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习惯伤肠胃
哪些习惯伤肠胃
1、边走边吃、边看边吃
胃在消化时需要大量血液,如果此时人在运动或进行其他活动,都会“抢夺”一部分供给肠胃的血液,导致消化不良。长期如此就会损伤胃部。吃饭要专心,细嚼慢咽,这样进餐胃才喜欢。
2、长期一个人吃饭
独自吃饭易产生焦虑情绪,进而影响胃肠消化功能。单身的朋友,最好找个伴一块进餐;即便一个人时,也要提醒自己保持轻松快乐的心情,并营造良好的就餐环境,这是保护胃功能的重要步骤。
3、空腹吃太酸涩的水果
空腹时,吃柿子、菠萝等含强酸或鞣酸的水果,容易致胃液与酸合成结石。
这些坏习惯最伤胃
1 边走边吃、边看边吃
胃在消化时需要大量血液,如果此时人在运动或进行其他活动,都会“抢夺”一部分供给肠胃的血液,导致消化不良。长期如此就会损伤胃部。吃饭要专心,细嚼慢咽,这样进餐胃才喜欢。
2 长期一个人吃饭
独自吃饭易产生焦虑情绪,进而影响胃肠消化功能。单身的朋友,最好找个伴一块进餐;即便一个人时,也要提醒自己保持轻松快乐的心情,并营造良好的就餐环境,这是保护胃功能的重要步骤。
3 空腹吃太酸涩的水果
空腹时,吃柿子、菠萝等含强酸或鞣酸的水果,容易致胃液与酸合成结石。
4 常喝汽水、咖啡
汽水本身对胃的伤害不大,但过多或过凉会刺激胃部;咖啡会刺激胃酸分泌,导致消化不良和泛酸,有胃溃疡和烧心症状的人一定要谨慎。
5 常吃剩饭或过期食品
剩饭加热后会产生细菌,过期甚至霉变的食品更易产生亚硝酸盐等致癌物。
6 常吃加工肉制品
香肠等为延长保质期,多会加入过多防腐剂,增加致癌风险;腌肉、熏鱼等加工肉制品含大量亚硝酸盐,在人体内极易形成致癌物,这也是我国沿海地区,以及日本人胃癌高发的重要原因。
瑞典科学家发现,每天摄入加工肉制品的量每增加30克,患胃癌的几率就提高15%~38%。
好习惯养好肠胃
1、吃的情绪,比吃什么重要
想要有健康的消化道,第一要务就是将吃当作重要的事。因为肠道布满神经,如果紧张,身体会以为你在被老虎追,关闭消化系统,其实你只是赶上班而已,一餐却足以让肠道受伤。如果时间太赶或紧张时宁可不吃,肠胃也可以因此迷你断食,而获得休息。另外,在和同事、朋友相聚,要放松心境,不疾不徐地享受食物的色香味,就能透过感官刺激消化液分泌,有助于消化顺畅。
2、细嚼慢咽
从小父母就教我们,细嚼慢咽让唾液分泌,混合食物再下肚,才不会带给肠胃负担,只是匆忙的我们都忘记了,常常嚼个五、六下就滑下肚。而且,咀嚼也是给肠胃一个讯号,通知即将有食物要往下了,如果能嚼20下才吞下最好了。
3、吃发酵食物
每天早餐都吃韩式泡菜或德式酸白菜等发酵食物,因为不用烹煮,立即可食,又对肠胃友善。发酵食物不易腐败的原因,就是发酵过程中益菌获胜。吃高纤食物、全食物当然很好,但我们往往需要好菌让肠道恢復秩序,而肠道正需要益菌大军,维持正常运作。发酵食物除了大家熟知的优酪乳、优格、泡菜之外,还包括醋、味噌、纳豆、盐曲、酸黄瓜、臭豆腐等。
虽然目前没有任何标准建议一周该吃多少发酵食物,但是为了整体健康,一周最好吃个几份,一份代表1/4~半碗的德式酸白菜或1~3匙的味噌。若担心部份发酵食物有高盐疑虑,可选择偏酸或低盐产品。
4、早晨喝一杯水
水,口渴的时候再喝就好,如果你也这样以为,那就太可惜了。其实,早晨第一杯水固然是补充睡眠时流失的水分,更重要的意义是,可以诱发胃结肠反应。因为早晨是放松的副交感神经优势切换为活动交感神经优势的时候,借由喝杯水,适度刺激副交感神经,诱发自然的便意。另外,平时也该多喝水,如果水喝不够,吃再多高纤食物,也无法排出来。
5、多吃高纤食物
要找回洁净的肠道,就需要膳食纤维这支扫把。膳食纤维也会吸附毒素,降低大肠癌发病的危险。膳食纤维分为水溶性和非水溶性,非水溶性即蔬果中一丝一丝的纤维,而水溶性即滑滑的食物,如菇类、海藻类等,还有一些看起来不黏,却有丰富的果胶,如苹果、燕麦、牛蒡等,也要多加摄取。
