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阴乳腺癌的表现
什么是三阴乳腺癌的表现
“三阴乳腺癌”特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阴性的乳腺癌患者。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不到15%,多见于年轻患者,内脏转移、脑转移几率较高,病理组织学分级多为3级,细胞增殖比例较高,c-kit、p53、EGFR表达多为阳性,基底细胞标志物CK5/6、CK17也多为阳性。肿瘤侵袭性强,易发生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与基底细胞样乳腺癌和BRCA1基因突变相关性乳腺癌有较多相似特征。
“三阴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和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无效,治疗上依靠化疗为主。与其他类型乳腺癌相比,三阴性乳腺癌对化疗、放疗敏感性较高,但如果只是常规的标准治疗,其预后依然很差,无复发生存和总生存较低。一些针对性前瞻性临床试验目前正在进行中,因此多数资料来自回顾性研究或试验亚组分析。目前还没有针对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指南,其治疗一般按预后差乳腺癌治疗常规进行,术后辅助化疗选择含蒽环类紫杉类方案。新辅助化疗中在接受含紫杉类和蒽环类的新辅助化疗后,可获得较高的病理完全缓解率。铂类药物用于新辅助化疗正在研究中。转移性三阴乳腺癌病情发展迅速,姑息性化疗的研究有以下几方面:微管稳定剂Paclitaxel、Docetaxel、nab-paclitaxel、ixabepilone;卡铂/顺铂;抗血管生成Bevacizumab、Sunitinib;EGFR抑制剂Cetuximab、Erlotinib等。
总之,“三阴乳腺癌”对常规的治疗疗效欠佳,易发生复发和转移,生存率低,需要临床肿瘤医生加以关注和研究,新的治疗方案有待提出及评价疗效。
女性乳癌的四大类型
1、乳腺导管癌这是乳腺癌最常见的类型。乳腺导管癌,可以不局限在管道外的管道蔓延到附近的结构。癌细胞局限于导管内,未突破管壁基底膜。导管内的癌细胞可排列呈实性、筛状、低乳头状或管状,不再分亚型。2、浸润性导管癌亦是乳腺癌的最常见的形式,根据美国癌症协会,是诊断时癌症已经超越了管道蔓延到周围的墙壁结构,甚至超出了乳腺导管扩张,成为转移性癌。另外还有一些比较少见的浸润性导管癌特殊类型如乳腺癌管状癌,黏液腺癌,乳头状癌,乳腺髓样癌,筛状乳房癌,乳房癌化生和混合癌等。3、小叶癌小叶癌发生于小叶内,癌细胞未突破末梢乳管或腺泡基底膜的小叶癌,小叶增大,管、泡增多,明显变粗,充满无极性的癌细胞。管、泡腔及肌上皮细胞消失,癌细胞体积稍大,形状大小较一致,胞浆较丰富,通常被称为小叶原位癌。4、三阴性乳腺癌这些都是乳腺癌的行为,至于类基底细胞型乳癌基因通常表现为her-2/neu阴性,激素受体(包含er及pr二者)亦为阴性,因此又被称为“三阴性乳腺癌”。 “三阴性”乳癌与“类基底细胞型”基因表现的乳癌几乎相似,此亚型病人,预后极差,易早期转移,并转移至远处脏器。目前认为肌上皮细胞可能是此型乳癌的来源。
如何用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
(1)三苯氧胺的重要作用是拮抗雌激素:乳腺癌是人体内雌激素过高引起的疾病,同样乳腺小叶增生症也是因体内雌激素过高、孕激素过低引起的,用同一种药拮抗雌激素过高,这本身并不存在矛盾。所以,三苯氧胺既可以用来治疗乳腺癌,也同样可以用来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
(2)并非所有的乳腺癌均用三苯氧胺治疗:三苯氧胺治疗乳腺癌是有选择性的。乳腺癌切除后需做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测定,如果两者均为阳性,采用三苯氧胺作为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首选药物是正确的。如果ER、PR均为阴性者,可以不用三苯氧胺治疗乳腺癌。
(3)对于“说明书”并未注明三苯氧胺可以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一事的解释:有可能是三苯氧胺问世时,在临床上尚未广泛应用于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所以没有此方面资料记载,如今国内外常用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也有大量的文献资料报道了有关治疗的效果。
(4)三苯氧胺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三苯氧胺引起的经期紊乱或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等,只要停药,一般会恢复正常。在此应当提醒大家,“说明书”提出的众多不良反应,是针对治疗乳腺癌长时间用药(连续用药长达3~4年)而提出的。然而.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用三苯氧胺治疗仅1~2个月,发生较重的不良反应可能性很小。
三阴乳腺癌最新治疗药物
