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骨髓瘤如何鉴别

骨髓瘤如何鉴别

骨髓瘤诊断

典型的多发性骨髓瘤病例诊断并不困难。主要依据骨髓穿刺活检发现异常浆细胞浸润,X光片发现骨质破坏性改变,血清电泳检出M蛋白或/和尿中存在轻链。诊断的同时还应做好鉴别诊断。

1.骨髓穿刺活检

发现大量骨髓瘤细胞 此为最主要的诊断依据。但浆细胞增多也可见于类风湿关节炎,骨髓内肿瘤转移、慢性炎症等诸多疾病,但在上述疾病中,浆细胞一般不超过10%,且无形态异常。

2.骨质破坏性改变

此需和肿瘤骨转移、老年性骨质疏松、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等相鉴别。

3.高球蛋白血症

主要为M蛋白和/或蛋白尿(尿中可检出本一周蛋白),但M蛋白及本一周蛋白尚可见于其它疾病如转移癌、巨球蛋白血症、多发性肉瘤等。

怎样诊断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指的仅仅是一种病理状态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因此,在确立存在骨质疏松后,应认真查找引起骨质疏松的病因,必要时应行骨活检进行组织病理学和组织计量学检查。

骨质疏松可单独存在,亦可与骨质软化并存,此时应尤其注意继发性骨质疏松的可能。只有在详尽调查,排除了继发性病因后才能作出原发性骨质疏松之诊断。

首先,骨质疏松应与骨质软化和纤维囊性骨炎相鉴别。

其次,骨质疏松应着重与多发性骨髓瘤,成骨不全,骨肿瘤等所致的继发性骨量减少鉴别。多发性骨髓瘤的典型X线表现是周边清晰的局限性脱钙灶,部分患者为弥漫性脱钙,需和骨质疏松鉴别。多发性骨髓瘤的生化改变为血钙升高或正常,血磷变化不定,ALP正常,尿本周蛋白阳性,血浆出现M球蛋白等。成骨不全时由于成骨细胞产生的骨基质减少,X线上表现的骨质疏松与多次骨折固定有关,骨皮质薄而毛糙,骨质有囊性变,常伴有蓝色巩膜和耳聋等先天性畸形。老年人骨质疏松应警惕骨转移性肿瘤之可能,临床上有原发肿瘤表现,患者血钙和尿钙升高,常伴尿路结石,X线上骨皮质多有侵蚀,甚至可发现转移性缺损灶。

最后,还应对原发性骨质疏松进行分型,特发性青壮年骨质疏松和绝经期骨质疏松在临床上较多见。

脊柱压缩性骨折的隐形杀手-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是多见于中老年的一种血液病,是由于骨髓里的浆细胞不正常增生引起的一种造血组织的恶性肿瘤。浆细胞原本是人体必不可少的一种正常细胞,它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产生免疫球蛋白,我们又称这些免疫球蛋白为“抗体”,它们是机体抵御外来病原体侵袭的“斗士” 。正常情况下浆细胞在骨髓中按一定的比例和速度进行增殖和分化。我们把细胞数量的增加称为“增殖” ,把细胞的成熟过程称为“分化” 。

如果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浆细胞出现过度增殖和分化障碍,就会引起多发性骨髓瘤,这些不正常的浆细胞我们称为“瘤细胞”。提到“瘤”,人们就会想到一个有一定边界的包块,但多发性骨髓瘤不同于其他肿瘤,它是造血组织中浆细胞的弥漫性增生,病变涉及全身有造血功能的骨骼,一般不形成孤立性的包块。没有包块,往往不容易被病人和医生发现。多发性骨髓瘤病人中仅有一小部分合并浆细胞瘤,这是一种浆细胞在软组织中增殖形成的肿块。由于浆细胞瘤多发生在头部,所以此时头皮可以摸到一个或多个包块。

