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热药中毒怎么办
退热药中毒怎么办
一见到孩子发热,许多家长都会迫不急待地给孩子服退热药,尤其是长期高热的孩子,退热药的用量一般都比较大。家长们似乎觉得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使孩子的体温降下来,心里就踏实。其实,这种不科学的降温方法是会留下许多后患的。
长期大剂量应用退热药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药物中毒。药物中毒在小儿比较容易发生。而且年龄越小越容易发生。中毒的原因多为误服过量或长期应用较大剂量,少数过敏的孩子应用正常剂量也可发生中毒反应。
不同的退热药物所引起的中毒反应不尽相同。阿司匹林引起的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加快、精神紊乱及出血等。扑热息痛中毒可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极大剂量会引起肝脏坏死,严重者可致昏迷,甚至死亡。安乃近、氨基比林等吡唑酮类药可影响造血系统,引起粒细胞缺乏,甚至可以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并且对肝肾也有毒性作用。消炎痛为儿童比较敏感的退热药,中毒时可出现肝功能损害,转氨酶升高,并会出现黄疸,也可抑制造血系统。
退热药物中毒怎样处理呢?如果是口服中毒者,应该立即催吐、洗胃及导泻。同时要进行静脉输液,以促进毒素排泄。如果患儿出现惊厥,要及时给予止惊药物。血液系统受累时应该输新鲜血,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如果发生胃出血,可用维生素K等止血剂治疗。
高烧不退怎么物理降温
第一,少穿衣服,给孩子散热
传统的观念就是孩子一发热,就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严严实实的,把汗“逼”出来,其实这是不对的。小孩在发热时,会出现发抖的症状,父母会以为孩子发冷,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体温上升导致的痉挛。
第二,帮孩子物理降温,有以下常用方法:
1.头部冷湿敷:用20℃~30℃冷水浸湿软毛巾后稍挤压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额,每3~5分钟更换一次。
2.头部冰枕:将小冰块及少量水装入冰袋至半满,排出袋内空气,压紧袋口,无漏水后放置于枕部。
3.温水擦拭或温水浴: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头、腋下、四肢或洗个温水澡,多擦洗皮肤,促进散热。
4.酒精擦浴:适用于高热降温。准备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
第三,补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随便吃药
高热时呼吸增快,出汗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孩子 发热时应给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
第四,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给发热宝宝用药不可操之过急,如果服用一次后,热度不退,再次服药需间隔4~6小时。给宝宝服用的退热药用量不可太大。例如,常用药扑热息痛,患儿每公斤体重服用10~15毫克。如过宝宝服用扑热息痛一日量超过3克,即可发生急性中毒,甚至引起致死性肝损害。不宜在短时间内让宝宝服用多种退热药,降温幅度不宜太大、太快,否则宝宝会出现体温不升、虚脱等情况。 退热药只是在宝宝发热时才有退热作用,宝宝不发热时,服用退热药并无预防发热的作用。在给宝宝服用退热药后,如果宝宝出汗较多,要及时给他补充水分,以免发生虚脱。
