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突出诊断的主要依据
椎间盘突出诊断的主要依据
第一点通常是有明确的外伤史,伤后出现突发性的腰痛,或者是腿痛,或者是腰痛加腿痛,然后,有一个诱因,如加负压,打喷嚏的时候加重,平卧休息的时候能够减轻。
第二点是腰部有固定的压痛点,这个压痛点一般都位于病椎的棘突附近, 然后,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通常都是阳性,下肢有局部的感觉和运动的异常。
第三点是X光片、CT或者磁共振有一个明确的诊断,然后实验室检查,通常是没有什么特殊的发现,就是阴性体征比较多。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腰椎间盘突出微创手术效果好吗
腰椎间盘突出微创技术有很多种,有臭氧髓核消融术、有射频消融、有木瓜酶的盘内注射,然后有椎间盘镜,还有现在比较流行的椎间孔镜,每种治疗方法都有各自的适应症。 如果适应症要是选好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手术效果还是很好的。拿椎间孔镜来说,它分有BEIS技术、TESSYS技术,不管是哪种技术,实际上就是在腰椎旁边打一个1厘米的洞,然后把套管通过椎间孔下到间盘里面,然后进行间盘髓核的切除、间盘的减压,这个的优点很多,它是不会损伤腰椎正常的生理结构,只是把上关节突的尖部打掉一块儿,然后就可以建立工作通道,然后费用比较低。 它的缺点就是有时候间盘切除不是很彻底,然后术后还容易复发,但是它是目前认为最好的腰间盘突出的微创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腰间盘突出症状诊断方法基本上还是三维一体,就是临床表现加上体格检查再加上辅助检查,三者相结合。
首先说临床表现,腰间盘突出的临床表现的就是疼痛、功能障碍再加上局部感觉异常。
第二点,就是体格检查腰间盘突出,首先腰椎间盘突出它有些形变,而最常见的是腰椎向前的生理曲度减少或者消失,我们管这个叫”板腰“,就看这腰看着像板似的,第二点它可能有脊柱侧弯,第三点它会有固定的压痛点,压痛点通常位于病变椎体的激凸旁边,然后叩击压痛点,可能引起像臀部或者下肢的放射痛。
其他检查,就是说下肢肌肉的力量或者感觉出现异常,不同的阶段,受卡压的肌肉的表现和感觉区的异常也不同。
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检查,像直腿抬高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屈颈试验一般都是阳性的,辅助检查最常规的是必须拍张X光片,其次就是CT,基本上就可以很直观的看到腰间盘突出的部位和程度了。目前还有磁共振检查,磁共振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对于椎间盘的检查,呈三维图像,它能显示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更有利于对腰间盘突出的情况来做良好的评估。
腰椎间盘膨出不是病
有很多患者因腰痛就诊,检查MRI、CT后常常会得到“腰椎间盘膨出”或“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为此会感到恐慌,担心自己的病很严重,其实这只是一个影像学诊断,并不是临床诊断。影像学诊断并不是一定存在 “疾病”,而是有引起疾病的影像学表现。通俗地讲就是具备发病的一些基础,但不一定就是患有疾病。
腰椎间盘膨出与腰椎间盘突出不同,是腰椎退行性改变的表现,腰椎间盘突出也不一定是疾病,只有当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而引起疼痛或相应节段感觉运动障碍,这时才称其为“疾病即腰椎间盘突出症”。
大家要注意,我这里在腰椎间盘突出后面加了一个“症”字。如果有突出而没有症状时不称其为"疾病",压迫神经出现相应的症状时才称其为"疾病"。还要注意我又用了一个词“相应”,意思是说压迫神经引发的症状必须是被压迫神经的症状。比如,椎间盘突出压迫了L4,而疼痛表现的位置是在L3神经支配区,其诊断也不能确立。只有表现为L4神经支配区的症状时诊断才能确立。因此,希望大家不要只看影像学的报告来给自己做出诊断,要以临床医生的诊断为准。
下面我想介绍一下“腰椎间盘膨出” 的生理与病理基础,以便大家更好的理解。