多发性骨髓瘤有一个突出的临床特点,就是骨骼疼痛和骨质破坏,常常在没有明显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发生脊柱的压缩性骨折,肋骨骨折等。医学上称为病理性骨折。多发性骨髓瘤为什么会引起病理性骨折呢?骨髓瘤细胞常常分泌一种溶骨因子,这种因子可以使骨质疏松,骨质溶解。这时的骨骼就象被虫子蛀空了的柱子,在轻微的外力作用下,就会折断。由于多发性骨髓瘤是弥漫性的病变,这种骨质破坏和骨折可以发生在任何部位的骨骼,但是以颅骨、肋骨、脊柱、骨盆等仍有造血功能的骨骼明显。如果做这些部位的X线检查,就会发现骨骼上有大大小小的透亮区,医学上称为“虫蚀样改变”或“穿凿样改变”。中老年人如果发生多部位的骨痛或者“莫名其妙”的骨折,一定要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

多发性骨髓瘤除了骨骼的改变以外还有其他一些表现。由于浆细胞是产生免疫球蛋白的细胞,多发性骨髓瘤大量的瘤细胞都是不正常的浆细胞,产生的免疫球蛋白是单一的、不正常的球蛋白,这些“残兵”无法起到抵御“外来侵略”的作用,所以病人可以反复发生感染,或者一般性的感染久治不愈;大量的瘤细胞产生大量的单一的球蛋白,使血液中球蛋白的浓度增加,血沉增快;球蛋白在血液中的浓度超过一定量时,就会从尿中排泄,引起蛋白尿,这时容易误诊为肾炎;由于骨髓造血组织被大量增殖的瘤细胞“挤占”,正常造血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病人会出现贫血,觉得全身无力。

病人有骨骼方面的病变首先到骨科就诊是情理之中的事,如果对多发性骨髓瘤的骨质破坏没有认识,就会使得部分多发性骨髓瘤被误诊为骨质疏松症,仅给予维生素D和补钙治疗,耽误了诊断和治疗。中老年人发生了骨骼方面的病变怎样才能既不用终日担心得了恶性肿瘤而背思想包袱,或做很多不必要的检查,也不使多发性骨髓瘤漏诊呢?

只要查一下血常规、尿常规和血沉,就能进行简单的鉴别。如果同时合并贫血、蛋白尿和血沉增快,就一定要做骨髓检查,因为这是确定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最重要的检查。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主要是化疗。一旦得了多发性骨髓瘤不应该放弃治疗,因为多发性骨髓瘤的瘤细胞数增加1倍所需要的时间(又称倍增周期)比较长,所以这种病人的生存期也相对较长。临床经验表明,化疗可以明显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近来的临床实践提示,本病有可能通过造血细胞移植治愈。另外,喝生胡罗卜汁有可能对本病的缓解有帮助。

骨髓炎如何鉴别诊断

1.对于血源性骨髓炎,临床上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1)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其特点是具全身性症状,发病10天内X线检查无改变,大多数病例没有既往发作的病史。

(2)亚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其特点是不具全身中毒症状,发病时已出现X线改变,病程超过10天,没有既往发作的病史。

(3)慢性血源性骨髓炎 其特点是依据病情变化全身症状可有可无,X线改变常见,有既往感染发作的病史。

2.急性骨髓炎需鉴别的疾病

从全身来看,应于急性风湿热、急性白血病鉴别,从局部及X线所见,应与骨肉瘤、Ewing肉瘤、骨组织细胞增多症鉴别:

(1)骨肉瘤 通常好发于10~20岁,在四肢骨,大部分发生在长骨干骨骺部;偶尔发生在骨干部,和骨髓炎相比,其骨破坏、骨膜反应的范围比较局限,但有时X线鉴别困难;通过CT、MRI检查及活体组织检查鉴别是必要的。

(2)Ewing肉瘤 常常与骨髓炎难以鉴别。Ewing肉瘤发病部位在四肢骨的骨干部;有时有剧痛,伴发热及局部热感;血沉升高;白细胞升高;CRP阳性,呈炎症反应。X线上,早期以骨膜反应为主,骨髓内缺乏变化,诊断困难。骨膜反应与骨髓炎相比,规则,多半呈葱皮状骨膜反应,这是特征。必须活检证实诊断。

(3)骨组织细胞增多症 根据发病部位,显示种种X线像。发生在四肢长管状骨时,有高度的骨质破坏及显著的骨膜反应,因局部及全身均有轻度的炎症症状,骨组织细胞增多症与骨髓炎相比,骨破坏的范围及骨膜反应都是局限性的;如从死骨上看,有时也不出现硬化像。