7个坏习惯伤肠胃,你中招了吗
暴饮暴食。见了美食就胡吃海塞;心情低落就猛吃零食;忙于应酬就把酒言欢。饮食过量会扰乱胃肠道正常的消化吸收节律,致使胰腺这个“消化酶工厂”在短时间内分泌大量消化液,导致胃胀不适,甚至是急性胃扩张、急性胰腺炎,严重者可导致胰腺癌。胰腺疾病“嫌贫爱富”,高发于忙于应酬的成功人士,且男性发病人数是女性的 2~4倍。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和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都因身患胰腺癌过逝。要改掉暴饮暴食的恶习,不妨细嚼慢咽,慢慢体会饱的感觉,七八分饱后放下筷子;三餐固定时间吃,以免“饥不择食”;心情低落时,建议让注意力分散10分钟,或者小口喝水或茶等饮品,避免“情感性进食”。
吃饭太快。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吃饭常常狼吞虎咽。如果进食过快、食物没有煮烂、进食黏稠食物,极易引起胃溃疡、胃炎等胃肠道疾病,甚至还会导致胃里“长石头”。日本冈山大学一项研究发现,与细嚼慢咽相比,狼吞虎咽会导致发胖风险增加至少3倍。因此,建议正餐吃饭时间至少20分钟,每口饭尽量嚼烂嚼软再咽;不必纠结每口饭该嚼多少次,有意识地放慢速度即可;脾胃功能差的老年人更要放慢进餐速度,增加咀嚼次数。
纤维摄入不足。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结果显示:中国居民膳食纤维摄入水平呈下降趋势,每人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不足11克,远低于推荐量20~25克。膳食纤维摄入严重不足导致大量“三高” 及肠道疾病患者出现。相反,充足的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和吸水膨胀,防止便秘,缩短有害物质在肠道的停留时间。有研究表明,膳食纤维摄入量与肠癌发生率呈负相关。近年来,人们开始注重饮食健康,吃粗粮的意识已有明显提高,但并非只有口感粗糙的食物中存在膳食纤维。大麦、豆类、胡萝卜、柑橘、燕麦等也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纤维,也能减缓食物的消化速度,平衡餐后血糖,降低胆固醇水平。如有腹胀、腹痛等消化道不适,可用蒸煮方式处理粗粮和蔬果使其软烂。
压力和焦虑情绪。胃肠道可谓最大的“情绪器官”,胃肠道功能受神经、内分泌系统协同支配、调节,其拥有的神经细胞数量仅次于中枢神经,对心理刺激十分敏感。压力过大时,人的消化功能会出现“情绪化”反应,处于焦虑、愤怒、忧伤、紧张等不良情绪下,会出现食欲不振、上腹部隐痛、反酸、烧心、便秘等症状。心病还需心药医,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正确看待生活、工作中的挫折。陷入严重焦虑、抑郁情绪时,不妨求助心理医生。若胃肠不适等症状较重,可在消化科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药物。
缺乏锻炼。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兴奋下丘脑外侧的饮食中枢反射性刺激和提高消化能力,增加食欲。运动过程中,人的腹式呼吸会加强,一方面可改善腹腔脏器的血液循环,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由此调节整个消化道。相反,长期缺乏锻炼会导致食欲减退、胃动力不足,易诱发胃、结直肠炎症和肿瘤。保持胃肠道健康,要让自己多动动,选择感兴趣的体育运动,如气功、太极拳、步行、慢跑、骑自行车等,每周锻炼3~4次。