椎间盘是脊柱运动的基础,它与后侧两个关节突关节完成脊柱的运动。椎间盘是链接椎体间的枢纽,上一椎体下部与下一椎体上部的骨质致密,形成致密骨板叫终板,分别形成椎间盘的上、下端。两个终板间的结构称为椎间盘,椎间盘周围由强壮的纤维环,形似汽车轮胎,上下附着于终板上。纤维环几乎占据椎间盘半径的外二分之一。中间部分为髓核,髓核为胶冻状,被密闭在纤维环与上下终板形成的密闭腔内。椎间盘的功能主要是承载压力,压力由上一椎体下终板通过椎间盘传导与下一椎体上终板上,椎间盘起到缓冲压力的作用,髓核为胶冻样物质将压力均匀分布于终板及纤维环上,纤维环具有弹性,使得压力得到缓冲,犹如汽车轮胎一般。可以形象地将椎间盘比作人体的“减震系统”。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各种器官或系统的机能在减退,椎间盘的退变是脊柱退变的基础,也是脊柱退变的始动因素。退变表现为髓核水分的丢失,纤维环结构老化出现松弛,这种变化是均匀一致的,使得椎间隙变窄。于是在MRI表现为髓核信号减低,纤维环松弛向周围膨出,CT及X-线表现椎间高度降低,椎间盘向四周均匀膨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骨质增生性改变。
总之,椎间盘的膨出是脊柱退变的表现,不能诊断为疾病。
腰间盘突出为何容易出现误诊
一般确定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都是以腰痛、腿痛,即坐骨神经、股神经痛或麻木为诊断的主要方面,以致有些医生认为坐骨神经痛或麻木和股神经痛或麻木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唯一诊断依据,诊断和治疗的效果也基本上依靠是否有下肢疼痛或麻木来定夺。
其实,这种认识有偏差,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下肢症状和无下肢症状之分。我们知道,腰椎间盘突出后,致挤压部位的微循环受到障碍,使部分下肢神经根的血供受阻,血供受阻段的下肢神经因此而引起缺氧和微血管床的供氧不足以及破坏,一些致痛物质在这种情况下释放,造成下肢神经的疼痛或麻木,这就是腰椎间盘突出后常见下肢疼痛和麻木的原因。但是,当突出物挤压下肢神经后,若没有引起其血供的受阻,神经根也未因有血供受阻而发生炎性反应,所以,尽管有腰椎间盘突出,也不引起下肢神经方面的症状。
当然,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也许下肢神经方面的症状就明显出来。值得注意的是,无下肢神经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容易同腰臀肌劳损、腰椎后关节紊乱症、棘上或棘间韧带损伤、腰骶发育异常等病症混淆,因此,奉劝各位患者,凡顽固性腰段部位疼痛经多种疗法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明显者,应考虑为本病,最好经CT或核磁共振扫描后以明确诊断。一旦确诊,即可“明白”治疗。
椎间盘突出诊断的主要依据 椎间盘突出能自愈吗
椎间盘突出是绝对有自愈可能的,但是呢通常需要满足很多条件。
椎间盘突出主要是指椎间盘纤维环已经发生裂口了,髓核可以通过纤维环裂口,跑到椎间盘的外面,但是不会突破到后头韧带的外面,它的活动空间是在纤维环和后头韧带之间。用一种方法让突出的髓核重新回到椎间盘内,然后,病变的椎间盘上下两个椎体,一动不动的在那固定三周,这三周之内破裂的纤维环才有愈合的可能性。但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做到,不会有人一动不动的能够坚持三周,所以,椎间盘突出虽然从理论上说完全可以治愈,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是极难碰到的。
帮助腰椎间盘突出确诊的检查
腰椎间盘突出是老年人易患疾病,腰椎间盘突出常常折磨患者到腰酸背痛,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但是只要及时进行正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也是可以治愈的,其治疗效果就要依赖于腰椎间盘突出诊断的准确性。
自我诊断腰间盘突出的方法
1、腰间盘突出的症状仰卧位休息后,疼痛仍不能缓解;在左侧卧位、弯腰屈髋、屈膝时腰间盘突出的症状,可以缓解。
2、轻轻咳嗽,腰部疼痛加重,这是属于腰间盘突出的诊断方式之一。
3、在急性扭伤后,是否有跛行的出现。这也是腰间盘突出的诊断标准。如走路时一手扶腰或患侧,下肢怕负重,而呈断续性的步态,或是喜欢将身体前倾,臀部凸向一侧。这些都是患有腰间盘突出的症状表现。
4、腰间盘突出患者,一般在仰卧位的时候,自行或旁人用手轻轻触后腰部、腰椎正中及两侧,反省是否有明显的收缩。
5、腰间盘突出的诊断方式,还可以从仰卧位的时候,然后做起,观察自己下肢是否因疼痛,而使膝关节屈曲。
如何从姿势诊断腰间盘突出症?