(4)骨样骨瘤 有时与骨髓炎难以鉴别。X线上,常发生在长管状骨的偏在性(即发生在中央偏上,或下)X线显示高度骨膜反应及骨皮质肥厚,如果细心观察,其中可见病灶的骨透亮像。

多发性骨髓瘤是怎样检查出来的

①60%有贫血,贫血可为首见征象,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涂片见红细胞成钱串状。

②血沉显著增快,常〉100mm/h。

③晚期有全血细胞减少,并可发现骨髓瘤细胞在血中大量出现,超过2千者称为浆细胞白血病。

④异常球蛋白血症,80%有单克隆Ig增高(M蛋白)以IgG增高多见。

⑤骨髓增生活跃,将细胞增多>0.10,常〉0.30。可见数量不等的原、幼浆细胞,甚至多核奇特形态细胞。

⑥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及乳酸脱氢酶、血钙均可增高。

⑦X线典型表现为圆形、边缘清楚如凿孔样的多个、大小不等溶骨性损害。有时可见。

多发性骨髓瘤应做什么检查?骨髓瘤误诊率很高,应注意与慢性炎症、伤寒、红斑狼疮、肝硬变转移癌所致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浆细胞小于10%,无形态异常)、良性单克隆丙球蛋白血症(无骨骼变化)和老年性骨疏松、甲状腺功能亢进相鉴别。

得了骨髓炎容易与哪些疾病相混淆

从全身来看,应于急性风湿热、急性白血病鉴别,从局部及X线所见,应与骨肉瘤、Ewing肉瘤、骨组织细胞增多症鉴别:

(1)骨肉瘤 通常好发于10~20岁,在四肢骨,大部分发生在长骨干骨骺部;偶尔发生在骨干部,和骨髓炎相比,其骨破坏、骨膜反应的范围比较局限,但有时X线鉴别困难;通过CT、MRI检查及活体组织检查鉴别是必要的。

(2)Ewing肉瘤 常常与骨髓炎难以鉴别。Ewing肉瘤发病部位在四肢骨的骨干部;有时有剧痛,伴发热及局部热感;血沉升高;白细胞升高;CRP阳性,呈炎症反应。X线上,早期以骨膜反应为主,骨髓内缺乏变化,诊断困难。骨膜反应与骨髓炎相比,规则,多半呈葱皮状骨膜反应,这是特征。必须活检证实诊断。

(3)骨组织细胞增多症 根据发病部位,显示种种X线像。发生在四肢长管状骨时,有高度的骨质破坏及显著的骨膜反应,因局部及全身均有轻度的炎症症状,骨组织细胞增多症与骨髓炎相比,骨破坏的范围及骨膜反应都是局限性的;如从死骨上看,有时也不出现硬化像。

(4)骨样骨瘤 有时与骨髓炎难以鉴别。X线上,常发生在长管状骨的偏在性(即发生在中央偏上,或下)X线显示高度骨膜反应及骨皮质肥厚,如果细心观察,其中可见病灶的骨透亮像。