专家的建议是,孩子发热不超过38.5℃,建议只用物理降温,但如超过38.5℃或孩子有惊厥史,要及时用退热药。用药过程中,家长要注意给孩子服用一类退热药的时间别太长,发热超过两天最好换用另一类药。
小儿发热护理常见3错误
1错
把孩子裹得严严实实。当小儿发热时,有的家长怕小孩再受风,于是将小儿裹得严实。殊不知,这样做不仅影响孩子散热降温,而且还会诱发小儿高热惊厥。
正确的做法是:在没有冷风直吹的情况下,脱去过多的衣服,或松开衣服,有利于散热。
2错
选用高浓度酒精或冷水擦浴来退热。人们通常认为,用这样的方法可以起到迅速退热的效果。实际上事与愿违。因为当孩子发热时,皮肤的血管扩张,体温与冷水的温差较大,高浓度酒精或冷水擦浴会引起小儿血管强烈收缩,导致小儿畏寒、浑身发抖等不适症状,甚至加重小儿的缺氧,出现低氧血症。如有的家长用95%的酒精擦浴,这样不但不能起到退热的作用,而且有可能造成小儿皮肤脱水或酒精中毒等,从而加重病情。
正确的做法是:给小儿使用35%~45%的酒精或温水进行擦浴,擦浴的地方主要是大血管分布的地方,如前额、颈部、腋窝、腹股沟及大腿根部,这样才能达到退温的效果。
3错
不正确使用退热药。有许多家长一看到小孩发热,恨不得用退热药马上给孩子快速退温;而一些基层医院,也顾眼前利益,随便滥用退热药,这种现象比较普遍。殊不知,降温过快并不表示病情有所好转,若是应用不当,还可引起小儿大汗淋漓,出现虚脱等不良反应,造成小儿不必要的伤害。
正确的做法是:当孩子体温低于38.5℃时,可以不用退热药,最好是多喝开水,同时密切注意病情变化,或者应用物理降温的方法;若体温超过38.5℃,则可以服用退热药,目前常用的退热药有扑热息痛、小儿泰诺林。在使用药物前,家长最好仔细阅读说明书,或在儿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小儿退热药都有什么
小儿退热药都有什么:
1、阿司匹林
注意:16岁以下禁用
使用最久的一种退热药,其退热作用较强,但副作用也大,对胃肠刺激严重,甚至会诱发溃疡。英国明确规定,16岁以下儿童禁用阿司匹林。目前该药在国内儿科也趋于淘汰。
2、对乙酰氨基酚
注意:比较安全,可常备家中
即扑热息痛,是目前儿科临床最常用退烧药物,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退热药。退热效果迅速、不良反应较少,可以常备家中。代表药如小儿美林糖浆、小儿百服宁滴剂等。
3、布洛芬
注意:适合6个月以上儿童及成人用于解热镇痛
布洛芬是属于比新的儿科退烧药物,安全高效,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副作用少,较乙酰氨基酚对胃肠刺激小。代表药为托恩口服溶液。
4、尼美舒利
注意:风险高,需慎用;12岁以下儿童禁用。
尼美舒利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但是,近期有报道表明,尼美舒利有极高的致严重肝损害的用药风险,需慎用。
5、复方氨基比林
注意:婴幼儿禁用,年长儿慎用
又名安痛定,是一种注射剂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强效退热药之一。潜在诱发急性溶血性贫血,发生皮疹等副作用风险。若注射本品剂量过大会使孩子出汗过多,体温骤降,易引起虚脱。
6、安乃近
注意:非万分紧急情况不要使用,和阿司匹林有交叉过敏反应。
安乃近的退热效果明显迅速,但副作用也非常很明显,个别病人对该药过敏,甚至会出现休克甚至死亡。因此仅在急性高热、病情急重,又无其他退热药可用时才用于紧急退热。目前27个国家禁止或限制使用安乃近,但国内有的地方医院还在使用,值得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在对小儿退热药都有什么认识后,家长在给宝宝退烧药使用上,一定要根据宝宝症状进行选择,这些小儿退热药使用不能随意,如果对宝宝身体情况不了解,需要送宝宝到医院接受检查,这样使得药物选择能够正确进行。
几种常备的退热药物
