kg.H O,不出现明显失水。尿崩症病人禁水后尿量仍多,尿比重一般不超过1.010,尿渗透压不超过血浆渗透压。部分患者体内尚有一定量AVP分泌,但不足以维 持正常调节,禁水后尿比重可超过1.015,但小于1.020,渗透压可超过血浆渗透压,但与正常让相比仍显不足,属部分性尿崩症。本法简易可行,对诊断 尿崩症有一定帮助,但禁水后尿最大浓缩除AVP外,还取决于肾髓高渗状态,因此,仅根据禁水后能达到的最大尿比重或渗透压来诊断尿崩症,有时不可靠。

二、禁水—加压素试验

禁水一定时间,当尿浓缩至最大渗透压而不能再上升时,注射加压素。正常人禁水后体内已有大量AVP释放,注射外源性AVP后,尿渗透压不再升高,而尿崩症病人体内AVP缺乏,注射外源性AVP后,尿渗透压进一步升高。

方法:禁水时间视病人多尿程度而定,重者数小时即可,轻者需十几小时或更长,当尿渗透压达到高峰平顶、即继续禁水尿渗透压不再增加时,抽血作血浆渗透压,然皮下注射加压素5U,注射后1h测尿渗透压。对比注射前后的尿渗透压。

结果:禁水后注射加压素,正常人尿渗透压一般不升高,仅少数人稍升高,但不超过5%。尿崩症病人禁水后注射加压素尿渗透压进一步升高,较注射前至少增加 9%以上。AVP缺乏程度越重,增加的百分比越多。本法简单、可靠,但也须在严密观察下进行,以免在禁水过程中出现严重脱水。

三、高渗盐水试验

正常人静脉滴注高渗盐水后,血浆渗透压升高,AVP大量释放,尿量明显减少,尿比重增加。尿崩症病人敌滴注高渗盐水后尿量不减少,尿比重不增加,但注射加压素后,尿量明显减少,尿比重明显升高,本试验对高血压与心脏病患者有一定危险,现已少用。

四、血浆AVP测定(放射免疫法)

正常人血浆AVP(随意饮水)为2.3—7.4pmol/L,禁水后可明显升高。但本病患者则不能达正常水平,禁水后也不增加或增加不多。

尿崩症诊断确定后,尚须进一步明确其原因。应进行蝶鞍摄片、视野检查等!必要时可作CT或磁共振等检查以除外垂体或其附近的肿瘤。

结尿崩症的日常护理

尿崩症是指血管加压素,又称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或肾脏对血管加压素反应缺陷而引起的一组症群,其特点是多尿、烦渴、低比重尿和低渗尿。那么,尿崩症的护理工作有哪些?

一、做好尿崩症的护理前,先要进行病情观察

准确记录尿崩症患者尿量、尿比重、饮水量,观察液体出入量是否平衡,以及体重变化。观察患者饮食情况,如食欲不振,以及便秘、发热、皮肤干燥、倦怠、睡眠不佳症状等。观察患者是否由脱水症状、头痛、恶心、呕吐、胸闷、虚脱、昏迷等。

二、尿崩症的护理--对症护理

1保持皮肤、粘膜的清洁。

2有便秘倾向者及早预防。

3注意患者出现的脱水症状,一旦发现要及早补液。

4患者夜间多尿而失眠、疲劳以及精神焦虑等应给予护理照料。

5药物治疗及检查时,应注意观察疗效及副作用,嘱患者准确用药。

6对于多尿、多饮者应给予扶助与预防脱水,根据患者的需要供应水。

7测尿量、饮水量、体重,从而监测液体出入量,正确记录,并观察尿色、尿比重等及电 解质、血渗透压情况。

三、尿崩症的护理--一般护理

1在尿崩症患者身边经常备足温开水。

2定时测血压、体温、脉搏、呼吸及体重。以了解尿崩症患者病情变化。

3尿崩症患者夜间多尿,白天容易疲倦,要注意保持安静舒适的环境,有利于患者休息。

四、尿崩症患者的健康指导

尿崩症患者要准确遵医给药,不得自行停药。患者家属要及时记录患者的尿量和体重变化。注意预防感染,尽量休息,适当活动。尿崩症患者由于多尿、多饮,要在患者身边备足温开水。

尿崩症的病因

1.原发性(原因不明或特发性尿崩症)尿崩症约占1/3~1/2不等。通常在儿童起病,很少(<20%)伴有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这一诊断只有经过仔细寻找继发原因不存在时才能确定。当存在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或高泌乳素血症或经放射学检查具有蝶鞍内或蝶鞍上病变证据