骨髓炎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临床上需对骨髓炎的类型及与骨髓炎有相似临床表现的疾病进行鉴别:1、对于血源性骨髓炎,临床上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1)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其特点是具全身性症状,发病10天内X线检查无改变,大多数病例没有既往发作的病史。(2)亚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其特点是不具全身中毒症状,发病时已出现X线改变,病程超过10天,没有既往发作的病史。(3)慢性血源性骨髓炎,其特点是依据病情变化全身症状可有可无,X线改变常见,有既往感染发作的病史。2、骨髓炎X线显示骨膜反应,骨破坏这种类型最多。一般变化为弥漫性、急性进程的病例诊断不会困难。而亚急性或慢性发病,疼痛轻,全身及局部炎症症状轻的病例,与骨肿瘤性疾病的鉴别非常困难。一般而言,这种骨髓炎的X线片,骨髓腔内的变化比较轻微,骨膜反应为全周性且范围广泛。有时骨皮质的一部分发白、硬化、成死骨像。这是一特点,肿瘤性疾病不能见到。3、急性骨髓炎从全身来看,应于急性风湿热、急性白血病鉴别,从局部及X线所见,应与骨肉瘤、Ewing肉瘤、骨组织细胞增多症鉴别:(1)骨肉瘤通常好发于10岁上下,在四肢骨,大部分发生在偏干骨骺部;偶尔发生在骨干部,从初期就显示全周性变化,(症例4)。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和应该鉴别的骨髓炎相比,其骨破坏、骨膜反应的范围比较局限,但有时X线鉴别困难;通过CT、MRI检查及活体组织检查鉴别是必要的。(2)Ewing肉瘤,常常与骨髓炎难以鉴别。Ewing肉瘤发病部位在四肢骨的骨干部;有时有剧痛,伴发热及局部热感;血沉升高;白细胞升高;CRP阳性,呈炎症反应。X线上,早期以骨膜反应为主,骨髓内缺乏变化,诊断困难。骨膜反应与骨髓炎相比,规则,多半示葱皮状骨膜反应,这是特征(症例3)。如有疑问,必须活检证实诊断。(3)骨组织细胞增多症,根据发病部位,显示种种X线像。发生在四肢 长管状骨时,有高度的骨 质破坏及显著的骨膜反应,因局部及全身均有轻度的炎症症状,与骨髓炎的鉴别成为问题。但是,骨组织细胞增多症与骨髓炎相比,骨破坏的范围及骨膜反应都是局限性的;如从死骨上看,有时也不出现硬化像。骨样骨瘤,有时与骨髓炎难以鉴别。X线上,常发生在长管状骨的偏在性(即发生在中央偏上,或下)X线显示高度骨膜反应及骨皮质肥厚,如果细心观察,其中可见病灶的 骨透亮像。但有时会发生全周性骨皮质肥厚,病灶不明显。

骨髓瘤诊断与鉴别诊断

由于本病患者早期可无骨痛、贫血或血常规、尿常规改变,诊断主要依据以下三方面实验室检查:

1.骨髓:出现一定比例的异常浆细胞(骨髓瘤细胞主要为原始浆细胞或幼稚浆细胞)或组织活检证实为骨髓瘤细胞;

2.血清中出现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可在血清蛋白电泳的γ区或β区或α2区出现一窄底高峰,又称M蛋白)或尿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即尿本周氏蛋白)。

3.无其他原因的溶骨性病变或广泛骨质疏松。

对于有条件的医院应进一步作下列检查:

(1)免疫分型:用患者骨髓进行检查,CD10、CD19、 CD20等B细胞标记单抗、 CD38 、CD138浆细胞标记单抗表达增高。

(2)细胞遗传学检查:多表现为14q+、del(14)、t(11;14);

(3)β2微球蛋白:血或尿中均可升高,为预后不良的因素。特别是血的含量,不受肾功能的影响。

怎样诊断骨髓瘤

骨髓瘤的诊断

1.骨髓瘤根据发病年龄,易发部位以及临床症状和X线表现可作初步诊断。

2.骨髓中浆细胞>15%,并有异常浆细胞(骨髓瘤细胞)或骨髓活检为浆细胞瘤,为主要的确诊依据。

3.血清中出现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IgG>35g/L;IgA>20g/L;IgD>2.0g/L;IgE>2.0g/L;IgM>15g/L或尿中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轻链排出>每24小时1g。

骨髓瘤的诊断标准

l.中国抗癌协会于1999年制订的诊断标准

(1)40~70岁最多发。

(2)多发病变经常累及脊柱、肋骨、颅骨、髂骨和股骨等。

(3)骨科症状主要表现有明显的疼痛,骨与软组织包块,脊髓和马尾神经受压。

(4)化验室检查浆细胞数增高,球蛋白增多,A/G倒置,尿中本周蛋白阳性,骨髓穿刺可见瘤细胞,血和尿的蛋白电泳发现异常球蛋白。

(5)骨髓瘤的x线片表现:溶骨性破坏,颅骨为数毫米至数世米直径大小的穿凿样破坏。骨盆广泛的骨质疏松和斑点状破坏,肋骨膨胀为囊状,脊柱骨质萎缩,破坏、有的椎体呈楔形,长骨溶骨破坏合并病理性骨折。

其中,单发骨髓瘤的诊断应取慎重态度,它必须具备:①病理检查已证实;②反复检查其他各骨未发现病变;③骨髓穿刺阴性;④化验检查本周蛋白阴性;⑤经多年观察仍保持单一病灶。

