蝼蛄防治方法
蝼蛄防治方法
蝼蛄属直翅目蝼蛄科,又名拉拉蛄、土狗子等。我国常见的是华北蝼蛄和非洲蝼蛄两种,另外还有台湾蝼蛄和普通蝼蛄。蝼蛄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在春季危害作物种子,咬食幼果、嫩茎,造成缺苗断垄。根茎被害部成乱麻状。
一、发生规律:蝼蛄生活史比较长,华北蝼蛄在河南需3年完成一代,非洲蝼蛄需2年。均以成、若虫在50~70厘米深的土中越冬,翌春活动为害。5~7月份成虫交尾产卵。卵集中产于地下10~40厘米的卵室内。成虫产卵期30~120天,每一头雌虫一生可产卵100~300粒,最多可产500余粒。卵期15~25天。 蝼蛄的活动受气温的影响呈现季节性变化,11~12月份为冬季休眠阶段,3~4月为春季苏醒阶段,4月中旬~6月中旬我出窝迁移为害猖獗阶段,6月下旬~8月下旬为越夏产卵阶段,9月上旬~11月上旬 是秋季再为害高峰。 土壤湿度对蝼蛄的活动也有影响,土壤干旱活动就差,一般10~20厘米表土湿度在18~27%时活动最盛。 蝼蛄具有趋光性,对黑光灯或电灯趋性最强,对生马粪也有趋性,对香甜味也很喜爱。这些习性为防治提供了依据。
二、防治方法:
1、毒饵诱杀:把100公斤麦麸或磨碎的豆饼炒香后,用90%敌百虫晶体1公斤,加水30公斤,拌匀,稍闷片刻即成毒饵。按每亩用毒饵2~3公斤施于地表,如先浇灌后撒毒饵,效果更好,也可兼治其它地下害虫。
2、药剂处理土壤:在蝼蛄及其它地下害虫发生量大的田块或年份,亩用40%辛硫磷或甲基异柳磷乳油200~250克,结合浇水,施入土中,防效良好。
3、灯光诱杀:利用黑光灯、电灯或堆火,在天气闷热或将要下雨的夜晚设置,以晚上8~10时诱杀效果最好。
春秋季深耕细耙,加之跟犁拾虫,不仅直接杀死蝼蛄,且破坏其洞穴,消灭卵及低龄幼虫。不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减少对蝼蛄的引诱,以免集中为害。
毛囊炎和艾滋病有关系吗
不是一回事。毛囊炎(folliculitis)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引起的红色毛囊丘疹[1],为毛囊部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化脓性或非化脓性炎症[2]。祖国医学对本病早有记载。生于项后发际部位者称“发际疮”;生于下颌部者称“须疮”、“燕窝疮”;发于眉间者称“眉恋疮”;发于臀部者称“坐板疮”等。中医学根据其发病部位及形状有不同的命名,如大珠疮、发际疮、羊胡子疮、蝼蛄疖、蝼蛄患、蟮拱头等。本病好发于头部、项部、臀部、肛周或身体其他部位,且有复发倾向,常多处发生,性质顽固,迁延难愈。
2020年立夏是几月几号几点 立夏三候是哪三候
蝼蝈鸣:立夏之日“蝼蝈鸣”。按东汉郑玄的解释,“蝼蝈”为蛙类,非蝼蛄(lóu gū)。立夏鸣的据说是一种色褐黑的蛙。
蚯蚓生:立夏后五日,“蚯蚓生”。蚯蚓又名曲蟮,蟮长吟于地下,感阴气而曲,乘阳气而伸见。
王瓜生:再五日,“王瓜生”。此王瓜又名“土瓜”,“瓜似雹子,熟则色赤,鸦喜食之,故称‘老鸦瓜’”,非黄瓜。
蝼蛄的功效与作用 痈肿恶疮
蝼蛄性寒,味咸,有消肿、解毒的功能,用治热毒炽盛,疮疡肿痛,所以可以治痈肿恶疮。
膀胱炎吃什么药可以治疗
1.桐树花治急性膀胱炎
配方:带蒂泡桐树花30枚。
制法:加水煎,去渣。顿服,日1—2剂。
功效:治急性膀胱炎。
2.小蓟治急性膀胱炎
配方:小蓟30克。藕节、山药各20 克,连翘15克,生地黄、滑石、当归、甘草各10克。
制用:煎服法同上。日1—2剂。
功效:治急性膀胱炎。
3.千张纸汤治膀胱炎
配方:千张纸50克,黑面神40克。
制用:均为鲜品,洗净切片水煎内服,每日1剂,分3次服。
功效:消炎利尿。
