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后心理障碍有哪些特征
SARS后心理障碍有哪些特征
有关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SARS恢复期的患者会伴有一些心理障碍,具有以下一些特征。(1) 行为方面:患者即使康复后也不敢像以前一样随便探亲访友,担心受到别人的拒绝;外出时不敢靠近人 群,担心再被传染上疾病;回家后过分注意清洁,惟恐将外界的细菌、病毒带回家来;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十分敏感,害怕SARS后遗症的出现。(2) 情绪方面:患者可能因不能被亲朋或邻居接纳而感到自卑、苦恼和难过;对可怕的患病经历不能忘却; 对自身健康过分关注,对外界保持较高的警惕,害怕再次发生类似经历,时常感到焦虑,也对自己目前生活中出现 的许多不适应的行为感到苦恼。(3) 认知方面:部分患者认为患上SARS是由于自己没有采取较好的防护措施,是对自己的一种惩罚;认为朋友和同事现在对自己不理不睬,甚至不接纳自己,社会变得不那么美好;认为SARS随时会卷土重来,一定要釆取更好的防护措施;认为自己身上一定还有后遗症,因此总是感到躯体不适等。(4) 常见的心理疾病:如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成人口吃与心理障碍有关
相关资料显示:全世界成人口吃发生率为1%左右由于言语表达屡屡发生障碍,导致生活中的很多不便,很多口吃患者认为自己有缺陷。专家提醒:成人口吃与心理障碍有关。
一、口吃与心理障碍紧相关
大多数口吃者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口吃,有时很顺溜,有时“结巴”;有的场合讲得好,有的场合讲不好。美国有专家对口吃进行研究,发现患者出现口吃时脑电波与正常人有异常,但口吃的原因迄今为止仍未统一观点。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社交焦虑症治疗专家张新凯医生表示,不少社交恐惧症的患者都有口吃现象,有的口吃患者在熟人面前说话基本不口吃或很少口吃,可在生人面前却喉头梗塞,有的跟家人闲聊还可以,可就怕和领导对话……
二、口吃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一名“吃友”在我国最大的口吃网站——中国口吃社区网上说出自己的经历:“因为口吃,我现在有很严重的抑郁症。 ”
也许不是所有的口吃患者都有如此极端的痛苦情绪,但大部分“吃友”都会感觉到,口吃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一位“吃友”说,家人已经帮他张罗了好多次相亲,每次一见面,对方发现他口吃,往往没了下文。还有一位“吃友”说起自己口吃的原因,是父母的巴掌让他更加慌乱,小时候的口吃一直到现在还没有消除。
口吃患者说话时容易产生言语重复、停顿、拖长现象,有时会伴有胸闷气短、呼吸急促、心慌意乱、肌肉痉挛、面红耳赤、惧怕说话等症状。严重时,喉咙里好像塞着东西,想说的话说不出来,上气不接下气,用尽全身力气也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它虽然不直接损害人的机体,但给患者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困难,给患者带来压力和挫伤。
三、治疗对策
语言训练和心理辅导最常见
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治好所有的口吃患者。每个人需要根据自己不同的特点来选择性地接受相应的治疗和训练。姚鑫山说,眼下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有语言训练、心理疗法、推拿、用药以及口吃矫正器。
