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疼艾灸哪个部位图 脾胃虚寒型胃疼
胃疼艾灸哪个部位图 脾胃虚寒型胃疼
症状:胃疼隐隐,喜温喜按,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脉沉细。
施灸疗法:灸疗用补法,每穴每次灸疗壮数3-7壮,也可用艾条雀啄灸,每穴每次3-5分钟,可每日灸治1次。
施灸穴位:中脘,内关,足三里,脾俞,胃俞,章门。
艾灸对胃炎有效果吗 脾胃虚寒型胃炎艾灸部位
主要症状:胃隐隐作痛,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
艾灸取穴:中皖,内关,足三里,关元,公孙,脾俞,阳辅,商丘,膈俞,脾俞,胃俞穴。
功效:温中健脾。
胃疼刮痧有效果吗 脾胃虚寒型胃痛
取穴:脾俞至胃俞,中脘,章门,内关,公孙,关元至气海。
刮痧顺序:先刮背部脾俞至胃俞,再刮腹部中脘,章门,关元至气海,然后刮前臂内关,最后刮足部公孙。
刮痧方法:补法。
方义:脾俞,胃俞与章门中脘相伍可温中祛寒,健脾补胃;内关,公孙相伍可健脾和胃;取任脉关元,气海可温中补虚。
胃痛艾灸哪里最好
胃痛艾灸取穴
脾俞穴:位于背部,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背部两个肩胛骨的下缘对着第7胸椎棘突,由此向下数4个胸椎棘突,往旁边1.5个拇指指间宽度)。艾灸功效:健脾和胃,利湿升清,主治胃痛,呕吐,胸胁胀痛等症。
胃俞穴:位于背部,在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脾俞往下数1个胸椎棘突,往旁边1.5个拇指指间宽度)。艾灸功效:和胃调中,祛湿消积,主治脾胃虚弱,脘腹胀痛,翻胃吐食,饮食不下,肠鸣腹痛等症。
中脘穴:位于腹部,在神阙(肚脐)与左右两侧肋骨在胸前交汇点连线的中点处。艾灸功效:理气和胃,化湿降逆。主治腹痛腹胀,胃脘痛,急慢性胃炎,胃下垂,消化不良等症。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左右各一个。艾灸功效: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艾灸该穴可以使肠胃蠕动有利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不同类型胃痛艾灸方法
寒邪犯胃证
取穴及操作:主穴取中脘穴,配易关元穴施灸,用清艾绒制之艾炷直接置于穴位处,待燃脂1/3时,易炷再燃,一般灸7-10壮。
功效:温中散寒,和胃止痛。
肝郁气滞证
取穴及操作:取双侧膏肓穴,厥阴俞,左侧足三里,膻中等穴位,分2日施灸, 每次5穴(自上而下,先背后腹),每穴灸3炷,灸炷如半粒枣核大,按瘢痕灸法施灸,施灸的同时用手轻轻拍击按摩周围皮肤,以减轻疼痛,待灸火自灭后再连续灸第2,3炷。
功效: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胃热炽盛证
取穴及操作:取中皖,足三里,内关三个穴位,上述穴位分2日施灸,每穴灸3炷。
功效:清热止痛,降逆通便。
针灸治胃痛是哪里最好 脾胃虚寒型胃疼针灸
证候:胃脘隐痛,喜温喜按,泛吐清水,纳差食少,神疲乏力,甚者手足欠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
治法:温中散寒,和络止痛。
针灸处方:至阳八阵,筋缩八阵,脊中八阵;河车路,大椎至名门段,中脘八阵,足三里,内关。
手法:杵针用补法,并可加灸法。
针灸方义:本证应以温补中阳为主,取筋缩八阵,脊中八阵,可以补中祛中焦虚寒,中脘(八阵)为胃之募穴,与胃俞(脊中八阵)相配为俞募配穴法,可益脏气,调理胃腑;足三里为胃经合穴,善于调理脾胃,内关为阴维脉与心包经交会穴,善治胃痛;至阳八阵疏理气机,河车路调理肝,脾胃脏腑功能,从而中阳得补,脏腑功能调和,胃络通畅而胃脘痛可止。
急性肠胃炎吃了药胃还疼怎么办 最安全的方法:饮食疗法
吃错东西可以导致胃疼,但吃对东西也可以缓解治疗胃疼,当居家生活中患者胃疼的时候,可食用以下食疗食谱缓解胃疼症状,如:
配方:百合60克,糯米100克,红糖25克。
做法:百合与糯米一并煮粥,调入红糖食用即可,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
功效:活血理气,和胃止痛。适用于胃痛者,心烦不眠者也可服食。
配方:高良姜5克(药店有售),粳米50克,红枣2枚,葱白2根,红糖10克。
做法:高良姜研磨成粉备用,其余4味放入锅中,加水,熬粥,粥熟时,加入高良姜粉,煮15分钟即可。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温中散寒,和胃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寒型胃痛者。
配方:陈皮20克,粳米100克。
做法:洗净陈皮,煎取汁,去渣,与粳米同煮粥。
功效:具有理气和胃的作用,适用于胃痛、嗳气打嗝。
配方:鲫鱼1条(约200克),生姜30克,橘皮10克,胡椒3克。
做法:将上述原料一并放入锅中熬汤,加盐少许,即成。
功效:温中和胃,理气止痛。适用于胃寒型胃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者。
配方:无花果干品6克,猪肉肉200克,清水适量。
做法:放砂锅中隔水炖熟,调味食用,
功效:健脾温胃的作用,适用于急性胃炎、胃痛。
配方:猪肚150克,生姜15克,肉桂3克。
做法:将猪肚洗净切片后,放入碗中,倒入清水、生姜、肉桂,加盐少许,隔水蒸熟,即成。
功效:补益脾胃,温中散寒,适用于胃部隐痛。
金银花有胃病可以吃吗
脾胃虚寒型胃病不建议服用金银花。
中医将胃病分为肝郁气滞、脾胃气虚、脾胃虚寒、胃阴不足、淤阻胃络、肝胃郁热、饮食停滞等症型。其中脾胃虚寒型胃病表现为胃部隐痛、泛吐清水、喜温喜按、手足不温等。
金银花是一种中药材,其药性寒凉,具有较强的清热解毒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热证症状,但是对于脾胃虚寒型胃病患者来说,服用金银花可能会加重寒气在肠胃内的聚集,加剧对肠胃的刺激,从而可能导致原本不适症状加重,所以一般不建议脾胃虚寒者服用金银花。而其他胃病患者在有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热证症状的情况下,可以适量服用金银花。
胃痛刮痧在哪个部位
脾胃虚寒型胃痛取穴:脾俞至胃俞,中脘,章门,内关,公孙,关元至气海。
刮痧顺序:先刮背部脾俞至胃俞,再刮腹部中脘,章门,关元至气海,然后刮前臂内关,最后刮足部公孙。
刮痧方法:补法。
方义:脾俞,胃俞与章门中脘相伍可温中祛寒,健脾补胃;内关,公孙相伍可健脾和胃;取任脉关元,气海可温中补虚。
寒邪客胃型胃痛
取穴:中脘至脐中,内关,梁丘,足三里,公孙。
刮痧顺序:先刮腹部中脘至脐中,重刮中脘,再刮前臂内关,然后刮下肢内侧公孙,最后从梁丘刮至足三里。
刮痧方法:泻法。
方义:胃之募穴中脘与下合穴足三里相配以疏调胃气止痛;内关,公孙是八脉交会穴相配,能宽胸理气,开郁止痛,善治胸胃疼痛,梁丘为胃经郄穴可止胃痛。