4.青金竹叶汤治急慢性膀胱炎
配方:青金竹叶15克,生石膏30克。
制用:用鲜青金竹叶、生石膏研碎,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
功效:治急、慢性膀胱炎。对减轻症状、消炎、止痛、利尿效果佳。
5.一把蔑汤治膀胱炎
配方:一把蔑30克。
制用: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清热利尿、散瘀活血。
6.蒲公英汤治膀胱炎
配方:蒲公英絮不拘量。
制用:水煎,过滤后服。
功效:蒲公英是比较常见的,服用此方可治膀胱炎。
7.蝼蛄汤治膀胱炎
配方:蝼蛄4只,鲜荷叶2片。
制用:水煎服。
功效:蝼蛄汤具有消炎的作用,服用此方可治膀胱炎。
蝼蛄类害虫种类及危害有哪些
蝼蛄属直翅目,联姑科,全世界约40种,在我国记载有6种,常见的有华北蝼蛄,非洲蝼蛄,另外还有台湾蝼蛄和普通蝼蛄。
华北蝼蛄多分布于北纬32度以北地区,非洲蝼蛄发生遍及全国,台湾蝼蛄只分布在台湾、广东、广西等地,普通蝼蛄仅新疆宵分态记载。
矮站在土中咬食刚播下的种子和发芽的种子,或把幼苗的嫩茎咬断,根茎部受害后成乱麻状,使植株发育不良或干枯而死。另外由于蜡站在近地面活动时,有隆起的隧道,使幼苗和土壤分离,固失水而枯死。
虾虎的基本介绍
虾虎,学名叫“虾蛄”,英文名Mantis Shrimp(螳螂虾),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动物亚门,软甲纲,掠虾亚纲,口足目(这个亚纲下面就一个目)。其中除全为化石种类的古虾蛄科(Sculdidae)外,现生种分7个总科:深虾蛄总科(Bathysquilloidea)、指虾蛄总科(Gonodactyloidea)、虾蛄总科(Squilloidea)、琴虾蛄总科(Lysiosquilloidea)、红虾蛄总科(Erythrosquilloidea)、宽虾蛄总科(Eurysquilloidea)和仿虾蛄总科(Parasquilloidea)。全为海生。掠虾类起源于中生代的侏罗纪,现存500余种,绝大多数种类生活于热带和亚热带,少数见于温带;中国沿海均有,最常见的品种是虾蛄科,口虾蛄属的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在中国各海域中均有分布。南海种类最多,已发现80余种。虾蛄在中国的地域性叫法非常繁杂,仅在山东省境内就有爬虾、虾爬子、虾婆、虾虎、琵琶虾等称谓,其中“虾虎”这一称谓主要见于青岛市及潍坊市的部分辖区内。
蝼蛄虾(痴巴虾/海蜂子) 在青岛一些地区,虾虎有时亦指蝼蛄虾(也叫“痴巴虾”或“海蜂子”)。与其他海虾的很大区别是,蝼蛄虾是海洋中的穴居动物,每一个蝼蛄虾有一个深达半米的洞穴,圆圆的洞穴口径通常3到5厘米。蝼蛄虾大多在海滩做窝,每一次海潮都会露出海水几个小时,所以蝼蛄虾是可以离开海水还能维持生命的潮间带生物。蝼蛄虾很爱干净,洞内容不得丁点沙子,也正是这个癖好害了它:人们用钓具把它引出洞,做成餐桌美味。蝼蛄虾的个头略小于口虾蛄,每斤有30头左右,皮薄近似于一般海虾。蝼蛄虾肉鲜,春季有黄。一般蝼蛄虾的头不好吃,带有些许土腥味。
蝼蛄的营养价值 蝼蛄的营养成分
蝼蛄机体组织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包括15种氨基酸,主要有精氨酸、胱氨酸、组氨酸、赖氨酸、牛磺酸、谷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天门氨酸、缬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等;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麦芽糖酶、松三糖酶、蔗糖酶、海藻糖酶、β-半乳糖苷、β-果糖甙、胰蛋白酶样蛋白酶、凝乳酶、氨肽酶、氨基三肽酶、氨基乙酰基-L-亮氨酸二肽酶、脂酸酶、还含有碳水化合物等。