滥用药物。生活中,有些人一有个头疼脑热就乱吃止痛药、消炎药,但这些药物中很多都是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萘普生等,会直接或间接地损伤胃黏膜,引起炎症和溃疡。滥用抗生素还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使其失去对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导致肠道菌群紊乱。因此,生病时不要自行用药,不要擅自停药、换药、增减药量,应及时咨询相关医生,遵医嘱服用药物。
多人共餐。中国人吃饭多是共餐制,好几双筷子在一道菜里夹来夹去,容易引起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认为,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乃至胃癌,都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因此,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聚会用餐时建议实行分餐制,提倡使用公筷,从菜盘中拨出自己需要的分量;若感觉胃部不适,可到医院做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查,以防发展成严重的胃病。
哪些坏习惯会伤胃
除生活方式外,人们日常的一些坏习惯也加重了对胃的伤害。空军总医院副主任医师简一平、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常玉英和西京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吴开春教授对此进行了总结。
边走边吃、边看边吃。胃在消化时需要大量血液,如果此时人在运动或进行其他活动,都会“抢夺”一部分供给肠胃的血液,导致消化不良。长期如此就会损伤胃部。因此,建议吃饭要专心,细嚼慢咽,这样进餐胃才喜欢。
长期一个人吃饭。独自吃饭易产生焦虑情绪,进而影响胃肠消化功能。单身的朋友,最好找个伴一块进餐;即便一个人时,也要提醒自己保持轻松快乐的心情,并营造良好的就餐环境,这是保护胃功能的重要步骤。
空腹吃太酸涩的水果。空腹时,吃柿子、菠萝等含强酸或鞣酸的水果,易致胃液与酸合成结石。
常喝汽水、咖啡。汽水本身对胃的伤害不大,但过多或过凉会刺激胃部;咖啡会刺激胃酸分泌,导致消化不良和泛酸,有胃溃疡和烧心症状的人一定要谨慎。
常吃剩饭或过期食品。剩饭加热后会产生细菌,过期甚至霉变的食品更易产生亚硝酸盐等致癌物。
常吃加工肉制品。香肠等为延长保质期,多会加入过多防腐剂,增加致癌风险;腌肉、熏鱼等加工肉制品含大量亚硝酸盐,在人体内极易形成致癌物,这也是我国沿海地区,以及日本人胃癌高发的重要原因。瑞典科学家发现,每天摄入加工肉制品的量每增加30克,患胃癌的几率就提高15%~38%。
养胃要注重细节
养胃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事。规律生活、减缓压力、戒烟限酒、不滥用药物、少吃路边摊等健康的生活方式都能起到保护胃部的作用。专家提醒,注意以下一些细节能让胃更健康。
细嚼慢咽。胃喜欢细碎的食物,国外研究证明,如果每口食物都能反复咀嚼,坚持几十年,健康状况会明显好于同龄人。建议最好每口达到30下左右,有助于消化。
忌生,忌冷,忌撑。生冷的食物,如各种冷饮、生的蔬菜水果等,会带着寒气进入身体,最容易伤及脾胃。脾胃最怕撑,饥一顿,饱一顿对它伤害最大。特别是晚餐,不要吃太晚,也不要吃太多,否则会加重胃部负担。
平时备点苏打饼干。苏打饼干可以中和胃酸,在不能按时吃饭时,吃两块苏打饼干既能缓解饥饿,还能防止胃酸伤害。