2.Hansen ,Peter等提出的骨髓瘤新的诊断标准

骨髓中单克隆浆细胞大于3%或在缺乏组织免疫化学分型情况下,形态学异常的浆细胞大于5%或有下列3种情况者。

(1)血浆M蛋白IgG≥30g/L或IgA≥20g/L。

(2)本周蛋白尿轻链≥0.25g/24小时。

(3)X线显示溶骨损害。

骨髓瘤的鉴别诊断

多发性骨髓瘤应同骨转移瘤相区别。孤立性骨髓瘤少见,诊断较难。应同骨巨细胞瘤、转移瘤等区别。

多发性骨髓瘤如何鉴别

1.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 因此,多种病原体(病毒、结核菌等)、抗原(药物、肿瘤等)、机体免疫功能紊乱(舍格伦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均可引起反应性浆细胞增多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增高,需与多发性骨髓瘤鉴别。鉴别要点如下:

(1)骨髓瘤中浆细胞增多有限:一般≥3%但<10%且均为正常成熟浆细胞,而MM骨髓浆细胞常>15%且有幼稚浆细胞(骨髓瘤细胞)出现。

(2)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所分泌的免疫球蛋白属正常多克隆性且水平升高有限(如IgG<30g/L),而MM分泌的免疫球蛋白是单克隆性(即M成分)且水平升高显著(如IgG>30g/L)。

(3)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本身不引起临床症状:其临床表现取决于原发病,故无贫血、骨痛、骨质破坏、低白蛋白血症、正常免疫球蛋白减少、高钙血症、高黏滞综合征等MM的相关临床表现。

(4)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有其原发性疾病的临床表现。

2.意义未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GUS MGUS和MM同为老年性疾患,且都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两者有相似之处,易于混淆。但是,MGUS不需治疗,仅需随诊观察,而MM为恶性肿瘤,应接受治疗,且预后不良,故需注意两者的鉴别。

应当强调,在符合MGUS诊断标准的患者中,有相当部分患者最终会发展为MM或其他恶性浆细胞病或B淋巴细胞恶性疾病。Kyle等报告,1960~1999年在Mayo临床医学中心诊断MGUS 1384例,长期随诊10年后12%、随诊20年后20%、随诊30年后25%的MGUS将发展为MM或其他浆细胞疾病(巨球蛋白血症、系统性淀粉样变性)或B淋巴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即MGUS以每年1%的速度转化为恶性疾病,其中主要是转化为MM。Cesana等报告1104例MGUS,随诊中位时间65个月(12~239个月),64例(5.8%)发展为MM,1例发展为髓外浆细胞瘤,12例发展为Waldenström巨球蛋白血症,6例发展为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发展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Gregerson等报告丹麦的North Jutland在1978~1993年共诊断MGSU 1324例。其中97例(9.3%)最终发展为MM或其他恶性浆细胞病。

MGUS转化为MM或其他恶性浆细胞病的机制尚未阐明。Rasillo和Konigsherg等的研究提示,染色体13q-与MGUS转化为MM有关,但Fouseca等的研究结果却未发现13q-与MGUS转化为MM有相关性。Loveras等认为染色体18单体(monosoml18)可能与MGUS转化为MM有关,但尚未得到他人的研究证实。Ablaski等的研究表明,MGUS向MM转化与HHV-8(human herpes virus-8)也无关系。

由于MGUS向MM转化的机制未明,也没有明确MGUS的预后因素,因此强调对MGUS患者的长期随诊,定期检查有关指标。若患者的PCLI有所增长,M蛋白呈上升趋势,骨髓中出现有核仁的浆细胞,或患者出现MM相关症状(贫血、骨痛等),则应警惕MGUS在向MM转化。

3.肾病 肾脏损害是MM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MM患者常有蛋白尿、镜下血尿、低蛋白血症、水肿以及肾功能不全、贫血等表现,易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混淆,而被误诊。