芥菜蝼蛄防治方法
芥菜蝼蛄在土中咬食萌动的种子,或咬断幼苗的根茎,造成缺苗断垄。苗大后,咬食作物根部使成乱麻状,使幼苗萎蔫而死,在表土层穿行时,形成很多隧道,使幼苗和土壤分离,失水干枯而死。
(1)农业防治。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培育壮苗;适时浇水,造成不利蝼蛄生存环境。
(2)利用黑光灯诱杀。
(3)种子处理。当前用于拌种用的药剂主要有50%辛硫磷、50%对硫 磷、20%异柳磷,其用量一般为药剂1:水30-40:种子400-500;也可用25%辛硫磷胶囊剂或25%对硫磷胶囊剂等有机磷药剂。或用种子重量 2%的35%克百威种衣剂拌种。亦能兼冶金针虫和蛴螬等地下害虫。
(4)药剂防治。可用50%辛硫磷乳油每667mL 200-250g,加水10倍,喷于25-30kg细土上拌匀成毒土,顺垄条施,随即浅锄,或以同样用量的毒土撒于种沟或地面,随即耕翻,或混入厩肥中施用,或结合灌水施入;或用2%甲基异柳磷粉667mL 2-3kg拌细土25-30kg成毒土,或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或3%呋喃丹颗粒剂,或5%辛硫磷颗粒剂,或5%地亚农颗粒剂,每 667mL2.5-3kg处理土壤,都能收到良好效果。
治疗慢性膀胱炎的偏方
偏方一
蝼蛄汤治膀胱炎
[配 方] 蝼蛄4只,鲜荷叶2片。
[制用法] 水煎服。
[功 效] 治膀胱炎。
偏方二
茴铃汤治膀胱胀痛
[配 方] 小茴香、金铃子、泽泻、猪苓、木通、云苓各6克,牛膝 9克,桂枝3克,白术3克。
[制用法] 水煎服,1次服下。
[功 效] 治膀胱胀痛。
偏方三
金针菜治膀胱炎尿道炎
[配 方] 金针菜60克、砂糖60克。
[制用法] 加3杯水煮,熬至剩2杯的量时,喝其汁液。
[功 效] 金针菜有利尿抗炎的功能,即所谓利湿热的作用,而且它还有镇定精神的好处,能治好因尿道炎、膀胱炎引起的失眠。
竹刺扎入皮肤里怎么办 蝼蛄取刺
对于那些竹签、木刺刺伤较深而又难以取出的竹刺,可用中药材蝼蛄取刺,将其捣烂后,涂抹在有刺的部位,过一会竹刺就会自行冒出。
蝼蛄的营养价值 降压、降糖的功效
蝼蛄中含有的牛磺酸,有促进婴幼儿脑组织和智力发育、提高神经传导和视觉机能、防止心血管病、影响脂类的吸收、改善内分泌状态,增强人体免疫、影响糖代谢、抑制白内障的发生发展、改善记忆的功能、维持正常生殖功能的功效,常用于降压、降糖、抗心律不齐、松弛骨骼肌的作用。
蝼蛄的功效与作用 消肿解毒
蝼蛄具有消肿解毒的功能,可用于治疗水肿、瘰疬、溃痈肿、下哽噎、除恶疮、慢性肾炎和尿毒症等,效果显著。
慢性痤疮样毛囊炎
毛囊炎是指葡萄球菌侵入毛囊部位所发生的化脓性炎症。引起儿童毛囊炎的主要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偶尔会有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假单孢菌属和类大肠杆菌。毛发的牵拉,摩擦、搔抓引起的损伤,皮肤的浸渍,局部密封包扎及应用皮质激素等都是引起儿童毛囊炎的诱因,所以爸妈一定要注意孩子的皮肤护理。
中医学根据毛囊炎的发病部位及形状有不同的命名,如大珠疮、发际疮、羊胡子疮、蝼蛄疖、蝼蛄患、蟮拱头等。毛囊炎好发于头部、颈部、臀部、肛周或身体其他部位,而且会有复发的倾向,常多处发生,迁延难愈,一定要引起爸妈的注意。
如孩子免疫功能低下、糖尿病、皮肤卫生差,都会容易患上毛囊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