发音法 让当事者重新学习一种讲话的方式,改变当事者过急、过快、过重的讲话习惯。
松弛法 让当事者学会多种放松方法,达到心平气和地讲话。
呼吸法 口吃者思维、说话、呼吸三者失调。通过呼吸技术的训练,使之思维、呼吸、说话三者协调。
暗示法通过正面暗示克服当事者担忧、害怕心理,增强克服口吃的信心。
催眠法 在催眠中施以暗示,影响其潜意识,化解口吃的“情结”。
认知法 通过理性情绪治疗技术,改变口吃者关于口吃的不合理想法,如口吃是不治之症等。 。。
综上所述,成人口吃与心理障碍有关也和这个社会生活压力大是密不可分的,希望我们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压力,不要让口吃影响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选择性心理障碍有哪些表现
一、抑郁症状。择性强迫症也是强迫障碍的一种表现类型,其也以不可控制的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为表现形式。现实生活中这种强迫症并不少见。有些患者在面对选择时出现的严重强迫症状反应为选择之后的挣扎抑郁。整个人处于一种抑郁的状态,干什么都没心思。
二、优柔寡断。面对选择时更是难以取舍是选择强迫症的症状,这可能是性格原因,也可能是疾病所致。选择强迫症就是这样一种能够让人面对选择迟疑不前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可能很多人对这种疾病并不熟悉,也不清楚选择强迫症是什么症状,因此耽误治疗。
三、穷思竭虑。对日常生活中一些自然现象反复思索,明知缺乏意义,但又不能自我控制。出现一个观念或者想到一句话,便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另一观念或语句。
四、其他表现。强迫症的特点强迫行为常为继发,可以是满足强迫思维的屈从性强迫行为,也可以是对抗强迫思维、冲动或表象的控制性或对抗性的强迫行为。
心理障碍有哪些并发症
在临床上,这种疾病的并发症有以下几方面:
1、在幻觉、妄想的影响下,病人可能发生自杀、伤人、毁物和危害社会治安等行为。
2、妄想中最常见的是关系妄想和被害妄想,即病人认为别人的言行都与他有关,都是要加害于他,都是他的仇人。因而随时可产生”你要害我,不如我先下手为强”的念头,于是病人会对他的妄想对象产生攻击性暴力行为。
3、幻觉中以幻听、幻视最多见,病人听到的常常是令他不愉快的谈话内容,看到的常常是令他恐怖的景象。
再婚老人的心理障碍有哪些
陈旧道德观念的束缚
老年人往往自己给自己泼凉水:“都这么大把年纪了,还谈什么恋爱。”似乎老 年人谈恋爱有“老不正经”之嫌。有一些老年人因受封建伦理道德的影响,认为无欲是高尚人的修养,所以即便有再婚的想法和欲望,也会自我压抑。
社会舆论的压力
在我国尤其是解放前,鳏夫再娶,寡妇改嫁,历来名声都不那么好。许多人总以“好女不嫁二夫”的封建、迂腐观念来加以评头论足,老人再婚经常成为左邻右舍茶余饭后的话柄,而且周围人在谈论中总带有几分讽刺的意味。这使那些想再婚的老年人望而生畏。
子女的反对
女反对可以举出无数条理由来,如遗产会落入他人之手;会让人说闲话,认为晚辈不孝,长辈才会“出此下策”;会愧对已故的长者;不愿照顾护理后母 (继父)等。老年人好不容易谈妥了婚事,就因为子女的这些理由而被迫解除婚约的例子层出不穷。老年人双方情投意合,却无法结婚,让人不免叹息。
生活水平方面的困扰
倘若没有住房和足以维持独立生活的经济来源,势必会阻碍老年人的婚恋。两个老人生活在一起,日常生活的花费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若住房条件不宽裕,或者得与儿女们住在一起,那生活上肯定不是很方便,这也非常可能成为制约老年人再婚的重要因素。
心理障碍有4个先兆
睡眠障碍:常表现为入睡困难或不能入睡,日夜颠倒。与正常人的失眠不同,精神病人失眠无明显原因,不主动求医,常连续数日,虽彻夜不眠,次日仍毫无倦意,甚至精力旺盛。
记忆障碍:表现为记忆减退,尤其以近期记忆减退为主,经常丢三落四,刚做过的事转身即忘。