高热易引起小儿惊厥,当您发现孩子发热时应予以重视。除了既往有高热惊厥等特殊病史外,一般认为超过38.5℃的体温我们才应用快速退热药如泰诺霖、美林、百服宁等。目前儿科公认的毒副作用较小的有对乙酰胺基酚、布洛芬两类。如若孩子发热不超过38.5℃可以选择一些中成药退热剂如柴胡口服液、去感热、羚羊角滴丸、小儿双清颗粒等药物口服,若体温不能控制超过38.5℃后再加服快速退热药,如果体温持续不退应积极就诊。
椰枣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1、椰枣不能和黄瓜、黄瓜、胡萝卜、奶制品、海鲜、动物肝脏、退热药、健胃药、维生素等一起吃,和黄瓜、黄瓜、胡萝卜一起吃,含有的能分解维生素的酶会破坏椰枣中的维生素;
2、和奶制品一起吃,含有的蛋白质遇到椰枣中的维生素C会凝结成块,不容易被人体吸收;
3、和海鲜一起吃,含有的五价砷遇到椰枣中的维生素C会转为有毒的三价神,从而引起中毒;
4、和动物肝脏一起吃,含有的铜、铁等元素会使椰枣中的维生素氧化而失去功效;
5、和退热药、苦味健胃药及驱风健胃药、维生素一起吃,会影响药效和椰枣的功效。
一般小孩37.8度算不算发烧
37.8是属于低热的。这类发热一般是没有太大的问题的。暂时来说主要是以观察为主。另一定要多喝水。不考虑进行用退热的药物的。要是有其他的不适症状。比如咳嗽、流鼻涕等症状建议先进行血液检查确定一下情况。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是比较好的。
发烧38度以下,如果宝宝精神好,只需多喝水,补充维生素C含量多的水果,优先使用物理退烧地方法,例如用冷毛巾外敷,使用退热贴。
一般当宝宝在体温达38.5℃以上时才考虑使用退烧药,而且每次服药中间一定要间隔4--6小时,多饮水,为避免胃肠刺激,宜在饭后服用。退热药治标不治本,可能掩盖病情,应密切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不同的退热药最好不要随意互相并用,退热药也不可自行增加使用次数或增加剂量。用药时间不要超过3天。
孩子的温度一般会在37度,提高一下温度,也不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但是如果孩子超过37.8度,这样就算是低烧,所以就会对孩子的健康构成了危害,因此作为家长,当自己的孩子出现37.8度以后,最好是给孩子通过物理降温,或者是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治疗一下。
宝宝喉咙发炎引起发烧怎么办
1、体温37.5-38℃为低热,38-39℃为中热,39℃以上为高热。低热或中热有利于宝宝成长发育。发热是身体对病毒或细菌入侵所产生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毒和细菌,从而有利于宝宝的正常成长发育。
2、不到高热不用药。体温达到39度以上就必须用药,而且刻不容缓。高热持续过久,可使身体的许多重要功能失调;由于氧气和营养素消耗大而加重心脏血管的负担;大脑兴奋过度而导致高热惊厥或过度抑制而引起昏睡;消化功能紊乱;抵抗力减弱,合并肺炎等。
3、退热药副作用大,非万不得已不用。无论是扑热息痛、复方阿司匹林(APC),还是其它五花八门的退热药,都离不开由阿司匹林、咖啡因、非那西汀来合成。因此,退热药都有较大的副作用:刺激胃粘膜,破坏食欲,使胃溃疡加重甚至出血,引起胃肠长期少量出血并由此而导致缺铁性贫血;引发血液疾病;损害肝脏和肾脏;严重过敏反应者,表现为剥脱性皮炎合并肝肾中毒而致死。
4、降低室温(夏季)、脱去过多的衣服、确保宝宝处于凉爽(但不寒冷)通风环境中。过去主张酌情采用物理、药物降温,但不主张传统的在高热时应用冷、温水或酒精擦浴的降温方法,研究证明这种方法违反了生理机制。
5、宝宝高热,父母不必愈来愈紧张,只要按照上述各种建议,观察宝宝活动力、补充水分、必要时适度退热。体温越高,使用退热药的剂量越小,以免快速过分退热引起虚脱。要及时带宝宝就医。
小孩发烧怎么物理降温
传统物理降温法
1、患儿置放于环境安静、阴凉、空气流通处。用冷温毛巾或冷水袋,敷头额、双腋及腹股沟等部位,或用布包裹的冰袋枕于头部或放置于上述部位。