时,应尽可能地寻找原因,密切随访找不到原发因素的时间越长,原发性尿崩症的诊断截止肯定。有报道原发性尿崩症患者视上核、室旁核内神经元减少,且在循环中存在下丘脑神经核团的抗体。

2.继发性尿崩症

发生于下丘脑或垂体新生物或侵入性损害,包括:嫌色细胞瘤、颅咽管瘤、胚胎瘤、松果体瘤、胶质瘤、脑膜瘤、转移瘤、 白血病 、组织细胞病、类肉瘤、黄色瘤、结节病以及脑部感染性疾病(结核、 梅毒 、血管病变)等。

3.遗传性尿崩症

遗传性尿崩症十分少见,可以是单一的遗传性缺陷,也可是DIDMOAD综合征的一部分。(可表现为尿崩症、 糖尿病 、视神经萎缩、 耳聋 ,又称作Wolfram综合征)。

4.物理性损伤

常见于脑部尤其是垂体、下丘脑部位的手术、同位素治疗后,严重的脑外伤后。外科手术所致的尿崩症通常在术后1~6天出现,几天后消失。经过1~5天的间歇期后,尿崩症症状永久消失或复发转变成慢性。严重的脑外伤,常伴有颅骨骨折,可出现尿崩症,燕有少数病人伴有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创伤所致的尿崩症可自行恢复,有时可持续6个月后才完全消失。

妊娠期间可出现尿崩症症状,分娩后数天症状消失。席汉综合征应用考的松治疗后可表现出尿崩症症状。妊娠期可出现AVP抵抗性尿崩症,可能是妊娠时循环中胎盘血管加压素酶增高所致。这种病人血浆AVP水平增高,对大剂量AVP缺乏反应,而对desmopressin治疗有反应,分娩后症状缓解。

相关推荐

尿崩症危害哪些

中枢性尿崩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多尿、烦渴和多饮,症状轻重与adh缺乏程度关,起病缓慢,少数突发,起病急缓与病因关,根据adh缺乏的程度,又可分为完全性尿崩症和部分性尿崩症。其它伴随症状瘦弱乏力、头痛头晕、焦虑、睡眠不好、记忆力减退、皮肤干燥、便秘、心悸,时电解质紊乱、视力减退及发烧症状。如饮水过多可发生水中毒,头痛加重、恶心、呕吐、肌肉运动不协调,体温下降,精神错乱,惊厥、昏迷以至死亡。 预后取决于病因,轻度脑外伤、颅内感染一般可完全恢复;特发性尿崩症一般属于永久性,需要长期药物或激素替代治疗。对寿

尿比重偏低怎么办

尿比重反映尿液内可溶性物质和水分的比例,是尿中溶解物质浓度的指标,不仅取决于尿中质点的数量,也取决于质点的密度和溶解度。尿液比重被用于度量肾脏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中的浓缩和稀释能力,故比重测定常作为肾功能试验之一。 正常人24小时总尿量的比重约在1.015~1.025之间,而1天中各次尿液的比重,受饮水及出汗等因素影响,变化很大,稀释时可低至1.001,浓缩时可高至1.040。尿比重固定于1.010±0.003,称为等渗尿,表示浓缩与稀释功能均受损害。若测定全日各次尿比重均达不到1.018时,或者全日各次

尿崩症的检查诊断

诊断检查: (一)问诊要点 ①注意询问患者无多尿、烦渴以及心慌、头晕、失眠、消瘦等症状。 ②询问每天尿量及尿量无规律性的变化,以及多尿加重和减轻的因素。 ③询问并观察患者无颅脑外伤及中枢性神经受损所致的症状,无相关的脑部手术史。 ④询问患者起病年龄、智力及生长发育状况,无相关的家族病史。 ⑤询问患者无肾病史及相关症状。 ⑥询问患者以往对本病的诊治经过,无服用碳酸锂和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药物的经历。 (二)临床表现 (1)暂时性尿崩 术后或伤后几小时内即出现症状,表现为多尿、烦渴等,1

尿崩症的相关发病原因

(一)发病原因 1.中枢性尿崩症 任何导致AVP合成、分泌与释放受损的情况都可引起本症的发生,中枢性尿崩症的病因原发性、继发性与遗传性3种。 (1)原发性:病因不明者占1/3~1/2。此型患者的下丘脑视上核与室旁核内神经元数目减少,Nissil颗粒耗尽。AVP合成酶缺陷,神经垂体缩小。 (2)继发性:中枢性尿崩症可继发于下列原因导致的下丘脑-神经垂体损害,如颅脑外伤或手术后、肿瘤(包括原发于下丘脑、垂体或鞍旁的肿瘤或继发于乳腺癌、肺癌、白血病、类癌等恶性肿瘤的颅内转移)等;感染性疾病,如结核、梅毒、脑炎

尿崩症会引发什么疾病?