睡眠障碍:常表现为入睡困难或不能入睡,日夜颠倒。与正常人的失眠不同,精神病人失眠无明显原因,不主动求医,常连续数日,虽彻夜不眠,次日仍毫无倦意,甚至精力旺盛。
记忆障碍:表现为记忆减退,尤其以近期记忆减退为主,经常丢三落四,刚做过的事转身即忘。
意识障碍特征
1.同环境失去接触 病人此时对周围事物感知不清,概念固定困难或者完全不可能,注意力不能集中,外部事物的反映往往成为支离破碎、互不联系的片断。
2.定向障碍 所谓定向正常,就是指个体能正确地回答时间、地点和人物。定向障碍时,病人就不能确认当前所处的时间、地点以及环境中的人物,是意识障碍的一个可靠的和重要的标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疾病病理过程的轻重程度和性质。定向障碍出现时,常先累及时间定向,其后是地点,最后丧失人物定向。好转时定向恢复的次序则相反。
3.思维失连贯与判断错误 有程度不等的思维不连贯,言语零碎或语不成句,概念间互不联系,判断常有错误,如把窗当成门户等。
4.回忆困难 对意识障碍期间的情况有不同程度的回忆困难,有的完全不能回忆。
为了判断意识障碍是否存在,上述四个方面的确定有重要意义。其中一个或两个标志存在,还不能肯定有意识障碍,因为同环境失去接触,也能在淡漠、内向性(autism)时发生;定向障碍也可见于遗忘、淡漠和某些妄想;思维缺乏联系,判断错误也可见于痴呆等。
过早性生活有什么危害 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青少年性行为大都是“速战速决”的,容易受到惊扰,可能还会生硬的结束性行为,长期下来,往往会形成一种心理障碍,有的甚至会影响婚后的正常性生活。
心理障碍病因
心理障碍,指一个人由于生理、心理或社会原因而导致的各种异常,在临床上,常采用“心理病理学”的概念,将范围广泛的心理异常或行为异常统称为“心理障碍”,或称为异常行为。当心理活动异常的程度达到医学诊断标准,我们就称之为心理障碍,心理障碍强调是这类心理异常的临床表现或症状,不把它们当做疾病看待。
心理障碍病因
此外,使用心理障碍一词容易被人们所接受,能减轻社会的歧视。何谓心理障碍?在临床上,常采用“心理病理学”的概念,将范围广泛的心理异常或行为异常统称为“心理障碍”,或称为异常行为。当然,这里的“行为”一词是广义的,泛指一切可观察的动作或活动,包含了人类功能的几乎所有方面。其所以采用“可观察的”这种字眼,是为了使心理或行为的研究成为客观的科学研究。
通常所说的“心理障碍”有一个比较一般的定义,指没有能力按社会认为适宜的方式行动,以致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是不适应的。这种“没有能力”可能是器质性损害或功能性损害的结果,或两者兼而有之。可概括为:
1、心理机能失调:指认知情感或者行为机能的损坏;
2、 个人的痛苦:该病症给个人造成痛苦;
3、非典型的或者非文化所预期的:不是该地区文化行为典型的特点。
心理障碍是在特定情境和特定时段由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异常现象,属于正常心理活动中暂时性的局部异常状态。
它既可以包括轻微的心理问题,例如,当人们遭遇重大挫折或面临重大抉择时会表现出情绪焦虑、恐惧或者抑郁,有的表现为遭受挫折后的沮丧、亲人死亡后的悲伤、人际关系紧张引起的烦恼、退缩、自暴自弃,或者表现愤怒甚至冲动报复。往往是过度应用防卫机制来自我保护,且表现出一系列适应不良的行为。也包括比较严重的心理活动紊乱,例如,由各种躯体疾病和各种物质成瘾物质、某些药物或毒物引起的继发性精神障碍,以及尚不知道的原因原发性精神障碍,例如,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焦虑障碍等。