研究药物之一:多聚二磷酸腺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
Olaparib
2014年12月FDA加速批准的第一个口服PARP抑制剂——Olaparib作为单一药物用于治疗BRCA突变的晚期卵巢癌患者。同时,EMA也建议批准其用于治疗BRCA突变的晚期卵巢浆液性上皮癌、输卵管癌或者原发性腹膜癌。来自乳腺癌方面的研究数据表明,PARP抑制剂Olaparib对BRCA突变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有效,对ER阳性、HER2阳性的患者也有一定疗效。一项与OlympiA相关的随机对照、双盲的三期临床研究的宗旨在于研究Olaparib在辅助治疗中的作用,其结果可能会改变BRCA突变的高危TNBC的诊疗标准。
Veliparib
Veliparib是PARP1和2的抑制剂,Isakoff等人开展的一项试验表明其可能对BRCA突变的乳腺癌有效。一项三期临床试验评估了Veliparib联合化疗在TNBC新辅助治疗中的疗效,该试验的结果将有助于解释BRCA突变的TNBC中,卡铂联合PARP抑制剂的有效性。
研究药物之二:PI3K/AKT/mTOR通路抑制剂
在TNBC中,PI3K/AKT途径的超活化是一种常见的致瘤原因,在患者中的比例约为10%。造成该途径超活化的原因包括PIK3CA突变、抑癌因子INPP4B和PTEN基因功能缺失等。其中,PIK3CA突变在TNBC中最为常见,此外,AKT的扩增和AKT3易位也出现在一小部分TNBC中。
Ipatasertib
Ipatasertib是具有选择性的ATP-竞争性小分子抑制剂,能够竞争性抑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三个亚型的活性。一项关于Ipatasertib和紫杉醇治疗MBC患者的Ib期试验,报道了Ipatasertib的常见副反应,如腹泻、恶心、乏力、呕吐、厌食和皮疹等。FAIRLANE (NCT02301988)是另一项随机、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二期研究,目的是评估Ipatasertib 联合紫杉醇治疗IA-IIIA级(原发瘤≥1.5 cm)TNBC的作用,将纳入150名受试者,随机1:1分组,并按照PTEN水平、辅助/新辅助治疗合并放疗与否、化疗后的无疾病生存时间三个因素进行分层分析,主要研究终点为乳腺和淋巴结的pCR。
乳腺癌会不会遗传
1.遗传性肿瘤的比例有多大?遗传模式是怎样的?
总体来说,对于大多数常见肿瘤,以散发居多,遗传性肿瘤只占较小的一部分,遗传性乳癌占总比例数的10%以下;然而对于罕见肿瘤,则遗传所占的成分有所升高,比如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皮质恶性肿瘤、视母细胞瘤,约40-60%与遗传相关。
遗传性肿瘤的遗传模式是什么呢?最常见的遗传方式是抑癌基因/癌基因突变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不过,这种遗传的外显率通常不是100%;除此之外,以染色体变异遗传的方式也存在,但是较少见,大多与儿童肿瘤相关。那么,常染色体显性方式遗传的肿瘤有什么特点呢?
(1)在一个家族中多代人罹患疾病;
(2)发病年龄较早;
(3)单个患者则可能携带多种原发灶/双侧肿瘤。
2.遗传性乳腺癌有哪些?
大多数乳腺癌患者都是散发的病例,有15-20%与家庭因素相关,这里的家庭因素可以指低外显率的基因、或者生活环境;此外,还有5-10%的乳癌患者为遗传性的。遗传性乳癌相关的基因/综合征主要有以下几种:BRCA1/BRCA2基因携带,Li Fraumeni综合征(P53相关),Cowden综合征(PTEN相关),PeutzJeghers综合征(STK11相关),遗传性胰腺癌(PALB2基因相关),以及弥漫性遗传性胃部综合征(CDH1相关)。
3. BRCA1和BRCA2相关的乳癌是怎么一回事?
BRCA1/2乳癌在遗传性乳癌中应该是最“出名”的了。这两个基因分别位于17和13号染色体上,它们编码的蛋白在基因组稳定性上起到重要作用。在普通人群中(非犹太裔),35岁以下的乳癌患者有10%概率为BRCA1/2突变相关肿瘤,而50岁以下的三阴乳癌患者,其致病因素与BRCA1/2相关的概率为20%。
BRCA1突变携带者患乳癌的概率为50-85%,卵巢癌的概率为40%;BRCA2突变携带者患乳癌概率为40-70%,患卵巢癌的概率为15%。此外,BRCA1/2携带者患胰腺癌、前列腺癌以及男性乳腺癌的概率都增高。
BRCA1和BRCA2携带者患乳癌的类型有所不同:BRCA1携带者50-70%患三阴性乳癌,而BRCA2携带者则大部分是激素受体阳性乳癌。BRCA1/2基因携带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BRCA1/2携带患者预后与非携带者无明显差别。BRCA携带相关的卵巢癌,是典型的高级别浆细胞上皮癌,这类患者的预后比散发病例反而要更好一些。
BRCA1/2携带者应该怎么预防肿瘤呢?从筛查手段来说,针对乳腺癌,从20岁开始,建议每6-12个月做乳腺查体,25岁开始,每年做一次乳腺钼靶以及核磁检查;针对卵巢癌,需要从30岁开始,每年做一次经阴B超,每年检测CA-125;从预防措施来说,可以进行双侧乳腺切除,双侧卵巢输卵管切除(建议在35-40岁,患者完成生育后进行),可以考虑服用他莫昔芬等内分泌药物预防。
4. 除了BRCA1/2以外,还有什么遗传性乳腺癌疾病呢?