鉴别肾脏疾病(肾炎、肾病等)与MM并不困难,关键在于临床医师能否想到MM的可能性。如果临床医师想到MM是引起肾脏损害的疾病之一并保持警惕,尤其遇到老年患者有肾脏损害的同时还有骨骼疼痛或与肾功能不全并不平行的贫血(肾性贫血与肾功能不全程度平行)时,进行有关MM检查如骨髓穿刺和(或)骨髓活检、蛋白电泳和(或)免疫电泳、骨X线检查等,即可发现有无骨髓瘤细胞、M成分、溶骨性损害,而确定或排除MM。一般而言,当出现肾脏损害时,MM已不处于疾病早期,进行上述检查当可明确诊断而避免误诊。

4.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此病的特点是血清中出现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M,骨髓中有淋巴浆细胞样细胞(lymphoplasmacytoid cell)增生、浸润。与MM相似,均多发于老年人,血清中又都可有大量单克隆IgM,因此需与IgM型MM鉴别。对于是否存在IgM型MM,既往曾有争论。目前认为的确存在IgM型MM,其与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的鉴别要点如下:

(1)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骨髓中是淋巴细胞样浆细胞增生:该细胞形态类似淋巴细胞多于类似浆细胞,仅在少数情况下类似浆细胞多于类似淋巴细胞,但仍不同于幼稚浆细胞(骨髓瘤细胞)。MM骨髓中是浆细胞增生,且可见到骨髓瘤细胞(原始浆细胞、幼稚浆细胞、异型浆细胞)。

(2)多发性溶骨性病变常见于MM: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一般无溶骨性病变。

(3)高钙血症、肾功能不全多见于MM而少见于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5.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 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与MM同属恶性浆细胞病范畴,MM可以伴发系统性淀粉样变性,两者在临床表现上也有相似之处,但治疗及预后却有不同之处,故应鉴别。

但是,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患者骨髓中无骨髓瘤细胞浸润,骨骼无溶骨性病变。无高钙血症、高黏滞综合征,是与轻链型MM的不同之处,进行骨髓穿刺、骨骼X线检查、有关血液生化检查即可鉴别。应当强调,MM常并发系统性淀粉样变性。当确诊为MM后,其系统性淀粉样变性是继发性,而非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性。

6.重链病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所见均依重链类型不同而不同。重链病和MM的鉴别主要依赖免疫电泳发现血中仅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重链存在,而无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存在。血和尿中免疫球蛋白轻链定量测定可帮助鉴别重链病和MM,前者血和尿中无而后者血和尿中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存在。

7.伴发于非浆细胞病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虽然是恶性浆细胞病的重要特征,但也可见于非浆细胞疾病。如:慢性感染(结核病、骨髓炎、巨细胞病毒感染、丙型肝炎、艾滋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舍格伦综合征(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硬皮病、结节性动脉周围炎、天疱疮),恶性血液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疾患),非恶性血液病(血管性血友病、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胆管癌、乳腺癌、肝癌、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子宫癌、黑色素瘤、Kaposi肉瘤、少突神经胶质细胞瘤、血管肉瘤),神经系统疾病(周围神经病、POEMS综合征、运动神经元病),皮肤病(盘状狼疮、苔藓黏液性水肿、坏疽性脓皮病、弥散型盘状黄瘤病、周期性系统性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器官移植(肾移植、肝移植)以及其他疾病(胆道疾病、急性卟啉病、戈谢病、结节病、Paget骨炎等)。

骨髓瘤怎样才能确诊

1.骨髓瘤根据发病年龄,易发部位以及临床症状和X线表现可作初步诊断。

2.骨髓中浆细胞>15%,并有异常浆细胞(骨髓瘤细胞)或骨髓活检为浆细胞瘤,为主要的确诊依据。

3.血清中出现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IgG>35g/L;IgA>20g/L;IgD>2.0g/L;IgE>2.0g/L;IgM>15g/L或尿中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轻链排出>每24小时1g。

骨髓瘤的诊断标准

l.中国抗癌协会于1999年制订的诊断标准

(1)40~70岁最多发。

(2)多发病变经常累及脊柱、肋骨、颅骨、髂骨和股骨等。

(3)骨科症状主要表现有明显的疼痛,骨与软组织包块,脊髓和马尾神经受压。

(4)化验室检查浆细胞数增高,球蛋白增多,A/G倒置,尿中本周蛋白阳性,骨髓穿刺可见瘤细胞,血和尿的蛋白电泳发现异常球蛋白。

(5)骨髓瘤的x线片表现:溶骨性破坏,颅骨为数毫米至数世米直径大小的穿凿样破坏。骨盆广泛的骨质疏松和斑点状破坏,肋骨膨胀为囊状,脊柱骨质萎缩,破坏、有的椎体呈楔形,长骨溶骨破坏合并病理性骨折。