2、可用冷水28~30℃或酒精30~50%于四肢、躯干两侧及背部擦浴。擦浴时如患儿出现皮肤苍白或全身皮肤发凉应立即停止。
3、可用冷生理盐水30~32℃灌肠,对疑为中毒型菌莉者更为适宜,既可降温,又便于取粪便标本送检;
药物降温法
1、未成熟儿,小婴儿与体弱儿一般不用解热剂降温;0~23个月龄的孩子可服用幼儿百服咛退热口服滴剂,2~12岁孩子可服用儿童百服咛退热溶液或咀嚼片,每隔4~6小时服一次。
2、种退热药的优点是口服后吸收较快,30分钟生效,没有传统解热镇痛药对胃肠道的刺激,减少对白细胞、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3、乙酰氨基酚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退热药,是儿科临床最常用的退热剂,也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2个月以上婴儿和儿童高热时首选退热药。剂量为每公斤体重10~15毫克,4~6小时一次。
4、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剂量为每公斤体重5~10毫克,每6~8小时一次。
小儿发烧应该如何用药
一、正确选择退烧药
1、没有最好的
退热药没有最好的,作用都差不多。使用退热药,只是为了减轻发热带给孩子的不适,避免体温过高对婴幼儿的伤害,保护婴幼儿大脑(高热时,可用凉水枕),防止高热惊厥。在服用退热药的同时,还要治疗引起发热的疾病。
2、贵的不一定好
退热药不是越贵越好,对你的婴幼儿有效的退热药,就是最好的选择。
3、打针不一定退热快
打退热针,不一定是最好的给药途径,也不一定很快达到退热效果,与口服退热药起效时间差不多。而且口服退热药不会给孩子带来打针的疼痛。
4、肛门用药
呕吐或服药哭闹喂药难的,肛门用药也是不错的选择。起效很快,婴幼儿也没有痛苦。
5、镇静止惊退热药
婴幼儿选择退热药,最好选择有镇静止惊作用的。不宜选择阿司匹林退热片、小儿APC退热片,安乃近就更不能选了。可以选择扑热息痛、鲁米那等退热药。
6、不可仅看商品名
在选择非处方退热药时,不要只看商品名,要看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选择中药退热也是不错的考虑。
除此之外,宝宝发烧期间的日常饮食对于康复也有着一定的作用哦。
发烧在药物方面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呢?
孩子在发烧需要进行药物的情况下,需要按照医生的医嘱下进行服用,引发孩子发烧的原因有很多所以千万不要在没有说明书或者医生的医嘱情况下给孩子服用,那么会伤害孩子的肝脏影响孩子正常的发育。
平时家庭多准备一些儿童的必备药品,以防不备之需。我给大家介绍几种治疗孩子发烧的几种必备药品:小儿泰诺林、美林,退热贴,新稀宝片这三种药物对治疗孩子发烧有很好的效果。
还有一种家长需要注意,阿司匹林这种药物千万不要让孩子服用,阿司匹林这种药物可以是儿童引发其他的疾病比如雷氏症候群这种精神疾病。所以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是最安全的。
宝宝家庭物理降温4法
第一,少穿衣服,给孩子散热。 传统的观念就是孩子一发热,就用衣服和被子把小孩裹得严严实实的,把汗“逼”出来,其实这是不对的。小孩在发热时,会出现发抖的症状,父母会以为孩子发冷,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体温上升导致的痉挛。
第二,帮孩子物理降温,有以下常用方法:
1.头部冷湿敷:用20℃~30℃冷水浸湿软毛巾后稍挤压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额,每3~5分钟更换一次。
2.头部冰枕:将小冰块及少量水装入冰袋至半满,排出袋内空气,压紧袋口,无漏水后放置于枕部。
3.温水擦拭或温水浴: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头、腋下、四肢或洗个温水澡,多擦洗皮肤,促进散热。