往往是不经意的一个动作,比如转身、起床等,突然感觉腰部闪一下,随之腰部剧痛 ,不敢弯腰,走路时小心翼翼,并常以手撑腰,严重时连翻身都很困难,咳嗽 一声都会加重腰痛。通常一侧腰部肌肉痉 挛,坚如木板,所以也有人称之为“板状腰”。发生这种性质的腰痛时,需要到医院,拍片,检查,排除骨性结构的破坏,然后 就可以确诊“急性腰扭伤”了。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尽量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是腰动正常、坐卧不宁型。见于慢性腰肌筋膜炎患者,亦称“腰肌劳损”。多为长期伏案或坐位工作的人,觉得腰背部长时间酸痛不适,晨起较为严重,活动片刻会缓解一些,但活动时间稍长腰痛又加重,不能长时间保持坐位,需要不断地变换姿势。腰肌劳损一般不影响腰椎的屈伸活动,姿势基本正常。常坐的朋友们需要多活动下了。
最后为大家介绍的就是腰似鞠躬,间歇跛行型,这种情况多见于腰椎管狭窄症,多为中老年人。走路时腰部略向前轻度弯曲,走一段距离后由于腰腿疼痛加重而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但骑自行车时却几乎跟正常人一样。
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有哪些检查?
1、腰椎侧弯,常呈板状、腰部活动受限,不能弯腰,是腰椎间盘突出的检查之一。
2、青壮年多发、常有腰部外伤史,是腰椎间盘突出的检查方式。
3、腰臀腿痛,在腰棘突旁常有明确压痛点,并可诱发下肢放射性疼痛加剧。腰臀腿痛时好时坏,反复发作是其特点。
4、受压神经分布区感觉障碍,如腰4、5间隙椎间盘突出者,压迫腰5神经根,可引起小腿外侧、足背疼痛过敏或感觉迟钝。
哪些检查有助于确诊腰椎间盘突出?
1、CT检查
应用CT检查脊椎与椎管内病变在临床上已广泛开展,分辨率相对为高的CT图像,可较清楚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态和神经根、硬脊膜囊受压移位的形象,同时可显示椎板及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肥大、椎管及侧隐窝狭窄等情况,并可以三维技术重建椎管与根管的立体形态。
2、椎间盘造影
由于穿刺技术及药物给患者带来的反应较大,且阳性率受多种因素影响而难以如实反映出病变的客观情况,因此,目前已不再受临床医师欢迎,故不赘述。
3、硬脊膜外造影
分腰前路和腰后路两种途径将造影剂注至硬膜囊外观察、推断椎管矢状径、硬膜囊及根袖受压情况等。其影像判定与脊髓造影相似,目前已很少应用。
4、腰椎X线平片
(1)腰椎后前位片(正位):多显示腰椎侧弯征,椎间隙宽度于病变早期多无改变;如病程较久,则显示椎间隙狭窄,并于椎体边缘有各种形态的骨刺出现。棘突的偏移虽较常见,但不一定有什么意义。
(2) 腰椎侧位片:其诊断价值较前者更为重要。①多数病例腰椎生理曲线消失,尤其是急性发作者。②椎体型中的前缘型可于侧位片上显示典型的三角形骨裂征等(图 5)。③椎间隙狭窄及椎体边缘骨刺形成表明病程较长。④椎间盘钙化(罕见)或脱出的髓核钙化(稍多见),主要在侧位片上显示。
(3)腰椎斜位片:主要用于除外下腰椎椎弓断裂及腰骶(或骶髂)关节病变。而在单纯椎间盘脱出症患者多无特殊所见,因此,诊断明确者勿需摄此片。
5、脊髓造影
自 CT、磁共振及数字减影技术应用以来,已使脊髓造影在临床上的应用大量减少。尽管其对本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病变定位帮助较大,但由于其副作用,当前均主张慎重选用,对非十分必要者切勿滥用,并应以选择非离子碘造影剂为前提。视髓核突(脱)出的部位不同,在影像学上可显示根袖缺如(侧型为多)、根袖尾部充盈不全(多为外侧型)、硬膜囊受压(中央型)或硬膜囊伴根袖受压(中央旁型)等形态。
腰椎间盘膨出不等于突出