吃辣、喝酒前来杯牛奶。牛奶可以在胃里形成一层良好的保护膜,防止酒精或辣食直接接触胃壁,起到降低伤害的作用。
伤胃习惯大排行
三餐不定、压力过大、喜食烟熏、吃得太烫可致癌
伤胃指数:★★★★★
有调查显示,经常三餐不定时者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1.3倍,生气进食为1.5倍,喜食烫食为4.22倍。如果上述因素协同作用,则患胃癌的相对危险性更高。张晔说,胃是一个习惯遵守“时间表”的器官,胃液的分泌在一天中存在生理性的高峰和低谷,以便于及时消化食物。胃酸和胃蛋白酶如果没有食物中和,就会消化胃黏膜本身,对胃黏膜造成损害。饥一顿,饱一顿,经常不吃早餐,有时又暴饮暴食,加之开夜车、生活无规律,让胃癌发病有了“良好”的土壤。
腌肉、熏鱼等加工肉类制品中含有大量亚硝酸盐,极易形成亚硝酰胺,在胃中直接诱发肿瘤,这也是沿海地区胃癌高发,及日本人胃癌发病率高的原因。瑞典科学家发现,每天摄入加工肉类制品的量每增加30克,患胃癌的几率就提高15%—38%。
此外,人体的消化道黏膜非常娇嫩,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过这个温度,黏膜就会被烫伤。像刚沏好的茶水,温度可达80—90℃,很容易烫伤消化道。如果经常吃过烫的食物,黏膜损伤尚未修复又受到烫伤,反复地烫伤、修复,会引起黏膜质的变化,进一步发展变成癌症。
专家支招:对于不能按时吃饭的人,身边应常备点苏打饼干、速溶燕麦等零食,实在来不及去吃饭也要往肚子里填点东西,对抗胃酸,别让胃“空转”。但这个方法只能作为偶尔应对,如果长期这样做,对胃一样有伤害。喜欢熏制食品的人,要减少食用频率,偶尔尝尝即可。要注意熏烤时食物不宜与火直接接触,熏烤时间不要过长,烤糊的部分一点也不要吃,因为这样的蛋白质已经变性。此外,吃烧烤的同时,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也能起到对抗致癌物的作用。
抽烟、喝烈酒、饮食不洁、药物刺激引发胃溃疡
伤胃指数:★★★★
抽烟的人以为尼古丁只会进入肺,殊不知,烟雾也会随着消化道进入胃,直接刺激胃黏膜,引起黏膜下血管收缩、痉挛,胃黏膜出现缺血、缺氧症状,长此以往,很容易形成胃部溃疡。
适量饮用低度酒,能增加胃部血液的血流量,但长期或一次大量饮用烈性酒,会直接破坏胃黏膜屏障,引起充血、水肿、糜烂,甚至出血。
幽门螺旋杆菌是引起胃溃疡的重要元凶,感染上这种病菌大多是由于饮食不洁、相互传染所致。
很多药品,如解热镇痛抗炎类(阿司匹林、扑热息痛、止痛片)、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地塞米松、可的松)等可直接或者间接地损伤胃黏膜,增加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引起炎症与溃疡,危重的会发生胃出血与穿孔。
专家支招:适量饮用米酒、葡萄酒等低度酒,避免大量饮用白酒,不喝劣质酒。喝酒前要适量进食,以减少酒精对胃肠道的直接刺激。分餐制可以降低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几率。尤其是家中有人患上胃溃疡时,分餐制就非常必要了。千万不要滥服药,长期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时,最好吃点胃黏膜保护药。
边走边吃、边看边吃消化不良
伤胃指数:★★★
为了节省时间,很多人的早餐都是在上班路上解决的,而中餐又往往对着书本、电脑屏幕边看边吃,这样会让胃很不舒服。“消化”是一项紧张而繁重的工作,需要大量充足的血液,如果这时人体处于运动中,会大大分流了胃肠道的“电力供应”,必定会影响到它的正常消化功能,最终导致胃炎,甚至出现胃下垂。同理,边看边吃使脑部无形之中和肠胃“争夺”了血液,也会造成消化不良。