其中,单发骨髓瘤的诊断应取慎重态度,它必须具备:①病理检查已证实;②反复检查其他各骨未发现病变;③骨髓穿刺阴性;④化验检查本周蛋白阴性;⑤经多年观察仍保持单一病灶。

2.Hansen ,Peter等提出的骨髓瘤新的诊断标准

骨髓中单克隆浆细胞大于3%或在缺乏组织免疫化学分型情况下,形态学异常的浆细胞大于5%或有下列3种情况者。

(1)血浆M蛋白IgG≥30g/L或IgA≥20g/L。

(2)本周蛋白尿轻链≥0.25g/24小时。

(3)X线显示溶骨损害。

骨髓瘤的鉴别诊断

多发性骨髓瘤应同骨转移瘤相区别。孤立性骨髓瘤少见,诊断较难.应同骨巨细胞瘤、转移瘤等区别。

相关推荐

骨髓瘤晚期发作症状你清楚吗

人们在恶性肿瘤面前还是比较脆弱的,特别是骨髓瘤的发作更加会加重患者的身心痛苦。骨髓瘤的发作会直接导致患者的身心健康受到很多不利影响,晚期骨髓瘤的发作更是导致患者无法做到生活自理,因此面对这样一种严重的肿瘤疾病,我们一定要注意做好骨髓瘤的防治才好。要想做好骨髓瘤的防治就离不开对骨髓瘤晚期症状的了解,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 骨髓瘤晚期发作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贫血:多发性骨髓瘤约1/3病人有头晕、心悸、乏力、消瘦等贫血症状,有的以此为首发症状。 二、发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发热。部分病人以此

治疗骨髓瘤时如何防止反复感染

骨髓瘤是一种严重的原发恶性肿瘤,也是浆细胞异常所引起的骨骼破坏、贫血、肾功能损害和免疫功能异常等。骨髓瘤常发生在扁骨如颅骨、脊柱、肋骨、骨盆和胸骨;长骨中以股骨、肱骨多见,其他部位的四肢骨、手、足短骨均可发病,不过很少。治疗骨髓瘤时容易出现反复感染的情况,针对于这种情况有效的控制。 治疗骨髓瘤以化疗和放疗为主,对长管状骨病理骨折地可作髓内钉固定,严重者可作截肢,若因脊柱骨针所引起脊髓压迫,可作椎板切除减压,预后差。要想治疗骨髓瘤时防止反复感染,做好的办法就是采用综合治疗,以放疗和化疗为主,手术为辅助治疗的

骨质疏松如何鉴别

骨质疏松诊断 1、绝经后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首先需排除其他各种原因所致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多发性骨髓瘤、骨质软化症、肾性骨营养不良、儿童的成骨不全、转移瘤、白血病以及淋巴瘤等。 2、1994年WHO建议根据BMD或BMC 骨质疏松鉴别 1、骨软化症 鉴别标准:特别为骨有机基质增多但矿物化发生障碍。临床上常有胃肠吸收不良、脂肪痢、胃大部切除病史或肾病病史。早期骨骼X线常不易和骨质疏松区别。但如出现假骨折线(Looser带)或骨骼变形,则多属骨软化症。生化改变较骨质疏松明显。 2、维

多发性骨髓瘤5大可能诱因

迄今尚未完全阐明,可能的病因有电离辐射、接触工业或农业毒物,与慢性感染、慢性抗原刺激有关,还可能与遗传有关,以及与IL-6等细胞因子有关。 1、年龄可能是多发性骨髓瘤发病最有意义的危险因素 多发性骨髓瘤在40岁以下人群中发病罕见,男性多于女性。但为什么多发性骨髓瘤会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会明显增多呢,其原因仍不明确。唯一确定的是,随着年纪的增长,罹患多发性骨髓瘤的危险性也就相应增加。 2、特殊职业及环境因素易导致多发性骨髓瘤的风险增加 职业及环境因素,有资料显示从事农业工作者(特别是农夫)患多发性骨髓瘤的风