腰椎间盘膨出不等于突出,腰椎膨出是间盘髓核及纤维环的张力、弹性开始退变,其形态结构仍正常。影像学表现为:间盘前方或后、外侧方的均匀膨起,40岁开始出现,年纪越大越明显,可无临床症状,也不需任何处理,除非合并有椎管骨性狭窄或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才会出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表现。有些在基层医院手术后仍有下腰痛的患者,复阅其CT片仅见间盘膨出,也没有根性坐骨神经痛的症状,手术效果差并不奇怪。因此,切勿把间盘膨出当成突出而行手术治疗。另外,腰椎间盘突出不等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的病理改变为某一区域的纤维环部分或大部分破裂,腰椎间盘髓核变性突出。影像学表现为:椎间盘边缘某一位置山峰状的突起,一般在椎间盘后缘最多见:如有相应的根性坐骨神经痛的症状、体征,才能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应把无症状、体征的影像学突出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也不应笼统地将腰痛症状主观地与影像学突出联系起来。
腰间盘突出的的类别如何诊断
1.症状和体征腰痛和下肢放射痛是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后根经节常与神经根一道同时受到卡压其下肢放射痛程度可相当严重。神经根的受压还可产生相应的运动、感觉障碍和反射减弱。鉴于本型病变好发于L4-5、L3-4椎间隙,临床上常有较高节段神经根损害的症状及体征。如L4神经根受累时,疼痛位于大腿前外侧及小腿内侧。L3或L4神经根受累时患侧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踝关节背伸乏力,L5神经根受累时患侧趾背伸乏力。
2.影像学检查本症的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还有助于排除可引起类似症状的其他疾患如侧隐窝狭窄、腹膜后血肿、腹膜后肿瘤、神经根畸形或肿瘤等。x线平片及脊髓造影主要用来排除其他病变。
(1) CT扫描:薄层、高分辨率CT可直接显示髓核突出部位、大小、密度及与周围结构关系,呈软组织密度突出的椎间盘髓核与硬膜囊及硬膜外脂肪具有较好的对比度。对于“真空征”及钙化等能明确鉴别。特别是关节骨质增生或髓核突出致椎间管狭窄的鉴别有独到之处。因此CT检查已成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酌主要诊断方法。但当突出物位于椎间孔内或椎间孔外时,其邻近的神经根和(或)后根神经节与之密度大致相等,可能会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甚至误诊为肿瘤。再者,CT扫描如未包括椎弓根下方层面也可能会导致诊断遗漏。因此,应采用包括上、下椎弓根在内的薄层扫描以免遗漏,必要时还应行冠状而重建。CT椎间盘造影能进一步提高诊断的正确率,可酌情选用。
(2) MRI: MRI技术对突出髓核与神经根之间的界线比CT扫描图像更为明确。但MRI图像对突出髓核的良好显示常常取决于扫描方位及平面的选择。研究认为,15度 -30度冠状位像不仅对椎间盘的突出显示最为清晰,而且可准确反映神经根受压的情况。MRI对神经根受压部位及程度的显示应更为满意。但这一技术在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诊断方面的应用远不及高分辨CT扫描普遍。其原因可能为MRI矢状位图像常未包括椎间孔,扫描层厚也高于CT扫描。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多较严重,因此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机会也较多。在保守治疗方面,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有一部分则需要手术方能解除痛苦。
颈椎间盘突出的体征诊断
在颈椎间盘突出诊断中,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进行诊断,即体诊和器械诊断。在临床中一些患者仅仅通过体诊就可以判断其症状是否是颈椎间盘突出症状。
颈椎间盘突出在临床中分为中央盘突出颈椎间盘突出和旁中央型颈椎间盘突出以及神经根型颈椎间盘突出。但是,病发位置还是有微笑差别的。
颈椎间盘突出有些则需要借助诊断仪器才可以准确判断中,患者出现的症状是否是该病的症状。此外,颈椎间盘突出常常还和其他一些疾病相混淆,致使仅仅通过体诊是难以辨别的。