可见肾输尿管积水、膀胱扩张等并发症。 1. 尿崩症合并腺垂体功能减退 下丘脑或垂体部位的手术、肿瘤及炎症等,可引起尿崩症与腺垂体功能减退。产后腺垂体坏死的血管病变,也可损及视上核-神经垂体系统而发生尿崩症与席汉综合征。尿崩症合并腺垂体功能减退时,多尿症状减轻,尿渗透压较高;因为糖皮质激素与抗利尿激素拮抗作用,所以,当糖皮质激素缺乏时,抗利尿激素缺乏的病况会减轻。此外,糖皮质激素与甲状腺素减少时,尿溶质的排泄减少,也可使多尿症状减轻。 2.尿崩症伴渴感减退综合征 此综合征为抗利尿激素缺乏的同时,口渴的感觉

是什么招惹了高钠血症

1.水摄入不足 航海迷航或沙漠中缺乏水源,昏迷、拒食、消化道病变引起饮水困难,脑外伤、脑血管意外等导致渴感中枢迟钝或渗透压感受器不敏感,原发性饮水过少症(primary hypodipsia)等均可引起水摄入不足导致高钠血症。 2.水丢失过多 (1)经肾外丢失:高热、高温环境剧烈运动导致的大量出汗可引起水从皮肤大量丧失;喘息状态、过度换气、气管切开等可使水从呼吸道丢失过多;胃肠道渗透性水样腹泻也可造成本症,如果同时合并饮食障碍,情况可以严重恶化。 (2)经肾丢失:主要由中枢性尿崩症及肾性尿崩症或应用大量渗

尿崩症的中医治疗偏方

尿崩症患者大多数都是选择西药进行治疗,然而西药往往会出现一定的副作用,对患者身体造成不良影响。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治疗尿崩症的中药偏方。 1、阴虚燥热型。治法:滋阴清热,生津止渴。处方:分为二型。 ①偏于阴虚:生熟地各30克,淮山药15克,山英肉15克,丹皮10克,在冬10克,泽泻15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麦冬10克,构把15克,天花粉10克,甘草20克,龟版30克。 ②偏于燥热:石膏90克,知母15克,生熟地各30克,葛根15克,黄连10克,大黄10克,玄参20克,羚羊角粉3克(另吞),丹皮1

口渴是什么病的症状 考虑是尿崩症

明显的口干、口渴还要注意尿崩症的可能。尿崩症患者口干、多饮、多尿的症状较其他疾病更加显著,一般患者的尿量常大于4升/天,严重者可达10余升。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去医院查一下尿比重,尿崩症患者的尿比重明显减低,常低于1.006。

老年人尿崩症的症状

老年尿崩症典型症状 1、多尿、烦渴、多饮为其最显著的临床症状。多尿表现为排尿次数增多,并且尿量也多,24小时尿量可达5~10L或更多。一般最多不超过18L。患者大多喜欢喝冷饮和凉水。尿比重多在1.005以下。 2、皮肤黏膜干燥,消瘦无力。如未能及时补充饮水,可出现高渗症状群,为脑细胞脱水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头痛、神志改变、烦躁、谵妄,最终发展为昏迷。 3、继发性患者可原发性的临床表现。不同病因所致的尿崩症不同临床特点。遗传性尿崩症常幼年起病。如颅脑外伤或手术所致的尿崩症可表现为多尿-抗利尿-多尿三相

警惕儿童的尿崩症

在生活当中呢,的儿童遗尿的原因,那就是因为患儿童尿崩症,这使儿童的生活遭到巨大的威胁,那么在生活当中哪些方法可以预防儿童的尿崩症呢,下面就由专家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哪些方法。 尿崩症的主要症状虽然与糖尿病的症状非常相似,但尿崩症是由于缺乏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荷尔蒙所致,它与血糖和能量运用完全无关。 大多数患儿是因为垂体没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导致尿崩症的发生,也的是因为垂体受伤,只少数病例是由垂体长瘤引起。 尿崩症的症状包括:经常口渴、常排解大量颜色较淡,并且很稀的尿液、排尿过多可能会造成脱水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