专家支招:每天早起15—20分钟,起床半小时之后静心坐下来吃早餐。吃饭时把注意力放在食物上,细嚼慢咽、享受食物,这样的进餐胃最喜欢。
汤泡饭、吃太辣胃肠负担重
伤胃指数:★★
有人喜欢把饭和汤水混在一起,吃汤泡饭,这样会使食物在口腔内还未嚼烂,就滑到胃里,加重胃肠道负担。此外,吃汤泡饭也会让唾液分泌得少,不利于食物的消化,营养不能被完全吸收。再加上味觉神经没有受到应有的刺激,胃肠道消化液分泌减少,最终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消化和营养不良。
适当吃辣能给健康加分,然而过度吃辣会使消化液分泌过多,引起肠胃黏膜充血、水肿、肠胃蠕动剧增。
油炸的食物因为质地比较坚硬,不容易咀嚼得非常细碎和搅拌得十分均匀,会影响它在胃和小肠中的消化。食物经过油炸以后,大部分颗粒被包在油脂里,减少了和蛋白或淀粉接触的机会,因此较难消化,会加重肠胃负担,容易出现反酸、恶心等不适。
专家支招:汤泡饭不适合长期吃,偶尔吃一次则要做到细嚼慢咽,从而减轻胃肠负担。另外,最好能把吃汤泡饭的习惯改成饭前喝汤或喝稀饭。饭前少量喝汤,不但能湿润口腔和食道,还能刺激口腔和胃产生唾液和胃液,有助于消化。稀饭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水煮后,饭粒变软,淀粉分解成易被胃肠吸收的糊精,不会影响消化。对于喜欢吃辣的人,可在吃辣前喝杯牛奶,保护胃黏膜。对于胃肠不好或是身体燥热的人而言,如果实在拒绝不了辛辣食物的诱惑,可选择一些微辣的食品。
空腹吃酸性水果容易胃胀
伤胃指数:★
人在空腹时,胃酸的浓度较高,这时候如果再进食大量酸性水果,会使胃酸和水果中的成分结合,形成难以溶解的沉淀物。一旦沉淀物结成大块,就会使胃内压力升高,引起胀痛,产生胃胀、泛酸等一系列不适的反应和消化道疾病。比如柿子含有柿胶酚、果胶、鞣酸和鞣红素等物质,在空腹时吃,易引起“胃柿结石症”。山楂味酸,能行气消食,但空腹吃太多,肚子反而更饿,并会加重胃病。
专家支招: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的病人,不宜食山楂、柠檬、杨梅、李子等酸性较高的水果,以免增加胃酸分泌,刺激胃黏膜,影响溃疡愈合。
7个坏习惯伤肠胃
暴饮暴食。见了美食就胡吃海塞;心情低落就猛吃零食;忙于应酬就把酒言欢。饮食过量会扰乱胃肠道正常的消化吸收节律,致使胰腺这个“消化酶工厂”在短时间内分泌大量消化液,导致胃胀不适,甚至是急性胃扩张、急性胰腺炎,严重者可导致胰腺癌。胰腺疾病“嫌贫爱富”,高发于忙于应酬的成功人士,且男性发病人数是女性的2~4倍。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和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都因身患胰腺癌过逝。要改掉暴饮暴食的恶习,不妨细嚼慢咽,慢慢体会饱的感觉,七八分饱后放下筷子;三餐固定时间吃,以免“饥不择食”;心情低落时,建议让注意力分散10分钟,或者小口喝水或茶等饮品,避免“情感性进食”。
吃饭太快。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吃饭常常狼吞虎咽。如果进食过快、食物没有煮烂、进食黏稠食物,极易引起胃溃疡、胃炎等胃肠道疾病,甚至还会导致胃里“长石头”。日本冈山大学一项研究发现,与细嚼慢咽相比,狼吞虎咽会导致发胖风险增加至少3倍。因此,建议正餐吃饭时间至少20分钟,每口饭尽量嚼烂嚼软再咽;不必纠结每口饭该嚼多少次,有意识地放慢速度即可;脾胃功能差的老年人更要放慢进餐速度,增加咀嚼次数。