首先是Li-Fraumeni综合征。这个综合征患者终生患肿瘤的概率高达90%,男性略低为70%;35岁之前患肿瘤的概率为50%,其中乳癌是最常见的一种,其他的肿瘤有:肉瘤、神经系统、肾上腺皮质瘤、白血病等。尤其是儿童时期的肿瘤患者,应该对这个综合征保持警惕。对于Li-Fraumeni综合征患者,应该怎么预防癌症呢?对于女性来说,每半年到1年进行一次乳腺查体,20岁开始每年进行乳腺钼靶以及磁共振检查。其他肿瘤的预防,25岁起,每2-5年进行肠镜检查,并且结合家族史进行相关肿瘤筛查。
此外,Cowden综合征也值得一提。这个综合征与PTEN基因突变相关,患者终生患乳癌的概率为25-50%,此外也容易患其他肿瘤:甲状腺癌(10%),子宫内膜癌(5-10%),还有我们刚才在遗传性结直肠癌部分提到的错构瘤亚型结直肠癌,以及肾细胞癌。这个Cowden综合征患者的皮肤上有典型的病理性粘膜真皮病变(mucocutaneouslesions)。
乳腺癌复发有四个导火索 癌细胞病理因素成为导火索
乳腺癌复发的导火索与乳腺癌患者身上的肿瘤的病理、生物学特点息息相关。乳腺癌是一类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无论在组织形态、分子分型、生物学行为还是对治疗的反应上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如激素受体阳性、原癌基因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阴性的非转移型的管状A型(Luminal A型,乳腺癌五种分型中的一种)乳腺癌预后良好,而三阴性和HER-2阳性乳腺癌则预后较差,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均较高。
如何看懂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发病常与遗传有关,以及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仅约1-2%的乳腺患者是男性。通常发生在乳房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乳腺癌主要有手术、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和现代中药治疗等手段,临床必须根据病期早晚,选择不同方法联合应用,选择合理时,比单一方法疗效好。近年来研究发现人参皂苷Rh2(最佳含量百分之十六点二%)抑制癌细胞增殖作用的能力最强,是人参皂苷中的最主要抗癌活性成分。人参皂苷Rh2通过抑制癌细胞增殖和诱导癌细胞分化凋亡对多种肿瘤有效,也为应用于乳腺癌治疗提供了新的武器。
乳腺癌为激素依赖性肿瘤,就是说乳腺癌细胞的生长依赖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刺激,雌孕激素通过与乳腺癌细胞上相应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免疫组化表现为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阳性。PR的形成直接受ER的控制和调节,故PR阳性的乳腺癌,ER大多为阳性。但有些细胞在癌变过程中,其受体系统保留很少或完全丧失,不能再作为激素的靶细胞,其生长不再受激素的控制与调节,表现为ER阴性乳腺癌。
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
临床上可以通过对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检测,得出肿瘤细胞内激素受体含量的水平,从而提示乳腺癌的预后信息和指导内分泌治疗。据报道高分化肿瘤或临床分期较低的肿瘤ER、PR更可能阳性;乳腺癌ER阳性率约为百分之五十到八十,PR阳性率约为百分之五十。ER及PR阳性肿瘤对内分泌治疗反应性高,有效率达百分之五十五到六十,受体阴性者有效率百分之五到八。ER和(或)PR阳性患者较ER和(或)PR阴性患者有较好的预后。
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雌激素调节蛋白PS2
雌激素调节蛋白PS2是由激素依赖细胞分泌的,可以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起作用,是预测乳腺癌预后和内分泌治疗疗效的另一项重要指标。通常ER阳性乳腺癌细胞,PS2也呈现高水平表达。PS2在乳腺癌表达的阳性率在百分之四十三到五十八之间。PS2与ER表达的正相关性,在绝经前的妇女(50岁以下)表现更为明显。PS2(+)ER(+)病例大约占百分之八十三,很少ER(-)和PR(-),而PS2(+)(约4%)。作为乳腺癌抗雌激素治疗预测指标,PS2可能优于ER、PR,若三者结合则可达到满意的预测效果。
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预后指标PS2
PS2作为预后指标,对无淋巴结转移者的意义尤为重要。No(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在采取单纯手术治疗的情况下,约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患者会复发。有研究发现,PS2阳性与阴性两组在N0患者复发率相差百分之三十一,死亡率相差百分之十三。因此PS2成为确定N0组患者属于危险组或非危险组的参考指标之一。PS2检测对淋巴结阳性(N+)患者也同样可分成危险组和非危险组,两组预后差别非常明显。乳腺癌ER(-)、PR(-)、PS2(-)的患者预后差,治疗失败率为百分之八十五,5年存活率仅为百分之四十五。