骨髓瘤一旦恶化到了晚期就意味着死亡吗

骨髓瘤一旦恶化到了晚期就意味着死亡吗? 专家告诉我们,骨髓瘤包括由脑实质发生的原发性骨髓瘤和由身体其他部位转移至颅内的继发性骨髓瘤。原发性骨髓瘤依其生物特性又分良性和恶性。良性骨髓瘤生长缓慢,包膜较完整,不浸润周围组织及分化良好;恶性骨髓瘤生长较快,无包膜,界限不明显,呈浸润性生长,分化不良。无论良性或恶性,均能挤压、推移正常脑组织,造成颅内压升高,威胁患者的生命。 一旦确诊为骨髓瘤,以往大家都采用手术、放化疗这些常规疗法,以期获得健康。但抗癌专家表示,不要对手术、放化疗的期望过高。因为手术、放化疗只杀伤

脊髓空洞症如何鉴别

1.脊髓肿瘤 脊髓髓外与髓内肿瘤都可以造成局限性肌萎缩以及节段性感觉障碍,在肿瘤病例中脊髓灰质内的星形细胞瘤或室管膜瘤分泌出蛋白性液体积聚在肿瘤上、下方使脊髓的直径加宽,脊柱后柱侧突及神经系统症状可以类似脊髓空洞症,尤其是位于下颈髓部位有时难以鉴别。但肿瘤病例病程进展较快,根痛常见,营养障碍少见。早期脑脊液中蛋白有所增高,可以与本病相区别。对疑难病例CT、MRI可鉴别。 2.颈椎骨关节病 可以造成上肢肌肉萎缩以及长束征象,但根痛常见,病变水平明显的节段性感觉障碍是少见的。颈椎摄片、必要时做脊髓造影以及颈椎

骨髓癌的饮食宜忌

骨髓瘤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忌口应该科学合理,因时节,因病,因人而异,如夏天不宜食用温燥性的食物,冬季则应该避免凉冷食物,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饮食宜清淡,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病人应忌燥热伤阴食品。油炸、腌制、煎制、熏制、烤制的视频在烹制过程中,因高温,腌渍等等方法,容易产生致癌物质,病人更应该少吃。那么,骨髓瘤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该注意食物一定要濡软,不要吃过硬和有渣、煎炸的食物,以防引起肿瘤表面破溃,引起大出血。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忌口陈旧变质或刺激性的东四,少吃薰、烤、腌泡、油炸、过

多发性骨髓瘤的危害常识

1、肾脏损害: 是多发性骨髓瘤常见和重要的并发症,也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多发性骨髓瘤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也是诊断上的重要线索,它可发生在多发性骨髓瘤的任何阶段。高黏滞综合征给多发性骨髓瘤的危害很大,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发生率为10%,常表现视力下降、意识障碍、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心衰等。 2、骨折: 常见于颅骨、盆骨、肋骨、脊柱骨骨折等。在病程中可反复出现感染、发热。多发性骨髓瘤的危害如皮肤感染、肺部感染等。多发性骨髓瘤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的发病率28.6%~40%,包括脊髓压迫、神经根

骨髓瘤晚期并发症状是什么

骨髓瘤晚期并发症状是什么?骨髓瘤在发作的时候并不是一种单纯发作的疾病,骨髓瘤的发作还会存在不少并发症,很多患者对骨髓瘤不是特别了解,因此也对骨髓瘤的并发症状没有多加注意,殊不知骨髓瘤属于一种存在多种并发症的疾病,如果患者没有重视了解这些的话就无法把握治疗时机,下面小编就骨髓瘤的并发症为大家详细介绍。 骨髓瘤晚期并发症状包括两个方面 一、细胞分泌大量M蛋白引起的症状: 1、继发感染:感染多见于细菌,亦可见真菌、病毒,最常见为细菌性肺炎、泌尿系感染、败血症,病毒性带状庖疹也可见。 2、肾功能损害:50%-70

降钙素是什么 降钙素的临床应用

降钙素主要用来做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主要可以鉴别的疾病有甲状腺髓样癌、非甲状腺产降钙素肿瘤、肾功能衰竭、骨质疏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