纤维摄入不足。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结果显示:中国居民膳食纤维摄入水平呈下降趋势,每人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不足11克,远低于推荐量20~25克。膳食纤维摄入严重不足导致大量“三高”及肠道疾病患者出现。相反,充足的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和吸水膨胀,防止便秘,缩短有害物质在肠道的停留时间。有研究表明,膳食纤维摄入量与肠癌发生率呈负相关。近年来,人们开始注重饮食健康,吃粗粮的意识已有明显提高,但并非只有口感粗糙的食物中存在膳食纤维。大麦、豆类、胡萝卜、柑橘、燕麦等也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纤维,也能减缓食物的消化速度,平衡餐后血糖,降低胆固醇水平。如有腹胀、腹痛等消化道不适,可用蒸煮方式处理粗粮和蔬果使其软烂。
压力和焦虑情绪。胃肠道可谓最大的“情绪器官”,胃肠道功能受神经、内分泌系统协同支配、调节,其拥有的神经细胞数量仅次于中枢神经,对心理刺激十分敏感。压力过大时,人的消化功能会出现“情绪化”反应,处于焦虑、愤怒、忧伤、紧张等不良情绪下,会出现食欲不振、上腹部隐痛、反酸、烧心、便秘等症状。心病还需心药医,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正确看待生活、工作中的挫折。陷入严重焦虑、抑郁情绪时,不妨求助心理医生。若胃肠不适等症状较重,可在消化科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药物。
缺乏锻炼。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兴奋下丘脑外侧的饮食中枢反射性刺激和提高消化能力,增加食欲。运动过程中,人的腹式呼吸会加强,一方面可改善腹腔脏器的血液循环,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由此调节整个消化道。相反,长期缺乏锻炼会导致食欲减退、胃动力不足,易诱发胃、结直肠炎症和肿瘤。保持胃肠道健康,要让自己多动动,选择感兴趣的体育运动,如气功、太极拳、步行、慢跑、骑自行车等,每周锻炼3~4次。
滥用药物。生活中,有些人一有个头疼脑热就乱吃止痛药、消炎药,但这些药物中很多都是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萘普生等,会直接或间接地损伤胃黏膜,引起炎症和溃疡。滥用抗生素还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使其失去对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导致肠道菌群紊乱。因此,生病时不要自行用药,不要擅自停药、换药、增减药量,应及时咨询相关医生,遵医嘱服用药物。
多人共餐。中国人吃饭多是共餐制,好几双筷子在一道菜里夹来夹去,容易引起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认为,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乃至胃癌,都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因此,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聚会用餐时建议实行分餐制,提倡使用公筷,从菜盘中拨出自己需要的分量;若感觉胃部不适,可到医院做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查,以防发展成严重的胃病。
哪些坏习惯会伤胃