不管是颈椎间盘突出还是食道癌,在诊断的过程中,该用什么方式来诊断都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来定以达到准确无误。
颈椎间盘突出的体征诊断!通过上述文章的讲解我们已经熟悉了,专家提醒广大患者,得了病不可怕,关键是要积极的接受医生的药物治疗,再加上日常生活的康复锻炼。
特殊类型腰间盘突出症的诊断
无论是哪一种疾病,都有着普通和特殊两个方面的表现,因为每个人的个体都是不一样的,很有可能同样的疾病名称,在不同的人身上就表现出非常不同的表现,所以今天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些特殊类型的腰间盘突出的诊断。
1中央型:临床上并非少见,但易与马尾处脊髓肿瘤相混淆。其诊断要点除前述各项外,主要依据以下特点:
①具有马尾神经受累症状:包括双下肢的感觉、运动功能及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②站立时及白天症状明显,卧床时及夜晚症状缓解与脊髓肿瘤相反。
③腰椎穿刺:显示奎氏试验多属通畅或不完全性梗阻,脑脊液检查蛋白定量多正常而肿瘤则多呈现完全性梗阻及蛋白含量增高等。
④MRI检查:一般多需行磁共振或CT检查,均有阳性发现。
2椎体型前缘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据下述特点进行确诊:
①临床症状:与腰椎间盘病盘源性腰痛相似,以腰背酸痛为主,垂直加压有加重感;一般无根性症状。
②X线片显示典型所见:前缘型于侧位X线片上见椎体前缘有一三角形骨块;正中型则显示Schmorl结节样改变。
③CT及磁共振检查:有助于本型的确诊,应常规检查。
3高位腰椎间盘突脱出症:指腰3以上椎节,即腰1~2和腰2~3者,其发生率约占全部病例的1%~3%。对其诊断主要依据:
①高位腰脊神经根受累症状:包括股四头肌无力、萎缩,大腿前方达膝部疼痛、麻木以及膝跳反射障碍等,在所有病例中,此组症状约占60%~80%。
②腰部症状:80%以上病例出现腰部症状,并于相应椎节的棘突处有叩击痛及传导痛。半数以上病例于椎旁有压痛。
③截瘫症状:少见,约10%的病例可突然发生下肢截瘫症状。因其后果严重,必须重视。
④坐骨神经症状:约20%的病例出现,主要因腰3~4椎节的脊神经受波及所致。
⑤其他:一般多按常规行磁共振或CT检查进行确诊,并应注意与脊髓肿瘤的鉴别。
上面介绍的这几种腰间盘突出都不是非常常见的,但是也是有人会得这样的疾病的,所以我们也要重视这样的腰间盘突出的发生,及早做好预防和治疗对策,这样在真正遇到的时候,也就不会惊慌了。
腰椎间盘突出症体格检查是怎样的呢
专家介绍,以下现象异常往往有助于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1、腰椎的弯曲度改变:正常人的腰部会有一个轻度向前弓,而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腰椎生理弧度减小,甚至消失或者反弓。除了在侧位腰椎上出现的曲度改变外,腰椎也可以向两侧(或左或右)弯曲。
2、腰部的活动范围减小:在急性期患者腰部的活动明显受到限制,发病时间较长的患者腰椎活动哥阳不县徂雨。一般来说,腰椎间盘突出后患者腰椎受限主要以腰椎前屈、旋转和侧方活动减小为表现。有的患者在病情严重时,腰部动弹不得,有时甚至用双手叉腰,连弯腰穿鞋、拾物都非常困难。
3、腰部的压痛和叩击痛:腰部压痛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定位意义。通常情况下,压痛会出现在病变的椎间隙、椎旁(相当于棘突旁约2厘米处),除此之外,在臀部的坐骨神经出口处也可能会有明显的压痛。合并有腰肌劳损的患者,在两侧腰肌处有广泛的压痛。腰部的叩击痛主要在下腰部(用拳头用力叩击,主要使腰部深层产生振动,从而出现疼痛)。
以上就是腰椎间盘突出体格检查的介绍,专家介绍,想要确诊腰椎间盘突出,除了根据患者的症状、医生的检查以外,相应的辅助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X片、CT和磁共振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有着很好的效果。同时提醒大家,腰椎间盘突出诊断检查应到正规专业的医院,避免出现误诊、漏诊的现象。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鉴别