心理障碍几乎人人都可能遇到,如失恋、落榜、人际关系冲突造成的情绪波动、失调,一段时间内不良心境造成的兴趣减退、生活规律紊乱甚至行为异常、性格偏离等等,都需要找心理咨询医生寻求帮助。此外,心理咨询也适用神经症,包括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疑病症等,还适用于生理心理障碍、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心理障碍、各种智力发育异常等。
心理障碍是指一个人由于生理、心理或社会原因而导致的各种异常。心理障碍心理过程、异常人格特征的异常行为方式,是一个人表现为没有能力按照社会认可的适宜方式行动,以致其行为的后果对本人和社会都是不适应的。
男性性心理障碍有哪些表现
(一)同性恋
绝大多数人的性爱都是指向异性、排斥同性的(可以称为异性恋),如果相反,则称为同性恋。
同性恋者并不都完全排斥异性。一对同性恋者常有一人较主动,一人较被动,被动者的排斥异性的倾向较小,因此有些最后可以脱离同性恋而与异性结婚,造成主动者的“失恋”。完全的、终身的同性恋者较少;爱好同性但因受社会传统的约束而与异性结婚者,或以异性恋为主,对某些同性也有性爱的爱好者较多。同性恋者可以采取与异性夫妇一样的生活方式,有性挑逗及模拟的性交行为;但也有一部分是“精神恋爱”。近年来,因为发现艾滋病与同性恋关系密切,因此同性恋有所减少。同性恋因为原因不明,所以目前无特效的处理方法。
(二)异装癖
是指具有异性恋的成年男性反复穿着女性服装以获得性兴奋者,不包括不引起兴奋的、因为特殊需要或是社会流行的穿着方式。异装癖实际上应称为异性服装癖,但一般不包括女性穿男性服装者。
(三)露阴癖
一般都是男性,突然在陌生女性面前露出自己的生殖器,引起对方的注意后立即逃逸,此时即可获得性兴奋,并不要求有进一步的性行为。
(四)恋物癖
一般是男性,所恋之物主要是与女性身体密切接触的东西(如内衣内裤)或女性头发等,获得这些东西时即可产生性兴奋,因此千方百计去收集,甚至偷抢这些东西。
(五)施虐癖和受虐癖
即反复的以虐待异性或受到异性虐待作为获得性满足的行为。这种虐待是指可以致伤的或精神上受到严重侮辱的虐待,而所产生的性满足常常超过性交所获得者。
作为性交前奏的“打”情“骂”俏,因为不引起精神和肉体伤害,所以不属于施虐或受虐。
(六)易性癖
这种人有强烈的成为异性的要求,男女都有。通过外科手术及性激素使自己变成异性。
变性手术是目前对易性癖唯一有效的治疗。外科医生在术前必须仔细排除这种易性的想法是否与某些精神疾病有关,并要仔细说明术后可能受到的环境压力。
性心理障碍怎么办
性心理障碍
性心理障碍是以异常行为作为满足个人性冲动的主要方式的一种心理障碍,其共同特征是对常人不引起性兴奋的某些物体或情境,对患者都有强烈的性兴奋作用,而在不同程度上干扰了正常的性行为方式。当已歪曲的性冲动付诸行动时多导致违纪,一般是有完全责任能力或限定责任能力。
病因
1、遗传因素:性心理障碍的发生与一定的人格缺陷有关,但各型间缺乏特定的和一致的人格,如露阴癖最多见于具有抑制性特征的内向性人格的人。家族性易性癖病例的发现也提示其发生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
2、躯体因素:性心理障碍的发生与发展与人类性腺活动阶段有关,一般在青春期开始明显,随年龄增长至更年期,性心理障碍的行为亦趋向缓和。
3、环境因素:家庭的影响对性心理障碍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儿童期是性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家庭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往往招致严惩的后果。与社会经济地位及文化程度有一定联系。
4、性心理障碍的病理心理本质:Freud认为变态的性活动是他们幼年性经历的再现和延续。因此,在成人表现出强烈的幼年儿童式性活动就是性心理障碍的病理心理本质。怕羞、胆怯拘谨及缺少排解心理困境和应变能力的个性,创伤性心理诱因等都是发病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