边走边吃、边看边吃。胃在消化时需要大量血液,如果此时人在运动或进行其他活动,都会“抢夺”一部分供给肠胃的血液,导致消化不良。长期如此就会损伤胃部。因此,建议吃饭要专心,细嚼慢咽,这样进餐胃才喜欢。
长期一个人吃饭。独自吃饭易产生焦虑情绪,进而影响胃肠消化功能。单身的朋友,最好找个伴一块进餐;即便一个人时,也要提醒自己保持轻松快乐的心情,并营造良好的就餐环境,这是保护胃功能的重要步骤。
空腹吃太酸涩的水果。空腹时,吃柿子、菠萝等含强酸或鞣酸的水果,易致胃液与酸合成结石。
常喝汽水、咖啡。汽水本身对胃的伤害不大,但过多或过凉会刺激胃部;咖啡会刺激胃酸分泌,导致消化不良和泛酸,有胃溃疡和烧心症状的人一定要谨慎。
常吃剩饭或过期食品。剩饭加热后会产生细菌,过期甚至霉变的食品更易产生亚硝酸盐等致癌物。
常吃加工肉制品。香肠等为延长保质期,多会加入过多防腐剂,增加致癌风险;腌肉、熏鱼等加工肉制品含大量亚硝酸盐,在人体内极易形成致癌物,这也是我国沿海地区,以及日本人胃癌高发的重要原因。瑞典科学家发现,每天摄入加工肉制品的量每增加30克,患胃癌的几率就提高15%~38%。
伤胃的习惯有哪些
盲目吃货惹胃菌
高温湿热的天气加快各种致病细菌的繁殖速度,食物容易腐烂变质。如果你是个“盲目”的吃货,就会在胡吃海喝中吃进许多不清洁或不新鲜的食物,从而诱发急性胃炎,出现胃痛、胃胀和呕吐等症状。另外,饮食的不洁还会惹来幽门螺杆菌的光临,它可是导致多种慢性胃病发生、发展的重要致病因子,切勿小觑!幽门螺杆菌悄悄潜入胃及十二指肠的黏膜中,使黏膜发炎,引发胃病,甚至传染他人。
常吃隔夜饭菜胃不好
如今生活好了,不论是在家做饭还是外出聚餐,总会不小心点多了,剩下一两个菜吃不了,只好放冰箱变成隔夜饭菜。很多人舍不得倒掉,觉得挺可惜的。研究发现,剩饭重新加热后再吃则难以消化,时间长了还可能引起胃病。隔夜菜则因受到食用时的污染,又存了一段时间,菜中微生物含量较高,确实存在卫生问题,食用不当会影响健康。
非热不喝烫伤胃
有些人觉得热的食物或汤水才是最卫生、对胃最好的,以至于每次进餐时非要把汤水加热煮滚后才能入口。实际上,他们一点也不了解自己的消化道的构造。人体的消化道黏膜非常娇嫩,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过这个温度,黏膜就会被烫伤。像刚沏好的茶水,温度可达80—90℃,很容易烫伤消化道。如果经常吃过烫的食物,黏膜损伤尚未复原又遭受第二次损伤,反复如此会引起黏膜质的变化,进一步发展变成癌症。
冷食冷饮冻坏胃
胃是有脾气的器官,对外界温度极其敏感,当人体受到冷空气袭击时,胃部会相应发生痉挛性收缩,从而引发胃痛、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等症状。大家都习惯在秋冬季节防寒保暖,在夏天却因酷暑难耐,长期贪吃冷饮、凉性的瓜果或长时间处在空调环境中,殊不知这样的小习惯也会使胃部受寒,影响胃肠道功能。
边吃边走胃难受
工作节奏加快,白领们的早餐通常在上班路上解决,或者边干别的事边吃饭。对待吃饭的事如此不专心,自己的胃又怎会很好地配合消化呢?消化本身是一项紧张而繁重的工作,需要大量充足的血液,如果这时人体处于运动中,会大大分流了胃肠道的电力供应,必定会影响到它的正常消化功能,最终导致胃炎,甚至出现胃下垂。
狼吞虎咽胃疲劳
食物的摄入消化吸收有一道严格繁琐的工序,需要一步步按部就班进行,急也急不来。若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能增加唾液的分泌,有利于食物被更好地消化吸收。若咀嚼不细、狼吞虎咽,粗糙的食物就会直接磨损胃黏膜,并增加胃的负担,使食物在胃内的停留时间延长,从而造成胃部肌肉疲劳、胃动力下降。所以,吃饭第一并非好事,细吞慢嚼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