诊断
对典型病例的诊断,一般多无困难,尤其是在CT与磁共振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但对于非典型者,或是椎体型、中央型等病例,则易于误诊,应注意防止。
一、一般病例的诊断
1、详细的病史。
2、仔细而全面的体格检查,并应包括神经系统检查。
3、腰部的一般症状。
4、特殊体征。
5、腰椎X线平片及其他拍片。
6、酌情选用磁共振、CT、超声波检查及肌电图检查等。
7、非不得已,一般不宜选用脊髓造影;椎间盘造影因易将诊断引入歧途,原则上不采用。
二、特殊类型椎间盘突(脱)出症的诊断
1、中央型:临床上并非少见,但易与马尾处脊髓肿瘤相混淆。其诊断要点除前述各项外,主要依据以下特点:
具有马尾神经受累症状:包括双下肢的感觉、运动功能及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站立时及白天症状明显,卧床时及夜晚症状缓解(与脊髓肿瘤相反)。
腰椎穿刺:显示奎氏试验多属通畅或不完全性梗阻,脑脊液检查蛋白定量多正常(而肿瘤则多呈现完全性梗阻及蛋白含量增高等)。
MRI检查:一般多需行磁共振或CT检查,均有阳性发现。
2、椎体型(前缘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据下述特点进行确诊:
临床症状:与腰椎间盘病(盘源性腰痛)相似,以腰背酸痛为主,垂直加压有加重感;一般无根性症状。
X线片显示典型所见:前缘型于侧位X线片上见椎体前缘有一三角形骨块;正中型则显示Schmorl结节样改变。
CT及磁共振检查:有助于本型的确诊,应常规检查。
3、高位腰椎间盘突(脱)出症:指腰3以上椎节,即腰1~2和腰2~3者,其发生率约占全部病例的1%~3%。对其诊断主要依据:
高位腰脊神经根受累症状:包括股四头肌无力、萎缩,大腿前方(达膝部)疼痛、麻木以及膝跳反射障碍等,在所有病例中,此组症状约占60%~80%。
腰部症状:80%以上病例出现腰部症状,并于相应椎节的棘突处有叩击痛及传导痛。半数以上病例于椎旁有压痛。
截瘫症状:少见,约10%的病例可突然发生下肢截瘫症状。因其后果严重,必须重视。
坐骨神经症状:约20%的病例出现,主要因腰3~4椎节的脊神经受波及所致。
其他:一般多按常规行磁共振或CT检查进行确诊,并应注意与脊髓肿瘤的鉴别。
4、腰椎椎间盘病(盘源性腰痛):近年来发现其并非少见,好发于腰椎椎管矢状径较宽的病例,其病理特点是椎节退变严重,具有损伤性关节炎的特征,但少有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
腰痛:又称为椎间盘源性腰痛,一般不伴有下肢坐骨神经症状,其机制系椎节退变后对局部窦椎神经的刺激与压迫所致,病理性代谢产物亦参与其中。碎裂、后突的髓核可随着腰部活动而使症状加剧,尤其是过度前屈和仰伸时;垂直加压试验可使疼痛加剧。
腰椎不稳:在动力性腰椎X线平片上可清晰地显示腰椎椎节的梯形变,并在临床上表现为腰部活动受限,但却少有下肢神经症状。
影像学检查:主要显示腰椎椎节损伤性关节炎特征,尤以CT及MRI检查更为明显。早期MRI-T2加权像显示后纤维环有高信号区(high-intensity zone,HIZ)。但其椎管矢状径大多较宽,少有根性受压征。
好发椎节:以腰4~5椎节最为多见,其次为腰5~骶1,腰3~4以上甚为少见。
其他:指对多椎节椎间盘突出、最外侧型突出及青少年或高龄椎间盘突出等临床较少见者,如能注意检查,并按常规行磁共振等特殊检查,一般均可确诊。
三、定位诊断 通过病史与细致的体检不仅能作出腰椎间盘突(脱)出症的诊断,而且基本上能够作出定位诊断。这主要是根据不同神经根在受突出椎间盘组织压迫下所产生的特有的定位症状和体征。95%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在腰4~5或腰5~骶1椎间隙,压迫腰5或骶1神经根,主要产生坐骨神经痛的各种症状;另有1%~2%腰椎间盘突出发生在腰3~4椎间隙,压迫腰4神经根,可出现股神经痛症状。
鉴别诊断
根据患者根性痛的性质、特点、部位及影响因素等与其他相似疾患进行鉴别。如此,则不至于将诊断引入歧途。当然,对个别特殊类型者,再另作辨认。有关根性痛、干性痛与丛性痛三者的鉴别:
1、屈颈试验阳性,可能是椎管内病变。
2、棘突及棘突旁压痛及叩痛,以椎管内病变多见。
3、以环跳穴压痛为主而不伴有腰部及股神经压痛者,多为坐骨神经出口狭窄症。