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标记细胞增殖状态的抗原Ki67
Ki67是一种标记细胞增殖状态的抗原,其功能与有丝分裂密切相关,在细胞增殖中是不可少的,阳性说明癌细胞增殖活跃。Ki67的监测多用于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及恶性程度,也用于探讨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周期与肿瘤的生长方式、浸润方式、复发、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
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
细胞周期是由细胞周期素(cyclin)、细胞周期素依赖蛋白激酶(CDK)和细胞周期素依赖蛋白激酶抑制蛋白(CKI)来进行调控的。不同时相(G1、S、G2、M)间存在关键的调控点。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与特定的CDK结合构成复合体,可在G1/S交界处将信号转导途径与细胞周期调控联系起来,完成各个时期的转换。其过度表达可缩短G1期,并减少对生长因子的依赖性。该点调控异常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密切。cyclinD1在许多肿瘤中发现有扩增,尤其在乳腺癌中,扩增可达百分之十五,过表达可达百分之四十五,是目前公认的潜在癌基因。
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P53蛋白
p53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定位于人类染色体17p13.1,编码393个氨基酸组成的53kD的核内磷酸化蛋白,被称为p53蛋白。p53基因是细胞生长周期中的负调节因子,与细胞周期的调控、DNA修复、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有关。在肺癌,乳腺癌等检查是常见指标。P53有野生型和突变型之分。P53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53的表达与临床预后不良呈正相关,P53的检测有利于判断乳腺癌的转移潜能。
乳腺癌常见免疫组化指标: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C-erbB-2)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这个指标原来也表示为C-erbB2,是由原癌基因编码的HER2受体,HER2在调控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发育和分化中起重要作用。HER2原癌基因的扩增导致HER2受体在细胞表面过度表达,HER2阳性预示乳腺癌病人预后不佳,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显著缩短、肿瘤细胞的侵袭性增加,对内分泌治疗和CMF方案可能耐药,蒽环类和紫杉醇药物对HRE2阳性的病人相对有效。约有百分之二十五的乳腺癌病人HER2呈过度表达/扩增,目前常用的筛选方法为免疫组织化学法(IHC),IHC0/1+为正常表达,IHC3+的病人为HER2过度表达。IHC2+需进一步行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证实HER2基因的扩增,阴性(3个拷贝数/细胞核)为正常,阳性(>10个拷贝数/细胞核)为异常。研究发现IHC(3+)和FISH(+)者应用Herceptin治疗有效率可分别达百分之三十五和百分之三十四。
三阴乳腺癌(ER-/PR-/HER2)
三阴乳腺癌(ER-/PR-/HER2或ER-/PR-/C-erbB-2),该类型乳腺癌组织学分级较差,治疗上只可选择化疗,对于化疗具有较高的总反应率和病理缓解率,但易产生继发性耐药,易发生脑、肺及肝等重要脏器的转移,晚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只有百分之十四。
什么是三阳性乳腺癌
三阳性乳腺癌指PR(雌激素受体)阳性,ER(孕激素受体)阳性,HER2(C-erbB2、原癌基因)阳性,是乳腺癌的特殊类型之一。在化疗基础上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
ER(2+),PR(3+),代表雌激素受体阳性,可以配合内分泌治疗,此外癌症病人经过手术、化疗等综合治疗,肿瘤可能已经缩小或消除,但机体受癌细胞 侵袭及各种治疗的副作用的影响,体质一般都比较虚弱,需要定期复查,同时可以定期中医药抗癌巩固治疗,巩固成果,有效的控制复发转移。
随着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治疗理念的转变与更新,三阳性乳腺癌的治疗进入了综合治疗时代,形成了乳腺癌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并重的治疗模式。医生会根据肿瘤的分期和患者的身体状况,酌情采用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生物靶向治疗及中医药辅助治疗等多种手段。
同时,放化疗对身体有一定的副作用,不能全部杀死癌细胞,只能是按照比例杀死癌细胞,残余癌细胞在身体虚弱免疫力低的情况下发展很快,形成新的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