4.酒精擦浴:适用于高热降温。准备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擦浴四肢和背部。
第三,补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随便吃药。高热时呼吸增快,出汗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所以父母在孩子 发热时应给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
第四,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给发热宝宝用药不可操之过急,如果服用一次后,热度不退,再次服药需间隔4~6小时。给宝宝服用的退热药用量不可太大。例如,常用药扑热息痛,患儿每公斤体重服用10~15毫克。如过宝宝服用扑热息痛一日量超过3克,即可发生急性中毒,甚至引起致死性肝损害。不宜在短时间内让宝宝服用多种退热药,降温幅度不宜太大、太快,否则宝宝会出现体温不升、虚脱等情况。 退热药只是在宝宝发热时才有退热作用,宝宝不发热时,服用退热药并无预防发热的作用。在给宝宝服用退热药后,如果宝宝出汗较多,要及时给他补充水分,以免发生虚脱。
宝宝发烧输液莫如多饮水
宝宝一发烧,爸爸妈妈们首先最像做的当然就是尽快给宝宝退烧,而输液则被很多人认为是退烧的良策。可是有专家指出:宝宝发烧输液莫如多饮水。
儿科专家表示,目前退烧药中,静脉注射及肌肉注射剂型很少,临床上有时候用赖氨匹林。
专家还指出,其实,静脉输液退烧不是其中输入的抗生素所致,而是输注的液体所致。退烧过程是需要体内通过皮肤蒸发水分才能获得。由于发烧的孩子水的摄入量相对不足,静脉输液增加了体内水量。其实多饮水也是同样效果。
专家同时强调,即使药物选择正确,剂量也适当,但要想达到理想效果,还要让孩子摄入足够的液体,这样才能保证机体通过散热达到退热的效果。因为当孩子发烧,特别是体温超过38.5℃时,服用退热药物。药物的作用就是强迫人体增加散热。散热过程主要依赖皮肤排汗过程完成。如果孩子水的摄入量不足,体内水分欠缺,即使服用退热药物也达不到预期退热效果。
孕妇感冒了不能吃什么药
妊娠后,孕妇体内酶有一定的改变,对某些药物的代谢过程有一定的影响。药物不易解毒和排泄,可有蓄积性中毒,在孕早期胎器官形成时,药物对胎儿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感冒最好不吃药。
1、抗感冒药大多是复合制剂,含有多种成分,常见的感冒药中大都含组胺药,孕期不宜服用,特别是孕4周前,感冒药主要是对症药物,治标不治本,对孕妇又不是安全用药,所以建议孕妇最好不用抗感冒药。
2、抗病毒性药物,均对胎儿有不良影响,孕妇不宜使用,若必须使用,则应在医生指导下。
3、退热药。感冒伴有高热,多预示病情较重应及时看医生。消炎痛是孕妇禁忌退热药,阿斯匹林孕32周后也不宜使用。
4、抗菌素。孕妇感冒如没明确的细菌感染证据,如扁桃体炎、血压高、咳黄痰、流浓涕等,可不用抗菌素。因为抗菌素可通过胎盘作用于胎儿体内,有20%-40%的可能性对胎儿构成危害,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安全的抗菌素。
5、祛痰、止咳药。含碘制剂的止咳药,孕妇不宜使用。
孕妇感冒是常见症状,感冒后孕妇应该多注意休息,多喝水,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切忌擅自用药。如果担心病情加重影响胎儿发育,那么建议在感冒初期去医院就诊。
吃了感冒药还可以吃消炎药和退烧药吗
1.西药类感冒药
西药类感冒药一般都是解热镇痛药,多数都含有退热药物,吃了感冒药可以吃抗生素,但是是否可以吃退烧药则需要看吃的感冒药中是否含有退热药物,最好是咨询专业医生意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为好。
2.中药类感冒药
中药类药物一般与西药不会互相影响药效,所以吃了中药类感冒药后是可以吃消炎药和退烧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