4、下腰部叩诊有舒适感的女性,多为妇科疾患。
5、股神经出口部压痛,以盆腔内病变居多。
以上数项可在短短数分钟内完成,加上感觉区测试、足底麻木区判定以及膝、踝反射检查等,一般均可在10min内结束,并为三者的鉴别提供依据,其可信率在90%以上。再辅以肛门指诊、妇科会诊、X线摄片、各种化验及治疗试验等,一般不难鉴别。对下腰部症状明显并伴有锥体束征阳性者,应考虑为颈腰综合征。
掌握三者的鉴别是对每位矫形外科和神经科医师的基本要求,均需重视。否则,盲目依靠高、精、尖等现代技术,势必反使诊断工作复杂化,此在临床上不乏先例。
中医怎样诊断颈椎间盘突出症
通过颈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一些临床表现来及时判断中央突出型颈椎间盘突出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这种类型的患者发病时的体征为无颈脊神经受累的症状,表现为双侧脊髓受压。早期症状以感觉障碍为主或以运动障碍为主,晚期则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运动神经元或神经束损害的不全痉挛性瘫痪,如步态笨拙,活动不灵,走路不稳,常有胸、腰部束带感,重者可卧床不起,甚至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
对中央突出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准确诊断除了可以把患者发病的体征表现作为判断依据外,一些重要的检查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的诊断手段。一般对颈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诊断起到有效作用的是CT和CTM,此外我们可以通过核磁共振来诊断中央突出型颈椎间盘突出,通过检查可见患者四肢肌张力增加,肌力减弱,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退或消失,病理反射阳性,髌阵挛及踝阵挛阳性。
对于中央突出型颈椎间盘突出的治疗要根据患者病变的类型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一般可用的有效治疗中央突出型颈椎间盘突出的方法有服用活血化淤止痛药、颈椎牵引、局部理疗、颈椎管内注药、颈椎间盘生物化学溶解以及手术治疗等。
如何诊断腰椎间盘突出
随着目前生活压力在不断的增大,许多的上班族以及体力劳动者,都出现了腰椎间盘突出,并且近年来,有研究表示,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在不断的上升。那么,我们要会诊断腰椎间突出,从而及时的治疗,避免病情的加重。
1、平时在急性扭伤后,是否出现跛行,如走路时一手扶腰或患侧,下肢怕负重,而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呈一跳一跳的步态,或是喜欢身体前倾,而臀部凸向一侧的姿态。轻轻咳嗽一声或数声,腰疼是否加重。这是如何诊断出自己是否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方法之一。
2、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性的疼痛,腹压增加时疼痛加重,例如平时在咳嗽或是打喷嚏的时候;用手轻轻触后腰部、腰椎正中及两侧,反省是否有明显的收缩。这也是属于如何诊断出自己是否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的知识。
3、俯卧位的时候,患者如果用手按压腰椎正中及两侧,是否有明显的压痛;坐起,观察患侧下肢是否可因疼痛而使膝关节屈曲;患侧膝关节伸直,并将患肢抬高,观察是否因疼痛而使其高度受到限制。
如何诊断腰椎间盘突出大家应该都了解了,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需要依据病情从而进行适当的诊断,首先要观察是否会由于疼痛导致活动的不便,此次就是配合医生进行具体的检查,我们建议患者选择正规医院,不要去一些小诊所检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